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河南七位博士合开的公司如今已是业内顶尖杜顺

河南七位博士合开的公司如今已是业内顶尖

河南商报讯记者郭丁然在河南巩义城郊,有家由7位名校博士创建的公司——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泛锐熠辉”)。他们研发的高性能材料不仅为我国的航空、航天、潜水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将一些高性能材料拓展应用到了民用领域。博士们合办的公司作为国防生的姚栋嘉复员后,与6位名校博士朋友联合创办了泛锐熠辉,志在用自己擅长的复合材料领域技术报效祖国。在为国之重器服务的同时,他们也快速地将新技术与民用领域结合。例如,他们研发的高性能隔热材料气凝胶,能将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隔绝,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阻燃性能。这种材料,被运用在5G地面基站柜中,帮助基站柜“瘦身”减负的同时,还能节能90%,已经和华为达成合作。他们还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宇通客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巨头开展应用合作,生产出新能源电池专用的阻燃材料。其中,宇通客车已经将他们研发的材料用于电池和客舱的隔离,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客车的安全系数。批量生产浮力材料今年的疫情也给他们的生产研发带来了困扰。“2月17日我们就被特批复工,但最主要是研发人员到岗问题。”姚栋嘉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们的研发团队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不像其他行业可以远程办公,产品的研发需要他们到实验室进行。当地政府为研发团队人员提供了“绿色通行证”,使他们能够开车将研发人员从各地接到公司。为了解决公司资金流动性问题,巩义市还协助对接中原银行,为他们提供了500万元的低息贷款。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如今他们的核心研发团队已经拓展到13名博士、70多名硕士,在巩义建成了首个示范性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占地50亩。目前已建成吨级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示范性生产线、年产5000立方米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生产线、年产500立方米浮力材料生产线,产品已形成系列化,覆盖全海深,是全球能够批量生产浮力材料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

久矣

7个博士创业制造奇迹,2年公司资产增值21倍

目前陶瓷膜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水质净化、环境治理、制药工业、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别看现在陶瓷膜应用几乎无所不包,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陶瓷膜产业化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都涉及到陶瓷膜产业化。这对学工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把国家的重大需求作为自己研究的目标。本着这个理念,徐南平走上了创业之路。1997年徐南平与研究所的其他6位博士一起入股,与学校共同投资50万元,成立了江苏久吾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仅仅3个月时间,公司就研制出我国首套大型陶瓷膜设备,当年实现利税200多万元。两年后,公司资产增值达21倍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把我国陶瓷膜生产带进世界先进领域,并且与国外产品平分天下,在国产陶瓷膜产品市场上占领90%以上份额。作为我国膜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徐南平对陶瓷膜的研究是从零开始的。1989年徐南平在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完成了博士学业,留校从事膜技术研究。当时,陶瓷膜生产技术还属于西方国家的机密。凭着一腔科技报国的热血,徐南平执著地探索陶瓷膜技术产业化路径。在他的带领下,一批科研人员在陶瓷膜产业化这个全新领域摸爬滚打,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创新过程:花两年时间,把陶瓷膜技术应用到化工领域;花5年时间,应用到钢铁行业废水处理中——创造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样可观。2005年底,年仅44岁的徐南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娃娃院士”。徐南平又领衔创办了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久吾和九思吸引了十几位博士一起创业,这个强大的研发团队,将成为南京陶瓷膜生产一路领先的坚强支撑。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聚光灯

博士毕业年薪201万入职华为!本人回应:其实有公司开得更高

近日,几名90后博士毕业生,入选了华为旗下的天才少年计划,其待遇一经公开,就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这几人待遇低的也在百万左右,其中27岁的张霁,拿到了最高档的201万年薪,但优路教育发现,有人认为这是企业千金买马骨的做法,旨在吸引更多人才,不过张霁本人回应:有公司开的年薪更高,大约在360万左右!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么值钱?张霁本人其实早在去年,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就已实施,目的是从全球范围内,招聘顶尖人才培养,带领企业前进。截止目前,仅有四位拿到了201万的最高档年薪,他们分别是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智能系统专业的钟钊、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专业的秦通、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左鹏飞与张霁。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至于网上所说的千金买马骨意图,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录用过程十分苛刻,必须经过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等共计七个过程。而且,像阿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也曾经向张霁抛出了橄榄枝,并且某公司提供了约360万的年薪,最终他选择了和自己研究方向比较匹配的华为。这在侧面,也反映了张霁本人的价值与能力。面试环节翻开张霁本人的履历,你会发现他真的不是一般人:本科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博士期间发表了8篇论文,均被顶级期刊收录;在腾讯实习期间,获得了杰出贡献奖、年度卓越运营奖。优路教育表示,这样的人才,注定前途光明,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张霁与其他入选天才少年计划的几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都是技术领域的人才,专业性极强。张霁在任何一个领域,专业型的技术人才,都是非常吃香的,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建造师、安全工程师、消防工程师这类资质或专业技术,就只能从事基本的体力劳动工作。在工地上,基层的施工人员待遇虽说不差,月薪也大概率不会低于6000到8000,但与动辄年薪数十万的工程师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果有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多种资格证书加身,成为施工项目经理或总工程师,年薪在30到50万也不罕见,虽说与张霁这类尖端技术人才比不了,但从目前的职场情况来看,这样的水平也属于精英阶层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网上有人说自己月薪动辄好几万,但现实情况却是,月薪一万以上的工作者,比例却很少,即使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地区,占比也仅在20%到30%左右,多数人的收入,其实要远比我们想象的低。项目经理年薪博士毕业拿到了这么高的年薪,也是对学历无用论的有力回击,这与证书无用论类似,但不管是学历还是证书,至少要有了你才有资格说有用没用。优路教育表示,上了大学,才有资格评论学历;考下证书,才有资格评论其作用,否则真就是柠檬精心理了,也容易误导他人。那么博士毕业就得到201万的年薪,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参验

为什么博士生宁愿留在学校也不愿去大公司工作?原因是非常真实的

之前,我国许多人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博士生研究生几乎无处不在,有人发现博士生似乎越来越喜欢在学校工作,例如在学校当老师或研究员,很少有人愿意去外面的大公司求职,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当高校的教师是刚入,高校教师的收入没有大公司高,而是有一点,即高校教师的工资相对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风险,而且,当医生进校时,学校会安排一定的安家费,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补贴,不亚于许多大企业博士生本身就相当熟悉校园环境,也熟悉教师的工作,他的压力很小,而且更加脚踏实地。那么在大企业工作你能得到什么?一般到了博士生阶段,他对大公司是有吸引力的,但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大企业都是以效率和业绩为基础,各方面压力都很大,许多博士生根本受不了,第二,企业不太需要专业知识,除了高科技中的人才外,这样的人才在企业中是诚实的,也是一种浪费。当然,博士生不会去大公司,因为博士生并不短缺,如果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的人,那么在外面也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医生根本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冷酷的现实,所以他们放弃了去大公司。那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使博士生更愿意在高校工作?

钢木兰

公司来了俩博士,利润提高两倍多

“随着欧利德品牌的不断打响,销售市场已从省内拓展到河南、江苏、浙江等地,一台挖掘机利润抵过去3台……”7月26日,济宁市欧利德智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滕新华说起人才引进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欧利德智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位于汶上县南旺镇,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挖掘机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成立之初,主要采取代工的生产模式,效益较低。南旺镇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人才招引专班,与公司一道赴济南、上海等地,有针对性地招引专业人才,先后柔性引进2名博士,并在公司新建博士工作站。在人才的引领带动下,公司现拥有1项发明专利、2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行研发生产W18-5、W20-5、W30-5等型号挖掘机,广泛适用于市政工程、园林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据了解,南旺镇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突出靶向性、实效性,围绕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重点招引创新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同时,增强引才“柔软度”,采用短期合作、退休返聘、技术“联姻”、服务外包等形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截至7月底,南旺镇柔性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知名教授及创新团队3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南旺镇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招引本籍人才回乡就业创业。“除生产儿童汉服之外,我们紧跟市场需求推出了成人汉服,采取高端定制的模式,目前产品供不应求。”7月29日,汶上县南旺镇返乡创业青年、襄荷工坊负责人刘倩一边忙着核实订单信息一边欣喜地说道。2012年6月,大学毕业后的刘倩前往青岛就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家乡正在实施人才返乡创业工程,返乡创业大学生不仅在用地、税收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当地政府还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一揽子”服务。加上难以割舍的乡愁,2018年11月,刘倩回乡创立襄荷工坊,利用在外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一头扎进了汉服制作事业中,组建队伍、研发产品、商业洽谈、拓展销售渠道等等,忙得不亦乐乎。辛勤付出换来丰硕成果,襄荷工坊项目被省科技厅确立为西部经济隆起带人才计划项目,精心设计制作的汉服赢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我们将牢牢抓住人才这一核心竞争力,确保人才安居、乐业、前景远大,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南旺镇党委书记颜世旺说。南旺镇坚持当好爱才留才的“店小二”,为人才提供包括医疗保健、素质提升、休假疗养在内的多样化服务,营造宽松、信任、包容的创业氛围,确保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通讯员 姬广帅

乘彼白云

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举报学历造假,中南大学追回博士学位

近日,中南大学官网发布《关于追回刘萍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追回刘萍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据媒体此前报道,刘萍系深圳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曾被举报“未上过一天大学,无硕士文凭,博士论文涉嫌造假”。中南大学于去年12月30日发布的《决定》称,刘萍,男,1965年10月生,中南大学校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号073501006,于2010年12月27日被该校授予工学博士学位。经查实,刘萍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时所提交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造假,违反国家招生规定。为严肃校纪、教育本人、警示他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第三十八条规定,经2020年12月17日校务会议研究,决定追回刘萍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经中南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追回刘萍博士学位证书,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天眼查信息显示,刘萍为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据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2618,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人民币36528万元,是专业从事挠性电路与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双城记

法学博士董事长围殴前研究员?公司回应:被打者理亏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法学博士董事长带人围殴前证券研究员?公司回应:被打者理亏今日,一则原天风证券研究员郑龙云被上市公司吉翔股份董事长带人围殴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10月17日晚,吉翔股份相关人士在对证券时报·e公司进行回复时表示,确有其事,但是郑龙云理亏在先,公司方面有视频、录音等为证。回溯事情经过,10月17日下午,某微博财经大V突然爆料称,今天某券商Z姓研究员被某沪市主板上市公司董事长带人堵在办公室和货梯里围殴。据悉,所谓的某券商Z姓研究员,实际上是原天风证券研究员郑龙云。据深蓝财经报道,深蓝财经电话联系了当事人郑龙云,证实此事发生于今日下午2点左右,但并未透露被打原因。目前郑龙云在吉翔股份旗下任职。从网络上流传的截图来看,围殴郑龙云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则系吉翔股份的董事长沈杰。截图显示,郑龙云表示:“谢谢大家关心,我现在报警了,验伤去,心里冲击太大,比身体伤害大。”今年1月28日,吉翔股份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选举沈杰担任公司董事长。在担任吉翔股份董事长前,沈杰任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2月22日,吉翔股份公告称,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近日,公司完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锦州市行政审批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沈杰。据了解,沈杰,1970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复旦大学遗传与遗传工程学士及美国纽约大学法律博士(J.D.),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常住地为北京市。历任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法律部主管、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证券发行内审委员会委员、监事。在加入高盛之前,沈杰曾在美国达维法律事务所纽约总部及香港分所资本市场部和收购兼并部担任律师。从沈杰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到目前传出带人围殴郑龙云,他在吉翔股份任职尚不满一年时间。吉翔股份原名为新华龙,随着宁波炬泰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因原主业钼工业受钢铁行业周期及竞争格局影响过大,2015年上市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后积极谋求转型,从2016年开始陆续完成零对价收购子公司吉翔影坊、51%控股子公司吉祥天佑大力发展影视业务、参股文娱投资基金以及配套的股权转移和管理层变更等转型工作。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分为钼产品业务和影视业务两部分。10月17日晚,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独家采访了吉翔股份的相关人士。据介绍,郑龙云被吉翔股份董事长带人围殴确有其事,不过并非是像郑龙云单方面表述的那样,公司方面有录像、录音,是郑龙云理亏在先,而且是把沈杰等人气得够呛。“郑龙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未透露被打原因,就足以说明问题。公司方面也在考虑是否发布澄清公告或是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事情进行客观披露。”这位人士介绍说。

柔节

为什么博士生们宁愿留在学校,也不愿意去大公司上班?原因很真实

当下我们国家很多人学历越来越高,博士生以及研究生几乎可以说遍地都是,就有人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的博士生似乎越来越喜欢在学校里工作了,比如担任学校里的老师或者研究人员,很少有人愿意去外面的大公司去应聘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高校的老师刚入职的时候,收入确实没有大公司那么高,但是有一点,那就是高校老师薪资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而且博士进入学校的话,学校会安排一定的安家费,收入包括基本工资以及补助等加起来也根本不逊色于很多的大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博士生本身对于校园环境都是比较熟悉的,对于教师工作驾轻就熟,压力不大,比较踏实。那么在大型企业上班能够得到什么呢?一般到了博士生阶段,对于大公司来说有吸引力,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大企业都是以效益和业绩为指标的,各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很多博士生根本都受不了,其次就是企业对于专业知识并不是非常需要,除了高科技方面的人才除外,这样的人才说实话在企业里也是一种浪费。当然博士生不去大型公司任职,很大方面的原因是大公司根本不缺博士生,看看外面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抓一大把,从学校里的天之骄子到企业随意选择的实习生,很多博士根本无法接受这么冰冷的现实,所以他们才会放弃去大公司入职。那么大家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博士生更愿意去高校任职呢?

万乘之主

为什么博士生们宁愿留在学校,也不愿意去大公司上班?原因很真实

当下我们国家很多人学历越来越高,博士生以及研究生几乎可以说遍地都是,就有人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的博士生似乎越来越喜欢在学校里工作了,比如担任学校里的老师或者研究人员,很少有人愿意去外面的大公司去应聘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高校的老师刚入职的时候,收入确实没有大公司那么高,但是有一点,那就是高校老师薪资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而且博士进入学校的话,学校会安排一定的安家费,收入包括基本工资以及补助等加起来也根本不逊色于很多的大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博士生本身对于校园环境都是比较熟悉的,对于教师工作驾轻就熟,压力不大,比较踏实。那么在大型企业上班能够得到什么呢?一般到了博士生阶段,对于大公司来说有吸引力,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大企业都是以效益和业绩为指标的,各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很多博士生根本都受不了,其次就是企业对于专业知识并不是非常需要,除了高科技方面的人才除外,这样的人才说实话在企业里也是一种浪费。当然博士生不去大型公司任职,很大方面的原因是大公司根本不缺博士生,看看外面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抓一大把,从学校里的天之骄子到企业随意选择的实习生,很多博士根本无法接受这么冰冷的现实,所以他们才会放弃去大公司入职。那么大家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博士生更愿意去高校任职呢?

八年七旱

为什么很多博士不愿去大公司工作,而更愿意去高校当老师?

博士生之所以愿意进高校当老师,而不愿意进大公司工作,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包括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外界因素1、大公司只有技术性较强的岗位需要博士。这些岗位的需求量较少,应用性较强的理工类博士还能应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而理论性较强的人文社科类博士很难达到企业研发岗位的技术需求。就像“英雄无用武之地”,导致很多博士不愿意进大公司工作。2、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对应的工作很难找。本科毕业生找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很常见,因为学什么不一定干什么;硕士生找工作时,不想干本专业,找个自己擅长喜欢的工作也没问题;但是很多博士就不一样了,辛辛苦苦读了博,还是很愿意找个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关度高的工作最合适的就是去高校当老师,因为大公司对博士的需求量毕竟很少,所以很多博士更愿意去高校。自身因素1、博士对很多大公司的薪资待遇并不满意。博士入职大公司后,就是个职场小白,小白都得从基层开始,相应的薪资也就很低了,也许还不如一个工作时间比自己长的大专生的薪资,博士会有心理落差。博士毕业进高校当老师就完全不一样了,许多高校会有科研经费、安家费等福利,而且高校还有寒暑假,吸引了很多博士,所以很多博士不愿意去大公司。2、博士长期待在学校,很难处理社会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单纯,博士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身份,而社会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所以很多博士选择当老师,用自己的科研去评职称,申请科研经费,工作性质也相较企业轻松一些。因此,很多博士不愿意去大公司,选择去高校当老师。感谢阅读,每天分享职场知识,希望帮到更多的人,喜欢记得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