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研究生调查报告解读」博士招生数已突破每年十万大关!大接访

「2021研究生调查报告解读」博士招生数已突破每年十万大关!

日前,2021年全国研究生调查报告在网络发布,报告中对2021年国内研究生申考现状等相关信息做出了统计与整理。其中也提到了国内硕博阶段学历提升的一些问题和未来趋势。如果你也想了解,就一起往下看吧!1.国内硕博阶段学历提升人数逐年增加,多方竞争现状正在形成1)硕士阶段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根据调查数据: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增长幅度达10.6%。5年时间,国内研究生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数据来源:教育部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研究生报考目的多为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竞争力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因素影响取消留学计划考研的人数仅占比不到5%,这也侧面说明大家的留学计划2021年仍在继续。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往届生报考人数占比继续扩大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职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从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数据来源:云南大学研究生院2)博士阶段博士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自1981年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幅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数据来源:教育部专业博士加快规模扩张2009年国内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而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根据国家研究生工作会精神,工程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教育博士等专业博士将是近几年的重点扩招领域。为了满足国家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张。数据来源:教育部2.硕博人才将成国家未来需求主流,但报读需要面对更严格的要求调查报告中提到:去年7月份,国家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召开了全国研究生工作会。会议重新设计与定位了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决定以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为大方向,同时表示:国家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和专业硕士教育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未来几年,国内拥有硕博学历的高精尖缺领域高层次人才将拥有更广阔的前景与机遇。但就目前人数增长趋势来看,不仅竞争会随之增加,国内攻读硕博需要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除了论文、延毕、宿舍问题等因素外,高校为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对学生分流清退也是一大难关。去年11月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所以国内各大高校也都开始严格把守“毕业关”,研究生清退事件也越来越多。而关于海外硕博留学的相关内容,调查报告中也有提到一点内容。赴美读研申请量近年来长期处于负增长,且美国留学环境正在恶化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2年,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申请量增长率不断上升。而从2012年起,中国赴美读研申请量增长率锐减,长期处于负增长。数据来源:美国研究生委员会根据美国过去一年签证发放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4月到9月这半年中,美国仅向中国内地发放了808张F1学生签证,而2019年同期则发放了90410张,同比下降超过99%。数据来源:美国国务院除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赴美学生签证数量的减少也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留学政策有关。自2019年起,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加强了背景审查,尤其是涉及公派的高层次人才、敏感专业。仅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就拒签了180余名中国学者。同年9月,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表示,美国将禁止某些中国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获得签证,以防止他们窃取敏感研究成果。加之前段时间其国家发生的混乱局面,可见美国的留学环境正在完全恶化中。同时,报告中的其他调查结果还有:近年来,我国女生读研比例稳步上升;名校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居高不下等。相比去年而言,今年的这份调查报告不仅展示了更加准确的数据,也隐约指出了未来几年国内人才需求的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生存。环境,性价比,学习资源都占优势的菲律宾师范大学或许才是你的最佳选择!菲律宾师范大学硕博留学详情院校信息菲律宾师范大学拥有近120年的悠久历史。总校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学校共开设有45个硕/博研究生专业。作为菲律宾师范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菲师大致力于在教师教育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和教育领袖,赋予他们真理、卓越和服务的价值。五大留学优势1.菲律宾国家教育部特批,中英双语新模式菲律宾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博留学项目是菲律宾国家教师教育中心特批项目,课程初期采用中英双语授课模式,学生能更快适应;2.课程时间对应国内寒暑假,在职教师可攻读菲律宾师范大学拥有国际化教育类教学资源,课程时间对应国内寒暑假,在职教师也可攻读;3.无硬性雅思托福成绩与核心期刊发布要求菲师大教育学硕博留学入学无硬性雅思托福成绩要求,毕业也没有硬性核心期刊发布要求,相对来说更适合中国学生;4.学历学位证书受中国教育部和国际广泛认可在菲师大留学毕业后所获学历学位证书受中国教育部和国际广泛认可,回国后可享受各种海归福利待遇。5.超高性价比,适合工薪家庭菲律宾是亚洲留学性价比最高的国家,留学费用和生活成本都不高。一般工薪家庭完全可以承担。招生信息学制:硕士1.5年、博士3年招生专业:硕士:教育管理、博士:教育领导与管理招生对象:1.拥有第一线教学经历的优秀专任教师;2.有意向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良贵

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公布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一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学位类别不断丰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半,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同。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方案》提到,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向重点领域倾斜《方案》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方案》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方案》提出,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同时,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方案》要求,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方案》提出,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同时,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方案》还提出,要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在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方案》要求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建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此外,《方案》从编制专业学位目录、与职业资格衔接、强化行业产业协同、需求与就业反馈机制、多元投入、发挥专家作用、督导落实和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1日 06版)

轻用其国

2021:博士每年招生超10万人,女生读研占比达55.1%

来源 | 中国教育在线编辑 | 学术君2021研招调查报告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举行。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摘要 在就业高压下,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不断高涨,2020年达到341万人,2021年受新冠疫情全方面影响,报名人数进一步高涨,达到377万人,增长3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2020年7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国研究生工作会召开,这也是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的研究生工作会,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此次会议对于基于国内内循环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稳定硕士,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未来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即专硕为主。专业硕士从2009年全面开始招生以来,目前招生规模已经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量的6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专业硕士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专业型研究生在硕士层次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聚焦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博士每年招生已超过10万人。根据研究生工作会精神,工程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教育博士等专业博士将是近期重点扩招的领域。同时,健全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17年纳入统考以来就不断遇冷,高校非全日制招生比例不断缩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一划线提高了入学门槛,以及用人歧视,造成报考遇冷。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条件。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强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招生单位优化招生布局,非全日制将成为专业型研究生重要组成部分。推免生一直是优秀大学比较青睐的招生方式,受到高校与导师普遍欢迎。近年来招生单位的推免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不少学校部分专业推免比例偏高,但从整体看,推免招生占比有所下降,基本维持在15%左右。同时,推免生的“内卷”也较为严重,无论是推免生还是招生单位,都面临较大挑战。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后,研究生招生改革也将全面推进,优化初试科目、强化复试考核,健全博士申请考核机制,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等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质量,以满足我国在新形势下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01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6万,增幅10.6%,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1、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达到10.6%,五年翻了近一番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数据来源:教育部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迫使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以提升竞争力。2、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3、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来源:云南大学研究生院数据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研招办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4、女生读研比例稳步上升近年来,女生读研比例稳步上升。1999年,全国招收女性硕士研究生2.6万人,在硕士总招生人数中占比36.5%。2009年起,女性硕士招生数量开始超过男性。2019年女性硕士招生人数为44.7万人,占比55.1%。数据来源:教育部与此相关,在公务员等相关考试中,也明显呈现了女性占比增高的趋势,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02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数据来源:各省市教育厅官网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数据来源:各省市教育厅官网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数据来源:各省市教育厅官网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2、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数据来源:教育部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数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数据来源: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数据来源:教育部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8》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3、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数据来源: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03高校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1、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数据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数据来源: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5.98%,2020年下降至23.54%。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10.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5.03%,降幅明显。数据来源:郑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2、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数据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04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推进2020年7月,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1、健全博士申请考核机制:“申请-考核”制成为博士招生主流方式2013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如今,博士研究生普遍实行“申请-考核”制,和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成为并行的招生方式。推进统筹招生,提高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水平,进一步拓宽选才范围。截至2020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经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127所,占该类院校的92.7%,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已实施“申请-考核”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85所。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院实行“申请-考核”制在英美等国的研究生招考历史中由来已久。招生不依据统一的入学考试,而是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工作经历、研究兴趣及职业发展等情况自主选拔。不管是借鉴国际经验,还是从改善我国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发,我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由统考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势所趋。2、交叉学科将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双一流”院校开设数量占比大今年7月份,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出信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自此,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研究生学科门类。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我国各高校(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数量达到了549个。开设交叉学科的高校共计160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济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各有9个学科,交叉学科数量位居第一。双一流院校开设的交叉学科数量大于非双一流院校,共计310个,占比达到56%。数据来源:教育部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是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将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的变革。本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似趼

每年博士生招生和毕业生人数是多少?读博和找工作面临哪些难题?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曾经是香饽饽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头衔,如今也风光不再。北大未名湖结冰了随着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和毕业人数大幅增长,博士也不吃香了,就业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博士生招生和毕业人数近十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博士早就不是香饽饽。根据中商数据提供的信息,博士生招生自2009年到2016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而2016年开始,每年以增长1万余人的速度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的博士生招生已经接近10万人。博士生招生和毕业情况(中商数据)国家的总体布局是,扩大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填补社会急需人才的缺口。从国家开始扩招博士研究生这一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并没有将博士学位看得过重,而是看重博士的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海外博士大规模回国就业,这也与国内高校博士毕业生形成了竞争关系,博士早就不是香饽饽了。读博士当然是为了增加砝码,这也是很重要的人生规划。博士学历虽是一纸文凭,却是发展的筹码之一。尤其是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博士学历本身就是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评职称、晋级、科研评奖,甚至包括解决家属户口等,持有高学历在许多关键时候就相当于持有通行证和优惠证。冬天里的清华大学无论是在高校还是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依然受青睐。持有博士学历的毕业生不仅给自己建立起进入社会的信心,也会多一次敲门的机会。但是,考博的风险依然存在。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大多青春年华已逝,年龄劣势 凸显 ,就业面反而越来越窄。但毕竟多读几年书,付出的成本也更多 ,就业期望值肯定比较高,要求自然就多。然而可供选择的岗位却少,同时,大多博士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无缘于中高层技 、管理岗位。同时,由于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以及就业政策的约束,加上用人单位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许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显得更加谨慎和理性。绿草如茵的复旦大学当前社会中“唯学历高”的年代逐渐被淘汰,高学历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因为,许多博士的年龄与阅历不成正比,毕业时年龄一般在27-30岁左右,但大多是“直线型”研究生,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比较单一,可塑性不高。长期单纯的实验室研究生活又会使人觉得他们办事稍欠灵活,人际交往过于死板。而对于招聘博士,由于企业在初期的人力资本上需要更多的投资,他们会更注重求职者的技术和经验,许多工作可以由硕士和有经验的本科生胜任,且待遇要求明显低于博士 ,这对企业来说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是获取利润的途径之一。博士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也会紧张,就业需要灵活化。对于注重质量的企业为博士提供的岗位数量十分有限,博士毕业生也正遭遇“学历歧视”,随时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个人的就业核心力比高学历来得更具竞争性,博士研究生在求职时更需要从实际出发,摆正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美丽的武汉大学在当前危机共存的就业环境下,先择业再就业不仅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倡的就业途径,博士研究生也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早早丢弃“一职定终身”的固定模式,争取求职的更大主动性。先就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地区发达、工资很高,而是在基层工作中先储备更多的实战经验,危机过后再重新择业,将自己的就、择业过程变成一个不断上升的发展模式。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下行期,但也是处于经济上升和转型时期,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是企业今后用人的趋势。正因为如此,真才实学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高尖端人才,将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博士毕业生在掌握了深层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的工作经历与经 验积累,这对于二次就业将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浙江大学老建筑高学历是否会被无限贬值?如果学历不再论英雄,是否会让更多人不再潜心科研?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如何真正培养出就业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等?冷丝认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有关教育部门和社会深思。

句赘指天

博士招生超10万,研究生报考377万人次创新高!专硕或将成主力军

近期,研究生考试也正式落下了帷幕,本次考试共计377万人次报考,与去年相对比上涨了36万人次,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达到10.6%,创报考人数之最。研究生为何呈现“报考热”现象?据数据显示,今年共计377万人报考研究生,且有上涨趋势,2022年的很有可能会到400万人次的情况,教育的“内卷”也愈发严重。那么为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考研,无非是以下几点原因,1、今年由于疫情,导致就业环境恶劣。为了缓解就业的压力2、疫情影响留学计划被打乱改为考研。3、单纯的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4、对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或者对原毕业的学校不满意想提高学校的层次。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选择考研还是有很明确的目标的,无论是为了缓解就业的压力或者提升自我,都是有个明确的目标。“报考热”究竟是好是坏?大环境下,教育的“内卷化”愈发严重,那么,研究生的“报考热”会带来什么影响,其实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学历人才能够带动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2、能不断的提高国家,地区等的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3、缓解大环境的就业压力。专硕或将成主力军在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发布了相关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博士每年招生已超过10万人,同时,响应全国研究生工作会号召,应用型人才也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基石之一,即专硕为主。降低入学门槛,增加应用型工程型硕士的产出,这对一个非创新型的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归根到底,我们国家的经济体还是靠廉价劳动力支撑,工程型硕士无非是高级廉价劳动力而已。所以,大学的教育的核心根本就不在于培养学术型硕士,社会也没有那么多的岗位容纳学术型人才,毕业后能干一手好活就行,所以学校的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教育非常重视应用型课程的教育,从调查报告上看,今年也有较多人转向了应用型硕士的方向,这个也与全国研究生工作会上的号召相符合。硕士仅是“起点”?博士才是目标!从本次的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还是以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往学术更高的领域去冲刺,据悉,我国在2019年时博士的招生人数已经达到10万以上的人次,并且可以看出,学术型的博士占比远远比专业型的多,因为博士生更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所以选择学术学位确实更加符合后期的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一步。同样,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产业经济转型,我国也是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了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

狂屈似之

中国博士招生已突破10万,博士点很多,但博士点申报仍竞争激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博士点申报时间节点,很多高校厉兵秣马,组织全校、每个学院的学术骨干填写表格和整理资料,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精兵强将,就为了拿到一个博士点。尽管现在读博士整体都在逐年贬值,一张博士学历也越来越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但是各大高校不仅没有减小博士招生数量,反而逐年扩大博士生录取人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每年博士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普通本科高校能够提供给硕士稳定就业编制的机会也在减少,硕士毕业条件也在逐步提高,高校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人门槛不断提高,硕士学历越来越成为一个过渡学历,而博士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高校的科研主力大军。加上申请到一个博士点,省里面也会给这个高校更多的经费和拨款,对于提高一个大学的办学档次和吸引顶尖人才,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虽然中国博士招生已突破10万,博士点很多,但博士点申报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去年,一个数学博士点,就有十几所高校同时申报,这样的竞争难度,堪比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的惨烈场面。俺所在的电子系,在前三年就参与过一次博士点申报,结果因为一票之差竟然落选了。三年后的今天,学院依然要求申报电子系博士点,要俺继续填写申报表格。但俺的热情已经没有三年前那么高了,原因不少。一个原因是,三年前,俺不吃不喝、通宵达旦、玩命地认真准备材料,甚至自我到酒店闭关写材料,结果就因为一票不同意,把我们整个组的心血都给否决了,很有挫败感。另外一个原因是,填写资料的过程很累,很繁琐,要去协调各个成员,要自己找最有力的支撑材料,有凝练特色等,都是非常耗时和耗脑的活,而且这样的活干得越多,会感到越烦,越没有意思。心里还总是吐槽,明明是电脑几秒钟就能搞定的活,非要到处找资料、找人来填写各种表格,这不是坑爹吗?其实,让一个专业的所有在职教师都来填写同一个表格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让这个专业最顶尖的10个牛逼教授认真填写就足够了。因为如果一个专业前10个最优秀的教授,都没有什么科研成果和高质量论文,可想而知,其他在职教授、副教授的科研水平和实力了,就算再加上其他人几个特别优秀的科研成果,最终博士点也是不可能给这个专业的。还有一些数据完全没有必要填写,例如研究生就业,会议,经费等,这些完全可以靠造假数据来完成,因为即使是教育部,也没办法查清楚每个研究生毕业都去了哪里,都发表了哪些论文,看这些资料完全就是在浪费填报人和评审专家的时间。最后就是为了避免有刷人的情况出现,一定要规定全职在这个系工作5年以上,避免有些高校临时挖人,申报过后,这个人又跳槽到其他高校,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无人问津,这对高校自己培养的在职教师们也会造成很大伤害。

胎息

教育部: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将增

教育部: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将增央视网2020-10-0100:0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日前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从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机制环境、质量水平、体系建设等角度,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来源:央视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回东之齐

多所高校博士招生数破千,博士也要普及,网友:学历还要再高点

每年的上半年,都是各学校准备招生的日子,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招生工作也不得不暂停下来。不过随着社会机能的恢复,停滞的学校也要慢慢恢复,各个大学的招生工作也即将恢复正常,这不已经有好几所大学公布了2020年的博士招生简章。博士扩招,首次破千这一次的招生简章,如果仅仅是单看,大家不会有什么感触,因为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可要是和去年的放在一起看,还是能看出来一些趋势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是华五级别的高校,在国内的社科领域,有着权威性的地位。在过去的2019年中,人大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而2020年专业共131个;2019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202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上海交通大学上交的博士生规模比较大,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算是扩招比较多的学校,一次就多了300个名额。中国科学院大学注意国科大和中科大的区别,大家千万别弄混了,国科大是综合类大学,2019年国科大有资格招博士的专业就有160多个,招收博生生7000余名,规模相当庞大。2020年公布的招生简章,国科大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扩招,仍是7000余名,考虑到本身就极其庞大的博士生规模,少量的扩招很难体现在数字上。南开大学南开大学2019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涉及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以及统考四种考试方式,2019年招收博士生九百余人,2020年同样是四种录取方式,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多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是国内的工科名校,在博士培养上有一定的优势,去年共招收博士生800余人。今年公布的招生简章则显示,东南大学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其他诸如河南大学、广州大学等,今年都宣布要扩招博士生,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从这里看,今年“双一流”大学集中扩招,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对考生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好消息。不过考生们要注意到一点,虽说学校提出了扩招计划,但是最终的录取结果,需要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博士普及国家对于高等级人才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尤其是博士这个级别,几乎不存在浪费的现象。早在2018年,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9号(教育类01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就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很多人可能觉得博士太多会浪费,很多人采纳的证据是,去年在教师的招聘中,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的一些高中,最终录取的教师,几乎都是名校的博士。录取结果出来后,就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我们需要对此转变观念,过去我们认为博士只能做科研,只能出现在高校和研究所里,可现在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都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博士,社会的整体学历也需要提高。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可根据网络上广泛流传的说法,中国累积下来的本科率只有4%,这样的数据或许并不准确,但却符合我们日常的认知,仅仅是高中环节,就能刷下50%的学生。平常上网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最简单的“光年是什么单位?”,还有各种“塑料鸡蛋”、“塑料大米”,每次都能在朋友圈广泛传播,还有这次疫情爆出的,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众,认为5G基站是传播病毒的源头,于是民众们纷纷焚烧当地的5G基站。这些有“反智”色彩的事件,本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任何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甚至高中教育的人,都不会犯这些错误。提高民众的学历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此中德也

2019年博士招生规模10大高校,新1轮研究生扩招的开始!

高校的科研实力评估有很多的指标,包括国家级人才、科研经费、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成果、学科实力等等。对于高校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硬指标。而有一个指标是科研实力的整体体现,那就是博士生招生人数。当前,各所高校的博士生招生数量是根据以上指标的综合来制定的,虽然部分高校拥有了博士学位设立的自主权,但这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公布了2019年的博士生计划招生人数,小编对排名前10的高校进行了梳理,结果如下:7-10名: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4所高校博士生招生规模比较相似,人数均在1700人左右。从高校划分来看,前3所高校均以文科类学科为主,而华科以理工科为主。这4所大学在国内高校规模上来看都是属于巨无霸类型,中山和华科虽然不像吉大那样本科招生人数过万,但也有大几千的水平。而且,这几所大学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规模不小的医学学科。吉林大学医学学科虽然没落了,但曾经的白求恩医学院也是一所重点医学高校。4-6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这3所高校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分别为2148、1850和1839人,其中中科大是一个特例。中科大本科人才培养确实是国内小而精高校的典范,每年招生人数都不过1800人。但博士招生人数却比本科还要多,看来中科大还是非常偏重科研的。上交的医学学科规模国内第一,博士招生超过2000人并不意外。武汉大学近些年规模急速扩大,虽然其医学学科实力还比较弱,但毕竟入选了医学双一流高校。1-3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可能很多同学想象不到,排名首位的是清华大学。201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博士生招生人数急速扩招,相比去年增加了近1000人。虽然清北的实力很强,但如此大规模的博士扩招还是让大家感到意外。毕竟,清北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大幅增加,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学校真的承受的了吗?浙大依旧处于第三的位置,招生规模和北大差距不大了。这10所高校基本和高校的科研规模排名相一致,但和精度相比就差了不少。对于高校来说,规模固然重要,但如果为了规模而导致学历大放水,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其实,国内高校大可以学学国外名校施行宽入严出的培养方式,保证学历的含金量,你认为呢?

张琳

2020年博士招生规模将达10万人,元芳你怎么看?

眼下,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已经从本科生蔓延到了博士生。近日,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明确博士研究生扩招人数。根据《知识分子》报道,2019年中国高校博士招生人数超过10万,而在1997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仅为7300。在这之前,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41万人,这个数字比去年整整多出了50多万人,增加比例高达17%。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预计招生人数超过百万。3月21日,科技部在官网公布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明确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其劳务费用和有关社保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本硕博扩招,不仅是疫情的影响,也是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2020年有874万应届毕业生、341万考研生,这些数字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进行“分流”,成为了国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都缩减了员工招聘计划,这无疑让本来已经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就业压力的不仅是因为“扩招”,最根本的原因是近些年来国家经济放缓,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这么多的高端人才。而且随着“扩招”,也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当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度过渡时,尤其是加速这一过程时,无法适应这一形势转变的大学生们将会陷入职业迷茫。现在的就业困难更多是结构性就业困难,毕业生意向职位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过扩招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等学历人才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所以以后扩招将会继续,直到精英教育成为真正的普及教育,所以本次扩招并不是偶然。早在2018年,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9号(教育类01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就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转变心态,重新定位职位角色,才能够找好“出路”。其实中国就业问题的矛盾,更多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尤其是北上广等高校密集的地方,人才供给大于人才需求的确存在,但是也有很多多企业出现了“招工荒”。如果要解决工作问题,教育主管单位有必要添加树立正确职业观的课程,让毕业生拥有正确的就业心态,让毕业生了解到真实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而不是以个别典型掩饰社会企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高校也有必要及时了解社会的新兴职业,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新职业的认同。例如今年3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16个职业。这些新职业的出现,与互联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预见,在转换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进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出现在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