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世:工业「智」造的术与道出塞

博世:工业「智」造的术与道

AI落地,是近年来各行各业数字化升级的必选项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大国,随着算法以及算力等技术的发展,安防、金融、家居等成为AI落地的聚焦场景,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行为分析等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创新的智能化体验。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却是国内AI落地场景中最薄弱的一环。这几年,不乏巨头们试图复制AI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进军工业市场,但却激不起多大的浪花。甚至市场中开始出现一些嘲笑的声音——工业+AI=质检,显然这个组合需要更多的进化,需要更好的时机。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期,AI无疑是关键技术。但工业场景由于其特殊性,注定无法像安防场景中具有固定的识别对象与场景,由于训练学习成本的提高,让机器视觉的价值也大打折扣,因此要发挥图像识别在工业场景中的价值,需要摒除商业模式的影响,从具体的工业场景中选择最适合的技术,进而解决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全球物联网与AI创新的领导者,博世智能建筑科技面对工业制造日益突出的安全生产以及运营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迅速推出了智能工业制造解决方案,从无人搬运车区域监测到物料追踪,从可视化货物监控到智能配料补给,博世正用创新的技术与硬件实力赋能工业制造,推动工业4.0发展。例如在博世珠海工厂中,已经落地了应用于工业制造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通过博世智能监控摄像机的智能视频分析以及Camera Trainer机器学习等功能,为工业用户打造更加智能的未来工厂体验。博世智能建筑科技系统与解决方案经理黄仲析表示,博世工业制造集成解决方案是一套基于边缘计算以及前端智能视频分析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可实现工业场景中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对话,解决用户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博世智能建筑科技系统与解决方案经理 黄仲析“轻”方案VS“重”工业在业内,真正在部署工业制造解决方案的安防厂商屈指可数,因为相对于安防场景,工业场景更具挑战:一来,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很难进行复制。工业领域的每个场景都需要对于目标与事物的辨识更加精准,每个场景都有其特殊性,这意味着通用的解决方案无法行得通;二来,工业场景需要沟通与协助的部门要比安防复杂得多。前期的咨询、项目落地的论证、方案的部署都需要接触不同的部门(如物流、IT、生产线等),导致项目周期长。如此来看,初期想要做好工业智能解决方案,除了要克服碎片化的需求之外,还需不断提升服务的价值来吸引用户。对于工业场景而言,要释放新技术的力量需要设备、网络和算力作为基础条件,但工厂显然不能贸贸然丢掉传统的流水线,因此智能方案在工业落地的初期,必然会是与现有系统的智能化改造相关的。看上去似乎难度不大,但要真正在工业中,不伤筋动骨地实现智能化改造,如同要用四两拨千斤。对此,黄仲析表示,在当前要谈论一整套工业4.0解决方案还显得不切实际,用户目前更倾向于轻型的部署,因此博世面向的是用户某个生产环节的具体痛点,旨在为客户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实现机器与机器间的直接对话。以“轻”方案解决“重”工业需求,是博世的答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了总体的方针,接下来便是如何解决接地气的问题。据了解,博世在将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推出市场之前,曾对国内30几家工厂进行拜访及调研,在充分了解工厂场景中的痛点后,才进行方案的设计,并率先在内部工厂中落地,通过集团不同部门的协同验证解决方案的性能、稳定性与实用性,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最终打磨而成。在博世珠海工厂中,博世基于边缘计算的理念,依托于领先的前端智能视频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在工业场景中实现轻型部署,真正有效降低用户成本投入,提升工厂的安全生产以及运营效率。博世本身作为工业制造行业大拿,对行业理解越多,越充满敬畏之心。黄仲析表示,工业自动化一直走在其他行业的前列,所以用户对智能方案本身是接受的,如何打磨更加贴近实际并可落地的方案将是市场突破口。经过千锤百炼,目前博世工业智能解决方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1无人搬运车/叉车区域监测叉车/无人搬运车是在工厂物流活动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其装卸运输功能在工厂制造环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车道上发生事故,不仅会导致运输中断,影响生产,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最好与最直接的预防方式便是确保在叉车工作时,没有人员进入叉车工作区域。内置智能视频分析的博世摄像机,可以通过标签来精确区分人和车,当有人在无人搬运车运行期间进入机器作业区,摄像机将立刻发生警报,当叉车距离太近时,也可触发警报。此外,通过添加脚本规则,摄像机可以智能区分监测目标的运动与否,当无人搬运车需要停止运动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检查或卸货时,即便有人在作业区内,摄像机也不会发生警报。这些都是得益于博世摄像机内置的智能视频分析功能,摄像机本身即可直接产生判断结果,而无需通过任何后台系统,轻松实现轻量化部署。2来料检验迅速查找对工厂来说,来料检验一直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因为工厂对来料不但需求大,而且经常是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当质检部门需要对不同货物进行随机抽查时,往往由于来料过多,堆积混乱,难以找到待检物料,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通过博世摄像机的Camera Trainer机器学习功能,摄像机可以通过学习不同来料供应商的货物标签,快速锁定待检物料所处的大致区域,大大节省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智能货架货物监测补给产线上用来放置生产组装配料的货架经常因为空置却得不到及时补货而导致生产滞后。如果单纯依靠巡视员的偶尔巡视,有可能造成遗漏或者延时补货,工作效率低,人员成本高。通过博世智能摄像机的Camera Trainer机器学习功能,摄像机可以实现空位识别分析,一旦发现货架空置位,即刻触发警报。同时,直接发送缺货指令至仓库系统,及时告知操作人员需要补给的产线物料,最后甚至可以再通过无人搬运车进行补货动作,整个货物情况及补货流程一目了然,博世打造的这套可视化存补货管理,不仅大大提高了工厂的流程自动化,还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及货物补给时间,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4机械手臂制动预警机械手臂作为自动化机械装置之一,在工业制造中应用广泛。目前高级的机械手臂都自带皮肤感知功能,即在有人靠近的时候强行中断,这虽然保障了人员的安全,但却会影响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保护人员安全的同时兼顾设备的顺利运行便成了新的需求。博世智能摄像机的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可以实现由远到近划定区域,一旦识别有人进入预警区,摄像机即刻联动声光报警警告靠近人员,并控制高速运转的手臂提前降速,若继续进入靠近机械手臂的警戒区,摄像机才会制停机械手臂。这个缓冲期可减少机械手臂强制停止带来的损耗,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同时现场还可以结合后台服务中心的报警等功能,真正做到兼顾人员与产品的安全。此外,得益于博世摄像机的内置智能视频分析功能,摄像机本身还可提供占用、物品遗留等16种报警规则来触发警报,无需其他设置即可兼顾工厂传统的安防监控需求。打磨好方案推动智能变现“智能方案能否上线实施,用户最关注的是投资回报率。”博世智能建筑科技系统与解决方案经理黄仲析表示。博世智能建筑科技全系摄像机内置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在提供安防解决方案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一系列超越安防的智能化应用。而博世作为工业4.0的核心发起者之一,博世智能建筑科技也将工业制造作为超越安防应用的重要切入点。早期,博世设想中的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有几十个应用场景,但在与客户的交流中,这些方案由于成本高、回报低等原因而被淘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工业用户对于生产效率与节约成本都要比以往更加重视,自然对于智能变现的需求更加的迫切。新技术的涌现,为升级工业提供绝佳的机遇。当工业遇上智能,充满无限的可能性。但如果从当前技术与产业的结合看,工业智能化无非是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解放人的工作,实现工厂自动化,二是实现智能的感知、推理与决策。这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所在,也是未来智能解决方案的价值体现。宏大的目标,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从无人搬运车/叉车区域监测、智能货架、来料检测、机械手臂安全检测等方案一步一步延伸,才能不断触及用户提升自身。“只要有了一个解决方案之后,在与下一个客户交流的时候,新客户会结合自身的应用场景,提出新的问题与新的需求,形成正向飞轮。”黄仲析说。当下人人都在学习唯快不破、敏捷开发的打法,传统巨头们保持定力,追求精益求精的打法成为最为稀缺的现象,智能+工业领域,或者不取决于企业发展多快,更取决于企业根扎得多深,博世正在用自身的节奏,推动着国内工业4.0向前发展。

封神劫

“大象转身” 博世等三巨头联手打造电动汽车平台的“带货”逻辑

本报记者 郭少丹 北京报道“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联手本特勒以及意大利设计和车身制造公司宾尼法利纳共同研发电动汽车平台。”近日,《德国商报》的报道再次引起业内对零部件企业跨界研发整车平台的关注。博世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范围内,电动化吸引了众多新玩家进入汽车市场,中国尤其如此。这些新造车企业有一个共同点:更需要供应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个的零部件。对于博世而言,为这些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带来的潜在业务量是非常可观的。有意思的是,博世一方面表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在未来继续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平台,另一方面又表示不会和主机厂成为竞争对手。那么,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联合打造电动化平台的逻辑是什么?电动化平台能否让博世在变革潮流中继续保持零部件供应商的优势?“大象”向整车平台转身“巨变中,汽车工业中的边界、角色正在模糊化。”一位造车新企高管向记者表示。“汽车工业向‘新四化’巨变的浪潮中,零部件供应商作为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角色,必须具备更前瞻的视野和对趋势更敏锐的预判能力,否则大浪平稳后,站在原地的双脚会被浪沙淹没掉。”采访时,一位传统车企负责动力系统研发的负责人表示。博世、本特勒和宾尼法利纳三方联手共同研发电动汽车平台的消息一直活跃在车界里。博世方面强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在未来继续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平台。关于最新进展,博世方面向本报记者透露,从机械组成的角度而言,零部件整合成一体化底盘现在已经实现了。对于更高层级的系统整合,博世在进行概念验证,然后再界定下一步的进展。如果内部概念验证通过了,预计量产可以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实现。据记者了解,博世在具体分工中负责提供配套的子系统,如动力总成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本特勒负责机械整合;宾尼法利纳为主机厂提供如何在一体化底盘上搭建车身的经验和服务。早在2019年9月,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博世、本特勒和宾尼法利纳三方便透露要展开战略合作的消息。消息曾称,三方联合开发的系高性能纯电动车(EV)平台,是“专为Automobili Pininfarina和着眼于开拓超豪华和高性能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的其他潜在汽车制造商量身打造理想的现代化平台”。意思是,平台完成后除专为宾尼法利纳服务外,还针对第三方整车制造商开放。博世方面表示,平台是标准化,还是与具体的产品线匹配,关键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要生产哪一种类型的车辆。一位传统车企技术部高管告诉记者,平台化最重要的作用是能较大弹性地兼容不同尺寸车型,缩减造车成本,提高效率。电动汽车平台化背后是个万亿级的超大市场,目前国内外主流车企都不同程度斥资投入其中,多车企已经实现量产。事实上,博世和本特勒早在2019年4月,便开始联合开发作为纯电动汽车基础的电驱动系统,双方贡献了各自所长。2020年3月,博世和本特勒传出最新合作动态,研发电动车专用的全新底盘。这些都是实现电动汽车平台化的核心“零部件”。值得关注的是,处于转型期的博世,需要对传统业务疲软和新业务拓展所需财力之间合理平衡。据财报初步数据显示,博世2019年销售额达779亿欧元,与2018年持平,在调整汇率影响后,销售额下降1.1%。其中,在华实现销售额约1097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比下降约5%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在公布集团业绩初步数据时表示:“经济低迷和汽车产量急剧下降对博世造成了影响。尽管经济形势依旧颇具挑战,但我们将在重要的业务增长领域继续进行投资。”仅今年,博世计划在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上投资超过10亿欧元。背后逻辑:带货“大礼包”?事实上,业绩受整车市场下沉表现疲软及技术变革,正在推着博世加速从零部件制造商向移动智能服务商转型。2012年,博世进入电动车产业。2018年,博世将组织架构和职能部分重组精简,加速向“新四化”转型。2019年,博世提出要“从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向IoT(物联网)公司转型”。除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方面进行多元研发投入外,在生态圈上,博世也不断拓展边界。记者了解到,博世每年在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开发上投入高达37亿欧元。预计到2022年,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将累计达到约40亿欧元。博世还与知名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合作研发高性能电芯,与奔驰、滴滴、清华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大学和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努力在硬件、软件及服务等方面建立起新的竞争壁垒。在转型关口,业内一直对博世保留着一个议题:“博世造不造车?”针对博世联合开发整车平台,外界有种观点呼声较高:虽然没有完成整车制造的经验,但以博世在业内现有的各方面资源,完全可以完成整车打造,未来打造“博世”牌汽车,也轻而易举。传统车企对博世造车持开放态度。一家传统新能源车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品质参差不齐,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希望更多实力企业加入技术共享,推动新能源车的品质提升和普及化。但从实际效益层面,很多业内人士对博世造车持保守观点。一家头部造车新势力高管向本报记者表示,汽车工业巨变下,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等相互渗透,产业边界模糊化,这种趋势以后会越来越明显,但不是每一个想法都能实现,准入政策、标准、软件能力等汽车制造的门槛还是较高的。资深汽车分析师张磊表示,过去的麦格纳不造车,将来的博世也不会。“整车制造已经是白热化竞争,博世没必要挤进去参与,而且一旦造车,博世的零部件业务会受到影响,。”张磊认为,博世直接去做整车平台是明智之举,逻辑和流量明星直播带货类似。“需求端看,有很多小型主机厂没有财力、精力开发纯电平台,博世做成标准化平台后市场需求空间很大;供给端看,一旦采用了博世提供的纯电平台,意味着很多零部件使用标准也得跟着博世的定义走,届时博世零部件大礼包可以顺势兜售。”张磊分析。业内有较早开放标准化平台的先例。2019年,大众汽车集团对第三方开放了,近年斥巨资开发的、集中了大众核心电动技术的模块化电动平台(MEB),客源来自整车制造商、共享出行等领域。“博世联合打造的电动整车平台,业务模式或许和大众类似,但不同点是,话语权上可能博世的合作方可能更有优势。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品牌的角色决定了,一个输送零部件制造,一个输送品牌制造。”上述造车新势力高管表示。博世高层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博世对整车企的“无公害性”。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博世不会深耕平台技术,会保持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而不会和主机厂成为竞争对手。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亦曾表示,在汽车行业的软件技术分工上,博世和整车企业并不冲突,整车企业会将与用户交互相关的软件技术逐渐自己掌控,而像博世这样的公司会提供基础性的软件。(编辑:周信 校对:颜京宁)

克莱尔

BOSCH传感器发力IoT市场: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等多款新品引关注

万物互联是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250亿件设备接入物联网(IoT),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而传感器技术则是IoT领域的一大关键性技术。因为有了传感器,IoT设备才能具有“感知”的能力。3月22日,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BOSCH(博世)集团子公司BOSCH Sensortec在上海召开媒体发布会,介绍了BOSCH Sensortec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可穿戴市场和智能家居市场推出全新的传感器产品和解决方案。加码IoT市场作为BOSCH集团旗下的专注于消费类市场的MEMS传感器产品的子公司,BOSCH Sensortec也是全球领先的MEMS传感器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此前智能手机市场一直是BOSCH Sensortec一个重要市场。不过,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都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下滑。BOSCH Sensortec高管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我们需要向IoT领域扩展,比如可穿戴、智能家居产品。”根据BOSCH Sensorte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年度整个BOSCH集团销售额达到了779亿欧元,并且BOSCH集团在全球还新增了7800名员工(目前总共有41万名员工),特别是在研发方面,增加了5200名研发员工(目前总共有69000名研发员工)。“BOSCH一直在往物联网领域发展,所以才有这样的大量研发人员投入。”在22日的媒体发布会上,BOSCH Sensortec亚太区总裁Fouad Bennini先生透露:“在物联网产品方面,2018年BOSCH集团总共卖出了52亿件产品,环比上涨了37%。目前BOSCH的IoT云已经连接了大于850万台设备以及250个国际IoT项目。”Fouad Bennini认为,在IoT市场,BOSCH的优势在于服务、软件以及丰富的传感器产品线。“传感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传感器就是IoT的开端。”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市场将是重点虽然万物互联是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目前物联网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产品类型太多,市场过于碎片化。总的来看,除了车联网市场之外,在消费级领域,目前发展较好的主要还是可穿戴市场和智能家居市场。近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了最新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包含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产品)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了1.722亿部,比2017年增长了27.5%。虽然可穿戴市场不像智能手机市场那么庞大,但是却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测》也指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840亿美元,较2016年的720亿美元增长16%。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和服务的消费者支出总额将接近960亿美元,并在预测期(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达到1550亿美元。显然,可穿戴市场和智能家居市场将会是BOSCH Sensortec发力的重点市场。针对可穿戴市场推出智能超低功耗IMU目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都是可穿戴市场的主要产品。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BOSCH Sensortec认为,用户对于这些可穿戴产品体验上的期待是:“拥有最大充电间隔(即续航时间持久)、具有较强设计感和便携性、自适应用户行为、永不断电、精准度高、功能丰富多样”。而要实现这些需求,也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OEM厂商们希望传感器能够提供更低的功耗、更小尺寸的封装和更高的集成度、更多嵌入式和智能化的功能、更优化传感器算法系统以及更灵而广泛的产品性能。“Fouad Bennini表示:”我们针对可穿戴市场推出的新产品BMI270基本满足了这些要求。“据介绍,BMI270是BOSCH Sensortec专为可穿戴应用设计的智能超低功耗IMU。其整合了非常多的功能,比如可以识别用户是在走路还是停车,甚至更多的活动识别,另外还可以实现,对上下文情景感知以及一系列手势识别。比如用到智能手表/手环当中,可以实现,轻晃手臂就能进入“下一个”指令,另外还有抬臂/抬腕识别功能,这些功能都可以让用户与智能设备更加方便的交互。另外,BMI270还支持谷歌的Android Wear系统。“BMI270本身可以识别用户在走路还是停车,为什么识别停车这个功能有意义呢?因为这个过程当中传感器可以把数据发给地图厂家,地图厂家可以很快地记录下停车的位置,整个过程当中不需要主系统唤醒从而极大地降低整体系统的功耗。”BOSCH Sensortec市场部全球副总裁Peter Weigand解释到。另外,BMI270是将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二合一封装在了一起,封装尺寸也是非常的小,只有3×2.5×0.8毫米,这也使得其功耗得以进一步降低。当然,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越多的传感器组合往往能够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所以,Peter Weigand也表示,未来传感器组合可能还会加入气压计,有了气压计才可以实现垂直高度上的传感器数据。博世的气压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是绝对的领导地位,整合气压计是非常轻而易举的应用。另外一个方向是加入地磁传感器。目前博世已经有角速度+陀螺仪+地磁的9轴单芯片方案。Peter Weigand表示:“博世的优势在于拥有非常丰富的传感器产品线,可以非常轻松的进行相应的传感器组合应用,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什么样的组合,以及需要用到哪个整合程度。”博世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相比可穿戴产品来说,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种类要多得多。比如智能灯、智能家电(包括智能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智能路由器、智能门禁/门锁/窗户、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等。而这些产品当中都集成了非常多的传感器。对于用户来说,智能家居产品最好是设计精美、绿色节能、自动适应用户的偏好、简单易用。因此,智能家居厂商对于传感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超低功耗、小封装和高度集成、支持永不断电传感功能、相关环境数据要集成在传感器系统当中、传感器自带数据解读功能。这也将使得整个智能家居系统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变得更加的智能。比如,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空气温湿度、空气质量,可以智能地让窗户、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产品自动开关,将整个室内环境调节到一个舒适的状态。目前BOSCH Sensortec的传感器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应用。而在此次的媒体会上,BOSCH Sensortec则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解决方案:一款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BML100PI、一款家用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BML100PI对于智能家居产品来说,交互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家居设备的交互大多是通过遥控器、设备本身所携带的按键来实现,部分”智能家居“设备则是通过手机APP来进行交互。而随着用户对于智能家居产品交互体验的要求的提升,不少智能家居产品开始提供触摸屏/语音来进行交互。不过相对语音来说,触摸屏的交互更加的准确和直观,当然其成本也提升了不少,并且需要在设备上占用不少的空间。对此,BOSCH Sensortec推出了一款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BML100PI,可以在不同表面、界面、层上做投影,展示相应的虚拟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进行互动交互操作。▲BOSCH Sensortec展示的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在冰箱产品上的应用据介绍,BML100PI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级模组,可通过激光投影展示相应的虚拟的画面和控制界面,并通过对用户的手势和触摸的位置进行识别,来实现交互反馈。其优势在于,相当于是一个可适用于各类表面的虚拟触摸屏,是一个完整的即用型解决方案,整个模块的尺寸非常的紧凑,只有43×47×7mm,非常的易于集成。Fouad Bennini表示:“BML100PI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非常的小巧。我们的智能家居产品要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和交互,体积往往就需要更大。而BML100PI在这样一个系统等级上,提供了更好的产品设计方案和用户体验。”家用扫地机器人方案BOSCH Sensortec此次还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它结合了BOSCH Sensortec的众多传感器产品。比如扫地机器人有导航、边界监测的需求,而这些需要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这些来实现。刚才说了一般扫地机器人会需要的基本清洁功能、导航功能,最后要讲的是监测和生成空气质量图册,扫地机器人常常在家里会遇到地上播撒水或者不同异体的问题,甚至是宠物可能有大小便的情况,我们不希望我们扫地机器人也把它拖着,弄得家里到处都是秽物。博世环境传感器可以让扫地机器人也有鼻子,可以辨别出这些秽物,不希望它到处播撒这些东西。“除了硬件的需求之外,还要通过智能软件把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应用体现出来,包含一些补偿、温度校正,遇到障碍能够识别等等,这些都会通过我们终端产品像BMI或者BME系列产品做最终的布局。我们提供了像导航应用、边界监测应用、动态路径规划等一些列应用。”Fouad Bennini补充说到。中国市场布局根据BOSCH Sensorte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博世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64亿人民币,在中国拥有6万名员工,38个生产基地和23个研发技术心。中国市场也已经是博世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市场以及德国以外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国家。足见博世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从总的销售占比来看,2018年博世集团欧洲地区的销售额占比为52%,而亚太地区的销售占比则以30%(2016年占比是28%)排在第二位,其中中国市场是亚太地区的主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亚太地区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回到本文讨论的物联网市场,以BOSCH Sensortec关注的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市场来看,根据预测,到2022年,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销量将达到1.138亿部的规模,市场产值将超过260亿元人民币。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将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35.7%。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亿元。而不论是可穿戴市场还是智能家居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长率是要都是要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的。Fouad Bennini表示,在新的物联网领域,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是非常高的,亚太地区的增长是高于欧洲和美国的。从增长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将是博世未来的增长驱动之一,未来博世也会更加专注于这个领域提供更好的产品。“BOSCH Sensortec作为全球传感器行业的领军品牌,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创新当中,使得我们有能力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但是我们也需要了解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博世在中国本土不仅有销售团队、技术支持团队,还有研发团队,这三个团队的组合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本土区域用户的需求。”Peter Weigand补充说到。作者:芯智讯-浪客剑

书不过语

博世无线手持吸尘器,获得IF设计大奖,跟戴森比功能完胜

刚刚换了大房子碰到疫情,加上一个总不开学的神兽在家,家里卫生状况堪忧,清洁令人头痛不已。一直在关注吸尘器,喜欢博世的品牌,没想到这次幸运抽中,特别惊喜。以下为大家分享使用体验。亮点与细节可挂式充电收纳,收纳同时充电,非常方便高效。PS:如果不方便挂架收纳,也可以单独充电哦!最喜欢这个接头。长长的扁扁的软管,对清洁死角非常有用!除螨吸尘二合一,功能齐全,满足了我对吸尘器的所有期望。一部替代两个旧机器,拯救收纳空间利器!试用过程与体验外观材质:让人眼前一亮!外观时尚高级,做工质感十足,是一款高颜值,高体验的无线吸尘器,果然不愧是德国精工,据说是德国进口的主机,还荣获了2020年IF设计大奖,重量轻便,主机重量仅有1.4kg,对女士非常友好,手持握感轻便舒适,单手灵活操控,不弯腰不费力;吸力非常强大,两档功能,手指轻推便可随意切换,日常吸地一档就够了,高效档吸力更强劲,用来吸除毛发,螨虫,效果明显,能吸出很多毛毛和灰尘一样的脏东西,且不必担心毛发缠绕,简易的可取出滚芯,高效方便。着重说下操作:神兽表示很喜欢,如图食指开关,大拇指调档,像操作手枪一般。看来以后培养神兽做家务有望啦!标配就有两块可拆卸电池,单电池续航有30分钟,双电池续航高达60分钟之久,单独购买一个快速充电器40分钟就能充满电,高下立现,我家原来的吸尘器充个电竟然需要5个小时。大面积的全屋深层清理完全不在话下。配的吸头组合高达7个之多,非常齐全,随意组合搭配完全能满足全屋各种吸尘需求,各种掉毛季再也不用担心了。 双V型设计地刷,能高效聚拢毛发灰尘颗粒,而且地板和毛绒地毯,头发灰尘纸屑都能一吸而净。 二合一组合刷:家里各种键盘,桌面,沙发都可以吸得到。 灵活缝隙吸嘴:轻松搞定各种缝隙,角落。尤其家具和墙壁之间这种机器人都没办法的角落,特别适用。延长杆自带吸嘴可以吸除手无法触及的位置。空调出风口清洁有着落了!今晚我还用延长杆吸走了趴在天花板上的一只蚊子,哈哈…… 大号家具刷用来吸床上和沙发上的螨虫,且日常除螨对于家里有过敏的人,除螨功能是必备的了。用刷头吸了下枕头,尘盒里面就好多屑屑。想想枕头上有这么多脏东西皮肤能好吗,这款吸尘器太厉害了。对布艺沙发的清理非常到位,连吸带刷,一会儿功夫感觉沙发都亮了一个色度。周末小区里不给用电钻,还没挂墙。充电图参照地面展示图。挂架除了收纳充电主机,还有两个插孔,用来收纳其他刷头延长杆。使用时候噪音控制非常轻柔,完全不会影响神兽上网课,读书。体验和噪音大小跟朋友家的东西比,感觉更方便,声音也更轻,相比之下,这款的可拆卸电池和续航快充能力更受我的亲睐。可挂式充电收纳,收纳同时充电,非常方便高效。吸尘器使用后最重要的是尘盒清理。这么看,拆卸方便,还有止回阀,防尘灰尘倒灌,我想我刚刚吸进去的蚊子应该不会飞出来了!^_^ 双层滤网,保证出风清洁。如果搭配净味珠使用,对空气清洁又可以提升一大步啦!同样,各种接头拆装也很方便。如图,一键抽离,更换刷头非常便利!长款短款随心切换,很便捷!试用心得优点:1.吸尘器是无线二合一功能的,非常轻便灵活,2.双电机配置吸力强大同时噪音轻柔,走过一遍地上的大颗粒,毛发,尘屑都能轻松洁净。 3.高达7个吸头,针对不同需求清洁非常到位。 4.壁挂式充电收纳二合一设计,时尚同时节省空间。 5.两块可拆卸电池高达60分钟续航,搭配快充实现40分钟快速充电。6.高颜值,高续航,还获得IF设计大奖,跟戴森比功能完胜。缺点:没什么缺点,无论是颜值还是设计都很精巧,关注了下价格,价格也很合适,非常推荐博世S6吸尘器。

皇极

加码物联网市场,BOSCH传感器推出多款全新解决方案

3月22日,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BOSCH(博世)集团子公司BOSCH Sensortec在上海召开媒体发布会,介绍了BOSCH Sensortec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可穿戴市场和智能家居市场推出全新的传感器产品和解决方案。加码IoT市场作为BOSCH集团旗下的专注于消费类市场的MEMS传感器产品的子公司,BOSCH Sensortec也是全球领先的MEMS传感器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此前智能手机市场一直是BOSCH Sensortec一个重要市场。不过,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都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下滑。BOSCH Sensortec高管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我们需要向IoT领域扩展,比如可穿戴、智能家居产品。”根据BOSCH Sensorte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年度整个BOSCH集团销售额达到了779亿欧元,并且BOSCH集团在全球还新增了7800名员工(目前总共有41万名员工),特别是在研发方面,增加了5200名研发员工(目前总共有69000名研发员工)。“BOSCH一直在往物联网领域发展,所以才有这样的大量研发人员投入。”在22日的媒体发布会上,BOSCH Sensortec亚太区总裁Fouad Bennini先生透露:“在物联网产品方面,2018年BOSCH集团总共卖出了52亿件产品,环比上涨了37%。目前BOSCH的IoT云已经连接了大于850万台设备以及250个国际IoT项目。”Fouad Bennini认为,在IoT市场,BOSCH的优势在于服务、软件以及丰富的传感器产品线。“传感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传感器就是IoT的开端。”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市场将是重点虽然万物互联是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目前物联网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产品类型太多,市场过于碎片化。总的来看,除了车联网市场之外,在消费级领域,目前发展较好的主要还是可穿戴市场和智能家居市场。近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了最新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包含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产品)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了1.722亿部,比2017年增长了27.5%。虽然可穿戴市场不像智能手机市场那么庞大,但是却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测》也指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840亿美元,较2016年的720亿美元增长16%。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和服务的消费者支出总额将接近960亿美元,并在预测期(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达到1550亿美元。显然,可穿戴市场和智能家居市场将会是BOSCH Sensortec发力的重点市场。针对可穿戴市场推出智能超低功耗IMU目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都是可穿戴市场的主要产品。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BOSCH Sensortec认为,用户对于这些可穿戴产品体验上的期待是:“拥有最大充电间隔(即续航时间持久)、具有较强设计感和便携性、自适应用户行为、永不断电、精准度高、功能丰富多样”。而要实现这些需求,也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OEM厂商们希望传感器能够提供更低的功耗、更小尺寸的封装和更高的集成度、更多嵌入式和智能化的功能、更优化传感器算法系统以及更灵而广泛的产品性能。“Fouad Bennini表示:”我们针对可穿戴市场推出的新产品BMI270基本满足了这些要求。“据介绍,BMI270是BOSCH Sensortec专为可穿戴应用设计的智能超低功耗IMU。其整合了非常多的功能,比如可以识别用户是在走路还是停车,甚至更多的活动识别,另外还可以实现,对上下文情景感知以及一系列手势识别。比如用到智能手表/手环当中,可以实现,轻晃手臂就能进入“下一个”指令,另外还有抬臂/抬腕识别功能,这些功能都可以让用户与智能设备更加方便的交互。另外,BMI270还支持谷歌的Android Wear系统。“BMI270本身可以识别用户在走路还是停车,为什么识别停车这个功能有意义呢?因为这个过程当中传感器可以把数据发给地图厂家,地图厂家可以很快地记录下停车的位置,整个过程当中不需要主系统唤醒从而极大地降低整体系统的功耗。”BOSCH Sensortec市场部全球副总裁Peter Weigand解释到。另外,BMI270是将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二合一封装在了一起,封装尺寸也是非常的小,只有3×2.5×0.8毫米,这也使得其功耗得以进一步降低。当然,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越多的传感器组合往往能够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所以,Peter Weigand也表示,未来传感器组合可能还会加入气压计,有了气压计才可以实现垂直高度上的传感器数据。博世的气压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是绝对的领导地位,整合气压计是非常轻而易举的应用。另外一个方向是加入地磁传感器。目前博世已经有角速度+陀螺仪+地磁的9轴单芯片方案。Peter Weigand表示:“博世的优势在于拥有非常丰富的传感器产品线,可以非常轻松的进行相应的传感器组合应用,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什么样的组合,以及需要用到哪个整合程度。”博世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相比可穿戴产品来说,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种类要多得多。比如智能灯、智能家电(包括智能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智能路由器、智能门禁/门锁/窗户、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等。而这些产品当中都集成了非常多的传感器。对于用户来说,智能家居产品最好是设计精美、绿色节能、自动适应用户的偏好、简单易用。因此,智能家居厂商对于传感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超低功耗、小封装和高度集成、支持永不断电传感功能、相关环境数据要集成在传感器系统当中、传感器自带数据解读功能。这也将使得整个智能家居系统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变得更加的智能。比如,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空气温湿度、空气质量,可以智能地让窗户、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产品自动开关,将整个室内环境调节到一个舒适的状态。目前BOSCH Sensortec的传感器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应用。而在此次的媒体会上,BOSCH Sensortec则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解决方案:一款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BML100PI、一款家用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BML100PI对于智能家居产品来说,交互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家居设备的交互大多是通过遥控器、设备本身所携带的按键来实现,部分”智能家居“设备则是通过手机APP来进行交互。而随着用户对于智能家居产品交互体验的要求的提升,不少智能家居产品开始提供触摸屏/语音来进行交互。不过相对语音来说,触摸屏的交互更加的准确和直观,当然其成本也提升了不少,并且需要在设备上占用不少的空间。对此,BOSCH Sensortec推出了一款互动式激光投影模组BML100PI,可以在不同表面、界面、层上做投影,展示相应的虚拟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进行互动交互操作。据介绍,BML100PI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级模组,可通过激光投影展示相应的虚拟的画面和控制界面,并通过对用户的手势和触摸的位置进行识别,来实现交互反馈。其优势在于,相当于是一个可适用于各类表面的虚拟触摸屏,是一个完整的即用型解决方案,整个模块的尺寸非常的紧凑,只有43×47×7mm,非常的易于集成。Fouad Bennini表示:“BML100PI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非常的小巧。我们的智能家居产品要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和交互,体积往往就需要更大。而BML100PI在这样一个系统等级上,提供了更好的产品设计方案和用户体验。”家用扫地机器人方案BOSCH Sensortec此次还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它结合了BOSCH Sensortec的众多传感器产品。比如扫地机器人有导航、边界监测的需求,而这些需要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这些来实现。刚才说了一般扫地机器人会需要的基本清洁功能、导航功能,最后要讲的是监测和生成空气质量图册,扫地机器人常常在家里会遇到地上播撒水或者不同异体的问题,甚至是宠物可能有大小便的情况,我们不希望我们扫地机器人也把它拖着,弄得家里到处都是秽物。博世环境传感器可以让扫地机器人也有鼻子,可以辨别出这些秽物,不希望它到处播撒这些东西。“除了硬件的需求之外,还要通过智能软件把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应用体现出来,包含一些补偿、温度校正,遇到障碍能够识别等等,这些都会通过我们终端产品像BMI或者BME系列产品做最终的布局。我们提供了像导航应用、边界监测应用、动态路径规划等一些列应用。”Fouad Bennini补充说到。中国市场布局根据BOSCH Sensorte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博世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64亿人民币,在中国拥有6万名员工,38个生产基地和23个研发技术心。中国市场也已经是博世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市场以及德国以外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国家。足见博世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从总的销售占比来看,2018年博世集团欧洲地区的销售额占比为52%,而亚太地区的销售占比则以30%(2016年占比是28%)排在第二位,其中中国市场是亚太地区的主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亚太地区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回到本文讨论的物联网市场,以BOSCH Sensortec关注的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市场来看,根据预测,到2022年,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销量将达到1.138亿部的规模,市场产值将超过260亿元人民币。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将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35.7%。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亿元。而不论是可穿戴市场还是智能家居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长率是要都是要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的。Fouad Bennini表示,在新的物联网领域,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是非常高的,亚太地区的增长是高于欧洲和美国的。从增长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将是博世未来的增长驱动之一,未来博世也会更加专注于这个领域提供更好的产品。“BOSCH Sensortec作为全球传感器行业的领军品牌,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创新当中,使得我们有能力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但是我们也需要了解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博世在中国本土不仅有销售团队、技术支持团队,还有研发团队,这三个团队的组合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本土区域用户的需求。”Peter Weigand补充说到。

万人谋之

博世热力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3000亮相AWE2019

上海——3月14日,2019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AWE是国内最高规格的消费电子展会,据统计今年有近35万人次注册参观,800余个品牌展商参展。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AWE也是家电行业未来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作为舒适生活的缔造者,博世热力技术携多款重磅智能家用产品亮相本次盛会,首次向中国消费者展出其全新20L大升位Therm 7700 F热水器,同时展出的还有广受关注的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 3000和六感四维家用RO净水器系列产品。博世AWE 2019展台多款全新智能家用产品亮相博世热力技术在本次展会上推出重磅新品——20L大升位Therm 7700 F热水器。该产品创新采用自动启停技术及智能水力系统,可保证热水器在夏天自动快速切换至脉冲微火苗模式(Easy Minimum),精确控制出水温度,用户无需担心水温过高,温水淋浴即刻拥有。针对高海拔地区或城市高层住户,产品独有专利的OptiFlow全自动燃烧管理和效率优化系统,可自动探测、适应外部海拔及紊流高楼风,自匹配最优燃烧参数,从根源上避免CO超标。无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用户从此不再受热水器反复启停甚至熄火之苦,可随时随地享受不间断的舒适生活用水。此外,Therm 7700 F热水器也是继Therm 6800 F燃气热水器后,又一款博世热力技术与德国肖特玻璃合作的精品热水器,产品延续了精工品质,玻璃面板不仅颜值出众、易于清洁,更具有卓越的耐高温及抗冲击性能,十分安全可靠。Therm 7700 F热水器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 3000六感四维家用RO台上式净水器在本次展会上,吸引众多眼球的还有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 3000及六感四维家用RO净水器系列产品。针对有婴幼儿的家庭,Air 3000特别推出母婴版,其在静音降噪技术、净化功能及外观设计上全面升级,给予妈咪和婴幼儿舒适的生活环境。产品额外添加独特的“儿茶素”抗菌滤网,在抗菌、抗过敏的同时,可保护儿童脆弱的呼吸道,为婴幼儿健康提供多重防护。六感四维家用RO净水器分为台上式和台下式三款产品,均采用高精度反渗透滤芯,可有效过滤水中的重金属、水垢、异味、异色等污染物,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其搭载的智能控制中枢及PWM稳压技术,可多变量实时调节高品质增压泵的输出功率,智能调控净废水比,延长使用寿命。值得一提的是,台上式净水器AQ7100P 50 T针对中国家庭冲泡奶粉和饮茶的习惯,提供瞬时加热功能,智能匹配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水温需求,在展会现场广受消费者关注及好评。

卡梅尔

德国博世集团和光速联合领投禾赛C轮 1.73亿美金刷新行业融资纪录

美国当地时间1月7日,2020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简称“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作为本次展会参展商之一的中国公司,国际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德国博世集团和光速联合领投,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启明创投、德同资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融资总额1.73亿美金。此次融资也刷新了激光雷达行业的最高单笔融资记录。图为: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禾赛科技起源于硅谷,专注于研发和制造用于机器人和无人车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被誉为无人车的“眼睛”,可以准确捕捉汽车行驶过程中周围环境和物体的运动变化。禾赛2014年落户于上海,目前在中美两地拥有两个商务中心、两个制造中心,和一座禾赛研究院,员工超过600名,在全球拥有专利布局364项。禾赛自主研发的Pandar64、PandarGT(微振镜固态激光雷达)和Pandora(多传感器融合)等产品自2017年面世以来,获得了全球超百家顶尖自动驾驶及机器人公司的青睐。产品遍布18个国家和地区的68座城市。其中60%以上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美国加州DMV公布的65家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50%已经是禾赛的客户。“禾赛科技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结合自有的先进制造生产,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现已被全世界车厂和自动驾驶公司所采用。光速作为禾赛的早期投资者,在后续每一轮持续增加投资额度。我们十分看好禾赛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其未来发展前景。”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表示。图为:禾赛激光雷达搭载于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自动驾驶汽车上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投资市场发生投资案例,同比下跌58.5%。当资本市场普遍持谨慎态度时,禾赛凭借硬核的技术和强劲的增长,冲破“寒冬”的束缚,依旧获得顶级产业资本和财务投资人的认可。而禾赛科技此轮融资的投资方都极具代表性,与禾赛未来发展方向有紧密的联系。汽车产业和自动驾驶图像传感器芯片行业的领导者的加入,为禾赛将来贯穿自动驾驶产业链、打通行业协作、盘活更多激光雷达应用场景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世集团成立于1886年,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现居于世界500强第76名(2018年)。德国博世集团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数据显示,其2018年营收总额为777亿欧元。博世作为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气囊控制单元等驾驶安全系统的研发领导者,业务范围涵盖了汽油系统、柴油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与发电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传动与控制技术、热力技术和安防系统等。全球雇员约275,000名,其中在中国雇员约21,200名。2017年,禾赛成功参与了博世在中国的汽车人工智能加速器项目。2019年5月,禾赛获得了博世颁发的重量级奖项——“开放博世奖”(Open Bosch Award), 这是博世首次表彰与初创企业开放式创新合作所取得的杰出成果,全球仅有两家初创企业获此殊荣。光速中国和光速全球基金光速中国(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早期创业投资基金,聚焦消费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服务、硬科技等领域,通过五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币基金,管理着近20亿美元的资金。光速全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目前基金管理规模近80亿美金,集中在美国、印度和以色列进行早期风险投资。在过去的20年中,光速合伙人在全球投资了超过350家技术类公司,其中不少公司已经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ctor)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ctor)是全球汽车ADAS和自动驾驶图像传感器芯片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启明创投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目前管理七期美元基金,五期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超过40亿美元。自成立至今,启明创投已投资超过320家企业,其中有超过110家分别在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台湾柜买中心、上交所及深交所等交易所上市,及合并退出,有近30家企业成为行业公认的独角兽和超级独角兽企业。德同资本德同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投资中国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创始主管合伙人邵俊和田立新自2000年以来共同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本土和海外投资经验。目前管理逾100亿的多只人民币基金,长期聚焦TMT/消费、医疗健康、高端制造领域的不同阶段进行投资。Axiom Asia Private Capital(“启元投资”)Axiom Asia Private Capital(“启元投资”)为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自2006年创立以来,启元投资致力于为全球机构投资者提供亚太地区顶尖创投基金、成长基金与并购基金的投资解决方案。启元投资目前管理5支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与一支私募股权跟投资金,总资产规模超过50亿美元。

回旋曲

博世热力技术上新 AWE 2019

上海——3月14日,2019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AWE是国内最高规格的消费电子展会,据统计今年有近35万人次注册参观,800余个品牌展商参展。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AWE也是家电行业未来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作为舒适生活的缔造者,博世热力技术携多款重磅智能家用产品亮相本次盛会,首次向中国消费者展出其全新20L大升位Therm 7700 F热水器,同时展出的还有广受关注的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 3000和六感四维家用RO净水器系列产品。博世AWE 2019展台多款全新智能家用产品亮相博世热力技术在本次展会上推出重磅新品——20L大升位Therm 7700 F热水器。该产品创新采用自动启停技术及智能水力系统,可保证热水器在夏天自动快速切换至脉冲微火苗模式(Easy Minimum),精确控制出水温度,用户无需担心水温过高,温水淋浴即刻拥有。针对高海拔地区或城市高层住户,产品独有专利的OptiFlow全自动燃烧管理和效率优化系统,可自动探测、适应外部海拔及紊流高楼风,自匹配最优燃烧参数,从根源上避免CO超标。无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用户从此不再受热水器反复启停甚至熄火之苦,可随时随地享受不间断的舒适生活用水。此外,Therm 7700 F热水器也是继Therm6800F燃气热水器后,又一款博世热力技术与德国肖特玻璃合作的精品热水器,产品延续了精工品质,玻璃面板不仅颜值出众、易于清洁,更具有卓越的耐高温及抗冲击性能,十分安全可靠。Therm 7700 F热水器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 3000六感四维家用RO台上式净水器在本次展会上,吸引众多眼球的还有新一代空气净化器Air 3000及六感四维家用RO净水器系列产品。针对有婴幼儿的家庭,Air 3000特别推出母婴版,其在静音降噪技术、净化功能及外观设计上全面升级,给予妈咪和婴幼儿舒适的生活环境。产品额外添加独特的“儿茶素”抗菌滤网,在抗菌、抗过敏的同时,可保护儿童脆弱的呼吸道,为婴幼儿健康提供多重防护。六感四维家用RO净水器分为台上式和台下式三款产品,均采用高精度反渗透滤芯,可有效过滤水中的重金属、水垢、异味、异色等污染物,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其搭载的智能控制中枢及PWM稳压技术,可多变量实时调节高品质增压泵的输出功率,智能调控净废水比,延长使用寿命。值得一提的是,台上式净水器AQ7100P50 T针对中国家庭冲泡奶粉和饮茶的习惯,提供瞬时加热功能,智能匹配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水温需求,在展会现场广受消费者关注及好评。

肇禋

博世科股东户数增加1.48%,户均持股10.16万元

博世科2019年12月6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7万户,较上期(2019年11月20日)增加360户,增幅为1.48%。博世科股东户数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19年11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84万户。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26.15%的公司股东户数在2万~3.5万区间内,博世科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股东户数与股价自2019年10月31日以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3期上涨,截至目前增幅为4.37%。2019年10月3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区间股价下降6.52%。股东户数与股本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最新总股本为3.56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2.53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1.04万股下降至1.03万股,户均流通市值10.16万元。博世科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19年11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34.35万元。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29.68%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万~15万区间内,博世科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风回路

下一个安波福?博世宣布成立新的智能网联事业部

亿欧汽车2月23日消息,博世于北京时间22日正式对外宣布,将成立新的智能网联事业部,以推动公司业务向智能交通服务供应商转型。据了解,该事业部将专注于开发并销售数字化交通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车辆共享、驾乘共享(网约车/顺风车)以及针对驾驶员打造的一系列网联服务。在业务方面,博世透露称智能网联事业部将进一步拓展既有服务,目前已有的具体产品案例为:用智能手机开启车门,向驾驶员发送错误路径预警等等。对于这个即将拥有600名员工的部门,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Volkmar Denner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在2018年第五届博世物联网大会现场表示:“对于博世而言,互联驾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增长领域。未来,我们希望能凭借创新解决方案在该领域实现两位数的业务增长。”在他看来,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活动现场,与这则重磅消息“打包”披露的,还有博世在各领域配套的战略举措。在共享驾乘方面,对于美国初创企业Splitting Fares Inc.(SPLT)的收购无疑标志着博世已经一脚迈入这一时下大热的出行领域。借助该共享出行平台,博世将面向企业、大学和政府员工等群体提供熟人间的拼车服务,以满足用户日常的通勤需要。据悉,此款APP不仅可以通过算法匹配目的地相同的人群,还能在数秒的时间内自动协调不同用户的出发时间与交通路线。除了开发打车软件SPLT外,大会期间,博世同时宣布“Coup”将于今年登陆马德里。事实上,这款两轮电动车共享平台早于2016年便已在柏林上线,并于1年后成功来到巴黎。据博世官方数据,Coup在完成马德里的上线工作后,其车辆总数预计能够达到3500台。当然,如今在共享领域争着实现“电动化”的不光是单车,还有更为传统的四轮乘用车。在此次大会上,邓纳尔博士重点展示了来自博世的电动交通互联服务系统system!e,该系统同时涵盖了互联电气化动力总成部件以及配套的互联网与云端解决方案。对此他解释道:“数字化服务将进一步推动电动交通的发展。”在邓纳尔博士看来,system!e在精确预测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方面将发挥十分强大的作用。借助这一系统,智能电动汽车未来有望准确获取电池能耗信息,并帮助车主及时找到适配的充电桩。此外,system!e还能管理智能住宅的车辆充电工作,优化白天与晚间的能源利用。在system!e为消费者提供务实服务的背后,或许是博世希望进一步提升普通大众对电动出行接受度的野心。而谈及未来人类出行变革,“自动驾驶技术”总是与电气化相伴而生。博世自然也没忽视这一点,在本次活动正式开始前,这家汽车配件商就通过一段视频秀了把“肌肉”。(现场展示的自主泊车技术,图片来自网络)令人震惊的是,不光博世此次展示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是由奔驰汽车完成的,就连戴姆勒集团主席蔡澈也出现在这辆车里。在车辆自动停进车位后,蔡澈说明了来意:未来几个月间,将与博世联合测试无人驾驶出租车。然而,此次亮相并未透露具体细节,我们也只能静静期待测试车辆的路测结果。其实戴姆勒早就是博世的老伙伴了。在去年,双方就已联手开发了自动驾驶汽车。而博世方面颇为自信地表示,自家提供的Automated Valet Parking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实际上属于首批L5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项技术也将在新一代奔驰S系列轿车中搭载上市。显而易见,博世与戴姆勒之间的合作径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尽快实现商业落地。这点对于以博世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无可厚非,毕竟他们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工作全程都要围绕“量产”二字展开。综合对上述不同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来看,博世似乎已经决定脱离传统造车工艺,并将总体业务向智能网联方面延伸。对此,邓纳尔博士解释道:“对于博世而言,交通出行不仅仅意味着汽车本身。博世在众多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使得我们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能够开发并管理跨应用领域的生态系统。”在设立独立部门这条路上,与博世“并肩同行”的,便是同为Tier 1巨头(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技术供应商的)的德尔福了。2017年,德尔福将其动力总成系统部门分拆为两家独立公司:“Aptiv(安波福)”和“德尔福科技”,以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并同时专注于自动驾驶、数据、车载娱乐信息服务和汽车互联。这么看来,博世与德尔福业务转型的出发点颇为雷同,亿欧汽车也不免大胆猜测,博世是否也会将自己的智能网联事业部引上“分拆”的道路?毕竟德尔福公司总裁兼CEO凯文克拉克曾表态,他认为两个独立且拥有良好资源的公司“捞钱”更快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