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申请考核考博博士研究计划书徒子徒孙

申请考核考博博士研究计划书

各位考生:+考博公众号/学之恒考博天地博士研究计划书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为什么选这个题目,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研究价值、研究的必要性)二、研究综述(包括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现状、现有研究的缺陷及不足、待改进的地方)三、研究内容(课题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么写)四、研究方法(课题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二)综合指数测度法五、研究态度保证(一)研究保证1、2、3、(二)攻读博士目标1、2、3、参考文献

时也

博士计划书模板及自述

各位考生:+考博公众号/学之恒考博天地个 人 陈 述本人性格活泼,好奇心极强,善于逻辑推理,学习态度严谨,做事实事求是,对数字金融及绿色金融具有浓厚的兴趣,本科阶段曾获得多项奖项,研究生学习期间潜心于学术,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一、本科阶段:本科就读于xx大学,xx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所学课程xxxx等。工作方面:担任xxx等。通过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xxxxx,最重要的是,对xxxx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深了对xxxx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科阶段所获得的奖励有:(1)xxxx年xx月获得xxxxx(2)xxxx年xx月获得xxxxx(3)xxxx年xx月获得xxxxx二、研究生阶段:研究生所学专业:xxx,主要课程涵盖xxxxxx等。经过各门授课老师课程的训练,使我在理论层面有一定程度的积累与把握,并得到深入的启发。在导师xxx的悉心指导下,本人在科研方面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锻炼,思想也由此建立。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本人参与xxxx课题,在参与课题的写作中,对学术产生了兴趣,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在校期间主持一项xxx课题。经过训练,本人已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研究生期间撰写论文如下:(一)已发表论文[1]xxxxx[2]xxxxx[3]xxxxx[4]xxxxx(二)未发表论文[1]xxxx[2]xxxx[3]xxxx本人研究方向:xxxx。毕业论文题目:xxxxx。本人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更加充实了计量基础与理论基础,增强了思维的逻辑性及连贯性,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有之

研究计划书如何写

随着教育水平需求的日益高涨,同学们对于博士申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那么申请博士过程中所需要的proposal到底要如何来写呢?A.明确研究计划考核点:申请人是否有独立的辩证思维及分析能力;申请人能否通过研究计划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B.必有的六部分:1、项目名称:使用清晰的关键字给自己的项目起个名字;2、项目陈述:阐述研究项目具体情况、重要性,需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1)研究对象是什么?2)你的研究与此领域其他人有何不同?3)你为什么对此项目感兴趣?4)你的研究能为此研究对象增加什么价值?5)你的研究能为此领域填充何种空白?6)你的研究时间规划是怎样的?用几年时间完成?3、相关背景:在此领域中的学术背景、文献、研究成果(发现)等。1)你的研究与其他相关领域研究者有何关联性;2)你的研究对其他研究者有何价值或如何支持其他人的研究;3)你的研究与要申请的博士导师有何关联性;4、研究方法:1)采用什么研究方法?2)有什么创新的研究方法?3)如何设计项目从而达到最佳效果?5、规划及时间表:1)研究项目的最主要的阶段安排是什么?2)具体到每年的工作计划安排;3)预计会遇到的挑战、困难及解决办法;6、参考书目:研究计划中直接引用的内容和间接参考的书目。C.字数:1000字左右D. 如何写好研究计划:1、动笔前认真查阅申请大学的官网及导师个人主页;2、必须认真修改多遍,确保没有错误,内容精炼;3、整篇研究计划要思路清晰;4、引起读者对写作者及研究项目的兴趣;E. 3C原则:清晰Clear、简洁Concise、条理分明Coherent

某某某

北大博士分享:如何计划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并把控进度?

博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博士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了作者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而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既是对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研究工作的深化与升华。北京大学每年评出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鼓励博士生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多年来,优博获奖者中涌现出了朴世龙、段慧玲、黄罡、黄岩谊等诸多优秀的年轻学者。为了帮助准备或正在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同学们解锁优博“创作秘籍”,研究生院官微开设“优博优享”,精选部分2019优博作者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以飨读者。愿其成为你论文写作漫漫长路的点点星光,给你带来些许灵感与光亮。本期分享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何林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关重要,其中,合理地规划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可以很好地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在此,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分享自己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1、提早准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大概需要1-2个月的时间,由于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都需要盲审,而盲审的时间一般是1-2个月不等,所以我认为从毕业前一年的12月份左右开始准备比较合适。在论文准备初期,一定要与导师沟通。导师都是非常忙的,需要指导的学生也不止一个,所以我们学生一定要积极主动。在与导师讨论之前,自己要先想好中心方向,有基本的思路和框架,这样讨论时才更有针对性,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全面计划为使论文的撰写能够顺利,对论文的总体结构和撰写内容做比较好的规划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确定好论文的中心方向后,列出撰写大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可以在写论文前,研读学长的博士学位论文,学习他们的撰写大纲和写作规范。我的习惯是画一张这样条理清晰、枝干明确的图,先写下自己的题目,然后写下各章节的名称,每一章节进一步展开为重要组成部分,各部分可以再细分成相关的小标题。这样“化整为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会更加清晰,也会更清楚目前的进度以及接下来的写作方向。3、由易到难我个人认为,写作是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的,一般是到后面越写越顺,所以撰写的顺序应是先易后难。写作伊始,我选择的是从难度最低且最易上手的实验方法部分入手。这些内容虽然琐碎,可是写起来却可以就事论事,直接简单,也不需要华丽优美的文字,或者深奥复杂的逻辑思考。所谓“万事开头难”,能够找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入手,有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这对论文写作的坚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选择的是撰写实验结果部分,因为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大部分实验都已完成,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都已明确,所以在整理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实验结果部分的数据、图表比较多,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整理和对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我最后写的是论文综述部分。当我与导师讨论确定综述的内容之后,我已经列好综述包括的几部分内容,在撰写论文其他部分的过程中,我会十分注意积累,收集综述所需要的文献和素材,并将其全部整理到一个文件夹中。经过前期的思考和积累,在撰写综述的过程中,不仅下笔十分顺畅,插入参考文献也十分轻松,能够很好地避免在此过程中,因为要随时查找文献而导致思路时常被打断的情况。4、连贯写作在撰写论文初稿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花费很多时间追求完美,能够继续写就继续写,将格式调整及语言润色等放到最后,这样既能够保证论文写作进度,又能够保持连贯的写作思路。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不是靠其中某个章节取胜,而是总体的写作效果。建议大家合理、平衡地分配时间,写好论文的每一部分。最后,我们需要在论文初稿的基础上,与导师讨论,继续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在修改定稿的过程中尽善尽美。5、持之以恒写作需要形成一种习惯。如果每天都能有规律地写作,每次就可以较为快速地切换到写作状态。学位论文是不适合集中时间突击完成的,因为论文的逻辑要严谨,数据要准确,格式要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突击完成不仅会导致身体的疲劳,更会使得论文错误百出。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可以每天拿出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写作,中间不要有特别长时间的中断,每次停笔之时,最好能够记下自己写到哪里,以及接下来要写哪些要点,以免下次写作时遗忘。每天坚持写作是保证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式。6、劳逸结合写博士学位论文就像跑一场马拉松,掌握节奏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规律饮食,同时注意调整,劳逸结合。每个人都有瓶颈期和疲倦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规律的运动是最有效的放松方式,不仅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身体也能得到锻炼。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有好的身体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位论文。以上是我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供正在或准备撰写论文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工作。来源: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作者:何林

熏习

一个学长的体悟:攻博计划书如何撰写?

来源:考博圈 作者:法律九剑疫情之后,国内高校陆续迎来了全面恢复开学地重要时刻。但近日,本人时常遇到那些想要进一步深造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发来咨询消息,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学长,请问攻博计划书如何写?对此,本人总是不厌其烦的跟他(她)们谈了一些我的体会。我想这也许是绝大多数想要考博的人士都会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攻博计划书在考博过程中的重要性,本人就不过多赘言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一旦你决定读博,你就必须考虑如何写出一份说的过去的攻博计划书。因为,攻博计划书是博士选拔的核心必备文件。为帮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写出一份像样的攻博计划书,本人愿意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本人就读法学专业(部分可能仅适合法学专业),好了,不多说废话,咱们直接上干货。01、何为攻博计划书?通俗而言,所谓攻博计划书就是指你对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安排所做的一份计划。这份计划书实际上可以较为宏观的展现出你读博期间三年或者四年将要做什么样的研究,甚至可能与你的博士毕业论文方向相关。02、攻博计划书的一般结构?所谓攻博计划书的一般结构,是指攻博计划书大致包括哪几大块的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格式问题。如果你认真经历过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全过程或者参与过某项课题申报书的撰写,那么,恭喜你!因为,其实你已经摸到了攻博计划书撰写可能涉及到的基本内容了。一般而言,攻博计划书包括以下8项内容:1.题目;2.研究背景和意义;3.研究涉及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研究思路和方法;5.研究目的和内容框架;6.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7.研究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8.主要参考文献。03、攻博计划书如何选题?攻博计划书如何选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来考虑:其一,攻博计划书的题目从哪里来?论文题目一般应遵循具备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价值意识三个层面的要求。一般来说,研究题目来源有四:①找最新的选题,这样的选题一般从最近的报纸新闻或者最近的立法动态或者最新的案例中来,但需要你自己抽象出其中的法律关系来。②从借鉴国外最新的立法研究动态中来,当然这需要有良好的外文尤其是法律英语功底。③从现有的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中来。④从以前做过的考题中来,但你可以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来加以阐发。其二,找到了研究方向之后,攻博计划书的题目怎么列。论文题目一般是要求“新颖、精炼、明确、概括、宜小不宜大,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攻博计划书的题目的列法也有一定的规则。譬如,题目一定要符合研究领域的基本要求。你可以列法律对策型的题目,也可以列纯法理研究的题目,还可以列纯粹属于某一部门特色的题目,再不然你还可以列一个主标题外加一个副标题。04、攻博计划书中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如何写?(一)研究背景写什么?选题背景重点在于阐述你为什么选这个题?是某种现象引起你研究这个题?还是某项国家政策的出台引起你研究这个选题?还是出现了某些比较严重的现实问题,而学界有没有关注到?写的背景要与选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二)研究意义可以从什么角度展开来谈?一般写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层面展开:1.本论题在学科上有何意义?或是填补了学科上的研究空白或专业知识,或是厘清了学科上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或是对完善某一理论体系有贡献?等等,实际上这一部分就是要写理论意义;2.本选题在立法上有何意义?对完善某一具体法律制度有何作用?3.本选题对司法实践有何意义?4.本选题对经济社会或行业发展有何特殊意义?05、攻博计划书中的文献综述如何写?攻博计划书中的文献综述如何写?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想要考博的学子。现在,我们就来现实地谈谈这个问题。一般可遵循六个步骤来撰写文献综述:第一步,选择主题。一个好的研究课题通常是从对现实问题的兴趣中产生的。这种兴趣必须要从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能成为研究课题的想法。这个课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且必须与具体的学术领域有所关联。使用学科语言、提炼研究兴趣、选择学术观点,这是建立研究课题的必经之路。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研究课题;第二,文献搜索。文献搜索决定文献综述将包含的信息。文献搜索的任务是选择信息,找出能够支持论题的最有力的资料证据。在搜索文献时,必须预览、选择和组织资料,可以借助浏览、资料快速阅读和资料制图等技巧对相关资料加以分类和存储;第三步,展开论证。要成功地论证主题,需要建立和呈现论证方案。论证方案要对论断进行逻辑安排,对相关资料加以组织,使之成为证据主体。证据主体则要对关于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解释;第四步,文献研究。文献研究对检索大的资料进行集中、综合和分析,从而建立探究式论证。依据证据,建立一系列合乎逻辑的、可信的结论和论断。这些结论就是阐述研究问题的基础;第五步,文献批评。文献批评是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理解,分析先前的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第六部,撰写综述。论文写作使研究项目转变为可供别人参考的资料。通过构思、塑造、修改,文献综述成为一份可以准确传递研究内容,让目标读者明白研究问题的书面材料。写作者要经过撰写、审读和修改等步骤创作出精雕细琢的成稿。你应当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1.你的主题是什么?2.对于这一主题,你知道什么?3.围绕这一主题的背景是什么?4.为什么这一主题是重要的?5.你的核心论点或主旨是什么?6.你怎样证明它?7.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哪些理由能够支持这一结论?8.你的研究对这一领域有何意义?9.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否清晰?10.支持各个结论的论断与论据是否各居其位?11.论证的形式和逻辑是否有明确的解释或者清晰的暗示?12.各个论证是否都合乎逻辑推理?13.逻辑推理是否令人接受?14.论证结论是否得到了适当的推理证实?15.总体论证过程能否形成主题?06、攻博计划书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如何写?(一)研究方法在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中,一般有传统研究方法如文本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此后,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其他社会科学方法也逐渐引入研究之中。譬如经济学领域的经济分析、博弈分析;管理学领域的质性分析法;社会学领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么多方法,我们在写攻博计划时应该使用哪些研究方法来阐明或论证研究主题所及的内容呢?这里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本人曾写过一个主题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研究课题,在该课题中,本人是这样表述自己所用研究方法的:1.文本分析法。课题组将梳理和分析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及条文;并进一步根据近五年来涉及该主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作系统分析,试图阐明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演进历程及背后逻辑。2.比较分析法。课题组将比较分析国内学界与国外学界关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主要观点及其差异性;比较分析国内学界关于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主要观点及其差异性;比较分析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对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立法态度之间的差异性等。3.实证分析法。课题组将就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政策对引进外资、促进国内自主创新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评估其实践效果。同时,课题组还将就本主题研究前瞻性建议进行经济分析以及博弈分析,预测其可能产生的效果。4.规范分析法。本课题组将运用法的价值分析法研究中国对企业知识产权实施立法保护的法治逻辑;运用规范分析法研究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改进原则。(二)研究框架研究框架的撰写实际上与研究主题所涉及的内容相关,一个比较简易可行的做法是先把研究主题的三级标题列出,然后根据三级标题书写研究框架。当然,研究框架只需用到内容的二级标题,并且对二级标题项下的内容要有所介绍。07、攻博计划书中的重难点和创新点怎么写?(一)重难点的写法1.重点内容的写法写研究重点时之前,需要明白在一篇论文或者一项研究中哪些是其重点内容。一般说来,以研究论文或研究课题或研究计划中涉及的基础理论肯定是重点,其次原因分析、不足之处、对策或结论部分均为重点。但引言不是重点,第一章的内容通常也不是重点,结语部分也不是重点。当然在写重点时,必须根据研究涉及的具体主题及框架内容进行自我概括。2.难点内容的写法要写难点内容,就必须弄清楚哪些部分是难点。我们可以说难点一定是重点,但却不能说重点完全就是难点。这里需要作出一个区分,你需要自己判断攻博计划中所列框架的哪部分是研究难点,这个难点可从重点内容中挑选。在写难点时,你不仅需要写哪些部分是难点,而且还需要分析为什么这些是难点。后者比前者可能更为重要。(二)创新点的写法研究中的创新点一般包括四项内容的创新:其一,思想创新,这个在人文社科领域很难做到,所以一般也不谈有什么思想创新;其二,方法创新。譬如研究中常用的传统方法是规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现在如果要谈有什么方法创新,那就要有使用了除规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之外的其它研究方法。有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呢?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新的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分析法、法律博弈分析法、质性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其三,研究视角新。如果要写新的研究视角,那就需要先把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做一个汇总,看那些视角是已经使用过的,还没有使用过的视角有哪些。那些没有使用过的视角就可以作为新的研究视角;其四,创新观点。所谓创新观点,就要比现有观点要有所改进之处。大家更为困惑的是创新观点如何书写,既然是观点,在表达时就必须言简意赅,每一个创新观点用一句话来表述。一般写3-4个创新观点即可,多了可能就不是创新了,而是纯粹为创新而创新的多余的话了。08、攻博计划书中的预期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怎么写?(一)预期研究成果1.预期最终成果:CSSCI 期刊论文至少XX篇;2.预期成果的去向:作为立法机关立法、政府部门拟定政策的参考依据;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教学和科研之用;为企业决策提供咨询和指导;3.预期的社会效益:相关研究成果将拓宽学界研究XX主题的角度和深度;也将为政府部门出台有力措施遏制XX行为提供有益思路;同时还将对立法机关改进XX制度或规则提供有益的参考。(二)研究进程安排例如:本攻博计划的研究将分阶段完成,预定完成时间为3年。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文本分析阶段(2020.5-2020.6)。大量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类文献,梳理出国内外关于“XX(题目)”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争议焦点和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将完成撰写提纲的细化工作。2.专题调研阶段(2020.7-2020.11)。本人将按照研究计划分别组成不同的调研小组,有选择性地分别前往XX企业或单位开展调研活动,努力掌握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同时,课题组成员还将走访参与过XX类型案件办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寻求相关案例支持。3.写作研究阶段(2020.12-2022.10)。本人将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细致地分析以去伪存真,在充分研究现有文献资源的基础上,撰写相关研究论文2-3篇。4.全面完成攻博计划阶段(2022.11-2023.4)。本人将对攻博计划完成情况做一汇总。09、攻博计划书中怎么列主要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水平基本上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即,你列出什么类型的参考文献基本上可以看出你所写攻博计划书的水平。要知道,很多博导并没有时间从头到尾读完你的攻博计划,他们常常会通过扫一眼题目和参考文献来判断攻博计划的质量。因此,在你的攻博计划上列出形式上符合要求的主要参考文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列主要参考文献时你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尽量列最新的参考文献,时间跨度以近五年为宜;(2)至少要有1/3以上的外文文献,一般以引英文文献为主。当然,如果你自修过德文或日文,那也可大量引用德文或日文文献;(3)尽量列经典的参考文献。所谓经典的文献,判断标准有:①引用次数最多的,②或者是本专业领域的奠基之作,③或者是本专业的集大成之作,④或者本专业领域公认的重要文献,⑤本专业重要专家的成名之作。(4)尽量列级别较高的期刊文献。①以中文期刊而论,一般引用南大核心(C刊)期刊;②以英文期刊而论,一般引用SSCI期刊。当然,能够引用世界著名法律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就更好了。这些著名外文法律数据库如LexisNexis、Westlaw和heinonline.(5)在列中文书籍或外文译著时:①应尽量多列论著书籍,而尽量少列编著书籍。这个很好辨析,一般书的封面上会有XX著、xxx编著字样;②应尽量多列级别较高的论著,少列级别较低的论著。所谓级别,一是指本专业大牛的专著,二是指由较为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书店、法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西南政法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以文科见长的著名出版社。(6)在列外文书籍时,也应当列由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比如哈弗大学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等。(7)一般不要列未经出版的硕博学位论文,尤其是不要列硕士学位论文。如果必须列博士学位论文,请看一下这篇博士毕业论文是否已出版了。如果已出版,请列出版后的论著。(8)如需要列网页文献,应尽量列权威的网页文献。一般要列政府官方网站的网页文献,或者列著名大型网站的文献,或者专业学术网站。(9)如需列研究报告,也应当列官方出版的报告或者权威学术机构出版的报告。(10)如需列报纸,也应当列官方权威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或国家部委出版的报纸。

日中穴杯

法国读研党怎么写projet de recherche?

很多同学打算申请研究型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来问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文书?哪个部分最重要?申请文书里除了需要准备动机信lettre de motivation、 职业计划projet professionnel,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是研究计划projet de recherche。大脸的老师们都是写这个的过来人,整合大家的建议,给大家出一个写作攻略!研究计划初了解projet de recherche是什么?研究计划是一份简单介绍自己研究课题及形式的文章,目的是展示我们自己做研究时的思路,及让导师考察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否过关。谁来写projet de recherche?一般写研究计划的申请学生分两种,找到导师的和没找到导师的。大家的写作内容和形式没有太大的差别。找到导师的学生可以根据导师拟定的课题来撰写,或是在导师的辅助下完成撰写。没有联系好导师的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建议大家登陆学校官网,查找相关专业的导师信息,根据每个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大家可以基本判断自己有哪些课题范围,虽然很抽象,但是大家也要加油哦!如何写研究计划?写作前大家需要知道projet de recherche不同于动机信和职业规划,没有具体格式可以套用,针对自己的研究规划要小心谨慎,审核这份材料的很可能就是你的导师,都是相关领域里牛掰哄哄的大神,一定不能犯致命性的学术错误!写作结构大家在写研究计划时,打结构仍然可以用1、introction;2、développement;3、conclusion的法的方法。怎么写?我根据scribbr.fr网站上打的博士研究计划(projet de thèse)样给大家举例。硕士的projet de mémoire的格式也差不多。篇幅:博士和硕士研究计划的页数和格式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来,一般博士的写5-10页,硕士要写2-5页,通常要求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12号,单倍行距。开头:简短描述自己的所学的专业和学校,自己想研究的课题和领域以及理由等等。后面的核心部分我把法语原文列给大家L’objet, le contexte et les enjeux de la recherche:Définissez précisément l’objet étudié.Le cadre géographique et chronologique sujet.Expliquez le contexte pratique.Expliquez le contexte théorique.Montrez les enjeux sociaux, économiques, politiques et cognitifs de l’objet.Cas particulier de la recherche-action : parlez de l’objectif à réaliser, la logique suivie et les démarches envisagées.La problématique:Explicitez au mieux la problématique de départ (même si elle peut changer par la suite).Indiquez les questions de recherche.Mettez en avant les hypothèses.Faites une présentation de quelques axes sujet.La méthodologie:Expliquez quelle(s) méthodologie(s) utiliser et pourquoi ?Enquête de terrain ?Méthodologie expérimentale ?Analysez de corpus ?Mettez en avant les méthodes d’analyse de données qui vont être utilisées.Expliquez les options épistémologiques choisies.Les objectifs:Objectifs et résultats attens.Hypothèses.Calendrier:Faites un rétro-planning jusqu’à la soutenance.Financement par bourse ?Quel budget ?Pourquoi ce directeur de thèse ? En quoi ce travail s’insère-t-il dans les axes laboratoire ? Expliquez pourquoi vous avez choisi cette personne pour être votre directeur de thèse.Pourquoi ce laboratoire ?范文研究计划最好用三语准备,中文英文法语的参考文献各来一分,更要注意格式哦!想要范文私信我哦

窦娥冤

如何规划及践行博士生涯:我的个人经验

来源: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作者:王海军 编辑:学妹本来想起一个更有学术噱头的题目,但是想想还是作罢,不做什么修辞,可能更让人理解。此文献给即将读博士、正在读博士的同学为鉴,献给已经毕业的同学共鸣。引子:为什么写这个题目直接的刺激来源于不久之前朋友圈有篇《如何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号称史上最全面的博士论文指导。看了之后确实感同身受,有些共鸣之处。但博士论文虽然是博士生研究的终极之作,但并不是博士生涯的全部,也不是博士生研究的全部。而与我而言,虽然毕业近2年,但仍以各种形式尤其是学术讨论会继续与学校保持着联系,因此,过往的经历以及正在目睹着的经历仍然十分新鲜。我以文科博士三年为例,总的说来,博士研究生的三年在流程上可概括为一个设定目标、做好规划、进而实践规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我想这与做任何其他社会工作并无二异。下面我简单按流程说说:一、前提-为什么读博大家读博的原因归纳起来其实就那么几条,有偏重外在压力,有偏重内在需求,而概括起来如果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读博的三年的总体节奏似乎也会紧张、无序和凌乱,延期的风险大大提高,科研质量和博士论文质量也稀松平常。相反,如果源自内心孤寂空洞而急需填充,且能在学校的环境中感觉到放松自由,有能力主动沉下心去做一番所谓的研究的话,似乎就会游刃有余,超额完成任务。我属于后者。二、过程-水到渠成读博士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完成的程度也可以不同,但绝对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01、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开学报到(1)适合的要求。这个阶段很多人会选择毕业旅行或者其他放松的方式来庆祝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其实大可抽出一点时间来,熟悉下学校博士生的各项任务,包括发表论文要求、毕业论文要求、参加科研活动的要求、导师的性格喜好及科研要求、中期考核要求、开题报告要求,甚至包括学校及导师的各种学术资源等等,尤其是上述硬性规定的时间要求,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熟悉了这些,你就知道那些是必须在特定时间完成的,越提前完成对你后面的工作越是有利。其余那些可以自由掌握,多寡随意。最后定一个大致的三年规划。有这样的准备,我想是入学的一个很好开始。(2)个人的例子。而我个例子可能极端些,不足为取,因为在我得知录取消息后(还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大概是5月份,我就提前准备发表论文,正式入学的时候,学校规定的发表论文要求我已经完成了(这里有个发表论文时间差,不细说了),还是那句话,硬性的、有时间要求的工作约提前完成越有利。02、博士生第一年(1)合适的要求。第一年比较散漫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完成所有课程学分,但是你要知道,博士生不是以课程为主,这和硕士本科是极大的区别,如果你还停留在为上课而苦恼的阶段,那就还没有领会什么是博士生,如果还有不及格或者说学分不够的情况,那更让人大跌眼镜。而适度饱满一点的状态,应该是在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和导师的大部分对接,包括博士论文选题的确定、包括筹划部分1-2篇学术论文、包括参与导师的课题以及其他弹性自愿的学术活动,为后面2年打下基础,做好开头。(2)我的例子。可能还是极端些,因为既然我开学之前就把论文发完了,所以第一年上学期一入学的前一个月我就在筹划博士论文选题,之后吭哧吭哧整出一篇题目及四万字的文献综述给导师看,导师可能也慌了,从没见过这么早就弄选题的学生,当即把我的选题否了,并告诫我一定要沉得住气,好好选题。我当时虽然心情低落,但转念想想,我的时间足足富裕,别人且都在应付上课咧。当然这一堆4万字的废料也不能浪费掉,我修修改改大致又发表去几篇文章,算对得起一个多月的心血。之后的几个月,认真选择了一个题目,大致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之后反复搜寻文献,修改框架,上学期基本定了题目和框架,第一年的第二个学期基本完了全部的文献综述,部分章节开始撰写。03、博生生第二年(1)合适的要求。第二年学校大体有2项硬性规定,一是中期考核,二是论文开题,还有一项软性的规定,就是发表论文,因为大部分同学可能从这一年才开始发表论文直到正式答辩前。中期考核不难,无非对过去课程学习及前期科研成果(如有)的认定,可能采取考试形式,但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必赘述。再有就是博士论文开题,如果在第一年还没有确定选题,那么第二年的第一学期就应该尽快确定选题,并着手写作,不然会因为开题这一环节的出现而导致你的论文选题和写作限于恶性循环,与导师的关系也会变的紧张起来。最后是发表论文,这个一般是限定在答辩之前公开发表就可以,但是实际情况是,越晚发,越被动,耗时耗力耗财。(2)我的例子。第一年论文题目定了,且开始文献搜集和综述部分的撰写。所以第二年我基本按照的我的节奏来完成了初稿的写作,学校的规定环节对我而言不过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丝毫没有打乱我的节奏,相反这一些环节是帮助我完善写作过程。而至于发表论文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要求。04、博生生第三年(1)合适的要求。第三年是血雨腥风、真刀真抢的一年,前述的要求大体完成之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博士论文写作,而统共算下来,其实只有8-9个月的时间完成最后的冲刺,期间还可能由于自己的原因、导师的原因以及学校设定的其他环节(预答辩)的因素影响,导致论文难产。另外,一大部分同学选择在第三年的第二学期,也就是临近答辩前的4个月才开始着手论文发表,这时候只能对博士论文写作造成更坏的干扰。(2)我的例子。由于第二年完成了初稿,之后到正式答辩之前的9个月,基本就是在修修改改。当然,期间对于已经成型的博士论文章节又陆续整理出来发表了去,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而是为了拿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了,想想这最后一次拿到学校的奖励了。以上整体的过程,取其精髓就是“有备无患、天道酬勤”八个字。我的导师不止一次提到过我,她说我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督促老师的学生,而其余都是老师督促学生。老师的话抬爱我了,但确实与我个性上那点顽固的时间控和过程控倾向有关,而读博的过程恰恰又提高了一个很好的校验和强化的环境。三、关键点-环环相扣以上是流水线式的谈谈,这里我在说几个关键点,横向剖析。01、关于科研论文(1)是必须要清楚的知道学校的科研论文要求,包括质量和数量。遇到一些同学,直至毕业都不知道什么是CSSCI,什么是学校要去的A类和B类,以及不知道要发表几篇,在那里发,怎么发,这些工作我说了恐怕是入学的时候就该了解透彻的事情。(2)越早发越好,当然档次越高、数量越多越好。(3)发表的论文最好和自己的选题相关,不要浪费精力搞其他不沾边的题目。而2和3的好处体现在,一是最基本的,你完成了学校的最低毕业要求;二是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有利的佐证了你的博士论文,尤其是在答辩的时候,发表的越多、质量越高,就越对的博士论文答辩加分不少;三是如果毕业前评奖的话,这是最有分量的成果;四是小论文的撰写发表过程严格,审稿程序复杂,是提前演练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好机会。一箭四雕,何乐不为?!02、关于博士论文写作这是博士生三年的终极任务。(1)早选题,选好题。早选题,一是为选好一个合适的题目赢得主动思考、分析、判断的时间,二是起码为之后可能更换题目赢得了宝贵时间;选好题,首先必须和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相符,其次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可以展开写作的、预计不会出现走不通的情况。(2)主动沟通,会沟通,沟通好。从选题到写作定稿的全部过程都必须要导师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选题的主动权在你,但是决定权在导师。一个选题首先自己要深思熟虑、多方研究文献,具备可行性及上述1的要求后,再要找机会和导师交流,除非导师毫不犹豫的否决你的题目,否则你要有充分的理由让导师相信你能驾驭这个题目,说服导师的过程也是证明你有这个能力的过程。选题的过程不是导师选择的过程,而是让导师信服你的过程。最难沟通过程是选题,选题一旦确定,接下来文章框架乃至章节的撰写仍要不断和导师沟通,好的沟通的结果不是以个人满意为主,合适的情况是在导师满意的基础,对自己工作也是认可,而不是抵触,而最美妙的情况则是导师的思想火花能够将自己幼稚的想法变成熊熊大火一般通明热烈。03、关于公派出国我这里指的是大约07年开始的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访学或者交换项目,但不是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时间大体也是6个月到1年的时间。从我个人感觉讲,从国内大的气候和偏好看,能在国内读博期间增添一年留学经历要比规规矩矩在国内三年更有“包装”效果,在个人简历里绝对能“混淆视听”,“联合培养博士”搞不好会让人以为是双博士学位而肃然起敬,先不追究实质,表面上看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是好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会不会影响顺利毕业呢?我虽然没有这个机会出国游学,但从回来的同学那里可以看出,出去并没有什么太大学业压力,相反,玩乐居多。所以,我想之前所说的那些规划和步骤大体仍可以在国外的一年顺利实现,只不过诱惑多了,导师的电话少了。而且,对于想追随一些国际前沿问题,或者说选题涉及一些国外领先的思想,那么出国可能会提供大量新鲜的研究文献和学术资源,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谋划自己的论文才不会让这半年或一年沦落为纯粹的度假,也不会为回国而倍感焦虑。在这里,我很欣赏一个师兄的做法,他在纽约一所大学公派的一年,就基本完成了自己选题的整个框架,以及大部分的研究文献整理,这些资源都是就地取材。04、时间去哪儿了最后,说说时间的问题。我说了,读博的过程就是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的过程。时间是硬性约束条件,三年不多不少(延期和提前退学除外)。与很多委培或定向读博同学相比,全脱产读博的同学时间更加充裕,没有社会工作,也没有家庭负担,按说毕业的质量应该更高,但现实情况并不完全是。全脱产读博的同学也大有踉踉跄跄毕业的,甚至是延期的,博士论文和科研论文也不完全尽如人意。这里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者可能更有时间观念,尤其是社会工作的职业习惯和做事风格,用于博士生的研究上,在时间掌握、进度把控上更有经验。所以,全脱产的博士生们不能把自己在时间上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一定要有更深的思考、更充分的准备和更丰富的科研成果,或者就是更高质量的博士论文才对。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在学校的各项硬性规定基础上,逐条给自己设定目标,你的目标或者是比学校的任务质量更高一些,或者数量更多一些,或者就是时间更早一些(具体之前已经阐述过了),除此之外的时间也不能太漫无目的,也要或近或远的与你的毕业、你的博士论文相关,这对各类博士都适合。我个人的感觉,说做什么事情没有时间,首先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个人态度的问题或者偏好的问题。除了极端情况外,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时间来准备、来操作、来完成的,只不过是时间多寡和完成程度的问题,这里能做到“尽人事,知天命”就可能完成平衡了。作者简介:王海军,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原标题:《如何规划及践行博士生涯:我的个人经验》

对花枪

一个普通小博士的年度计划:拥抱2021,flag立起来……

2020已偷偷溜走,弱弱地问一句,你2020 flag是否已然倒下?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大家细数往年度flag,再立下本年度flag,许愿本年度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 但是,光嘴上说说没用,还得付诸于行动。对科研打工人来说,把科研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计划上,才是走向人生巅峰的第一步。回想2020,疫情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假期中度过,寒暑假连载真是玩得不亦乐乎。笔者最大的感觉莫过于上网课,居家网络上课,没有人监督,没有导师的催促,更没有紧张的突然袭击,可以躺在床上打卡,妙哉、妙哉。但是,你是否也如笔者:坐在床上抱着电脑根本没有“灵感”;坐在马桶上上课,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爬房顶或蹲田间网络上课,小风嗖嗖的;一堆人站在身后看你在干啥,总是被围观;宠物猫爬上键盘,电脑弄黑屏时常发生;摄像头忘了关,总是闹出小尴尬……今天笔者拿出自己2020年立下的flag,现在回看才发觉看着有点蠢,很多flag都啪啪打脸。不管怎样,2020已经过去,拥抱2021,笔者立下新年flag,请各位监督。整体来看,2021flag,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一. 生活上当自强1. 保持生活和科研之间的平衡这是读博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点,2020由于疫情影响,居家隔离生活太多,科研太少。在2021年我会在这方面进一步调整,把更多的重心转移到科研中,尽可能地平衡生活和科研的关系。当然我不倡导读博就做工作狂,以至于耗尽所有能量,照顾好自己还是比较重要的。劳逸结合才能更有效率。2. 珍惜时间、制定计划博士生活自己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每天及每周制定学习计划,并设法保证计划的实施和进度。每一学期前、每一阶段任务的完成之后,与导师进行沟通,安排本学期的任务进度安排或阶段性计划。而且无论是自己学业的大计划,还是每一阶段所要完成的进度安排,都要有宏观的统筹。使得学习、科研、生活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使时间效用最大化。3. 多跟导师讨论自己的需求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所做的事情以及方向也就不同,首先自己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然后跟老师交流,传达自己的需求。这样可以保证和导师的高效沟通,以便提高科研的进展效率。4. 管理好自己的心态我相信在2021年,我会遇到科研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导师给我的计划和我的期待有出入怎么办?承担的一些行政或琐碎的工作与学业冲突怎么办?自己的大论文小论文进展卡磕不顺畅怎么办?自己的私人生活包括读博的经济压力太大,心理压力太大怎么办?还有各种有的没的,希望2021一切顺利,破事儿越少越好,但万一碰到了,调整好自己,自己最珍贵,生活第一,学位第二。5.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培养一些小爱好,比如健身、学英语、拍视频……这样有助于缓解疲劳,丰富生活。6. 保持良好形象大多数人对男博士的外形都有误解:发际线后移明显,格子衬衫是标配,肚腩日益凸现。这种刻板印象让广大人民觉得博士=无趣、土气、找不着对象。2021年要坚持运动,注意维护身材和头发。7. 交一些好朋友和阳光有正能量的硕博群体多交流,相互学习。争取交到一些好朋友,可以在生活和学术上相互帮助。8. 做点兼职,赚点零花钱博士补助还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一线城市。为了减轻科研之余的消费压力,我打算在2021年做一些小兼职挣点零花钱。9. 找到女朋友这一点可能就是比较私密的了,由于自己年龄也不少了,所以我希望自己在2021年能够如愿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单身狗那么多年了,也是时候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不想再听到每次打电话父母那头的唠叨了,找到女朋友一是为自己,二是为父母(不赞同的小伙伴别打我)。二. 科研上多产出1.多阅读文献阅读文献是知识积累的第一步,任何创作都是在灵感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和查阅文献去完成的。所以在2021年要坚持每个月阅读1篇著作,每天阅读两篇经典文献。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2. 形成自己的学术结构2021年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和方法体系,尤其是后者。对一些研究方法及理论要培养自己独立的见解,其基础离不开哲学、社会研究方法之类的学习体会,同时要加强自己阅读文献、使用数据库的能力。3. 发表2-3篇CSSCI论文因为自己是跨专业,所以在进一步补课和看文献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在导师的帮助下,发表2-3篇C刊,这也是我2021年着重努力的方向。发表论文的目的一是为了毕业要求;二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另外也可以拿奖学金。4. 写好自己的大论文这个过程应该是很煎熬,但是看得到希望。写不下去的话,多找人聊聊,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思路。5. 多和社会组织交流2021年争取参与到一些社会组织的科研项目中去,通过参与社会项目,学会设计、实施方案,不断提炼总结。6. 获得奖学金由于自己家庭并不是很富裕,所以在2021年的研究生生涯中,我会努力学习,获得可喜的成绩,希望拿下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最后,我想说,我们说做某件事情没有时间,首先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个人态度的问题或者偏好的问题。除了极端情况外,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时间来准备、来操作、来完成的,只不过是时间多寡和完成程度的问题,我们只要做到“尽人事,知天命”就好了。2021flag已立,请各位监督,我将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与诸君共勉。2021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国泰民安,人民幸福;2021祝自己学业顺利,生活顺遂!!此外,如果大家觉得有用,欢迎随手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小伙伴看到。

以忠

导师:详解统考制和申请-考核制中的研究计划书的异同点?

来源:考博圈 作者:在海一方无论你现在是正应对博士入学统考,还是打算着手准备日渐流行的申请考核制,抑或踌躇不定,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导师又该如何报考,相信都有听过“研究计划书”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无论你是上述哪种情况,研究计划书都是作为准博士的你所无法回避的一座大山。本文就带你盘点一下研究计划书对考博的重要性。后续,还会为大家带来如何写研究计划书的干货文章。研究计划书在 “ 统考 ” 中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认为,博士统考嘛,那就好好准备专业课和英语。如果初试分数高,还怕不能被录取吗?其实,就算在统考中,研究计划书也能发挥极大作用,甚至左右你的复试分数。一、首先,研究计划书为你的专业课备考指明了方向,甚至决定了你备考的范围与内容。大家可能都知道,博士统考中,专业课的内容体现了各自导师的研究方向。而我们在准备研究计划书的时候,一般也是紧跟导师的领域和方向。大多数的学科,内容极其广博。应该看哪些书?不看哪些书?重点看哪些书?只看导师的论文和著作就可以了吗?这些都是备考时同学们犯难的问题。而一篇优质的研究计划书,包括了你未来的研究方向(一般紧跟导师的方向)、该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或著作)以及创新点与可挖掘之处(文献的比较与创新)。可别小瞧这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所包含的文献往往是你备考中务必精读细读的。创新点与可挖掘之处那就是向导师展示你学术潜力的地方。毕竟现在考博题目越来越灵活,单纯地转移老师的观点已经不再吃香了,导师们更喜欢看的是既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又能有自己独到观点的学生。这些要求都会在考博题目中体现。所以,完成一篇优质的研究计划书,可以使你的备考事半功倍。二、其次,在面试环节嘛,你以为面试考的是什么?这几年,很多学生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博士面试该怎么准备?我一般都会这么回答:“博士面试,考的那就是你的研究计划书呀!”博士招生的面试环节,一般都是几位博导教授轮番提问。而所问的问题,无外乎围绕着你之前的学习与研究经历、看过哪些书、对某些问题(导师的某个研究方向或兴趣点)熟不熟悉、今后的学习打算(博士的研究方向)而展开。可见,整个面试环节,基本上就是对研究计划书的现场答辩!如果各位同学在备考中体现准备了一篇优质的研究计划书,那么面对初试的题目以及复试中老师的题目,你一定会心中窃喜。这些年,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招生,面试环节的比重日益增大。面试已经不再是考察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更多的是审视学生“是否值得培养”、“是否有科研潜力”。判断的依据,就是学生在初复试中表现出来的明确的研究倾向(导师)与研究能力,这都需要在研究计划书中得以体现。最后,一篇优质的研究计划书也是考生在录取后尽快和导师建立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导师最喜欢的不是累赘,而是帮手。一篇优质的研究计划书可以清晰明了地为导师展现你们的学术共同点以及你未来的研究方向。虽然说研究计划书中呈现的研究方向未必就是导师要求你今后去做的,但是却可以给导师提供一些更适合你的研究指导。研究计划书在 “ 申请考核制 ” 中的体现如果你是打算申请考核制,则更需要重视研究计划书的作用。简单地说,相对于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中导师自己的主观决定更为重要。如何让导师对你眼前一亮?同样离不开研究计划书。那么,研究计划书在申请考核制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第一,在递交的材料中,研究计划书的地位较为突出。申请考核制和普通统考的一大区别就在于需要提交包括研究计划书、推荐信和已发表的论文在内的材料。这些材料中,研究计划书的重要性很大。和统考时面试环节类似,通过研究计划书,评审专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评判申请者具备的科研素质和能力。相对于其他材料,研究计划书会更加真实而全面的展现申请者目前所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说一篇不到一万字的核心期刊的论文尚且无法说明该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尤其是在学生是第二作者,发的又是普通核心的情况下),那么一篇包含研究议题、文献、研究设计在内研究计划书,则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考生的档次与能力,从而成为申请评价的重要指标。第二,研究计划书与论文的发表紧密相连。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问:“研究计划书很重要,那论文发表对于申请考核制来说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研究计划书与论文发表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有着很强的联系。当大家在准备研究计划书是,相当于限定了一定的研究方向,思考了研究方法,搜集了文献材料。那么,大家是否可以考虑动笔按照研究计划书的方向与方法完成一篇论文呢?事实上,当你有了清晰的研究方向或者题目,辅之详实的文献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篇论文就不难写出。第三,面试环节,研究计划书依然是主要的讨论点。这和统考时的面试环节十分类似。面试环节老师们往往还是围绕着研究计划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以及对硕士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交流与考察。而既能总结硕士学习阶段情况、又能展现博士学习计划的,非研究计划书莫属。自然,面试环节又少不了对研究计划书的讨论。尽早准备,有备无患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和大家说的是,研究计划书一定要尽早准备。几天,一个礼拜,往往是准备不了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书的。研究计划书的难点,不在于字数多多益善,而在于厘清自己的研究兴趣,找到与报考导师研究领域的契合点。同时,还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设计出未来几年的研究规划和研究方法。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与思考。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备考时间充裕一定要尽早准备;如果时间紧张,也要尽快定下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规划,研究计划书的写作也要尽早开展。注: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私聊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减担

不看培养方案读博士——自行规划博士研究经历

《Nature Brief》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明对博士项目的自行规划建议。在文章中,提出了5个对于博士规划的要点,分别是:尽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Start early to create an interesting topic)写一份令自己感到满意的课题规划书(Write a catchy proposal)选择就读的地点,并熟悉一下当地的行政需求(Choose a location, and get familiar with administrative requirements)寻找合适的指导者(Find the right supervisors)申请项目基金时,不要死吊在一棵树上(Do not bet on a single horse when applying for funds)在《Nature》2019年11月26日刊发的相关文章《PhD students in China report misery and hope》中,有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学生对他们博士生涯的满意程度,比国外学生的满意程度更小,而且也更加失望。事实上,有些博士生的研究生涯并不那么美好。在《Nature》2019年11月13日刊发的文章中,报道了有关于 Marina Kovaevi 的研究历程。首先,她从医药化学转向计算化学,而且还更换了研究地点。其次,她在完成研究的同时,兼职工作以满足学费需求。更不用说,长时间在实验室里的工作。由此看来,上述五点是对自己博士规划的重要方面。总结下来,规划的重点也就是两个方面:课题和基金。自然,对于课题的规划越是详细细致越好。而在申请项目基金时,应当看清申请项目的基金要求,选择适合自己又能够完成的课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博士研究项目。相关信息来源:《Nature》2020年1月31日刊发的文章《Design your own doctoral project》doi: 10.1038/d41586-020-00268-1《Nature》2019年11月26日刊发的文章《PhD students in China report misery and hope》doi: 10.1038/d41586-019-03631-z《Nature》2019年11月13日刊发的文章《PhDs: the tortuous truth》doi: 10.1038/d41586-019-03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