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生们每天都在做什么?绑架者

博士生们每天都在做什么?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对博士生的日常生活感兴趣,他们是不是过着平凡枯燥的日子?客观来说博士生在第一年的时候是感到很轻松,每天不用忙着做实验,看文献等,平常就是去听学院某个导师讲讲课,有空会了就去做做试验,统计下数据,说轻松并不是安排上的轻松,而是心情上的轻松。到了第二年,博士生就是实验室的常驻人口,每天的工作基本一致,文科博士每天忙着看文献,查资料,理科博士忙着做实验、统计数据、学习软件等,要不就是带带学弟学妹,中间还会穿插着帮导师跑腿等一些小事情。在某视频网站上,有几名博士生用VLOG方式记录自己每天博士生的日常生活,看看博士生的日常生活都是什么样,是不是我们想象中,带着大黑框眼镜,走路都在思考问题的大学霸。Part.1历史博士生的一天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美好,但也没有你想象的怎么差。这是一条长达12分钟的VLOG视频的主人公是一名历史专业的博士生,他分享的是一天的博士生活与正在做研究的想法。Part.2计算机女博士的一天。在平常人的认知中,女博士都是蓬头垢面的不会打扮自己,非常的刻板严厉。其实女博士化妆打扮自己完全都是靠心情。非常真实的生活,平常就是实验实验实验,看论文看论文,写代码写代码Part.3博士生的假期博士生在想假期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假期是什么,文献没有写,论文改了吗?修改发表了吗?博士读的时候,年龄大都将近30岁了,你觉得你不急,你父母急啊,过年一道庭到聚会,长辈们肯定会说什么时候结婚?有对象了吗?你表弟小你好几岁,结婚都两个小孩了。说到这,你还有假期吗?假期时间也有在努力做实验的博士生,在她的眼中,假期就是用来做实验的。Part.4交大博士 I 如何写学术论文在视频中,博士们不仅有日常生活,还有交大博士记录分享如写 学术论文,从论文的规范、结构、选题、阅读、在到最后整理文献及及投稿,充满了细节与严谨。

夫迹

读完博士干什么?

共青团中央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年08月05日05版 作者: 李雅娟),图片来源于千库网导读眼看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手握两所高校offer的物理学博士孟溪,却一瞬间觉得高校对自己没有吸引力了。拿到某名校文科博士学位的林飞,从企业年薪20万的岗位辞职后,却发现准备入职的高校放了他鸽子。27岁博士毕业的任奇,进入国企工作后尴尬地发现自己属于“大龄新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在学术圈外,博士该何去何从?眼看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物理学博士孟溪手握两所高校的offer,俨然已是博士毕业生中的人生赢家。但她参加完博士论文答辩后,却突然感觉自己的情绪跌入了谷底,什么事儿都不想做。她曾以为自己想当一名高校教师、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然而这样的道路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让她感到恐慌。孟溪去论坛求助:博士毕业,不想去高校,但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该怎么办?在与她同年毕业的数万名中国博士中,孟溪提的问题不是个例。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2004年,有2.3万名博士毕业,那一年,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门类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名,同年,近10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在传统的观念中,博士是本学科的“看守者”,获得了博士学位,就应以学术为业,选择非学术职业的人往往被视为“管道的泄漏”。但这一观念日益受到挑战。统计年鉴显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在学术圈外,博士何为?学历市场的赢家,就业市场的“萌新”读博之前,孟溪的想法很单纯,甚至有点儿“愣”。“当时年纪小,总觉得这辈子起码得做一件一般人干不了的事儿。”这个东北姑娘说。她就这样开启了读博之路。至于未来找什么工作、就业市场情况如何,她自嘲道:“以我当时的心智情况,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些。”读博期间,她跟导师交流最多的就是实验情况。而工作打算以及就业市场的行情,则很少进入师生们的讨论范畴。过了3年多“朝八晚十”、周末单休的实验室生活,一位博士师兄提醒她:“赶紧做简历,准备找工作吧!”孟溪开启了“找工作模式”,但她实际上无法花太多时间联系工作:写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就已经占据了她的绝大部分精力。为了修改毕业论文,她连续一个多月熬到夜里两点才睡,早上醒了,抓起一件衣服套上就开始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身上这件灰色套头衫自己已连续穿了十来天。她的导师们认为,“博士毕业理所当然去高校”。孟溪的博士师兄师姐毕业后,基本都走了这条路。孟溪原本也以为自己愿意当一名大学教师,将科研作为志业。今年春天,孟溪的论文盲审和毕业答辩都很顺利,有两所高校也给她发了offer。眼看再过不久就能拿到学位证,但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击垮了,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涌出来。心理咨询师告诉她,这是她读博期间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所致。前几天,她接受家人的建议,同一所离家较近的高校签了约。高校里的绩效考核让她担忧:学校明确表示不会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而且她要在入职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考核标准,但她此前已经听过好几起校方失信的例子了。孟溪有一个朋友在山东某高校任教,入职后才发现校方提高了考核标准。朋友向她抱怨说:“安家费没落实多少,别的(待遇)也没涨,倒是考核标准涨了。”但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马军认为,当前博士生的就业情况仍比较乐观。他告诉记者:“在高校里,除了国家提供的基本工资外,如果科研成果比较多,每年收获的科研绩效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是正常薪酬的10倍,没有上限。”学科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马军说,很多工学专业的博士可以在校外找到横向课题,收入都非常可观。”与孟溪相比,林飞谋求教职的道路更为曲折。去年,林飞在某名校拿到文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没找到满意的教职,便接受了某大型企业的offer——管理岗位,年薪20多万元。他工作了两个月后,突然接到外省一所高校的入职通知。尽管企业的薪资待遇符合预期,但林飞感觉工作不够自由,相比之下,他更向往高校中的工作环境。导师劝他谨慎考虑:“当‘青椒’是看不到头的。”家人则支持他去高校,认为大学教师是份体面的工作。林飞告诉家人,教师的月收入只有在企业工作的1/3。权衡之下,林飞还是作出了决定。林飞没有立刻辞职,那时他的毕业证已经到手,但学位证要到年底才能拿到,他希望两证齐全之后再去办理入职手续。这所高校的工作人员一开始表现得通情达理,他们说可以先为林飞安排宿舍、办理校园卡,等他拿到学位证再办理入职手续。但下一通电话就变了味道,一名教师要求林飞立刻到校坐班,理由是所有青年教师入职第一年都要坐班。尽管家里有些状况,但是林飞还是匆匆办理了辞职手续,赶到学校。年底,林飞拿到了学位证,第二天他就按入职学校的要求去做了体检,准备次日去报到。这时,他又接到了电话。对方告诉他不必来办理入职手续了。林飞大惊,连忙坐高铁赶到学校,却被告知没有编制:学院说因为学校不给编制,学校人事处则说学院没来申请。林飞打通了院领导的电话,被告知:现在已经没有名额了。院领导承认,在林飞之后,他们又面试了其他人。林飞意识到,如果有了更合适的人选,校方会主动毁约,“学校只是损失了5000元违约金,但是对于我们毕业生的影响就很大”。辞掉工作的那半年多,他几乎没有收入。作为导师带的最早毕业的博士生,林飞找工作的情况也很受学弟学妹关注。林飞毕业还算顺利,即便如此,他参加博士毕业答辩时,也已经身无分文——博士延期这一年,学校停发补助,他靠在校外做些兼职养活自己。现在,林飞还在寻找教职。这一年多的波折,带给他新的反思:“念了这么多书,脑子也要活一点,生存能力是第一步。”多元化就业趋势初现任奇在博士毕业后到某国企工作,作为一名工科博士,任奇在企业中做科研不必担心偏离实际——国企中的科研工作都直接面向生产,而且可以提供一线数据作为参考,而这些数据通常不对外公布。再者,国企资金雄厚,任奇不必像在高校工作的同学那样绞尽脑汁地申请课题基金——企业内部就可以为他提供数百万元的研究经费。但任奇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年龄。任奇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为本校的直博生。跟读完3年硕士再读博的同学相比,27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任奇,已有很大的年龄优势。尽管如此,任奇进入国企工作后,还是尴尬地发现自己属于“大龄新人”。任奇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如果在企业发展的话,博士只适合走技术路线,如果走行政管理路线,可能已经晚了。”但任奇又意识到:在仿照公务员系统运转的国企中,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围绕行政管理权力展开。这就意味着,如果他达不到一定的行政管理职位,对于做科研也不利。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在清华大学的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华为公司连续3年都是“收割”清华博士最多的单位。今年5月,华为海思发布全球揽才公告,多达31个岗位招聘博士生。近日,华为给应届博士毕业生开出百万元年薪的新闻又吸引了众多关注。最近两年,前述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还出现了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势力”。不过,上述几家企业招聘的博士生一般限于计算机、应用数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近年的热门领域。在网络论坛上,在公司和高校的工作之间权衡的咨询帖也有所增加。显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私企的账,有人直言:与985高校的助理教授相比,华为公司“只是钱多一点”。另外,还有众多博士毕业生选择到党政机关工作——去年,福建省委组织部一举招揽了30名清华博士毕业生,仅次于华为公司的31人。从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不难发现博士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5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到国企、私企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这背后是严峻的学术圈就业形势:博士帽年年增加,但学术职位的数量却相对稳定。早在数年前,博士就业问题就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起重视。上述国家对博士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博士在传统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且理工科比人文社会学科下降更为明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告诉记者,以美国为例,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就业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80%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47%,虽然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的博士毕业生仍以在学术界就业为主,但比例均有所下降——人文学科类下降了 10.7%,社会科学类下降了17.9%。供大于求的形势之下,“非学术职业”就成为博士毕业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马臻认识的博士生中,有人到高校当老师、有人到企业工作、有人到中学当老师。马臻认为,这些情况都理所当然:“形势就是这样的,高校没有那么多职位,而且高校‘青椒’比较苦。如果特别喜欢做学术的话,可以留在高校;如果想挣钱的话,那就可以进企业。”马臻认为,不同大学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很大,泛泛谈论“博士生就业情况”过于笼统。他说:“有的高校,学科博士点膨胀,人比较多、科研基础又不是很好,那么(博士毕业生)可能就有些不受待见了。”通过观察自己的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的情况,马臻发现,硕士生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实习,博士生找工作反而更简单,只需投递简历、再花少量时间面试即可。在一些招聘者眼中,博士学位本身就有足够的分量。马臻的一个博士生找工作时,对方表现得非常信任这名学生:“能读下博士学位的至少不傻,有专业能力。”马臻认为:“机会永远是属于强者的。”学术圈外,博士何为?早在2011年,《自然》杂志就曾连发3篇文章,矛头直指博士过度生产现象。其中一篇文章认为:博士规模之所以迅速扩张,是受科研项目需求的驱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容量。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去年9.55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人数再创新高。博士帽多了,甚至一些并不指向学术生产的工作岗位也明确要求博士学历。近年,有些高校招聘辅导员时要求应聘者有博士学历,而在以往,这个岗位上主要是本科或硕士毕业生。1979年,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但与此同时,中国还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卿石松提到几个数据:企业是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最多的部门,2017年各类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的77.6%,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还不到1%。另外,中国的高校里,除了研究型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其实并不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仅占24.4%。卿石松认为,就传统的博士“生产”目标——培养学术接班人——来说,博士数量可能过多,但中国高校依然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如果换个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级人才,要推动科技和产业革命,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高层次人才,当然越多越好”。他认为:如果将企业的需求考虑在内,目前的博士人才仍然不足。在高等教育更为发达的美国,未来的轮廓初现:今年3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报告称,在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就业的博士毕业生占比(42%)首次接近教育机构(43%)。这被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张恬在读博之前,就是奔着工业界去的。面对几份offer,她没有太多犹豫便选定了这所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州立大学。在业界“大牛”手下工作了3年,张恬通过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座开始接触业界。张恬同门的博士师兄师姐,大部分都到工业界工作,也有人到美国联邦政府做与企业相关的科研工作。今年暑期,张恬申请到波士顿一家公司的实习岗位。她原以为,公司里的研发工作相对简单,博士期间多学的知识可能用不上。但她开始工作后就发现,这家公司在研发很多新产品,她面临着许多未知。跟张恬读博时做的课题相比,公司里的课题难度不大,但也有些挑战。在这里,她的研究能在较短时间内就看到答案,“正反馈来得很快”,这让她觉得“自己的活儿没白干”。相比之下,读博时的研究就像一个人在广阔的沙漠里踽踽独行,不知还有多久才能看到绿洲,更不知道,前方究竟有没有绿洲。“在学校里做实验,需要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试错。”张恬说。而在公司里做研究,容错率比较低。卿石松作调研时,有企业主向他抱怨:有的博士毕业生来到企业工作后,仍然延续学术研究的思路,但企业更看重研究的效益和时效性。卿石松认为,到企业工作,博士生需要理解商业文化和商业环境,例如更多考虑经济效益;但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学术能力仍应是核心,此外可以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等。卿石松说,在英国,出现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博士的现象:企业若需要某方面的人才,便与擅长该领域的高校联合培养。企业由此介入博士培养阶段,博士生则带着企业的研究课题读博。作为宏大结构之中的个体,博士生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更早地规划未来。作为导师,马臻曾多次主动邀请名企HR来校做讲座,为学生们讲职业规范、职业伦理、应聘和面试技巧等。他认为:“导师在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马臻会为他们介绍工作机会、亲自写推荐信,等等。平时,马臻时常跟学生们“应机说法”,例如提醒他们学会从领导者的视角思考问题。短暂的企业工作经历,让林飞重新审视所学。在企业工作时,林飞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我学的专业,社会到底认不认可?”他决定,就算未来去高校工作,也不能仅仅会写论文,“否则研究的东西对社会无益”。他问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能贡献给社会什么?自己又希望得到什么?”林飞的结论是:“研究要接地气,学术才有生命力。”(应受访者要求,孟溪、林飞、任奇、张恬为化名)

果保汝矣

博士生毕业都从事了哪些职业?你都知道哪些?

一提到博士,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绝对是学习领域的学霸。不然谁能有这么高的学历。很多同学辛苦的考个本科就不容易了,更别说是博士了。只能羡慕一下别人,其他的只能留下更多感慨。感慨自己智商不过,感慨生不逢时,感慨自己没有好的命运和机会......无线感慨和惆怅随着本科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的产生,很多人都盯上了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个学历。大家都想知道这些学神一样的人物,毕业都会从事什么工作呢?这个确实让人比较好奇,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博士毕业从事最多的几个岗位吧,每一个都是让人羡慕不已。博士学历1、国家科研机构这样学历的人才,肯定不会进普通企业面试了,不然这么多年的心酸就又回到了原点。毕竟国内的博士学历还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人才,一般都会受到国家重视,一旦毕业,很多科研机构就直接聘用了。不需要自己出来找工作,这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国家科研机构2、公务员听到博士都会进入公务员,作为本科的你是不是很紧张。感觉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和自己竞争的都有博士了,其实你不用担心,和你竞争的依然是那些本科生。其实博士进入公务员行列里,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很多公务员单位都是特招的。因为在公务员的工作里,有一些部门确实需要高学历才可以,而不是本科生可以直接考的,所以放心吧,你们之间根本没有竞争的这种可能性。国家公务员3、留校当导师留校也有留校的好处,生活稳定,学校环境熟悉,自己认识的资源也都在这里。教书育人也是替自己母校出力。平时还能继续做自己的科学研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了,能够愿意留下来的博士,学校自然给的待遇也不会很低。不然估计也很难留住。留校当老师看了这几个让人羡慕的工作,很多人更是想继续深造了,难怪每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那么多,原来都是因为高学历确实有一些别人得不到的好处,所以才会那么拼。看来我们没有深造的人,确实失去了很多。如果你还在羡慕,就赶快去加入考研的行列吧,如果此时已经是研究生了,那就赶快加入博士序列吧,你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关于博士毕业后更多的选择,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留言交流哟!

是羊

博士毕业后能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这3条出路可供选择,让人羡慕

活到老,学到老。现代人花在提升自己学历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当代社会的节奏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平均学历也在逐年增加。从2018年高考人数破900万大关就可以知道,目前大学生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很多大学生由于担心人太多,所以打算读研究生,想着自己的硕士学历能够让自己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么,又有很多硕士学历的人去读博士,想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那么,博士生这种还是非常少见的人才,主要是因为学习的周期时间长,读完博士年龄基本都在30岁左右。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本科或者是研究生毕业后就终止学业。那么博士生毕业后能干些什么呢?他们又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下职业是很多博士生的选择,每一条出路都让人羡慕,工作轻松薪资高,一起来了解一下!第一,搞科研都知道大学的书是越读越精的,从本科期间的通识教育到研究生的专业教育,再到博士生阶段更加高精尖的教育就可以知道。研究生和博士生很多在读书期间其实主要的工作就是搞科研,从事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很多科研项目都是由博士生导师带头成立的。国家也会为科研这里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博士生们可能在其它方面的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在考研方面绝对是佼佼者。如果博士生能够在读博期间获取一两个科研方面的成就,那么就可以用这方面的论文去申请科研基金,通常来说都是比较丰厚的。如果在科研机构工作,工资是比较高的,而且因为是国家牵头,一般都会给博士生提供宿舍和食堂,衣食无忧。所以大部分博士生在毕业之后都从事科研工作了。第二,去高校任教同学们读大学期间,都知道自己很多老师都有博士的学历。很多同学攻读博士学位也是为了能够进入大学校园任教当老师。因为目前进大学的待遇还是很丰厚的。一般来说如果学历不错,进入大学都能够有比较好的薪资待遇,还会有一笔科研启动资金,学校也会提供俺家费用,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同样的,在高校工作的好处也是有目共睹,工作压力不大,同事之间没有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政治,也能够和青春活力的大学生相处。如果老师的能力很强,能够带头做相关项目的,那么在大学就更能够如鱼得水了。第三,进入大企业工作很多理工科的博士毕业之后都会进入华为,阿里巴巴这类的大企业工作。因为这种大企业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的。比如曾经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就说过,他们有几万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是为了本公司的研发做出努力。而且进入这样的公司工资待遇也很不错,比如华为的平均工资就能够达到六七十万一年。进入这样的公司能够尽早实现年薪百万的目标。如果是普通工薪阶级,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工资目标的。以上这些工作就是博士生最有可能走的出路,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走的路。有的人酷爱读书钻研,那么这类人选择考研读博是最好的出路。而有的同学灵活多变,创造性思维强,能够很快的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同的人选择也不一样,不过当今社会,拥有高学历的确能够让自己的就业更具有优势。

黑头发

大学生博士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四个选择,每个都让人羡慕

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继续考研或者考博。说实话,小编真的非常佩服这些特别有毅力的人。博士研究生是目前我们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学历了,甚至在很多小城市里,大家经常遇见的也是大专、本科、硕士等,博士研究生有些少见。博士毕业作为凤毛麟角的博士生毕业之后一般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1.大学教师很多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会考虑毕业后能否留校或者是去其他普通大学当老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本身在大学里当老师,既体面又有不错的收入,同时还能继续在大学里继续自己的研究。未来桃李满天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2.科研机构我们国家比较正规和先进的科研机构都是国家领导的。博士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这些机构,比如社科院等。当然我们其实还是很少跟这些人有交集的,但是做研究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前期可能比较辛苦,往往到后边就能名利双收了。博士毕业3.公务员现在公务员的报考对于学历的要求慢慢在提高。总会有人说,都读到博士了还去考公务员,跟本科有啥区别。当然是不一样的,学历不同,相应的等级当然也不一样的。博士研究生能考的职位,一定有着更高的要求啊。4.社会企业除了以上工作之外,博士生也会选择社会企业。并不是说博士这种超级具有学历优势的人就不可以去到社会企业。相反很多大型社会企业是非常愿意找点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的。这样不管是在薪资待遇还是发展上,也有这突出优势的。博士毕业

美人局

博世陈黎明:面对实现自动驾驶的这些挑战,博世准备了哪些关键技术? | 电动汽车百人会 2018

雷锋网新智驾按: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一级供应商,博世是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毋庸置疑是非常具备权威性的。在近日举行的 2018 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受邀发表演讲,分享了博世在智能汽车方面的尝试与探索。雷锋网新智驾根据其演讲内容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不管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是未来出行的发展,自动驾驶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和博世在这方面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谈到自动驾驶,首先是系统取代驾驶者的感知,包括对周边环境的感知,知道自身在什么地方,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其次,对采集的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然后进行下一步动作。先是取代大脑,然后是手和脚,将人们从无聊的驾驶中解脱出来。如大家所知,目前自动驾驶等级分为:0 级全部靠人来做;1 级是 ACC、AEB,可以把脚一定程度地解放出来,还是需要手的;2 级,已经有一些产品推出,把手脚同时解放出来,但需要人眼对周边进行观察和判断;3 级,把眼睛也解放出来,驾驶员可以在车里干一些别的事情,当系统失效时,允许驾驶员接管,有一定的延迟;4 级到 5 级,驾驶员基本可以高枕无忧。从 2 级到 3 级,不是简单数字的变化,是质的变化,其中最大的是驾驶责任的变化。3 级以下都是驾驶员对整个驾驶负责,到了 3 级以上就是系统对整个驾驶负责,这是非常革命性的变化,这对自动驾驶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知道,汽车上的所有机械元件都有失效的时候,意外出现时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这是自动驾驶领域到目前都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目前阶段,2 级自动驾驶情况下,功能失效了车辆可以停下来;3 级以上失效时需要车辆能自己运行。基于这样的要求,对整个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电源、通讯等都要有冗余设计,就像飞机一样,一套系统失效了,另外一套还能够接管过去。实际上,自动驾驶最根本的还是解决将乘员安全地从 A 移动到 B 的问题。自动驾驶发展路径自动驾驶时代,最终对车辆有需求的用户有两大类:私家车用户,哪怕实现了无人驾驶,还是有很多人就喜欢车,因为车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时尚的玩具,有驾驶的乐趣;共享,包括出租车企业、滴滴这样的出行服务提供商。两条路径是不同的终端,客户要求不一样。对于私家车来讲,一般按照渐进路线在发展,就是 1、2、3 级这样走;对于出行运营商来讲,需要的实际上是车这样的运载机器人,能够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 24 小时运营。基本现在所有造车企业都是沿着渐进路线在走,而滴滴、Uber 这种出行运营商则是奔向 4 级、5 级。不管是哪一个路径,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两方面:1、政府需要帮助解决;2、技术层面。技术层面需要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开发新的产品,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而法规方面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自动驾驶测试法规发展美国最早开始允许自动驾驶上路,也是做得最快、最激进的。在日本、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地也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之后美国推出关于自动驾驶的指导方针,众议院、上议院、下议院都有一些法案,对于如何管理车的运营,在开发、测试阶段如何保证安全。这方面德国在做,日本也有一些。目前从几个主要国家来看,中国还比较慢。工信部在做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准备,但目前还没有出台。最早是北京的,现在在试运行,但其他多数地区还没有这方面相应的法规或指导意见来规范自动驾驶的测试。希望政府能够在这方面给予一些支持,尽快出台政策。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自动驾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控制问题。车上有发动机控制系统,有变速箱控制系统,有 ABS、ESP、安全气囊等控制系统,以前基本是各做各的,到了自动驾驶以后,要把所有的系统全部网络化,形成一个大系统,对整个大系统进行综合的控制。这是汽车工业以来最具有挑战、最复杂的一个系统控制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的挑战。现在感知方面比较热,传统感知方法在新的复杂环境当中无法发挥作用,建立不了物理模型,这时候人工智能刚好有了突破,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但是也要看到,虽然人工智能很强大,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要落地,要在车载计算机上实现其功能,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计算量相当大,如何能够落地?如何能够把所有数据融合?要把所有传感器全部融合起来,准确判断周围环境,而且还要同时协调所有控制器达到最佳安全的控制状态,注定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还是感知、思考、行动,没有谈的是最后怎么有一个好的系统架构——电机架构、功能架构、软件架构,怎么最优地去支持冗余,支持整个软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此外,系统集成了,如果没有验证、没有释放,前面谈的都是 Demo,还是没有办法放到路上去。这块目前没有答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算法加入到自动驾驶里以后,如何验证这些神经网络,现在还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博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博世作为一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主被动安全、ADAS、自动驾驶方面提供相应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中长距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此外,还有制动系统、智能助力器和 ESP 等产品。博世有 40 多年汽车软件的开发经验,包括控制、各个方面软件的集成和验证、释放。还有系统安全,这块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车载安全系统都用博世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些,我们可以提供自动驾驶功能、自动泊车功能。以下是博世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博世所谓下一代雷达正在研发中,距离会进一步增加,视角会从 90° 到 100°,带宽从 1G 到 1.5G ,角分辨率进一步增加。整个雷达做得更薄、耗能更低、更易于安装,同时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方向来设计,可以在复杂场景下识别更多目标,更准确地测量速度和距离。博世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和立体摄像头,像素提升至 200 万,视场角也翻倍了,其中集成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还有纹理识别与密集光流法。我们把最先进、最好的东西集成在一起,使得其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所有这些算法都已经实现在了车规级芯片上。而在自动泊车方面,博世有最新一代的超声波传感器,这也为低速自动驾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此外,定位技术也是博世自动驾驶布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有了高精地图,如果不能知道自己准确在什么位置,实际上也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博世再定位方面有两大主要解决方案:GPS+修正,我们有一个VMPS(车辆运动位置传感器)产品;通过道路特征进行定位。去年4月份,我们与高德、百度、四维图新进行战略合作,开发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定位技术。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道路特征定位技术,我们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进行了很多测试,目前精度达到 10cm 的级别。在高速路、城市道路,甚至在隧道里,定位效果都非常好。总结起来,博世自动驾驶技术路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一步一步实现。雷锋网新智驾推荐阅读:《全新 AI 摄像头、360 度环境感知阵列,博世要做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商》

彭晓

揭秘!德国博世抛弃松下和LG,凭啥却选择成立仅八年的中国企业?

热点聚焦9月5日消息,宁德时代已与德国博世集团(Bosch)正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宁德时代将根据博世要求,负责电芯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为博世48V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可靠动力内核。博世是一家有着133年历史的德国传统制造业公司,从事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的产业,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企业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闻名于世。2018年,博世集团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76名,在华销售额1126亿元。百年博世为何不选松下、不选三星SDI、不选LG化学,却选中年轻的宁德时代?深度爆料政策催生的变革正在进行根据欧盟的规定,将在2020年至2021年开始执行每公里95克 CO2的新车排放标准,大致相当于每百公里4升的油耗。如果汽车制造商未达标,每辆车每超标1克CO2将被处以95美元罚款。而根据中国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到2020年,所有乘用车的制造企业平均油耗必须将至每百公里5升的水平,届时每超过一升,每辆车将被处以12000元的罚款。环保政策的倒逼下,48伏混合动力系统作为一种现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方式应运而生,成为各大车企的救命稻草,备受推崇。目前,博世、大陆、法雷奥、德尔福、采埃孚这些主要的零配件供应商都能提供这项技术。博世预计,48伏混合动力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最低标准。到2025年,全球每年销售的新车中将有近20%配备48伏系统和配套电池。高性能电芯是48伏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元件,博世自然要选择一位专业而技术可靠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博世的明智选择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原为新能源科技集团(ATL)的动力电池分部;2012年宁德时代新能源在青海成立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制造;2015年宁德时代新能源通过股权改革成为全中资公司;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达到20.5%,排名第二;2017年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完美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当仁不让的第一;同时,他超越的还有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的松下,宁德时代成功坐上动力电池供应商全球第一把交椅;2018年6月成功上市。据某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装机量企业排名中,宁德时代以23.43GWh高居榜首,占比41.19%。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霸主地位已然稳固。博世选择宁德时代,固然与他的技术实力直接相关,但是还有一点应该也是宁德时代可以中标的关键:宁德时代是唯一一个在德国拥有超级工厂的全球动力电池巨头企业。宁德时代德国工厂示意图 2018年夏天,宁德时代宣布将在埃尔福特建造电池工厂,并于今年2月修改原计划,将工厂生产能力计划提升至原来的7倍多,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德国电池工厂的生产规模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而其他动力电池巨头企业虽垂涎欧洲市场,却没有一个涉足德国——这个汽车制造的王国。反其道而行之的宁德时代虽然将为德国工厂付出高昂的人工费用,但是事实也证明,近水楼台也将带给它更大的收益。去年7月,仅宝马一家就与宁德时代签下高达40亿欧元的订单,其中有15亿欧元的订单将来自新建的德国工厂。之后,戴姆勒、法国PSA集团、沃尔沃和捷豹路虎等也纷纷成为其客户。最近就连大众集团旗下豪华车品牌保时捷也正在讨论从宁德时代采购电动汽车电池。显而易见,博世选择与宁德时代合作,不仅有可靠的技术保障,更有同在一国的地利优势。这样博世产品也更容易获得与宁德时代重叠的高端客户的认可。同时还能间接为本国经济作出贡献,获得政府支持和认可。如此一举多得,当然要选宁德时代!猎头分析与博世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于宁德时代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博世作为世界名企,对汽车有独到且深刻的认识,与他合作,必然能在合作过程中得到自我的提升。此外,有了博世的加持,也将助力宁德时代在欧洲和世界汽车配件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对此,猎头行业资深人士——卫士蓝人力资本执行副总武素菊认为,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自身发展非常重要。卫士蓝人力资本二十年来与数千家大中型知名企业的合作经验表明,一家企业合作伙伴的平均水平,甚至可以成为判断这家企业层次的标准之一。看来,物以类聚这句话在企业中同样适用,你觉得呢?

采苓

亲历博世一年一度的产业链盛会,除了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还应该了解哪些信息?

在本文中,你将浏览到的关键信息包括:博世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意在推动公司向智能交通服务供应商转型。博世收购美国的初创企业SPLT,将布局全新共享驾乘服务。博世将于今年在马德里推出两轮电动车共享服务。博世发布电动交通互联服务系统system!e,这套算法能帮助电动车精准计算里程并评估电池耗电信息。Bosch Connected World 2018(2018年博世物联网大会)吸引到3,500名与会者、70家参展商、140名发言嘉宾同台共论。当地时间2018年2月21日,全球顶级汽车和物联网产业供应商博世在德国柏林张罗的一年一度的产业链大聚会Bosch Connected World(下称:博世物联网大会)又如约而至了。每到这个时候,这家汽车供应商一哥都会把产业链内的众多玩家齐聚,展示和探讨行业前沿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去年对博世物联网大会的报道中,雷锋网新智驾曾报道过彼时的博世把包括英伟达、HERE、Mobileye、地平线在内的企业一道邀来演讲,大论自动驾驶的技术和商业化,而今年,除了自动驾驶之外,博世更强调万物互联和AI加持下对未来移动出行服务、智慧物流,乃至工业4.0等对产业的重塑和商业模式变革。也是在今年,雷锋网新智驾来到2018年博世物联网大会的会议现场,亲历这场为期两天的产业链盛会,为读者带来更鲜活和即时的一线会议看点。*博世CEO兼董事会主席Dr. Volkmar Denner发表开场演讲“互联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它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各类交通问题,从而实现零排放、零担忧、零事故的交通愿景。”在2018年博世物联网大会的开幕式主题演讲中,博世CEO兼董事会主席Dr. Volkmar Denner如是说。早在几年前,互联就逐渐成为了博世集团战略的重要核心,而博世物联网大会作为连接物联网产业玩家的大会,如今也走到了第五个年头。博世认为,互联交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据普华永道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全球道路上将拥有超过4.7亿辆互联汽车,仅4年内,交通服务和相关数字服务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4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一万亿元)。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押注智能交通服务商转型Denner明确地表示:“互联驾驶对于博世而言是重要的增长领域,我们希望能凭借创新解决方案在这一领域未来实现两位数的业务增长。”正是基于如上的背景,博世对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的布局也就恰逢其时。雷锋网新智驾从博世物联网大会现场获悉,博世集团将成立全新的智能网联事业部,借此持续推动向智能交通服务供应商的业务转型。该事业部将拥有超过600名员工,专注于开发和销售数字化交通服务,涵盖共享车辆、共享驾乘、以及为驾驶员打造的一系列互联服务。*博世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此外,智能网联事业部将进一步扩展现有服务组合,例如向驾驶员发送错路警告,或是用智能手机开启车门。其中,最新的一项服务来自博世收购的美国初创企业Splitting Fares Inc.(SPLT)所提供的共享驾乘服务。这一收购案,也将宣告着博世踏足更接近消费者的移动出行业务的开端。博世宣布拓展共享驾乘业务版图共享驾乘是互联交通领域的一大增长市场,涵盖了用车在线服务、用车app、驾驶及出租车服务等。据来自Statista的预测报告称,到2022年,全世界共享驾乘的使用人数将增加60%,达到6.85亿。但博世认为,目前此类服务大多针对那些碰巧目的地相同、或在最后一刻预订行程的用户,却忽略了同公司职员和日常通勤的上班族。基于此,近日,博世收购了一家来自美国的初创企业Splitting Fares Inc.,其开发的平台能帮助企业、大学或政府员工安排共享拼车。这款名为SPLT的用车软件汇集了想要拼车到相同工作或学习场所的用户。该软件的特点在于乘客能够与熟悉的同事共享驾乘,无需担心与陌生人同车。APP会通过算法找到合适的乘车人,计算出最快的交通路线,由此完成在乘车人、出发时间及出发地点间的协调和最佳路线规划等。推动电动车数字化服务,全新系统system!e攻克里程焦虑自2016年起,博世的两轮电动车共享服务平台Coup就已经在柏林上线。在去年成功登陆巴黎后,博世今天在会上宣布,该项服务将计划于今年在马德里正式推出。届时,博世向市场投入的两轮电动车总数量将上升至3,500辆。博世CEO兼董事会主席Dr. Volkmar Denner表示:“数字化服务将进一步推动电动化交通的发展。”在此次的物联网大会上,博世宣布将推出一款专为电动汽车开发的综合系统system!e,后者包含了互联电气化动力总成部件,同时提供服务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博世已成功将电动车驾驶与博世汽车云套件实现互联,并正致力于开发以此为基础的互联服务。未来,这种智能电动汽车将更准确地获取电池的能耗信息,并帮助车主及时找到充电桩。*system!e系统现场展示具体而言,system!e将电动车驾驶与云端互联,系统可生成“扩展里程预报”。这套算法将车辆数据计算在内,比如当前电池充电信息、供暖及空调耗电量、驾驶员驾驶风格,以及车辆周边信息,包括当前交通拥堵状况和前方道路地形数据。基于这些信息,系统可准确地计算出车辆的精准里程。当电动汽车处于长途旅行,“充电助手”可补充支持扩展里程预报功能。服务系统知道既定旅程中的所有充电站点,因此能够提前计划必要的进站充电点,并进行支付管理。另据博世介绍,system!e还能对智能家居内的车辆充电进行管理。具体,通过将电动汽车与智能家居的电网集成,车辆电池可与房屋光伏系统固态储存设备相辅相成。在白天,车辆吸收额外的太阳能,并在夜晚按需供给屋内使用。至此,便形成了高效能源利用的优化系统。博世的自动驾驶布局博世对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布局由来已久,去年雷锋网新智驾对博世的一次专访中,博世曾提到公司早在1978年就开始研发车用雷达技术,到2009年,博世开始推出车道偏离预警和物体识别等车载ADAS功能产品。2018年的博世物联网大会上,这依然是一个毫不逊色的主题,甚至成为会议开场的一大亮点。在博世CEO兼董事会主席Dr. Volkmar Denner登台进行开幕式主题演讲前,大屏幕亮起,他与戴姆勒总裁Dr. Dieter Zetsche共同乘坐一辆带有自动泊车功能的奔驰轿车出现在屏幕上。*博世CEO兼董事会主席Dr. Volkmar Denner和戴姆勒总裁Dr. Dieter Zetsche共同展示双方合作的自动泊车技术而后,二人下车,这辆搭载了双方共同研发的自动泊车技术的车辆自动延路线进入了停车场并完成入库动作。主持人开玩笑说,去年CEO Denner在大会上表示今年将推出博世的自动泊车技术,当时面对台下数千观众,想耍赖怕是不行了,所以今天,博世的自动泊车产品如约而至。*博世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路线图Denner在演讲中介绍说,博世已经完成了从传感器到互联服务、AI,从高速路自动驾驶到自动泊车方案的产品路线演进,如今,等待博世的,还有相对而言技术难度最大的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而自动泊车产品的实现,也标志着博世第一代Level 5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完成。在自动驾驶所需的传感器硬件方面,此前博世中国高管在公开演讲中曾透露,博世下一代雷达检测距离将进一步增加,视场角从90度增长到100度,角分辨率也进一步增加。博世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和立体摄像头,像素提升至 200 万,并集成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等,如今这些算法都已经实现在了车规级芯片上。定位技术方面,博世开发了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道路特征定位技术,目前目前精度达到 10cm 级别。该技术能够满足自动驾驶车辆在高速路、城市道路,甚至在隧道中的定位需求。去年4月,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与中国三大图商达成了就“博世道路特征”引入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的战略合作,相比而言,这也是一场罕见的横跨国内主流图商的牵手。日前,博世道路特征已经在中国道路环境完成可行性验证,对于博世在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本土化有重要意义。关于博世自动驾驶布局的更多细节内容,雷锋网新智驾将在稍后(柏林当地时间下午)对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Dr. Dirk Hoheisel的专访中获取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新智驾的后续报道。产业盛会进行时:3,500名与会者、70家参展商、140名发言嘉宾*部分现场图和展商图在博世眼中,物联的多样性更为宽泛,包含了互联交通、互联制造、互联能源系统和建筑解决方案。据雷锋网新智驾了解,本次的博世物联网大会,共吸引了超过70家参展商展示当下物联网应用的前沿成果。在超过10,000平米的柏林展会现场,约3,500名与会者将在2月21至22日进行为期两天的交流会谈。除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 邓纳尔博士外,约140名发言嘉宾包括有戴姆勒全球CEO蔡澈(Dieter Zetsche)、德国邮政DHL首席执行官安鹏博士(Dr. Frank Appel)、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数字官Johann Jungwirth等。在“黑客马拉松”活动中,大约700位程序员、初创公司成员、设计师将齐聚一堂,就互联交通服务、自动驾驶、互联制造与物流以及互联生活话题集思广益。接下来,雷锋网新智驾还将从前线为读者带来有关会议各主题演讲以及嘉宾专访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附Bosch Connected World 2018(2018年博世物联网大会)2018会议官方网址,如果有你非常感兴趣的session,欢迎留言新智驾,我们会重点关注。Bosch Connected World 2018官网:-si.com/berlin/

赌命汉

博士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哪些工作?这三个岗位,个个让人羡慕不已!

博士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哪些工作?这三个岗位,个个让人羡慕不已!博士生在学生眼里那就是大神的存在,是很多大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这时候就延伸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相对比较困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博士生毕业了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呢?这就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博士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这三个岗位,个个都让人羡慕啊!1.国家科研机构因为博士生属于社会的高端人才,在校学习研究的东西都是很深入的,这类人才一般都是很受国家的重视和青睐,毕业后一般都会被一些科研机构挖走,进入一些科研单位工作。2.公务员公务员的招聘对学历要求很严格,基本起点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这其中还有一些特别的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更是高的吓人,一般博士生毕业会报考这样的单位进入其中去工作。3.留校当导师这也是很多博士生的选择,毕业后留在自己的母校教学生,既能为母校出一份力还能在学校继续学习,深入研究自己的学业,而且学校对于这类留校教学的高材生,给出的待遇也是十分好的。这些工作无一不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更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为了自己将来的选择更多,机遇更多,还是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让自己站在一个不一样的高度。小伙伴们还知道博士生毕业都从事了哪些工作吗?

管子

博士究竟比硕士多学到了什么?直博学长告诉你!

“博士和硕士究竟在哪些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是不少硕士小伙伴都想知道的问题今天鼬老师采访了一位直博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正文:说实话,博士和硕士期间的生活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凡博士能学到的东西硕士也都能学到。然而,由于客观上更高的毕业要求,博士需要比硕士拥有更强的自我驱动力。这种自我驱动力在逼迫所有博士研究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足够的知识和技巧。这种自我驱动力带来的有:1 创造能力而不是复制能力在各种学术搜索引擎和数据库不断健全的今天,检索我们想要的信息已不再是难题。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和大部分硕士毕业论文,搜索引擎可以直接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要做的只是去模仿他人的研究步骤和方法,在套用上自己的数据,一篇“有模有样”的论文便诞生了。但博士不行。博士需要从他人的研究步骤和方法中找到漏洞和不足进行改进,以此来创造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价值。这就好比,本科论文是在看着厂商给你的图纸搭积木,硕士论文是按着自己心中的图纸搭积木,而博士论文是在自己设计和制作积木!2 选择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每一篇论文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验证方案的完整闭环。这一套逻辑是社会进步的底层动力。“前有政府发现问题,中有咨询机构分析问题,后有企业家提出方案和验证方案”这一套逻辑在社会中有着精确的分工,各种专业的机构在负责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然而到了博士期间,这些环节就全需要你自己来解决了。每个环节都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这种工作量是硕士期间不曾有过的,这也是博士比硕士时间更久、更锻炼人的主要原因!3 对知识产生敬畏之心网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盛行,鼓吹工作大于学术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真正接触过学术的人。他们自大、目中无人、觉得别人都是XX,自己什么都懂……这种现象在博士群体中很少出现,一方面他们靠知识吃饭,更重要的是他们“被迫”尊重知识。如果你真的不懂如何尊重知识,没关系,各种各样的审稿人会不厌其烦的教你,直到你学会。4 精确易懂地向大众介绍自己的成果大部分博士的研究方向可能全世界只有那么几个课题组完全重合,这意味着甚至连审稿人和博士论文答辩教授都不一定懂你在做什么。论文是在向大众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由于工作内容的深度和独特性,少有一两句话表述不清,你和读者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误解。(答辩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许多时候导师对你的批评其实并不是你真的做得不好,而是他们误解了你的做法!)传递思想是一门学问,是每个想要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都应该掌握的学问!5 了解科研界的运作方式博士培养是教会一个人怎么迈进科研门槛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是一个圈子,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也有自己的评价方式。科研有风险,有方向,也有热点。每个想要按时毕业的博士在琢磨具体问题时,都需要学会去迎合“他人”的意愿。毕竟,能否拿到博士学位是“他人”决定的,不是吗?想必这些就是读博所强迫我们需要学会的能力吧更多考研资讯欢迎关注鼬老师~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