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待遇年薪百万难不难?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待遇年薪百万难不难?

2019年9.26日,小西刚给课题组的3个博士新生、1个博士后添置新的台式机,便于他们处理数据和撰写论文。近5年,我们课题组的博士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大约是3-4个博士生/年。部分朋友听闻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每年带几个博士生"真的很少见。但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整个学院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却是有显著增长的,因为每年都在引进新的青年教师(博士),同期也有不少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这也是不少学者常提到的"研究生扩招",换句话说,也是不少人有所感觉的"学历贬值"。之前,我的导师曾说过:要是我们提升学历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硕士生、博士生就白读啦!比如,你读研3年、同学工作3年,要是不努力,单单"混"个硕士学位,那么读研带来的变化将达不到你的期望。1.我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与研究,完成课程学业与学位论文的撰写,经论文查重、外审等流程后,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校学术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的人。也许,上面关于博士的定义有点拗口,通常的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同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叫博士生。不过,便于称呼、简化,通常也将在读博士生喊为"××博士"(更加顺口)。我国有多少博士的数据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往往统计的不太准确,比如每年6、12月有2批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以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其中:2018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生6.07万人。自我国1978年培养第一批18名博士生(上图)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持续在增长(增长率有不小的浮动)。2013年11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论坛介绍中提到,博士生招生快速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来,已培养逾50万名博士人才。2014年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6.0万人左右,以最大数据估算即:50+2.5(2013年下半年)+6+6+6+6+6+3=85.5万人折算上之前"逾50万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培养的博士约为90万人左右。之前,小西也提到2018年博士招生9.55万人,毕业仅有6.07万人。这个比例(63.56%)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约有2/3的博士生4年学制内无法正常毕业(延期)。因此,我建议不要盲从读博。2.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博士的待遇放到个体上,差异性非常大。博士常见的几个求职选择:① 留高校、研究院所做一名科研工作者。比如,进入高校做教师(青年教师=青椒),普通大学讲师引入的话,待遇在10-12万元/年;"双一流"大学特聘副教授、教授引入的话,待遇在24-30万/年。当然,诸如"青千"、"优青"等高层次引入的话,待遇可达到50万元/年以上。除了工资的基本收入,还有可观的安家费(或给套房),如根据人才层次15-100万不等。同时,为便于科研工作,会配套不低的科研启动费,如不少高校是30-60万/人。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和单位"谈条件",如解决配偶工作(如进财务、图书馆等,有编制)、解决孩子读书难题(如入学单位配套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等)。在地方引入博士时,会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如长沙是1.5万元/年;直接落户或给予较高的落户积分等福利。② 进入企业,从事研发等工作。之前,华为发布的一则通知激发不小的争议,其中关键的是给予博士200万的年薪。我记得一个HR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百万年薪,没问题、真的不多,只要你值这个价,那公司就捡到宝了。而且,能拿这样的年薪,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不过,小西熟悉的几个博士进入企业的,待遇都是不错的,待遇基本上达到20-25万/年。其中,大部分博士工作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创业。另外,部分博士会选择考公,待遇的话和单位、定职有关,待遇的话并没有额外的增长。不过,在很多单位,博士工作努力、成绩出色的话,有更大的提拔机会(成不成还得综合参评选拔)。如今,博士的总体情况是"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也许,不少博士单工资收入不高,部分科研成果好的博士年终绩效(科研奖励)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一个优秀同事年底拿了30多万。年后,就看到她换了一辆新车。但是,双非大学等普通院校的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也发不出好文章的话,单工资收入真的不高,扣完各种费用后到手四五千/月的博士不少。看了博士的人数和待遇,你还有想法读博吗?

丑八怪

博士毕业后的薪资待遇有多少?

来源:考博圈原创编辑:学长学术界常戏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没错,我正是四大天坑专业之一的材料学专业的博士。2016年博士毕业,在导师的帮助下进入了某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负责药物的材料分析和研发质检。现在年薪约20-30万,发展空间大,前景可观,未来可期。一般而言,博士毕业的去向主要是四个:高校、博后、企业、从政。高校:往往取决于你的毕业院校和所发文章数量和质量,这两点因素直接关系到你的年薪,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企业:博士应届生的月薪平均 14000 到 18000,私企或外企可能给到20000,算上年终奖和绩效,年薪20万不成问题。博后:也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一般博士后流动站的薪资待遇5000-8000一个月不等,年薪7万左右。从政:从政分为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和考选调生,从政的薪资待遇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是看你所在的工作岗位,一般而言薪资待遇5000-15000不等。前段时间和一些昔日博士同学聊了一些薪资待遇的问题,和广大博友分享一下,对比对比自己。(以下分享均为第一人称的博士自述,并获得了分享版权)@博士老张我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东北某一高校做讲师,中级,带编,一年实际到手七七八八加起来不到15万,安家费一次性6万,住的教职工公寓,一个月240,教师饭卡直接给存了9999,只能到特定楼层使用,如果去超市或者其他食堂要另外办卡,自己存钱。我的收入分本职收入和额外收入,我本职就是一周三次专业课,其余的工作或者开课都有收入,做不做全凭自己,觉的闲着慌就去申请一下,要是不想做就做好本职工作,当然会以收入形式体现出来。福利房什么的就是想想就好了,几乎没有。公积金+补贴一个月将近3000,补贴给5年,评上副高多加3年,这些钱不买房取不出来。这些就是目前的状态,没有多好,只是稳定。@博士老包博士刚毕业就去了西南铝,年薪基本在15万到20万之间。长安汽车招人分档次的,海龟或者国内好大学工资会高很多,工资范围20万-30万不等(我知道的人有拿到这个工资的,不代表官方薪资范围)。国内我们同一批去南南铝的,工资20w左右。中规中矩的说,材料专业肯定不可能像计算机那样年薪百万之类的,但是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30岁之前这个工资还可以了(至少对于我来说可以了)。@博士老李博士毕业后来国家实验室做博后,当时的工资是7万左右一年。国家实验室的博后一般都是流水线,干满三年走人。我运气好,18年底转正成staff scientist,算是半个永久职位,基本上不出问题不会被辞,工资10万左右一年。手里有4篇25以上的文章,3篇15以上的文章,还有一些别的小文章。这个条件,出站后可能拿个当地的人才计划没问题,但是工作压力,待遇,工作条件肯定比不上现在。@博士老肖博士毕业后找了近半年工作都没找到合适的,最终在导师的帮助下进入了北京央企做研究工作。基本薪资每月加上餐补交通补各种补助,总共到手1万左右,公积金公司加个人两千。年终奖看公司业绩,第一年年终到手1万,刚工作法的少,19年年终到手9万5。今年这形势,年终不会很好。出差补助每天不到200,其他过节福利都是发购物券,平均下来每个季度1000多。同专业的同学去的行业内央企大抵都是这个收入水平。@博士老徐毕业后进入某小上市企业,准备申请企业博后,转正工资1.5万,企业博后政府补贴4千及一套3室2厅使用权,年终大概3万。过两年拿高工资大概可以有一个提升,还可以去同类企业做顾问,去大专做外聘导师(大概我们政策好),所以挺奇怪为什么说生化环材待遇不好?@博士夫妻老刘和老博士毕业后进入双非本科,补贴要分5年领,每个月加年终平均7.5千,进学校立刻怀孕生小孩休产假,现在谋求跳槽到毕业学校做实验员,离家近,没有科研任务,综合月薪也大概7.5千,结果要赔之前签的学校违约金,大概前几年都白干了。我老公进入了和我临省的一所211院校,待遇还是比较好的,进入后就分了一套房,不过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工资待遇比我好,现在月薪能够拿到1万左右,另外还有各种补贴以及20万的科研启动资金,还七七八八的申请到了很多横向课题。不过有科研要求,感觉老公的压力比较大。@博士老许博士毕业在某高校做了2年讲师后,前年跳槽到某个985副高,无编制。学校每年到手15万左右,学院每年到手12万左右(只给3年),论文奖励平均每年到手10万左右。目前自己经费平均每年有20多万。没事的时候在外面做点兼职,每年到手有12万左右。总体还是比较爽。@博士老袁有一年国外联培经历,现就职于杭州某高校,纯科研岗,过了试用期房本换20万安家费,剩下的20万分十年给。现每月工资到手8600,扣了1500的绩效,也就是正常工资到手1万左右。科研岗啊,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年底要是没有成果,拿什么奖励。这是刚好身边几个朋友的情况,不过见过这么多人的职业生涯长期发展,我相信博士的含金量不只是在毕业这几年的体现,更多的是在未来厚积薄发中彰显。学历并不能说明一定能挣多少钱,能坚持读完博士的,大部分都还是有学识、有韧劲、有想干事意愿的,至少这些人的天花板很高。加油吧,乘风破浪的少年们!!

尤伦卡

硕士研究生导师薪资多少?带研究生有工资吗?

高校研究生导师工资,因为高校收入是和职称挂钩的,至于硕士生导师,讲师可以是硕导,教授也有可能只是硕导.另外我看有人说高校老师收入主要靠项目,那是因为你自己所在的团队是这样,我在的学院算是某211里面的强势学院了,之前统计过,没有项目的老师比有项目的老师要多.所以,我按照副教授的标准来回答,副教授工资一般5-6k.当然每个学校制度不一样,比如年薪制的要多点,可是年薪制一般年终又不给力.其他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会算年终奖里面,比如带学生,比如发论文.所以这样算下来一年加之前就是10万左右,如果还要再上一层楼,就需要接项目了.大家对高校老师的影响很多是接项目,挣大钱,但是大家没细算过账.一个实验室如果要接项目,你总要有几个学生吧,那学生就要发工资吧,一级三四个学生,三级十多个学生,一个月一人八百,一年就十多万没了,再加上很多项目你不可能一分钱材料不买吧,那一年要挣20万+,估计有一半需要从自己找的项目里面出,也就是说你需要在外面拉三十万的项目.也许有人又会说,我导师如何牛b,我导师会克扣我劳务费,但是不要忘了,我说的是大多数老师,而且是副教授,而且是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国家自然基金算下来一年就二十来万,横项的要找三十万估计不太容易吧,还有如果你克扣工资,招不到学生咋办,招不到好学生咋办,项目自己干?如果挂靠在大团队就没有上述问题,但是你多了一个上线,刚才的算法失效.学校一年给你10万+,要想团队给你十万+,你需要给大老板创造多少收益?几十万?那么是几百万的项目?我刚才算研究生一年给一万补助,要给导师做几十万的项目大家可能都觉得给的太多了,如果你的大老板压榨你,估计就是这么一个算法.而且在大项目组里面,你要带大老板的学生,发论文有大老板的一份,要帮大老板去论文答辩,这些钱你是不敢找大老板要的.而且如果头上挂着几百万的项目,那发论文什么的就比较难,晋升也就比较难.当然,我也见过一年挣几十万,几百万的副教授,在外面开公司,很挣钱,但是现在据我所知,项目很不好接,因为很多好赚钱的坑别人已经入了,再入就很难,而且现在的企业拿钱出来,都是恨不能一块钱当两块钱用的,而且,你敢埋头做项目,这辈子不打算评教授么?...

赵种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

伦勃朗

一个博士生到大学当老师,年薪大约是多少?有20万吗?

收入跟职称直接相关教授级别:这个级别,高档年收入为50万左右,中低档年收入大致为25-30万左右。绝大多数人处于中低档级别。副教授级别:大致年收入在20万左右。讲师级别:大致年收入在15万左右。助教级别:大致年收入在12-3万之间。大致年收入在12-13万左右博士进入大学,都是以助教起步,所以,参照上述收入级别,大致年收入在12-13万左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年收入是包含了公积金在内的。因为公积金只能在购房时使用,所以,大学老师真正拿到手的工资,是要比上述数字少不少的。综上,其实从起步薪水而言的话,大学老师并没有太大优势。但是,如果综合未来发展前景、职业稳定性,社会福利保障、工作时长和工作环境、社会声誉等,大学老师还是很不错的职业选择。净收入一般在7万到10万之间全年净收入一般在7万到10万之间,如果不做科研和兼职的话,在大城市生活压力会很大,关于科研收入,这因人而异,主要分项目收入和发文章的科研奖励。项目方面,主要是省里项目和国家基金。大学里不做科研只能拿基本工资混饭吃了。随着博士的增多,评职称越来越难.现在大学定编定岗,每年评职称的名额很少,大家都是博士,竞争非常激烈,只有科研做得好的才有可能过独木桥。小编总结目前,高校招聘博士研究生有很多职位。对于学历好、业绩好的博士,高校可以聘为特聘副教授,甚至特聘教授,享受相应的待遇,算下来可能20-30多万一年。而一般的博士进入到高校,则是讲师岗位,正常收入7000到10000多每月。除了这两类相对稳定的岗位外,还有一些不太稳定的岗位,比如一些实行常任轨制度的高校,会招聘非升即走的助理研究员,还有一些高校则是招聘师资博士后岗位,这两种岗位在完成一个聘期后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继续聘用,所以竞争很激烈,但收入一般比讲师高一些,一般都在10000以上,没这个价码可能招不到。

祸亦不至

博士在高校的待遇很高吗?博士生:刚能解决温饱问题

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考博的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毕业后能够拿到一个足以傲视群雄的待遇,但是现实或许真的没有那么的美好。当然,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博士毕业后肯定是拿好几十万的年薪,作为优秀人才肯定会被用人单位高薪录用,这些都是在没有读博前的想法。读博后,很多博士都选择去高校教书,成为一名讲师,早已放弃了读博前的那种想法了,那么博士在高校的待遇很高吗?很多博士生表示:刚能解决温饱问题。其实,我在没有读研究生之前也是觉得博士在高校教书肯定会拿到一个非常不好的工资,但是当我读研后我的导师也是博士而且还是副教授,每月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6000左右,那么作为一名讲师的博士或许工资真的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啊!!!尤其是一般高校招聘博士时,211985院校一般都只要博士后,博士是没有资格进入这样的高校当讲师的,所以很多博士都选择了一些双非院校,一方面是这些院校的门槛低,另一方面是福待遇相对来说比较好。这些高校所能够给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提供一套周转房,只要在校这个房子可以一直住;人文社科类的博士可以拿到5到7万的科研经费,理工科的可以拿到10到15万科研经费;提供10万到30万的安家费;还有发放一次性的生活补助10万元。这些便是博士能够拿到的待遇,当然这些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的多了,但是对于博士这个学历来说真的不算是很好的,尤其是博士刚进入高校高校仅仅是一位讲师,其所能够拿到的持续性的工资收入是相对来说比较少的,也正如博士所说仅仅是能够解决温饱,绝对不会暴富。所以,其实在高校的鄙视并没有那么高的收入,甚至说只能是中等收入,因为毕竟是工薪阶层,所以在你考博时你还是要考虑清楚的哦!!!当然博士这个学历所能能够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通过待遇来体现的,这个或许只有你真正成为一名博士时才会有更深的感悟!!!

绘图人

打算读博士,那在读博士的工资确定不了解一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读博意向的你知道博士的待遇是怎样的吗?读博,需要面临来自方面方面的压力,其中一个就是经济。眼看着当年的同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各种的财务自由,我们却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买东西之前三省吾身:有钱吗?有钱吗?有钱吗?本文系公号“研海拾珠”原创首发,更多关于博士的科研生活欢迎移步。博士的工资少的可怜,似乎是大家的“共识”,但是这个少,又是多少呢?经过我一番吭哧吭哧的搜集资料,终于弄明白了,合着我们虽然得到的钱不多,但是来源还挺广。博士研究生工资包含国家助学金、学校科研津贴和导师助研津贴三部分。其中博士研究生助学金中的国家助学金、学校科研津贴部分由学校按月发放至相关研究生,导师助研津贴部分由各博士生培养单位组织博士生导师自行发放。这些工资是强制性的最低标准,其他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奖学金、各种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助教等等,不是全覆盖的。但是这其中有一项学校的奖学金是用来抵学费的,这个每个学校不一样,有的按照科研成果分档次全覆盖,有的也排除最后几名。以南开大学材料学院来说,国家助学金的和学校的助研津贴按照每年12个月发放,每个月固定到账是2500元。导师的助研津贴是按照学期发放,每学期3600元。公能奖学金根据大家的科研成果分成三挡(一万,一万六,一万八三挡,全覆盖),即2500*12个月+3600*2学期+公能奖学金,这是强制最低标准,其他奖学金按照成果分配,学费一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校的计算方法,发放标准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一年是按照几个月发放的,是分几批发放的,这些方式不会影响你一年下来工资的总数,但是影响你同他人对比时的心情。看到别人一个月发四千多,为啥我才两千五?(说的就好像导师每学期给的那三千六没到账似的)我觉得分开发挺好的,省的到时候钱花哪去了都不知道。下面我们看看知乎上的几位同学给的答复,博士的工资都是多少呢?@咩咩梅子东北某城市985 每个月最低补助2250元,每年学业奖学金15000元(学业奖学金最高18000,占比很少,大部分都是15000元),所以一年最少可得2250×12月+15000=42000元。各个老师不一样,有的老师每个月还会再给些补助,这个就得看老师得经费和为人了。每年得学费10000元,住宿费600-1200元(校内住宿),剩下得就是吃饭得花销了。(乍一看挺多的,实际好像跟我NKUer得到的差不多嘛!不羡慕,不羡慕!)@楚门(北京邮电大学)每个月四千,学费和奖学金抵了,相当于没有学费。@Orange我应该是最低的吧。北京五道口博士,国家每月1200,导师每月300。如果什么都不干就在学校呆着勉强够用。(嗯,我觉得应该少动弹才是,毕竟多吃个馒头多份花销。。。哎呀呀!我都骄傲了!)@ Ethan基本收入2350/月,基础奖学金1万5-1万8/年,其他奖学金3000-5000/年费用方面: 学费一万/年 住宿费120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贾涵西北地区某普通一本,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属于天坑专业,因为课题组组长成立有公司。组长欣赏的人才,会约谈劝其留下读博,他给你一个月5000。然后学业奖学金:10000元/年+国家助学金:13000元/年+三助津贴:20000元/年,还有科技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就是按照成果来获得。学费一年一万。@ 土土土三个土每个月学校2500,发10个月。每个月课题组800,发11个月。(同济大学土木)(小编2500发12个月,哈哈哈哈*250)@ 糕糕听学长说是学校给5500一个月,然后还会有固定的奖学金。然后是靠自己能力搞的奖学金+论文稿费+年底分红。他一年能得十万多的样子......(南京中医药大学?小编从作者信息里找的)(还论文稿费?还年底分红?我怎么突然感觉心里空唠唠的!口袋里也空唠唠的!你这一定是听说的,这肯定不是真的,这肯定不是,不是,不….)动图3(我似乎承受了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伤害)@蘑菇日本博士,学费全免,奖学金每月20万日元(三年中的两年),还有一年每月学习奖励费48000日元。一共是人民币36万零675元。如果是文部省奖学金,或者财团15万或者18万奖学金的话,总收入会更高。(这。。。。我现在退学还来得及不?哈哈)其实博士的工资还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暂且也称为是我们的绩效吧。有了绩效,我们的工资会有大幅的提升,这也是国家和学校鼓励我们更好的的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南开为例,你如果把奖学金拿齐了,一年的收入十几万是有的,与其我们在乎博士期间这点可怜的工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科研上,用在提升自我的价值上。(十几万,嗯,到那时候我高中时候的QQ签名兴许就能实现了:等我有了钱,我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

无欲

在读博士生的待遇怎么样?在读博士生:刚够生活

在大家的印象里,也许博士生的生活就是一边苦哈哈地搞科研,一边领着不菲的国家补助美滋滋地过着小日子,实际则不然。前天,小编的一个朋友问小编借钱,开口就是3万;小编说我穷学生一枚,哪来的这么多钱?结果该朋友就直接生气了,说你们博士生一个月七八千,这么好的朋友这点儿钱都不借,直接就把小编电话扣了。小编一脸的莫名其妙,说实在的,小编的卡里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也许是每年的急招博士毕业生,且待遇都是几十万年薪起,让大家误以为博士生的待遇也很好。博士生的正常工资博士生的正常每月工资收入有两个方面:国家助学金和学生劳务。国家助学金:自从2017年发布规定,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提升至1500元/月,每年十月;学生劳务:学生劳务主要是源于导师的项目,小编是1000元/月,每年多少月就是看老师了,10~11个月的样子。当然一些好的学校和研究所,或者项目多的老师给的就多些,几千的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不少博士没有劳务,比如小编身边一些文科类的博士,导师并没有项目经费下发劳务。总而言之,小编一个月的收入就是2500元,这1000元的劳务还要扣40元的税,实际到手是2460元。博士生的奖学金奖学金可以说是博士收入的一个大头了,这笔奖学金基本上就是用来下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了。学业奖学金:以小编学校为例,一等奖学金18000元/年,约20~30%,二等奖学金12000元/年,约30~40%的,三等奖学金6000元/年,没拿一等二等的都有三等,基本上是40%左右。小编这边是,基本上一篇SCI可以拿一等奖学金,一篇其他文章或专利可以拿二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博士是3万/年,但是十分难拿,小编学院一年是2~3个名额。基本是,至少一篇2区且影响因子高的SCI才有可能,行情不好的时候两篇都不一定。博士生的学杂费博士的学费基本是10000元/年,有的地方是12000元/年。并且每年还有1000-2000元不等的住宿费。吃饭是基本都是食堂,偶尔外卖,小编一个月在食堂的消费大约是600~800元左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所有的加在一起的话,一个中等水平的博士,基本上一个月是也就2500左右,身处帝都的小编只能说解决温饱没问题,现在小编最大的支出就是同学结婚时的份子钱和还有各式各样的贺礼,要是一个月有好几个同学结婚的话,小编连份子钱都掏不出来。较之上班的同学,博士生的生活是清淡如水。这些是结合小编个人和周边同学而总结出来的,欢迎各位大佬留言自己博士期间的收入,让小编羡慕羡慕吧!(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务必联系删除)

還归

那些成为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成为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被大家叫一声「大师兄」、「大师姐」,听起来威风凛凛。事实上,从一个科研小白进阶为他人眼中无所不能的开门弟子,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作为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笔者采访了几位有故事的同学,以下是四段以「蜕变、波折、关爱、诱惑」为关键词的分享:01 蜕变男 / 32 岁 / 坐标长沙:跳出舒适圈,读博改变一生本科毕业后的 4 年间,我一直在成都某高校做科研助理。知道这个职位属性的人便了解其中的尴尬及无奈,很少有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发展的天花板非常低。在某次课题讨论会上,听完我的报告,一个博士师兄轻蔑地质疑道:你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呢?机械简单地重复实验毫无意义。那年春天我毅然辞职,次年考回长沙某研究所,成为导师的第一个学生。导师年轻有为,回国时带了两个未做完的课题,我们常常没日没夜地做实验,曾创下一周没回宿舍的记录。硕博期间,我以一作身份发表了 3 篇文章,导师也顺利申请到各类基金,在研究所站稳了脚跟。于我而言,比我大 7 岁的导师亦师亦友,相互成就。读博是改变我一生的决定,将过去的一切重新洗牌。毕业后的我成为高校的青椒。科研和教学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在身上,然而我已经有了足够成熟坚强的心智来应对这些困难。时到今日,我仍无法忘记那个师兄趾高气扬的眼神。没有恨或是其他复杂的情感,只是感谢他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将我推出浑浑噩噩的舒适圈。02 波折女 / 30 岁 / 坐标武汉:苦熬之后就是晴天我是导师的第一个博士,也是导师事业发展轨迹的见证人。2012 年我成为导师回国后的招收的第一个学生,彼时的我保送至本校读研、男朋友直博到 TOP1 高校的实验室。我内心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不能输给男朋友,于是我选择了光环加身的导师。那年夏天,「光杆子司令」导师带着我和另一个男生开始了建设实验室的道路。武汉的夏天高达 40 度,地面热得快融化,往身上洒点孜然、胡椒,或许我能成为一盘烤肉。顶着明晃晃的大太阳,我们挨个去考察生物公司,购买试剂耗材,大到价值十几万的离心机,小到几毛钱的注射器,一切尽收心底。带着工人们装修,一起吃盒饭,这段日子过得辛苦充实。实验室硬件建设在成型,可是软件建设却不尽人意。导师回国后选择了与旧日截然不同的领域,开始新的探索,我成为了第一批小白鼠。从基本的实验操作一点一滴学起,反复试错,别人成熟实验室一天能完成的东西,我们需要一周、一个月甚至更久。那时候的我天天逛丁香园等各种论坛,导师是指望不上了,只能从外界获取指导。研二快转博时,我选择留下,或许这是个错误的决定,林林总总的预警曾提示过我,我只是选择性地忽略了。刚入学时被导师的光环与豪言壮语所吸引,后面才发现导师的博后老板比较厉害,几篇 10 分的文章让他顺利获得教授职称。他自身只是平平无奇,个中细节有过经历的人自然能懂。博士五年加上硕士两年,七年的时光让我身心俱疲,我博士勉勉强强毕业时,导师因未达到考核标准,被学校解除了雇佣关系,转身进入一所没有博士点的二本高校。导师对于我而言究竟是什么呢?往事不堪回首,一切不愿赘述,或许是给我创造了一段酸甜苦辣的时光吧。03 关爱女 / 33 岁 / 坐标青岛:骂我的人是你,帮我的人也是你博士毕业后,我应聘到青岛的一所普通高校成为讲师。评副教授职称时,我的论文指标还没完成,不得已我想到了求助令我又怕又恨的博士导师。上学时,导师曾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骂我很多次,那种被人当众凌迟的感觉令我一度陷入抑郁。和导师打电话时,我小心翼翼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回实验室做实验,不要导师的工资,文章挂我共一、单位共通讯就行。话说出去后,电话那头陷入沉默,我以为会迎来劈头盖脸的斥责。万万没想到导师爽快地答应了,竟然承诺给我独立一作。那晚我和导师聊了很久,讲到毕业后这些年的际遇。她一句「你还是太倔强了,和以前当学生时没什么两样」,我的泪呼啦呼啦地就掉了下来。回想当年,她的确很凶,把作为开山弟子的我骂得最惨,push 得最多,却也倾注了最深沉的爱给我。手把手地教我设计实验,给我一字一句地改论文,包了饺子单独给我留一份。导师第一次当导师啊,当我成为硕导时,我突然就理解了那个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她。04 诱惑男 / 29 岁 / 坐标长春:自己挣的面包和牛奶才香甜和导师出去谈项目时,常有人误以为我是他的儿子。我们身形相仿,都有着一双大眼睛。导师评上教授时已经年过半百,作为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对我的关切和看重不言而喻。科研上大力支持我的想法,生活中常邀请我和同门去家里吃饭。一来二去认识了导师的女儿,他的这颗掌上明珠未能遵循他的愿望一路读研读博。大专毕业后,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体制成为一名会计。导师有意撮合我和她的女儿在一起,明里暗里地提醒我成为他的女婿后的各种好处,比如唾手可得的前途和现成的房车。然而,生活不是八点档电视连续剧,我没有按照剧本和导师的女儿发展。彼时的我和相恋 8 年的女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我委婉地拒绝了他人眼中的捷径。博士毕业后,我和女友申请到国外的博后职位。现在的我仍然会为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或忧虑,然而只要回家看到女友,我便感到无比的安心。导师的庇荫和帮衬很重要,可是对于我而言,和女友一起奋斗得到的牛奶和面包更有意义。成为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是福还是祸,因人而异。不管读博过程多么艰难,能坚持下来就已经是英雄了。至少可以骄傲地给师弟师妹说:看吧,目前为止我是陪这台仪器最久的人。

可不哀邪

博士工作11年,月薪9000,面对十倍的年薪,他接受了,你怎么看?

博士研究生是中国的最高学历,大部分普通人对于博士的看法都是:智商超高,工作轻松,薪资高,不受老板压榨,说走就走。近日发生的90名中科院博士研究员集体辞职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看法:原来博士过得比外卖小哥还惨。工作11年,从入所到现在,月薪9000,一分不涨在90多名辞职者中,薪资待遇问题一个重要的辞职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研究员爆料:博士毕业的他,工作了11年,月薪一直都是9000元,外面物价年年上涨,就只有工资一分不涨。老婆孩子在老家就靠着他9000块钱的工资勉强度日,他几乎连家都养不起了。就连三四线城市随处可见的外卖小哥每月都有一万多的收入,一个苦读二十多年的博士生毕业后一个月工资竟然只有9000块,简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培养一个博士需要多少资源呢?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需要16年,从大学毕业到博士毕业最少需要5年,最长9年。如果一切顺利,一个博士最少需要21年的培养时间,其中还不包括学习产生的高额费用,实验的昂贵材料损耗费,自身付出的精力等等,花费的金钱不少于上百万。如果怀揣梦想,苦心攻读21年的时间就是为了9000的月薪,大可不必。现在9000月薪的工作随便找,别的不说,在北上广深,外卖小哥的月薪随随便便都能破万。学术界的潜规则小学生研究肿瘤获奖论文竟来源于父母手底下的研究生;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被导师卡论文不给毕业,做牛做马为导师接孩子,买菜做饭长期抑郁导致轻生自杀;2018年,某导师窃取研究生学生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获奖,学生毫不知情……中国学术界的黑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算是博士毕业之后也还要继续面对学术的潜规则。前日,厦门博士生导师王诺宣布退出学术界,称对学术界体制绝望。在现如今的学术圈里,你的导师是某某名师,不管你研究论文写得再怎么差,评委也会给你一个高分;如果你没有名师,就算论文写出花来,评委也不会认真评价,学术出身代表了你的学问是否高深。学术界还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熬资历。年纪轻代表你见识少,学问浅,不懂事。许多倚老卖老的平庸者喜欢对“出风头”的年轻科学家指手画脚、指指点点,喜欢批判一切事情。不管是对还是错,反正资历老的总是对的。中国人的道德绑架和偏见每当一个天才科学家加入美国科学院的时候,国人总是怀揣恶意地批判这位科学家,至于背后有什么苦衷就不是“键盘侠”们会去考虑的了。被誉为清华“最美女教授”的颜宁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一张拨弄试剂的照片让无数人为之着迷,然而,她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的年轻与颜值,更重要的还是她的才华!颜宁在美国留学后回到了中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清华大学任教10年后,颜宁又突然选择重返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她这一走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今颜宁已经42岁了,未来她还会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吗?颜宁曾说不认识XZ,结果被某明星的粉丝炮轰微博账号,导致账号被封停。一个对国家贡献如此之大的科学家,居然因为不认识一个明星导致被网暴,属实让人目瞪口呆。由此可见,,中国科学家地位、待遇有多低了!或许就是因为对于祖国太失望了,颜宁才会选择返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小结当一个国家的娱乐行业发展超过科学研究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走上娱乐至死的道路。希望我们要做一个理智的网民,不要道德绑架一些选择其他道路的科学家。人总是要吃饭的,如果一心一意为国家做贡献,舍身忘死地钻研科技,结果反过来一看,自己的薪水居然连家庭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还要遭受“网络圣母”的道德绑架,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辞职也不是没有苦衷的。希望大家能理智看待这件事情,不要人云亦云,随意辱骂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这句话说得没错,但是这要建立在科学家不为生活所困扰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科学家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那么如何能保证对祖国的足够热爱呢?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