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与美国怀俄明大学双学位硕士!来认识这位优秀女孩爸爸们

成都信息工程大与美国怀俄明大学双学位硕士!来认识这位优秀女孩

寿泽慧中共党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级电子工程学院气象探测技术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气象探测技术及应用(国内导师:苏德斌)。在读期间参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美国怀俄明大学大气科学双学位硕士项目,”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交流。获奖、实践、论文、科研1.2017年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2018年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3.2018年参与“中国技能大—第十三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工作;4.2018年参加“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并做会议报告;5.2019年研究生三等学业奖学金;6.2019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7.发表文章:风廓线雷达水平风数据的异常分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已录用)第一作者;8.Zehui Shou, Debin Su, Xingang Fan, Yuelin Liu, Xiaoyi Wang, Weiguo Wang. Assimilating 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 for a Hailstorm Event in Bayannur,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eorology Observations (ICMO), Cheng, China, 2019, pp. 1-4.9.科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冰雹云早期识别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4Z136)10.科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参与)多元气象资料融合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制(项目编号:2018YFC1506605)参与项目中产品对比检验及协助课题管理工作;研究国内外近几年有关真实性检验的方法和进展。11.西北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研究实验项目”(参与)巴彦淖尔人工防雹技术研究实验(项目编号:ZQC-R8217)学习数值模拟相关知识,参与雷达资料同化工作。咬定目标 不畏困难 勇往直前记得当初听说有机会出国留学时是在2018年的冬天,从得知到下定决心不过月余,元旦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后准备了半年之久。在申请留学前并不了解什么是托福、GRE,完全凭自己一手之力,找资料、报班学习…还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还在做托福的真题,好在一切都顺利通过了,直到起飞前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要一个人前往异国他乡。体验异域风情,融入校园生活2019年8月24日我顺利到达了美国怀俄明州怀俄明大学,对怀州的初印象就是风景很好,这里的海拔较高,空气新鲜,天空看起来格外好看。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大致逛了一下校园,整个小镇就是整个校园,学校和生活区没有明显的界限。这里是西部牛仔的发源地,所以大家都是友善好客又充满热情活力的,每个人都是cowboy/cowgirl!很幸运来到这里就遇上了四年一次的football game,大概也是我唯一一次看到这么多人,深切的感受到他们的力量、活力和开朗,更为幸运的是,一直处于下风的cowboy队今年大获全胜!怀大的大气科学学院的传统,每年九月底都有一场pig roast,全院的师生在一起烤乳猪,露营。在这天我看到了银河,只可惜无法拍摄下来。至诚至勤 潜心科研风景虽美,课业也是非常繁重的。首先是要习惯全英文授课,对于上课还是可以很快适应的,由于是专业知识,平时也是看了很多英文文献,所以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是没有问题。但是生活日常的交流就吃力的多,需要转换自己语言习惯等等,这对于我也是不小的挑战。在这边不仅要做研究,也需要修专业课。虽然只有两门课程,但是平时有homework、quiz还有test,也是非常忙碌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学习python、IDL等编程语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此忙碌却也另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熟练掌握了编程语言,对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是更为了解。怀大的学习氛围很好,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热心,虽然语言上有一些阻力,但他们都会尽力帮忙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让在异国他乡的我倍感温暖。在怀俄明大学学习期间,最让我受益良多的是每周的seminar,学校会请其它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来做演讲,让我开拓了眼界,也了解更多专业相关的知识。在这里我甚至有幸可以了解哈佛大学博士生的毕业设计、NCAR研究员的研究项目等,这对于我来说是惊喜,是收获,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2020年3月,疫情不可避免的在美国传播开来,我们也不得不居家办公。虽然不再去学院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但线上的交流却是从未停止。很感谢每位老师的认真负责,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尽心尽力解答我的疑惑,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同时我也有幸做了一场自己的线上seminar,仍记得那天做完演讲,Zach老师对我说的那句well done!这是他们对我的肯定,也是我对自己这一年的努力交出的满意答卷。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回首这一年有快乐,有心酸,有感动。这一年曾在大雪天熬到深夜只为了做出最完美的作业,也曾与学院的老师学生们开party庆祝节日。或许曾经有过怀疑,有过后悔出国,但现在那些迷茫那些困苦都已成过去,收获的更多。希望以后的我也如当初决定出国那样,坚定勇敢的走下去。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融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电子工程学院排版:魏映乔 审核倪涛

君原于德

四川省内知名高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在四川省内知名度都很高,两所学校都是四川省内知名高校。两所学校虽然都是以理工科为主,但是教研方向并不相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要是以气象为主的高校;而成西南科技大学则是以材料为主的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前身是西南工学院,主要是以非金属材料为主的高校。2000年合并了绵阳农专升级为“大学”,更名为西南科技大学。这所学校早期主要针对建筑材料开展教研,后期因学校性质转变,扩展到了非金属矿山领域,这才有了地质、采矿、测绘、安全、运输、环境等专业,建立了相关学科基础。恢复高考之后,升级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这也是早期打下来建材方向的多项基础。西南科技大学早些年实力确实很强,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教学也极为严格,国内知名度其实也比较高,属于老牌学校,尤其是建材领域。建材方向五所学校实力较强,武汉工大就是目前的武汉理工;上海建材就是目前的同济;山东建材就是目前的济南大学;洛阳建专就是目前的洛阳理工;四川建材就是现在的西南科大。这是建材领域里的“五朵金花”,实力极强,也有人叫“建材五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改建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他的主要教研方向是气象领域,尤其是在气象通讯、气象雷达、高空气象、气象学方面实力较强,这也是其最早开设的专业,而具体应对的学科就是通信、计算机、软件、管理。后来合并了四川统计学校,所以统计学也不错。整体来看,西南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胜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虽然两所学校各有特色,但是西南科技大学相对应用更为广泛一些。

肩高于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新生数据,四川生源占70%,一本理6万位可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高考录取学生5797人,其中男生占比64.6%,男女比为1.83:1。学校在成都有两大校区,人数最多的为航空港校区,有4372人,占全校新生的75.4%;龙泉校区有学生1425人,占新生总人数的24.6%。两大校区的专业配置分布航空港校区:大气科学类、电子信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地理科学类、测绘类、自动化类、电气类、机械类、计算机类、数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物理学类等。龙泉校区:经济学类、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电子商务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社会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等。从上述两大校区的专业配置来看,航空港校区是理工类专业校区,龙泉校区则是经管类专业校区。我们再来看看两大校区的男女生比例,航空港校区男女比为3:1,而龙泉校区男女比为1:2,非常明显的区别。有学校师兄师姐们调侃道,两大校区一个是“和尚院”、一个是“尼姑院”,这似乎无可反驳。在今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录取的心声中,居然还有1989年的新生,现在的高考已经是00后的时代,1989年的新生估计是回炉重造了。2020年新生来源地分布从生源来源地看,四川省本地学生4024人,占比高达69.42%,这是典型的地方高校本地生源占比临界线。外地生源中重庆学生152人,占比2.54%;安徽省111人、河北省110人,这是唯一人数超过100人的三个省市。其它如广东70人、湖南80人、贵州85人、甘肃63人、河南71人、湖北77人、广西80人、云南56人、山东70人等。四川省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及位次2020年高考四川省理科考生本科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分,超一本线25分可以进成信大,位次需要高于5.88万位。这个位次与2019年的5.92万位、2018年的5.67万位、2017年的5.93万位相对是非常稳定的。理科二本批次2020年最低分为534分,超二本线91分、全省7.66万位次,与2019年的7.38万位、2018年的7.01万位次相较也是非常稳定的存在。2020年四川文科考生想要考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则要高出很多了,本科一批只需超出一本线7分即可进入,但是排位到了全省1.48万位次;即使是本科二批,超二本最低控制分数线66分,也得全省1.86万位次方能进入。

果孰是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22日上午,学校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同时在航空港校区第二田径场和龙泉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全体2020级学生辅导员,全体2020级全日制研究生及本科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分别由党委副书记马洪江、副校长何建新主持。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在校园上空冉冉升起,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升旗党委书记周激流、校长余敏明分别在两个校区致辞,代表全校师生向2020级6813名新同学表示最热情的欢迎。他们在致辞中谈到,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同学们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也是十分特别的“大考”,“同学们亲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平凡的经历必将造就非凡的你们”。他们介绍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史和校情,并表示新生的加入将为成信大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对2020级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学会独立思考。保持理性,看到问题本质,把握隐含的内在规律,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二要尊重科学规律。永葆好奇之心,不断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创新创造的快感;三要坚守笃行致远。用踏实、刻苦和坚持去支撑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他们勉励2020级新生传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练就过硬的本领,扛起肩上的责任,度过充实而愉快的大学时光。周激流寄语2020级新生余敏明寄语2020级新生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肖天贵教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黄萍教授分别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肖天贵从大学教育将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维度、奠定“心胸开阔、眼光长远、胸怀天下、心地善良 ”的人生基石、培养“胸中有静气、方能成大事”的学问底蕴、促进“学问至高处,心灵可入间”的心灵认同和培养强烈的团队精神等方面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议。黄萍说,不管同学们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生涯道路,都需要在大学期间打下良好扎实专业基础,才有可能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迈向社会。她给予同学们三点希望:一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二是要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三是要真诚豁达、乐观向上,把大学生活写满收获、幸福和健康。教师代表发言文化艺术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化1班徐锶源和2018年度青春榜样志愿者之星获得者、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袁海华作为在校学生代表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回忆了自己在成信大学习和生活的经历,鼓励新生们胸怀大志、敢于担当、平心静气、懂得坚守,逐梦新时代,活出不一样的人生。高年级学生代表发言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陈贞璇和统计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黄程代表全体新同学表示,将传承和弘扬“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牢记“尊师,好学,励志,笃行”的学风,相互鼓励,彼此支持,以才学互通,以勤奋共勉,开创美好的未来。新生代表发言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201班新生刘芮含家长蒋英华女士和物流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201班新生刘艾琳家长刘俊先生寄语全体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适应、学会自律、学会担当、学会仰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大学期间的缘分,以理想为桨,自信为舟,带着坚强和勤奋,为自己赢得鲜花和掌声,为学校赢利光荣和骄傲。新生家长代表发言开学典礼上,马洪江、何建新分别领誓。领誓全体新生庄严宣誓:今天起,我就是“成信人”。我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级新生, 今天起,我就是“成信人”。 我以青春的名义庄严宣誓: 爱国诚信,友善文明; 遵纪守法,德才兼备; 尊师好学,励志笃行; 成于大气,信达天下; 求实创新,追求卓越!新生宣誓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融媒体中心 内容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

张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余敏明寄语学子:独立思考、尊重科学、笃行致远

2020年秋天,在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也是十分特别的“大考”后,6813名学生走进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园。9月22日,秋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长余敏明对这群新生们说到,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将会成为你们这一生中非常珍贵的记忆,在最好的年龄去求知、去探索、去尝试、去挑战、去爱、去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时光呢?因此,在学生正式开启这段崭新旅程之前,作为校长和师友,余敏明向新生们分享了三个观点:学会独立思考;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笃行致远。他希望同学们能传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审慎科学,直面困难和挑战,练就过硬的本领,扛起肩上的责任,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度过充实而愉快的大学时光。(记者 陈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余敏明(图片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提供)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余敏明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经过一个春夏的等待,沉静已久的校园,悄悄褪尽盛夏时节的酷暑与热烈,迎来金秋岁好的成熟和收获;青春洋溢的你们,经历一个冬春的疫情困扰,七月的鏖战、八月的期许、九月的向往,越三江五湖,过关山明月,终于抵达求知之苑,步入科学殿堂。今日,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举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为我们自己的人生又一次新的起航,扬帆剪彩。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2020级6813名新同学表示最热情的欢迎!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悉心培育你们的老师、默默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2020,庚子之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你们以后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一年。同学们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也是十分特别的“大考”: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山风沐雨,倾注而下。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无数生命被无情夺走。然而让我们庆幸的是,灾难面前,中华民族总能挺起不屈的脊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来了,执甲逆行的白衣天使来了,寂寂无名的志愿者、“择网而居”的人民教师、宅心仁厚的居委会大妈、立场坚定的人民警察都站出来了,他们用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病毒顽强抗争,护卫一方平安。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慷慨战歌。时代向前,青年向上,你们身处世纪之交,怀揣复兴梦想,亲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平凡的经历必将造就非凡的你们。你们的到来,为成信大注入了新的活力,看到你们朝气阳光的面孔,我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前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我对你们交出的青春答卷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我相信,你们的加盟必将书写出成信大引以为傲的崭新篇章!同学们,你们即将步入并与之青春相伴的,是一所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霜的西部高校。数十年岁月峥嵘、光阴荏苒,积淀出的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1951年,学校为适应新中国空军对气象人才的需求而创建,伴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壮大。69年筚路蓝缕,69年披荆斩棘,69年砥砺奋进,69年春华秋实,今天的成信大,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气象事业、四川信息产业、国家统计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校园生活,我看到了你们兴奋的笑脸,体会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和渴望。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将会成为你们这一生中非常珍贵的记忆,在最好的年龄去求知、去探索、去尝试、去挑战、去爱、去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时光呢?在正式开始这段崭新旅程之前,作为校长和你们的师友,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一是学会独立思考。独者,立也。独是立的方法和手段,立是独的目的和结果。很多人认为:独立思考就是我跟你们想的都不一样,我就是特立独行,你们说的我都不信。这不是独立思考,这是固执己见。独立思考本质是使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独立的思维模式。质疑是独立思考的开始,不要把别人的观点轻易当成自己观点,而在任何时间都不加思考的轻易接受;要带着问题和批判性思维去深入探寻、分析并实证。真正独立思考的人,不会在意世俗的眼光,也不会在意他人的误解和偏见;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往往具备强大的内心,在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理性的思考判断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希望你们学会独立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理性,才能抽丝剥茧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把握隐含的内在规律,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二是尊重科学规律。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发展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知识体系,是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尊重科学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必须端正追寻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态度和思想。客观的分析是科学判断的基础,科学从来不以真理自诩,科学只是接近真理最可靠的一条路。科学反复讲的,就是怀疑,就是去否定那些可证伪的东西。探寻科学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每走一步都是扎实的,可信任的。尊重科学也体现在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科学巨匠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对这种“神秘力量”产生好奇,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希望同学们永葆好奇之心,不断地去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创新创造的快感,那将带给你无穷的活力和动力,赋予你的人生厚重的底色和崇高的意义。三是坚守笃行致远。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能否将自身的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价值体系,锲而不舍地坚持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则是划分伟大和平庸的分水岭。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有的人浅尝辄止,有的人半途而废,但总有一些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要求学生每天甩胳膊300下,一个月后,90%的学生坚持做到了;两个月后,半数的学生做到了;一年后,只有一名学生还在坚持做,这个学生就是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做好简单的事就能成就不简单。诚然,坚持的过程中不仅有激情、满足、成绩和荣誉,也有折腾、考验、挫折甚至失败。然而,实现梦想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积累过程,既不要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也不要被眼前的困顿挡住前进步伐。实现梦想绝非偶然,希望你们能用踏实、刻苦和坚持去支撑自己对梦想的追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同学们是新时代的继往开来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你们这一代实现。“少年心事当拏云”,精彩的大学生活已经向你们敞开胸怀,愿同学们传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审慎科学,直面困难和挑战,练就过硬的本领,扛起肩上的责任,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度过充实而愉快的大学时光。加油吧,亲爱的成信学子,祝福你们!谢谢大家!来源:四川新闻网

无无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招生计划

今天下午,2020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首先还是祝愿广大考生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今年之高考可谓“命运多舛”,7月8日高考第二天就有地震、强对流天气等诸多不可抗力的干扰。高考之后,广大考生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会面临又一重要事件——志愿选择,高考志愿选择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方便一些家长、考生了解相关专业及院校,之后我会推出一系列高校招生相关信息,敬请广大家长朋友和考生关注,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下面这所高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首先了解下这所高校的历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2020年该校招生批次为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本科一批招生5156名,本科二批招生269名。如果有意报考这所学校的二本专业,那么你要注意,按照近两年的招生数据表明,除极少数省份外,该校二本录取的分数线也在所在省的本科一批调档线之上。本科一批文科招生计划本科一批理科招生计划本科二批文科招生计划本科二批理科招生计划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为大气科学类、通信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和统计学等,如对上述专业感兴趣而且分数也不能选到中意的211类高校的考生,那么不妨考虑填报该校相关专业,因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校专业紧贴时代发展,对后续就业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何谓才全

四川新增研究生院校,4所博士与6所硕士高校,今年扩招机会增大

2020年四川省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通过名单公示,一共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所、新增硕士授予单位6所,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所,新增博士点74个(学术学位59个、专业学位15个)、硕士点135个(学术硕士43个、专业硕士92个)。具体新增情况如下。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术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电子信息(专业学位)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术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西华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天文学(学术学位)、生态学(学术学位)成都大学:药学(学术学位)、设计学(学术学位)、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西昌学院:农业(专业学位)绵阳师范学院:教育(专业学位)、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专业学位)、艺术(专业学位)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农业(专业学位)乐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林业(专业学位)攀枝花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另外新增自主审核单位为电子科技大学,并新增博士点10个、硕士点3个;西南交通大学新增博士点6个、硕士点2个;西南石油大学新增博士点6个、硕士点5个;西南财经大学6博士点;西南民族大学4博士点、11硕士点。其它新增高校几数量有:成都理工大学7博5硕、西南科技大学7博6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博7硕、四川农业大学5博9硕、西华师范大学3博8硕、四川轻化工大学8硕、西华大学10硕、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8硕、西南医科大学1硕、成都中医药大学1博4硕、成都大学12硕、四川警察学院2硕、成都医学院5硕。

不事于世

四川省重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6年改建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级为成都气象学院。2015年升级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四川省属重点高校。2000年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原西南工学院前身是江津窑业技术学校;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四川省遂宁农业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都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区别在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要是独立发展,而西南科技大学则是以合并院校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两所学校建校之初的班底上来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具有竞争力,但后期发展过程中,西南科技大学更为快速,毕竟合并院校发展速度更快一些。西南科技大学虽然不在省会城市,但合并的院校的实力相对更强,所以早在2000年就升级为“大学”,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要比其晚15年之久。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来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5个C类学科上榜,其中最高评级为C+级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西南科技大学有1个B类学科,4个C类学科上榜,其中最高评级为B-级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来看,西南科技大学的实力要高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刺秦王

招办主任拍了拍你|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主任:冷门专业不一定冷,进校后有两次转专业机会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翔沣)7月21日,由四川日报全媒体重磅推出的“后浪们,高校招办主任‘拍了拍’你!”2020高校招生咨询大直播活动第五场直播进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成信大”)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彤作客直播间,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讲解学校招生政策、优势专业,并回答网友提问。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IT行业作为一所老牌的省属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传统的气象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群,覆盖了从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备与装备、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全部电子产业链的专业。据张彤介绍,该校在国内高校率先引入由麻省理工MIT倡导的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最近,学校刚刚获得‘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结果’优秀奖。”张彤表示,该奖项含金量不小,除成信大之外,省内只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获得。此外,该校在教育部创新能力暨电子竞赛2017全国第47名。“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是学校教育培养成果的最好体现。”张彤表示,从往年数据来看,该校毕业学生有近三分之一在信息技术类行业工作,薪酬水平高于省属本科学校的毕业生平均水平。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园的各类企业中就有大量的成信大毕业生。说不定在地铁一号线上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该校的毕业生!”张彤说。全国计划招生5800人据介绍,该校今年在全国共计招生5800人。其中在四川招生量最大,有3900多人,包括国家专项、地方专项、深度贫困人才等专项计划。“近年来,学校新增了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也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好评。”张彤表示,该校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区块链工程等新专业。其中,区块链工程专业是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本科层次与区块链相关的专业。今年的录取分数大致怎样?针对考生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张彤现场答疑说,这几年该校录取调档线稳步上升。具体来看,该校理科一本的调档线基本在一本线上15-20分左右,文科一本则基本在一本线上5-10分左右。“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我建议一本线上考生都可以把我校加入报考范围。”张彤说。此外,该校录取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对于已投档考生只要体检结论不受限,且服从专业调剂的均不会退档。”张彤表示,为避免退档掉榜,建议考生要重视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即使你没有被录取到自己最满意的专业,进校后认真学习,还有两次机会转专业。”张彤说。入校后学生有两次转专业机会为充分推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该校学生在就读期间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转专业具体怎样实施?张彤表示,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可以提出第一次转专业申请。“考生转出不设限,但转入要考核。”张彤提醒学生,各学院会提前公布接收计划,并根据申请情况安排考核。此外,据介绍,第二次转专业机会在大二结束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规划再次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若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是不是会被调剂到冷门专业?”针对网友的提问,张彤现场答疑表示,录取时肯定存在被调剂的可能,但专业是否冷门并没有绝对的判断,当时报考人数相对冷门的专业,可能过段时间就是就业形势很好的专业。“如果考生确实对被录取专业不感兴趣,进入成信大后也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所以不必太担心。”张彤说。学校名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有21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近2600名研究生 。有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8个,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三大学科群。学校现有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均位列四川省省属高校前列。

李香蘭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日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具体如下:内容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处 排版 | 魏映乔 审核|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