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没考上研究生,要二战吗?如果你满足这三个条件,就一定要去二战一丘一壑

没考上研究生,要二战吗?如果你满足这三个条件,就一定要去二战

最近很多考研没有上岸的同学都过来咨询,到底要不要二战。其实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很多,别人可能只看重结果,但你自己要多想一想在这场考试中,你得到了什么?你付出了什么?你考研的初衷是什么,要想一想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再去考一年,如果你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我觉得你一定要去二战。01发自内心地想要读研如果你读研的想法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第一,你选择读研不是为了逃避就业,换句话说就是不认为自己本科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暂时没有想好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所以选择了读研。第二,你想要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向谁看齐。第三,你考研完全是自己的决定,没有受任何人的逼迫。总得来说,就是你读研的想法不来来自于你个人以外的任何外界因素,可能你想读研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目前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还想进一步地提升自己,也可能觉得都读了这么多年书了,为什么不再读研看看呢,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但读研就是你的梦想。如果不去完成这个梦想,未来的几十年中这可能是你最大的遗憾之一,那你不妨再给自己一年的时间。用一年的时间去追逐你没有完成的梦想,一年这个时间段,相比整个人生来说不长,谁说追梦的道路多花一点时间不行呢?为什么不再用一年时间去换来自己未来几十年都没有遗憾呢?02一战的时候你真的付出了、也努力了如果你在一战的时候确实有很努力的付出,考研课程有认真的听过,真题有仔细做过、研究过,并且也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和记忆。而初试成绩确实与你预期的结果出入很大,按照平时复习的水平你能够取得的成绩远远高于现在拿到的分数。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愿意可能是因为考试当天的心情、情绪等等一些小插曲造成的。如果你真的努力,其实你是和那些去参加复试的同学相差不是很远,也就是说你可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考上对你来说就是触手可及的事情,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个状态,那你为什么要放弃呢?03即便一战没有上岸,但自己能够很清晰地分析出没有考上的原因,或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或是没有真正努力,亦或是备考时间太短等等原因没有上岸,只要你能知道自己没有上岸的原因,今年才会更加努力,也更能明确自己应该从哪个方向努力。如果你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没考上,那可能再来一年效果也不是很好。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第一年为什么没有上岸,才能在第二年的复习计划中,把之前做的不好的、有所偏差的地方快速地改正过来。这样今年你才能更加顺利地考上你心仪的学校,或者比一战更好的学校。如果你满足这三个条件,那同学你一定要克服万难再去准备一年。无论别人说什么你都要去二战,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别人说得再多,那也是别人的观点,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毕竟这是你自己的事情,相信这样的你们一定会考研成功的。

金女郎

考研和不考研有什么区别?考上就真的比别人有竞争力了吗?

考研之前先问问自己,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考研?考研并不是所有人通往成功的捷径,有些人适合做科研,有些人适合做管理者,有些人对学术感兴趣,有些人实践能力比较强。19考研的同学也差不多都准备起来了,但是对自己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晰,中途放弃的人无非就是刚开始没有坚定目标,或者拿到offer去工作了,所以,你适不适合考研,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不过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也不要太过对号入座。一、适合考研如果你喜欢科研、喜欢学术,并且对某一学科非常感兴趣,那么你不仅适合考研,更具有成为博士的潜质,如果有足够的能力,说不定以后会在某一学科上做出不小的成就。如果你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你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未来也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类型的同学,也可以考虑一下专硕,近年来专硕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而且实践性也更强。如果你大学四年碌碌无为,时光都荒废掉了,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找到满意的工作,又不想将就,那么现在醒悟也不是太晚,把大学留着的努力都释放出来。如果你想从事的工作需要更高的学历,比如一些事业单位,高中老师之类的,那就要按照你的工作目标去考研,考的越好,竞争力越强,而且要充分考虑地域和院校特色。如果你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但是本科院校水平一般,想要考上985、211提升竞争力,也想要接触更高水准的人际圈,在该行业有一定的人脉,那么你也可以考研,但不要忘记,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实践经验也很重要。二、不适合考研不想工作,对人生太迷茫,觉得学校生活比较舒服,跟风考研,又不确定自己想要考什么专业,那我建议你先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读研跟大学不一样,并不能让你继续每天在寝室刷剧吃外卖,舒舒服服过三年。相反,读研更需要集中精力去学习,跟导师做科研等等。大学不是你做美梦的温床。如果你对进入社会很焦虑,为了逃避这一切而决定考研,实际上你并不喜欢考研,那劝你也放弃吧,进入社会是迟早了,多读几年书也许并不能让你更勇敢。相反,早点进入社会磨炼,才是你更该做的。如果你并不知道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而是想先考考看,考上了再说,反正大家都在考研,就业压力又这么大,说不定读完研就好了。这种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想法,劝你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如果你是那种实践能力比较强、社交能力比较强、口才也很好的人,那你可能更适合直接工作,有些人就适合做管理者、做公关等等,对于某些行业和某些职业来说,工作经验更重要,对于这种情况,三年工作经验要胜过学术成就。考研不是绝对的,关键看你适不适合。

一琴一鹤

“不得不考”的研究生?

如今,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进入100天倒计时。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僧多粥少的录取比例、被标签化的“考研党”……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考试,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讨论。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一个“逃”字,给不少考生们打上了标签。但“考研”岂能被几个词汇简单标签化,个体选择的背后,有名校梦,有竞争压力,有毕业的仿徨,等等。考研,我们专业的“刚需”凌晨2:49,医学生薛薛失眠了。没有犹豫,她打开网课视频,拿出笔记本,听了一节政治课。6点左右,她抱着书本去了图书馆,开始新一天的复习。薛薛的考研倒计时是从247天开始的,从那时起,她的作息表里没有了逛街、聚会、出游,而变成背单词时间、背政治时间、复习《心律失常》时间……卧室里,复习笔记渐渐挂满了墙。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标河南大学。“考研是专业所迫,我个人也想提升一下平台。”她说。正在复习的薛薛。受访者供图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而对于薛薛其他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势在必行。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就可以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而硕士毕业证意味着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他们很清楚,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晋升的障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医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3%),读研比例最高的也是医学生(近30%)。相应的,医学研究生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形势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艰难,去年目标学校复试线一下子涨了20分,今年她的压力更大了。在一些考研论坛的相关讨论里,有的医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学入学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几乎不可能。”有同学这样说。考研,我的毕业出路之一和薛薛相比,同样在备战2020考研的翟宇飞,他的复习节奏要少些紧张。除了复习考研,他还在准备简历参加秋招。毕业于吉林大学的他,在长春、沈阳或是东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飞并不想留在东北,所以他在考虑其他出路。考研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他对名校没有很深的执念,“如果能更进一步也算是锦上添花,考不上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辈们在当地发展得很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姥姥当了一辈子教师,舅舅阿姨们也是当地的公职人员,对于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翟宇飞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飞说,“如果工作满意,放弃考研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回老家。”翟宇飞并不是个例,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两年前,报告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由于本科学历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学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对缉熙来说,成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果不是和同学一起,我考研可能不会成功的。”谈起未来的规划,缉熙没有很具体的想法。“可能会去当高中老师吧?”她有点犹豫,“还是看工资择业吧,其他只是加分项。”有了高学历,才有竞争力?不同于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决定考研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不抓紧提升的话,很容易被学历限制上升空间。”柴子岩说。一些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明确要求985或211学历,这个门槛把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柴子岩挡在了很多机会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随着知识技能的更迭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会有被裁员风险。身边的同事也给他带来危机感。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归”背景、硕士学位似乎逐渐成了“标配”,而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空间也远远高于自己。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复习受访者供图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纠结,前前后后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考研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辞职去考研,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离职意味着没有收入,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的他只能吃“老本”;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的年龄也显得尴尬,研究生毕业就已经30岁了。除了这些,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在他们眼中,拥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的儿子该考虑结婚了,这时候去考什么研?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戒掉所有的娱乐活动,卸载手机里绝大部分软件;为了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只吃速食简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数题……重新适应学生生活并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可是,重返校园哪有那么容易?2016年柴子岩毕业的时候,据教育部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只有201万;当2018年他报名考研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0万,但当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仅有85.8万人。“很多人注定只能当‘炮灰’。”柴子岩说,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个。知道落榜的结果后,柴子岩躲起来悄无声息地哭了一场。看着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学历不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对象,二十多岁的人一事无成,他觉得“除了考试,好像真的什么都不会干了一样,连烟火气都没了”。他重新审视了考研这个决定,真的非考不可吗?但他不后悔,回到职场的柴子岩说,如果有可能,他还想考研,但这次会考虑在职研究生。考研执念,真的要非考不可?“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奋斗的记忆,那么考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狂欢。”柴子岩这样总结那场“刻骨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在校生、职场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狂欢。是什么原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吴睿认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的增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吴睿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郎铁柱说,“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是自愿或是随大流,不少学生把考研当成了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吴睿说。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实践经验,有的需要学历提升,他认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距离开考还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飞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回到工作岗位的柴子岩也在犹豫是否要考在职研究生。

出外人

为什么大多数人考不上研究生

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341万,又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家宣布括招18.9万研究生,这就使得录取人数达到空前的100万,但尽管如此,还是有241万人,没有通过研究生考试,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人考不上研究生呢?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想太多做太少在考研这件事情上,是有太多人想太多做太少,经常打听别人的学习进度,纠结自己考不上应该怎么办?手机从来不离手,每天能够看到他认真学习的地方,从来不是在图书馆自习室,而是手机游戏。有效的学习时间太短,导致太多数学习任务无法完成,甚至可能从来没有给自己制定过一些学习任务,自己能够做对的题目也就越来越少。没能够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初试,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次有太多考研人是在中途选择放弃的,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九月份就放弃了,在报完名之后,又有一大批人在十一月份开始放弃,在临进考场之前,还会有一些人放弃。甚至能够看完四科的同学,已经可以说是十分优秀了,就这样从准备考研到报名,再到走进考场,直到最后走进考场能够考完四科的同学越来越少,这就是大多数人,没能考上研究生的原因之一,不能够坚持,多坚持一下还有希望,要是不努力不坚持,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2、选择大于努力如果吃苦能赚钱,建筑工都是千万富翁了,在高手云集的名校竞争中,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院校的金融专硕,400分的复试分数线和360分的复试分数线有着天壤之别。上海财经大学每年都会有390分的考生没能够进入复试,而390分的成绩在普通的211高校中,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不敢保证你一定会被录取,但是进入复试一定不是一件难事,三本逆袭985,4个月上岸名校研究生的故事,的确能够让人心潮彭湃,但是能够完成这件事情的人,一定也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如果我们在不了解主认公的情况下就盲目模仿,考研失败就是大多数人的结局,并且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凭什么那些知名院校会收一个,专业基础不牢靠,而且考试靠突击完成的同学呢?但是有一些聪明的同学,通过提前了解院校和专业的情况,结合自己自身的条件,选择了一所性价比超高的院校。顺利考上研究生,这才是准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眼光,但是你也要了解到,选择虽然大于努力,但是不努力再好的选择都没有意义。3、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那些考研期间你瞧不起的那些人,最后可能混得都比你好,研究生考试超过70%的淘汰率,让大多数人都没能够如愿考上研究生。我们要想做好这件事情,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那就是踏踏实实努力,认认真真坚持,不要把这个世界让给那些你看不起的人,用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给那些劝你放弃、劝你去考公务员、劝你去相亲,并且从来没觉得你可以考上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考研有340万人,200万人都是划水的,真正踏踏实实努力的人不到100万,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什么,考研自己偷偷努力野蛮生长就可以了,真正努力的人哪有时间刷手机。考研和搬砖一样,平时每天搬五百斤砖,考场上搬一百斤砖才会显得轻松一些,如果你在需要努力的时候偷懒,那些考研期间你瞧不起的那些人,最后可能混得都比你好。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因为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卓尔不群的背后都是无比寂寞的努力。

习常

不考研就可以摆脱考试了吗?考研弃考族醒醒吧

从今年的考研报考数据来看,今年的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不少,创历史新高,成为了最难考研季。其实,这几年考研人数都是逐年上升的,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化,明年报考人数将会更多,那么对于考研族来说,其惨烈程度似乎快比得上高考的状态,不禁有人会说:考研不易,生活艰难,上升通道即将关闭。其实不仅是考研难考,其他的招考难度也逐年上升,比如前几天结束的公务员国考,很多岗位的报考比例也创历史新高,因此,面对这种现状,很多本科生几乎要拿出一年多的时间准备着考研或者其他的招考考试,为的是能通过一考改变命运。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提升自己,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考试,为了通过考试,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但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喜欢考试,因为不喜欢考试带来的压力感、紧迫感、以及失利后带来的失落感等。所以很多考研的学生,往往到了上考场的时候,就出现弃考的现象,因为他们受不了这种考试带来的各种难受的感觉。想着放弃这次考试,直接等毕业时找个工作就可以避开考试带来的痛苦了。其实这些考生把这个问题想的有些简单,他们认为考研和本科毕业后直接找工作两者之间是二选一的并列关系,其实,对于这两者之间,无论从就业的质量、层次和就业难度上来看,二者并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因为从实际的情况来说,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质量和层次都要比本科生要好很多,而且从难度上来看,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要比读完研后再去找工作要难很多。可能有的人会说,不考研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我想说的是选择是有很多,但是你既然报名要考研,就要理解考研对现在的你意味着什么,对于即将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就是你最容易获得的一次提升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放弃这个机会,那么就很难获得一个这样容易上升的机会了。还有人会说,自己也知道考研以后前景要比本科毕业好很多,但是自己就是不想参加考试,自己能不能不考试直接去找个工作呢?我想说的是,除了考研之外,目前所有的行政和事业单位、绝大多数企业招聘时,也是要通过选拔考试进行招聘的,也就是说你要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就无法绕开考试这一关,而相比于其他考试的竞争压力,考研反而是最容易压力最小也是最好考的考试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用一次考研加上三年的读研经历要比本科直接找工作再在社会打拼提升要容易得多,也划算得多。那些有弃考想法的考生们,醒一醒吧,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最后让自己后悔来不及!

山楂

觉得心累、考不上,想放弃?学姐亲身经历告诉你考研真的不难!

新一年的研究生考试,马上就要来临了。之前在刷博的时候,看到好多考研党在现在这个阶段,感到压力很大,没信心,觉得自己考不上,然后想放弃了。考研,其实承载了我们普通人的太多梦想,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我们来说,这是我们改变人生最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如果你正在备战,可能你是二战,听听上岸学姐当年为了考研到底能努力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做决定。考研的路上,不只是你一个在战斗!1.我也体验过这种感觉,由于考试的临近,会感到紧张,心累,害怕,觉得自己还有好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想放弃但又不想前功尽弃。我不知真正的会有多少同学会选择放弃,但我想没有一个是真的想放弃自己,只是可能感到压力太大,想着:“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是否可以考上?”相信好多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人,距离考试越近,心中可能越会这样问自己。2.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身边很多人说你考不上,你偏不信,心想:“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行?”你每天最早到自习室,可能经常早餐都是边走边吃,穿着厚厚的棉裤在大厅里背书,偶尔有时候睡过一次,可能感觉世界都变了。每天坚持学习到宿舍关门才回去,这时候想着再坚持坚持,考上就好了。可你也会在傍晚时分崩溃:当感觉自己学习状态不佳时,当感觉好多题自己做的哈正确答案不一样时,可能有一万次想把考研的这些书撕个粉碎,然后大声说老子不考了。但是最后还是做不到,因为不甘心,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能行……3.最开始家人和你商量:“选一个差不多点的学校就行,这样可以保证考上。”你不听,因为你不想就那样将就着,因为喜欢心目中的那个学校已经很多年。我有一个这样的同学,本科在一个普通的一本(非985/211),考研目标北大。备考的那一整年都是自己在校外租了房子。每天早上4点,起床背政治,在图书馆趴着睡午觉下午1点,起来学英语晚上6点,晚上去操场跑完步12点。半睡觉对,每天就睡3个半小时,加上午睡一共4个半小时,除去吃饭,其他时间都是在学习+运动,风雨无阻,坚持了一整年。那一整年没有人看好我,毕竟本科出身普通,我们那个学校最终能考上北大的寥寥无几,连我家人也说“你考个吉大就好了”,因为吉大招生名额多一些。最终呢,考上了北大。“在我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我只想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是她后来分享的话。现在她读着自己心仪喜欢的专业,梦想成真,不过就是如此。当你付出一定的代价和努力,你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4.好多人在疑惑考研到底有什么用。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有选择做主的权利,疑惑可能是你还没真正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当你确定是自己喜欢的,管他呢,尽管去追求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既然我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努力的把它做好,最后信心百倍的走上考场把卷子写完,给自己一个交代。只要把这个过程做好了,也许结果也会很不错的。写到这里想分享一句话给考研的学习学妹:当你看到别人付出100%的努力,那么最后收获100%的结果;而你付出80%的努力,最后可能收货为0。算鼓励,也算一点点经验。只希望你,可以坚持到最后,走出最好的自己。

汝戒之哉

考研最难的4所大学,不是一般人都能考得上,但考上就是金饭碗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内顶尖的财经类大学之一,其中,应用经济学即使国家一级重点建设学科也是一流建设学科。中经每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录取比大概在5-20%左右,其中金融、会计的报名人数最多,且录取难度最大。我们都知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研也是选拔性考试。很多人在高考结束后,虽然也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但是都没有考研那么难。是的,考研确实是难的,考研的备考过程是艰难的,考研的复习存在风险,不是每一个复习备考的考生都能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说安徽最好也最难考,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莫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很多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名校情结,觉得只有考名校的研究生才有意义,只有985和211高校才有意义,那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会不会浪费几年的大好年华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非常出名,并且其师资力量非常强大使得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是能进入复试的人却少之又少。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只能膜拜了。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请不要担心,也不要害怕,在你努力的路上试一试也是很好的,至少不会留下遗憾!考研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一旦下定了决心准备考研,恩波考研提醒;首要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性而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重要的第一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历史最为悠久,中国师范类大学第一把交椅,教育氛围浓厚。学校的图书馆超一流,每天的人都是特多,经常都会看到学习的人。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985 、211 高校,是一所百年名校。其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要想考上这4所大学的研究生,不是一般的厉害,但考上就有铁饭碗。

出车

复习一个月能不能考上研究生?不是学霸的我也考上了

这篇文章并不是告诉大家只复习大半个月一定能考上研究生!!所以…如果已经有强烈考研欲望且要求较高方向清晰的同学赶紧看书去吧,这篇文章没必要看!那些在纠结究竟是工作还是考研以及什么时候开始复习的同学,看看吧。当然文末有关于我个人对学习和考试之间关系的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如果看完这几句话还是觉得我在说只要复习一个月就能考上研究生的,放弃吧!你不适合考研!背景本科:上海师范大学科学教育(这个很重要)2013年7月毕业。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植物学2018年9月入学。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是二战,其实并不,我是伪二战(我就没参加一战)。原因嘛……大三没想考,大四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对我很好而且研究方向是我自己喜欢(确认过眼神),所以就决定考研啦!最终成绩:289,政治:52,英语一:59,植物学:92,生化:86,复试分数线:280(国家线)。我绝对不是学霸,本科毕业前差一点总绩点没有达标!!所以纠结要不要考研的小朋友都可以放心,绝对能考!当时考研的科目一科目二一定是政治英语,科三科四分别是植物学和生物化学,这时候我的本科专业就有用了,这两门课都是我们的限定选修课,考试的参考书目就是我们的课本所以或多或少对里面的知识有所熟悉(虽然我其实已经忘完了)。为什么起这个标题,因为我真的只复习了一个月啊!!我毕业之后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板(至今在她手下打工),而且这个行业也是我最愿意去的,当时和老板说好,考得上就读书考不上就转正!(老板竟然能同意我也是很感恩)所以我的考试压力不大,没有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壮烈。我一直到12月申请停职复习!12月23考试。。。好吧其实我只复习了23天。客观条件先说说客观条件,因为连学院都没跨,所以可以直接问学姐啊同学啊要复习资料。在此非常感谢提供复习资料的学姐,以及尽心尽力为我解答生化问题的同学啊!我家边上就有城市书房(没有wifi!!),每天8点起床9点出发去书房看书晚上7点回家吃饭,学习氛围真的还蛮重要的,书看不进去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书自然有了动力。在家里有wifi有手机和电脑,这两个屏幕里的好东西可太多了,看书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会看书的。城市书房边上就是健身房,一共三周复习时间第二周我每天晚上看完书都会去健身房健身1.5~2小时,我本身有健身习惯保持健康还是很重要的。主观条件再说说主观条件,本身我所在的公司就有很多对外工作,四六级也过了,所以不是很怕英语,考前刷了12~17的真题,把题目(文章单词不会就不会了,题目看不懂是要命的)中不会的单词全查了背一背。政治考前一周每天3小时左右背完肖四基本也就这个成绩,剩下的时间就是看植物学和生化。植物学是我最有信心的所以尽量拿分,生化保证不考崩就好。本科是师范专业,对考试也算有点师范生的直觉吧。在此提醒各位:主观题打分先定档再订分!分数不在于你答的多好,在于你的字好不好!!老师批卷子真的只有几秒钟,根本不仔细看内容,字的第一印象越好订档越高,内容好坏基本不会影响分数档的高低!这个内容基本上将英语翻译和作文的老师都会讲,请一定要重视。如果因为字不好看导致定档偏低就太亏了!!这三周我基本就是每天抄各种知识点来练字的,练不好看也一定练要清楚,字写大,答题纸一定写的下的!!看视频基本上是日常,在自我怀疑的时候他的视频真的很鸡血很有用。关于学习资料,真题很有用!!真题很宝贵,千万不要死刷,要从真题中要总结出规律和经验(不然也不会那么有名)。现在视频资源非常充足,很多课都可以在各种视频网站上找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没有好坏找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理论就行(虽然不提倡盗资源,但是学生党资金有限这些真的很有用!且行且珍惜!也感谢那些up主们)。都是成年人了,学习靠自觉!为啥我考上了?回到开头的那句揭语:“世人若学我,必堕入魔道!”能考上研究生真的是很多的原因的总和: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导师、好老板、城市书房、健身……这些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我可能都考不上!辅导员也说:“考研啊,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其实并没有把这次考研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我的心里压力不大。在考前我对这次考试并没有抱很大希望了,毕竟像我这样23天的复习就能考进应该都是奇葩。对于我来说考研只是一场检测,让我知道我尽全力学习23天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在我今后的人生的决策上是个重要的参考,让我知道自己的工作学习能力到底有多高,知道这些远比研究生入学资格要重要的多。而且这23天是我真正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习,顺便考了个试罢了。现在太多的教育体制都是为了考试顺便学习,这也是我师范专业毕业后不想做老师的理由之一。各位已经备考核将要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我知道你们现在卖力看书都是为了考试,但是希望你们能从现在开始,换一下重点,希望你会觉得手边的书充满了吸引力和乐趣,Keep on learning!最后还是要说,考研是自己的事,每个人的目标和能力都不尽相同,我只是将我的实际情况和故事分享了出来,肯定不是适合每个人的,但是应该确实有些干货,要知道别人的经验终究是别人的,结合实际博采众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灵魂

考研考还是不考,这四大好处只有研究生才有,就是你考研的动力

考研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很多考生害怕将来的考研人数暴涨,这让很多考生在选择考研之前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考研,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和300万名考生竞争,到底值不值?今天在这里告诉大家,考研考还是不考,这四大好处只有研究生才有,就是你考研的动力。一:找工作,你胜了,别人很可能连门槛都跨不进考研究生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应聘同一部门的人相比,如果有大学院的学历,如果没有他,你绝对会占很大的优势,在学历几乎可以证明一切的社会里,用学历说话是最公平最残酷的,结果,有研究生的身份证,这个专业深入研究的程度更深,我的专业素养比普通的本科生强,在很多职场可以胜任专业素养高的人才。而且,很多职业对学生的学历有着最基本的要求,就医学来说,没有研究生的身份几乎不能进入公立医院。二:待遇普遍更高,难道你不想拿更多的工资吗研究生的待遇比普通本科毕业生好,这个也没错,很多用人单位为了引进人才,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以更好的工资和待遇留有更好的人才,而且,研究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大小补助金,经常能看到住宅辅助车等,也就是说,可以享受普通本科毕业生得不到的优惠,比别人稍微奋斗一点的时间当然是有价值的,另外,研究生院的能力强的话,在工作中很容易被加薪。三:考公成功几率更大,岗位选择更多很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后,和专业工作不太相似,公务员考试合格时,申请的要求不限,虽然专业以上的证书都可以申请,但是在岗位的选择时,研究生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研究生在选择职场时选择更多,并且都是更好的,更高的岗位,但是专业生和普通本科生的岗位选择是限制的,所以,如果你拥有研究神的身份,在考道路上也会更顺利。所以,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历,还是有价值的,只要考生的专业不是重视工作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报考大学院的必要性就不大,大家认为呢?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下方发表你的看法。

连营寨

考不上研究生的六大阻碍

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话大家都不陌生;还有一句专属考研圈的话是,看了那么多经验帖,依旧考不上研究生。考MBA或MPAcc的同学当然也不例外,刷了无数成功或失败的考研经验,到头来不尽人意... 经验帖铺天盖地,如何选择?拿来主义学长说数简单,最后再复习;学姐说高分就指着数学,得花更多时间...看到这,你该怎么选择?汲取来的信息太多,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完全继承。认清自己,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失败的经验也是给大家敲响警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味感动自己cc同学从早学到晚,或考mba的朋友放弃周末节假日,除了工作就是学习,被自己的勤奋感动。但如果效率低,没有进步,只是因为身体的勤奋而感动,我想完全没有必要。大家的目的是有所得,有进步,考上,而不是感动自己。害怕失败心态无法摆正,整天怕联考出状况,面试有黑幕,最终结果不理想甚至落榜。笔试到底什么情况,学校录取标准到底是怎样,这些不可控因素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与其害怕这些,不如全力复习笔试,准备面试,最终无论结果怎样,至少能做到不留遗憾。信息不对称全力复习并非不用关注院校招生政策,学长说××学校好考,你就傻乎乎去报考,殊不知学校今年招生名额减少;打算读全日制,却不知学校只招非全日制...信息对称在择校时非常关键,绝不能只是“听说”或“以为”,而应该通过专业辅导机构,分析自身情况及院校政策,确保一次考上。认清自己认真对待模考,每次模考都是认清自己的机会,模考得200分,要梳理自己真正会的是多少分,瞎蒙的占到多少;哪科是弱项等等。提高30分,认为自己进步很大,却没意识到是基础差,起点低。跳出小圈子进入大群体,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位置,时刻保持危机感。想要检验复习效果的同学可加入社科赛斯“每日一练”战队进行自我测评,微信公众号(success)聊天页面回复“每日一练”获取测试,做完之后回复“答案”获取解析,每天更新~自我松懈7月前是基础复习,完全没接触的同学通过阶段性学习取得一定进步或很大进步,从最开始的100分提高到160,觉得联考也就这样,没那么难嘛!进入7--10月提高阶段时,心里松懈,固步自封,但松懈之后是无法真正再紧张起来的。到10月之后的冲刺阶段,依旧会懈怠,所以在最终录取之前,绝不能自我松懈,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没有老鸡汤,也没有速成神功,但每条都是过来人肺腑之言,大家有选择地拿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