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市签约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项目4项 总投资超1.3亿元凤求凰

我市签约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项目4项 总投资超1.3亿元

11月27日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2020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上,我市签约引进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项目4项,财政投入5600万元,总投资超1.3亿元。目前,我市共引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12家,同步引进国家级人才14名。我市引进的4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项目分别是:广西桂华智能制造研究院、单原子催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广西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宁市长寿科技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4个项目将分别落地南宁市良庆区、五象新区、高新区、青秀区,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西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高端创新资源,为我市实施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强创新工程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南宁市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与资助管理办法》《南宁市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等政策,将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作为吸引人才、集聚资源、支撑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能的重要举措,最高给予4000万元支持。【来源:南宁市科学技术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引领产业发展,赋能城市更新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及创新投资公司 成立发布会圆满完成

来源: 凤凰网房产广州站湾区顶级智库启航1月10日,“引领产业发展,赋能城市更新” 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及创新投资公司成立发布会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标志着富力集团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大产业布局力度,不断探索新的产业领域和发展方向,举全集团之力打造产业品牌,将打造集行业研究、产业策划、产业落地、金融投资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集团。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广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张晓波先生、广州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章旺平先生以及各区委区政府领导;暨南大学原校长、“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胡军先生、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先生等高校及研究机构代表;富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先生、富力集团副总裁兼华南区域公司董事长杨晔先生、富力集团副总经理、产业研究院院长兼创投公司董事长李红卫先生等富力集团领导出席本次发布会。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及创新投资公司成立发布会大会现场各方领导代表致辞富力集团副总经理、产业研究院院长兼创投公司董事长李红卫先生、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先生分别致辞。李红卫先生指出,产城人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富力集团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大产业布局力度,不断探索新的产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这是产业研究院及创新投资公司成立的初衷。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先生充分肯定富力集团的产业发展战略,希望富力集团能够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城市更新领域的引领者。富力集团副总经理、产业研究院院长兼创投公司董事长李红卫先生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先生研究院、创投公司揭牌富力集团综合二十余载的旧改实践经验,深刻领会城市更新要义,秉持“引领产业发展,赋能城市更新”的理念,成立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及创新投资公司。富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先生、富力集团副总裁兼华南区域公司董事长杨晔先生、富力集团副总经理、产业研究院院长兼创投公司董事长李红卫先生、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广州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章旺平先生、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先生等富力集团领导、政府领导、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共同为研究院、创投公司揭牌。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及创投公司揭牌仪式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聘请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陶锋教授为首席学术顾问。首席学术顾问聘任仪式富力、暨大开展校企合作富力集团与暨南大学现场签订智库合作协议,并举行捐赠仪式,未来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将与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共同打造一系列智库产品,联合建立暨南大学·富力集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助力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领域的顶级新型智库。暨南大学原校长、“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胡军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现场进行了《新格局、新产业、新活力》主题演讲。富力集团&暨南大学智库合作签约仪式暨南大学·富力集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南大学原校长、“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胡军教授多方助力产业落地实施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与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算筹(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重要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广州永富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不断深化与知名投资机构合作,已与广东航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芜湖三七互娱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就围绕设立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共谋长远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发布首个重量级研究成果《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从数字经济内涵及发展态势、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观察、富力集团数字经济发展实践三方面,揭示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成果发布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及创投公司简介富力集团产业研究院秉承“引领产业发展,赋能城市更新”的宗旨,以“深耕品牌标杆”为建院理念,立足广州,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紧贴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依托集团多元化业务背景、优势产业资源及品牌实力,深度整合各界前沿思想,专注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打造集行业研究、产业策划、产业落地、金融投资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集团,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综合服务,赋能城市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广州永富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为富力集团聚焦产业、服务城市更新提供资金支撑和保障作用。

仙流

沧州新增7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业技术研究院

记者1月18日从市科技局获悉,2020年全市新增7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数达到28家,实现了县域全覆盖。这些研究院共引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25家,汇聚科研人员689名,建立线上咨询服务平台21个,开展项目研发43项,申报知识产权84件,转化科技成果11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由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导,与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建,采用多元化投资、多模式组建、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技术需求,以科研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转移、衍生孵化、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活动为主营业务,逐步打造成链条完整、功能齐全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来源:沧州日报)【来源:沧州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四时不至

首批20家专业机构签约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8月14日下午,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机构签约授牌仪式在河北石家庄市举行。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等首批18家专业研发机构和河北省寰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首批2家专业服务机构签约并获授牌。据介绍,专业研发机构是特色领域方向产业技术创新的责任主体,依托创新企业、高校院所、高端团队,以加盟和共建的方式融入研究院组织体系,主要开展细分领域产业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开放创新与应用推广、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运营、扶持创业企业成长、推动创新集群构建等业务。专业服务机构是建设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完整产业创新生态的重要支撑,将通过各类专业服务,支持专业研发机构建设和业务开展。专业机构实行所长负责制,接受研究院的业务指导、服务支撑和考核评估,建立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开放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实现技术研发与服务产业协调发展。“首批加盟的20家专业机构,是我省在各细分领域方向的创新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优秀代表,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创新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河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专业研发机构要聚焦特色优势领域和产业创新重点方向,面向前瞻引领技术、上游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工程化、集成创新、企业需求等,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打造“杀手锏”技术实力,切实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支柱产业转型提升。各专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研究方法、资讯情报、资源网络等优势,促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校引研,推动建设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完整产业创新生态。

枪姬

新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沪揭牌,将开展区域产业经济分析

9月28日,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举办的“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启动仪式”上,新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由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上海市信用领域(社会信用服务)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设立,未来将以实验室数据为基础,开展区域产业经济分析和相关课题研究。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上海市自2018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致力于探索数据开放新模式、打造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制定行业数据应用标准和规范,目前已开展了11个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其中,社会信用服务实验室着力解决社会信用服务领域长期数据标准不统一、来源分布散、结构格式多的痛点,将形成以全国企业工商信息、失信信息、司法、行政处罚、知识产权等横向数据,和食品安全溯源领域、集装箱货运领域、车辆维修领域、非公医疗领域、旅游等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社会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样本数据库。实验室的主要成果是完成信用服务标准清单(管理标准、共享标准、应用标准)、信用产品能力清单(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和信用研究成果清单(理论研究、标准研究、应用研究)的“三清单”的编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面向社会各领域的信用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上海信用大数据的全面应用,同时依托北京、苏州、杭州、郑州、厦门、深圳、西安的合作单位向其他省市复制推广。本次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结合了黄浦区作为上海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的区位资源优势,依托上海市信用领域(社会信用服务)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整合的开放数据、合规管理机制、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成果和黄浦区在金融服务领域、专业服务领域和商贸流通领域的集聚效应,通过开放实验室整合的数据资源和实验室线下的研发和技术验证环境,为参赛团队提供数据和研发的基础。本次大赛设置保险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两个专题分赛,采取线上和线下模式,最后将通过行业专家和大数据领域专家评审后形成比赛优胜团队。(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吉格舞

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20家专业机构签约授牌

长城网讯(记者 郑建卫)8月14日下午,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18家专业研发机构和2家专业服务机构签约授牌仪式在石家庄科技大厦举行。签约仪式现场。 长城网记者 郑建卫 摄河北省科技厅厅长、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马宇骏说,建设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大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举措。将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贯通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将研究院打造为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首批加盟的20家专业机构,是全省在各细分领域方向的创新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优秀代表,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创新资源整合运作能力。各专业研发机构将聚焦特色优势领域和产业创新重点方向,面向前瞻引领技术、上游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工程化、集成创新、企业需求等,整合省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组织策划产业化创新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打造“杀手锏”技术实力,实现率先突破、商业首用,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支柱产业转型提升。授牌仪式现场。 长城网记者 郑建卫 摄研究院将按照有别于现有科技计划的资助方式,对专业机构的建设运营和各类项目给予扶持资助,并以多元化举措、多方面服务、多维度提升支撑专业机构的成长发展。专业机构代表发言。 长城网记者 郑建卫 摄

黄金鱼

一家研究所孵化出千亿级产业集群

穿过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下称“苏州纳米所”)行政楼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入园之路上的四个醒目大字——年少有为。背后是苏州纳米所十余年间建成的重点实验室、纳米加工与测试平台、项目孵化基地。这是苏州纳米产业发展的第一颗“种子”。自2006年苏州纳米所落户至今,苏州工业园区“磨剑”十五年,不仅是国内首个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园区,还发展成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2020年,园区纳米产业产值目标预计达10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建设成为国际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先导区。目前,广东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以苏州纳米所为“源头”突破材料核心技术,支撑乃至引领苏州纳米产业实现飞跃,这一路径值得广东借鉴。●南方日报记者 陈晓一颗“种子”的扎根外向型经济高峰期布局新兴产业2020年,跻身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的苏州工业园区再获“丰收”,预计纳米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这里的第一颗“种子”,当属苏州纳米所。“从我们开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园区纳米创新链与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一一打通。”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邓强说。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建苏州纳米所。业界轰动,但也有不同声音:苏州外向型经济正处高峰,制造业繁荣,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培育一个前景不明、基础不强的全新产业?“选择产业布局,要考虑5到1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趋势。光靠外向型经济走不远,关键还得自主创新。”苏州工业园区产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15年前,苏州纳米产业基础薄弱、基础研究实力不足,寻找自主创新的突破口要从技术“顶层”入手,引进国内顶尖的大学与科研院所。“高、转、融”是苏州纳米所15年来的关键词。邓强介绍,苏州纳米所建成后,一方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做强基础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围绕苏州发展纳米产业需求,打通科研院所和地方产业资源。“高”是科技研发剑指高端。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纳米管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等重点领域,苏州纳米所已颇有建树。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基础创新已有重要突破,项目实现量产;碳纳米管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核心加热材料,为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转”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苏州纳米所争取用两年建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并服务企业壮大规模,推动成熟企业冲击科创板。“融”是充分撬动资本力量。目前,苏州纳米所正计划与国科控股、地方银行等合作筹建成果转化基金,按照科研、中试、产业化环节1∶10∶100的比例,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产业化环节。“前沿新材料产业是系统性工程,不要怕‘慢’。”邓强认为,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市场需求导向和科技推动导向缺一不可,不能只求短期效益,还要依靠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从科技界到产业界全链条贯通。这正是苏州纳米所作为产业“源头”的意义所在。一片“森林”的培育政企学研合力增强创新系统能力在宽敞洁净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片直径2英寸的白色半透明小圆片整齐摆放,像普通塑料一样不起眼。然而,这种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氮化镓晶片,每片的国际售价高达数千美元。园区内,苏州纳米所孵化的第一家企业——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氮化镓单晶衬底量产,2020年更是打开了国际市场,出口日本。纳维科技总经理王建峰介绍,2020年公司营收突破2000万元。就在纳维科技研发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原型产品的2011年,苏州纳米所又瞄准了碳纳米管材料领域,找来联想之星、苏州纳米城等机构和企业,联合创立苏州捷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纳米所以知识产权入股投资,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捷迪纳米执行董事金赫华说。若把纳米所比作苏州纳米产业发展的“种子”,如今由它而来的创新“森林”正不断壮大。从研究所到企业、再到公共技术平台,环环相扣,推动材料创新系统能力日益增强。苏州纳米所内,纳米加工、测试分析、纳米生化三大公共平台,是许多像纳维科技这样的初创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三大公共平台既有力支撑纳米所及其孵化项目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也服务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需求。“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即使自购设备也往往‘用不满’。但如果没有这些设备,技术研发进度跟不上,又会被‘卡脖子’。”王建峰说。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内,超高真空管道将一个个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科学设备“无缝”连接起来,形成全真空实验环境“闭环”。这是世界首个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标准在建的集材料生长、器件加工、测试分析为一体的纳米领域科技公共开放实验平台。“就像太空的真空环境一样,它解决了传统超净间模式中难以解决的尘埃、表面氧化和吸附等污染问题。”邓强说,目前正力争将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在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的进程中,广东材料创新系统能力不足,面临着核心技术和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保障能力不够等“痛点”。如何用好现有的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和科研院所,培育出繁盛的创新“森林”,值得思考。一种生态的形成“圈内圈外”创新要素高效流动从苏州纳米所这颗“种子”成长为纳米产业的繁盛“森林”,关键是培育良性“生态”。“2010年底,我们提出了‘纳米技术产业生态圈’的概念。经过10年发展,最终形成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模式。”苏州纳米城的运营平台、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冯瑞杰说。在“产业生态圈”模式驱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引进孵化约700家各类纳米企业,聚集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大纳米学院、苏州大学纳米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同时,联合多方成立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工业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所、中为柔性光电子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机构,形成源头创新的良好基础。“只有多元化的碰撞,才能激活更大的应用市场。”冯瑞杰说,苏州纳米城内开展了名为“同合会”的品牌活动,取“志同道合”之意。该平台邀请纳米应用市场的终端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加入,定期与园区的材料企业开展对接。目前,园区已规划建设“研发创新+创业孵化+规模产业化”布局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载体,累计建成载体面积超60万平方米。搭建创新项目、风投资本、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圈,园区纳米城已与100余家、资金总规模超200亿元的风投资本建立合作关系。如今,这个“产业生态圈”正向更广地区延伸。在广东佛山,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正加快建设。“初步计划将蓝绿激光器产业化项目放在佛山。”邓强介绍,该院将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半导体等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放眼苏州纳米城,这里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中芬纳米创新中心、荷兰高科技中国中心等7家国际纳米创新中心落户,纳米技术应用推广与国际合作日益深化。“苏州和深圳有些像,都是憋着一股劲在做科技创新,两地的互动越来越多。”冯瑞杰说,目前正与深圳联合申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前沿新材料的赛道上,未来长三角与大湾区的联动协作,充满想象。建言湾区实现市场需求与科技推动“双轮驱动”“在产业链条中,材料看似不起眼、规模不大,但却很关键,它站在产业金字塔的塔尖。”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峰认为,前沿新材料对未来产业升级而言,发挥着“支撑”与“引领”两大重要作用。其中引领的意义更重要,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转变,关键靠材料技术突破。当前广东从制造迈向“智造”和“创造”,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先过“材料关”。“市场需求导向与科技推动导向要‘双轮驱动’。”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邓强认为,从产业集群发展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很重要,其中产业链和创新链又是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把产业链中的核心问题、把“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提炼出来,放到创新链中解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在现有的科研布局和技术储备中发现对产业发展具有指导引领作用的新增长点,围绕新增长点不断开拓下游应用方向,让新技术与市场充分碰撞,把创新链中的成果放到产业链中去应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许多成熟优秀的终端企业,通过它们对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产业规模与发展活力将非常可观。”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冯瑞杰认为,在新材料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终端市场优势。尤其是广东可依托一批大型企业、骨干企业,进一步挖掘终端市场优势,引导上游材料企业切入到下游成熟的制造业产业链中,打通产业链条各环节,激活应用市场。

而和

厉害了!10家顶级机构齐聚千岛湖,未来要做一个国家重点专项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通讯员 孙梦婷1月15日,由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模式示范”(SQ2020YFD090051)项目启动会在千岛湖召开。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这次启动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蓝色粮仓专项咨询专家、项目咨询专家、产业界代表、项目组成员等40余人参加启动会。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总经理、研究员何光喜主持开幕式据悉,“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模式示范”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于2020年获批,项目执行周期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项目总经费585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万元。项目由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人为中国水产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项目下设5个课题,集中了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千发集团等共10家科研单位、大学、机构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徐跑研究员和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对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蓝色粮仓专项咨询专家、项目咨询专家和产业界代表认真听取了汇报,并针对加强课题间的相互协调、克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卢兵友处长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明确各方责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的相关要求,并就经费管理的问题与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千岛湖创造性的保水渔业,是践行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典范,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具体体现。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分析,千岛湖的水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千岛湖有机渔业蓬勃发展,千岛湖以渔业为基础,“养殖、管护、捕捞、加工、销售、科研、烹饪、旅游、文创”为一体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独具特色的千岛湖生态渔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水库生态渔业发展的标杆,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批核心示范点,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推广性。据了解,项目将从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优质水产品供给保障等国家战略出发,针对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面临的生态系统衰退、保护与利用不协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集成典型湖泊生物资源利用、生态综合修复、生物操控净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配套人工鱼巢、生态浮床、幼鱼庇护所等设施,构建典型湖泊资源养护、环境修复、水质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种防控等净水渔业新模式,建立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示范区,并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等重点地区进行推广,综合提升示范区和推广区内的湖泊水环境质量、水产品品质和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湖泊环境保护与净水渔业的协调发展。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罗曼斯

天风证券综合实力受认可,行业分析团队大牛级

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机构是值得信赖的?天风证券研究所作为综合实力受认可的一家机构,在核心机构客户的佣金排名中位列前五并且汇聚了三十余个研究团队,拥有200余位团队成员,其中专业分析师超过160人,研究对象覆盖2237家A股上市公司和406家海外上市公司,也许它可以给出答案。注册在湖北武汉的天风证券是一家全国性全牌照综合金融证券服务机构。天风证券从2017年起一直获得证监会A类评级。与其他机构的不同,天风证券可以说是在国内最早提出将研究所打造为“高端产业研究智库”,一直坚持“以产业链研究方法为核心”的金融证券服务机构。天风证券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奋力开创金融经济发展新时代新局面。为此,天风证券一方面积极与政府、金融同业单位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接,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在当前股权类、固定收益类利好政策频出的市场环境下,天风证券十分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用综合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天风证券想要围绕“大投行”、“大财富”、“大机构”的战略布局,把自己打造成为国内顶级投行,为了尽早达到这一目标,天风证券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部署:第一,打造综合金融服务,通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方式,为优质产业资源提供战略、人才、市场、技术和资本的全方位咨询和赋能服务。第二,以深度专业化为核心,联合研究机构、产业智库,研究业务将成为整个大机构业务条线的发动机。第三,搭建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智库,提升天风研究品牌的价值,为资本市场发展和产业转型建言献策。据悉,天风证券研究所与新华社下属财经媒体战略合作,利用产业媒体优势,对4000家上市公司进行系统化梳理,对主要投资机构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了天风证券深度研究能力和市场定价能力。天风证券会通过自身研究将金融服务做成一个体系化、平台化和精细化的模式。深度服务产业,深度挖掘产业,把产业纵向打通,更好满足企业的综合金融需求。天风证券研究所的未来将不仅仅止步于行业前五,天风证券未来可期!

陈抟

健康产业品质管理研究院成立,多燕瘦携手多家机构共同见证

一个企业的发展,绝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践行其社会责任。本着这样的责任感,多燕瘦在12月17日组织发起了“2020健康中国·健康管理高端论坛”,并且和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服务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健康时报等多家机构、单位的健康领域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健康产业品质管理研究院的成立。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使得各类新奇的健康产品、先进的健康理念层出不穷。出席会议的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服务与研究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郑守曾表示,“健康产业品质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消费者满意而达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途径。”言下之意,健康产业要实现良性发展,就要尊重顾客需求,做到让顾客满意。具体到产品品质上,首先要确保产品安全。作为健康产业品质管理研究院院长,廖靖军在会场发言,表达了和多燕瘦携手合作的意愿,希望能共同对健康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规范,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促进行业的发展建设。多燕瘦在进行品质管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企业总裁王军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谈到,品牌在进行产品质量管理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体系。多燕瘦首先在技术层面进行升级,以韩国朴世勋先生提供的核心配方为支持,更从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引进优质材料进行加工;在生产加工及质量检验方面,多燕瘦建立了“TICQ四重质量管控体系”,依托全程溯源、全材料检验、企业自检和SGS、广州华测、微谱、中广测四家机构联合检验等方式,为每个消费者带来安全放心的体验。接下来,多燕瘦将通过健康产业品质管理研究院,加强与专业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合作,积极推动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健康行业的健康服务功能也将迎来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