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考:中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是哪些大学?红飘带

高考:中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是哪些大学?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博士学位是最高学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个学校的某个学科如果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通常来说,说明这个学科具有不错的实力,至少是该校的重点专业,选择学校时该学科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重要参考标准,而且,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于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那么,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1981年我国批准首批151个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高校有114所,那么,都有哪些高校呢?北京有18所,其中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现为北大医学部。现在这16所大学有七所985大学清华、北大、北师大、北航、人大、北理、中国农大(北京八所985只有中央民族大学不包含在内),还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天津有南开、天大和天津医科大学。现在的南开和天大也是很不错的985,一个属于航开济,一个属于中坚九校。东北三省有15所(这充分说明了东北当时的地位,不管是东北三省整体来看还是每个省分开来看,都很不错),现在有12所,其中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哈尔滨建筑科大并入哈工大。吉林工业大学和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号称机械四小龙,它们都曾经直属机械工业部,吉林工业大学和湖南大学也是机械工业部首批进入211的高校。哈尔滨建筑大学是曾经的建筑老八所之一,现在哈工大七个一流建设学科中有一个就是土木工程。现在最好的四所学校就是哈工大、吉大、大连理工和东北大学了。上海11所,现在有八所,其中四所是上海四名校的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两财一贸之一的上财,曾经的中国纺织大学现在的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全国前二,号称北天大南华东理工。江苏16所,现在15所,江苏是仅次于北京的省份。其它各省份情况如下浙江原来四所,现在一所,全部并入浙大,但并入的高校实力很强,浙江农业大学并入使得浙大农业类学科很强,是唯一在农业类学科可以和中国农大抗衡的学校,浙江医科大学的并入使得浙大医科进入全国前十。不利的地方就是浙江只有一所985和211了,不过浙大在浙江的笑招生数量很多,弥补了这个缺点。只有一所的还有福建的厦大,河南的郑大,安徽的中科大,云南的云大。变化比较剧烈的是湖北,有的并入武大,有的合并组建华科大。湖南合并后现存的是中南大学和国防科大,广东是中山和华南理工。陕西现有七所,985的西交大和西工大,211的西电、西北大学、陕师大,非211但实力不错的西安建筑科大(建筑老八所)和西安理工。总之,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包括绝大部分985高校(除中央民族、西北农林和湖南大学),现在大部分是211,充分说明了它们的实力。

仅免刑焉

中国博士学位点最多的六大高校:浙大第一,清华第二

第一名【浙江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个。第二名【清华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第三名【中山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4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第四名【北京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49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个。第五名【吉林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个。第六名【四川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

大力士

全国高校博士学位点最新数据出炉!找找你最心仪的哪一所?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将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同时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意见发布后,博士规模或将扩大的消息引发热议。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是高校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的直接反映。据统计,从1981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到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果公布,全国共计进行了12次学位点审核工作,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博士点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几百个上升到近4000个。尽管各大高校近几年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但各校的详细数据一直鲜为人知。近日,小编基于青塔数据,查询了各大高校官网、学科办、研究生院官网并综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历次学位点动态调整等数据,对全国各省和各大高校的博士点数据进行了整理,一起来看看。全国各省份博士点数量统计博士授权点对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人才引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数量直接反映了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从全国各省博士授权点数量统计来看,一级学科博士点占有绝大多数,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占比较小。其中北京博士点数量最多,共有56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江苏共有30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上海共有23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四川高校博士授权点分布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大学内,共计13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7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其他学位点数量较多的省份还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山东、辽宁等。相比之下,江西、新疆、广西、内蒙古、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份博士学位点数量较少,均不超过50个。总体来看,各省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与各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截至2018年9月,全国各省份普通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数据如下(不含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由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仅为特定领域博士培养项目,与一般的博士授权点有所区别,因此不纳入统计):全国高校博士授权点统计对高校来说,博士学位点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其数量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有博士点的高校共有344所高校(至少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大多数高校博士点在10个以下。浙江大学博士授权点最多,包括5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清华大学共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中山大学共有4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其他博士授权点较多的高校还包括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此外,郑州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属高校博士学位数量也较多。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拿下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总体来看,高校博士点数量两极分化明显,东部高校博士点数量远多于中西部高校,双一流高校拥有的博士点也远远超出非双一流高校。截至2018年9月,中国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如下(不含军队院校,按照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排序;由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仅为特定领域博士培养项目,与一般的博士授权点有所区别,因此不纳入统计):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仁可为也

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权普通高校详解

所介绍高校为北京市非双一流高校,存在的问题,欢迎批评指正。首都医科大学一、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学校现有19所附属医院、21所临床医学院,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第四次学科评估情况:生物学 B+、临床医学 A-、生物医学工程 B-、口腔医学 B、药学 B+、基础医学 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B+、护理学 A-。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本科教育设44个专业,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第四次学科评估情况:应用经济学 B+、管理科学与工程 B、工商管理 B+、统计学 B+。北京电影学院三、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文学、导演、摄影、电影学和影视技术等5个系,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电影学学科综合实力领军全国,位列世界前茅。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第四次学科评估情况:戏剧与影视学 A-、美术学 B+、艺术学理论 B-。北京工商大学四、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设11个学院、本科专业50个,2018年5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第四次学科评估情况:应用经济学 B、食品科学与工程 B。北京建筑大学五、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0个学院35个本科专业,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第四次学科评估情况:建筑学 B、土木工程 B。

法与理

二本院校的博士学位,到底值不值得读?

对每一个准备想读博的人,尤其是二本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而言,很纠结读本校博士还是努力考个重点院校的博士?如果读自己学校的,成绩好的可以不考试交材料的形式直接申请,即使成绩不好也没关系,二本院校博士是非常好考的,即只要你想上,基本上都能录取。而去重点院校的博士则要通过较高的审核要求和考试成绩的才能录取。可能有的人会想,不都是博士吗?上哪个学校有什么区别?虽然是二本院校,我只要努力做实验和发表论文,毕业照样能拿到博士学位,为啥要花大力气考那些重点院校的博士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重点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博士差距到底在哪里?其实,对于博士阶段而言,主要任务已不再是已有研究的重复。而是要进行某个领域内的创新性研究。因此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多少就成为衡量一名博士水平高低的直接标准。那么创新性研究无非是在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而这些方面的突破,直接取决于所在科研团队的软硬件实力。因此,一个高水平且有创新性的科研团队,再加上优质的实验平台,是创新科研成果产生的必备条件。那么作为一名博士,要想有优质的科研产出,就必须依托这样的科研团队,再加上优质的实验平台才能实现。重点院校一般具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拥有先进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国家级实验室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因此,重点院校的博士在读博期间很容易突破某项研究,能产出较多的优质成果,同时读博期间也锻炼了良好的科研素质。那么在二本院校的博士在读博期间,会面临哪些困难呢?硬件条件的限制首先是导师主持项目等级的限制。一般二本院校博导具有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经费并不多。多半是主持省内或者地区的一些科研项目。因此从项目本身而言,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性不多。那么就决定了未来你依托导师项目撰写的论文,并没有最新的前沿研究。那么你的研究和当前的前沿热点有一定的差距了。其次是博士培养经费较少。一般二本院校博导由于主持项目等级的原因,博士培养经费并不是很充裕。因此,二本院校读博时,在一开始的实验设计上就自不而然地受到经费的限制。很多实验的技术和方法无法实现,因此整个实验的等级就会受到限制。第三是实验平台的限制。二本院校比起一本院校而言,很少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因此缺少某些研究领域的新仪器和设备。甚至有些已有的仪器设备在行业内已经被淘汰,但还用于部分博士生的研究中。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部分二本院校博士生获得的实验数据,从方法、技术和精度上都达不到当前业内研究的认可度。所以导致最终的论文广度和深度不高,质量也一般。软件条件的限制首先是师资科研水平的限制。很多二本院校的导师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在博士培养思路的深度和广度,都相对较弱。那么学生的眼界自然也受到限制。同时二本院校缺少与国际和国内的大牛学术交流的机会。很难接触到某个领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得博士在思路上不开,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培养。科研氛围的限制。很多二本院校的科研氛围一般,很多老师和学生不是真正用心做科研,仅仅是为了得到文凭。你会发现你周围的很多博士都不学习,甚至导师本身也不做研究,那么近墨者黑,久而久之你自然也无法摆脱环境对你的影响。既然二本院校做科研有这么多的劣势,那么,我们到底值不值得去读二本院校的博士呢?工作需要拿文凭建议考虑如果你不考虑就业问题,就想在离家近二本院校拿一张博士文凭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在地方的二本院校读博士是最合适的。因为二本院校博士含金量不是很高,因此毕业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毕业相对容易。所以你不需要那么大压力来完成你的学位攻读。走科研发展道路建议放弃如果你是真心想搞科研。想在科研这条路上有所发展。那么我建议还是选择重本院校去读博。因为很多领域对博士的毕业学校还是比较看重的,而一般的二本院校的博士水平认可度不高,因此在找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此,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小伙伴们。已经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那就快点行动起来吧!

师心

普通院校博士毕业后,能进什么大学?答案非常真实

2019年10月11日,小西一个去华南理工大学读博的师弟回长沙参加会议。晚上几个在长沙工作的同门进行了个小规模聚餐,期间还喊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在读硕士师弟、师妹。今年还有个师妹在犹豫何处读博,刚好提起"读博"的话题。我们聊到有不少学生硕士毕业出去工作1年后,发现找的那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又返回学校进行读博,期望有不小的改变。之前曾有个985本硕博的师妹,博士毕业去广东一所二本大学工作,薪资待遇水平比中西部高一倍。当时,他也有机会去中西部的几所211大学,导师也帮忙做了推荐,但是和广东二本高校能给的待遇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一般博士生能进什么大学做老师,要细分不少情况:1.双非院校为主。记得,有个朋友8月曾和我聊过他们双非学校,工科专业的博士要求是2篇论文,其中一篇是Sci三区以上、一篇是一级学报即可。而且,不少导师还是挺好的,在自己博士生达到哦条件后,早点将他们送毕业。可是,以这个科研成果(一中一英)找工作非常难,普通双非院校大部分引人标准都也得是"123",即一篇一区、二篇二区或三篇三区(要求三选一)。越是地区位置好、竞技好的大学,标准越是高。他博士毕业后,就去一所双非大学做了1年不到的博士后,用课题组之前的数据整理了2篇不错的文章,见刊后才参加试讲后入职。2.留本校同样难。和之前的"近亲繁殖"不同,如今双非院校博士生想要留本校任教难度很大,这类院校同样在引进985、211大学的博士。不少人其实科研成果很好,但是本科双非对于他们限制不小,而且双非院校"解决配偶"等福利对不少已成家的博士具有很大吸引力。比如说,长沙的一些双非大学不错科研成果的博士毕业后,不少人选择去其他地级市的高校,通常地域的限制会降低这类高校的要求。这类地方院校常见的方式是:1.提高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2.降低引进标准。不过,一些院校在发现类似引人效果不少后,将这几人、十几人的引进费用组合,吸引一些优质的教授/具有潜力的副教授来校工作,比如双非大学的A类引进条件。3.迫切需要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的院校。当然,不少博士也会选择进入福利不错的高职院校、专科院校,这类学校发展中"科研"不是核心,反而是需要提高教职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比如说,专科学校升本、学院更名大学都需要博士学位的教职工达到要求。对这些学校来说,具有博士学位即可满足发展的需求,并不会硬性要求名校博士。还记得之前临沂大学,拒绝和不少未获得博士学位的老师续聘合同,引发不小的热议。不过,对于有心读博的在职硕士教师,学校会给予报销学费、不影响评优评奖、正常发放工资等政策,鼓励他们去读博深造。往往一些老师已失去了读博中拼搏的心,等需要博士学位时才发现自己错过了。4.年龄非常重要。高校引人对于博士的年龄有限制。大部分招聘公告上是男生35周岁以下、女生40周岁以下。这样限制的出发点在于期望年轻博士可以拿到第一个国家级课题"青年基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会限制32周岁、35岁,留出足够时间。其实,很多二本高校、专科高校,不具备科研条件和氛围(以教学为主),能收获的国家级课题非常有限,引进博士新人申报青年基金是不少学校的选择。而且,新进教师有个青年基金起步,对她自己的科研发展也至关重要。5.导师的影响力、推荐。单独将导师列出来,是因为博士的导师非常重要,不少人的工作单位是自己导师帮忙做的推荐。相比自己投简历求职,导师的电话推荐,更加有效直接。当然,越是大牛导师,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层次和数量都会高不少,对于个人能力提升也很显著,也有利于自己日后工作的"上手"。综上,优秀的博士求职关键是几个方面:本科、博士学校层次,主持/参与的课题,导师的影响力,科研成果,年龄等。之前也有不少优秀的博士,破格逆袭进入985、211任教,甚至是以"特聘副教授/教授"的绿色通道引入。在我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工作几年后辞职读博,面临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毕竟,高校读博的待遇不算高,每月合计仅有2-3000元/月的补贴,成家有孩子的博士只能依赖之前的积蓄或对象养家。你觉得读博期间,最大的压力什么呢?

利用

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博士能直接当大学老师吗?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专业和就业我国博士授学位授予权是在1981年确定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共有151个(详细名单请见本文结尾处)。哪些高校拥有首批博士授予权?博士毕业生怎样才能去高校当老师?在所有的博士授予权单位中,114家单位是高校,比如北大清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等。而在这些高校之中,还有5所军事院校,有第二、第三、第四这3所军医大学,还有军需进修学院和军需大学。京津地区高校名单这首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大多成为了后来的985高校和211高校,也是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主要高校。2005年之前,博士毕业生一般都能够在高校任教,而且能够较为轻松地进入985、211这样的一流高校任教。2005年之后,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才能够进入好的高校任教,所谓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指的是有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有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等等。一般水平的博士毕业生如果想要到高校任教,一般只能选择去传统意义的二三本院校。博士生毕业选择高校和科研单位依旧是多数。博士研究生作为公认的知识精英,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可以分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两个方向。北京科技大学学位授予仪式就传统的博士生就业意向而言,学术职业为博士生的主要选择。但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学位不再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可靠通行证,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非学术领域,就业途径和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比如,以教育部直属部分代表性高校2014届到201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博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选择了学术职业,但相对于往年数据,这个比例已有所下降。非学术职业异军突起,在吸纳博士生就业方面已占据近半壁江山。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博士生就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受院校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就业选择丰富多样性的影响,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较大,比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于中西部省份的高校,比如陕西师大、兰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省份高校。北京林业大学受学校类型影响,财经类、工科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掌握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这类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以人文社科领域见长的师范类高校博士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就业率高达七成以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博士生供求双方都不同于往日,形势变化很快也很大。博士毕业生供给量增大。博士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供给量的增大既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鲜血液,也增加了博士生的就业压力。中国农业大学市场对博士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明显扩大。除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岗位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之外,企事业、政府机关对博士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博士毕业生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意在培养学科的“看守者”,知识生产高度学科化,所培养的博士生多在高校任职,从事纯理论知识的生产工作,培养目的十分单一。而在崇尚知识经济的今天,博士生培养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在训练其学术基本功的同时,增加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内容。附录全部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名单:全部名单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相即

胡适获得了三十六个博士学位,你知道都是哪些大学给他的吗?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1927年3月,37岁的胡适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补交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00册,完成了哲学博士学位手续,得到了第一顶博士帽。1935年1月5日,香港大学授予胡适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胡适的第二顶博士帽。1936年8月,哈佛大学授予胡适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三顶博士帽。同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四顶博士帽。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1940年,美国8所大学分别授予胡适8个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形成“博士高峰年”:韦斯尔阳大学、杜克大学、克拉大学、卜隆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学院、柏令马学院、宾州大学。1941年,胡适在美国被授予博士学位有5个,在加拿大被授有2个。前者全是名誉法学博士,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森林湖学院、狄克森学院、佛蒙特州的密特勃雷大学、密达伯瑞学院;后者是麦吉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和多伦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42年是胡适拿博士帽的第二个“高峰年”,达10个之多,都是美国大学授予的。其中两个是名誉文学博士:达脱茅斯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其它8个是名誉法学博士,分别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奥白林学院、威斯康辛大学、妥尔陀大学、东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第纳逊大学。1943年,美国柏克纳尔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45年11月赴伦敦以中国首席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英国牛津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1949年美国柯鲁开特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50年美国克莱蒙研究所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59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授予的名誉人文学博士。胡适

免瀑镇

一般的博士生毕业能进哪些大学当老师?能进一二本院校就不错了

一般的博士生毕业能进哪些大学当老师?能进一二本院校就不错了要想进入高校当教师,起码的文凭就是博士毕业了,很多985、211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大概能进好一些的高校,但如果是一般院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好的211高校执教估计比较难了,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目前博士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大学教授“一般”博士具体指的什么水平,在1981年我国正式批准151个单位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有114所高校,那时候这些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基本都是当时最好的大学,从现在看这些学校都是实力强大的211、985高校。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但是到了目前,全国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已经超过310所,我国每年博士获得人数更是在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果把教学质量比较好的116所211高校排除后,那还有占多数的非211高校也具有博士授予权,这些学校的博士的水平如何?能够进入哪些大学任职,确实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博士毕业生数量tj一般的博士生到底能去哪些大学?其实也不好一概而论,一是要涉及到具体的地域,北上广和其它地方城市有着明显区别,比如在北京读二本的一个朋友,据他说他们学校目前的老师基本都是是985名校博士,但是如果你到一个三四线城市的高校任职,相对的一般高校毕业的博士也就没有那么劣势了。另一个是要涉及到个人能力,博士也有能力高低差别,有科研项目的博士自然会在大学选择上占据优势。北京联合大学招聘博士生要求比如985高校博士招的要求与一般211高校博士的招的要求就截然不同,北上广地区的二本高校需要的博士生条件与一般地区的211高校都差不多。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情况小编以为,一般的博士毕业生绝对进不了211或985,更没有双一流高校,这类高校一般来说交通都不太方便,待遇都很一般,不过都能给一些安家费或者解决住房问题,当然你要是稍微实力强一些,子女上学和爱人工作还是可以勉强安排。大学教师总的来说一般博士毕业生能进入的这类高校工资比较一般,大概能比省平均持平就很不错了,所以不要期望值太高。不过这类高校看重的就是你的文凭,所以对你的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工作强度不大,能进普通高校就相当不错了,好的高校都要求有深造海外有名大学的背景,大家对此怎么看?

大玩笑

大学老师不具有博士学位,学校能接受吗?学生能接受吗?

大学老师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学基本都是。大学的管理人员有的不是,但这种情况也在改变,我们的重点大学老师都具有非常高的学历,有的更牛气是博士后!有的即使不是博士后,也有很多国外头衔,总之很牛!一、大学老师为什么非得具有博士学位呢?没有不行吗?这个还真不行,因为大学生是本科,是学士学位,教授大学生的老师怎么也得比本科高一级吧!有人说,硕士不行吗?这个也不行,因为大学老师基本都带硕士研究生,怎么也得比硕士高点吧?慢慢地我们的大学老师就都具有博士学位了。其实这都是虚的,只要为了有资格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已。大学老师的博士学位很多都是后有的,是为了工作需要。大学需要老师具有博士学位,因为这样才能与大学相匹配,至少大学管理层是这样想的。目前就是这样,大学老师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但实际有真水平的还真不是头顶很多头衔的大学老师,不过没办法,没有博士头衔,没有国外大学讲课经历,评正教授职称还评不了。这就是大学老师经常诟病的东西。二、学生能接受不具有博士学位的大学老师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大学生并不在乎教自己的老师到底是什么学历,他们更关心老师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是不是从老师那能学到真本事。我们大学老师的学历真的很亮眼,可是真有学识的大学老师还真不多,大多没有自己的东西,基本都是前人的研究成果拿来用,讲给学生听,还埋怨学生没有创新,埋怨中小学教育的死板。学生不喜欢没有独到个人观点的大学老师,可偏偏具有独立观点和个人建树的大学老师很少,真正有学问的还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不具有博士学位,因为这些有真本事的人从来不屑于这些虚的东西。我们的大学到底是需要把学生培养成才的老师,还是需要有诸多头衔的老师呢?有人说,二者都需要,可是有些专业不需要呀!比如绘画、电影剪辑等专业,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来教吗?曾经电影学院招聘剪辑老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可是真没有会教剪辑的博士呀!剪辑师需要具有博士学位吗?显然不需要,这种无用的头衔什么时候能从大学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