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读博士,硕士生导师拒绝给写推荐信,我该怎么办?复见

想读博士,硕士生导师拒绝给写推荐信,我该怎么办?

硕士毕业后申请读博,却缺少硕导的推荐信,该怎么办?小西相信有类似问题的硕士不在少数,总归有一些导师会拒绝给学生写推荐信。也许,每个导师和硕士间遇到的问题均不同,想要确定谁对谁错不容易。-硕士生答辩-曾参加一个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在学院有听说他和自己导师关系不好,激烈争吵过几次,不清楚具体原因。答辩中论文、汇报都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后续致谢环节他主动"批评"导师,如没有修改论文、未提供实验条件、日常做不少杂事等。不过,半年后看到他回学校,找自己的导师、学院的另外一个导师帮忙写推荐信。和他打招呼聊过几句,是要走申请-考核制读985大学的博士。以为他的导师不会给写推荐信,可结果是他导师有写,还是自己手写的。推荐信全文都是"美言",称赞自己的学生有科研潜力、肯做事、能做事。-博士生-之前,不少推荐信都是学生自己拟好草稿,电子版发给推荐人。经过修改调整(拔高)后,打印签字后找个其他学生将推荐信内容手抄两份(部分学校支持打印版,仅需签字)。当然,也有部分导师都是自己手写,毕竟写一两份推荐信时间不长。给你讲这个事例,是想说很多事情得你去尝试才知道结果。我也是一个普通的研究生导师,同样盼望有一天桃李天下,更盼着学生们能更好。因此,我也了解大部分导师的心理。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之前和导师间闹过矛盾,吵架、砸水杯之类的我都见过,毕业后回去看看导师,真诚地聊聊,都会缓和彼此间的矛盾。不太建议随手一个电话、一个邮件发自己之前的导师,比如我要读博,需要一个推荐信等。平时,你没有给导师打过一个电话、发过一份邮件,甚至春节、中秋等节日群内祝福语都没一个。换位思考,你会乐意给写推荐信吗?面谈很重要。-手写推荐信-不清楚你申请博士的学校,对于推荐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一般来说,找2个正高(教授、研究员)的老师写推荐下即可,部分院校明确要求其中一个得是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必须要求导师推荐信的话,尽量找导师沟通一次,比如请全体在读的同门、课题组老师一起吃个饭啊。或者,找个博士师姐、师兄之类的,帮忙中间调和下气氛,缓和下和导师的关系。这个推荐信的话题也可以由他们引出来。要是不要求自己的硕士生导师,直接找自己熟悉的2个老师写推荐信也没问题的(职称符合要求即可)。之前,帮毕业的学生写类似读博、做博后、出国深造的推荐信,大部分老师都不会拒绝的,而且很友好的。-导师沟通会-读博找人写推荐有3个小的事项:1.推荐信仅仅是资格审查材料之一,并非你能否读博的必要因素。关键还是得看你联系的博导意向、个人科研成果(如小论文)等"硬通货"。说的直白些,在不少学校推荐信仅仅是个形式,有就可以的那种。2.推荐人并非越大牛越好,合适就行,关键还是第1点中提到的靠自己。大学内博士招生,推荐信等材料审核均是学院招生委员会负责的,如某个辅导员复杂初审报名人的资料。审核的人不一定是做学术的,圈内的大牛导师也不认识几个,结果你也就懂啦。3.找大牛推荐,不是要写这类推荐信,得是直接联系的那种。比如当着你的面打个带你话给你意向的博士生导师。简单介绍你的情况后,期望推荐你到他们那边读博。这才是"真推荐"。毕竟,推荐信信上的"套话"反馈不出什么东西,谁也不会当真看的。-求学深造-不过,有一类情况是非常特别的,也是不少人遇到后觉得觉得烦躁的。就是导师希望你留在团队读博,但是你想要去更好的平台,至今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说尽量不要争吵来解决这个难题,尝试换换思路,如不在国内读博(出国),"忽悠"导师自己读博后回来等。遇到这个难题的话,您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锅炉工

藤博士留学|推荐信准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推荐信是美国留学申请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美国留学申请的成败。因此,同学们在关注GPA提升,英文考试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留学文书的提升与准备,尤其是注意推荐信的准备。推荐信,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推荐自己的内容。因此,准备推荐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挑选一个合适的推荐人。选择推荐人的要点在于在权威和与自己之间关系之间选择合适的度。也就是如果对方既很权威同时又与自己关系很亲密,那样自然最好了。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推荐人,我们就要掌握好选择的度。如果选择权威的话,可能推荐信的分量会比较重,但是由于推荐人对自己并不熟悉,因此推荐信的可信性就大打折扣了。而如果选择与自己关系非常好的人,推荐信的可信性自然非常高,但是推荐信的分量可能就没有那么重,尤其是对于申请专业硕士的同学来说。同时,关于推荐人的选择上,一定要与专业相关,且真正了解自己的师长,保证真实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专业性和可信性。选择好合适的推荐人之后,同学们要先和推荐人联系,希望对方能够为自己撰写推荐信。如果对方的确很忙的话,也可以由自己来写,请对方过目。同学们在选择推荐人的时候可以多选择几位,避免出现有些推荐人不能为自己提供推荐的时候,有其他人可以帮助自己撰写。推荐信的内容主要是对于推荐人的客观评价,同学们应该提醒推荐人不要刻意撰写一些虚假的内容或者明显与事实不合的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被招生委员会看出来。同时,推荐信撰写也要与其他留学申请材料相契合。同学们可以再得到对方首肯后,将自己的申请材料发过去,让对方对于自己的申请材料有一定了解。

慎思

当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没当过院士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但周围有人当过。首先,院士的研究生面子上还是很好的,自觉比其他导师的学生来得高大上一些,层次高一些。当院士的学生好处也是比较多的,课题组比较有钱,设备好,经费足,出去开个会,交流一下很方便。另外,出去找工作或者再深造也容易,院士写封推荐信,非常管用。如果今后自己还在学术圈或者产业界混的话,院士导师非常非常管用,给你搭台子,找人脉,申请基金。当然啦,前提是你也很优秀,也挺能来事,跟院士关系不错,他喜欢你。如果院士能亲自指导科研,则是更好,一般院士站得高,看得远,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式都有独到之处。如果学生能学到一些,就受用终身。我听过好几位老教授说过,比如当黄昆院士的学生,黄昆的为人、治学、做科研影响了他一辈子。最好的院士导师是这种,他很有当院士的潜质,你读博的时候还不是院士。他需要成果,所以,他对学生要求极高,要出成果。这个时间的导师最好,跟学生更为亲近,俩人一起奋斗啊,一起搞研究,而且要求高,能真正提高水平。大家有心的话,可以看到一些院士的学生也都是大牛,业内一般把这样的院士称为学阀。一方面,确实他的水平高,带出来的学生水平也高。另一方面,他的人脉也很重要,学生可以很快在圈子里面出道。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挺重要的。次一些的,即便不给你搭台子,你出门说自己的导师是院士,也是非常有面的事,也能提高自己的身价。我周围就有人,时不时把自己的导师挂嘴边,他导师是名人院士,大家都知道。中国得诺奖的人不多,我认识几位自己导师是诺奖得主,他们的简历就直接把导师名字写上去的。这些大牛的学生总体来说,学术生涯要比普通人要平顺许多。前面说的是混得好的学生,混得不好的学生有时候会比较痛苦。一般院士不管具体学生和题目,学生见到他的次数非常有限,一学期见两次算不错了。一般都有小导师带,那位小导师负责一切。在学术上有小导师带,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不算什么。麻烦的是,院士一般自重身份,对学生要求很高,比如,科研题目要本领域最前沿的,有自己的独到性。一个课题讨论会,就会让人很害怕,训斥学生概念不清,或者知识面不够。写篇论文,也会被各种训,从参考文献到行文,到标点符号,要求都是非常严格,必须一丝不苟。当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更是比普通导师的要高不少。有些只想混博士文凭的人就很惨。我见到过一位,博士读了6年没毕业,她都要崩溃了。她托其他人去问那位院士,能否通融一下。我在旁边,听到了对话。那位院士说,不好意思,她的课题还没有足够多的成果,我要求严一点,没有达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再待一年吧。所以,当院士学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要看自己的本事哦。

费直

美国留学实习找工作,该如何写求职推荐信呢?

1.Opening 抬头To Whom It May ConcernDear Sir or MadamDear Mr. O’Brien2.Reason for writing 首句首句需要阐明自己的写信意图——求职,并写明自己所申请的是什么职位。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interest in the position of…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of…I am writing in response to your advertisement for…I am writing to enquire as to whether there are any vacancies…3.Introcing yourself然后一句话介绍自己,主要集中介绍自己现在的身份状态: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在哪所学校或是哪个公司?先读几年级或是工作几年?什么专业或是什么工作领域?I am currently working as a…I am currently studying…At present, I am working for … where I am responsible for …I have been working in my current position for the past (time) …4.Talking about your ecation and experience然后一句话介绍自己,主要集中介绍自己现在的身份状态: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在哪所学校或是哪个公司?先读几年级或是工作几年?什么专业或是什么工作领域?I graated from ABC University with a degree (master’s degree) in …The nature of my degree has prepared me for this positionAs you can see from my CV, I have worked … and gained experience …My mother tongue is English and I am fluent in French and German5.Why you are the best for this position然后说明自己为什么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I feel I am suitable for this role as I have a great deal of experience in …I consider myself to be a friendly, efficient and enthusiastic workerI believe I would be the ideal candidate based on the fact that I …I am very keen to work for an ambitious company such as yours6.Closing comments最后结尾需要包含几个内容:1. 感谢招聘官花时间来阅读你的求职信2. 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电话和邮箱)Thank you for taking time to consider my applicationI am available for contact and interview at any timeIf you wish to contact me, you can do so on +353 86020 …Should you require further information,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Please find CV attached (in emails)Please find CV enclosed (in letters)7.Signing off落款之前一定要写以下内容,也就是中文书信中此致敬礼的意思。结束了这个部分之后再提行写下自己的大名。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Yours sincerely, …Yours faithfully, …

真夜

「留学干货」留学推荐信:那些你不可不知的“夸人艺术”

本账号所有文章100%为牛剑在校硕博优质原创,相关音频发于喜马拉雅【牛津学长说留学】。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的版权保护计划,严禁任何形式抄袭或盗用,违者必究。大家好!我是Yolanda学姐,目前就读于帝国理工商学院。在九牛问津团队中主要负责推荐信(RL)的撰写工作。加入九牛问津的团队以来,我已经为百余位同学的推荐信进行过内容上的挖掘与撰写。小编在英工作生活学习了四五年,发现其实推荐信制度已经存在于英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留学申请需要推荐信,找工作、找房子等等都需要推荐信。而外国人在答应作为你的推荐人时,无论是为你做什么方面的推荐,他们都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都会亲力亲为。然而众所周知国内推荐人只会在整个推荐过程中提供一个签名,所以在留学申请中,如何让你“代言”的推荐信符合西方思维且有说服力尤为重要。今天就从推荐人的选择和推荐信的内容方面,用Q& A的形式来谈谈推荐信那些你不可不知的“夸人艺术”。Q1:推荐信在申请中不重要,admission committee 根本不会看?A1: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通常来说,推荐信与其他自述性文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有一次我和IC商学院的admission committee 的一位老师聊到reference letter, 她跟我说往往他们会根据reference letter 一锤定音,看是否要录取这位学生。因为推荐信是他们从第三方或者另一个业内人士的角度去了解potential candidate 一个相比较而言客观公正的渠道。而一封客观有说服力的推荐信会让招生committee 更确定自己的判断。Q2: 如何合理选择推荐人?A2:一般来说英语国家学校的申请需要2~3封推荐信,那么如何合理安排和选择推荐人从而可以从多个侧面体现applicant 的优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找怎样的推荐人呢?原则1:熟悉你并会对你有正面评价的人。和你的熟悉度永远是推荐人选择的第一原则。试想,如果你只是旁听了推荐人的一次会议,有过1次简短的交谈,这样非常容易导致你的推荐信没有说服力,并陷入假大空的局面。往往容易产生负面效果;原则 2:在原则1 的基础上,推荐人的title 越高,领域内的声望越高越好。这里一定要和大家强调,一定是在原则1 的基础上,而非一味追求大牛推荐。作为评审官,他们更愿意相信来自领域内的且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同行给出的评价。原则3:尽量选择学术推荐人。对于大部分申请者来说,如果你是应届生,或者刚毕业2年以内,我们都建议你尽量全部选择学术推荐人。毕竟无论是研究生申请,还是博士申请,committee 和你的potential supervisor 最关注的就是申请者的学术能力。所以和你的实习中认识的一些直属上司比,无论他们的头衔有多大,也许从他们的角度来写的推荐信内容都无法呈现招生官最想看到的内容,即对你的学术评价。Q3:推荐信如何才能有说服力且客观呢?A3:夸人也是有艺术的。我接受的大量推荐信case,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整篇推荐信几乎都是由各种赞美的词汇堆砌的,却不列举任何事例来支持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样的推荐信是苍白无力,没有任何说服力的。而且会让招生官产生一种感觉:这个推荐人真的认识你吗?为什么连一个有利的事例都说不出来,都无法支持这一优点呢?当然,除了列举事例,太夸张的形容词也是不可取的,比如:extraordinary、unbelievable等等是在推荐中不建议出现的词。如果通篇都是这种过分浮夸的词语,也会让人对你的推荐信可信度产生怀疑。其次,虽然推荐信我们要有细节,有事例,但也要把握住一个平衡。如果推荐信的内容太过于细节,会使得整个推荐信的内容显得过于“臃肿”与不真实。比如:A同学学习刻苦,每天上课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周末早上8点就到实验室做实验,晚上10点才离开实验室。虽然这些描述使得A同学看似十分刻苦,但是这种细节既不能真的帮助提升推荐信的质量,也不会真的让招生官感受到A同学的刻苦。毕竟作为你的老师,他/她怎么会记得你每天来实验室的时间呢?这样过于细节的内容,反而会让你的推荐信不客观,且没有说服力。Q4:那我的推荐信里到底该选择和描述什么样的例子呢?A4:原则1: 能证明学术能力的例子优先选择。原则2: 不同的推荐人描述的品质不能相同,要相辅相成。比如之前我接手过一位学妹的case。在交给我初稿时,我发现她的两封推荐信都惊人的相似,都在描述她的科研创新。在经过和学妹的多轮头脑风暴之后,我决定另辟蹊径,从科研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出发,体现她科研之外的软性品质。毕竟无论是申请硕士还是博士,你所处的环境都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团队协作能力是任何program 都看重的品质。原则3: 项目经验和申请方向不相关,就尽量找共通点。比如,有一次我接触的一个case, 该推荐人所研究的领域和同学即将要申请的项目没有任何关联,此时,我会避免在学术内容上做过多的描述,而是将重点放在同学的批判性思维、学术严谨态度等方面,因为这些品质在学术界是共通且十分宝贵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纠结如何寻找推荐人的你~下期我会继续用实例分析,给大家讲解到底什么才是好的RL。

六美

宁愿在美国刷碗、打工,也不愿回国的北大留学生,后来过得怎样?

张益唐18年前,有这么一位留学美国的北大学生,在美国毕业之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只能被迫去饭店打工。可是即使这样,他也不愿回国,现在他怎么样了呢?这位留学生就是张益唐,他是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第一批北大学生,当时被学校里的老师甚至校长寄予厚望。在他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去美国留学毕业之后,却留在了美国不愿回来。这样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都很是不能理解,凭着他的学校和学历在国内随便找个工作也比在美国刷碗强啊。张益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这样的选择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刷碗为生的博士生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并不相同,所以对待同一件事每个人的选择也会大相径庭。正如那句"此之甘饴、彼之砒霜"。很多人的选择在外人看来非常不理解,但是对他们自身来说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博士毕业之后,张益唐就做了一个其他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的事,那就是留在美国,即使自己在这里并不能凭借博士生身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即使要靠刷碗来养活自己,也要留下来。这一年是1992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张益唐已经37岁了。其实在那个年代来说,这个年纪也不算大,因为作为北大的第一批本科生,他上大学时就已经23岁了。况且对于张益唐自己,年龄也并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他最期望的就是自己可以一头埋在数学的世界中,其他的任何事自己都不去理睬。也正是他的这个想法,导致了他做出了关于未来的决定。博士毕业之后,张益唐并没有拿到导师的推荐信。在美国,没有导师的推荐信,会被认为是因为表现太差,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不会招收这样的毕业生的。而张益唐没能拿到推荐信并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反而是因为他做得太好,好得让他的导师都有些震惊,这件事情我们稍后再说。事实证明,在美国同样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难题。张益唐学习的是纯粹的数学专业,也就是说他所学到的理论在实际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用处。按照本来的预期,张益唐毕业之后可以到美国的一家大学教书,他的同门师兄们就是这样的。可是满腹才华的张益唐并没能如愿以偿,但是他并没有怀才不遇的悲怆,他就是这种不争不求、默默无闻的性格。毕业之后的张益唐一筹莫展,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回国。他所就读的美国普渡大学,在国内教育界也是相当认可的,也就是说只要他愿意回去,随便找个学校任教绝对不成问题。可是张益唐就是不愿意回国,他在后来的采访中,透露回国内"世俗压力太大了,你躲不开的,你要不出论文,你就会怎么样怎么样。我自己可以沉住气,我不要这些东西,但你的家人、亲朋好友不答应。"在张益唐看来,如果留身美国,他就完全不用考虑类似方面的问题。后来的他在美国快餐店打过工,在超市收过钱,但是他觉得在那里从来没有人看不起自己。或许正是这样的心境,才让他能在之后的十多年间真正潜心于数学研究。顺利毕业却没得到推荐信其实早在张益唐在北大求学时,他的这种淡泊心境就已经被当时的北大校长丁石孙看中。刚入学北大时,张益唐学习的是应用数学专业,这个专业更贴近于实际,说白了也更容易找工作。可是学了两年之后,张益唐觉得自己对应用数学并不感兴趣,他想学习的是纯粹的数学,他认为原始的数学理论有一种独特的美。张益唐的这种想法是在他十岁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当时的他花了自己好几个月的零花钱,买了《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数学,生物、地理三个分册,在全部看完之后她觉得自己对数学最感兴趣。张益唐转入了理论数学的学习,在张益唐读研时,有美国的大学教授来北大交流,提出想要接收几个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时任校长丁石孙立即推荐了张益唐这个学生,他希望张益唐能在纯粹的环境中更好地做研究。于是在1985年,张益唐坐上了从北京飞往美国的飞机,那一年他已经30岁。到了美国普渡大学,张益唐的导师是莫宗坚。莫宗坚在代数几何领域非常有建树。张益唐期起初和莫宗坚这位老师的关系非常好,他们每天都会见面讨论很久的数学问题。可是在张益唐对老师说自己的论文课题是"雅可比猜想"的时候,他的老师感到了不可思议。莫宗坚认为这个猜想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太难,劝他换一个题目,可是张益唐不愿意,这也许就是师生二人关系降温的起点。张益唐继续着自己的课题,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他发现自己导师的一些已经被全世界公认的研究结果竟然是错误的。导师已经凭借以前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名声,如果这条消息传出去对他造成的损失将是极大的。张益唐在此时与导师莫宗坚就已经产生了分歧,最终,张益唐论文里使用的莫宗坚的错误结论被数学界发现了,莫宗坚的名声受到了打击,从此后师生二人关系变得非常冷淡。甚至在张益唐完成答辩后拿博士学位之后,莫宗坚一直都没和他单独聊过。莫宗坚后来也承认,张益唐的答辩非常出色,但是他确实没有想过给张益唐写推荐信。十年磨一剑在美国找不到对口工作,又不愿意回国的张益唐,只能找一些类似于刷盘子、送外卖之类的工作。他在美国有不少朋友,一个朋友在看到张益唐的状况后面,询问他愿不愿意到自己的连锁餐厅里面"帮忙"。在朋友的餐厅里,他主要做一些帮忙记账之类的工作,有时候也需要帮忙打打杂。不过好在这份工作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让张益唐有时间去思考一些数学上的问题。张益唐非常喜欢一个人默默想问题,他常常在散步的时候思考心中的问题。有一段时间他寄居在朋友的家中,除了吃饭,他和朋友几乎从不交流,空闲的时间他不是在翻阅别人的研究成果就是在独自思考。在美国的打工岁月并没有消磨了张益唐的意志,他一直把心思放在自己热爱的数学上。不过在2010年之前的日子里,他虽然小有成绩,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研究进展。2010年,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数学界著名的难题"孪生素数的有限间隔"猜想上,这个猜想已经被提出了百余年时间,可是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证明。张益唐花了将近四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别人未曾想到的方法论,他后来回忆,在灵光乍现的一瞬间,他如有神助,后面的证明过程顺理成章地就被他列出了。他把自己的证明过程投给了国际数学界的权威杂志,世界上的数学家们看到之后都被震惊了,他们没想到一个以前从没有听过名字的人能够攻克如此艰难的课题。出名之后,张益唐得到了很多荣誉和奖励,可是他对这些功名利禄不为所动,他最怀念的就是在朋友家里的那段最纯粹的研究时光。他说:"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张益唐曾经的选择,我们很难评论是对是错,或许回到中国,他也能取得相当的成就,而且生活水平会很好。可是对于他来说,内心的平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他宁愿在一个没人打扰的环境里,在内心的数学王国遨游。

菊池

有人靠着毛泽东的推荐信找工作 还是被拒了

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从苦难到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守纪律讲规矩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毛泽东遇上了为难事1954年3月2日,毛泽东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批示信,内容是这样的: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她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给以帮助也说得过去。请函询杨开智先生转询李淑一先生,请她表示意见。原来,是有人请求毛泽东推荐李淑一去国家文史馆当馆员。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柳直荀是我们党的先驱者,参加过南昌起义,先后任红二十五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红八师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过巨大贡献;另外,柳还是新民学会成员,是毛泽东的挚友。可以说,柳直荀既有大功于革命,又遗厚谊于领袖。如今,烈士的遗孀“年长课繁,难乎为继”,给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工作,对毛泽东来说,应该不是什么为难事吧。而且以柳直荀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以李淑一能诗善文的才气,再加上与毛泽东、杨开慧的深厚友谊,于情于理,毛泽东举荐李淑一为文史馆馆员,实属正常。然而,毛泽东踌躇再三,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未便再荐”,愿以自己稿费相助。毛泽东之所以为难,是因为对如此有功、有谊、有才之人,自己竟然不能为其推荐一个工作,保障其有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之所以“未便再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心中时刻牢记并恪守着“规矩”二字。何谓规矩?就是指标准、法度。一个人守不守规矩,首先要看是否按规章制度办事,是否合乎规范。从毛泽东给田家英的信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曾向文史馆推荐过馆员,结果竟然“没有录取”。毛泽东明白了:“文史馆资格颇严”,这就是文史馆选人的“规矩”。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事就是合乎“规矩”;否则,便是不守规矩。因此,尽管毛泽东凭借当时的崇高威望和地位,向文史馆举荐一名对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烈士遗孀,也许并非难事。但一代伟人毛泽东恰恰考虑到了举荐人才应遵循的“规矩”,最终才“未便再荐”。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公事是公事,私谊归私谊;感情归感情,原则是原则,绝不因私谊而废公事,因感情而弃原则。这样一个好传统,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坚持和发扬的。周恩来对妻子也不说的秘密“在党内几十年政治生活中,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始终严格遵守党的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周恩来同志。”这是1982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61岁生日前夕,邓颖超回忆起她和周恩来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时,有感而发。邓颖超说,她和周恩来恋爱的时候,都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他们在通信中,从不提党的纪律不许说的事情,仅仅谈论自己和朋友们的思想认识,倾吐自己的理想,诉说对革命的向往。直到周恩来回国后经组织沟通,才知道彼此都是党员。结婚后,周恩来和邓颖超也常常相互提醒,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并认为党的纪律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都绝无例外。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组织全部转入地下秘密状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党中央研究了当时的局势,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击,并决定派周恩来担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到南昌去领导这次起义。7月19日,周恩来就要离开武汉,当天晚饭前后,他才告诉邓颖超:我今晚要去九江。去干啥?要多久?周恩来什么也没有讲。直到50多年后,邓颖超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我们只是在无言中紧紧地握手告别。这次分别后,不知何日相会?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无论是同志间、夫妇间,每次的生离,实意味着死别呀!后来还是看了国民党的报纸,才知道发生了南昌起义。”当周恩来冒死去从事党的工作的时候,作为妻子的邓颖超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办公室,周恩来经手的文件,都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直到周恩来得了癌症,有些秘密不说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说了,他还对妻子邓颖超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邓颖超回答他:“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秘密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共产党铁的纪律,这就是党的事业坚不可摧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少奇见到生日蛋糕发火了1959年11月24日下午,海南岛琼海县委招待所的一间客房里。刘少奇的秘书吴振英和厨师郝苗,望着桌子上一块中间镶着“寿”字的生日蛋糕,深深地犯起愁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前一天晚上,刘少奇的厨师郝苗同吴振英商量说:少奇同志就要结束休假返京了,24日是他的61岁生日,要不要稍微给他改善一下伙食?吴振英想,少奇同志到海南休假以来,把心思都花在读书上,常常废寝忘食,没有吃好休息好,现在利用过生日给他改善一下伙食,倒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对厨师表示:我看可以,给他多做个菜,稍微改善一下。谁知,他俩商量的话,被当地的同志听到了。出于对刘少奇的热爱,当地同志做了一块中间镶着“寿”字的生日蛋糕,送到了琼海县委招待所。这样一来,可让吴振英和郝苗为难了。他们知道,刘少奇从来不搞祝寿,也不许别人为他祝寿,现在地方同志事先不打招呼就送来蛋糕,退又不能,不退又怕刘少奇批评,怎么办呢?他俩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向刘少奇透个气,免得吃饭时刘少奇突然见了蛋糕不高兴。于是,在24日晚饭前,吴振英走进了刘少奇的房间。刘少奇把目光从书本上抬起来,问:“有什么事吗?”吴振英笑着说:“省里的同志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送来了生日蛋糕……”“谁叫你们搞的?去,拿走!”刘少奇一听,生气了。平时,刘少奇极少对工作人员发脾气,可这一回,吴振英从他严峻的神情上看出他真的恼火了。吴振英也不好解释,只好自己承认错误,然后不声不响地退了出来。果然,刘少奇发火了。吴振英走出去后,刘少奇又把王光美叫来,问她:“你知道不知道做蛋糕的事?为什么不加以制止?”王光美说,这事她也不知道。刘少奇停了一下,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搞祝寿。这是我举手同意了的,自己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这些事你应该注意,要经常跟他们讲讲。”吃晚饭的时候,刘少奇还是很不高兴,连晚饭也没吃好。一直到晚饭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对吴振英说:“蛋糕拿去,你们和当地的同志,还有招待所的服务员,一起吃了吧,以后可一定要注意啊!”刘少奇在细小的事情上,严格要求自己与家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的高贵品质,使大家深受感动。朱德请求“只绑一只手”1933年8月,朱德带着两位警卫员,从瑞金出发,到银坑检查工作。刚走出不远,迎面遇到两个站岗的儿童团员。他们拦住走在前面的警卫员,要他们拿出路条接受检查。两个警卫员在衣裤兜里左摸右摸,都没找到。原来是出发时忘记带了。于是,警卫员便央求孩子放他们走。孩子们斩钉截铁地表示,按规定不可以放行,必须有路条。朱德一看没带路条,站岗的孩子不让放行,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他问其中一个孩子:没有路条,按规定该怎么办?孩子答道:按照规定,没有路条,就要绑起来押送到县苏维埃。警卫员向他们解释,身边的这位是朱德总司令。两个站岗的孩子听了,将信将疑,表示:你们说他是朱总司令,可我们也不认识,谁晓得他到底是不是呢?朱德想着早点去银坑,总这么僵持着也不是办法。规定是苏维埃政府定的,总不能带头违反吧?于是便问:一定要绑起来吗?两个孩子答道:对,一定要绑!朱德请求道:那好,绑就绑吧。不过不要绑两只手,每人只绑一只手,行不行?两个孩子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理由是:你是朱总司令,我们只信一半,那就只绑一只手吧。于是,两个孩子把朱德和警卫员的左臂都捆绑起来,一行五人就这样上路了。来到县苏维埃大门口,正巧县委书记出来。定睛一看,两个小鬼把朱德总司令给“押”来了。县委书记急忙跑过去,一边给朱德松绑,一边斥责那两个儿童团员胡闹。朱德哈哈大笑,对县委书记说:你不应该批评他们,他们做得很对,受批评的应当是我们,因为我们确实忘记带路条。第二天,朱德在一个群众大会上,表扬了这两个儿童团员,并且题了“提高警惕”四个大字,奖给这个儿童团哨卡。陈毅下令“野战军到城里不准再野”66年前,5月25日清晨,上海。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些早出的市民走到马路上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马路两边睡着许多军人,军人中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他们的军装上满是尘土,绑腿上还沾着泥,疲惫至极的战士,就这样和衣抱枪,睡卧在马路两侧……原来,在渡江战役之前,第三野战军制定颁发了严格的《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其中便有一条纪律:不入民宅。陈毅下达命令说:“野战军到城里不准再野!”严明的军纪,感动了平民百姓,也令上海的商贾大亨们动容。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曾这样回忆道:“我的车开到一个路口,有位解放军战士告诉我,前边还有战斗,不安全,要我别过去,态度和气诚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解放军。”当时,荣毅仁是上海三新银行董事兼经理,在荣氏家族中举足轻重。荣毅仁本已做好在“形势紧迫”时迁居香港的准备。然而,这一天的见闻以及随后解放军的城市政策,让荣家选择留下来。军官士兵宿街头,胜利之师睡大街!这对中外舆论产生了极为强烈的震撼。“天下竟有这样的好军队!”一时之间,香港、西欧、北美等地的报纸上,醒目地刊出了人民解放军在十里洋场露宿街头的照片,还配发各种评论。当时美国合众社的报道写道:“中共军队军纪优良,行止有节,礼貌周到……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随着解放上海这场特殊战役的结束,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也从此走向世界。从“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不入民宅”,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严格遵守铁一般的纪律,在群众中树立了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形象。见微知著,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作风,昭示着党无限光明的前途。(来源:秘书工作)往期精彩:太霸气!我国曾将核爆照片当礼物送外宾在四个重要岗位上的杨尚昆坚决不当将军 要求回老家当农民的开国将军是谁?邓小平为何决定在关键时刻重新起用要退休的刘华清这个教授有什么本事 能跟毛泽东、周恩来并称“三大巨头”?

事业不同

科研制胜?UC伯克利Ph.d学长最全套磁&牛推申请机经送给你(上)

博士&科研型的硕士有啥区别?理工科申请重要性真的如下所示???牛推>科研>GPA>GRE&TOEFL>课外活动综排or专排,推荐信or做科研,申请季总是一脸闷圈??哈哈,UC伯克利男神学长放大招,给大家带来史上最全理工科申请避坑指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UC伯克利斩获记现在开讲,各位看官,请上座!UC伯克利在读博士,GPA是90+publication 3篇,推荐信强推1篇,科研经历1段,GRE和托福过线。收获:拿到了5所学校的PHD的offer。博士项目这个属于申请目标的问题,博士项目培养你做教授,培养你做研究,这个阶段是不可能让你去实习的,大家要清楚这一点。科研型的硕士这种硕士占比极少,一般学校只占10%左右,比方说一些学校的CS专业、CE、机械方向,会有这种科研型的硕士项目。科研型的硕士就是这两年内你安心的做科研,之后再参加博士申请。硕士是以工作为导向的去了之后不指望你做科研,一年之后就去做实习,实习之后继续读,读完之后就业。比如读一个公共管理硕士,两年之后就可以找工作,没有必要再读博士。重要性排序对于科研导向的硕士和博士来讲,重要性:牛推>科研>GPA>GRE&TOEFL>课外活动推荐信是大于科研的,这里的科研成果指发表工作和投稿。如果一个学术上比较有话语权的教授,在推荐信中涉及到你的科研工作,会对你的是申请TOP院校起到很大帮助!GPAGPA越高越好,在申请的最后一个学期如果成绩太差,也会影响女神校对你的印象。G&T理工科申请,你的G和T只要过线即可。比如托福线是100分,那么我们认为100分和120分基本没有区别。包括GRE也是这样的,但是数学不要低于165,verbal不要低于153,英语严格来说最晚是要在deadline之前考完,不严格来讲,offer出来之前都可以补寄。补寄就是你把成绩的截屏发给小秘,同时通过ETS送分给学校,一般来讲,半数以上的学校都会接受你补寄来的成绩,但是他们也要权利拒绝你补寄的成绩,所以说尽量不要再deadline之后寄成绩,有的学校可能会不接受。关于要不要考GRE SUB,如果你要申请的项目里强烈建议你考SUB,但是你实在没有时间考,那么也算比较OK,但是会为你的申请减分。如果学校说require SUB成绩,这样的话你没有SUB的成绩,或者SUB成绩很差,结果是致命地,所以说SUB的话,建议还是能考就考。综排和专排对于申请博士的学生来说,两者都是很重要的。对于硕士来讲,综排比专排重要。其中在综排越高的学校读博士,你未来可变换方向或者老板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对于排名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如果你的未来发展并没有想清楚,那建议你还是看综合排名比较好。因为综排越高,知名度越高,学校的牌子越好,找工作可能就更容易。推荐信好的推荐信有3个要素1.老师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这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有可能你的推荐信2封或者3封都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老师写的,3封里面有1封就可以了,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推荐人对你的推荐程度这里要特别注意黑推。其中有人直接在推荐信内说不要录取这个人,但表面上却对你什么也没说。学生后来是通过committee,知道推荐人说你的道德品质有问题不敢录用你。3.还有就是让很牛的教授写推荐信,但是因为她带的人都很厉害!所以,对你的评价一般,导师申请被拒。老师写他的ranking是20%,要知道,顶尖的学校,top10 or top5只会要ranking5%的人。因为这位学生跟的大牛见过很多厉害的学生,就算你很厉害但是他可能认为你只是前20%,然后就如实写了。所以,一定要跟你的推荐人做好沟通。比如:推荐人按照你的GPA给ranking,那你就可以跟他argue,ranking并不是按照GPA来的,你需要给我前5%,说服他即可。因为ranking是根据申请人的各个要素打分,包括一些比如说数理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这种情况就要求大家运用一下自己的情商,如果有自己独立写推荐信的老板,你可以去探探口风,看看会不会给你强推。还有不要让一个教授写太多推荐信,7封是一个上限。最后就是推荐人和你的交集,也就是对你的科研或者实习的细节阐述或者说明,后两个要素必须有也必须好,不能说空话,一定要有细节性的阐述说明。推荐人的搭配组合最好是推荐人是最了解你的科研的,或者是最了解你实习的人、你关键课程的任课老师,注意一下推荐人只可能是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你的科研老板,他跟你的关系是你是student他是advisor第二种是你的任课老师,她和你的关系是你的professor,注意你和你的科研老板之间的关系不能是professor,但是如果这个人既是你的科研老板又是你的任课老师,那还是advisor,因为是advisor这个关系是最重要的。第三种情况是你的实习上司,叫做supervisor,如果你申请博士或者科研型的硕士的时候,你的实习不足以证明你的科研能力,那么这封推荐信就不能要。第四种情况十分罕见,是你的共同作者。比如你和某学校的老师合作发表过后者正在写一篇文章,如果他对你的科研工作比较了解,那么她也可以作为你的推荐人,而不是推荐指导老师,这是一个特例。我们之前讲的这些推荐人一定要是faculty(实习的除外),一定要是学校网站上一定要有她的名字,否则不能做你的推荐人,例如博士、博士后、硕士、师兄、师弟都不行,并且要满足之前的第二或者第三个原则对于工作导向的硕士的话,通常的推荐人组合是两个学校的老师加上一个实习的上司。一般来讲,95%的上司是不会自己写推荐信的,都是让你先写草稿给她。从老师方来的推荐信可以是一个科研导师一个是上课的老师,或者说你在国外读科研的话,你可以两封推荐信都是科研的导师,如果你没有读过科研的话,就找两个上课的老师,这些组合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你的本科学校一定是至少出一封推荐信。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我们还有申请机经下篇哦,敬请期待~

数肇

留学推荐信-美本计算机学霸“修仙进阶”指南:我是如何做科研的

姓名:Edward本科: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硕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1. 我的转专业之路要说本科四年里,我觉得最自豪的事,就是大一从物理系转到CS。读书以来,其实一直对物理很感兴趣,最开始报读的物理专业,但是随着学习深入,发现物理世界对于学者来说是有壁垒难以突破的,不仅是理论的难度,更多的是思维认知的边界,不是仅仅靠努力就可以突破的,它需要天才!其实我也一直辅修计算机专业,又因为成绩好,后来决定还是转专业攻读计算机吧。本想double major两个专业,但是最后还是选择CS作为专业。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里,我也自学学习数学。本科期间,我认为还是要掌握一技之长的,很多专业都是对将来发展有意义的,比如理工科类的,比如你学数学系的,未来可以cover任何行业,你学计算机你的代码能力和逻辑思维也可以为将来很多事情铺路。一是你有比较好的资历凭证,不是非科班出身;二是你可以省很多时间,你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很前沿的东西,不用纠结于你今天的代码怎么写这种问题。当然学习计算机也有挑战性,找工作有些麻烦,我们学校的面试环节有4-5个,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吧,不过在美国计算机毕业后你是可以直接开始工作的。学习计算机是一个最自己心理素质锻炼和成长的过程,也会提升你的抗压性,比如我们也经常在LAB刷夜。我现在focus研究人工智能方向,之前打基础也会自学很多技能,比如Python、Java、OpenCV, Keras等等,后来也在彭博实习过。现在的状态是每天都在看论文,很多时候是复现论文模拟实践,从这里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其实如果你本科学习计算机专业,严格按照课程学习,很多东西你都学不到的,或者只是皮毛,比如Python课程,课程设置里会默认为你已经掌握了,所以不会专门开设课程去教你,上课会直接使用,如果有其他语言基础的话,Python就非常简单的了。2. 实践+学术两手硬我现在focus研究人工智能方向,之前打基础也会自学很多技能,比如Python、Java、OpenCV, Keras等等,后来也在彭博实习过。现在的状态是每天都在看论文,很多时候是复现论文模拟实践,从这里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其实如果你本科学习计算机专业,严格按照课程学习,很多东西你都学不到的,或者只是皮毛,比如Python课程,课程设置里会默认为你已经掌握了,所以不会专门开设课程去教你,上课会直接使用,如果有其他语言基础的话,Python就非常简单的了。你也可以从书上自学到,买本书多刷刷题,慢慢就会找到方法和门路。有一次,我在一个做半导体晶片的公司的实习,我负责做图像检测识别和图像分割,就是计算机视觉下面一个比较大的学科领域。图像分割的技术对于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我刚刚开始做深度学习的时候,我的理解仅停留在卷积网络比较简单的应用上面,同事忙碌也很少解答我的问题,我就只能看书看论文来摸索总结,我爱看论文的习惯就是那会养成的。搞科研这事,有时候需要自己去探索、发掘,而且要有认真的钻研精神,肯花时间。那段时间,我看了不下100篇至少,每当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就去在这个点相关的论文里找答案,不断这样去倒推,慢慢知识结构就会建立一张网络,有了树状框架,打牢自己知识基础。除了论文之外,你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给到看代码这件事。看源代码如何应用,有很多细节是论文不会说出来的。通过这些学术的积累和实践锻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心静下来了。自从看论文以后,把游戏什么的都戒了,把自己真沉浸在科研里,其实是没时间和心思玩游戏了,如果有某一天我少看了论文或者有什么问题没想明白就睡觉,是会带罪恶感的,这是我的驱动力。我相信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也可以为我的简历加分,在gap的这一年我也去过两家公司工作,一家美国的一家国内的,现在已经离职一个月准备9月硕士的入学了。3. 与集思的科研之约:从学员变助教去年刚毕业时,我参加了集思的UC Berkeley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远程助研项目。研究自然语言处理,除了背景提升的初衷之外,也是想了解一下完全不熟悉的自然语言处理。而且从来也还没体验过线上科研的课堂形式,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感受。虽然这个领域跟我目前的学科不是完全相关,但是知识结构里有80%以上都是共性的,所以我学起来很轻松,因为这些都基本掌握了。导师给我留下印象也非常好,特别认真负责,很靠谱。比如,老师在跟我们讲一些概念时,会拿纸笔通过电脑屏幕来做板书,而不是照着讲义去读去念 ,这样把一个小概念给讲透吃透的感觉和方式是很好的。因为这个项目属于机器学习的入门课程,虽然我不是入门,但是相信有很多同学还在入门阶段。理论是基础里很重要的方面,教授还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可以给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前还没有接触过线上科研的形式,第一次上课的感受还是很好的。跟传统课堂比起来,小班教学的互动性更强 ,而且对于国内读书的学生来讲,最直接接触到海外名师是个很便利的方式,平台也很新颖。课程之后,我也拿到了研究生的offer,正好集思这边的老师问我有没有兴趣面试助教岗位,我想尝试就参与并且面试通过了。助教的经历最满足的时刻就是给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在给别人讲授时可以看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查漏补缺自己的问题,也是巩固知识的方式。4. 我的收获回顾整个项目,参与课程的收获还是很多的。我之前对自然语言处理是完全不了解的,这次可以说是入门了。通过这个课程,我搭建了基础的逻辑概念。这里能给到同学们的建议是,可以课前预习准备一些Python的基础,做一些准备,这样可以提高课堂质量,比如了解机器学习核心的概念是什么等等,背后的数学原理大概是什么样的。5. 发自己的paper,是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我目前的规划是研究生毕业后,我会申请读博,找一个lab工作。在这个领域还是取得更高的学位成绩会比较有竞争力。如果博士毕业后,我可能会选择在美国从事研究员,梦想的地方是Google、Facebook、微软这样的研究院。如果是留在学校的话,希望是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这类的研究所等等。我目前短期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发几篇自己的paper,之前的经历不是研究论文而是把论文复现,把文字变成代码。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梦想!以上的分享来自集思学院的优秀学员:Edward同学Edward用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作为本科生(无论是国内本科生还是美本),想要未来获得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和被更好的学校录取,是一定一定一定要做背景提升的!另外,集思学院的【计算机 & 编程类】课程正在学员招募中,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私信我了解哦!

白衣情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

【编者按】在美国,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实。到底有多难找工作?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由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类学研究的危险性”(Academic Precarit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的文章,两位作者——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2016年,只有不到90个教职岗位;截至撰文前,2017年的空缺教职也只有55个。与此同时,据我们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他们的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其实,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方法或教学指导方面,其目标都是培养学者或人类学专业的田野工作者,至少,也是能通过学界嘉奖、知名出版机构的论文及专著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教师。总而言之,培养目标是终生教职一类的职位。然而,这种雄心壮志的理想对面,是极为不确定的现实,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多达80%的人类学研究生最终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工作,为什么人类学的博士课程几乎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呢?更多问题接踵而来:从教学上看,持续接收新研究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学术型人才,却只有极少人能获得相应的教职岗位,这是否是道德的?人类学的教职工和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就业市场上如此普遍的“失败”呢?在漫长而艰苦的人类学训练期间,学生们如何处理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职业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模式将其取代?源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笔者二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完全不同。大卫·普拉策(David Platz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者注: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他没能通过学术界的首次求职考试。而他通过大学朋友的联系,在Adobe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于是接受了Adobe公司的体验研究员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在其中感受到了与同事协作的愉悦,这种合作氛围中也带着一种学术精神。同时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和慷慨的公司福利,这与他之前在研究生学院的紧张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一直都想继续寻求教职岗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安妮·阿里森(Anne Allison),杜克大学(编者注: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资深教授,也刚好是大卫的母亲,她长期都在处理自己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的困境。同时,她在一个关注人类学博士“就业困境”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的教职人员都感受到了该问题的紧迫并积极讨论。在安妮看来,虽然她十分清楚人类学博士生在学术界就业的不确定性,并且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焦虑且艰难的任期过程才获得杜克大学这份终生教职,但她非常疑惑——虽然她自己也会建议学生去尝试在非学术领域就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匆忙去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放弃申请博士后或访学教授的职位呢?通过近距离观察大卫的经历,安妮更好地了解了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相关的劳动力状态。这个过程使她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学院外的就业途径,还需要考虑,人类学学科难以预料的职业理想可能给受其培训的人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公众讨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于是我们决定与人交谈,试图讨论,在只有极少人能实现职业目标的现状之下,为什么人类学学科的这种成功标准(即获得终身教职),得以存续——虽然这其实看起来很正常。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如何侵袭大学系统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与学术行业的职业使命及经验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从职业定位和工作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学家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对大约50名本研究的参与者进行了短时间访谈,他们中有人类学的终身教员、博士生、在读研究生(即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几位AAA(美国人类学协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间通常持续在30分钟至几个小时。僧多粥少:我们是不是培养了过量的博士?很多教职人员与我们交谈时表示,在他们的经验中,追求人类学的终身教职一直是个不确定的目标。许多学生都被警告过,他们中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能有运气获得任职。很多人都将他们获得稳定教职归于运气:一位终身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偶然,因为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田野地点和论文主题,都恰好满足了职位要求,才使他获得了这个已任职15年的职位;另一位终身教授曾提交了200份职位申请,而只接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次就是他现在这份已经持续25年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员都是从一所小型文科大学开始教书,再逐渐被调到一所R1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任职轨迹也需要运气。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获得哪种终生教职,从来都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而在专业训练、田野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求职和经济上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其实,即使职位紧缺并不新鲜,AAA的数据显示,如今就业市场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从总体趋势上看,招聘人数大幅减少,2015年只招聘459人,低于2007年的631人(请注意,这些数字并未按子领域细分,包括访学教员、其它有可能的教职以及终身教授等职位)。与此同时,实际上高校生产的博士生数量却增加了:2015年有558个,而2007年是507个。美国人类学协会统计的2007-2016年教职与博士毕业生数据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与我们谈话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现状的残酷——尽管他们能意识到获得人类学的终生教职是很难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过去十年中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许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去收集这些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缺失让大多数人对拥有终生教职一事的思考都很模糊。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就业市场很困难,却没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的说明。相比之下,在应用类硕士项目中,就业统计数字在其教学部门触手可及,并且表现出很高的就业率。统计就业数据也是教学部门的核心责任。目前,当被问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如何,以及我们推测的就业数字“16%-21%”这个比率是否能引起共鸣时,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比率从直觉上讲是正确的,或者略高,另一半的人给出了稍微好一点的数据,不过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自己所在的院系排名很靠前。然而,即使在前沿院系中,教师们也意识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不稳定,很有危机感。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描述了研究生们有就业压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的无力感。有几位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就业咨询的培训,甚至没有在学术界之外工作过。“坦白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名校的终身教授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求学的焦虑:紧张的职业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使是对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危机感持怀疑态度的教师也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们非常焦虑。研究生们自己对这种焦虑表达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紧迫感和不稳定性已经影响了大家在学院里的生活。一位学生表示,这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感,你甚至很难将其区别于愤怒与敌意,在他的同学中,有人觉得每一次与同僚的会面都会有点儿剑拔弩张,甚至在学生休息室里洗咖啡杯时也会如此。其他学生们谈到提高竞争力时,更像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坚持认为竞争关系中不是人人都能存活。正如老师和学生们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形会衍生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精神风气,比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传播得还要广。一位教职员感叹道,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在培训初期就将自己塑造成学术界的“个人品牌”,他们通过创建个人网站、定期更新Twitter等,使自己成为特殊领域的“企业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该领域的相关人士。这种动机引发了一种令部分学者感到厌恶的学科转向,一位终身教授对这种风气感到惋惜,她将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这种转向形容为“大逆不道”,她说,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什么都做,何必要来人类学系求学,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俄勒冈大学前任人类学终身教授凯伦·凯斯基,也许是最为突出的职业咨询顾问中的一员,他们会帮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进行战略性思考,即便学生们对学术界和人类学带着盲目的妄想。我们的一位受访者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还在学习这门学科基本技能的一、二年级研究生,即使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也愿意花费超过每小时200美元的费用来支付就业咨询服务。大家对于就业的焦虑是多么显而易见,而职业中心主义也表现得越来越普遍,这非常令人沮丧。许多博士生在回忆他们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都提到自己在积极地参与学术研讨会,而研讨会论文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出版物,他们极其重视这种可见的学术产物,以丰富个人简历及个人作品集的内容。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让自己的简历丰富很重要,但不断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参与研讨会的这种行为,对深入地去研究某个领域是不利的。学制的分歧:放慢脚步还是赶紧毕业?除了逐渐膨胀的野心,一些教职人员还指出了对学生和学院施加更大压力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奖学金资助已经减少;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完成学位施加的时间限制变得更加严格。据一位大学教师说,他们学院严格要求所有社会科学的博士候选人要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而私营机构也在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则认为,在时限上的加急与学术训练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太过于市场化的观念,是异常的。由于人类学历来重视对异文化语言的习得,以及与长期调研时间相对应的田野材料,加快田野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的不深入。一位教授说:“我一直试图让我的学生放慢脚步。”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倾向于减少学生在博士学位上花费的时间。一位受访者,他在学制通常为四年左右的欧洲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认为美国体系可能想仿效欧洲体系。另一位教师提到,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创作、表达比人类学期刊内容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她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深陷于理论和术语,而在她看来,文本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可能是未来训练的方向,而人类学学者和研究生往往缺乏这种特质。她还鼓励学生更快速地在博士培训的环节中“上路”,比如去实践论文写作、研究计划申请、进出田野点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都对学生们在就业市场、学术界以及任何其他领域有所裨益。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教职人员在思考人类学训练的时间长短上确实存在分歧。对有些人来说,研究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对这个学科的细节感到厌倦,也因此无法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对另一些人来说,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会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问题。其实,对于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无论是否有学术野心,不论是在长期或短期的学制下,他们都会感到时间上的尴尬,总感觉自己做出的研究计划是被迫决定的,只能期望未来的研究能证明其真的行之有效。但如果他们徘徊犹豫,可能他们第一学年就接触到的热门研究会变得不再新鲜。然而,如果他们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太少,又会觉得自己的田野工作是敷衍了事,不够严谨。他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终生教职:是职业追求还是道德绑架?许多杰出、敬业的学生没有获得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大学教员说她对申请她们学校教职的300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她回忆道。但最后委员会只选择了一位候选人,她非常费劲地试图解释这个人为何比其他人更为特殊。另一位教授观察到,他的一些最亲密和积极参与研究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赶紧补充道,“那些获得工作的学生当然也是非常好的。”然而,就像大多数我们研究的参与者一样,他没有提到任何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地在学术界工作,或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做准备,无论是在课程中还是在额外的培训中。那么,如果连前沿院校和学界大牛也难以安置他们学生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非常简单,即学术界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在我们与终生教员的对话中,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对学生面临的职业难题感到非常沮丧,他们更为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在终生教职的岗位上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思考其它替代方案。这也是研究生们自己指出的一个问题,尽管一位终生教员认为她自己也同样“短视”,但她仍然说道:“我们都非常热爱校园,无法想象在学术环境以外的领域生活。”她和其他教员一样,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份非学术性的工作。与我们交谈过的大学教员中,有一半人谈论了那些在工业设计、政府、新闻、发展、开发、宣传或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有一些人还表示他们为此非常高兴。但是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些领域找到工作的,大多数教员表示自己毫无头绪,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最终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来自学院和大学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在很多教职人员看来,终生教职更像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喜好的表达:他们在做自己关心和擅长的事情。对于这样想的人来说,一份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一种志向,也是一种使命。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追求终生教职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不论是面向人类学学科还是那些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当然,在人类学中,这两者间通常是相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不论个人成本如何,他们的导师都期望并要求他们能获得终身教职,这是一种从道德和伦理上的自我要求。这种立场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名研究生认为,那些在人类学系探索其它领域职业路径的教职人员,是个人对学科的背叛,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其他人则表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需要或想要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话题从未被提出,即使管理者一直在向学院施加压力,希望将职业化要素纳入其课程中。一位博士生回忆说,在经过连续五次在就业市场上的尝试以及四年的兼职之后,她决定去工业领域寻找工作,却收到了一些委员会成员发来具有敌意的电子邮件,指责她对该学科缺乏承诺。过去,她曾试图与教员谈论一直找不到教职工作给她和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她的导师不愿意介入。同时,委员会则坚持说她的学术能力非常强,只要长久坚持就能寻找到教职。现在,她已经在科技行业工作两年,而那些她曾经认为是朋友的大学导师们已经不再回复她的邮件。许多研究生表示,虽然在学术界以外就业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禁忌,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少与导师们谈到的话题。职业前景或者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会被视为是粗鄙的话题,并不值得投入像讨论哲学、人类学理论或民族志议题那样的精力去讨论,也不应获得热切的关注。然而,另一些教员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学生自己不愿意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并且坚持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研讨会和学术资源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研究生教育:是专业训练还是“庞氏骗局”?在批判整个学科生产过量的、无法被任职的博士生这个问题上,一位教授称整个教学系统为“掠夺性的”。他谴责道:“是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不愿意教学生做一些别的事情,而让他们一直在做和我们相同的事情。”另一位人类学教授则称人类学为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这位资深教授看来,录用研究生并以一个极少人能完成的虚幻的职业梦想去鼓励他们是不道德的。“我们自以为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得不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前,至少去为此追寻八九年的时间。”而他的提议则是完全放弃人类学研究生教育。少数人类学教授也表示他们听过类似的建议,并且不情愿地表达自己也持有相同立场。有些受访者则思考到了其它层面,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教学辅助、研究助理等方面赤裸裸地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一位终身教授说,教师们是研究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系研究生教育,鼓励追求教职,是因为这使得他们可以教授他们喜欢的课程,并开展小型研讨会。还有几位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使得他们随时可以获得助教,也可以减轻一些单调乏味的评分文件,以及与本科生合作的时间。以终身教职为目标的路径中,也鼓励学生以最低工资去做一些边缘性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以获得所谓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其实,这些工作任务不论是以教师们组织、编稿、研究背景指导的监督会议或哪种形式,可能都是一种利用的借口。除此之外,在激烈的求职市场竞争中,毕业生们对推荐信的需求更强化了这种提供劳动力和时间的关系。虽然公然的利用情景很少见,但至少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了比预期更频繁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微妙提及,不论是明示还是含蓄的提及,教师们可能的确在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更不用说一再被提及的兼职工作。回到上文中我们讨论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学制长短上进退两难的窘境,有几位教师还暗示他们的同事存在故意拖延学生论文时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一直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最终是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知名学者光明的前途。就业市场:由热爱的学科陷入求职的困境同我们交谈过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表示求职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令人深感沮丧。许多人都描述道,他们无休止地申请工作,不断地接电话并准备面试(无论是通过AAAs、Skype,还是访学),同时,他们还要提交进一步的博士后申请或一年期的职位,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智,做万全准备,让答辩委员会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这个过程令人筋疲力尽,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这当中的一切。我们还听到了几个在这种压力之下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故事,尤其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备受煎熬。一位博士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情绪过山车”,他说自己在秋季申请职位时感到非常乐观,而在冬天遭到拒绝或没有回应后又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在春季收到一两个回应后又激动得发抖。另一位博士生也哀叹道,在他的同学中,关于求职过程中如神经质般的分裂感和终日揣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即便是他们聚会的派对上,也在聊这个话题。还有一位博士生,她对整个求职过程中彻头彻尾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深深叹息,她申请了许多个访学的职位,却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难做出相应的准备,她说自己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以及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曾经作为决胜者进入的领域成功获得一个职位。几乎所有我们的研究生受访者都表示,获得终生教职是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目标,而且这种目标被视为选择博士项目时理所当然的愿望。大多数人都承认,这样的愿望也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教师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受到自己对人类学学科的热情所驱使。一位博士生非常强烈地描述了她对田野工作和人类学研究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学术职位,包括在欧洲或中东的研究机构,并为此持续地寻找机会,然而,她无休止地申请都没有得到反馈,这种徒劳感逐渐让她感到失望。另一位受访者则说,是人类学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支持着他。即使他现在做着一份不稳定的、薪资微薄的助理工作,也比他在求学于人类学之前,在公司有着一个高薪的职位更为充实,不论要耗费多少个人成本,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角色。事实上,这位最近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表示,如果有人需要,他愿意成为他人终生的研究助理。他宁愿在研究机构里作为研究员而工作,也不愿意去社会上工作。还有一位乐于成为人类学家的博士生,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还合适做什么其它的事情。经历了求职市场上连续的失败后,他离自己最初学习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已经越来越远了。另一位博士生也透露,自己已经很难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要克服那么艰难的过程来学习人类学了,甚至在回顾时会有点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