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磅!上海市公示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理昧

重磅!上海市公示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20〕22号)要求,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现将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自主审核单位推荐名单,以及申请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7日至2020年12月11日。如您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书面提出,并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如以单位名义提出意见的,必须署名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联系人:束金龙,杨雪;联系电话:23116724,23116734;地址:大沽路100号3304室,邮编:200003。2020年上海市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新闻来源:上海教育网回复下载关注“奈园”(ID:inaiyuan),回复关键词“学位授权”,即可下载奈园小编整理的“2020年度上海市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材料”部分文档。

是国马也

在读博士,上海有房,仍被老丈人嫌弃:利己主义之下是情感交易

刘诗诗主演的《流金岁月》,最扎心的一幕:蒋南孙的父亲嫌弃女儿的男朋友章安仁的房子在浦东三林,属于外环。“你这个房子,虽然是在上海辖区,但是对我们来说,实在太远了。”他一来就给了章安仁一个下马威:“你要是娶南孙的话,不是你带几袋保健品,几袋点心,就能搞定的。”章安仁信誓旦旦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让南孙的生活比别人更幸福。蒋南孙也态度坚定地表示:“住在复兴路,我也没觉得有多幸福啊。”蒋爸:“住在复兴路你不一定幸福,但是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你肯定不幸福。”章安仁与蒋南孙的差距,在他第一次去南孙家时就显现得淋漓尽致。往小了讲,差距是:你逢年过节才吃得起的,就是人家的家常菜而已。往大了讲,就是“圈子”不同。婚姻中的男女就像人的两条腿,要“登对”才能走得好。章安仁的身上,或多或少有现实的影子,而“高攀”婚姻的痛,自古就有。唯一不同的是,有人的爱情输给了“门当户对”;有人跨越道道鸿沟,成就了一段佳话。其实真正需要“门当户对”的不是爱情,而是生活。婚姻也无所谓高攀不高攀。门当户对,并不单是指钱财,权位,还有文化积淀,人生观念等等。而蒋南孙最后没有选择章安仁,不是因为两人的圈层不同,而是章安仁和蒋南孙的爱情之下,其实各自都存着利己主义。他要的是体面地活着,她要的是没有精神瑕疵的伴侣为了争取留校名额,章安仁的做法坐实了渣无疑。他千方百计寻找王正义的把柄,好不容易从女朋友那里得到了一点有效信息,他毫不犹豫把王正义给举报了。如果说这件事是导致蒋南孙爱的天平偏向王正义的开始,那么章安仁做的这件事也确实没有考虑到女朋友的感受。王正义是董教授的爱徒,而蒋南孙考博的教授正是董教授,只要他一举报,所有人都会知道他的信息来自于他女朋友,他很有可能毁了蒋南孙的前程。与其说章安仁是小人之心,不如说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所以他才会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做法,包括和蒋南孙的恋情。可是他的一句话,还是震撼了我,我想这句话也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了吧。他说:“我从小到大,我花的每一分钱,都要我自己去付。”当蒋南孙在为一周某一天的早餐重复而大发雷霆的时候,章安仁还在为生活费而发愁。蒋南孙需要的是单纯的爱情,宁愿坐自行车后座上笑,也不坐宝马车里哭的爱情,那样的爱情单纯的没有任何杂质,甚至连未来都不用思考。这样的爱情,看似美好,可遇到现实就支离破碎。她无法理解章安仁为“面包”放弃爱情的做法,她不能接受章安仁品质上的一点瑕疵。不同世界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白富美”看上“凤凰男”:爱情不是交易我一直以为章安仁是个“狠人”,他波澜不惊的外表之下,有颗善于伪装和隐忍的心。他通过告发王永正获得了留校资格,当他拿着沉甸甸的证书去蒋南孙家作客的时候,蒋爸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油腻腻的外卖直接压在证书上。章安仁竟然面不改色,强压下自己的情绪,没有去阻止,也没有露出任何不悦的神色。当他最看重的东西,被别人无视和践踏,他还能忍得云淡风轻,他要不就是真爱蒋南孙,要不就是把她当做自己的跳板。很显然, 是后者。蒋南孙最吸引章安仁的,可能只是她“有钱人独生女”的身份,所以当蒋家破产时,他迅速抽身离开。蒋南孙看上章安仁的,更多的也是他“穷小子”身份带来的安全感。原生家庭告诉蒋南孙的是:嫁给有钱人不会得到幸福,尤其是嫁给像蒋爸那样的人。当她满以为章安仁就是她的真命天子的时候,却发现了他人性的阴暗,她开始无法接受。他们的爱情,就好像是一笔交易,两个人都想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彼此都想将爱情视为救命稻草。最后感情不堪重负,垮塌了。承载了太多私心的感情,注定走不远。失衡的感情结局都不完美吗无论是《流金岁月》里的蒋南孙和章安仁,还是《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他们都没有在一段失衡的感情里成为更好的人。那么失衡的感情就注定失败吗?还是要看人。我在社群里认识的一位朋友,她认识她先生的时候,她还是个在工厂做统计的小文员,每月2800元的工资,而她的先生,大她8岁,是一家企业的副总。她的原生家庭也好不哪里去,虽说是家中独生女,但父母烂赌,她从小是在舅舅的接济之下才勉强完成了学业。当她和她先生结婚的时候,所有人包括她的父母,都说她高攀了,她都一笑置之。婚后她就辞职了,她先生送了她一辆价值15万左右的车子。她先生工作比较忙,有段时间出差三个月。于是她把车子卖了12万,用卖车的钱投资了一个项目,如今她的网上商城越做越大,收入也早已超过了她的先生。疫情的时候,她先生的事业几乎停滞了,但因为她的生意都是在线上,所以依然做得风生水起。她说她很感激她的先生,认识她先生之后,她的思维和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很多人不看好她的婚姻,可现在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13年了,不但恩爱依旧,而且他先生现在做什么事都会先和她商量,他们之间的而关系,早就由高攀,变成了共同进退的伙伴。张爱玲说: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一段感情牢不牢固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物质,而是激情归于平淡之后,还能不能相互吸引。

越冢

“抢人了”!上海再拓人才落户范围:本地四所高校、世界双一流高校应届硕博可直接落户上海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严格的人才落户政策,让上海这座立志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超大型城市在控制人口规模和抢夺高端人才方面多年来一直首鼠两端。尽管对于高精尖人才,上海不吝怀抱,但是更多的人依然被挡在落户门槛之外。而在9月23日,上海发布的一份《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下称“办法)激起了波澜,业内人士直呼这份办法预示着上海也开始向其它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看齐,甚至是要“抢人”了!《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份由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的办法文件,明确提出了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4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此外,文件还提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因此,交大、复旦、同济和华师大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符合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以前在上海本地高校毕业的学生在上海就业,都是属于集体户口,如果去外地,户口还会迁回原籍或者外地。现在以复旦、交大、同济以及华师大为例,这四所学校的本硕博三类学生只要积分达到72分评判标准,就可以落户。最大的利好是这些毕业生将有资格在上海买房,享受一系列等同于上海户籍的各项社保、子女教育、医疗等资源。”对此,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教授陆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人才落户新政划重点本报记者梳理历年上海人才积分落户政策发现,23日公布的办法,保持了一直以来的72分的要求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四点变化:一是应届博士(免打分)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对学校和专业基本没有要求;其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另附名单)硕士应届毕业生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而且中科院上海各所,以及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同样如此;第三是如果考取硕士研究生之后,学校不在世界双一流学校名单中,但是所就读的学科是世界双一流学科的话,也可以凭应届生政策落户上海;第四如果继续保持本科是北大清华的应届生,现在增加了上海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同样可以落户上海。“比如说你本科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几所大学中的一所,那么从今年政策实行开始,应届毕业生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但是继续保持本科是北大清华的应届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考取硕士的时候,学校和学科并不在双一流学校名单中,但是你本科是双一流名单中的学校,那么在你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的时候,你同样可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对此,上海一位长期研究人才引进的负责人唐杰(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新办法实施后,有多少今年上海四所学校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能直接落户上海,也成为关注焦点。对此,唐杰表示,上述4所大学理论上能带来上万的高素质人才落户上海,但考虑到上海本地生源、毕业后相当比例学生本就会在上海工作等情况,新政真正能够带来的增量其实要低得多。本报记者也查阅复旦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了解到,该校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达7726人,其中本科生2542人、硕士生3782人、博士生1402人。其中,3623名毕业生奔赴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等重点地区就业,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毕业生有2984人,数量最多。同济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则显示,该校2019年毕业生总数为7535人,其中,博士毕业生648人,硕士毕业生3087人,本科毕业生3800人。毕业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地区,其中生源为华东地区的毕业生最多。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毕业生共8944人(不含港澳台及留学生),其中博士生1352人,硕士生4035人,本科生3557人。从就业地域来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省市为上海市,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分别为772人、2407人和539人。除上海市外,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省市依次有: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北京市,毕业生总体更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就业。而上海华东师大2019届毕业生共6891人,包括本科生3249人、硕士3112人、博士529人,另有高职学历1人。从就业地域分布看,超过八成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比例高达72.87%,留沪就业比例为61.49%。另外,前往东北地区就业的比例最低,仅为0.57%。“从新政看出,上海是希望本地四所大学更多的毕业生留沪就业,其实根据以前的数据也能反映出这些高校毕业生大部分都留在上海,而且获得落户的机会也比较高,那么现在这个新政放开能够产生的增量是否会出现井喷,还有待观察。不过对于外地的双一流学校,相信这个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上海毕竟作为国际性城市比其它城市更有优势。”对此,上海市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的一位匿名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渐进式放开抢人才事实上,从2018年起,上海开始逐渐放开人才落户的政策,及至今年刚刚发布的办法,上海人才落户的门槛愈加降低。“城市,意味着人的聚集。如果没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没有持续不断的流入人口,这样的城市很容易陷入停滞的陷阱。而且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居民的房产也才保值增值,否则房价不但不涨,甚至会下跌。”对此,有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出大招拼抢人才,从2017年以武汉、成都为首的二线城市喊出“留住百万大学生”的口号开始,二线城市此起彼伏地推出各种人才新政,落户、购房、创业、租房、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优惠政策层出不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更是明争暗斗,加入“抢人”大战。到了2018年,城市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按捺不住加入战局,一场史无前例的抢人风暴正席卷全国并且持续升级。2018年3月北京出台“近十年最宽松的落户政策”,5月天津推出“直辖市史上最低落户门槛”。而上海直到2018年3月26日,才发布了《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这份方案显示13个科技领域的人才及其家属可直接落户上海;2018年8月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当年的政策增加了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2018年符合该政策的申请,受理时间可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全文公布,受人瞩目的是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人才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同时,外来人口买房资格从社保或个税需要缴纳5年降至缴纳3年,购房资格从原来的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分析指出,上海一系列的落户政策,目标非常明确:人才,高质量、高收入的人才且是年轻人;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上海有所放大,不仅境外高端人才,而且境内高学历人才都有望纳入政策之中,定位更加清晰,影响也更为深远。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人才需求正在分化,马太效应显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费穆版

浅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什么时候能拿下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校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它是一所拥有跟211985、“双一流”建设高校相近生源的普通本科高校,它位居上海松江区,位置有点偏僻,但是,不影响它超高的分数线!美景建筑但是,超高的生源似乎并没有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资源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小编说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也希望上海外贸大学的校友不要喷我,临近的浙江财经大学2003年才正式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于80年代就是硕士授权单位了,可是,发展远滞后于浙江财经大学,因为,浙江财经大学已经于2018年正式拿下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了,学科建设上,已经领先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2018年推荐的是上海电力大学,并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可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学科建设等方面仍然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博士授权单位的最低要求!静谧贸大据悉,上外贸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人才近7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100余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20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在校生近1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留学生500余人。可见,其研究生规模不算多。在学科建设上,该校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上,该校只有4个学科上榜,最好的学科是应用经济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也只获评B等级,无B+等级。时代贸大该校的综合实力跟分数线非常不匹配,而且,从目前的数据看,该校在2021年度拿下博士授权单位还是有难度的,据悉,上海市目标正在支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申报这一批的博士授权单位。所以,综上所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有望在2021年或者2024年正式拿下博士授权单位。

宁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申报博士单位!上海市正式公示申报高校名单!

文章来源:香蕉原创文章编辑:香蕉编辑信息来源:上海教育委员会官网公示2020年度新增硕士、博士单位申报工作正在各省市进行,很多省份也已经公示了,据香蕉观察,上海市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4所高校申报新增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商学院等申报成为新增硕士授权单位,具体最终申报谁,还不得而知!申报公示(一)申报博士单位的高校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1984)(1)化学工程与技术(2)材料与化工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986)(1)应用经济学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6)(1)机械工程(2)工商管理4、上海政法学院(1998)(1)法学(二)申报硕士单位的高校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08)(1)审计硕士(2)应用统计硕士(3)金融硕士2、上海杉达学院(2005)(1)护理硕士(2)电子信息硕士(3)金融硕士3、上海商学院(2007)(1)旅游管理硕士(2)国际商务硕士4、上海建桥学院(2010)(1)国际商务硕士(2)新闻与传播硕士5、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2)(1)艺术硕士从申报结果来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独立硕士授权的时间最长,早在1986年,该校就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到如今,已有34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虽然1984年获得硕士授权单位,但是,当时该研究所还不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该校独立拿下硕士授权单位是在2013年,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2006年还要晚了7年,上海政法学院于1998年拿下授权单位,所以,如果在这四个学校里选择2个申报,香蕉认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希望最大,原因是,上一批上海市推荐的是上海电力大学,这一批应该要统筹推荐人文社科大学了。

快乐送

上海拟正式推荐申报2所博士3所硕士授权单位!

前段时间,上海市公示了相关学校申报学位新增授权点和授权单位的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上海市正式决定推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申报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推荐上海商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三所高校新增成为硕士授权单位。目前,正处在公示期!相关信息请登录上海教育委员会官网公示公告栏查看!申报高校名单据小编了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申报了应用经济学一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申报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博士)、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相关新增硕士单位首轮申报的硕士授权点如下:(1)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硕士、国际商务硕士;(2)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审计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可以发现,首轮申报硕士授权点的高校均申报的是专业型硕士授权点,这也符合当下的相关政策,毕竟这些高校属于新建本科,学术科研实力有待提高,一次性批复过多学位点或者批复学术型学位点可能会导致质量不过关等问题。据小编了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80年代就获批成为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了,如此老牌的高校却还没有博士授权资格也确实说不过去,上一批上海市推荐申报博士单位的高校是上海电力学院(现已更名上海电力大学),是一所工科高校,今年推荐一所商科学校,也体现了上海市的完美布局规划能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虽然在2013年才正式拿到硕士授权资格,但是其合并来的研究所早在80年代就拿到了硕士授权资格,而且本轮申报的学位点都属于化学领域内的学科,是该校的强项,也直接来源于这个研究所的实力积淀,所以,小编认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获批成为博士授权单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大追捕

都是本科学历惹事,上海交大博士求职遭拒,第一学历真那么重要?

考上985、211高校,曾是一届又一届高中学子的梦想。只要考上了这两类大学,将来的就业就会有更多的筹码,否则就业将更加折腾。这也是每年很多高考失利的优生,不得不复读,来年高考再次冲刺985、211高校的原因所在。不仅仅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要受到本科就读高校知名程度的影响,就算是读了硕士、博士,而且还是985的硕、博毕业生,因为本科学历而影响求职的也不在少数。上海交通大学一位毕业的博士生就遭遇了这样的求职苦恼,因为他的本科高校连211也不是。这是一位学法的博士,有过3年的工作经验。按理说,这样有实战工作经验的人才,应该成为猎头争相哄抢的对象才是。然而,毕业时隔三个月,这位法学博士仍旧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位上交法学博士的多次求职经历中,有一次求职被拒让他很是难受。原因就在于TA的本科院校就读的是湖北工业大学,既不是211高校,也不是985大学。就这样一个理由,上交毕业的高层次人才惨遭拒绝。拥有博士学历仍被HR拿学历说事,并且还拒之门外,这让不少研究生感到懊恼,甚至还有人怀疑道:既然如此,那攻读硕、博研究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像这位上交博士的求职故事绝不是简单的个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求职场上还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没有光鲜靓丽的本科学历,即使硕士、博士都毕业于名校,在求职过程中也会时常卡壳在本科学历上。为此,不好网友表示愤怒:第一学历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就难道不是就业歧视吗?针对这种情况,挖挖机专门去招聘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公司对招聘对象的本科高校要求严苛,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世界500强这一类的知名企业,对应聘者第一学历都比较看重。相反的,中小企业在招聘时则更注重个人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挖挖机也特别咨询了一位资深HR。在他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学历人员的不断增长,HR面对的是众多的求职者的优秀简历,如果将每一份简历都认真筛选,这将有非常庞大的工作量。要迅速从一群优秀的人里面快速找出更优秀的那一个或几个,看第一学历则成了最简单、最省时省力的甄别方法。说实在的,HR拿第一学历说事,真有点儿就业歧视的味道,但这就是现实。很多二本,三本,甚至一些“双非”高校的一本学生,因为不甘心自己将来的工作或生活为第一学历所限制,就通过考研、读博以及出国等方式来改变今后的人生轨迹。在挖挖机看来,第一学历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哪儿,学历都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能力水平的唯一标准。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英雄不问出处,更有大器晚成者。本科学历虽然代表着过去的成长,但考研、考博也是用的同一张试卷来选拔人才,这份成绩更应该被关注、被重视才是。用人单位可将第一学历作为招聘员工评价其才能的依据,却不宜将第一学历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更不宜以第一学历直接将求职者否决掉,这样难免会错失一些有用之才。可以预见,在大学生就业实践中,当前和将来一个时期,这种拿第一学历说事的用人单位,仍将持续出现,想要完全扭转这种这种社会现象依然任重道远。教育部日前表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广大毕业生应秉持积极的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的心理预期,先就业再择业,筛选出与自己学历、特长和经验等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更要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改变大环境很难,需要以时间换空间。与其一直执着于学历这个门槛,倒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持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靓丽的第一学历,也不必气馁,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是毕生应该追求的主旋律。(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腐女

上海实力很强的一所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是全国重点大学

大学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多城市中的大学都有学科优势和教育能力,而且不少城市的大学能力是很强的,除了是城市中的重点大学外,也有很多其它地域性的大学,而且在这些大学中看来,它们所具有的潜力意义也较大,同时也能体现出很强的社会意义,毕竟从这个角度看,这所大学的学术能力还是不可被低估的。这就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城市中已有的大学或学院数量的很多,它们也能通过建设更完善的学科体系,以及是在区域中形成比较强的带动能力等,能获得更多本地学子的认可,所以从这所大学的发展意义依然很大,也能起到很强的发展推动价值,毕竟是当地城市不可缺少的教育产业组成部分,也能体现出很强的学术价值。这所大学是比较有名气的,它在上海有3个校区,分别是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每一个校区的学院建设能力都比较突出,是一所理工类的全国重点大学,虽然它不是985工程大学,却入选了我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等院校,同时也是211大学,所以从地位上说,这所大学在全国的地位都不是很高的。另外,从这所大学的其它角度看,它也被定位是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与全国很多的知名高校是看齐的院校了,而且这也是当地大学在发展上的能力体现之处,毕竟是能彰显出比较强的发展作用,也是上海实力很强的一所大学,还是从原名华东化工学院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大学了,也显得其大学实力是多么突出了。再从其大学的学科建设上看,在其大学内,它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和二级学科博士点83个,以及是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和二级学科硕士点129个,这些都是其大学对外培养学子的优势之处,而且也获得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和培养,毕竟这所大学为上海的人才培养也起到了比较强的社会意义,也显得更具教育作用了。通过建设一所实力很强的大学,它们对一个省份的人才培养都起到了比较强的社会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很多其它大学的进步,只是在对不少人看来,每一所大学的发展区域能力也不同,从潜力上说,它们的区域学科建设价值也不同,但实力却是很不容低估的地方,毕竟是当地城市在大力支持的高等学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仁可为也

26岁女博士获聘副教授!赞誉和质疑都来了……

今天这样一则新闻引发关注近日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更新了教师信息名录其中,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晟曼的官方简历显示,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湖南大学官网 图2020年7月,李晟曼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博士三年,日复一日实验 据悉,李晟曼曾获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其中李晟曼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图片来源:华中大光电研究生李晟曼讲述她整个博士生涯的科研经历:持续三年日复一日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积淀了今天的成就,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还展示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最后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过程跌宕起伏。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科研遇到坎坷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从而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小套路来欺骗自己。科研之余喜爱运动 据华中大光电研究生公号介绍,李晟曼在科研之余,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活动,是一名运动健将。她一直坚信:唯有强健的体魄能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游刃有余。曾经获得包括2015-2016年马鞍山冬季5km长跑的冠军,凯默杯羽毛球团体赛冠军,光电学院党支部羽毛球赛亚军等荣誉。热搜之后,赞誉和质疑都来了 不少网友称赞李晟曼:有颜又有才,后生可畏不过,在知乎“如何看待湖南大学(985)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直接拿副教授职称?”的问题下,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网友也表达了对李晟曼学术能力的认可。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教师招聘公告就提到,学院计划未来三年引进50名海内外优秀青年教师,包括有正式编制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岗位。招聘的要求是,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以及较强创新能力。记者注意到,在招聘岗位与需求一栏规定,具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而非必须。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不奇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比如,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学者刘惠颖在2019年8月底已经担任了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李晟曼所在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有一名“90”后教授李东。出生于1990年的李东于2018年担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有出生于1991年的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少威,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更早以前,还有被媒体多次关注的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刘路。2012年,当时只有22岁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被破格聘用为母校的教授级研究员,一时万众瞩目。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上观新闻、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湖南大学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长沙晚报、华中大光电研究生、知乎、网友评论等责任编辑:唐昱霄

匠伯不顾

北大清华本科生好消息:可直接落户上海?博士硕士无资格!

教育经济时代,城市在飞速的发展着,对人才的渴求也不断递增。不少城市在近几年都发动了“抢人”大战,成都、武汉、长沙等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送工作、送房子、送户口等等......按理说北上广深这种超一线城市完全不必担心“人才流失”问题,但是从近日上号颁布的一条规定来看,上海也将加入到这个“抢人”市场中来了。北大清华本科生好消息:可直接落户上海?根据上海颁布的《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中,有一条格外引人注明——以清华北大为试点,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通俗点讲,意思就是如果你是北大清华毕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那么你就可以凭此在上海直接申请落户了(2018届毕业生申请日期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博士硕士无资格!规定中虽然明确规定了清北本科生可直接落户,但是对于毕业于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却并没有“一视同仁”,这类人需要积分达标之后才能申请落户上海!不少人不禁觉得不公,但从网友的态度一看,发现大家竟然都是表示支持和理解?不少网友觉得,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生要比研究生难太多,含金量自然也不可比拟,第一学历还是很重要的!上海这样规定也无可厚非!毕竟对于同一个学校而言,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也有网友表示,上海的做法是对的,总体上看,北清学生的档次高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这是事实!这些学生的总体潜力高于其他院校的,北清的教学水平质量也是高于其他的。对于上海的做法和网友的评论,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作为一个局外人,你觉得硕士、博士应该也纳入直接落户上海的新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