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请注意查收!大接访

成都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请注意查收!

亲爱的成理研究生新生们,2020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经在路上啦!克服了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顺利度过了不同以往的“考研季”,谢谢你的坚持和努力,让你我能够相聚成理。砚湖书海 等你乘风破浪东风渠水 伴你一往无前崭新的人生大门即将开启此时此刻,我们在此郑重地恭喜你:你已被成都理工大学录取!我们期待着在这里相聚!成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快递大礼包,正在派件中 先一睹为快/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设计理念 /通知书整体以紫色为主色调,衬以白色,色调雅致、清新明快又兼具视觉冲击力,彰显个性特色和时代特征。通知书正面左侧的青春雕塑以昂扬的姿态体现了成理人以璀璨的青春年华和科学实干的精神认知世界,走向世界,在“双一流”建设的平台上,为建成优势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通知书正面右侧的手绘风格学校大门图景呈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感与人文气息。通知书结构上采用非对称的左右开合折页式设计,打开通知书犹如打开了成都理工大学的大门,寓意开启了人生探索求知的新征程。中间内页正面是录取信息,背面是校徽 LOGO,设计简洁大方,信息呈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中间内页左侧是学校校徽及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教导学生做穷究物理,实践实干,成在其中的“理工人”,倡导师生员工“厚德、博学、笃行”,“勤奋、求实、创新”。中间内页右侧是学校英文简写及中英文“成都理工大学欢迎你”表达了对新生的祝贺和期待。底部边框设计便于内页插放,实用性及设计感兼具,用烫金形式呈现的学校系列标志性建筑物简笔线描图,历史感与现代感交融。也许你还未曾踏入过成都理工的校园,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已经意味着这里是人生新的征程的起点,更是大展另一番宏图的支点。你与成理携手并行的光明前路,已在脚下徐徐展开、如果说把人生比喻成一场险峰攀登成理就是你的补给站知识如炬火 实干如明灯不要怕天寒地冻 路途漫漫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眺望远方新的蓝图 你是主笔人崇德博学 笃行求真在成理 不仅是延展学术道路的长度拓展宽度 才是你最终渴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的目标点翻阅研读浩如烟海的书籍穷究万事万物之理严谨的科研学术之风成就实践实干之工晚风轻送 树影轻摇在这里 追梦路上从不孤独扬帆起航 依然有温暖海港做你前行保障疲惫艰难 依然有强劲臂膀支撑你挺胸昂扬心有所向,未来可期。生如洪流,激流勇进。大胆赋予人生全新的定义,这里是你的起点,也是你的远方,是你的征程,是你的梦想,沉醉于学海一隅,点亮奋进之路的灯塔。成都理工大学与你相伴前行!来源丨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图丨徐小强 李兴桥文案/排版丨新媒体工作室 邓可馨编辑丨新媒体工作室 陆俊汝责任编辑丨张爱艾 陈国华 王潇 赵一蕾

非量

大快人心!成理虐狗研究生已被学校退学!

10月9日,成都理工大学一研究生虐杀流浪狗并在网上直播一事儿引爆网络。铲屎哥写了一篇文章:校园流浪狗离奇失踪,隔天宿舍飘来肉香……,里面详细介绍了事件的经过。(没看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之后很多网友在学校微博下留言,要求学校对此事做出处理。10月10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学通过官微发布了《关于网传我校学生虐狗事件的公告》: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进行调查。10月12日,成都理工大学发布对虐狗研究生的处理公告:经公安机关和学校调查情况属实,目前该生已予以退学。对于学校的决定,大多数网友都表示赞同:对于这种不知悔改的“冷血恶魔”,就应该让它受到应有的惩罚。但点开评论,异样的声音依然很多,点赞最多的就是:校方凭什么开除这位学生?这样做有什么依据?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虐杀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虐杀?虐杀是指非常残忍、带有虐待行为的杀害,是十分变态的行为。但凡一个心智健全的正常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流浪狗吵到你休息,你难道不应该向学校反映吗?你有什么资格杀死它?还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传播血腥暴力视频作为一个学生,虐杀肢解就十分变态了,更过分的是还在网上传播此过程,引发大众恐慌。我们都知道,网络上有很多变态,常以虐待动物为乐,当他们看到这段视频后,会不会进行模仿,然后虐杀更多的动物?更何况这种行为本来就违法!在2016年深圳虐狗事件中,专家曾明确表示:录制发布虐杀动物视频会对身边人造成“震憾伤害”,实际是违法的传播。我们成年人看到都会感到不适,难以想象会对未成年人或老人看到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从道德方面还是法律方面,周某的行为都没得辩解。▍寝室私藏管制刀具和大功率电器成都理工大学《宿舍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严禁携带管制刀具、严禁在宿舍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反观周某,杀狗的尖刀就挂在寝室墙上。杀狗后用私藏的大功率电器进行烹饪。从学校层面来讲,这属于严重违规违纪。▍满嘴谎言、欺骗大众犯错后没有一句道歉,而是编造一个个谎言来欺骗大众,甚至听取一些极端人士的建议试图逃避惩罚。这完全违背学校的育人理念,不思悔改的“小聪明”只会让他自食恶果。▍给学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得不说,周某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件事情发生之前,成都理工大学口碑一直很好,也是很多学生公认的“有温度的大学”。但虐狗事件发生后,这个暖心的称谓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变态所在的学校”。要知道,“虐狗”的标签是贴在了学校身上,并不是你周某。我们都知道声誉对于一所大学的重要性,如果你是学校的管理者,你会怎样做?随着虐狗事件的发生,周某更多的“恶行”也被揭露。同校学生爆料,周某曾在闲鱼上多次冒充爱狗人士领养狗狗。而这些狗狗被他领养回去后,再也没有了消息,很明显,它们被周某虐杀了。你说学校的流浪狗打扰你清净,那咸鱼上的流浪狗也打扰到你了?其次,周某多次在寝室安装摄像头,偷拍舍友隐私并在网上贩卖获利。由此可见,周某就是个十足的“变态”。至于很多人说学校的处理太过于“草率”,对周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铲屎哥认为,开除恰恰是对周某的“保护”,为什么这样说呢?倘若周某继续留在学校就读,且不说会不会受到人身攻击,但可以肯定的是,身边的人势必会“远离”他。别的不说,如果你是周某的室友,你敢和他住一间寝室吗?反正铲屎哥不敢。本来心理就有问题,如果再加上同学的“孤立”,谁也猜不准他之后的“心理疾病”会不会愈加严重,进而加害同学。就怕到时候事情真的发生,说草率的人又会改口:“当初为什么不开除他”吧。有些人又说了:既然学生出现问题,学校不应该是教育他吗?这样放弃他岂不是带来更大的隐患?学校既然做出退学处理,肯定是衡量多方面的因素做出的决定,也就是说:周某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就算为了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退学也是最合理的决定。至于说走向社会犯更大的错误,自然有法律制裁他,难不成要学校负责他一辈子?我们都知道,连环杀人犯麦克唐纳三症状:尿床、纵火、虐待动物。其中的虐待动物往往是他们需要通过此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幻想,以获得掌控的快感。而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也表明,那些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罪犯都具有相同的脑部畸形。所以你还认为周某犯得是小错?或者学校的决定是“草率”的?至于铲屎哥为什么要写这篇后续,我记得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话:“起初他们迫害共产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马克思的信徒。”“后来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日耳曼人。”“再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牧师。”“最后他们迫害到我头上,我环顾四周,却再也没有人能为我说话。”如果面对恶“恶行”,我们都选择“事不关己”的高姿态,那么这个世界上将毫无正义可言。这是铲屎哥为什么要为狗狗发声的原因,也是周某为什么应该受到惩罚的原因。仅此而已。

觉照

成都理工大学一在读研究生虐狗 已被予以退学

(原标题:成都理工大学虐狗研究生已退学)10月12日,成都理工大学发布对虐狗研究生的处理公告。目前该生已予以退学。关于我校学生虐狗事件的处理公告近日网传我校研究生周某某虐狗事件,经公安机关和学校调查情况属实,学校对该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目前该生已予以退学。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并协同相关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妥善解决校园流浪狗问题。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10月12日研究生被指肢解虐杀流浪狗 校方:该生正接受调查成都网友在微博爆料称,成都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因校园中的流浪狗对其生活造成了影响,将流浪狗肢解、虐杀,引发网友谴责,要求校方处理该虐狗学生。来源:川报观察

荀卿

成都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李成志:星光不负赶路人

一次,为了寻找榴辉岩样本,李成志所在的科研团队需要攀上一片几乎垂直的峭壁。向上攀登时,李成志脚底一滑,整个人顺着崖壁滑了下去。崖壁离地面足有六七米高,慌乱中李成志举起地质锤狠狠砸下,地质锤的尖头堪堪卡在一处石缝里,阻断了他的下滑,同时前面的伙伴也发现了他的处境,纷纷返回,这才将李成志拖出险境。待到攀上崖壁,李成志惊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他用“命悬一线”来形容这一次经历,令人胆战心惊的画面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仍有几分劫后余生的惊惶。■西藏之行:惊险与温暖并存■2017年6月,刚考上成理研究生的李成志在导师的介绍下参与了西藏唐加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这是一次国家级的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湛蓝的苍穹与圣洁的雪山,丰富的矿产油气资源与多样的地形地貌,无一不牵动着每一位地质人的心。作为一名地质人,李成志也早已心向往之。第一次前往西藏进行实地调研时,由于缺乏经验,对高原反应没有明确的概念,李成志刚下飞机就在海拔三千六百米,气温十摄氏度的贡嘎机场蹦蹦跳跳。当晚高反发作,“头疼,嘴唇发紫,呼吸困难,走路一直打晃”,在基地休养了整整一周,才慢慢恢复。严重的高反在他心头敲响了警钟:在西藏进行野外调研绝非易事,凡事必须小心谨慎。但再小心也难免发生意外,一次,为了寻找榴辉岩样本,他们需要攀上一片几乎垂直的峭壁,不久前下过雨,山体湿滑,向上攀登时,李成志脚底一滑,整个人顺着崖壁滑了下去,崖壁离地面足有六七米高,一旦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慌乱中李成志举起地质锤狠狠砸下,地质锤的尖头堪堪卡在一处石缝里,阻断了他的下滑,同时前面的伙伴也发现了他的处境,纷纷返回,这才将李成志拖出险境,待到攀上崖壁,李成志惊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他用“命悬一线”来形容这一次经历,令人胆战心惊的画面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仍有几分劫后余生的惊惶。还有一次,十个人乘两辆车出门,下过雨,山路泥泞,一辆车陷入泥坑,他们十个人“拉也拉不出,推也推不动”,就用铁锹挖,从早上八点多挖到晚上十点多,弄了一身的泥巴,精疲力竭,回到基地才吃上饭。他们并非在唐加地区做基础地质调查的先行者,前人已经做过1:20万的,李成志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将调查精确至1: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需要通过更精细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地形,构造,岩性等,并进行地质填图。几乎每天都需要跑路线、测剖面、整理并录入资料……正是由于这份险峻与艰苦,同行的人中有人支撑不住,选择退出,李成志却一路咬牙坚持下来,两赴西藏,深入调研。这两次西藏之行,为他的论文撰写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数据与资料。野外地质调查需要深入藏区,藏民热情淳朴,经常给他们送些青稞酒、奶酪以及牛羊肉。在老师的带领下,李成志一行人很快就同他们打成一片。2019年8月恰逢藏历雪顿节,全村人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美食,还邀请李成志他们一起跳舞。庆祝活动持续了一周,其间有一场举重比赛。据李成志估计,那块被当作比赛道具的大石头重量在两百斤左右。李成志他们摩拳擦掌,想要试一试,结果只能搬起一点点。“他们力气真的很大,有些人看起来比我们还瘦小,都能搬到胸口那里。”李成志说。与藏民的亲切互动无疑让艰苦的西藏行多了几分暖色。▲调研队成员(李成志为左二)■学术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时,李成志喜欢泡研究室,没有课的时候就自己到研究室阅读文献,积累知识。李成志笑称自己喜欢“堵”老师,遇到问题就总结下来,找时间跑到老师办公室寻求解答。读研期间,李成志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中文核心一篇,EI两篇,SCI一篇,其中两篇是全英文写作,这四篇论文的资料与数据积累大都来自他在西藏的调研。2019年5月,李成志的一篇英文论文和一篇中文论文先后投刊,也一前一后收到了专家的回复意见,两篇都要大改,且限期十四天内修改并上传。“其实没有被拒稿已经很高兴了,但是看到专家的修改意见和时限,觉得还是挺难的”,李成志说。英文论文撰写难度极高,在表达方式和专业词汇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解决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李成志采用了独特的“笨”方法:他在网络上收集了许多与自己的选题相关的英文文章,将其中的专业名词逐个总结下来,融会贯通,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李成志根据专家的意见,一条一条仔细修改。上午改中文,下午改英文,晚上总结英文词汇,有时太沉浸其中,连宿舍都忘了回。李成志对那段时光印象深刻,有一天,因为遇到的问题实在太多,他心下焦急,一直在芙蓉食堂楼上的研究室里改论文,完全没有在意时间。等他完成当日的工作量,将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时,窗外已天光渐亮。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的七月底和八月初,李成志的两篇论文先后通过。“我当时正走在路上,接到通知,在路上就哈哈大笑。”他也参与了一些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四川省AAPG高校联合学术交流会,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三届四川省AAPG高校联合学术交流会。这场会议上,李成志第一次做发言汇报,台下坐着来自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以及本校的师生,“当时挺紧张的,不过上去之后还算顺利,讲完就没事了。”会议的最后,李成志还获得了优秀汇报者证书。■回望理工:热爱并感激着■今年是李成志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年头,回望在理工的三年,李成志感慨良多。2017年春天,李成志第一次来到理工参加考研复试。“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个学校太大了,我走了好多圈,都迷路了。那时候也不知道有小白龙,从西门到东苑,走了半个小时。”李成志觉得,理工带给了自己许多收获。“我入校那年,理工的地质学专业刚好入选‘双一流’,三年来我也见证了理工的发展。”李成志所在的地质学专业组织的各类交流会议越来越多,与会者不乏业内“大牛”。撰写论文时,李成志遇到了一些问题,正逢侯增谦院士来理工作报告,李成志带着自己的问题前去询问,得到的回复是“可能存在,但是不确定,可以做进一步研究”,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就觉得算是得到了肯定吧。”提及最感激的老师,李成志认为还是自己的导师朱利东教授和杨文光老师。朱利东教授扎根西藏二十余载,头顶苍穹,脚踏荒原,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导师带给他的,不只是学术方面的指导,还有生活里的关怀。17年第一次到西藏,李成志发起三十九度多的高烧,一整天粒米未进,导师平时从不下厨,却亲自为他煮了一碗面。“那一刻是真的很感动,老师是拿我们当自己的孩子看待的。”杨老师则在生活方面对他多有照拂。还有他的辅导员孙遥老师,“孙老师对我就像朋友一样,一直在教我如何更好地处事,我真的非常感谢她。”组织学生活动,处理学生事务……成为孙遥老师的学生助理的三年来,李成志自觉收获良多。▲李成志和朱利东导师合照读研的近三年里,李成志参与西藏调研,泡研究室,撰写论文,跑实习工作……生活向上而充实。同时,他还是17级地质学专业的副班长和辅导员助理,经常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忙起来一天到晚东奔西跑。有同学问他每天跑来跑去的不累吗,李成志就调侃说:“不累,我是钢铁侠。”充实的生活固然美好,可李成志也因此少了许多空闲时间。在理工待了两年多,他却连成都周边都没去过,甚至连市区的一些景点都没能游玩过。“原本打算,这半年写完毕业论文就好好玩一玩,看看理工,看看成都,现在看来也有点困难。”如今,李成志已签约中国石油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他表示有机会的话会考虑读在职博士,毕竟“学习不止”。“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勤奋、踏实、坚韧的李成志,未来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天地。人物名片 李成志,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副班长、辅导员助理,2019-2020学年“省优秀毕业生”。曾获金景福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并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参与西藏唐加地区1:5万国家级区域地质调查。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身份共发表见刊学术论文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一篇, EI两篇,SCI一篇。

不亦善乎

成都理工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冉湘琳,穿梭在四教的忙碌身影

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就像在孤岛上披荆斩棘。由于参考资料少,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冉湘琳的初稿论点比较浅显。通过反复阅读乔治·巴萨拉的专著,冉湘琳不断地提炼观点、延伸内容,像“打井”一样深挖自己的论点。终于,《乔治·巴萨拉的技术选择思想探析》这篇论文成功发表。 ■ “跨”进新领域 ■经过本科在学校法学院社会学的四年学习,“社会学思维”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冉湘琳的脑海里。所以在被保送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研究生的最初阶段,冉湘琳只有对新专业的迷茫和无力——阅读专业文献速度慢、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只能照搬干瘪的理论……“每当老师问我自己的理解时,我总是会跳回原来的思维,用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一度让她很苦恼。冉湘琳真正敲开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大门,要从一堂名为《现代科学革命》的课程说起。授课老师李欣带领同学们讨论“一个女性科学家的产出”课题,“老师说她自己就像是课题里的‘女科学家’,要兼顾家庭和科研,很多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论文”,冉湘琳突然明白,有些知识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艰深,宏观的理论总是映射在自己身边息息相关的事上。冉湘琳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课后便与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看法,询问了老师关于自己以后发展道路的建议。她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得出女性科学家与外部因素的矛盾正在缓和的结论。读书时如遇到问题,冉湘琳便会立刻做好勾画和笔记,方便在课上或课后能及时与老师讨论。“和老师交流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多看多交流,冉湘琳不断与老师发生思维上的碰撞,专业学习的热情也大大增加。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冉湘琳慢慢调整自己的步伐,她发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道路比曾经平坦、开阔了不少。 ■ 兴趣是论文写作的助燃器 ■“我们的课程集中在研一,后面主要是自己做研究”,所以冉湘琳不再将自己的思考局限于课堂,而是多角度地深挖自己感兴趣的点。课程中一项关于师徒传承的普通课后作业,让她联想到之前看过的文章中的一个观点:徒弟拥有导师的资源,师徒传承的优势积累是确实存在的。这激发了她的思考,在老师的鼓励下,冉湘琳踏出了科学技术哲学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深知与老师充分交流重要性的冉湘琳,将自己的感受与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制结合起来,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要选择与自己观念和兴趣一致的导师的观点。可在论文的遣词造句上,冉湘琳遇到了困难,“怎么把理论和表达结合起来,我琢磨了很久却无果”。冉湘琳带着列好的大纲和自己的疑惑找到了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才理顺了文章,找到了写作的突破口。 第一次写作就碰壁的冉湘琳并没有因此泄气,她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寻觅着写作的灵感。学院培养方案里规定了阅读书目,并要求写读书笔记,冉湘琳并没有将这当成负担。读到乔治·巴萨拉的《技术发展简史》时,冉湘琳的写作欲望又被激发了。她试图在网站上查找有关乔治·巴萨拉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她惊喜地发现国内的学术界尚且缺少关于乔治·巴萨拉的学术理论的探讨。冉湘琳又惊又喜,她找到了一个前人涉足较少的角度——将技术选择因素探析作为突破点。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就像在孤岛上披荆斩棘。由于参考资料少,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冉湘琳的初稿论点比较浅显。通过反复阅读乔治·巴萨拉的专著,冉湘琳不断地提炼观点、延伸内容,像“打井”一样深挖自己的论点。终于,《乔治·巴萨拉的技术选择思想探析》这篇论文成功发表。“文科创新其实挺难的,要想原创度高就要选择相对新颖的点”,冉湘琳说。“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感到十分兴奋”,冉湘琳会打磨文章到深夜两三点,每有一点进展都会急忙将论文发给导师李奋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公开发表五篇论文,冉湘琳很感谢李奋生老师,“他就像是我的‘引路人’,每当我感到迷茫和无助时都会给我最坚定的鼓励。” ■ 在成理的青春剪影 ■2020年悄然而至,冉湘琳也迎来了她在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的第六个年头,“可以说成理是我这么多年学涯中待过最长久的地方,它见证了我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之前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都在三教,现在法学院搬到了四教,有了自己的一栋楼”,从本科到研究生,六年,冉湘琳早已把法学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深爱藏心不挂口,她将这份情感化成了实践。研一的时候冉湘琳得到了学院学生科科长龚思维老师和研究生辅导员曹昕老师的认可,开始和另一名同学重建法学院研究生学生会。接过了研三学姐学长手头剩余的工作,冉湘琳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冉湘琳代表法学院参加2019年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班时,她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因为走出去时自己就是学院的形象。每个月,冉湘琳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举办读书沙龙,让学院的亮点活动更加出彩。组织同学间的各种活动对冉湘琳来说,是留下青春记忆最好的方式。▲研究生舞会领奖(冉湘琳为左三)“责任心强”是老师和同学们对冉湘琳的一致评价,“既然我身处这个职务,那么我就应该不出差错地完成好每一个任务”。第一次接手同学入党资料审核工作的冉湘琳,需要整理好每个人的档案以及相关资料。“我甚至比交材料的同学们还要紧张”,因为冉湘琳知道入党是大事,资料出不得任何差错。学生工作琐碎且繁杂,偶有疲倦,但冉湘琳更多的是在压力中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六年之于人生,只是一小段时光。但这六年之于冉湘琳,是成长,是见证;是辉煌,是憧憬。或许某一天你会在四教发现冉湘琳忙碌穿梭的身影,别惊讶,这只是她的日常。■人物名片 冉湘琳,法学院2018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法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学生会副主席、班级团支书。发表5篇论文,曾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法学院研究生第十一届学术论坛二等奖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来源丨研究生院文 | 王婧媛 刘泓瑶排版丨谢丹妮 胡雨涵 周晓月责任编辑丨张爱艾 王潇 赵一蕾来源:成都理工大学版权归原创,版权及国外任教汉语和其他事宜,请关注私信。教育关乎国运,欢迎你的留言评论

了别

成为研究生后我明白了什么?

回想上大学的四大板块:上课学习,谈恋爱,打游戏,看直播。延续了高中好好学生的本性,上了大学我也基本没逃过课,规规矩矩的上课,记笔记,写作业,所以没挂过科,成绩也不突出,总体来说能排在班级15%吧。上课之外,其余时间基本是娱乐,没课睡到自然醒,看直播到半夜,天天陪女友,简直爽歪歪。考研成功之后,身边的同学都很主动学习,宿舍里没了打游戏的呼喊,晚上也早早的关了灯。就连舍友一天也见不上面了,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跟在师兄的身后忙着做试验。班级名存实亡,就成了一个通知群。另外,没有人有义务提醒你有什么通知,有什么活动,有什么招聘,需要自己去关注去获取。不再像本科一样班干会反复地提醒,舍友不同方向关注点不一样有时也无法给你提醒,错过了就只能怪自己。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所获所得。关于导师1.纠结了一会还是得把导师放在前面来讲,能决定你三年命运的人应该得到你的尊重。不同导师教导学生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同的,都说研究生选对导师很重要,选不对好像倒了八辈子霉一样,其实没什么。越来越多的际遇告诉我,无论你遇到了什么人,总能从其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对于导师,有的可以教给你做课题的方法,有些教你做人,有些可能让你明白了谁也不欠着谁。所以不要陷入抱怨导师的漩涡,那样只会让本来不如意的人生更加灰心丧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导师,你可能会对目前的生活更加的有信心。2.导师也是人,教学、科研、项目等工作多是以资金为主,企业和导师签项目是冲着导师的头衔去的,而导师则是冲着资金去的。可以理解,毕竟生活压力、科研压力都很大,能多挣点何不美哉。3.导师的论文都是学生写的,被导师催促,被评审刁难,辛辛苦苦几个月才能发一篇。但注意了,导师是一作。不过导师在一篇论文里付出的远比我太多,课题、思路、方法都是导师想的,学生更多的是执行者的身份。他是一作我心服口服。4.发论文本以为是实打实的实力,但一篇SCI下来发现,很普通的无关痛痒的问题都必须说成是影响人类发展的大事,论文评审人的意见也需要自己写自己答,也是没谁了。5.对于放养的导师,一般都是不热衷于科研的,亦或是快退休的佛系导师。若是有想法有目标的,为了实习,就想要一张硕士文凭的学生来说,简直不要太香,早早的就能出去实习。而想读博的学生找一个能带你写论文教你做实验的老师团队。6.对于大牛类的导师,你想选的老师别人也想选,你有没有过人之处?这种导师课题可以说非常的多,你能不能承受住科研的压力?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还是建议谨慎选择,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被下分到团队里面的小导师,跟你的预期差距就更大了。关于科研1.有的导师真是无理取闹,一拍脑瓜想到的点子,就让学生去做。明明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却一直催着:看论文看论文看论文。有的学生稍有成绩,导师又立马给出否定;询问导师应该如何做,他不说话;请教导师思考方向,他又摸摸下巴。2.学生搞科研最常用的方法是试错法。若不是把所有错误的想法都否定了,导师绝不会让你进行下一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写试验方案一定要多阅读同类论文,多对比多看规范。看文献做试验,心累不可避免,学会倾诉排解忧愁很有必要!可能你的实验很难开展,可能你的进展很不顺利,但一定不要放弃,总有解决的办法,未来你会懂得今天的坚持有多重要。4.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越来越小,我学校都是同样培养的,同一师门专硕跟学硕做的东西一样,一起学习一起做研究。具体培养方式还是看选择的导师,因此选择导师很重要,你有读博意愿不要选放养的导师,想实习不要选科研任务重的,互相对口得上才最好。关于师兄师姐1.师兄师姐有问必答。每次问师兄问题,师兄都会掏心窝子地给你解决,就算他自己说不清楚也会指明你去查阅哪些资料。当然也有瞬间给你白眼的师兄师姐,但很少。2.师兄师姐会带你嗨。师门偶尔就组织一次聚餐,带你吃遍周围的美味,顺带吹吹牛,吐槽吐槽环境,聚餐相互交换信息往往能学到很多东西。3.师兄师姐的研究生生活有可能就是你的写照,你要看出哪部分是你喜欢能做到的,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人没有目标的生活就显得苍白,而且一旦有参照存在,就立马不一样了。同级的同门弟子更要互帮互助,坦诚相待,不要搞权力游戏,良好的实验室氛围会让你们少掉很多烦恼。关于女朋友(女朋友工作了,而我在读硕士。)1.每次开视频聊天,她说她的工作事情,我说我的科研过程,到最后只能聊一聊各自环境的人事关系。这才明白什么叫异地恋,什么叫不懂对方的具体想表达。2.两个人还是要多交流沟通才能走得更远。比如对于我是否深造读博,我们都有一致的看法。硕士明明白白地读三年就能毕业养家,但博士就不知道几年能毕业,况且读博期间会更忙,可能连一个月一次的见面都没有了。珍惜当下,继续前行。3.研究生找对象不是那么好找的,同层次的女生要么都名花有主,要么忙着提升自己。大家要懂得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多去隔壁学校看看、多去本科的社团溜达。关于生活1.至少逢年过节给家里打个电话,父母可能无法理解你在干些什么,甚至是鄙夷就这?比如我学土木的,朋友圈会发做实验的图,老爸就时常吐槽研究生也玩水泥?这时候给他们讲点他们听不懂的理论再跟他们解释清楚自己的研究内容会发觉原来自己还是有点水平的。2.研一的选课要有技巧,研一期间的课程是帮你拿奖助学金的通道,因此课程事少老师好给分又高的课程是你要考虑的。所以说选课之前一定问好师兄师姐课程考核方式、上课形式等,要不然事多、给分低的老师摊上你也很难受。别人一学期轻松下来都是95+,你累死累活最后搞个70+气不气。3.一些社团活动参不参加不重要了,安心做好学业,准备好实习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你如果想走行政路线,在研会或者当办公室助理还是有帮助的。所以班里的一些职位、研会的组织看个人了,想想你本科那些组织,差别不大。4.多运动多锻炼,身体是科研的本钱。END!我是阿土,关注我看更多科研分享。#研究生#

贡职不美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地理学专业研究生?!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地理学专业研究生?!1 成为一个自觉学习的人。2 学会独立思考。3 学会使用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4 学会使用一款地理软件,比如Arcgis,mapgis,supermap 等软件。5 学会使用一款绘图软件,比如Origin, CorelDRAW, AI 等绘图软件。6 试着写一篇综述并发表。7 熟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分类。8 熟悉国内外期刊的投稿流程,并实践。9 了解业内期刊的动态,并明了于心。10 至少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如果有机会可以上台做口头报告。11 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熟悉发展动态!12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仅要搞好科研工作,还需要把身体给锻炼好。13 趁年轻,多出去走走,学以致用,不愧对我是地理人这个称号。14 有机会可以练好英语口语。15 多看行业内大牛的文章。16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遵守学术规范与道德,严禁论文抄袭剽窃。喀纳斯禾木景区!

弗里达

大连理工研究生的悲剧,每年都在重演,为何我们却无能为力?

最近两天里面,关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里面自缢的事情,在网络那得沸沸扬扬,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只是因为学生自身单纯的心理问题,才酿成这样的悲剧,可能大家只是会惋惜,但是事实并非此如此。这位在大连理工大学就读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离开人间的时候,曾在自己的个人账号上面发表过一篇“遗书”。从这份遗书里面,我们看到这位研究生是经历过多次的打击,内心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有兴趣的网友,不妨先看看。看完遗书的内容,相信大家都觉得这位研究生最终选择自缢,可以说是有诸多的因素共同造成。首先我们来说这位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确实可能会比别人弱,家庭教育方面可能也没有做好。导致这位研究生没有那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没有乐观开朗的性格。但是抛开这些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还有家庭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回顾2015年到2020年之间,我们似乎会感觉到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大连理工大学这位学生的悲剧一直都是在重演。从当年中科大博士研究生跳河,到2020年初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选择跳楼,再到今年五月份中国传媒大学年仅26岁的黄静怡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研究生都是在重点大学就读,都是家里面的希望。原本以为能够拥有研究生学历,将来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可都没有想到,这些研究生都没有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天。这些悲剧似乎每年都会上演,每次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都只是悲愤,却又无能为力。隔一段时间,我们又会逐渐淡忘,直到被其他它的新闻所吸引。有时候大家都会在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为什么不能够有效地阻止?如果真要刨根问底,把这一切都理解清楚,我们就需要对我国的研究生制度进行分析。首先是我国研究生的背景情况,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就缺少高端类型的人才。所以各类高校都不断扩招研究生,这就导致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在短短的数十年里面,就达到全世界第一。虽然我们研究生的数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质量方面却没有达到世界级的标准。比如很多学校为了招收更多的研究生,是的。很多的年轻教师都破格被提升为导师,也有很多没有具备相应实力的老师,都可以带研究生。当质量参差不齐的教师都能够带研究生,成为所谓的导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象,这里面必然就会有很多师德以及实力都不行的导师。所以经常也会出现导师压榨研究生的现象,很多研究生像是给导师打工,并且称导师为“老板”。另一个方面,许多的导师都要带数十个研究生,精力方面也会有所不足。比如在做实验或者是写论文方面,不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也不能够为学生作参考。这样学生就会非常的迷茫,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当研究生需要写小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时候,就会感到压力非常的大。如果没能能够顺利通过答辩,可能还要延迟毕业,这一点很多研究生都无法承受。最后,我们的研究生制度也有存在很多的弊端。最直接的弊端就是导师能够影响到研究生的毕业。无论这个学生最终是否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是否拥有研究结果,最终都是需要经过导师的同意。没有导师的签字,研究生就很难毕业。在这样的指挥棒下,研究生只能够容忍,即使导师有做出出格的事情,学生也不敢反抗。这些因素都使得现在的研究生变得很脆弱,所以现在很多的研究生都说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主要看导师的人品。这句话虽然很无奈,但也十分的现实。如果我们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完善或者改变,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的悲剧,可能还会继续上演。

允師

物理考了39分却成为了物理学家,曾三战研究生,如今是清华副校长

文:大学老班长我们总是羡慕学霸的智慧,却不知其实是厚积薄发罢了。2020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尘埃落定,有人喜有人忧,但“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又给很多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希望。面对社会的残酷及个人方向,考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大众化教育的下的本科生无疑会面对落榜的可能。面对考研失利,有多少人会选择再考一次,又有多少人选择再考第三次。老班长的同学统计学专业跨考南开心理学,两次考研都失败了,没有勇气再开启第三次,于是选择直接就业了。可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望尘莫及,他们从小坚持自己的梦想,清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困难面前不退缩,最终取得成功。有这样一个人,他曾三次备考研究生,却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物理学家,他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西峪村,一直自诩“山东放牛娃”,后考入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从小就有对科学的畅想,再加上80年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坚定了做科研、当科学家的信念,于是决定边工作边考研。但他的考研之路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并不顺利,物理系的研究生备考了三次。第一次,他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第二次,报考中科院,物理只考了39分。次次受打击,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终于在第三次考进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谈起考研经历,他说,“前两次的失利反映了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三次的备考只想着怎么把基础再打牢些”。第三次的考研,他的量子物理科目成绩为93分,也为目前从事的量子物理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失败后,会有第二次的继续努力,但第三次继续的就很少了。有多少人对于自己的理想,可以禁得起再三的挫折与考验?在没有成功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是在蹉跎岁月还是厚积薄发呢。只有问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继续坚持下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如果说三次考研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对科学理想的热爱,那么日本读博则是他科学之路的关键转机。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学生,他来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受到了导师“7-11”的魔鬼训练。要求工作日早上7点前必须到达实验室,晚上11点后才能离开。那时的他,语言不通、作息严苛、没有朋友、和家人隔海。一天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困了,就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眯一会。和家人通电话时,每次几乎要落泪,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想要放弃、想回家。但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给他背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又使他振作起来,继续坚持下去。在日本求学时,他取得了711实验室三十年来的最大科研成果,这一小小的成就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也感受到自己离心中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正是在日本艰苦的求学经历,促成了追求学术极致的精神,他也把这种精神带到了清华大学,在往后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假期,每天高强度工作。他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41岁当选最年轻的),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唯一的中国科学家)。薛其坤院士在物理方面的伟大造诣,正是其勤奋、专注、执着的体现。在这个世界上,天资禀赋的人很少,他们只不过是比平常人更能付出生命般的努力罢了。

道术

“读研3年”和“工作3年”,差距有多大?过来人的忠告很在理

全文字数:约1250字阅读时长:约3.5分钟现代社会不断在发展,也是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都在逐渐变高。再加上近些年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扩招,导致现在的应聘市场,随手一抓每个都是大学生。就业学历被“卡”这也让招聘方变得越来越挑剔,不是本科生不要,不是985、211的学生不要,又或者不是双一流大学毕业的不要,不是研究生不要。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会存在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有很多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带来的压力,也为了能够继续升级一下自己的内在,不少学生都会选择考研。从今年考研的数据当中可以看到,今年考研人数达到377万人,比去年又再新增了几十万人。当代大学生陷入了两难境地,考研人数那么多,要真的想考上就得破釜沉舟。过了初试,还会因为本科学校不好,复试被刷。不考研直接就业,好工作又难找。现实生活当中也存在很多人为了考上研究生,多次奋战,等到他们考上研究生之后,年纪早已比同龄人更大。其实不仅是备战很花费时间,就算是考上了,很多研究生都是要读3年。那么当他们毕业之后,跟已经工作3年的人一对比,真的会更有竞争力吗?其实这两者的差距还是有些大,作为过来人的忠告也是很在理。“考研”与“工作”有哪些差距?1、经济方面存在差距虽然现在就读研究生,很多大学都会给到相应的补贴。但是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的一对比,那自然是工作三年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积蓄。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人们在拥有了金钱之后,就会有着更多的选择机会。2、心理方面存在差距读研三年大多数研究生还是在跟学校的人打交道,心理方面肯定还是偏向单纯。而工作三年的人则不一样,他们在社会上打拼,学习怎么跟甲方沟通,学习跟客户商讨,在心理上也会变得更加成熟一些。3、发展潜力存在差距工作三年的人只要是找对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大都能积攒下不错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实力。不管是想要跳槽还是出来自己创业,都有着不错的发展潜力。对于研究生来说,在这个看学历的时代,简历上就会更胜一筹。而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研究生确实会比本科生更具有竞争力。选择考研,该考虑哪些问题?1、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决心其实很多人都会选择考研,但每年弃考的人数也很多。对于想要考研的人群来说,一定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标是否能支持着自己在备考期间充分努力。而考研的决心影响了人们对于考研的投入程度,这决定了人们考研是否可以成功。2、要选择好自己所要报考的院校要想让考研成功率更高,那么考生就要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去进行分析,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院校及专业。也只有将目标更加具象化,人们在努力的时候才更有方向,才会更加全身心投入。总结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过来人的忠告则是,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其实不管是做什么,全身心投入精力去努力,这要是事情成功最为关键的点。读书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换来同等的回报!(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小芬谈教育,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教育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