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漫画家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

时时刻刻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学位,位居学位“金字塔”的最顶端。很多人心中估计都燃烧起好奇的“熊熊烈火”——博士一年的平均收入大概能有多少钱?估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从学历层次上看,博士的起始年薪比其他学历的起始年薪要高。根据《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显示,在2019届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的起始月薪接近六千元,硕士毕业后的起始平均月薪是八千多元,而博士毕业生的起始平均月薪则直接飙升到一万五千多元(年薪是18万多),是本科生(年薪7万多)的两倍多,其起始平均月薪也比硕士多了六千多元。由此可以看出,学历层次越高,起始平均薪酬待遇就越丰厚;学历层次越低,享受的待遇就越“精致”。其次,从地理位置上看,博士毕业后所在的城市越繁华,起始年薪越高。据了解,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博士是“最值钱”的:广东地区博士的平均起始平均年薪达到二十三万五千多元;上海地区的博士起始平均年薪达到二十二万五千元左右;北京地区的博士起始平均年薪达到二十二万三千多元。博士作为国内的稀缺资源,是很多地区争相抢夺的人才。而经济实力比较发达的地区,起始平均年薪比较丰厚,聚集的博士自然也就越多。博士待遇排在前头的,紧随北上广之后的是四川、重庆、广西等地区,其起始平均年薪也是挺诱人的。第三,从用人单位的知名程度来看,博士毕业后所进的单位越牛,起始年薪就越高。前一阵子,华为招聘8名起始年薪在九十万到两百多万的博士,可以说是下了血本。而在一些籍籍无名的用人单位,会不会有这样的魄力和实力来“招安”高能力高素质的博士毕业生呢?当然不会!一些博士去双非院校(非985、非211大学)任教,起始月薪达到五位数都有很大的难度。当然,博士去一些高校任教,除了年薪之外,还有其他的福利,比如送一套“性价比”比较高的房子,再比如直接给一笔丰厚的“安家费”,让优秀的博士走进高校后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总而言之,博士学位拿到手之后,绝对不会吃亏,“读书无用论”只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用来骗哪些智商不怎么高的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通过努力读书,一旦成为博士的话,将来出人头地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内省

巴菲特:欠福西博士一个巨大的感谢

来源:新浪美股04:20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感谢白宫健康顾问安东尼-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因为他教育了包括巴菲特在内的美国民众、并向国民通报了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巴菲特称,他欠福博士西“一个巨大的感谢”。巴菲特说,有福西博士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就全球健康危机进行交流,美国“非常非常幸运”。福西是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所长,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冠状病毒工作组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

杀犬

博士一毕业就是博导?这位美女很传奇

#教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称教授不能光说教授二字,一般还会加一个字称为“老教授”。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教授年龄都比较大。可这位南方医科大学这位91年出生的美女,今年才芳龄28,就已经是教授、博导了,顿时就刷了屏。评教授难不难?我一个同学前一阵儿曾这么诉苦,他现在在一所211大学任教,职称是副教授。虽然早早就评上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但是人生总得有追求,总得进步吧?他正在考虑如何更进一步,成为教授、博导。不过学校的要求,让他比较犯难,这个要求是硬性的:必须主持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哦,我想了想,也觉得挺难,哪有那么多国家级科研项目?这个要求听起来就很吓人了。就像那个笑话说的,瓜太多,吃瓜群众都不够用了。同理,想评教授的人太多,国家级科研项目都不够用了。所以,很多人即便是这辈子就定格在副教授,终其一生也评不上教授,也很正常。这个李琳怎么就评上教授了呢?这就要看人家牛X闪闪的履历了。北大的硕博连读,硕博在读期间,就在顶级期刊以第一作者,合作者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一项成功还获得了2015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奖。哦,好吧,这么厉害,肯定已经达到了教授的资格,那么中间的繁文缛节直接去掉,不用走讲师、副教授、教授这个晋升路线了,直接一步到位,教授、博导。应该说,在博士刚刚毕业,就立即成为教授、博导,是占了现行高校职称评价体系的光了。教育部新规,狠刹“重科研、轻教学”歪风现在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授们都忙着做项目、搞科研,甚至不少人挂着“科研”的名开公司,几年都给本科生上不了课,甚至连学生的面都见不上。而那些给学生常年兢兢业业上课的讲师,却又因为没有科研成果,而迟迟得不到晋升。不过,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即将出台新规,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就清除出教师序列。教授水平再高,可是不把他们的知识、经验传授下去,学生就不能更好地成长,长此以往,大学教育怎么得了。科教并重,才是高校应有的样子。

六根

博士一毕业就成教授,他读博期间连发5篇顶刊

博士毕业后干什么?博士后?找工作?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可以直接留校成为教授的!孙俊龙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2020届博士毕业生,目前已通过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成为一名光荣的科研工作者。在校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5篇发表在SCI TOP期刊,累计影响因子27.089,尚有外审英文论文2篇,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物理排名第七);研究内容涉及动物抗逆生理及大口黑鲈健康养殖等领域;选择川农 追随“川农大精神”2015年,硕士毕业的孙俊龙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毅然选择了继续读博深造。就读硕士时,他就已了解到四川农业大学在动物遗传育种方向的卓越学术成就,尤其是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的行业翘楚李明洲教授,这一切都成为了他选择加入川农,在动物遗传育种领域深耕的动力和缘由。然而,那一年他并没有成功,顶着压力再次复习准备,终于在2016年成功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谈起他的导师李明洲教授,孙俊龙非常敬佩:“他年轻,有活力,最让我折服的是他活跃的科研思维。31岁就可以成为二级教授,真的很让我佩服,我也在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像李老师一样的科研工作者。”李明洲,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然而,刚刚进入课题组,他就面临着研究方向的选择,李明洲教授一直专注于猪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但孙俊龙硕士期间主攻鱼类相关研究。巨大的差异让孙俊龙感到力不从心,在和李明洲教授的一次深谈中,也提出了自己在研究方向的困惑。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在李明洲教授看来都不是问题,而是更希望他能够继续做喜欢的研究,并为他联系了水产系杨淞副教授作为专业指导老师。孙俊龙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之前我并不了解什么是‘川农大精神’,在两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相同的品质——勤奋、忘我、严谨、务实。在跟随两位老师搞课题、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我想,这就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川农大精神’。现在我也即将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教师,我也会将这种川农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激励感染我未来的学生们。”科学研究,绝非纸上谈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成了孙俊龙的第一场战役。开始,他只是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来寻找灵感,但李明洲教授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好的研究方向,是应该做到能让一个‘外行人’感兴趣。”为了找到一个能让“外行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他跟着杨淞副教授到养殖场、饲料厂调研,实地了解养殖户在生产上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反复讨论、总结,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确定了自己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动物抗逆生理。进入到实验阶段后,孙俊龙发现,对于环境胁迫实验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进行环境胁迫?胁迫的强度如何确定和胁迫时间要多长时间才最合适?这在发表的文献中只有简单介绍,只有先进行多次的预实验和实验装置的多次调整,才能开始正式的实验。他开始明白,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问题绝对不是仅仅通过阅读几篇文献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要通过不断的实验尝试和调整才能逐一攻破。科研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条道路上必将遭遇失败和挫折,而调整好心态正确地认识这一切,在不断试错中,才能追寻到正确答案。SCI论文,不能急功近利对于大多数博士研究生来说,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是在攻读博士期间的关键和必须。截至毕业前,孙俊龙已发表8篇SCI论文,成为了同届中的佼佼者,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却鲜有人看到——博士三年级时,他面临着发表论文的瓶颈期,撰写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前后被5家期刊拒稿,最让他感到崩溃和打击的是,有一家期刊在他投稿不到5分钟,就直接拒稿。但当他冷静下来进入反思,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被拒稿这说明研究还存在着缺点,审稿人每一次给出的审稿意见,其实对自己的文章和未来的研究非常有帮助。现在经历这样的磨炼,其实也是在帮自己提高论文的水平、甚至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反复揣摩审稿意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撰写的论文,并再次作出修改。孙俊龙经常对师弟们说“论文发表真的不能急功近利,重要的是要在沉淀的文章中,看看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得,是因为在2019年,本该毕业的孙俊龙,当时只发表了2篇SCI,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任何优势,他对于毕业甚至未来的工作发展,都感到无比失落。此时,他想到可以快速开展一些实验,用来发表论文。但是经过与两位指导老师的及时深谈,李明洲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我的竞争力并不是进行动物实验,而是分析问题、解析数据和论文撰写的能力”。从那天起,孙俊龙决定暂时放下快速发文章的捷径,而是潜心投入进行数据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在后来的一年里,他先后发表了6篇SCI论文,其中5篇为SCI TOP期刊。他说:“对于在读的硕士、博士,我的建议是努力积累、沉淀自己,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数据分析、观点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其次,每次获得的审稿意见都要认真对待;最后,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相信只要论文能写出来,就一定会有发表的那一天。”不忘初心,传承科研事业作为李明洲教授的课题组一员,“细节决定一切”是孙俊龙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对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不论是在规划、样品采集,还是在论文撰写、数据分析、图表制作都要做到细致入微、尽善尽美,这已然成为每个团队成员潜移默化的习惯,也成就了整个团队的高质量发展。孙俊龙说:“是这几年不断的努力和坚持,让我取得了如今的成果,这离不开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给了我充分自由的施展空间,也同样离不开我的老师、同学、师弟、师妹以及家人的帮助。川农带给我勤奋、忘我、严谨、务实的科研品质,也让我深刻明白: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020年,孙俊龙顺利通过了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面试和答辩,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科研工作者。来源: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动物科技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降鬼记

博士一毕业即获聘副教授,许多人看到的是年龄,其实能力才是关键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美女博士李晟曼获聘湖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在屏幕上成了热搜,这让我感到非常欣喜,我们国家这么大,我们国家这么多大学,我们国家这么多行业,人才何其多,人才济济,就要有发现人才伯乐,也要有人才上升的机制和通道,还要有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特别是要给人才自我奋斗提供各样的便利。其实,只要我们的人才在爱国爱人民的前提下,把能力放在衡量人才的首位,大胆用起来,大胆给他们施展专业能力的上升通道和舞台,那样就会实现龚自珍先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那样我们的事业就会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领先于国际的局面。 其实只要给人才以舞台,我们这样大的国家,人才就会脱颖而出,试看,就从网络上报道情况来看,我们就不仅仅知道了李晟曼博士聘为副教授;还有湖南大学的90后李东教授,解决并突破器件光电转换,逻辑运算与信息存储功能的技术;还有中南大学因为攻克困扰国际数学界“西塔潘”猜想的刘路教授级研究员,以及中南大学特聘教授刘慧颖等,还有前两日获得300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这只是代表,还有在各行各业中很多优秀者因为际遇、平台等没有发现的,没有施展出才华的应该还有很多,但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是能力出众者。这些人既为国家科技进步或者说人类进步贡献出自己的硬核力量,又会汇集一部分人聚集在周围成为一个团队,继续迸发出如旭日东升一样的力量。我始终认为,人都是向上的,勤奋积极努力的,但是每个人的热情和潜力为什么发挥不到极致呢?我觉得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自己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挥才干的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是社会提供的舞台不够多,或者激励人才的措施不到位,还有就是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新鲜。时代发展到现在,信息和知识成为创造创新的驱动点,只要有环境,学术研究、科技攻关就会成为能力展现的主战场,年轻人成就会成为引领者。那么这个环境是什么?那就是担子压上、待遇跟上、关心带上,彼时年轻人“不用扬鞭自奋蹄”,加上拔尖的综合素养、能力才学,活跃思维,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我们的社会也要改变观念,慧眼识金,形成一种新的人才观,那就是不唯年龄、不唯资历、不唯学历,只唯能力、只唯才华、只唯贡献。只要我们的环境不拘泥于制度和形式,不做自我设限,不拘一格聘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把真正的英才纳入麾下,那么有能力、有知识、有担当的年轻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多,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不仅不会受阻,而且领先国际的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们的事业将遥遥领先世界。本文由第一人称讲文化原创(308篇),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摇摇欲坠

26岁美女博士一毕业就成为副教授,90后已完全可堪大任

前段时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张霁和姚婷,双双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年薪高达201万的新闻引发网络热议,去年该校也有一位博士生左鹏飞进入“天才少年”。近日,同样是该校今年博士毕业的李晟曼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成为副教授的新闻,再次引发网络热议。根据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晟曼老师个人主页显示,1994年出生的她,17岁就考入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读本科,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研究领域中介绍到: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李晟曼老师年轻貌美,正是因为她人长得漂亮,以至大家对她的才华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对她一毕业就能获得副教授职称表示不服。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李老师辛苦付出的结果。李晟曼博士期间就读的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其中李晟曼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李晟曼讲述她整个博士生涯的科研经历:持续三年日复一日的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积淀了今天的成就,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还展示了自己科研经历: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最后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过程跌宕起伏。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科研遇到坎坷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从而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小套路来欺骗自己。在介绍李晟曼的时候,还特别提到了她的博士生导师吴燕庆。吴燕庆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博导,湖北省特聘专家。专业方向:微纳电子器件及工艺。长期从事半导体微纳电子器件与电路设计与制备,电学测量,微波测量与光电测量。在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氮化镓及碳化硅,以及新材料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研究领域有广泛经验。在半导体微纳电子器件领域属于顶尖人才。吴老师对所带的博士生要求也很高。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位李晟曼老师是属于国家尖端科技人才,专注于纳米制造、光电集成等领域的研究。有人甚至说,这哪里是后浪,简直是巨浪啊!以下是李晟曼的学术成果1.Li S. M., Tian M. C., Gao Q. G., Wang M. F., Hu Q. L., Li X. F., Wu Y. Q. Nanometer thin indium tin oxide for 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nics. Nature Materials, 2019, 18(10), 1091-1097.2.Li S. M., Tian M. C., Gu C. R., Wang R. S., Wang M. F., Xiong X., Li X. F., Huang R., Wu Y. Q. BEOL Compatible 15-nm channel length ultrathin indium-tin-oxide transistors with Ion = 970 μA/μm and on/off ratio near 1011 at Vds = 0.5 V. IEDM, 2019.3.Huang M. Q., Li S. M., Zhang Z. F., Xiong X., Li X. F., Wu Y. Q. Multifunctional high-performanc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7, 12(12), 1148.4.Wang M. F., Tian M. C., Zhang Z. F., Li S. M., Wang R. S., Gu C. R., Shan X. Y., Xiong X., Huang R., Hu Q. L., Li X. F., Wu Y. Q. High performance gigahertz flexible radio frequency transistors with extreme bending conditions. IEDM, 2019.5.Li T. Y., Tian M. C., Li S. M., Huang M. Q., Xiong X., Hu Q. L., Li S. C., Li X. F., Wu Y. Q. Black phosphorus radio frequency electronics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2018, 4, 1800138.6.Li X. F., Wu J. Y, Ye Y. S., Li S. M., Li T. Y., Xiong X., Xu X. L., Gao T. T., Xie X. L., Wu Y. Q.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under high current densities in black phosphorus transistors by interface engineering.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9, 11 (1), 1587–1594.7.Li T. Y., Zhang Z. F., Li X. F., Huang M. Q., Li S. C., Li S. M., Wu Y. Q. High field transport of high performance black phosphorus transistor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7, 110, 163507.8.Wang M. F., Li X. F., Xiong X., Song J., Gu C. R., Zhang D., Hu Q. L., Li S. M., Wu Y. Q.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ZnO thin-film transistors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2019, 40, 3, 419-422.9.Hu Q. H., Hu, B., Gu C. R., Li T. Y., Li S. C., Li S. M., Li X. F., Wu Y.Q. Improved current collapse in recessed AlGaN/GaN MOS-HEMTs by interface a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2019, 66(11): 4591-4596.李晟曼老师并不是湖南大学唯一的90后副教授,她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至少有3名90后学者获聘副教授,还有人获聘教授。1990年出生的李东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简称“湖大”,坐落于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近年来,湖南大学引进了大批青年才俊充实到教师队伍,保障了湖大师资力量的长足发展,李晟曼老师的获聘是湖大壮大师资力量的具体的一种表现。90后最大的已经30岁,最小的也已经20岁。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非主流,他们已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兴力量。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中,众多的90后白衣天使已经扛起了“大梁”,奋战在抗疫的一线。在今年夏天南方抗洪抢险救灾中,众多的90后官兵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用汗水和生命护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年备受呵护关爱的“90后”,已经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一代青年。危急关头,他们贡献出青春的力量,他们勇敢无畏、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的作为,充分展示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各行各业,都有“90后”的身影,看似“娇弱”,有时“嘻哈”,实则“皮实”,一遇到“事”上,他们却是有胆识有思路,笃定踏实又靠谱。这是多么美好又令人欣慰的景象--在人生梦想的星辰大海,他们已扬帆起航,奋楫前行。

两家春

这位博士一毕业直接获聘985高校教授、博导:纯系本土人才

又有一名“90后”学霸教授、博导引发舆论关注。澎湃新闻记者从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教师主页”栏目获悉,今(2018)年刚刚从同济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毕业的李东已担任该学院教授(正高)、博士生导师。5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同济大学校友会方面获悉,新近获聘湖南大学教授、博导的李东出生于1990年,中共党员,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直博生,师从张增星研究员。与不少“90后”教授、博导拥有海归教育背景不同,李东是一名国内高校培养的“90后”学术新星。根据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介绍,李东2009年进入同济大学就读,2013年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以直博生的方式继续留校攻读,并于今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李东的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及二维材料异质结,博士期间总计发表SCI论文17篇(总计影响因子147.247),其中一作论文8篇(总计影响因子89.682)。李东曾获得校级奖项四项,被评为同济大学学术先锋。另据同济大学校友会官网介绍,李东在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场效应光电子晶体管和可编程非易失性光电子存储器概念,实现了器件光电转换,逻辑运算与信息存储功能一体,研究结果被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ology(影响因子:38.986)以及国际著名期刊Nano Letters(影响因子:12.712)、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2.124)等上,被同行高度评价为重大的突破,并相继被各大相关媒体杂志报道。上述同济大学校友会官网文章证实,“目前被特聘为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湖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于2017年入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近年来,“90后”或者“准90后”走上高校教席已渐渐为社会所认可,而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走上了领导岗位。例如,“90后”本科毕业生吴航行出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成名更早的“90后”教授刘明侦已挑起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的重担。

不饰于物

博士4次摇号买不到房发怒,上海楼市为什么“一房难求”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从去年开始,上海房价就已有了上涨的趋势,在此之前市场已阴跌了近三年,大量积聚的需求正待释放。 中房报记者许倩丨北京报道 “上海楼市又火起来了。”这是很多上海人的直观感受。 最近,一位博士给上海市委领导的建议信引发了热议。4次参与摇号失败,买不到房,这位博士一气之下,向信访办实名建议修改上海的认筹摇号规则,使自己能获得优先摇号权。 这位博士还建议,“严查离婚买房、经营贷买房、代持买房等擦边球行为”。 目前上海相关部门给出的回复是:“对于提出的建议,正在积极研究进一步完善认筹规则等相关政策规定。” 摇不上号的背后,是上海楼市、地市的火爆。新房市场上,热点区域“一房难求”;二手房市场上,业主跳价、反价、惜售再次成为普遍现象。 记者查阅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0年12月份,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数约为3.9万套,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96.2%。据当地市场人士介绍,正常交易量应该是在2万套左右。 “其实这是一种结构性供求失衡,并不是所有区域都供不应求。在上海市中心或者有开发区、金融区概念的区域,房子更为难求。”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 卢文曦认为,目前上海楼市的主要购买力是改善型需求,他们多是通过卖一买一置换,如从郊区置换到市区,从老破小房置换有电梯的新房或次新房,“主要还是合理的需求释放”。 ━━━━ 谁推动了楼市火爆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上海新房市场断供长达两月之久,直到3月底绿地海珀外滩项目入市才打响新盘供应第一枪。但从二季度起,上海楼市开始回暖,并快速走向火热。 从数据上看。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2020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91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1%,成交面积创4年来新高;二手住宅成交约30.2万套,同比增长27%,创近4年来新高。从价格方面来看,全年新房成交均价为5623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2%。 从二手房成交单月来看,2020年5~7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量稳定在平均每月2.8万套左右;8月、9月成交量分别达到3万套、3.1万套;10月由于国庆假期影响,数据出现异动,成交量回落到与5、6、7月相当的水平;12月,成交套数迈上3.9万套高位,成交量排名前三板块分别为三林、周康、嘉定主城区。 认筹率是衡量新房市场热度的一个很直观的指标。2020年上海市开盘摇号的186个新盘共计有48542套房源,最终收获了80371组有效认筹,年度平均认筹率达165.57%,创下3年来新高。在2019年度上海平均认筹率才58.81%。 2020年7~11月,月度平均认筹率分别高达153.72%、156.86%、153.08%、169.06%、196.29%,12月份更是一举突破200%,达到顶峰261.57%。2020年上海“千人摇”项目高达27个。 上海的土地市场同样火爆。2020年,上海各类土地共出让373宗,成交金额高达2952亿元,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双双位列全国第一。在过往三年里,第一的冠位分别由北京和杭州拔得。 楼市热得令人意外。 “如果不是疫情的关系,上海楼市也是会慢慢向上走的。但疫情打乱了市场节奏,原本慢慢复苏的状态一下子集中释放了,如果正常节奏走的话,估计爆发的力度可能没这么大。”卢文曦认为。 这波行情中,改善型需求成为主要购买力。 数据显示,从新房市场成交情况看,2020年,上海改善型需求超过半壁江山,套均面积在90~150平方米的成交占总成交面积的59%;套均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刚需占比18%。从成交面积看,各类需求同比均呈现正增长,其中改善型需求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7.1%;刚需同比增长23%。 “上海这轮上涨其实就是压抑了几年的市场需求集中释放,加上货币宽松,资金轮动累积下来的效果导致新一轮牛市,这波大涨可能还会持续几个月。”上海一位地产人士称。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认为,上海楼市火爆的原因在于全国经济南移,上海作为长三角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产业丰富,交通配套完善,加之全年货币环境宽松,上海楼市脱颖而出。“上海本次楼市火热大概率是市场需求集中释放,投机需求预计不多。” 不过,从往年大城市房价上涨规律来看,往往都是刚需、改善型需求率先进入市场,随后投资投机客顺风跟进,并由市中心的成交火爆带旺周边楼市。 ━━━━ 燥热若持续,更严调控会来 “新世纪以来,开放始终是上海人才政策一个核心词。”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汪怿说。 根据住建部最近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目前有30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上海以2428万城区人口位列全国第一,排在第二位的北京,城区人口1865万。 进入2020年,上海市先后多次放松人才落户政策,带来了潜在的购房需求。前面提到的上海那位博士,就是2019年博士毕业落户上海的新上海人。 根据上海市去年9月份发布的落户新政,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4所)的应届硕士生满足基本要求后即可直接落户;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95所)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同济、华师,应届本科生满足基本要求后即可直接落户;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从12月1日开始,上海开始施行更宽松的“居转户”,以及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的政策。 以去年12月为例,上海总计引进人才落户757名。不过,12月上海参与新房认筹人数超2万人,人才购房群体在上海购房总体中占比极少,但这批刚需购房族会成为几年后让上海房价再上一步台阶的群体。 现在很多人关心的是,短期内上海房价还会不会继续上涨?这还要看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6.4个月,这意味着经此一轮交易量暴增后,上海楼市呈现明显供不应求的状态,房价仍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 “上海楼市调控,大概率是会来的,估计在‘小阳春’之后,四五月份的时候。”上海一位房企人士预测道。 卢文曦认为,调控会不会来,要看市场反应。3、4月份市场会出现“小阳春”,如果楼市能维持小幅上升或交易量稳定增加,则预计政策不会出现较大调整。如果楼市还是持续目前这种火热局面,一些市场的非理性、燥热情绪继续发酵,那么政策很可能就会有所调整,如修复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进一步收紧限购限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1月12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消息称,其于1月11日召开2021年上海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会议称稳妥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 1月12日,央行公布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最引人关注的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降到了10.1%,逼近了10%的临界点。一旦M2回归个位数,商业银行将有收紧信贷、收紧贷款的压力。 作为把控楼市的资金命脉所在,无论是M2还是房贷,其规模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论文无价!为什么复旦女博士一事中,5篇SCI那么重要?

复旦女博士的传奇,惊艳了众人,也变相的普及了SCI,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尽管是非常规式的。在这个堪称《冰与火之歌》的博士圈的爱情故事里,一女挂四男,其中的陆导师还对学生,送车送房送钱送珠宝,并且抛弃原有家庭,为了真爱,甘做陈世美。可是,让整个博士圈和学术圈震撼的,是他送了五篇的SCI论文。这5篇SCI论文,对于当事人李博士,对于当事人陆导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五篇论文在这个博士圈的爱情故事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第一、SCI论文对于博士来说,就像高考成绩之于考生一样重要。目前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考生们凭借自己的高考分数,走进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博士圈的那些高才俊彦们,正是凭借着一篇又一篇的sci论文,毕业、工作,进入新的实验室,揽上新的项目。可以说,sci论文对于博士来说,就是个人能力的见证,就是一个隐性职称。这五篇sci论文,对于当事人李博士来说,就意味着一个安稳富足、前程无忧的爱情承诺。可是,她却毁约了。第二、这五篇论文真的是白送的吗?如果没有这次陆导师的曝光,那李博士在朋友圈里的口碑,就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发了五篇sc论文的传奇,其中有一片还是NC。她能够从湖北老家,来到东北延边,又来到东方魔都。从一所211进到c9,又进到全国前三的复旦。这样一个阶梯式的跨越,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忍不住点赞。可是后来我们才能发现。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的硕士导师。陆导师对她的大力帮助,让她走到了现在,可是这种帮助并不是无偿的。那五篇论文也不是白送的,是求爱的付出,也是爱情的承诺。第三、如果没有这五篇sci的论文,李博士又能怎样?如果没有了五篇sci论文,那么李博士是很难撑到最后分手的那一刻,很有可能会提前离开陆导师。正是因为有五篇论文,所以他们的感情才会断断续续的,推迟到现在。并且李博士也物色好了另外三个备胎人选。终于下定决心,拒绝了陆导师的真情付出,选择和自己的正牌男友去美国深造。只是,她没有想到,深爱她的陆导师,会选择自尽,并且还出卖了她。SCI论文对于博士圈来说,属于家常便饭。对于普通人来说,则过于高大上。在这个故事当中,这五篇论文是陆导师的爱情许诺。他给了学生一个美好的前程,却没有等到爱的结果。于是他选择了服药,选择了临死前的怒吼。这5篇SCI论文,就是陆老师对于李博士的一个绝杀,一次同归于尽的玉石俱焚。成也SCI,败也在它,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