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考研复试形式最新消息:常州大学关于发布线下复试的相关通知!二婶

20考研复试形式最新消息:常州大学关于发布线下复试的相关通知!

20考研是一个非常令人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今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341万,是历年来考研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竞争力十分大的一年,我们面临这众多的考研学子的竞争,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你自己最优秀的状态来应对各个学校的考核。我现在正在等待着国家线的发布和复试的通知,今年的复试形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呼声比较高的复式形式,昨天常州大学在研究官网上发布了一个这样的通知。一时间令无数的考研学子沸腾,难道今年的考研复试又会是线下复试吗?网络上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也引起了各个机构,各个老师对复试形式的各种猜测,于是又分为两种对立的阵营,因为其他学校大部分都是发不了关于会采取网络复试的一些通知,只有常州大学全发不了线下复试的通知,所以今年的考研复试的形式的不确定度更加增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早晨,这个官方通知的链接却打不开了,也就是说常州大学的研究生官网把这条通知给撤销回去了。把这条消息撤回去的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线下复试的可能性与线上复试的可能性相比会略低一点。那也就是说今年很可能会大概率的采取网络复试的一种形式。从这条消息中,可以看到今年各高校很可能会采取线上复试的一种形式,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发货线下复试的一种可能,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准备好线上复试的一种准备。更好的制裁来应对,各种复试形式的变化,来打赢考研复试这场最后的战役。你认为是线上复试好还是线下复制好?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蓝靛厂

常州大学“学霸班级”、“学霸宿舍”频出,看看他们的奋斗故事!

近日,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陆续公布。常州大学涌现了一批“学霸班级”“学霸宿舍”,优异成绩的背后,学霸是如何养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硬核”故事。众人拾柴火焰高,暖心室友齐心考研五人分别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一人提前一年毕业,考入陕西凤凰国际飞行学院。这个“学霸宿舍”出自华罗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机械电子类2016级。早晨睡到8点自然醒,上午复习3小时,中午午睡1小时,下午复习4小时,晚饭后散完步,再回宿舍看4小时,睡前一起总结当日复习经验,互相交流心得,他们的备考“养生”而有规律。谈到考研成功的秘诀,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江冲说:“我们始终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齐头并进。”当宿舍成员偶有倦怠情绪时,其他舍友会用‘反向激励法’,帮助其走出低谷;临睡前,大家围坐一起,讲讲自己当日遇到的难题,分享最优的解决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164班336宿舍的四位同学,分别被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和常州大学录取。在四位学霸看来,“神仙友谊”是他们考研成功的关键。四年来,宿舍每位同学都能相互体谅对方,每个人又非常自律,大家关系相处非常融洽。“备考过程中,我们有着默契的配合,每天大家都有复习的目标,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但我们从未想过放弃。”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的仲国强说。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161班406宿舍,五人分别被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东华大学、长江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录取。“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你一定不会成功”是这个“学霸宿舍”的座右铭。翻看他们的经历,“斜杠青年”属性十足。从大一开始就活跃在各级各类学生活动、学科竞赛中。求索网站主席、学通社摄影部部长、学生班主任……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这个“学霸宿舍”,除了学得好,还注重全面发展。从大一开始就抱团学习、抱团参加各种活动,自然而然也就抱团踏上了考研之路。考上东南大学的张燚说:“从大一开始,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追梦人,学在常大,我们追梦的步伐未曾停歇。”合理规划有目标,海外研学出佳绩身在海外求学的常大学子,也有着精彩的奋斗故事。今年,海外教育学院2020届毕业生中,79.3%的学生进入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高校深造。在他们之中,也有“学霸宿舍”的身影。两年前,海外教育学院刘仁璟、吴扬、卢文璇三位同学来到了合作高校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开启了在加拿大的求学之路。机缘巧合之下,三个人同租一套公寓成为室友。两年后,三位同学都收到了多伦多大学(QS最新排名:加拿大第1位,世界第25位)的offer,决定一起继续“租房”,共赴多伦多大学攻读研究生。异国他乡求学的日子里,三位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克服语言关到交流学习心得,从内向的留学新生到有人成为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中国留学会主席,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到共同获得奖学金,谈到为什么会成功,三位同学默契地将原因归结为共同的目标、合理的规划。一来到加拿大,三位同学都想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进一步去知名大学深造。有了这个目标,大家学习的动力十足。每次专业课后,一起讨论教学内容,防止遗漏了某些重要的知识点;传授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弥补其他人专业学习的薄弱环节;期末复习的时候,连着一周都从早到晚都待在图书馆学习,分享方法,共享成果,甚至有时候午饭也在图书馆解决了;申请学校遇到了困难,相互交流,传授经验,困难迎刃而解。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制作油泼面,卤肉饭,水煮牛肉犒劳自己。刘仁璟说:“异国求学的日子里,每个人潜移默化的帮助,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充实而不枯燥,顺利而无遗憾。更希望读完研后,我们可以回国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全班拧成一股绳,考研之路携手闯31人的班级,14人考取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考研录取率45%,年年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石油化工学院能化161班是名副其实的“学霸班级”。四年的相识与相守,换来的是一辈子的默契与灵犀;成绩的背后,是班级同学共同的努力与付出。优良班风、科创氛围、团结协作是大家公认的成为“学霸班级”的法宝。能化161班从大一开始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以及“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的周庆伟说:“班级同学学习欲望强,上课抢座位的现象时常发生,不逃课、准时上课是我们班一直坚持的。”同学们还全员参加科创活动,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化工实验大赛等比赛中屡屡获奖,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进一步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团结协作的考研氛围,也是“学霸班级”的助推剂。考研路上,班主任与辅导员给予全方位的指导;紧张的考研复习中,班级同学发挥专长,传经送宝,有分享考研信息的达人,有善于鼓劲的行家,有传授解题技巧的学霸……“漫漫考研路,班级的同学同监督、同努力、同成功。”考入厦门大学的廖忆晨说。常州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软硬件”服务,通过考前辅导、慰问、假期寄送考研资料、布置考研线上复试教室等方式全面助力学生考研。今天,“学霸班级”“学霸宿舍”的故事已经讲完;明天,更多的常大“学霸班级”“学霸宿舍”正在孕育。来源:常州大学 素材来源:各学院、学通社采访部编辑:蒋佩津、汪怡彤审核:张茹、徐寅

现行

常州大学2020高考招生相关政策,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问:江苏高校为数众多,常州大学有哪些特色和优势?答:常州大学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历经4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构建了博士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建立了符合教育规律和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常州大学作为原部属院校,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与行业和地方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2011年,江苏省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成功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这是学校特有的强大行业优势。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更让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常州大学,拥有了显著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常州,其丰富的地方名人、创新创意和江南特色文化,为常州大学提供了文化优势。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所在的常州科教城、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常州“一核八园”的智慧之“核”,是常州乃至长三角科技、智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库和引擎。所以,常州大学坐拥天时地利人和。问:常州大学今年本科招生专业和计划安排情况如何?答:常州大学今年本科层次共有70余个专业(方向)面向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苏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4500余名。在江苏全部为本一招生,占总计划的一半以上。问:常州大学今年在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及选测科目要求是怎样的?答:今年常州大学(招生代码1242)、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招生代码1631)、“4+0”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代码1526)江苏普通本科录取的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为1B1C(含)以上,必修科目测试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艺术、体育类专业要求考生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测试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科目不超过三门。问:常州大学今年的录取规则是怎样的?答:常州大学的录取规则是:1.普通类进档考生:对于进档考生,我校将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方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再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当投档分相同时文科考生语文分数高者优先,理科考生数学分数高者优先,以上条件都相同的考生英语分数高者优先。2.江苏文科类、理科类考生: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为1B1C(含)以上,必修科目测试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对进档考生按“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录取,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成绩相同时,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排序,后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如在排序中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仍相同,文科考生语文分数高者优先、理科考生数学分数高者优先,以上条件都相同的考生英语分数高者优先排序。艺术、体育类专业要求考生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测试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科目不超过三门。3.美术类:(陕西省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及位次从高到低录取。(陕西省外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时按总分(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当总分相同时,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4.音乐类: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采用音乐类联考的省份,考生专业成绩按联考成绩计算)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5.表演类: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采用表演校考的省份,考生专业成绩按我校校考成绩计算;采用表演联考的省份,考生专业成绩按联考成绩计算)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6.体育类:(江苏省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省体育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总分(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总分相同时,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江苏省外考生适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分别达到考生所在生源省份相应的体育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7.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以上录取规则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政策不符的,执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政策;如果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政策有所调整,我校也将做出相应调整。问:常州大学的学科建设、教学水平如何?答:学校学科特色较为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学科上榜。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育部2006年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三连冠”;在近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在近五届“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2项;在近四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2016年获得华为“专项奖”;2014—2019年,先后4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赛特等奖。学校拥有招收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资格。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问:常州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答:学校现有科教城、西太湖、靖江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300万余册,馆藏基础雄厚,是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地区中心馆。学校建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学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7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另设有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问:常州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答:学校师资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5%(博士学位5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29人。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教师学术水平获得答:等,排名全国高校第71位。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大学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是中国最具经济和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高铁距离省会南京40分钟,距上海仅50分钟。长期以来,常州大学得益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至今学校已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和优秀人才,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10%的学生进入石油石化行业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域涵盖全国各省市,行业分布广泛,实现了优质就业、稳定就业和高薪就业。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排名,列江苏省非“211”公办本科院校第三位。近三年学生考研录取学校不乏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问:常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情况如何?答: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成立于2006年,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简称圣大)和爱尔兰梅努斯大学(简称梅大)两所高校合作举办四个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并招生。学院以创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目标,吸收和利用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多元、开放的办学模式,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具有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院的教学安排由学院组织。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合作办学的培养方案中嵌入外方专业课程,并确保语言课程在前3年教学安排中的占比。语言类课程由外教负责,专业课程由常大其他专业学院及境外合作高校教师负责。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名学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BC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博学位;部分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广播公司、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希迈士国际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国内外知名公司、企业工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批准,成为英语雅思官方考点之一。中加项目:毕业生当中,1/3的同学选择在加拿大或者美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1/3的同学选择在加拿大工作,1/3的同学选择回国发展。具体而言,毕业生分布于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中国上海、苏南片区的各大名校、名企及银行、证券公司工作。中爱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达研率连续10年达100%,52人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世界排名前50的名校深造,70多人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0的名校深造,或者进入微软、IBM、英特尔、博世、西门子、汇丰控股等世界名企就业。问: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的招生、培养情况如何?答:华罗庚学院(以下简称华院)以华罗庚先生“精勤不倦,自强不息,立志事业,献身祖国”之精神为院训,以“汇集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创新型人才”为办学思路,以“小班教学、名师授课、教学自主、师生互动、注重实践、鼓励创新”为教学组织原则,以“导师制、淘汰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培养机制,实行荣誉项目学分管理机制,旨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具有较宽的国际化视野,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潜质的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学院依托教育部《面向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地方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和江苏省《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依靠相关学院,大胆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和促进学生交叉学科学习及个性化自主学习,大力推进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化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参与单位),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1单位)。学院实行大类培养,在新生入校后通过选拔进入化工材料、机械及信息电子三个专业大类学习,每班25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00人,已有五届毕业生。建院至今,华院已形成踏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院风和创新创优的氛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为突出,普遍具有人文关爱情怀和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初步呈现出华院学子的特质,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20届毕业生升学录取率达70%,2020届毕业生中,33人被浙大、复旦、南大、川大、南理工、南航、美国罗切斯特等国内外优质高校录取,优质高校录取占比80%,升学质量、数量再创新高;华院学生团队分别获得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2015年、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18年答:CM程序设计大赛铜奖,国家级学科竞赛累计获奖256项,生均1.28项,省级学科竞赛累计获奖231项,省级学科竞赛人均1.5项,累计120余人次赴国(境)外长、短期学习交流,累计发表论文60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项,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凸显。问: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招生、培养情况如何?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于2018年9月,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董事长、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泽湘发起,由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常州市、常州大学等联合共建,三方就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联盟,旨在共同在常州打造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产业加速和资本参与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学院自2018年9月起招生,每年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及项目能力测试遴选新生进入学院。学院现有51名学生(2018级20名,2019级31名,2020年起拟招生50人)。学院借鉴欧林工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智能制造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挑战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建构,以“项目制课程流”为核心引领,探索构建一套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跨学科融合培养的全程项目制课程为引领的全新教学体系;李泽湘教授把学院视为在新工科教育理想实施布点高校之一,向学院导入其生态企业(如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大疆无人机等)真实工程案例,导入国际高校(香港科技大学、欧林工学院)优质课程资源,与学院共同将企业真实案例转换成教学项目(如机器视觉、平衡车、倒立摆、四悬翼无人机等),共同将国际教学资源实现本土转化。学院还与周边智能制造企业(北自所长江院、常州固高科技、科乐为等)形成合作意向,以企业项目委托的方式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大三、大四年级的自选项目。项目制培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跨学科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成效显著。2018级学生仅经过一年的训练,就在各大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省级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目前,学院正依托中以常州国家创新园与创新国度以色列高校探讨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以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通道,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问:常州大学的奖助学金的设置情况如何?怎样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答:常州大学设置以下奖助学金:新生“青果奖学金”:在当年实际缴费报到注册的新生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奖励金额为10000元/生。国家奖学金8000元,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生,资助面约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等分为2300元、3300元、4300元三个标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生,资助面约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8%。综合测评奖学金:根据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评定,特等奖4000元/生/学年,获奖面2%;一等奖2000元/生/学年,获奖面3%;二等奖800元/生/学年,获奖面10%;三等奖400元/生/学年,获奖面20%;单项奖200元/生/学年,获奖面20%。企业社会奖助学金:翟健栋博士奖学金20000元、扬子石化-巴斯夫奖学金5000元、圣汇奖学金5000元、南萍助学基金5000元/生/学年、唐荆川爱国兴学奖助金5000元、福彩爱心助学金3000元、常州市福建商会助学金3000元、天津校友会学费资助等数十项。学校设有“奖、助、勤、贷、补、免”等多种形式结合的立体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后,可以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为主,“青果”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企业社会奖学金为辅的模式解决学费和住宿费;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和企业社会助学金为辅解决生活费;特殊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困难补助。常州大学完备的资助体系将帮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无法一次性缴齐学杂费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学校开辟“绿色通道”,先为学生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核实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资助。问:常州大学今年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情况及学生的食宿条件怎么样?答: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并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公布的各专业学费均为每学年预收学费,具体收费详见招生计划表,学年结束时学费按学分分学年结算。住宿费:根据入住条件不同收费标准为700~1500元/生/学年。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切实履行“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承诺,常州大学所有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学生公寓实行24小时管理,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创造整洁、文明、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后勤产业集团公司饮食服务中心获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教城校区第二食堂喜获“江苏好食堂”称号。问:常州大学今年新增哪些专业?答:2020年常州大学新增生物医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和消防工程4个本科专业。

杉田

2020考研注意:这些考点现场确认改了,不用傻傻排队了!

考研报名后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现场确认了,根据各个省份招生办最新的消息,2020年考研部分省份的考点不用到现场确认,在网上确认即可!这么好的消息,还不赶快看看,有没有你的考点?北京部分考点早在2018年的时候,北京大学考点就已经开始实行网上确认,学霸君估计今年依旧会继续延续。从《北京市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须知(二)》可以看到,北京市依旧有考点实行网上确认,至于是哪些考点,希望广大考生以各个考点的通知为准!福建省这些考点实行网上确认福建省的考生注意了,如果你的考点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那么你可以进行网上确认。其他不在规定考点内的同学,还是需要现场确认!浙江省实行网上审核浙江省今年开始实施网上审核,意味着不用再跑到现场去排队,免去了很多麻烦。浙江的考生,一定要记得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相应的资料,进行网上确认!网上审核不通过的,还是可以去人工进行审核的!学霸君不禁为浙江点赞,太人性了!辽宁沈阳和平区和抚顺招生办考生可网上确认从辽宁省招生办公布的信息来看,2020年在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和抚顺市招考办这两个考点,作为试点进行网上确认,在这两个考点的考生,不妨关注一下!江苏常州大学,实行网上确认江苏省常州大学报考点发布了公告,实行网上确认,考生不必到现场确认。报考点为3216的考生切记是网上确认,别傻傻跑现场了!河北省试运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河北省今年把现场确认改为了网上报名,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电脑等完成信息确认。河北的考生,有没有很开心,再也不用排队确认了!海南省实行网上确认远在海南岛的同学们,海南省今年开始实施网上审核,具体的通知还没下达,大家密切关注。山东省部分考点实行网上确认作为教育大省的山东,今年部分考点也采取网上确认的方式,具体哪些考点,请广大考生自行去查询,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9日。以上就是学霸君整理的2020年网上确认的省份和考点了,希望能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不要忘记去体验一下哟!

垃圾人

你准备好了么——考研调剂那些事

今天聊一聊考研调剂,目前各大院校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但随着疫情的影响,面试推迟,但这个时间给需要调剂的小伙伴很充裕的时间,选择目标院校。怎么选择调剂了?获取调剂信息你准备好了么,目前各大院校开始发布调剂信息,一般省属重点大学不是211大学发布调剂信息比较早。可以三个地方获取资源调剂信息。第一,调剂院校研究生网站。第二,最权威的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 第三,一般本科比较少知道的地方,各种科研大神聚集地方,小木虫论坛http://muchong.com/,这个网站有非常多的信息,很多论文或软件在里面,部分学校硕士导师叫其学生发布消息在此网站,招学生。每个导师招到一个学生几万补助。所以导师没有招到学生非常没有面子,最后可能招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很麻烦,读研非常痛苦。获取调剂名额、调剂信息。选择调剂信息1、目标院校选择:第一,根据自己的性格做一个SWOT分析,第二,做一个职业规划,25-30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状态,做到什么样的级别,30-35是创业还是继续成为某一行业的砖家;第三、理财规划,这是根据一、二做出的规划;这只是一个计划曲线,未来读研围绕这根计划曲线上下波动,振动,滞后或提前,甚至重新换一个行业,都可能会发生;做完接下来毕业后你打算留在哪个城市生活或者工作,打算从事什么行业,如果你打算不想留在沿海城市,那建议留在你们省会城市或家乡工作,接下来选你们省城市最牛逼的企业,了解这些牛逼企业后,选择有关学校跟这些企业有合作项目的专业(文科专业另说),接下来读研选择导师方向尽可能与企业方向有合作一致,以便提前锁定进入公司,或者进入相关类似企业概率更大一点。选择你未来打算生活的城市。(还需要考虑城市房价)2、调剂院校要求:一般省属重点大学接受调剂要求,首先,调剂至A区第一个是过国家线,有些调剂或写的很明确优先接受出生211、985院校,另外还要看你的分数,到了调剂这份上就非常被动,好比鱼肉,人为刀俎,还需要守在电脑面前查询调剂信息,查电话号码,了解调剂学校。好点的接电话老师还会给你确认一下,告诉你还有没有名额或者学硕调专硕,或者是自费没有奖学金,还有热门专业转冷门专业等等,脾气不好的老师态度很恶劣,没有,就问两个问题,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考了多少分,接下来就是没有名额了;这里面涉及到说话的作用了,第一,打电话和发邮件一定要有礼貌用语;第二,学会听老师的潜台词,意思调剂其它专业有名额非常有希望,但你非常希望进这个学校,其它专业找工作还可以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了,这样多一份希望,要随机应变。对于调剂211院校,假如你出身不是很好,一般不会要你,211学校是接受211学校、本校、985学校,概率极低接受非211、985院校。对于一般地方性大学接受调剂学校,每年很多这样的学校有招生资格,但每年都很少有人报名靠调剂,特别是第一年开始招生名额,或者联合培养,基本没有报考的学生,类似江苏大学与常州大学联合培养(12、13年),这样的学校非常大诱惑,奖学金非常充足,不要学费,住宿豪华,配笔记本电脑,导师基本上是1带1,适合那种想混个硕士文凭,提高学历为后面考公务员做铺垫的,劣势是发论文和做试验不方便,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成熟。如果这种学校几年内未招到名额,研究生招生资格将取消,另外如果研究生好多考试不过或者论文不过,导师也有责任,影响到下年的招生名额,这些都是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资格因素和各种福利的发放,学校的名誉等等;对于调剂B区非211、985院校,这里一般只偏远地区,打个比方,南方的学生一般不怎么会去黑龙江,佳木斯、齐齐哈尔、还有新疆部分大学,内蒙古,主要是环境适应不了。南方比较推荐的B区工科学校:昆明理工、兰州交大。院校比较好,影响其发展,主要是地区,就业率相比其他B区学校比较好,认可度较高;准备院校复试一定要注意研招网注册信息,如果是调剂至院校,并在研招网网上确认同意调剂,接下来你可能准备复试科目,一般是体检、英语听力、英语笔试专业但一般学校要求不能更笔试同一门,最后是面试,这几个过程大致相同有些体检最后实行(体检一般自费);有些学生报了B区学校(不是985)想调剂到A区学校,这种概率非常低,很少有这种人想法;首先,看一下你的笔试成绩离去年高多少,平时要准备一些专业知识和英语听说能力,英语非常重要,不要听中国砖家说英语不重要,你要发好点期刊要英文,车企要英文、软件也是外国开发,游戏也是外国开发的;什么时候不要英文只有中国的经济离开了房地产,并且经济靠制造全球第一时候才不会要英语,在中国,英语决定了你未来的天花板高度,学历决定了你未来的平台起点;你什么时候看到那个国家领导人简历写的是小学 初中 高中毕业,即使有到最后也成为某某党校的研究生学历,另外某一领域的砖家会是高中毕业的么,几乎没有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提高你的学历,但学历不一定是你生存的唯一,但学历可以让你的选择机会更多(有点扯远了)。专业课尽量复习的更广泛,可以针对性了解院校的系主任,或者是副院长的研究方向,这样可以知道他们问问题的方向;但如果有些问题但不出来怎么样,但首先要点思考的意向,表露诚实态度,一定要谦虚,补上一句后面会自行搜素相关资料学习,读研老师比较喜欢坐的住,听话,会写论文,但同时又能表现出聪明,因为在读研期间要跟各种老师实验室打交道,财务报销,外面各种加工买设备等等,做试验,最后写论文。这一过程离不开与社会打交道。平时各种文献查阅,阅读。打住,写多了。面试完后等待成绩,同时应该在调剂网上关注其他调剂院校的信息万一这个学校面试不成功,接下来要准备去另外一个学校,千万不要傻傻呼呼的盯着这个学校,我就喜欢这个学校,真没有必要,中国学校这么多,不是985、211的学校都一样,无非每个学校的专业强弱不一样,万一你在稍微差点学校遇到一个好老师,推荐就业或者读博,人生努力了会有很多转折点。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同学,最后都混得很好,但读好学校也非常好,如果非要执着这个学校谁也劝不了,有时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还有时间,早一点毕业,或许遇到的人不一样,说不定就遇到你的未来另一半。但学校还是有点一点底线,最开始招生的学校,还是要自己权衡一下,你读研的动机是什么还是只是混个文凭。还是想读研学了东西包括人际交往等等。考研调剂完了,你打算放松、打游戏、学习专业知识,估计更多的是写论文,但还有一样事情值得你可以去做的,那就是考公务员,每一个人对于考公务员觉得是很low的事情,千万不要这么想,随着中国的就业率下降,即使你研究生或者博士,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是会越来越难,没有办法人口基数大,扩招现象非常严重。所以有机会一定在学校考一次公务员,为什么。第一:时间充足,即使没有考上,无所谓,等你研究生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准备考公务员,上岸的概率更大。第二:假如你现在不准备好,研究生2-3年毕业进入职场,发现你的工作非常憋屈,大家干的都一样,本科生比你早来几年,发现工资怎么都比你多,而且干得活都一样,所以最后发现房价那么高,工资还是那么低,想回家,发现又回不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委曲求全的干着,投入一定时间考公务员发现没有时间,毕竟公务员的待遇目前看是在中等偏上(看所在城市,小城市是最好的工作,大城市估计是中等偏上一些,长久看是最好),稳定安逸,这样走也不是,干也不是,人生就是很痛苦的时期,看领导很不爽,怎么就给我加工资了,还是那句话,工作要干到任何人无可替代,你的工资才会高,否则就看跟领导关系。文科学生可以现在准备考教师职格证,等读研有大把时间为考试做准备,只是这次了解考试,为以后做准备。不为以后留下遗憾。玩可以毕业后来一次毕业旅行。好了,码了这么久,点个赞吧;你的每一次点赞是我前进的动力,未来我将继续谈谈研究生与导师如何处理、研究生论文那些事、毕业之旅行、公务员在路上、职场一二三等等,一一讨论,让你更加了解社会,少走些弯路。可以有偿下载知网文献,10篇/5角,需要请私信

麻丘

信息数理学院2020年考研喜报,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喜报

2020年考研国家线公布以来,我院学子硕士研究生录取喜报频传。在学院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在2020年的考研中再次取得了佳绩。我院毕业生人数320人,考研录取人数62人,占全院毕业人数的19.4%,其中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985名校为5人,有24人被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11名校录取,另有3人被双一流名校录取,11人考取伦敦国王学院、南安普顿大学等国外高校。 学长学姐们通过辛勤的努力,终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让小微带你们领略学长学姐们的风采吧! 学院祝福全体2020届毕业学子前程似锦、事业有成,也希望我院的每一位在校生都能以历届优秀毕业生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来源: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休休有容

常州大学机关事务研究院成立

本报讯 常州大学机关事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日前在常州大学举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鲍轶欣、副市长杨芬、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出席仪式并讲话。常州大学机关事务研究院由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是全国首家地市级机关事务研究机构。按照国管局统一部署,常州正全力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改革和标准化、信息化“一体两翼”建设工作。研究院的成立,旨在紧紧依托常州大学的科研教学优势,聚焦制约机关事务改革创新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创新,加强管理人才培养,坚持“学研用”结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研究院将从三个方面努力打造机关事务领域理论研究的标杆,即聚焦重点领域打造思想阵地,服务地方需求打造智库高地,培养创新人才打造教育基地,推动常州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常机管 黄钰)

说而不休

70所院校公布专业课真题!60%考研人都不会正确使用!

如果要问考研复习当中什么资料最重要?估计非各科目的真题莫属了,它是最有价值且最有成效的参考目标。真题虽然数量少,但却很精贵,据网上某项数据显示,60%考研人都不会正确用真题。我们可以通过它去了解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因此,这里为大家搜集了一波近70所院校的历年专业课真题,大家可以速度收藏一波!01专业课真题公布1、安徽安徽师范大学http://yz.ahnu.e.cn/sszs/xgxz.htm2、福建华侨大学https://yjszs.hqu.e.cn/uploads/zhenti.htm 3、四川四川师范大学http://yjsc.sicnu.e.cn/p/31/ 西南科技大学http://gs.swust.e.cn/zs/7800/list.htm4、山西太原科技大学http://yjs.tyust.e.cn/info/1163/1335.htm太原理工大学http://yz.tyut.e.cn/info/1043/1296.htm5、江苏南京理工大学http://gs.njust.e.cn/zsw/zyxz/list.htm南京审计大学http://yjsb.nau.e.cn/4398/list.htm常州大学http://gs.cczu.e.cn/2019/0920/c1798a215792/page.htm扬州大学http://yjszs.yzu.e.cn/col/col37113/index.html江苏大学http://yz.ujs.e.cn/info/1018/1985.htm苏州科技大学http://yjsc.usts.e.cn/2013/zsgz/qrz/2014-09-16/1128.html6、湖北武汉纺织大学http://gs.wtu.e.cn/zsgz/qrzssyjs/lnst.htm武汉科技大学http://ysxy.wust.e.cn/2018/0920/c456a170027/page.htm7、河北燕山大学https://zsjyc.ysu.e.cn/ssszsxxw/lnst.htm河北大学http://graate.hbu.cn/lnztxz/index.jhtml华北科技学院http://yjsy.ncist.e.cn/column/col2128/index.html 河北工程大学http://yanjs.hebeu.e.cn/zsgz/sszs.htm8、山东山东大学http://www.yz.s.e.cn/bkzn/sszmt.htm 烟台大学http://yjs.ytu.e.cn/zsgz/lnqk.htm 山东科技大学http://yjsy.sst.e.cn/tonggonggao/2191.html 青岛大学http://grad.q.e.cn/info.do?columnId=6647 青岛科技大学http://grad.qust.e.cn/zsgz/lnyt.htm 青岛理工大学http://yjsh.qtech.e.cn/info/1032/2124.htm青岛农业大学http://grad.qau.e.cn/content/zhaoshengxinxi/df154c9f47444a059cc81e3e227c680b山东师范大学http://www.yjszs.sdnu.e.cn/wnsj/wnstxz.htm中国海洋大学http://yz.ouc.e.cn/5924/list.htm9、 广西广西民族大学http://yjs.gxun.e.cn/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55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https://www.guet.e.cn/yjszs/info/1067/1211.htm10、广东 广东金融学院https://yjs.gf.e.cn/zsgz1/lnstk.htm 广东海洋大学http://yjs.gdou.e.cn/main/news/NewsList.aspx?no=51&pId=17 暨南大学https://yz.jnu.e.cn/rdzt/list.htm 广东财经大学http://yjsc.gfe.e.cn/243/list.htm广东工业大学http://yzw.gt.e.cn/sszs/ckxx.htm华南理工大学https://yanzhao.scut.e.cn/open/Master/ZsSt_Down.aspx汕头大学http://www.gs.stu.e.cn/page/3146e589-974f-423b-b4f4-df61cc7bcebb11、浙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ttp://grs.h.e.cn/2018/0913/c1721a86669/page.htm 浙江财经大学https://yjsc.zufe.e.cn/xljk/ztxz.htm浙江工业大学http://www.yz.zjut.e.cn/grs/category.asp?cid=23浙江理工大学http://gradadmission.zstu.e.cn/cyxx/lnstjlqrs.htm中国计量大学http://yjsb.cjlu.e.cn/yjsy/zsnet/detail2-22466.jspx浙江海洋大学http://yjs.zjou.e.cn/yjszsxxw/kyzl.htm 绍兴文理学院http://yzw.usx.e.cn/xxfw_/lnzt_.htm杭州师范大学https://yjs.hznu.e.cn/c/2019-06-20/2185802.shtml浙江工商大学http://yjszs.zjgsu.e.cn/List-23.html浙江农林大学https://yjszs.zafu.e.cn/ckzl/kyzt.htm宁波大学http://graate.nbu.e.cn/2019/zs-list-xxfw.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8412、天津天津商业大学http://yz.tjcu.e.cn/index/zlxz.htm 13、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https://www.zytx.org.cn/zjtx/zzjg/yjsb/xzzx/202003/t20200303_102502.html北京城市学院http://www.bcu.e.cn/yjszsxx/xzzq.htm 北京邮电大学https://yzb.bupt.e.cn/北京化工大学https://graate.buct.e.cn/1394/list.htm中国科学院大学http://admission.ucas.ac.cn/ShowArticle/news/fd47c18f-ea5e-4f7e-82c7-38c2d808a9b8中国社会科学院http://www.gscass.cn/html/news/2016-09-21/14623.html14、河南河南师范大学http://www.henannu.e.cn/yjsxy/2015/0912/c2849a47772/page.htm河南财经政法大学http://yjs.huel.e.cn/zlxa.htm15、上海上海海事大学http://yz.shmtu.e.cn/e/action/ListInfo/?classid=90上海政法学院http://www.shupl.e.cn/yjsc/2149/list.htm上海科技大学http://yanzhao.shanghaitech.e.cn/lnzt/list.htm上海外国语大学http://yz.shisu.e.cn/8894/list.htm16、辽宁 沈阳工业大学http://yjsxy.sut.e.cn/info/1066/2207.htm沈阳农业大学https://grs.syau.e.cn/zsxx/lnst.htm大连工业大学http://yjs.dep.dlpu.e.cn/zs.asp?id=9517、重庆重庆理工大学http://zs.yjs.cqut.e.cn/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38118、湖南 国防科技大学http://yjszs.nudt.e.cn/pubweb/homePageList/detailed.view?keyId=333湖南农业大学http://yjszs.hunau.e.cn/sszs/xgxz_1595/201709/t20170904_208280.html19、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http://yzb.xauat.e.cn/lnsjcx.htm20、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https://hisdata.jxnu.e.cn/02如何查找真题由于公共课真题网上资料比较齐全,这里没有整理,以上只是统计专业课的真题。没有列举到的院校,小伙伴们可以在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上查找下载。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不提供真题的,或者官网查询不到,这里有几个建议——①可以直接电话咨询校方进行询问,看是否有真题提供;②可以通过qq、论坛加一些学长学姐,咨询真题相关问题,最好是刚考上的;③现在一些院校校内打印店一般也会售卖历年真题,可以去问下;④淘宝店铺也有很多人在卖,可以搜下,一定要注意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并且,目前还有一些学校是不指定参考书的,只提供考试范围,那真题更是难得可贵了。真题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领域是荒区,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03真题应该这样用我们都知道刷真题一直是考研复习的重中之重,甚至要刷三遍以上。很多人复习没头绪,看书不知道重点,大都是因为对真题的分析研究不足。所以下面给大家介绍如何高效利用真题。1、多刷多练按正常复习进度来说,现在已经进入偏强化阶段,正是刷真题的时候。10套模拟题都不如1套真题,但很多人却是草草了事。考研真题往往需要我们至少做上3-5遍左右,才能捉摸到出题人的意图,找到一些命题的规律和答题的技巧。在第一遍刷题的时候,要细做,不明白的要寻求解决,不要积攒;在第二遍及以上刷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总结关于技巧性方面的东西了。当然最后也要回归课本,建议将历年真题所涉考点在教材中标明,分析各章各节出题的频率、密度,以后再阅读教材的时候便会有侧重点。2、考题预测真题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后,多少可以摸出出题方向、出题规律、考点分布、常见错题的设置陷阱、以及正确答案的设置原则等细节。我们可以将真题作为预测未来考题的基础,认真地琢磨真题,思考其答题的思路,揣测命题老师的意图,毕竟有好多试题是以前考过的原题,或者原题的变形,又或者在原题基础上的衍生。比如政治,真题不但知识点会复现,甚至题目都会复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和2016年哲学部分考察了同一个知识点,2012年和2007年考了非常相近的两个题目。3、模拟训练真题可以作为模拟练习的宝贵资源,在最后11-12月冲刺阶段的时候,拿出几套当作考研模拟卷来做。要求严格按照时间完成,训练自己的做题方式和手感,最重要的是把握做题节奏,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觉时间分配不好。相信只要我们具备了正确的真题打开方式,考研上岸那都不是事儿!

故往见之

700多人齐聚羊城,2020(第4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在广州召开

2020年11月6日-8日,以“抗菌科学助力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0(第4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全国抗菌行业的7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由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兴教授主持,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殷大奎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朱红惠研究员,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理事长李文东先生分别进行开幕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计剑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谢小保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教授分别以《有机无机杂化抗菌材料的设计构筑与应用前景》、《疫情常态化的室内病原微生物消杀与风险控制》、《应对“后抗生素时代”的抗菌生物医用材料》、《抗病毒效果试验中作为指示病毒特性的研究》、《载人航天用抗菌材料研制和应用关键技术》为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在上述大会报告之外,本次大会还设立了抗菌材料表界面、无机抗菌材料、生物大分子抗菌材料、高分子抗菌材料、新型抗菌材料、微生物分析与检测、青年学者等七大分会场,共计安排近150个报告,全面展示和研讨抗菌领域最新科学研究和学术进展。其中,抗菌材料表界面分会场由浙江大学计剑教授担任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杨鹏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栾世方研究员、浙江大学任科峰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江南大学任学宏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马春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戚震辉教授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王巍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罗巧洁主治医师、中原工学院梅林博士等专家,分别以《基于类淀粉样聚集体的生物活性涂层》、《抗菌表面构建及其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抗菌涂层的设计及构建》、《多肽模拟聚合物构建抗菌表界面》、《卤胺/金属氧化物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抗菌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新一代海洋防污技术:双解自更新抗污界面材料》、《微电池湿感抗菌技术》、《氧化石墨烯-多孔硅层-纳米结构涂层的制备及其防污性能研究》、《形貌依赖的抗菌、高成骨活性纯钛表面》、《构建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光控抗感染研究》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无机抗菌材料由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教授担任主席,暨南大学谭绍早教授、广西大学林宝凤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姜兴茂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叶俊伟教授、苏州大学郑敏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陈守刚教授,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徐晓玲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唐晓宁副教授、四川大学刘公岩副教授、成都天佑晶创科技有限公司焦伟力部长、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杜芹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于云龙副教授、桂林理工大学李培骏副教授、广州市科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金威博士,分别以《智能抗菌(载药)微纳复合物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纳米MOFs@CMFP的智能缓释与抗菌应用研究》、《氧化硅负载的银基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抗菌应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抗菌性质研究》、《纳米异质结结构设计及在抗菌聚酯纤维中的应用研究》、《低电压强场快速电杀菌技术及应用》、《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理研究进展》、《贻贝仿生策略构建两性离子性纳米银及其稳定涂饰的抗菌功能皮革》、《锌系抗菌的市场应用价值》、《多形貌氧化锌在口腔中的抗菌应用》、《季铵盐基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绿色合成银和铜纳米粒子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银抗菌材料在立体防疫中的应用》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生物大分子抗菌材料分会场由国家纳米中心王浩研究员担任主席,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复旦大学陈国颂教授、四川大学李建树教授、南开大学郭东升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朱奎教授、国家纳米中心李莉莉研究员、四川大学谭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小英教授,以及江苏大学刘磊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雷波教授、潍坊医学院高媛媛副教授、南开大学喻其林副研究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胡静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缪文俊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蒋春美副教授、苏州大学唐浩宇副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胡贤达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胡婧婧副研究员、陆军军医大学王成副教授等专家,分别以《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糖超分子抗菌材料》、《硬组织修复中的抗菌策略》、《两亲杯芳烃组装体作为抗菌材料的探索》、《导电高分子抗菌新材料与新策略》、《靶向细胞膜的抗菌分子发现》、《多肽偶联自组装药物PADC对抗耐药菌感染》、《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抗菌表面构建》、《壳聚糖基纳米银固定化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多肽自组装基生物活性界面及其抗菌性能研究》、《ε-聚赖氨酸基抗菌生物活性材料:从感染治疗到组织再生 》、《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的挖掘及其应用》、《刺激响应性抗菌肽组装体的设计与应用》、《壳聚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负载香茅醇的制备研究》、《Photodynamic Chitosan-Based Nanostructure for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l Killing and Wound Infections Healing》、《依枯草菌素A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新型抗菌聚氨基酸的精确高效制备及其性能研究》、《Bioinformatics Based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Derived from Hepialidae Speciess》、《氨基糖苷水凝胶》、《人防御素5衍生高效抗菌肽的设计、筛选及抗菌机制研究》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高分子抗菌材料分会场由南开大学史林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Henk J. Busscher教授担任主席,南开大学史林启教授、四川大学程冲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王兴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天津大学张雷教授、约翰威立商务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胡晓歌编辑经理、苏州大学于谦教授、同济大学杜建忠教授、天津大学陈仕国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高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熊梦华教授、南开大学张新歌教授,以及深圳大学王东副教授、中山大学丁鑫副教授、浙江大学金桥副教授、天津大学任丽霞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俞丙然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李程程博士,分别以《抗体内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纳米药物》、《配位聚合物抗菌制剂的智能仿生设计及抗感染研究》、《立体化学抗菌策略研究进展》、《多功能抗菌材料》、《新型抗细菌粘附材料与抗菌分子》、《Wiley材料学期刊论文发表》、《具有“杀菌-释菌”功能转换的智能抗菌表面》、《抗菌高分子囊泡》、《高效持久抗菌纺织品》、《可生物降解抗菌高分子的构筑》、《通过二级结构的精确操纵构建具选择性破膜活性的抗菌聚肽》、《细菌响应性纳米制剂用于抗感染研究》、《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细菌成像和抗菌应用中的初步探索》、《逆转抗生素耐药性的抗菌高分子》、《细菌生物被膜微环境敏感的高分子纳米载体》、《改性聚赖氨酸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可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光动力抗菌有机材料研究》、《天然纳米多糖基光动力抗菌材料开发及其抗菌性能》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新型抗菌材料分会场由苏州大学严锋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担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鹏教授、苏州大学严锋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王伯亮研究员、东华大学孙宾教授、东南大学吴富根教授、福州大学黄明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田野副研究员、昆明理工大学张彬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胡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冒海蕾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伟伟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王聪副研究员、暨南大学马栋教授、山东大学李永强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张伟教授、常州大学周超博士,分别以《光电功能共轭分子体系的设计与抗菌活性研究》、《模拟宿主防御肽抗菌聚合物合成和活性研究》、《耐药菌感染的化学与光学治疗》、《聚离子液体抗菌材料》、《眼科仿生抗污界面和光动力杀菌纳米体系》、《有机分子杂化型金属系纳米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应用》、《诊疗一体化新型抗菌材料》、《光动力技术用于灭活细菌和新冠病毒SARS-CoV-2》、《病毒衣壳蛋白/有机铂金属大环组装体:穿膜增强的光动力抗菌系统》、《新型无机抗菌材料的构建及应用》、《AIE光敏剂对细菌的荧光标记和光动力杀伤》、《细菌膜囊泡和纳管:抗菌材料的新靶点》、《纳米与复合抗菌材料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基于小尺寸量子点材料的催化与生物性能研究》、《阳离子聚合物基一氧化氮载体的设计及其抗菌性能研究》、《纳米抗菌界面和替抗药物设计》、《聚离子液体表界面结构的优化及抗菌性能》、《具有快速抗菌功能的聚离子液体水凝胶的构建及在伤口感染中的应用》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微生物分析与检测分会场由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谢小保研究员担任主席,南开大学吴卫辉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姚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王卓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杨亮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大渔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韩鹤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徐兆超研究员,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李凯副教授、深圳大学李雯雯副教授、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陈健经理、南方科技大学陈勇助理教授、武汉纺织大学鲁振坦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赵樱灿助理教授、深圳大学李颖副研究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董鹏助力研究员,分别以《铜绿假单胞菌高耐药持留菌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微生物耐药性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复合广谱抗菌材料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抗生物被膜感染化合物的开发策略》、《微流控芯片实现快速、精准、高通量病原微生物检测》、《智能纳米释药系统的构建及其用于耐药性细菌的治疗》、《精准靶向代谢组学解析金属离子调控生物膜形成的代谢机理》、《细菌膜靶向的变型荧光探针实现细菌变化实时跟踪》、《新型AIE光敏剂的开发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抗多药耐药细菌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纺织品抗菌测试AATCC 100新旧标准比较分析》、《CRISPR/Cas核酸检测技术用于细菌鉴定》、《具有高抗干扰性能的细菌检测膜研究》、《单层二硫化钼的抗菌性能与机理研究》、《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含羟基的聚两性离子共聚物原位制备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青年学者分会场由国家纳米中心李莉莉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熊梦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栾世方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王兴教授担任主席,包括国家纳米研究中心李平博士、苏州大学全柯丞博士、南方科技大学贾跃晓博士、吉林大学蒋如剑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欢博士、浙江大学贾凡博士等40多位青年学者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为了更好地提升大会学术水平,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在校学生参加,本次大会还设立了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最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平、苏州大学邹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张敏、吉林大学蒋如剑、北京化工大学郑良、浙江大学黄丹妮、东华大学纪晓寰等7位青年学者获得优秀报告奖。华南理工大学黄雪连、华南理工大学章欣爽、陕西师范大学李梦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谢国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刘廷武、陕西师范大学伏成玉、南开大学苏林竹、西北工业大学张建红、华南理工大学杨柳、深圳大学李梦、西北工业大学王坤、华南理工大学梁阳彬等12位青年学者获得了优秀墙报奖。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给抗菌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抗菌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面对面对接机会,本次大会还首次设立人才招聘环节,并有包括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英中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佑晶创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海峡(晋江)微生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纳盾科技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南德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同曦集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无菌时代复合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浙江金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先行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通过本次大会发布了招聘信息,其中同曦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两家单位在闭幕式环节进行了人才招聘的现场宣讲。

候人

长江产经研究院:落实新发展理念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来源:金融界网站编者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指导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地区分割发展的体制中推进一体化发展,如何运用这些新发展理念指导政府的制度创新,是实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对此,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专业性地深入研讨。 1 您能否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看制度创新怎么影响甚至决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影响甚至决定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制度障碍,因此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或决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例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如果不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建立各种税收、产值、专利等分享机制,调动不了各地的积极性,它就很难成功。再如,如果以上海港口运输为核心,全面整合南京港、连云港、舟山港等资产和业务,组建长三角股份有限公司,就能顺利实现长三角地区航运经济一体化发展。 孙映祥|东部机场集团 前不久,上海市与江苏省达成共建南通机场的意向,江苏省南通机场成为上海第三机场,既克服了上海空域的瓶颈制约,又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这是民航在打破现存地区行政分割,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促进区域间市场要素和资源合理流动,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互补、互赢和共享的有益尝试,也是一种制度创新。 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 例如,彼此的税收以及费用,一体化的认定,如何认定呢?例如,本来在我这里A城市收的税或者是费用(设立费用,认证费用等等),跨城市到你那边城市B去,又要收一次,或者是抵扣。那城市B就没有收到这个费用了,怎么愿意呢?所以要给予激励的诱因,这边已经收到你那边您就不用再收了,但是您对上级的汇报可以提列作为你这个地区的业绩,例如可以提列六成或八成,虽然你没有收到,可是你替另外一个城市服务,在一体化来讲,都是同样一家人,这样你等于也有一个收入虽然并不是全部,但是对你也有提列六成到八成。这样厂商要转入或转出,或者跨城市提供的服务,在你这个城市或者另外一个城市办理类似的事情,大家就愿意互相支援。再例如就绿色方面,环境治理需要互相的配合支援,如果隔壁的城市区域要做治理,需要我这边配合,我这边只是出资源,出人力物力,但是成绩却是他的,我如何愿配合呢?所以,如果说减少污水垃圾或者是碳的排放,隔壁的成绩也可以作为我3-6成的成绩,这样我就有动机,配合他们治理,一部分是我的成绩政绩! 陈东|安工大 产业合作还是基础。以安徽滁州市为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滁州市政府合作开发投资约100亿元,带动1300亿元开发的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对除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带动作用。该工业园区以中新集团为建设主体,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滁州约36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陶纪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 事权财权相匹配。比如环保,投入多的省理应从其他省市得到相应的转移支付;在医疗教育方面承担多一些,得到的财权也应成比例增加;企业(特别是总部)流动时,源生地政府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税收。 巫强|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 《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浙江海港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签署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浙江以土地和先进作价,向小洋山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经营主体增资。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股权合作方式,沪浙合作开发小洋山港区。这充分说制度创新必须要把各地(各省、地级市、县级市)的地方利益充分纳入到一体化的推进方案,要鼓励各地充分反映各自的利益追求,在共同协商过程中打造各地利益分享的创新机制,从而保证各地都有足够的动机去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尤其要在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等涉及地方重大利益的事务中积极探索这种利益分享的创新机制,减少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各地竞争。 赖红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制度创新影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类似具体例子很多,目前聚焦在民生方面较多,如医疗一卡通,交通一卡通,以及信息方面受理等。在企业层面的制度创新也有涉及,如创新券等。但还是不够,制度创新的瓶颈依然存在。 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 区域一体化最根本的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一体化就不可能持续走下去。江苏省跨江的两市江阴—靖江的园区合作机制或许可以借鉴到长三角的一体化中。 孙国民|东南大学 G60科创走廊的从1.0版到3.0版的例子。在G60科创走廊1.0版阶段,即2016年5月24日上海松江区率先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业融合的科创走廊,推动松江区转型升级,带动整个区域“松江创造”突破新发展。在G60科创走廊2.0版阶段,即2017年7月12日松江区与杭州、嘉兴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实质上形成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由松江区延伸拓展到嘉兴和杭州,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区域协同机制。在G60科创走廊3.0版阶段,即在沪嘉杭的基础上,向沪苏湖宣芜合拓展,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间布局,辐射范围扩大至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 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 第一,好政策一体化通行。丁佐宏月星集团起于常州南通等地,主要快速发展于南京、苏皖长三角地区,最后将总部落户于上海。长三角特别是沪浙苏对民营企业的鼓励政策和良好制度,使民营企业能够找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发力点;现在需要更好地将区域内三省一市民营经济政策协调为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使最好的政策和制度适用于、通用于长三角全区域;第二,一体化即畅通化。基础设施还要提升,更重要的是长三角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产业发达、人文荟萃、人财物流动必须极速畅通。这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生产力发展和文化品质提升;第三,一体化即创造最大化。长三角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整体辐射和南京为次中心的对苏北、安徽的接力式辐射,因此,长三角的一体化,应首先是打破行政区划,创立“长三角大湾区”,致力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一体化,更好体现在户籍、福利、企业落户等通透性一体化制度设计和安排,使人财物流通高度一体化,有利于企业家、科研人员区域内选择最切合的点和面创新创造,溢出效应最大化。 新望|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 自贸区政策在整个长三角普惠化;率先在长三角推进WTO原则如中性竞争等;养老、社保、税收、旅游、交通一体化,上海带头;取消漫游费、高速公路分省收费;借鉴欧盟当年做法,要素一体化先进,土地、能源、高铁、煤炭统筹协调;成立介于国务院和省政府之间的实体机构,类似欧美委员会。 伏玉林|华东理工大学 制度创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案例: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借助区域内各机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提高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了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资源的跨区域有效配置。 郭进|上海社会科学院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各地政府的有力推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省十四市的市长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有效了解决了省际之间、各市之间“断头路”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区域一体化的交通条件。而且通过市长联席会议的形式,在省、市层面打通了横向沟通的渠道,是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 谈镇|江苏科技大学 成立实体化运作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分解300项具体任务。特别是按照中央会议精神设立虹桥商务区,给江苏、浙江、安徽各一栋楼,上海补贴10年租金。起到了勇当服务长三角排头兵,办好进博会主力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践行者。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宋文阁|上海财大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人才一体化。比如先把公务员统一管理,在长三角统一任命、使用、选拔!又比如高级职称统一管理,互通互认! 郭玉高|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 出口货物实行起运港退税就是制度创新的产物,从2018年开始长三角区域增加的启运港有芜湖市朱家桥港、南京市龙潭港、张家港市永嘉港、南通市狼山港、苏州市太仓港、连云港市连云港港。离境港为上海市外高桥港区、上海市洋山保税港区。出口企业凭启运港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及相关材料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改变了以前出口货物在离境港装上国际海运班轮才办理退税手续,出口企业办理退税时间从40天到缩短为10天,为企业节约了资金成本,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率。同时为物流企业、港口、外贸内支线、国际班轮梳通了最后“一公里”瓶颈,因为出口企业货物不再将海港作为唯一的选择。从海关制度创新的角度看,一项起运港退税政策就将企业、港口的服务“不协调性”变为区域内竞争有序性,符合新发展理念。 唐德淼|无锡环研中心 户籍制度创新,将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决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因为,(1)户籍制度依然是新时代资源市场有效配置的桎梏,户籍上附着的“特权”,没有被根本打破,“天然”禀赋的“极化效应”呈现加剧趋势,也就是说特大城市的户籍的权利,还在制约着一体化的进程;(2)国家发改委也有文件规定相应大、中、小城市户籍要放开,但对于长三角来说,这个放开,对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短期的作用不是很大,其结局是,户籍有“魅力”的城市“人满为患”,小城市“日益凋敝”,乡村“空洞化”,这样的点状格局,跟国家倡导的长三角一体化,好像“相距甚远”;(3)户籍制度一体化创新,打破户籍壁垒,是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保障;(4)户籍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实行长三角区域内户籍一体化,把户籍的相关的权益进行统筹规范,平等赋权,如平等教育权,均衡教学资源,统一高考试卷、录取,打破省际间的不平等,平等医疗保障权,共享优质健康保障资源等;(5)实行户籍相关事项,同域一体化办理,信息共享,统筹高效管理。 伍先福|广西师范大学 制度创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的“传导机制”来实现:其一,制度创新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影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形成健康有序的制度体系,而良好的制度体系应力求最大化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功能,使长三角内部能有效减少资源错配、化解多余产能,使资本、人才、知识、技术等产业要素资源在长三角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自由流动,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资源自循环调配体系,最终实现资源配置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的最大化。其二,制度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机制影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的主旨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核心竞争力(包括市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等)的主要源泉,是长三角一体化从规划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产业到企业等有序推进的不竭动力。 鞠昌华|南京环科所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有效推动了上游安徽省与下游浙江省在统筹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补偿机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等,实现了流域保护的一体化。 楼稼平|宁波自由职业 洋山,地属浙江,2002年上海港“租借”之,由上海方面投资为主,2005年建成上海洋山深水港一期;2006年宁波港、舟山港合并,迄今已收1+1>2之效。这是长三角内两个行政区(上海—浙江,宁波—舟山)在港口业务上的一体化尝试,创新之处在于突破行政区划之于港口业务乃至经济事务的掣肘。 查婷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江苏省最早建立了“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率先进行了“飞地经济”的实践,近年来,这一创新合作机制在长三角地区不断得以发展,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之间也通过合作共建产业园实现互利共赢。作为区域合作的制度创新,发展“飞地经济”有效减少了产业同质化发展和区域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地区经济发展落差,实现了资源互补。 董也琳|南京市委党校 三省一市产业补贴政策的统一,有利于避免地方政府创造洼地效应争夺发展资源,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从无序产业政策竞争转向统一的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有利于企业从依附政策资源转向独立自由的市场化决策,有利于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激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有利于塑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 孙武军|南京大学 长三角一体化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教育医疗的一体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等,但是,有形的一体化相对容易实现,无形的一体化就存在诸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比如,目前在金融领域我国仍然实施的是分业经营分类监管原则。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如何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金融市场的长三角一体化,就成为重中之重。保险业是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起着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保驾护航作用,更涉及长三角区域内老百姓的生活保障问题。如果保险市场没能真正实现长三角区域内的一体化,那么其他方面的一体化就要打折扣。所以,保险市场的长三角一体化要走在其他方面一体化的前面。可以借鉴京津冀地区保险市场一体化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保险市场的具体特征,大胆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以长三角经济区(或者长三角大都市圈)的概念真正实现区域内保险要素的无障碍流动。这样既可以为其他方面的长三角一体化保驾护航,又能为长三角区域内的老百姓提供生活以及养老保障。 杨锐|东吴智库 园区飞地即是一个影响长三角一体化的跨区域的制度安排。台州科技园、上海虹桥(相城)数字经济创新园区,等等。园区飞地是增强跨区域经济联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而且此类跨地区的经济联系还会通过其他经济或非经济联系渗透进所在地的产业体系,进而影响跨地区经济层面的一体化程度。 彭劲松|重庆社会科学院 陆海新通道是新时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2019年5月在重庆举办的西洽会上,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等西部九省区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协议。协议的签订是西部各省区市利用中新互联互通这一国际合作平台框架,在国际物流领域建立垂直分工、利益共享开展的一次全新机制性尝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前期各省区市之间中欧班列的同质化竞争和打补贴战情况。 任保全|常州大学经济学院 由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抽调人员在上海组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就是个非常好的制度创新。基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这个平台,一是有利于推进三省一市的高效率合作,二是有利于基于这个平台推出一系列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措施。显然,制度创新在决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一体化向心力! 谢杰|浙江工商大学 如长三角医保社保一体化,推动长三角服务业融合发展。 吕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加强人才自由流动可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现,包括高校直接的跨区就业,之前调研过杭州下沙园区的企业,他们的感觉是跨区招人难度特别高,人才又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 王海平|21世纪经经济报道 苏南地区引进的诸多科研机构,是以独立事业单位法人形式存在,有着自己的独立财务系统。这是之前不允许的,也就是说,国家发放课题研究费用,一个单位可以出现两个账号。这一制度突破,让科研单位有了更主导和自由灵活的财权,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盛文军|人行杭州 以科技创新为例,鉴于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排他性,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行政区域的创新主体研发的外溢效应未能在长三角充分发挥,尤其在技术创新水平相对不发达省份表现更为明显。 2 您认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如何通过落实新发展理念,来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为了实现创新发展,可以考虑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重点在空间上布局两条科技创新带:一个是现有的G60科技创新走廊;另一条是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滁州—合肥即沪宁合科技创新带。后一条创新带集中了长三角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是中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主要集中区域,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最有条件的经济带。除此之外,这条带的南北两边,还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孙映祥|东部机场集团 突破区域分割的藩篱,淡化行政区域划分和GDP概念,主动承接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龙头的辐射,立足区域分工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目标市场,积极配套,在市场要素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徐延安|经社论坛 以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来说,首先各地应做到政府决策信息的透明与共享,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介,加大各地政府间、企业间、特别是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民间的交流互动力度,这样才能使各方面的问题得到充分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能最大限度完善,新发展理念才能全面贯彻落实。 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 要各地政府配合,必须要提供诱因,所以第一步上一级的政府要先有内部计价的观念,提供诱因,也就是上面要先设计一下鼓励有政绩的制度规定。就绿色治理投资或者是共享服务,如果是在我周围跟我有相关的,我提供的服务或者协助治理,上级会记录认列我服务的收入,但是对方不需要支付,由上一级国家来支付。同样的,第二层的政府也支持认定第三层的政府机构的协调合作。 陈东|安工大 各地政府需要落实开放政策,这种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开放,还要刀刃向内,敢于开放自己的影响当地发展的各种要素,让市场走到一体化的前面。正如滁州引进这个产业园区项目,政府只是提供相关便利条件,以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体现了市场化的原则。 陶纪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 共享的理念:共享的前提是标准、规则、规划的一体化和透明化,自身利益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讨价还价。共享的内涵就是互相拉长板,互相补短板,做大蛋糕,实现多赢。共享反对的是各自为政,各自招商,各不买账,相互拆台。 巫强|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 各地政府应该在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重点落实协调发展新理念。长三角内各地区间是否协调发展,应该成为判断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在一定意义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要摆脱过去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路径缺陷。围绕重大产业投资项目,例如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等,长三角各地政府要形成联盟,共同参与,实现产业发展的利益共享。 赖红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就是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质量与一体化是两翼,核心就是创新,创新背后就是文化引领。我们也要把更多的优质的文化资源转为区域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江南文化引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和跨界创新,是支撑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地政府和企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抓手之一。 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 在全国上下都在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为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政府,要遵循“协调发展”理念,注重各省(市)发展规划的协调性,除了基础设施的协调,还要考虑产业分工的协调、环境政策的协调、激励措施的协调、民生政策的协调。 孙国民|东南大学 围绕科技创新,G60科创走廊沿线的政府和企业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一是重点围绕长三角创新高地建设,利用沿线9个城市的科教资源优势,打通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G60高速通道和产业带。二是利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机遇,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积极与上交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建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形成资本市场与G60科创走廊的互动发展,助力G60科创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建设。三是立足资源共享和创业创新,务实开展一批先行先试工作,重点在G60科创走廊城市开展创新券领域的“一券通”的先行先试,并试行跨区域的“一网通办”,即在包括G60科创走廊在内的三省一市率先推动实现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工作。 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 关键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协调政策,沪浙苏皖一定要打破行政壁垒、克服“抢”高新产业在自己“碗”中各自为阵、相互挤兑的短期行为,形成产业特色、优长基础上的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使产业分布更加全面和合理有效,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空间集聚实现经济协同,形成优势互促,深化合作和强强联合,使长三角制造业、服务业、新商业模式及“走出去”都形成更高质量、更大体量的一体化发展。 张小兰|西南民族大学 各地政府和企业按上述的长三角一体化的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例如在绿色发展中,各地政府不仅要统筹优化产业布局,而且各地政府还要协同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克服过去的行政壁垒,通过联手推进,才能从根源上克服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安徽财经大学|黄敦平 安徽省要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有所作为,需着力解决存在人口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等问题,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一是引导创新要素回流。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回流,为安徽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依托现有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电、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产业基础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清晰、带动示范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一方面继续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实现量子力学等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加大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投入,强化人力资本积累。 伏玉林|华东理工大学 就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而言,首先是省、直辖市政府要解放思想,树立开放合作的理念,向地方赋权并增强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激励;第二,各地政府应按照省直辖市的开放合作安排,打破本地意识,就本地的资源和需求,主动与其他省市展开对等开放、共享发展的合作谈判,形成双边和多边的对等开放资源、开放市场的新机制;第三,建立常态化、跨区域的商品、服务和要素的各种博览会,促进商品、服务和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促成企业的跨地区兼并重组。 郭进|上海社会科学院 长三角一体化包括市场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各地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政府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统一各地的税收和行政收费制度,建立由中央指导下的区域干部定期交流制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由行政管理一体化向市场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不断深入。 叶茂升|武汉纺织大学 我认为落实协调理念对于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最为关键。第一,实现政府之间的行政管理权力的协调,长三角一体化要打破地区间的区域条块分割,要突破地区之间基于行政管辖的权力分割,将垂直的层级制管理架构,转化为扁平化的平行型管理架构,以地区间沟通协调代替上下级间的行政指令。第二,优化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最大限度的让渡权力给市场,坚持法无禁止则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市场监管原则,让企业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注重建立区域内部之间的产学研协作发展机制,实现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第四,注重国内外市场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桥头堡作用,同时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宋凌炎|江苏精诚&精缦毛毯&哈萌仕婴幼用品 长三角一体化政府要做的应该是医疗、教育以及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适合企业发展、吸引人才引进政策。各区域要有短期舍得付出精神,才能创造长期稳定繁荣景象。 谈镇|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发展最终追寻必须是平衡发展,因而共享发展理念是一体化必备遵循之一。(1)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是给全国提供可参考、最好是可复制的经验,那么各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含义应该从考核指标体系创新入手,从GDP—GNP—HDI逐渐过渡(《十四五规划》全面启用人类发展指数的考核)。(2)首位度的思路是背离发展共享理念,也出入于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议一体化进程中弱化极化发展思路,强化不可分性的协调。 林学军|暨南大学 长三角应当加强创新一体化,把长三角建设成为中国创新的金三角。因此,各地市应当有统一的人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制度,科技成果的交易、转化制度等等,鼓励科技人员正常流动,相互交流,保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新条件,让他们多出成果,早出成果,以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 宋文阁|上海财大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国有企业加强创新管理,做好自主创新发展的表率!通过加大研发强度力度深度,把创新成果运用于长三角,不再设置各种区域限制,用市场化机制解决转化应用! 郭玉高|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 从政府层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处理好当前和未来、短期和长远、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切实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如对区域内的化工业、制造业、城市群等的分布及规划要统筹协调,做好“引进来”与“请出去”这二篇文章,使区域内的业态更加合理,打造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企业层面: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有序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产能,积极利用区域的资源,使企业的产业链优化升级。 唐德淼|无锡环研中心 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时,政府应该做到:(1)严格统一执行国家环境生态法律法规标准,不能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长三角区域城市之间、地区之间执行“绿色”政策时,纵向要令行禁止,横向要补位联动,构建长三角“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3)对于长三角地域特色,要重点关注重要区域、重点项目等绿色生态区域一体化政策建设,形成高质量的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生态发展制度的创新供给,同时,严格执行高标准的生态发展制度,花大力气践行“大保护”的中央要求,建设好长江经济带、太湖生态流域、钱塘江流域,沿海区域的生态屏障。企业应该做到:(1)认真执行国家、长三角区域内生态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2)创新产品工艺、技术,淘汰高能耗、环境不友好的落后产品,加快产品、工艺、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3)倡导企业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摒弃“小作坊”、“小老板”思维,用有担当的企业家精神,践行企业“多维”的社会责任。 伍先福|广西师范大学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实现长三角产业布局与发展的一体化,为此,各地政府和企业应切实落实“协调”新发展理念。在协调内容的统筹安排上,核心是长三角产业布局与发展的一体化部署,宏观层面可以产业集群为框架,着力打造高度分工、紧密合作的长三角一体化大产业集群;中观层面可以产业链为线索,全力塑造对内松弛有度、对外步调一致的有机产业链;微观层面可以价值链为纽带,用心构建主导企业凸出、上下游企业无缝对接的高附加值价值链。对此,宏观层面可构建若干跨省市产业合作区,实行“一区一策”,旨在打造若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引领性产业集聚区;中观层面可构建以某地或跨地市主导产业为桥梁的跨省市一体化产业链合作区,旨在打造一批上中下游产业链条连接顺畅、投入产出高效运转的示范性产业链;微观层面可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价值链整合示范区,旨在打造数个高附加值环节凸出、配套价值链环节有序跟进的国际领先价值链,逐步形成以长三角一体化价值链为主体的全球创新价值链。 鞠昌华|南京环科所 在绿色发展方面,政府一是加强各类发展规划的统筹,加强跨行政区长江、太湖、淮河新安江等流域规划的统筹,加强宁杭经济带等生态区域的统筹;二是加强区域统一的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标准建设;三是加强区域大气、水污染防治的一体化;四是推广相关经验,构建完善的区内流域、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五是通过监测网络、系统平台、人员交流等加强环境监管的一体化协作。同时鼓励企业一是在区域内开展生态旅游、卫生康养等协作,推进区域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鼓励环境治理服务企业在区域内合作发展,促进污染防治的一体化。 楼稼平|宁波自由职业 横向协调一向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短板,利益共享历来只存在于更高一级层面。显然,这种行政区划体制欲实行一体化,推动力必须来自更高层级,还必须设置以推动、实现长三角一体化为宗旨的行政主体,因此,大区制可能是不二选择。 查婷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发展理念强调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从政府角度看,要以制度创新支撑科技创新。通过打造区域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体系,破除行政区划限制带来的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地区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建立长三角地区交通的跨行政区协调与衔接机制,为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基础保障。从企业角度看,要转变竞争理念,将资源争夺、人才争夺转变为优势互补、通力合作,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兼并重组等自我联合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合作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链。 董也琳|南京市委党校 关键是解放思想,落实竞相开放的发展理念。从过去惧怕融入、被抢夺资源的封闭思想,转向借力发展、协同合作的开放理念。在开放中借力补自己的短板、发力扬自身的优势,在开放中企业自由地选择经营地区和功能分布,在开放中逐渐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在开放中串联起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增强长三角地区整体的产业能级。 杨锐|东吴智库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有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多个维度可以推进。但是就创新创业来说,跨区域一体化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各地区都已经形成领域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园区,比如上海嘉定汽车城、常州汽车产业园区、昆山模具城、盛泽纺织城等等。构建基于产业大数据的创业创新实验平台。创业创新需要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数据,研发活动的模拟仿真、商业模式的演练等等都需要大量行业数据的支撑。比如无人驾驶汽车。而创业中的企业很难获取批量行业数据。为此,跨地区政府可以在基于大数据共享的创业创新实验室建设方面开展一体化,以共同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的创业创新企业。 彭劲松|重庆社会科学院 研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规划的落实和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省一市之间各级地方政府的合作意图和合作态度,行政资源的空间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仍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建议可对长三角地区按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划分为领航型、协同型和追赶型等三类地区,加大对相对落后区县市的政务干部的扶助。建立三省一市领导干部跨省跨地区常态化干部交叉任职和交流机制,对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领导干部,进行异地提拔和重用。 于晓华|哥廷根大学 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比如在地区之间的交通设施,或者交通枢纽建设,应该要从“四个意识出发”,成本共担;富裕的地区可以多承哪一点,可以更加发挥集聚效应。 王修志|广西师范大学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要义,是在区域开放前提下实现区域高水平协调均衡发展。为此,各地政府和企业必须深刻理解制度型开放内涵,破除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制度性壁垒,促进区域统一市场建设,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协同,在长三角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创新动能集聚和扩散,最终构建起有国际竞争力的价值链体系。其中,各地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1)在区域协调导向下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从源头遏制政府之手对资源在区域产业配置中的不当干预,给投资者以明确的决策信息;(2)系统梳理各地制度、规则体系,总结上海自贸区和各地“放管服”经验教训,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的制度规范,协调区域制度和公共产品供给,建议大胆借鉴欧盟市场一体化建设中通关、商检、人员流动等领域的制度设计。企业的作用,则主要是着力建构区域价值链,要聚焦其面向区域内外的资源组织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培育有链主潜力的区域龙头企业。 任保全|常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开放的发展理念,要秉承“降成本、促分工、扩市场、推双赢”的宗旨:一是加大开放力度,降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二是推进要素市场的高水平开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的高水平分工;三是推动长三角区域市场开放,将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市场培育成为世界级的高水平消费市场;四是打造双赢一体化开放格局,实现帕累托改进型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 吕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从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来说,改变以往过度依赖于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链,减少不确定风险冲击,依托国内市场,企业尝试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可能思路。 王海平|21世纪经经济报道 应当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率先推进一体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不妨从上海南京杭州的交通卡互通互利开始—从技术上看,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然后再扩展到其他主要城市。 盛文军|人行杭州 金融创新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构建高层合作沟通机制,加快区域金融合作。据报道,近期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建立了“金融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的框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步。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各方资源,突破行政区划对区内金融合作的体制制约。二是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内开放进程。稳步扩大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对内对外开放,鼓励相互参股、相对控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类新型金融发展。三是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和产品创新。一方面,长三角区内金融机构在加上合作的同时,积极改革和创新自身的组织形式、资金调度、绩效评估和考核等经营管理制度,着力提升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加快金融资源在区内高效流转。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如长三角区内的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等(当下还存在异地票据、异地评级标准和认定等方面,区内地域市场歧视和不完全认可等现实问题)。四是加强金融信息系统的共商、共建、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区内各类金融主体降低信息不对称,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构建和完善长三角区域性金融风控机制,切实维护区内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