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学位与论文发表是否“脱钩”引关切 “小论文”背后折射高端人才培养大焦虑笑八仙

博士学位与论文发表是否“脱钩”引关切 “小论文”背后折射高端人才培养大焦虑

最近,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的新规登上热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生建言,取消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论文发表要求,长期以来是博士生毕业的“硬杠杠”和“拦路虎”。今年1月22日,河海大学对125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近日也发布通知,对该校183名博士、124名硕士生发出答辩预警,其中大部分与没有发表论文或没及时完成博士论文有关。在高校悬起“严进严出”的利剑之后,近年来持续引发关注博士学位与论文发表“脱钩”之争,再次引起了社会热议。“小论文”指标化,催生“本末倒置”现象近年来高校严把出口关,清退超期博士,让不少因未在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而导致延期的博士生们焦虑不已,也将“小论文”发表要求顶上了争议热潮。早在去年3月,上海大学博士生因论文数量不够未获学位而诉讼母校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尽管法院最终认定属于高校自治范畴,但判决也提到,通过规定发表论文数量和期刊载体的方式评价博士的学术水平,历来颇受争议。是否科学合理,各方意见不尽一致。除了博士论文以外,一般学校对博士毕业都有发表小论文的硬性要求。南京一所理工类高校的管理学博士生五年级的汪方圆告诉记者,博士生被淘汰的原因很多,但小论文肯定是“紧箍咒”,“其实刚进了校,听说学校要发表四篇核心期刊才能拿学位,当时我就吓得想退学。”如今眼看读了五年,小汪除了博士论文没写完,还有两篇核心期刊待发,“一般审稿周期是两三个月,我是被拒了好多次,压力真的很大,有时候改着改着就大哭一场。”用论文倒逼学生研究和写作,对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其实有一定作用,但是论文指标化偏离学术本身也是现实。南京一所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告诉记者,博士毕业必须有2篇C刊文章才能毕业,几乎是所有大学的通行规则。学校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博士点,能招收更多的博士,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增加学校的“学术GDP”,以在各种评比中比如学校排名中占据优势,“但和日益增长的博士人数相比,很显然我国的C刊并不够用,这要求都快把博士生甚至是导师都逼疯了。”汪方圆坦言,有了这样的硬性指标,身边一些基础薄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发文要求的博士生们甚至“铤而走险”,“大家就想赶紧把小论文发了,都没时间去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就想着小论文弄完了赶紧抓大论文。”“博士论文含金量很高,其写作、指导和评价有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往往代表博士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学术水平。”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表示,博士论文需要博士生对一个选题长期关注,有成体系的深入思考,所谓“小论文”,应该是在“大论文”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所收获的成果。但当下不少博士生却“为了论文而论文”——为了满足毕业要求而忙于“炮制”小论文,对博士论文本身却反而马马虎虎,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反而会影响博士生培养的质量。破除评价标尺的异化,让“学术至上”回归博士学位是否应与论文发表要求“脱钩”,操太圣认为,这归根结底还是“破五唯”精神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落实,具体操作则取决于不同学校的不同要求,如何实现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是根本,“教育评价的方向已经确定,如何破旧立新,教育评价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去年底,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唯一标准。自2019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纷纷出台新规,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清华大学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还指出,更多的是看重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是否够创新。作为国内的一流建设高校,这些探索具有风向标意义,在一片赞声之下,也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高校与清华大学有差距,在学术氛围和博士培养水平方面不在一个层次。“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至少还能让学生有那么一点点毕业条件的约束和压力,否则想‘混’学位的博士生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多位受访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在工作实践当中,论文本身是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一大总结,也是学术创新最重要的交流渠道之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授表示,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应该首先根据最初的科研目标去努力,做出成果后再刊发论文,这才是科研的基本规律。破除评价标尺的异化,并不是对学术标准本身的否定,而是强化学术至上。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借助新方法、新技术制定更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新标准,南航正在探索多方位的评价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位授予评价标准。不反对论文标尺,而是反对一刀切的统一“标尺”。2018年6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余晓文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突破性成果,这距离他本科毕业后“咬”定这一难题已过去了整整9年,余晓文坦言,农学研究周期长,如果追求短时间出论文,自己可能不会在这个领域有重要突破。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则提出,特殊学科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主要不反映在论文上。类似于临床医学、建筑设计、艺术表演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它们的学术水平蕴含在各自的专业活动中,而非学术论文上。樊秀娣引用了一位医学老专家的调侃,“他将来会死在他的学生手中”,这不是指老专家和他的学生们有多大的深仇大恨,而是指老专家清楚他手下的这些高材生们只会写论文却连常规的医疗手术都做不好。所以对这类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业考核,把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内容是不切实际的。拿掉“硬杠杠”,如何确保顶尖人才质量?博士毕业生不仅是学位金字塔顶端,更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对于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博士生申请学位的“硬杠杠”被顶上热门话题,其背后是社会对顶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焦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20年的10万人,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正如《高等教育法》规定:“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即可申请相应学位。那么二十年来,各高校为何宁可成为“众矢之的”,也要给博士生们上紧箍咒?业内人士表示,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高校论文发表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高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平时课程教学要求不严的问题,希望通过要求发表论文,来保障培养质量。事实上,把关博士生出口的质量,已经成为一大难题,在“破五唯”背景下取消论文发表要求,将比保留“硬杠杠”要做的工作更加复杂精细。从已知的信息来看,清华取消博士论文发表强制要求之后,不仅会严格考核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实行严格的博士生分流与退出制度,还在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博士类型,制定不同的考核项目制定标准,需要摆脱过去博士生培养的路径依赖。“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下一步方向已经明确,要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操太圣说,专业学位的设置将密切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这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但专业博士在我国规模化发展时间较短,目前适切的培养方案和标准还难以形成,往往不得不依赖学术型博士生的评价标准。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专业博士培养模式,培养形式和成果多元化,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专利发明、案例报告、产品设计等等,“评价其培养质量则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从终点式的考核论文数量,转变为过程式的考核博士生的课题、课程、实践等多个方面,实际上需要加强对博士生的提前预警和过程化的帮扶。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说,学校2020版培养方案根据各自学科特点科学制定评价机制,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回归博士学位本质内涵,把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作为唯一依据;加强对科研能力的评估考核,把代表作的创新性作为评估考核的主要标准,努力推动学位标准的多元化形式;同时,构建了以分流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机制,通过博士资格考核和弹性分流机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了加压促优、正向激励的作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郁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数日不见

博士生申请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学位制度改革不是翻烧饼!

科思特约撰稿 | 任大刚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高院副院长李玉生建议,博士生申请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李玉生认为,规定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合法性不足、合理性欠缺。《高等教育法》规定:“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即可申请相应学位。李玉生还认为,写作与发表是两回事,相关“规定”是把属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评价权拱手让给了期刊编辑,导致产生诸多学术不端怪相和其他消极后果,而学位论文质量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与提高。就此话题的一个微博投票上,多数人选择“学位授予应聚焦论文本身质量而非是否有发表”和“论文发表应作为学位授予的参考而非硬性标准”,多数人同意了李委员的提案。实际上,在1981年实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上,对博士学位的要求都没什么变化:(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但为什么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直到到90年代末,都没有论文发表要求,反而是在“学位条例”颁布之后20年,各高校科研机构“顶风作案”,“违法”要求论文发表作为取得博士学位的硬性条件,直至现在成为众矢之的呢?这其实是一种中国学术界的“学术自救”使然。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开始迅猛扩招,很多人只注意到本专科扩招,其实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张同样迅猛:1995年到2019年,报考人数从15万多增长到285万,增长了将近20倍,招收人数从4万增长到72万,增长了18倍。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995年的1万余人,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10万。▲中国硕士录取人数分别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出现3次小高峰以上统计数据或许略有出入,但20余年间,中国的研究生人数迅猛增长是不争事实。招生人数的迅猛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问题是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学术腐败事件迅速增加。有一段时间,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对一些人来说,简直是探囊取物。一些导师乐于招收权势人物以取得灰色利益,一些权势人物也乐于取得一个更高的学位,显得更有面子和学问。两者一拍即合,研究生招生做成了一门生意。甚至在一些专业门槛相对比较低的学术领域,只要提交一篇文字勉强通顺的所谓“论文”,实在不行,找人代笔,也可以获得高学位。这种情形,用狼狈为奸乌烟瘴气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为了学术自救,保证“出口”质量,在学术共同体付诸阙如,私底下的人情交易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有识之士可谓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建立了中期考核制度,导师背书,论文盲审,直至取得学位必须与发表论文挂钩,等等。李玉生委员认为这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评价权拱手让给了期刊编辑”,但是在内部评价无法保证公正的学术评价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首先,论文的公开发表,实际上是绕开了内部的暗箱操作,让学术评价公开化。这些年来,一些奇葩“论文”被好事者一一扒出,一些论文抄袭被抓出来,一些装模作样的实验被识破,这些丑闻的揭露,与论文的公开发表高度相关。▲2007年一篇被评为“优秀”的硕士答辩论文若没有论文的公开发表,相当于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学术同仁如何知道一个学术品行不端的学生是如何败坏学术界的?其次,学术刊物本身,也是一个虚拟的学术共同体,没有这个东西,赞美师母的理工科“论文”,就会在他们的小圈子里传为美谈,圈子之内丑陋不堪而不自知,圈内有识之士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同时也应该获得其他专业的基本认同,没有这个基本认同,发表的机会是不高的。再次,要求有论文发表,对打算混日子,到时候蒙混过关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强大的震撼,他固然可以去编造数据,可以去找人代笔做论文,但其中的风险也是明显的。第四,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也是一种基本的学术规范的训练,这个就不多说了。但是也要看到,当几乎所有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都被要求发表论文的时候,学术期刊的版面成了稀缺资源,学术腐败顺势延伸到学术期刊的腐败,诸如学术公器被“私有化”的、买卖版面的、收取高额的所谓“评审费”的、编辑部人员被邀请到学术现场“指导学术研究”的,不一而足。对一些相对比较贫穷的博士研究生来说,为了要支付发表费用,发表一篇论文恐怕会让他陷入“倾家荡产”的境地。而由于版面安排时间的不幸错位,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一些水平了得的博士生,由于没有在截止日期公开发表论文,导致不能按时拿到学位,与心仪的教学科研机构失之交臂,造成很大遗憾。所以总的来看,在没有更好的学术评价机制的情况下,要求有论文发表,无疑是一个次优的选择,但同时,这个次优选择带来很多问题。▲图/pixabay论文发表与学位取得之间“一脱了之”而不及其余,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对个别顶级高校科研院所来说,问题不至于太大,但是对一些教学科研能力相对弱一些,却同样拥有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科研院所来说,学位含金量会下降很快。高举一面尽善尽美的理念大旗,以扫除论文发表与学位取得挂钩的罪恶,无疑会获得众人的欢呼,但现在要问的是,尽善尽美的理念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办法措施而不走样?目前来看,暂时没有。在高校科研院所这种智力密集型的机构,我们相信它们能想到的可行的办法已经付诸实施,而之所以仍然为各方人士所不满,其所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恐怕不是高校科研院所左右得了的。从不需要论文发表挂钩到论文发表挂钩,再到现在不需要论文发表挂钩,说不上是什么改革,就是“翻烧饼”。今后等到发现不需要论文发表挂钩的种种弊端,大概又会有人义正词严地提出还是需要挂钩,那么可能又是一次翻烧饼。▲图/pixabay翻来覆去的所谓改革,来自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紧迫感。其实今日中国,很多事情是可以慢下来的,以高等教育来说,更是慢工出细活的事业,但是在诸如“一个教育强国的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应该是:博士毕业生占1%、硕士毕业生10%、本科毕业生30%。换句话说,至少要有1/3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强国”之类说辞的煽惑下,跃进式发展,带来无穷问题和弊端。为今之计,可不可以缩减研究生招生呢?须知,已经有大量硕士去送外卖了,博士送外卖还远吗?

活阎王

李玉生委员:取消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实际上把属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权拱手让给了期刊编辑,导致博士生更加重视学术论文发表,产生了诸多学术不端怪相和其他消极后果。”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生建议,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学位应该脱钩,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只是提升博士生学术能力的手段之一,而非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李玉生目前在江苏一所高校兼职博士生导师,他注意到,不少博士生因未在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而导致延期毕业。“不可否认,高校或科研机构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对于督促博士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提升其学术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代表有利于提升博士生学术能力的方法,就可以作为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李玉生说。去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李玉生认为,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合法性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是国家法律对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做出的框架性规定,该规定虽由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1-13条进一步细化,但仅涉及博士学位课程要求和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两个方面,并未涉及应当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法第22条第2款明确规定:“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因此,质疑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学术论文合法性的观点在现行法上并非没有道理。同时,他认为,该要求的合理性欠缺。写作与发表是两回事,发表学术论文并非衡量博士生学术能力的唯一途径,而且将其作为取得学位的前提条件极易损害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获得权、公正评价权等合法权益。“该要求的可行性也很低,每个学科的学术期刊尤其是高层次的学术期刊数量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目前数量众多的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因而,出现了拉关系、高价买版面等乱象。”李玉生表示。为此,李玉生建议,督促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尽快取消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目前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只能是学位课程学习情况和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应当从加强导师的指导责任、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科研竞赛、参与学术交流、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和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从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此外,他建议,抓紧修订学位条例,制定学位法,进一步明确博士生等申请学位的条件,以平息社会争议,规范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行为和博士生的学习行为,也为处理相关纠纷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作者:焦以璇

张晶

“建议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学位脱钩”

近年来,博士生申请学位是否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问题引发争议。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生认为这实际上把属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权拱手让与了期刊编辑,导致博士生更加重视学术论文发表,产生了诸多学术不端怪相和其他消极后果,而学位论文质量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提高。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学位脱钩的提案》,呼吁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尽快取消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在李玉生看来,高校或科研机构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对于督促博士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提升其学术水平,减轻高校或科研机构对博士生学术评价的负担,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意味着有利于提升博士生学术能力的方法就可以作为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李玉生指出,这一要求的合法性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是国家法律对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做出的框架性规定,该规定虽由国务院《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1—13条进一步细化,但仅涉及博士学位课程要求和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两个方面,并未涉及应当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并且,我国《高等教育法》第22条第2款明确规定:“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同时,他也认为该要求的合理性欠缺。写作与发表是两回事,另外,发表学术论文并非是衡量博士生学术能力的唯一途径,而且将其作为取得学位的前提条件极易损害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获得权、公正评价权等合法权益。从多年来实施情况看,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实际上把属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权拱手让与了期刊编辑,导致博士生更加重视学术论文发表,产生了诸多学术不端怪相和其他消极后果,而学位论文质量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提高。此外,该要求的可行性更低,简单计算我国目前博士生数量和学术期刊特别是高层次学术期刊数量的关系即可看出。“正因为学术期刊特别是高层次期刊刊文数量难以满足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客观上导致博士生延期毕业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李玉生建议要督促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尽快取消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只能是学位课程学习情况和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应当从加强导师的指导责任、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科研竞赛、参与学术交流、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和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从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他也建议抓紧修订《学位条例》,总结四十年培养经验,制定《学位法》,进一步明确博士生等申请学位的条件,以平息社会争议,规范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行为和博士生的学习行为,也为处理相关纠纷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来源:南方都市报

竞猜王

超级推荐!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10个方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一、探索未知的新领域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博士生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龙头地位。如果说本科阶段注重的是通专结合的知识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硕士生阶段强调的是通才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那么博士生阶段突出的则是创新素质的全面提高。敢于探索未知的新领域就是这种创新素质的重要体现。探索新领域,主要是指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国计民生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大胆探索新领域?首先,要有追求卓越的抱负。攻读博士学位不能仅为获一纸文凭,谋份职业,更不能只是为了发表几篇文章,而是为了获得真知、探求真理。这样,就不会浮躁或贪恋眼前的功利,就能够甘于寂寞,潜心探索未知的新问题。其次,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求实的精神。博士学位论文所探讨的必须是经过认真准备、理性思考,并且与导师及相关学者充分交流后提出的理论上或实践中的一个真问题,是与个人的研究兴趣、研究条件相符合,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问题。再次,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自觉探究未知的意向与追求,表现在善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不迷信书本,不崇拜权威,敢于入冷门、辟蹊径。此外,敢于探索未知新领域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勇于奉献的精神、敢于冒险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二、论文选题的新高度 论文选题是确定主攻方向、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对象、方法,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学术成果的质量。根据对1999-2001年评选的3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其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论文的选题为本学科前沿,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涉及本学科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国际上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概而言之,就是选题要具有新高度。“新高度”一是指论文所研究的是处于学科前沿的问题,研究具有高起点;二是指该研究有可能获得理论与方法上的突破,研究具有高价值;三是指他人没有研究或研究很少,可参考的资料不多,有时花了大工夫也难有预期成果,研究具有高难度。正是这种具有三高特点的选题,才富有挑战性,才能唤起创新的热情,激发创新的潜力,培养创新的能力,最后产生创新的成果。怎样提出具有新高度的选题?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是人们在认识纷繁复杂的自然、社会与思维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必要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困惑与疑难。“科学始于惊奇”,研究起于问题,正是问题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引导人们去不断地探讨和解决,才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既是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与理论发展的先导,问题与社会发展相伴,是现实矛盾的反映。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多发阶段,社会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亟待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博士生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敏锐性去捕捉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其次,要追踪学术前沿。学术前沿是指代表学术发展方向、处于关键地位、对理论和实践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追踪前沿就是找到解决关键问题的突破口,抓住了前沿问题,就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学术前沿有两方面,即理论前沿与实践前沿。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看,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往往是重合的,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是重大的现实问题。所以,要想在学科研究中有所作为,既要能够站在理论前沿,更要深入实践前沿,使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结合中不断发掘新问题,这往往是成果创新的切入点。华中师范大学两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即徐勇撰写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与运作》与项继权撰写的《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都是在长期深入农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三要明确创新目标。面对许多值得研究的前沿问题,必须明确自己的创新目标,亦即找准值得研究且可以有所创新的地方。博士论文创新可以反映在选题新、视角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新等各方面,创新价值越多价值越大。但由于精力和条件的限制,每个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小题大做、量力而行。三、文献资料的新发现 文献资料泛指一切以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研究有一定价值的事实材料。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既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也是发现新信息、获取新资料、产生新观点、形成新思路的重要过程。这些新发现对博士学位论文创新产生着直接影响。据对入选的3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最新的研究资料”,“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最新成果”。提高文献资料的分析水平,促使更多新发现的产生,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在全面探索中寻觅新资料。博士生应充分利用各种搜索方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包括古、今、中、外、正、反等各方面的文献资料,在全面梳理、纵横比较中,倘能发现一些鲜为人知而有研究价值的资料,本身就是论文的一大创新。二是在深刻分析中发现新问题。通过对文献资料认真地分类与概括、比较与对照、反思与批判,发现课题研究的空白点,或已有研究中的矛盾点,进而获得课题研究新的生长点,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弃我取,拾遗补漏”。三是在思维转换中提出新思路。思维定势有助于解决熟悉的问题,但不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因此,要学会突破思维定势,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正向思维为反向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已有的结论,必然会引出新的结论。四是在平时积累中捕捉新思想。功夫在平时,知识在积累。掌握充分的第一手资料是论文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的学习、阅读、思考与交往中,要细心发现、及时记载各种资料与感受,善于在平凡中捕捉细微的思想火花。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立足于特定的学科视角来考察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复杂、多维的属性。如果只从已有视角去观察,往往只能看到别人已经看到的某一个侧面。如果能够转换观察视角,就可以引出新发现,得出新结论。博士生怎样才能转换观察视角,获得新的发现?首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伯顿·克拉克指出:“没有一种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多以,应努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构起互补整合与建设性的对话关系,把坚持独特的学术立场与多角度审视结合起来。其次,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一般人习惯于聚合思维,即运用人们掌握的一般原理法则去分析事物,注重综合与比较。对于再造性学习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合理而有效的。对于创造性研究来说,则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也就是思维不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具有灵活性、多向性与批判性等特征。由此使人不断尝试从多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想象与求证,也就有可能获得新发现。五、概念术语的新阐释 概念术语是研究某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是构建理论的砖石。当一个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某种新的现象,或者它与某种公认的理论在逻辑上出现严重矛盾时,就需要对该理论既有的概念术语进行全面审视,对它进行修正完善,或提出新的概念术语,否则社会发展的新生因素就得不到理论上的合理解释以及实践上的有力支持。概念术语的创新不仅预示着理论观点的创新,也预示着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博士学位论文中概念术语的创新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创立需要的新概念。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使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仅靠已有概念无法解释清楚的现象和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新的实际创造出新的概念,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如何通过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来提高研究生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罗尧成为从专业层面和个体层面探讨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和评价问题,提出了“探究场”概念;随着网络的发展,为阐释传统教育解构不受传统限制的“真实”的现象,张义兵提出了“赛博教育”概念;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考试已远远超出了学校场域,为了说明这种考试已延伸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的状况,张行涛提出了“考选世界”概念等等。二是拓展概念的新内涵。以“现代大学制度”为例,已有的研究大多认为: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明确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王建华认为第三部门兴起正在改变着现代大学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现代大学有必要通过第三部门回归大学。在第三部门的框架内,现代大学不是更封闭,而是更开放;不是要远离政府和企业,而是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不能营利,而是要学会经营;不是退守边缘消极自治,而是要积极步入社会中心以图共同治理。因此,从第三部门视角提出现代大学制度应具有自治、非营利与非政府三个核心概念。概念的拓展带来了理论的创新。三是赋予概念以新特征。例如“教育公平”,过去人们多是按照科日曼的研究,从起点、过程和结果的角度讨论教育的公平,其理论前提是文化的一元性,强调的是同一性,否定和排斥多样性;有博士学位论文认为随着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多元办学模式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教育公平在性质上已有了根本的变化,其理论前提是文化的多元性,承认差异性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强调的是多样性,否定的是同一性。六、谋篇布局的新思路 论文的创新既体现在视角的新颖、见解的独到与内容的新意等方面,也体现在论文写作的创新上。写作创新必须立足于规范之上,首先要使论文的摘要准确简明,完整扼要;关键词体现主题,概括恰当;前言提纲掣领,不落俗套;行文逻辑严密,详略适当;参考文献内容齐全;注释标点符合规范等。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应努力使论文在谋篇布局上有所创新:一是结构谋划出新意。古人认为写文章“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在大讲学术规范的今天,注重结构的必要程式,如分析已有的研究一一提出问题一一分析原因——探讨对策等,似乎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这种程式化的结构,很容易固化作者的思维空间,限制作者的才智发挥,形成与现实相脱离的写作定势。论文结构要有新谋划,就是要将论文写作立足于对时代发展的新思考,发自于心灵的新感受,进而谋划写作的新思路,运用典型生动的新材料,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使自己的新观点跃然于纸上。二是标题斟酌显特色。标题要贴切醒目,能准确恰当地揭示所研究的主题,让人一看标题便知内容;标题要生动传神,即以意为中心,结合音、形构成意境美、音节美与视觉美,使人读之能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小标题亦应反复推敲,在内容上,既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各部分的基本观点,又能与大标题的内容相吻合;在结构上,形式多样,长短匀称,上下和谐,前后照应。三是语言推敲展个性。社会经济在发展,文化交流在增进,语言文字的表达也会有所创新。但语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而是在遵循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利用智慧语言,讲究句法雕琢,展示独特的语言个性,使语言不仅准确精炼,而且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性、感染性和启发性。七、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基础,是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志。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创新。纵观学术发展的历史,任何一项重大理论的新突破,无不是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例如,实证主义方法的诞生是对此前形而上学方法的彻底否定,哲学解释学和现象学又是在对实证主义方法的批判中形成。当今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新方法的问世,又卷起了股创新方法之风,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性地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社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日趋多元化。同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时单靠一个学科理论和方法难以解释,只有创造性地移植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不断拓宽学术研究视野,从多学科的角度审视研究对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批判性继承本学科传统的研究方法。经过古今先贤的努力,各学科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这是本专业研究者必须掌握的利器。如政治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权力分析方法等等。传统的研究方法论之所以值得继承综合,是因为在“传统中存在着与历史时态相统一的共时性文化积淀”,为了丰富创新我们的研究方法,我们应重视研究和吸收本科学前人研究的思想精华,用前人的思维和智慧拓宽当下研究的视野,开掘现实研究的深度,实现古人和今人在研究方法上的交融。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传统研究方法中有许多糟粕,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辩证法为指导,对其进行必要的批判、正确的诠释与合理的扬弃。三是开创性建立本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创立新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取得突破的关键。以教育学科为例,在借鉴学习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教育意见的独特方法,例如叙事研究、民俗研究、“生命——实践”研究等等,这是中国教育科学本土化的关键,也是促进中国教育流派形成的关键。八、学科知识的新融合 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及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近百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但目前大部分研究生还是习惯于画地为牢地理解和掌握现成的分类知识,倾向于将相关科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简单地重复,或者将前人的成果稍加推演和论证,因此难以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要在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中求创新,一是要建构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既要有专业知识的深度,又要有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度,还要有哲学的高度和学识的远见。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博采众长、触类旁通。二是要强化知识之间的兼容意识。博士生学习要在充分认识真理的相对性和价值的多元性的基础上,对各种学派、学科、理论与方法保持宽容平和的态度与海纳百川的胸襟,并善于从各个方面汲取为我所用的成分,通过新的综合形成新的成果。三是运用多元综合的方法。一般来讲,人们在思考一个熟悉的知识点或线性的问题时,思路是比较确定的;如果要使多种相关知识形成新的联结或达到一种高度非线性状态,就要使自己的头脑进入浮想联翩的高激发状态,使原有的孤立的知识点出现新的联络,由混沌而致清晰,由杂乱而致有序,新的思路正式产生于这种知识的融合之中。九、理论观点的新突破 博士学位论文重在理论观点有新意、有深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凡人们观察到的现象、思考过的问题,前人多有涉猎,亦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理论观点。但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更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永远正确。某一理论观点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和理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时空的延续与转换,这些理论观点赖以产生的基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此时,不仅有可能实现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必须实现这种突破,否则,就会落后于现实,最终被变化了的现实所抛弃。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往往立意高远,关注长久困扰人类个体世界或群体社会的问题或日益凸现的理论问题,因此其创新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观点的突破上。具体来讲,这种理论上的新突破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提出有价值的新观点或新命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言人所未言,实现开拓性创新。二是纠正前人不正确的提法或结论。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其中难免偏颜。在纠正了别人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实现理论或实践上的否定之否定,纠正谬言重新立论,形成否定性创新。三是补充或完善已有的理论或观点。在前人已做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领域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对已有的理论或观点作进一步研究和拓展,实现前进性创新。实现理论观点的新突破,首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性。"马克思主义方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完整的世界观,拥有巨大的真理性。研究者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发展观与实践观去看待各种教育社会现象,研究和解决各种教育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发展方向,才能谈得上实现理论的创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项贤明的《泛教育论一一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就是以辯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个广义框架下的“主体一一客体一一主体”交往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型,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教育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解释。其次要敢于怀疑、勇于批判。古人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任何人提出的任何理论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无懈可击的。如果一味信从,则只能亦步亦趋,难以创新。只有带着质疑的态度和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才可能发现前人论点中的疏漏之处,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如有博士生正是对大学为何沦落为纯粹世俗意义的场所进行了批判反思,在对大学面临的诸多问题背后隐含的大学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进行的基础上,提出大学作为组织存在的文化内涵。其三要敢于标新、善于建构。发现现实社会中或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只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才构成认识活动的一个完整环节。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中也应该遵循和体现这一认识环节。特别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要勇于构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体系,这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创新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项贤明即是在对以往的教育学理论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建构个以全部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泛教育理论”的主张。十、成果应用的新价值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最终价值在于应用,其应用价值与论文创新度高度相关,一般而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原创性创新,即研究的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观点或新理论;第二层次为持续性创新,即研究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有理论的补充与深化;第三个层次是应用性创新,即借用别人的理论来研究现实中的新问题。对于大多数博士研究生,欲在三年学习期内达到第层次的创新是困难的,大部分属于第二、三层次。博士学位论文的新价值,首先体现在理论方面:一是修正原有的理论。任何理论都不是终极理论,都会受时空和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针对原有的理论,根据新时代背景,从新的角度,经过批判性思维,发现理论的缺陷,甚至是谬误,然后进行修正完善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二是发展原有理论。有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在对原有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而有所新的发现或突破,将原有的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三是自我建构新理论。这种建构有时会起到填补理论空白的作用,是理论价值最高的研究成果。其次体现在实践方面,许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都是着眼于社会发展重大的、受国家重视、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有些论文是立足于社会发展与改革某一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非常复杂、需要深入研究的。一旦对这些问题因果关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比较科学的预测,就会产生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对政府宏观决策的咨询作用、对现实各种改革的指导作用。总之,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反映在很多方面,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创新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不拘一格。

独乐其志

博士发表论文应当与申请学位脱钩!博士毕业究竟该谁说了算?

有人希望博士生发表论文应当与申请学位脱钩!以后博士该不该毕业,是谁说了算?博士,是国家花大量人力和财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是大众化的大学教育,更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读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必须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层次才能毕业。达不到毕业条件,要么延期,要么退学!这样才能够让想读博士的人想清楚,弄明白,休想混个文凭,这样培养出的博士质量才有保障!如果博士毕业连这点最硬的论文限制都取消,以后将拿什么来评价一个博士是否达到毕业的标准?到时,大家围在一起喝喝茶,谈谈天就这么过了?论文发表应该是博士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论文数量达到了就一定能毕业,学术委员会在论文答辩时,应当对其发表论文的质量、创新性、学术水平进行认真的评价,如果达不到要求,即使发表了规定数量的论文,也应该被pass掉,怎么能说博士发表论文就是将学术评价权拱手让给期刊编辑呢?至于学术不端,与要求博士发表论文并无直接关系,如果没有毕业论文限制,也就是说,相当于一个第三方的判定都没有,怕是有更多的学术不端!各位朋友,怎么看博士毕业与论文发表脱钩!

莫大于海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因朴素真挚的情感突然在多个平台火了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披露了这篇论文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以下是致谢全文↓致谢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黄国平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了,他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致谢》结尾,他写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作者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公开资料显示,黄国平201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成为该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的指导学生,其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和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该研究所具有从智能机理、智能芯片、智能算法到智能系统完整的学科分布和优势领域。其中,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4年,1987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是由国家计委投资筹建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以模式识别基础理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以及语音语言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人类模式识别的机理以及有效的计算方法,为开发智能系统提供关键技术,为探求人类智力的本质提供科学依据。据澎湃新闻,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黄国平已赴腾讯就职,在该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官微顺势转发了一条微博:网友:他把自己活成了光@快乐柠檬精:看得我眼角湿润。上学是贫困孩子的唯一出路。苦难可以压垮人,但跨过去,就会成就另一番天地。@88岁啥也不是:我的天啊努力终有归处一定要越来越幸福啊@幸运少女没烦恼:上天会把幸运好好地分给每一个人的!可能只是时间段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被爱,都可以得到自己那一份幸运,以后一定可以越来越好!@毒匕awesome:贫穷与不幸没有让他软弱后退一身戾气,真好啊@宇智波薇:真的看哭了@Page229:高中校友,师兄,向你致敬,愿你未来一路有光??@平凡路上之_GZ:真好,高等教育的意义。人生之路如果真的有捷径,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一条,也是实现阶层跃迁,改变命运的最好可能之路。@叫我斌彬就好: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尘归尘

我校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综述论文

近日,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汤惠东和徐彦乔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 15.840)上发表了题为“Lead-Free Halide Dou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Light-Emitting Applications: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的综述论文,博士生指导老师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发射波长可见光范围可调(400~700 nm)、较宽的激发谱、较窄的发射谱(FWHM为12~42 nm)、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100%)、色域广(NTSC≈140%)、缺陷容忍度高、载流子迁移距离长和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光二极管(LEDs)、生物成像和光电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仍存在Pb的毒性较大以及环境稳定性较差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其在商业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丰富和可调的光电性能、低的激子结合能和高的吸收效率等优点的无铅卤化物双钙钛矿(HDP)材料成为了理想选择。尽管绿色、PLQY高和稳定性能优异的HDP体相材料近年来相继被报道,但是其纳米晶材料由于高的缺陷浓度、间接带隙和跃迁禁阻等特性,导致该类材料的光电性能与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HDP纳米晶的发光效率和进一步改善其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论文首先对HDP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荧光发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HDP纳米晶荧光性能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合成策略、表面配体和离子掺杂/合金化调控HDP纳米晶荧光性能的研究进展。随后,讨论了HDP纳米晶的稳定性,阐述了溴化物和碘化物双钙钛矿纳米晶不稳定的根源,并总结了改善稳定性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归纳了HDP材料在LEDs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HDP纳米晶在发光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该综述论文的发表对将来制备绿色、高效和稳定的LEDs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均为我院特聘教授,他们所带领的团队长期从事荧光材料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scale、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等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江莞教授是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会评专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和江西省井冈学者等人才项目支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景德镇市科技局项目等经费支持。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

鬼遮眼

一位博士的“论文致谢”火了:学习的苦与生活的苦相比,不值一提

文|唐老师你还记得自己当初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怎么写的吗?我反正早不记得了,大概内容应该就是感谢同学、感谢老师吧。或许对大部分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所以是能抄就抄,致谢部分也不例外。不过等上了研究生以后,自己开始做实验、搞研究,学生们才开始真正地凭自己本事写毕业论文,他们才开始明白论文致谢部分里蕴含的真情实感。01一位博士的“论文致谢”火了近日,一位博士生的论文致谢部分突然在网络上走红,火了!以前的我,从来不爱看这种东西,不过这一次,我是一字一句地看完了这篇“论文致谢”。看完以后,我对这位老兄唯有敬意!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12岁时,母亲离家,17岁,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同年,一起生活的婆婆病故。经历了这么多的生离死别令人痛苦且无奈,而家庭的贫穷一度令他失去了希望。高中之前,他只能通过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挣学费。那个时候,他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都是是每天晚上最开心的事。“人后的苦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因拖欠学费,经常被教师叫出教室约谈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或许他早已放弃。所幸,高中以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好心人解决了他的生活费。最终,他走出了大山,考上了西南大学,如今去了中科院自动化所读博,中科院最牛的所之一,前途无量。02学习的苦与生活的苦相比,不值一提上大学时,我的老师常跟我们说一句话:你如果吃不了学习的苦,将来必定会吃生活的苦。对此,我深以为然。不过,对很多人来说,学习的苦与生活的苦相比,不值一提。比如上面的那位博士,在家徒四壁的家里,写作业和读书才是最令人开心的事。被狗和蛇追,半夜裸睡,因蓄电池进水而抹黑逃回家中,这位博士真的是吃够了学习的苦,所以他才明白学习其实一点也不苦!我有一个师兄,当年在毕业典礼上,他说自己为了读书放过牛趟过河,当时我听着非常感动,感觉这个年代很少有这种生活了。现在,这位师兄成为了北京一所985高校的讲师,算是苦尽甘来了。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整体嚷嚷着“学习太累了”、“我们不学了”。前二十年,他们没为自己的生活犯过愁,吃不了学习的苦。最后,除了一部分家庭条件突出的学生外,还有一大部分人毕业后只能找一个差不多的工作,过他们差不多的生活。当年,他们吃不了学习的苦,只能吃生活的苦了。03写在最后我生活在一个能够吃饱穿暖供我上学的家庭,父母供我读书长大,供我买房买车。其实,小的时候,我发誓长大后不要“啃老”,但长大后发现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支撑起未来的一球,所以很丢人,但我还是接受了父母的帮助。我没吃过苦所以我怕吃苦,我没面对过困难,所以怕困难。我敬佩在苦难中坚韧不拔、一路成长的这个博士,我相信,他的未来一定很精彩。最后,我还是想告诉所有的学生们,学习的苦与生活的苦相比,不值一提,学习是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公平、最有效的道路,所以,加油吧,少年们!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孩子们

喜报|我校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综述论文

近日,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汤惠东和徐彦乔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 15.840)上发表了题为“Lead-Free Halide Dou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Light-Emitting Applications: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的综述论文,博士生指导老师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发射波长可见光范围可调(400~700 nm)、较宽的激发谱、较窄的发射谱(FWHM为12~42 nm)、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100%)、色域广(NTSC≈140%)、缺陷容忍度高、载流子迁移距离长和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光二极管(LEDs)、生物成像和光电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仍存在Pb的毒性较大以及环境稳定性较差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其在商业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丰富和可调的光电性能、低的激子结合能和高的吸收效率等优点的无铅卤化物双钙钛矿(HDP)材料成为了理想选择。尽管绿色、PLQY高和稳定性能优异的HDP体相材料近年来相继被报道,但是其纳米晶材料由于高的缺陷浓度、间接带隙和跃迁禁阻等特性,导致该类材料的光电性能与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HDP纳米晶的发光效率和进一步改善其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论文首先对HDP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荧光发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HDP纳米晶荧光性能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合成策略、表面配体和离子掺杂/合金化调控HDP纳米晶荧光性能的研究进展。随后,讨论了HDP纳米晶的稳定性,阐述了溴化物和碘化物双钙钛矿纳米晶不稳定的根源,并总结了改善稳定性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归纳了HDP材料在LEDs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HDP纳米晶在发光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该综述论文的发表对将来制备绿色、高效和稳定的LEDs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均为我院特聘教授,他们所带领的团队长期从事荧光材料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scale、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等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江莞教授是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会评专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和江西省井冈学者等人才项目支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景德镇市科技局项目等经费支持。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