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少常这几年,“创新”成了中国的一个主题词。总理天天在喊“双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国家层面的创新,现在看来,难度不小。很多企业把“创新”一词写入自己的核心文化,中国企业也出现一些有创新性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比如共享单车,但多数企业主对创新的解读是片面的,误区不少。如今,很多个人和家庭也融入了创新大潮,但盲动较多,传销和投资诈骗遍地,假货猖獗。总体上看,中国似乎已经落入“创新”的泥潭中了。从历史上看,中国不乏创新。美国学者戈德斯通的著作《为什么是欧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一书中引用资料认为,一直到清朝初期,中国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依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每年都有两位数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出现。此后,就一蹶不振了。大国之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戈德斯通认为,中国自18世纪开始落后于欧洲,其关键问题在于文化走向一元化。而从先秦到唐宋,中国不论在经济还是技术上,都是世界上的绝对领导者。昔日的辉煌,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土地私有化,有恒产则有恒心,这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创新积极性。中国自己的文化不仅有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更有后来汉唐宋时期对世界不同文化、宗教的兼收并蓄。那时的中国,在文化上体现出高度的自信,外国人在中国可以做三品官,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进出自由。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当时是无比优越的人才选拔制度,虽然被今人诟病甚至不耻,但是在古代,它的确对中国的文化繁荣、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有大有小。大的创新利益整个人类,中等的创新可以利益国家或者企业,小的创新让人生充满乐趣、富有朝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志当存高远,创新视野要尽量放高,但真正要把企业做好,还要从细节着手,不轻视小的创新、局部的创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也是分成几个层次的。根据笔者写的《本真世界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企业创新也可以分成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见下图。创新的六个层次从整体上看,高一级的创新决定低一级创新,比如,管理创新决定营销创新。企业没有高效的、友好的、合理的内部管理,就不可能与渠道伙伴、最终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可能有营销创新的成功。很多企业主会陷入一个误区:渠道伙伴满意度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下降,首先就打销售部门或售后服务部门一顿板子,这是错误的。他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的整个管理模式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反过来,低一级的创新又会对高一级的创新起到反作用。比如,商业模式确定产品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表现;比如,小黄车就是商业模式创新决定产品创新的一个典型,其加装的GPS模块、可联网功能和太阳能供电系统,都是基于商业模式正推出来的。反过来,一个高度创新的好产品也会催生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数码相机的出现让多数传统照片冲印店关门了。越是低级别的创新,越是容易;越是高级别的创新就越难。但这不意味着低级别的创新不重要,高级别的创新就必不可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低级别的创新反而更重要,像科技创新(严格讲应该是科学和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是无足轻重的。中小企业主可以有很高的理想,但不能好高骛远、不求实效。企业规模越大,高级别的创新就越重要。比如联想,当初的策略是贸工技,但发展至今,核心技术也拿不到台面上。如此大规模的一个企业,如果只会做兼容机,那就太悲剧了。反观华为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创新做简单解读。1营销创新:别学董明珠营销创新是企业最底层的创新,它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与渠道伙伴和最终消费者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说,营销创新的回旋空间不大。但因为很多企业主是销售出身,所以把营销看得特别重,这是一个大误区。因为太看重营销,所以就会想方设法地进行炒作。炒作不同于企业正常营销和宣传,是一种过度宣传或虚假宣传。但在中国,的确有不少公司靠炒作赚了钱,比如脑白金等。适度的“炒作”是需要的,但过度炒作就会伤到企业元气。正所谓:小炒怡情,大炒伤身,强炒灰飞烟灭。那个“巴铁”就是个“强炒”的典型。越是大的公司、越是有责任感的公司,对市场宣传的火候把握越是慎重。名声不是越大越好。IBM当年发布PC这一革命性产品时,只举办了一个很低调的新闻发布会。当你把握不好市场时,低调而留有余地更加有益。销售渠道创新的典型是电子商务。我们面临一个电商时代。对于渠道转型,企业主无须多虑,顺应潮流就好。在这方面,不要学逆潮流而动的董明珠女士,她是个能干的销售,但不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总之,一个想做大事的企业家不要在营销创新上多花心思。让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专业的VI设计公司去做就好了。2管理创新:不要经常折腾管理创新是企业内部的事情,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每个员工活力、建造企业和谐氛围的问题。不少国企没有创新能力,很大问题在于管理体制僵化,造成裙带关系严重,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国企里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外行管内行。而此时的领导会说: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辞,意思是不论什么业务,大道理是相同的;我懂大道理就行,就可以领导你。这在哲学上说得通,在企业管理上说不通。在企业管理上,有一定的创新空间,但也不是很大。一个企业家的管理大忌是,天天搞管理创新、弄各种各样的KPI考核,把员工折腾得五迷三道,最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其实,只要记住以下四点就行了:(1)专业人做专业事(2)内行管内行(3)责权利分明(4)合理的员工持股机制。公司创始人如果因为专业问题或者其他问题,不能胜任公司的领导岗位,在董事会待着就OK。董事长没必要兼CEO再兼安全小组组长再兼销售部主管再兼人力资源部部长……这样的企业绝对没有出路。3产品创新:决定企业价值产品和服务创新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创新,是决定一个企业价值高低或者有没有存在价值的关键因素。很多人喜欢把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混为一谈,其实这三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一个普通女工灵光闪现,说出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是营销创新;一个木匠把既有的木料、漆、配件等制作成一个漂亮的书桌,这是产品创新;Intel将氧化铪(HfO2)作为栅氧化层用于CPU设计,将三极管管脚间距缩小至4个原子大小,从而大幅提升CPU的运算效率,这是技术创新。一个企业容易陷入将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合二为一的误区。表现为,产品开发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不分,产品目标和技术目标模糊。产品开发一定是用户应用导向的,而技术开发是行业领先导向的。导向不同,方式方法就不同。4商业模式创新:高处浮云多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顶端,因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是不需要考虑的。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成了一个热词。一些互联网企业家因此忽视其他创新,特别是忽视了产品创新。从而导致一些企业商业模式不错,但产品跟不上。没有有力的产品支撑,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是浮云。简单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谋求如何让羊毛出在猪身上,或者狗身上。不少好的商业模式一经出现,就会颠覆一个产业,并随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一些看似“剽窃”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案例,其实是通过创新才得以成功的。典型案例就是支付宝。支付宝“学习”了Paypal,但因为对个人转账免费,所以一下子占领了市场,获得巨大成功。既然商业模式是与社会的界面,那么就需要有道德评判。比如中国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大学生裸贷,虽然取得了某种“成功”,但绝对不值得提倡。在这方面,相关立法要跟上企业主活跃的思维。5科技创新:大企业有使命科学和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说,与企业的使命有关。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要做科技创新,毕竟科技创新需要杰出人才,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勉为其难。西方科技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5~20%。Intel一年的研发费用恐怕比联想二十年的纯利润都要多。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中小企业不必负担科技创新的苦役,而大型企业则有责任担当科技创新的使命。这个担当不仅对民族有利,主要还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你也许要问,香奈儿也算是不小的企业,需要搞科技创新么?其实,很多一线时装品牌的确在面料等方面有自己的创新。如今,我们身边很多影响人类发展轨迹的科技创新不是来自政府支持的实验室,而是来自企业,比如尼龙、各类药物、混动发动机,等等。再次重申下,科技创新绝对不等于产品创新。有了好技术,不等于有了好产品;有了好产品,没有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的配合,未必有好的业绩。施乐公司有很多科技发明,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但它们都死在自己的发明手里。6文化创新:会玩的凤毛麟角有个定义: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笔者对这个定义是非常认可的。一个企业的产品是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是区分企业是否“伟大”的关键标尺。IBM是伟大的,因为她发明了个人电脑,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肯德基是伟大的,因为她发明了美味的快餐,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阿里巴巴是伟大的,因为她成功创立了淘宝、支付宝,让中国人的交易更加便利……并不是所有营业额巨大的公司就能进行文化创新,能进行文化创新的企业家才是天才,他们的作用堪比苏格拉底、卢梭。但这样的企业家凤毛麟角。很多人认为,文化创新应该是政府的事情,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政府根本不应该把手伸到思想文化和艺术领域。否则,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将被彻底抑制。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发生:一个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这个产业就真的健康发展了。在这方面,政府只需要给出发展空间就好。“小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有利。(本文作者系文化评论人、资深媒体人)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 12-1459/F;国际刊号:ISSN 2096-4714;邮发代号:6-148。主管单位: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主办单位:滨海时报社是深入探讨中国科技、商业环境和经济趋势的权威型省级期刊,被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国家各部委主要领导特送刊物、每年“人大”主会场特送刊物。办刊宗旨:服务京津冀,辐射国家级新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面向国家级各类主体功能区。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推进区域创新驱动,形成内生动力为主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将产业创新研究经验与经济运行实际相结合为主攻方向,搭建政府,企业,专家,高校交流平台,立志打造成独具特色、全国知名、学术权威、行业有影响力的智库型杂志。栏目设置:(上半月)创新引领、区域经济、新兴产业、财经金融、企业管理;(下半月)前沿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应用、工程技术、研发探索。稿件要求:1.文章应具有学术理论的前沿性、问题分析的深刻性、对策建议的针对性、产业实践的操作性等特点,尤其欢迎有创新亮点、介绍相关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实例、体会与经验的文章,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准确、数据翔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价值或普遍借鉴意义。2.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稿件寄出半个月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3.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稿件,并通报作者姓名。4.论文所涉及的项目如为国家或地方基金课题,请在来稿中注明课题项目、编号、来源,本刊将优先录用。来源:无忧文秘新学术 微信公众号无忧文秘新学术更多价值资讯请来,无忧文秘新学术
人民网郑州9月3日电(智泓)9月1日,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仪式暨成果发布会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活动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指导,郑州市科学技术局、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创新协同中心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梧桐园区运营中心承办。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三方共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派出骨干团队负责研究院的建设和运营。本着“优势互补、聚力聚智,尽施所长、共赢发展”的原则,研究院结合河南省和郑州市的产业整体部署特点,着眼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人才建设等需求,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在科研、教育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努力构建郑州市高端芯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集群高地,推动中原城市群集成电路及相关信息产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作为郑州市人民政府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立足中科院微电子所所地合作平台新模式,以专业科研、管理团队为主体;同时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打造核心团队,围绕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应用开展创新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为郑州市产业强链补链提供柱力。希望研究院秉承中科院微电子所朴实且真挚的科研精神,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发展态度,为郑州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国家战略目标实现而努力,为世界集成电路行业迈进留下独领风骚的一笔。
7月22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保,601601)发布公告,透露原中金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现已加盟高瓴资本。中国太保公告介绍,在7月21日召开的公司董事会会议中,审议并通过了提名梁红女士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公告中附后的梁红简历中介绍,梁红现任高瓴资本集团旗下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拥有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和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过往职业履历亮眼。包括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高盛公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亚太经济研究联席负责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销售交易部联席负责人、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这份公告也证实了,前中金研究“掌门人”梁红已经加入高瓴资本,现任高瓴资本集团旗下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于2008年加入中金公司,曾担任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等职务。2014年10月10日,梁红接棒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成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20年4月20日,市场传出消息称,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即将离职,且去向基本已定,将加盟高瓴资本做合伙人。不过,中金公司当时对此消息以“无法回应”进行了回应。高瓴资本创立于2005年,目前是亚洲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主要投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美团点评、滴滴、蔚来汽车、Bilibili、爱奇艺、Uber、Airbnb、百丽国际、Peet’s Coffee、百济神州和药明康德等。2月24日,高瓴资本宣布成立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高瓴创投,主要专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和原发科技创新、消费互联网及科技、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四大领域的风险投资。高瓴创投合计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将以美元和人民币双币种模式运作,覆盖从300万元人民币到3000万美元不等的多轮投资策略和创新领域。今年以来,高瓴资本绝对是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投资者之一,截至2020年一季报,高瓴资本出现在6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包括凯利泰(300326)、金域医学(603882)、爱尔眼科(300015)、格力电器(000651)、泰格医药(300347)、海螺水泥(600585)等。不过,高瓴资本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十分低调,并没有在公开平台上披露更多信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3月20日,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刘志达博士在与同事进行药物研发工作。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一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在国外工作多年的刘志达博士就是其中之一。由他领衔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及药物研发工作,致力于对抗体进行设计、改造、生产,实现新一代抗体的研发,进而进行成果转化,带动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转载自太原新闻网)【来源:市政府办公室】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文丨中国数字化年会组委会 来源丨首席数字官2020年12月10日上午,以“点亮数字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数字化年会线上论坛盛大召开。在盛大的云端开幕式上,国内首个“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也正式发布并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研究团队,根据“数字企业模型”和310份中国企业有效样本开发而成,企业可以在线实时自动测评,希望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资产管理、数字化绩效等多个维度上进行对标,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背景介绍: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全球性的前沿课题。它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任务,更是传统企业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核心课题。但是,适合中国企业衡量数字化水平和指导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一直空缺。2018年2月开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及研究团队、锦囊专家联合十余位业内知名CIO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数字化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案例访谈、问卷调查、深度研讨等多种研究方法,启动数字企业模型问卷调研及案例研究工作。研究团队提出的“数字企业模型”由架构层、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共同组成。该体系经历几次深度讨论和统计分析进行迭代逐渐成熟,在《变数:中国数字企业模型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一书中系统介绍,并成为《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2020、2019、2018)的数据基础。在对数字企业长期且大量样本的深度调研和研究中发现,企业迫切的希望通过数字企业标准化模型,进行深度的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和数字化能力测评,收获标准化、多维度、量化的数字化能力评估。基于这样的数字企业构建的需求,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董小英研究团队,历时一年时间深度打磨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结合外部专家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痛点,以及锦囊专家的技术团队基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服务经验,共同开发出“数字企业测评系统”基础测评版本,今天正式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致力于帮助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行自我数字化能力现状评估,明确未来数字化能力建设规划及目标,动态调整数字化转型战略及优化部署具体实施路径。“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理论依据:数字企业测评系统2021版,根据数字企业模型3.0开发而成,旨在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资源、能力、资产和绩效层面进行对标分析,明确定位、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模型3.0 是在2018、2019年基础上迭代版本,故称数字企业模型3.0,由五个主概念层和十二个子要素构成。五个核心概念层包括战略层,资源层,能力层、资产层和结果层。在这五个核心概念层内,分别提出了十二个要素,战略层以数字化战略为要素;资源层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人才为要素;能力层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决策、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态为要素;资产层以数字化资产、数字化服务为要素;结果层以数字化绩效为要素。目的是从组织战略、人、技术、过程、资产、结果等不同维度,立体呈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进程。数字企业模型3.0参与“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线上测评,您将收获:即时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多维度能力测评分值;数字化转型能力将从战略定位自评、数字化人才团队、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生产-运营-营销-决策-创新)能力、数字化生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绩效、以及基于数字企业模型2020数字企业平均得分八大维度的具体数字化对标图表;基于数字企业模型的一级指标维度下细化的多指标具体得分;简单清晰直观的多图表多维度呈现的《数字化转型测评报告》PDF版本。“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使用指南:测评方式:请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认真填写,系统将自动生成多维度数字化能力评估对标图表。收费标准:在线测评免费,即填写完测评题目将为您免费呈现企业自测评对标图表。如需获取完整的测评PDF版报告,仅需支付费用580元。目前,数字企业模型得到工信部、国资委等相关领导高度认可,并为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辅导。一批正在实践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石油、上汽大通、建发集团、华为、招商局、新奥集团、国家电网、广西中烟、重庆银行、阿斯利康等,将本模型及相关研究报告、案例,引入企业内部,指导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上千家参与前期问卷调研的企业,通过学习报告受益。便捷高效的专业测评系统就在今天已经正式发布,还等什么,抓紧时间登录锦囊专家官网开启线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测评之旅吧!
由天津大学与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天津大学―紫光云AIOT产业创新研究院”8月26日成立。天津大学与紫光云公司将共同研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产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需求探索和应用研发。(天津日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文/亿欧智库当前,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关键期。以阿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依靠创新驱动企业效益增长,在国际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私募股权市场,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类型的初创公司成长为独角兽,试图撼动传统行业格局。市场中的创新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如果以量化思维去考量产业创新,结果将是如何呈现?亿欧智库基于已有的研究和自身对产业创新的理解,使用层次分析法,形成产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提供以行业为分析角度的洞察国民经济和市场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和阐释2016年以来至2017年年末产业创新的现状和成果,最终形成《2017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研究报告》。Chapter1:产业创新背景和内涵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等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排名已提升至第22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国家,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比甚至高达第2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经济体。尤其在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初创公司规模、专利数量、论文被引数量等名列前茅,顺应当下的产业革命趋势,中国有机会成为国际创新高地。也应注意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这要求以往依靠资本拉动、依靠低人力成本、以规模换收益的企业急需完成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发展质量。目前我国的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效能不足,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性、创新链间的耦合性、产业链与创新链间的协同性都不够完善,制约着整体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实现创新要素驱动发展,亟待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创新生态。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不同行业的创新成果,更体系化地研究产业创新的动态,亿欧智库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和自身对产业创新的认知理解,将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以及产业的活力程度作为衡量指标,形成产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Chapter2:2017中国产业创新指数排名通过收集整理不同数据,亿欧智库最终形成2017产业创新指数排名结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的创新得分远高于其他行业,印证了两大行业输出扩散创新成果、支持其他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创新企业100强中,华为以7447的高创新指数居于第一,其次分别是中石油、阿里、中兴和腾讯。制造业在100强中占到了60%以上,尤其是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扮演了主要角色。新科技指数方面,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得分远远超出其他行业,得益于其科研应用和技术服务的行业特征。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也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但是在制造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的创新程度差距悬殊。以企业的研发投入为衡量标准,发现前1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总和占到整体的53.7%,其中大多数为大型国企和科技企业。此外,在新理念和新政策层面,能够发现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挥了强力的引领作用,政府更加注重引导扶持小微企业创新。从行业的活力程度来讲,资本市场往往更青睐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未来潜力。Chapter3:产业创新指数行业分述本部分,亿欧智库分别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例进行了简要总结和案例分析。Chapter4:2017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结论整体而言,除科技驱动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新兴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在指数表现上与前两名差距较大。近几年新科技新业态的涌动仍未明显撬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初创企业在各自领域发挥鲶鱼效应仍有待时日,行业与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尚局限在少数范围内,研发投入梯度呈长尾曲线,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在前期攻坚阶段。从行业层面来讲,我国研发创新的头部企业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汽车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和工业行业。根据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结果,国有企业在引领科技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头部企业与中长尾企业的研发投入量相差巨大,后进者面临着较严重的淘汰风险。软件和互联网行业成为创新理念的发散地,政府则倾向于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间接调控手段,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文章版权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网易又有新动作了,这一次,它将目光放在了城市产业创新上。10月17日,网易在杭州的场景科技谷举办了2019CITC·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共有19个项目上台路演,包括红杉资本、普华资本、青桐资本等在内的20家投资机构坐在台下,盘点哪些可能会是它们的囊中之物。这是网易第三次像孵化器一样地向资本市场推介项目。其第一届大赛上海分赛区的冠军是叮咚买菜。不过这些项目并不属于网易,而是来自于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孵化器运营商的推荐:创享﹢、U创产业园、杭州迦伟科技等。看起来,网易只是在扮演FA的角色,但实际上它在推动各城市产业加速上的投入要深入得多。根据主办这种创新大赛的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总经理孟凡明的说法,其部门在探索的可能是网易优势资源与城市产业创新结合的未来。01. 三方共建,由最了解当地的人运营当地市场8月,兰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成立。这是网易在全国的第15个联合创新中心,此前它已在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设置了类似机构,相当于二线城市基本都已覆盖。兰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开园现场如果要了解联合创新中心在网易的角色,就要回到网易本身。从2016年开始,网易就在探索两个命题,第一,如何把音乐、游戏、电商、教育、云计算等既有业务下沉到二三线市场;第二,寻找新生意。同时,这两个命题也落在了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的头上。起初,它也曾像一些联合办公品牌那样以“到处插旗”为目标,但很快就转变了方向。“我们意识到,插完红旗之后,产业在那个地方有没有生根才更关键,所以后来在选择城市时更加看重网易可以跟这个城市以及哪些产业有结合。”孟凡明说。虽说互联网红利进入瓶颈期,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仍有大量产业资源有待开发,从有品质的工厂到土特产,再到智慧教育、电竞文创等产业,都可以在二三线城市获得再次发展——这些地方既有积淀的资源,也有足够大的市场。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以兰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为例,它关注的核心产业是文创和农业,目前正在探讨如何把兰州大学的生物肽技术和草学专业的相关技术转化为商业项目。这就与成都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以电竞产业为主的产业方向大有不同。选择城市时,网易首先会关注当地政府给出的产业政策,其次会评估自身在帮助当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哪些相关技术。但是,网易并不会亲自运营这些联合创新中心,而是会交给网易和政府都接受的第三方运营商。同样以兰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为例,它的创立者其实有三方:网易、兰州市政府和杭州迦伟科技,其中网易和兰州市政府是该中心的监管方,实际运营方为杭州迦伟科技。网易虽然不直接参与该联合创新中心的实际运营,但包括品牌经理、运营经理以及一些技术岗位等在内的核心职位员工,则需要接受网易的培训和KPI考核。02. 将文创和教育产业下沉到二三线 这样的“联合创新”对三方都有好处。简单说,音乐、游戏产品需要新用户,当地政府也需要发掘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业。3年时间内,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接洽过全国数十个城市,并已在16个城市设置了这样的联合创新基地,孵化和加速的项目超过6000个。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计划在文创、教育和工业领域都能探索出更深入的产业结合方案和新生意。通过网易联合创新平台孵化或加速的6000多个项目中,大部分项目属于文创和教育类——对于各地政府来说,网易具有庞大的教育资源。它做了10年的在线教育,只要地方政府需要,它就可以迅速整理出包括Java在内的相关培训课程。这项资源对各地政府有强大吸引力,他们有大量的产业工人需要培训,也有大量职业院校需要和网易共建课程。2019CITC“智慧教育”城市论坛不过,通过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举办的CITC创业大赛活动,也诞生过叮咚买菜这样的生鲜电商独角兽,以及盲人智能眼镜这样的潜力硬件项目,后者通过将智能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转换为语音为盲人提供导盲服务。网易希望通过该平台挖掘出更多的技术创新型项目,而非商业模式型创新。这一点从它刚刚结束的2019CITC创业大赛可以看出,在全国总决赛的19个参与路演的项目中,不少项目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相关。在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时候,网易也并不愿意放弃工业领域。通过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为对外赋能平台,网易也在开拓工业互联网的业务。03. 下一步:工业互联网2018年,网易工业互联网团队跑了全国300多家工厂,对每家工厂询问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的互联网、数字化能解决你什么问题?第二,这个问题是不是你的痛点,还是对你无关紧要?”这个过程让网易基本摸清了中国工厂在所谓工业互联网问题上的痛点,以及它应该采取什么节奏开拓这一市场。网易认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两端最容易造成浪费,即它生产线间的协同。这个问题在离散型工业企业中最明显,比如当一个配件从上游厂商运来时,假如下游生产线尚未准备就绪,就会形成库存。如何“让所有生产零件的生产线在协同过程中有最少的时间浪费”是问题关键,而如果打通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办公数据和生产数据,比如生产过程中每一台机器、每个操作工人的信息都可视化,就可以做到一个零件下线,马上能对接到下一个生产工艺,减少库存,提升组装效率。汽车行业就是典型的离散型工业。但由于企业间的博弈,打通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办公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还很难做到。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因此把现阶段的重点放在提升单个工厂的价值上。通过走访浙江工厂,他们找到了这些工厂都会有的两个痛点,一个是在工艺环节。由于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很多浙江工厂基本都招不到40岁以下的工人了。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老师傅的手艺无法向下传递。另一个痛点是管理的可视化问题。孟凡明介绍,很多浙江工厂老板每个季节最忙的工作不是到外面拓展业务,而是忙于在自家工厂里来回视察。这种本末倒置令这些小型企业总是难以进一步壮大为规模更大的公司。针对这两个痛点,网易开发了“工艺数字化”的方案,和让这些总裁们可以实时看到信息的“总裁仓”。孟凡明称,网易的此类方案有些已经应用到了吉利汽车车间中,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提升。接下来,他们将在温州、诸暨和石家庄等地的工厂中应用这些方案。在长春,他们还和吉林大学一起,开发了汽车周边的创新服务。各地的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虽然目前尚未加入到网易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方向中,网易的上述所有与工厂有关的解决方案目前都是通过创新中心在推广。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培训课程虽然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向这些工厂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但to B和to G是两个足够大的市场,凭借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视角和能力,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正在把他们的触角深入到更多城市。总体上说,网易是个保守的公司。在网易的发展史上,它曾错过很多风口:网盘和团购没有做,微博跟了但没跟上,云计算也没有“all in”。但你也可以说它是个稳健的公司,从游戏到电商,从教育到养猪,它都在有节奏的在前行。按照丁磊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说法,现在敢于对教育、医疗、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投入的公司,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
即将于9月17日下午在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发布大会开幕式期间发布的“全球产业创新领先技术百强榜单” 无疑是此次论坛技术交易大会上最具影响力的焦点之一。该“百强榜单”旨在促进技术交易合作,通过评审遴选出全球范围内100项最具价值、最具创新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领先技术。该榜单所聚焦的“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与大健康”“节能环保与绿色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四个重点领域,均为当前的热点领域。据悉,在榜单发布之后,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大会还将于9月19日下午举办“产业创新领先技术百强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获奖项目现场或在线路演,并由行业影响力专家就其产业化落地前景发表点评、指导项目未来重点合作方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今天从国际技术转移网络(ITTN)获悉,“全球产业创新领先技术百强榜单”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立足于多年工作基础和资源积累,依托中关村论坛的影响力,面向全球展开了项目征集,迄今已从中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美国、加拿大等近30个国家与地区征集到相关领域优秀科技创新项目2434个,其中外方项目约1800个,超过本次全部征集项目的3/4,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际优秀创新技术资源积累。为确保“领先技术百强”榜单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百强榜单”的承办单位在征集、遴选、评审过程中,特邀科技部国家评估中心等权威科技评估领域专家指导,并重点参考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今年8月21日最新发布的国家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评估规范》(T/CASTEM 1003—2020)相关标准,专门研究开发了“可参会、可跨境、可转化、可转移、可交易、可落地”加“技术创新性”的“国际技术交易优秀创新技术项目”评审标准体系(简称“6+1”体系,即“6可”加“技术创新性”),并据此编制了建立了10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形成了近万字的评审指南。同时,组织者还开发了专门线上线下专家评审工作平台,从相关领域方向的中关村产业创新联盟以及国家级专业学术组织特邀近百位影响力专家、产业领军人物等共同组成的评审专家团。截至目前,“百强榜单”的评审已经经历三个阶段:8月21日至8月23日完成了首轮初步筛选,以“可参会”和“可跨境”为入围标准,选取四个领域各前200项目共800个入围;8月24日至8月29日邀请近80位知名行业领域专家按照项目领域分组线上打分评选,每个领域均有30个项目入围,共计120个项目进入最终评选。此后,由7位高级别专家领衔进行了终轮评选,分别为每个领域方向510个项目加分,由此得出三轮总计成绩,形成“领先技术百强”最终榜单。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的“专家团”阵容可谓豪华,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曹义海教授;中国生理学会监事长、中国医促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中国发明协会钱为强副理事长;意大利前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意大利萨萨里大学Plinio Innocenzi教授等一批国内外影响力专家均给予了支持。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钦编辑/田野[ 北京头条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