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高校的话,是否考上211/985研究生也没用?一曲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高校的话,是否考上211/985研究生也没用?

2020考研已经落幕。这是377万人改变命运的第一战,我们不光期待着金榜题名,还真实感受到了考研带来的压力。现在这个社会学历歧视现象非常严重,可以说学校好的学生就看不上学校相对较弱的学生。就算出国读研,也能看到学校好的硕士对于学校差的学生有歧视心理,这些鄙视让大学生有了较大的压力。学校真的很重要吗?认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想问走进社会的前辈们一个问题:学校标签究竟有多重要?一定要记住,很早以前就看过一个视频。一家公司的前人事经理坦言,“离开人才市场,只带走了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学生的履历表就丢在桌上,要清空。由于接收到的简历多,时间紧,因此大型企业在筛选简历时,会将985和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分别开放。毕业后,只带走了985大学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学生的履历表就丢在桌上,一扫而光。最终 HR得出结论:“你不是我的亲戚,不是我的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老板的孩子,我对你不了解!为何要把时间浪费了,认识我不利用手头的资源,这难道不是机会吗?」你们可能会说这是“以校取人”,歧视学生,歧视校名,但这才是事实。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事实上,这个说法说得对,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学历标签,也就是能力的转化。学识高,学风好,自然是学习能力强的体现,而且好的学校,会附带更多的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宏观视野和再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学历标签决定了你的起点,只是工作年限越长,学历标签的作用就越小,经验和简历的作用就越大。那么,对于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企业如何衡量自己的能力呢?回答当然是学历。下面是中石化总部2019年的招聘名单,大家可以感受到学历标签的重要性。很抱歉,本科不是985,211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非“双一流”院校所占比例超过八成,有超过一半的考生为了改变学校背景而报考研究生。但对于非“双一流”的考生来说,不考研很难找工作,考上名校研究生,不够光鲜的“第一学历”仍然会受到歧视。到2020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总量突破10万人。在面临学历“膨胀”与人才基数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大学的选拔标准“水涨船高”,海归博士与土生土长的博士区别对待,筛选标准甚至可以严格到“学历查三代”。首先,学历不够高雅,直接 out”,已经成为大学和求职者之间默契的“潜规则”。在中船重工某研究所的招聘条件中,白纸黑字表示本科非211院校的博士不能报考;中南某设计院的招聘,则要求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必须是211或985院校;在哈尔滨一所省属大学的外语学院俄语专业教师职位,只要各个学历阶段都毕业,就可以报考。还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公告中没有设置招聘限制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严格执行“内部限制标准”,不声不响地将那些“不合格”的应聘者拒之门外。近日热播的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就为我们全面高清地展现了社会中的学历歧视现象。从各大大学毕业的法律生来就在顶级律所实习,其中有始终读高校的海归王骁,还有丁辉这种二本院校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和起初就在法律界念书且深造的“五院四系”精英相比,丁辉以考研逆风而行,跨专业考入华东政法大学(非985、211的“五院四系”),并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于是这一切在面试官的眼里都显得微不足道,出身更是至关重要,并直接告诉他了这份话:“我们不是往往拿到这种简历的,你也不是名校本科毕业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这个节目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其中总是存在着对原始学历的歧视,而且很可能是你最想去的公司。越大的公司,越有优秀人才扎堆的行业,“草根”出身的人,机会就越少。看了这个,很多人都会问,我本科是二本还是三本,考985没意义吗?毫无疑问,大多数的考研人,已经在高考上失败了一次,努力考研去到一个好点的平台,去弥补过去的失败,不求绝对的逆转,但至少可以比以前更好。也许正因为你不是985,211,你才更需要努力。正如许多国内名校的学生,出国留学后发现,比自己强的人实在不多,有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有些人年轻时发表论文达到十几篇,只能努力赶超。若发现与他人有差距而放弃前进,那才真正的永远被人看不起。无论做什么,只要能让人看穿,就是努力的目标。关键在于努力过程。这期间,读名牌大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一份令人眼花缭乱的学历,更是你通往远方的桥梁。因此,双非生的学生不必担心受到歧视,这世界上可以给我们选择的道路或许不多,但是放心,足够我们选择的。借助于丁辉的一句话来结束:"因为我知道,即使仅仅是比别人多走几步路,也正是这几步,让我们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加油考研人#

匪徒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讽:本科双非考上985研究生也没用

近日,常州大学“学霸宿舍”8人全部考研成功的事引发热议,舍长说,他们一年前开始集体准备考研,每天早上6点多一同起床,一同上课,一同泡图书馆。很多网友为他们点赞,但也有人嘲讽他们“本科双非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因为知道除了考研没有别的出路”。小编认为:考上研究生是一个新开始很多人考研只是为了提升自己,所以努力考上了比本科更好的学校,我们在进步!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单单是上课认真听讲、期末好好考试,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学习,看文献,做实验,做调查,软件运算,写文章等等,专业性更强。就算你本科学校很好,也是要花时间用心学的。出路在哪?身边很多人考研,考个名校的研究生无非就是三种理由:想拿个名校硕士学历,找个好工作想读博、出国继续深造想学点更专业的东西或者换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我觉得无论是哪种都很好,想读书的时候就来读了,而且还努力考上了自己本来高考很难考的学校,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圆梦。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很难得、很棒的事情!

仙人掌

为什么研究生大部分都来自985/211高校,自己真的很差吗?

内容提要:“985/211”院校合计研究生招生占比约40~50%,大部分研究生还是普通院校,但是由于985/211研究生话语权更大,更容易发声,所以会让人感觉研究生大部分都来自985/211高校。这是幸存者偏差,不是事实。背景我国大学生比例低于10%,严格的说是9.5%,不含大专的话是4%。可以发现本科占比依然是少数,211和985更是少数中的少数。全国21岁同龄人的统计结果显示:约28.2%的人接受大学教育(不含大专的话是13%),71.8%的人没考上大学,50.8%的人没考上高中,6.7%的人没考上初中。显然,大部分人都死在中考上了,淘汰率很高。高考情况我们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2017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有1909万人,但参加高考人数仅为920万,占比48.19%,一本录取率大约为5.97%,211录取率大约为2.41%,985录取率大约为0.79%,清北录取率大约为0.03%。考上985可以说是百里挑一,考上清北更是人中龙凤毫不夸张。研究生招生情况以2018年数据为例,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85.8万人,汇总2018年全国151所“985/211”大学(39所“985”和112所“211”)的研究生招生数据发现,其中“985”院校共招生约19万,占当年研究生招生总量的25%,“211”院校共招生约14万,占比约18%;“985/211”院校合计招生占比约43%。可以发现,研究生还是大部分来自普通院校,“985/211”大学的研究生不到一半。原因分析1.生源和报考存在“八-七”现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根据“2019年考研初试难度调查”的数据(有效问卷9254份),80%的考生来自非985、211高校,70%的考生目标是985、211高校,形成了较为典型的“金字塔”考试升级现象,大部分的考生来自于普通院校。这些来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更加喜欢发言或者炫耀,我们更多地听到他们的声音。2.有一种现象叫做幸存者偏差,即你只看到了来自20%的982.211高校研究生总是在发声,而那些普通院校的学生很少发声,没有存在感,所以你觉得985.211高校研究生更多。还有一句戏言:985的在答题,211的在评论,普本的在点赞,专科的只看。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带以常山

2021年考研:这3所大学虽不是985、211,实力不容小觑

2021年考研:这3所大学虽不是985、211,但实力也不容小觑!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就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将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一般的大学对于想通过研究生逆袭实现进入985、211重点大学的同学来说,即使不能成功,调剂这三个大学的研究生也不错。北京语言大学是唯一来中国留学生以中文、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很强,英语等小语言专业是这所学校的王牌专业,另外学校的财政经济类专业在全国排名也很高,而且学校位于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每年吸引大量优秀学生报名。近年来,随着北京语言大学对外交流的加强,学校的国际化教育特色十分明显,因为不是985、211重点大学,所以每年的研究生考试分数的合格线是有人性的,985、211大学非常适合有折扣的学生,虽然不是特别好的名校,但在国内排名靠前,性价比很高。湘潭大学创立于1958年,是伟人毛泽东同志提倡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不亚于211重点大学,所以接受调剂生,但是对调剂生的要求比较严格,2019年的计划调剂定员只有50人,保证研究生的招募质量很高,现在学校有四名两院院士,拥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5%,有留学经验的教师达到25名,教师的平均学术水平排在全国80位。学校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免除研究生都享受最高奖学金,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实现免费上学,优越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在学校决定录取研究生时,也可以选出其中极优秀的,这也正好给那些985、211大学报考折扣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机会,这所学校除了没有985所大学的背景之外,教育、科学研究的实力和质量一部分可以与211所大学匹敌。深圳大学位于经济发达的深圳市,北京大学支持汉语和外语专业的建设,清华大学支持电子、建筑专业的建设,因为这里位于特区,所以聚集了高科技企业,毕业后找理想的工作很简单,最有魅力的是深圳大学的研究生院考试调剂对成绩不特别高,中国科学院、工学院院士15人、美国医学和生物工学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工学院、医学科学院院士4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等,如果能调合到这个研究生,对你来说会有更好的发展。研究生考试的调剂剂是一个选择,这样的选择也许不如你想象的好,但是容易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请不要轻易放弃,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要积极地学习,运用得当的话,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你觉得这三所大学怎么样?欢迎留言。

录音带

985研究生等于铁饭碗吗?别痴心妄想来了,这3种人毕业就失业!

前几天考研复试陆陆续续结束了,有的人考研成功了,有的的考研失败了。有的人觉得考研失败,天就像是塌下来了一样,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很多人考研,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在他们心中“读研总比不读好”,仿佛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把考研成功当做一把钥匙,以为名校研究生就等于车子、房子、票子,抱着这种目的去考研的,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所有这3种人照样失业!1、没想清楚为啥考研2019年的考研人数有290万,但是其中很多人都是盲目考研,他们不了解读研是做什么的,也对做学问不感兴趣,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也是一无所知,这样的人就是没想清楚自己为啥考研。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即使是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顶级学校的研究生,将来也可能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甚至还会失业。2、读研是自律性不强这第二种人就是对研究生生活认识不清楚,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发现,不少研究生在读的人,对自己的导语怨声载道,“不指导自己的论文,不关心自己的生活,也不帮助自己的联系工作”,把研究生当做大学来读,一点都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总是希望借助导师的人脉关系,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前几天广州大学宣布一个消息, 72名研究生被退学,因为他们多次延迟毕业。其实就是他们自律性太差完不成学位论文,达不到毕业的要求。这种研究生不在少数。自律太差了,就别读研了。3、没有明确职业规划最后一种即使没有职业规划,读大学浑浑噩噩的,读研究生浑浑噩噩的,他们总是等着毕业,被动的去找工作,如果又能导师接受,他们还会凭借多年的惯性,去读过博士,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考上名校研究生,最后找一个很烂的工作,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如果还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不知道考上了有什么具体的用处?也不知道考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有个模糊的“有总比没有好”的好处。真的还不如好好的工作,早点挣钱去吧!

年不可举

重点本科和985研究生录取的两个学生差距大吗?

相信每个学生都想考入名校,因为如果能成功进入名校读书,不仅自己的未来有了保障,同时家里的人也会以我为傲。文/耕耕教育我国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在这其中仅有1200所是大学,而在1200所大学之中,入选985工程的大学仅有39所。从上面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一个学生想要考进“名校”的困难程度。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在高考的时候,出于种种的原因,导致自己和心爱的大学失之交臂。不过,并不是一次的失误,就导致自己再无可能和“名校”相遇。有很多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失利,只考进了一所二本大学,但是在上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最后终于在研究生考试中,考取了不错的成绩,成功进入985大学中读研究生。不过有很多的人都很好奇,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差距真的很大吗?二本生和985本科生,同样考上研究生,他们之间有何区别?1、考试时待遇不同每次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很多二本生和三本生,发奋读书最后成功考入985大学研究生的例子。这些故事听起来都很容易,将其中的辛苦知识“发奋读书”这四个字带过了,但现实中真正能逆袭考上985大学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二本大学和985大学在考研的时候,一是学习气氛不同,二是知识基础不同,三是985大学生保研的机会更多。2、就业的优势不同现在的用人单位将“第一学历”看得非常重,也就是说同样是一所学校的研究生,第一学历是985大学的毕业生,会比二本大学的毕业生更加具有吸引力。虽然现在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企业不得再将第一学历设置成招聘“门槛”,但是很多毕业生都反映,虽然明面上没有门槛了,但是“隐形”的门槛依然存在。所以,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他们在就业的时候优势不同。3、上岸后资源不同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他们同样是考取了一所大学的相同专业,985的本科生更容易被有名的导师选中。中国有句俗话是“名师出高徒”,所以研究生导师的好坏,对这个学生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是好的老师相对的专业资源要多,二是好的老师在就业的时候,会更加具有优势等等,这在普通导师的手中,是得不到的,自然同样是考入一个学校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的不同学生得到的资源也就不同。综上所述,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他们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985的本科生确实在各个方面,都比二本生更加的具有优势,所以大家在高考的时候,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功考取自己能力内最好的大学。高考如何高效率的学习?1、课堂效率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讲,要知道认真的听讲会比你私下复习更有效率。尤其是每次考试之后,老师会针对试卷讲解问题,这个时候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不过要注意的是,听老师讲课可不只是用“听”的,而是用“想”的。2、回归教材高考的考试难度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难,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很多同学都反映高考难度甚至不如平时的测验难。所以,到了高三之后,与其想要拓展知识面研究一大堆高级题型其实并没有很大的作用,高考的考试内容是不会超过教材的。3、掌握方法虽然高三的复习时间紧张,但是可不要因为这点,就手忙脚乱的复习。一定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切记不要因为时间快到了,心中就满是焦虑,这样不仅不能复习好功课,反而因为心理压力大最后容易“崩盘”。最后寄语:言归正传,我个人认为不管是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还是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只要是能考上985的研究生,都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呢!因为不管是哪个学生,想要考进985大学的研究生队伍中,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都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汗水。虽然在资源和就业方面,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会有所区别,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考上985大学研究生队伍中的学生,实力都非常的强,未来一定也不会差!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你觉得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请在下方评论区写下来,我们大家一起互动探讨!专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不妨、关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拜拜~(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来源:耕耕教育#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不能过也

初中毕业的亲戚嘲讽985研究生:读书有什么用,挣得没我零头多!

如今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会选择去读一个研究生,尤其是985研究生,更是受到热捧,一般来说,刚毕业的研究生都能拿到不错的薪酬,在就业市场上还是非常吃香的。985研究生虽然人数不少,可占人口比例还是相当少的。然而,一位985研究生却被人说读书无用却无法反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网友说,自己是985研究生毕业,过年回到老家,偶遇一个初中毕业的亲戚,这个亲戚做生意发了财,闲聊中亲戚不屑地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工资还没自己的零头多,不过事实的确如此,他也无话可说。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因为我国人口多,读书的多,不读书的也多,不能因为个例而否定读书的的重要性。大学更是塑造我们人生信念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生又是进一步的深造。另一方面,不论是土豪还是煤老板,自己虽然文化水平低发了财,难道也会让自己的子女也不读书吗?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心里再怎么安慰自己,心里还是不免泛起涟漪,心里还是非常羡慕的,想通了也会发现有些东西就是时也命也,自身实力和努力只占了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靠机遇和运气,虽然很虚无缥缈,可却是真正存在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想,正因为她教育不行,才会说这种话,要是很在意,就跟她一样了。有知识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即使这么想,也不会广而言之地说出来,除了秀自己的智商外没有任何用处。对于这件事,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马蹄

非名校生考985研究生没用?嘲笑努力是一种病态价值观

前几日,常州大学一“学霸宿舍”全体考研成功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然而,在大部分网友表示敬佩和羡慕时,有些网友用嘲讽的语气说,非名校考上985高校研究生也没用。难道,非名校学生考上985高校研究生在这些人的眼中只是徒劳的挣扎?笔者认为,非名校学生,考上985高校研究生意味着要付出比本就是名校本科生,又考上名校的同学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这还意味着这部分人借助考研机会的平等,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图片来源:现代快报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非名校考上985高校也没用”里的“有用”是什么意思。就考研这件事来说,“有用”是拓宽眼界还是让自己在往后的就业中更具有优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恐怕有不同的回答。有用是相对于每一个独立个体而言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考上985研究生有没有用旁人说了都不算数。在一些人眼里,似乎“第一学历”更能说明一个人的水平。“十年寒窗苦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些话笔者在高中时代听的次数多得以至于后期已然麻木。仿佛,高考考得越好的人能力越高,高考已经对人才进行了充分的筛选。现如今一些企业招聘,看的就是“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下,“第一学历”高的就被录取,而那些“第一学历”稍逊的则被刷下。这也仅仅是一些企业的做法。高考不能完全衡量出一个人的能力,它只能在高考那一时期决定了那一刻谁是王者,也仅仅是那一刻。那些高考时没有努力或者失手没能考上更好大学的同学,依旧可以在考研中证明自己,甚至可以超越那些高考得较好的同学。那些本科学校教学资源较差、科研水平较低的同学,可能会在开始时感受到和别人的差距,这是正常现象。本科时你还在考四六级,名校学生已经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科研比赛,暑假你待在打游戏过得优哉游哉,名校学生已经开始参加调研活动。但是本科的经历不能说明一切,当你步入研究生时期,你就和身边的同学拥有了同样追求进步的权利。考研是另一段生活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只要足够努力,依旧可以将差距减小。在这些非名校依然考上好学校的学生的身上,我们最不能忽视的是他们的努力。他们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接着拼尽全力去达到目的。“非名校考上985高校研究生也没用”是在嘲笑努力,是一种病态的价值观。青春始终是一种力量,努力始终要被尊重。

道心

很多学生本科985,却不愿上本校的研究生,这2点是关键

近日,随着2019的考研复试线、复试人员名单、复试时间、复试地点等信息被各大高校陆续公布,很多初试成绩达到相关院校复试要求的同学,早已开始埋头于书山题海,为下一阶段的挑战做出准备了。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在我国的很多985院校中,其本科生虽然是在本校读的,但是研究生却不愿意在本校继续读下去。在外人看来,实在是非常奇怪。清华大学校门不仅是因为本校学生考本校的研究生比其其他人来说要容易许多,而且因为985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比起其他学校来讲,要更上一个台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985院校的本科生,不愿意在本校读研究生呢?其实,大致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点。备考学生一、很多学生选择出国——出国留学,曾经风靡一时,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考上国内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而选择价格高昂的国外院校继续上学。但是,985院校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与上述学生选择出国的理由大相径庭。985院校选择出国,首先是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因为这些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期,往往会申请去国外成为交换生,而交换得院校要比一般出国的同学去的学校要好很多。其次,是因为作为交换生,学校会负担学生的部分费用,这比完全自费出国的同学要省不少钱。备考学生二、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去国内其他名校——比如,北京大学的选择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选择去上海交大。其实,这种现象在名校中十分普遍。985院校毕业的同学,往往想要感受一下其他与自己水平相当或更高的院校的教学特色和当地的文化氛围,于是常常选择与自己学校风格差异较大的学校。总之,985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不选择本校的研究生,不是因为学校不好,而是常常另有自己的打算。

刘娟

985研究生等于铁饭碗吗?别痴心妄想来了,这3种人毕业就失业

考研究生,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了潮流,有的人是因为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的人是因为受身边的人的影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应该学习,接下来说一下985研究生等于铁饭碗吗?别痴心妄想来了,这3种人毕业就失业!1、没想清楚为啥考研研究生考试人数是290万人,其中很多人是盲目的考研,他们不知道读研做什么,对做学问没有兴趣,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即使他们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顶尖研究生,将来也找不到好工作。2、读研是自律性不强第二个人不太了解研究生的生活,经常在社交网络上被发现,很多研究生对自己的导游语抱怨道:“不指导自己的论文,不关心自己的生活,也不帮助自己的联系工作”,把研究生作为大学读,领导的人脉关系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前几天,广州大学宣布让72名研究生退学,也就是说,他们的自律性太差,学位论文完成不了,达不到毕业的要求,这样的研究生不少,自律不好,请停止研讨。3、职业规划未明确即使没有最后的职业计划,也会去大学拖拖拉拉,去大学院等毕业,被动地找工作,如果领导人愿意接受的话,他们还可以依靠多年的惯性,读过博士。以上就是985研究生等于铁饭碗吗?别痴心妄想来了,这3种人毕业就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