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科+博士只需6年,北大试点的博士培养计划:真香还是加速内卷?瞻明

本科+博士只需6年,北大试点的博士培养计划:真香还是加速内卷?

近日,知乎上一则题为「如何看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强基计划 6 年本博连读的火箭计划」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收获了超过 100 个回答。一如问题的火爆,这个被大家关注的「火箭计划」确实也十分劲爆,具体而言,这次被网友们热议的北大物院强基计划「3+X」培养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加速计划,本博共计 7 年;另一种是火箭计划,本博共计 6 年。两个计划的共通之处便是本科缩短为 3 年,保研申请从大三结束的暑假提前至大二结束的暑假,区别在于火箭计划拿到博士学位只需要 3 年。试想一下,大家本科毕业需要 4 年,再读个硕士需要 3 年,加起来一共七年,而坐上火箭的北大物院学生,已经喜提博士学位。听起来,可不是真香吗?本博计划「真香」的背后,却是强基计划的遇冷6 年时光,拿到两个学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然求之不得,但与看起来「真香」的培养计划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强基计划」的集体遇冷。2020 年 1 月 15 日,《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宣布自 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将招生专业局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且探索本硕博连读,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即便存在上述这些优惠政策,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首届招生还是遭遇了大范围「的遇冷」,不少大学都发布了强基计划的补招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补招 9 个专业共 46 人,补招比为 21.9%;北京理工大学:补招 4 个专业 67 人,补招比为 44.6%;西安交通大学:补招 5 个专业 71 人,补招比为 33.8%;兰州大学:补招 6 个专业 65 人,补招比为 30.9%;南京大学:补招 6 个专业,补招人数不超过 69 人......然而,没有补招的高校也不等于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官网信息介绍,该校今年强基计划指标 120 人,但只录取了 64 人。至于北京大学这样的「世一大」是否招满了人数,由于没有公布招生计划,我们并不得而知,但是大家可以从 842 这个数字中自行品味一番。在「强基计划」招生遇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制定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培养计划也未尝不可,要是对来年的招生产生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止「火箭计划」,这些年来加速的博士培养对于博士培养而言,「火箭计划」无愧于火箭二字,6 年完成本博,喜提学位,除了北大物理学院之外,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也有类似的政策。根据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介绍,「鹿鸣书院强基班」将打通本硕博 3 个教育阶段,通过「3+5 本博直通」项目探索我国自主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的方案,虽然需要 8 年才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考虑到生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8 年也算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对于「鹿鸣书院强基班」的本科生而言,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实验室轮转;大二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学院提供相当于硕士生的研究和学习条件以及奖学金;大四通过博士开题报告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享受优越的博士奖学金。事实上,不止是「强基计划」的各种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博士培养计划一直在加速,硕博连读、直博生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硕博连读: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一般在硕士二年级时进行选拔。复旦大学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相比于本科毕业(4 年),再读完硕士(3 年),申请博士(4/5 年)而言,硕博连读(5-6 年)和直博(5 年)在培养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除了通过直博、硕博连读缩短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一些高校还明文缩短了博士生的最长有效修业年限。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今年 9 月份,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公布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改革重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推进博士生和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具体而言,自 2021 级起,将博士生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 8 年改为 6 年。随着「强基计划」培养计划的出炉,博士培养进一步加速,结果孰好孰坏,仍未可知。新学制:「真香」?还是加速「内卷」?制定培养方案是学校或者学院的职责,但是读本、攻博的还是学生本人,对于这样一个火箭般的培养计划,选择之前,着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毕竟,计划虽然香,但是真的可以按时毕业吗?可能,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在美国,博士生入学后十多年才毕业也是很正常的事。图片来源:NSF而在我国,根据一项调查数据,2011 年以来,北京大学每年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均超过 40%,更有甚者,根据厦门大学 2015 年的官方数据,博士生延毕率超过 60%,这意味着许多博士生没有办法在规定的基本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除了可能的延毕问题,将 8 年乃至 10 年的本科、博士培养压缩到 6 年完成,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博士生的心理状况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2017 年,Science在线报道了一项精神健康调研的结果,发现 51% 的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压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图片来源:Science2019 年,Nature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6300 名研究生中,有 36% 的研究生曾因为压力导致的抑郁寻求过外界的帮助,中国学生存在抑郁的比例甚至超过 4 成。对于「强基计划」培养的本科生而言,过大的学业压力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英才。抛开可能的延毕、抑郁问题,「火箭计划」的快速培养或许可以在未来的数年里培养出一批 23 岁、24 岁的博士,相比于其他培养渠道培养出的博士,这些「小博士」们争出了 3-4 年时间。要知道,对于就业而言,无疑是很大的优势。以厦大南强青年拔尖人才为例,计划明确对应征者的年龄做出了规定,B 类人才不超过 33 周岁。图片来源:厦门大学还在为毕业苦苦挣扎的诸位,闻到内卷的气息了吗?

孙卿

不看培养方案读博士——自行规划博士研究经历

《Nature Brief》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明对博士项目的自行规划建议。在文章中,提出了5个对于博士规划的要点,分别是:尽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Start early to create an interesting topic)写一份令自己感到满意的课题规划书(Write a catchy proposal)选择就读的地点,并熟悉一下当地的行政需求(Choose a location, and get familiar with administrative requirements)寻找合适的指导者(Find the right supervisors)申请项目基金时,不要死吊在一棵树上(Do not bet on a single horse when applying for funds)在《Nature》2019年11月26日刊发的相关文章《PhD students in China report misery and hope》中,有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学生对他们博士生涯的满意程度,比国外学生的满意程度更小,而且也更加失望。事实上,有些博士生的研究生涯并不那么美好。在《Nature》2019年11月13日刊发的文章中,报道了有关于 Marina Kovaevi 的研究历程。首先,她从医药化学转向计算化学,而且还更换了研究地点。其次,她在完成研究的同时,兼职工作以满足学费需求。更不用说,长时间在实验室里的工作。由此看来,上述五点是对自己博士规划的重要方面。总结下来,规划的重点也就是两个方面:课题和基金。自然,对于课题的规划越是详细细致越好。而在申请项目基金时,应当看清申请项目的基金要求,选择适合自己又能够完成的课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博士研究项目。相关信息来源:《Nature》2020年1月31日刊发的文章《Design your own doctoral project》doi: 10.1038/d41586-020-00268-1《Nature》2019年11月26日刊发的文章《PhD students in China report misery and hope》doi: 10.1038/d41586-019-03631-z《Nature》2019年11月13日刊发的文章《PhDs: the tortuous truth》doi: 10.1038/d41586-019-03459-7

黑咖啡

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启动博士生培养计划

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启动博士生培养计划阿里巴巴宣布,将携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正式启动博士生培养计划,该计划除了向准入者提供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资金外,每人每月还将获得5000新元(约2.5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津贴。顺丰航空开通“深圳—新加坡”国际货运航线顺丰航空正式启用B767-300型全货机开通“深圳—新加坡”国际货运航线。这是继8月5日“深圳—金奈”首航运行后,又一条由深圳直飞海外的货运航线,随着新航线的开通,顺丰航空国际通航城市增长至13个。Muving图在美国城市推广共享摩托车Muving的电动摩托车和Bird电动滑板车一样,可以用一个应用程序来解锁它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计费。但是,与电动滑板车相比,电动摩托车速度更快、行驶距离更长和行驶体验更好。摩托车兼容了一些汽车和自行车的优点,更增加了便利性。不会在人行道上乱停乱放,同时不会影响市容市貌,但凡骑行摩托车的人,都被鼓励使用头盔和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猫眼野心 不止是做“国内最大票务平台”港交所披露猫眼娱乐的招股说明书。猫眼从在线票务销售起家,在近几年已经发展成集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和广告服务等的娱乐服务平台。电影市场的商业潜力,也是猫眼得到众多投资方垂青的原因。猫眼已经不再只是票务出售平台,而是涵盖了发行、宣传、内容整合营销等的多业务组合。送餐机器人将要飞入寻常餐饮店三亚喜来登酒店的餐厅里,满载佳肴的机器人正在繁忙的人群中穿梭,为焦灼等餐的顾客送上美食,这是普渡科技的首款送餐机器人产品──欢乐送机器人。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定位导航算法、算力、万物互联等底层技术的快速突破,以及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的机器换人的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配送机器人这个朝阳行业将经历更为长久的高速发展。

柔节

浙工大启动首轮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正式启动首轮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打造“本科生选拔、研究生培养、青年英才培育”全链条的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体系。据悉,培养计划采用“3+1+X”模式,入选本科生可以在2020年秋季,也就是大四上学期,提前修读博士课程、进入研究课题。“3”是三学年本科学习“涵养期”、“1”是入选学生,在本科第四学年进行为期一学年本研融合学习“转换期”、“X”则是X学年博士阶段学习“表达期”,完成相关学科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其余学分。培养后期更加注重国际联合培养与科研合作,引导青年学子走向国际学术前沿。(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陈曼姣 方喆)

僵尸王

博士也要扩招了?6所知名高校2020年博士招生计划出炉

3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一条明确指出:(十四)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综合考虑有关高校高水平师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任务,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等情况,安排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积极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办法,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继硕士扩招、博士后扩大岗位规模之后,部分高校博士扩招似乎也有新动作。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以下为6所知名高校在2019年与2020年的博士招生人简章中相关博士招收人数的公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南开大学南开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9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南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东南大学东南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20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9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9年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0年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备案导师1278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70名。2020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以下是明确表示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的3所高校河南大学2020年3月31日,河南大学召开2020年第3次校长办公会议:会议研究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有关事宜,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要逐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要调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广州大学近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动态中更新,2020年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均大幅增长,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至2281名,增幅达30.2%;其中学术学位632人、专业学位1649人,分别较去年增加36.5%和28%。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至104名,增幅19.5%,其中学术学位77人、专业学位27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0%和58.8%。指标数、增幅率双创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之多。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增加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教育部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58人(学术型41人、专业型17人)增加至73人(学术型50人、专业型23人)。博士研究生扩招质量难保? 中大校长回应:“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去年的两会,罗俊就提出要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称,通过调研发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偏小与高水平创新人才需求迫切之间矛盾突显。“就中大来说,在保证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指标外,一般都是2-3个教授去竞争1个博士生指标,一批优秀教授并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罗俊说。博士生扩招引发培养质量下滑的忧虑,罗俊果断表示:“不存在必然联系。”他强调,这个要看主流,而不应该以偏概全。罗俊认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导师,“一流的大学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导师是否优秀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优秀。因此,他认为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其次,严师出高徒,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还必须狠抓培养过程。要让博士生在四到五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历完整、严格的科研学术训练,强化学生的原创探索意识和独立创新能力。

金蜘蛛

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来了,实行“3+1+X”培养模式,毕业就是博士

5月6日,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发布了2020年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简章。简单地说,强基计划就是在国内36所试点高校中实行的一项与基础学科相关的自主招生模式。以前的自主招生本来出发点挺好,但是被高校玩坏了,各种热门专业各种自主招生,这也加分那也加分的,现在统统大面积取消。重新洗牌回归本质,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基本上都是数理化生历史文学等基础性学科。下面以山东大学为例来简单说一下强基计划的要点:01啥时候报,怎么报?报名时间为2020年5月10日至30日,入口为教育部为各校设置的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考生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注意了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不能说你先报个清华大学的,没录上再去山东大学,不准,只能报考一个学校。02谁有资格报名?一般地强基计划报名资格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考成绩优秀,山东大学为一本线上60分(理工类)或40分(文史类);另一种是五大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考生(高考分数不低于一本线)。由于招生计划稀少,山东大学总共才180个招生计划,招生人数最多的数学专业也只有40个人,基本上平均到每个省市的话屈指可数,如果不出意外,一本线上60分的门槛几乎形同虚设,因为现在的一本线实在是太低了,能在普通高考招生中上山东大学这个分数显然是不够的。03依据啥录取?报完名,靠着高考分数的1:4(比如招生人数为5,那么就20个人进入复试)确定进入复试(也叫校考),靠着竞赛的只要达到一本线直接进入复试。山东大学的校考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最终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85%+校考成绩*15%。可见强基计划的招生方式和考研有点类似,只不过初试(高考)所占的比例大了点。04对其他高考批次有影响吗?大家可以把强基计划想象成一种提前批次招生,如果你强基计划没通过被刷了,那么对后续的一本等批次招生是不影响的,但是你一旦被强基计划录取了,那么后续的高考志愿自动作废。所以报考强基计划还是要慎重,如果不是立志于进行基础学科研究,那么还是要慎重报考,毕竟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范围有限,专业都“偏冷门”,从目前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数理化生哲学历史汉语言等专业。05以何种方式培养各校对强基计划的学生培养自然是高配置师资力量,比如山东大学的“3+1+X”模式,直接是3年本科1年衔接X(一般是4)直接读研,毕业授予博士学位。当然,这种香饽饽群体实行的是滚动制,比如山东大学在第3、4、5学年末都会进行考核,以时刻确认你是直接本科毕业好还是转为读硕士或者直接读博好。不适合继续待在强基计划班的分流到本专业普通班级,优秀的普通班苗子也会吸收进来。06能转专业吗?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个“原则上”让小编难以解释,现在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生中途都能转大学,而这种模棱两可的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就难下定论了,可以确定的是想转专业特别难!你不能说我报名的时候选个竞争小的生物专业,中途转成数学或者别的相对热门的专业,要是这么随便转那设置专业干什么。另一层面,强基计划带有一定性质的国家战略需要,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破解“钱学森之问”的进阶版。山东大学的强基计划还是很牛的,比如数学专业研究生阶段设金融数学、密码数学、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研究方向,数学是山大的一张王牌,而这些数学相关的也都是热门专业。需要提醒的是山东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青岛校区,不在济南校区。强基计划虽然前途很光明,但是扎根基础学科研究(至少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博士毕业从大学入学起需要8年)的道路很艰辛。强基计划报考需谨慎,一旦被录取高考后续的志愿自动无效。

高墙内

2019年博士扩招成新趋势,中科院博士计划招生人数高达7000人!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高校招聘教师,大多要求是博士学历起步,稍微好点的高校是“三个985+海外留学/访谈”。除了高校之外,各地区也都出台对博士的好政策,不仅给房给车,安家费、引进费更是高达百万,总之待遇非常优厚。其实,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目前市场对博士这种优质资源的巨大需求量。——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在学研究生总规模290万人,并将“适度扩大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2018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多方面为“双一流”高校建设指明方向。《意见》特别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于是,清华大学首先开始大规模扩招博士生,其他一些知名高校也随之跟进。——根据2019年全国各大院校公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中所出示的招生人数统计,2019年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人数大约在7.5人至8万人左右,比2018年招生人数略有上浮,个别院校缩减,但是下降的比例几乎可以乎略不计。当然这些数据还是根据各院校博士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公布的数据累加起来的,并不完全包括全国所有院校的博士生招生人数。有小部分院校的招生信息当中并未明确公布2019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及人数。不过2019年各院校招生人数统计约8万人左右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另外,从历年博士招考信息当中可以统计出,全国各院校当中博士招生人数最多的几大院校依旧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这类985、211院校招生人数最多。其中,中科院依旧以7000左右的考博招生计划占据全国博士招生人数首位,其下清华、北大、上交大都以2200左右的招生人数居于第二位,最后是其他各地的985、211大学的招生人数也大多在1000以上的招生人数。我们知道大学的科研实力评估包含很多指标,包括国家级人才、科研经费、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成果、学科实力等等。对于高校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硬指标。而有一个指标是科研实力的整体体现,那就是博士生招生人数。为了达到一系列的指标,不少高校开始扩招博士,甚至大规模的扩招。——面对院校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博士,你的看法如何?《博士生扩招,数量和质量当“比翼双飞”》: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扩招,防止“撒胡椒面式”的普遍扩招。在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和博士生管理制度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实现数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新京报)国家这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应该走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向。一方面企业最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会胡乱选拔输送人才去进行深造,此外企业也能够为人才深造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金融智库网)很多博士生毕业已年近30,面临着工作、婚姻、育儿的巨大压力。应该允许部分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当然这个范围不宜过分扩大。(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博士学位的教育依然要走精英化的道路,不要在规模的发展上丧失博士学历的含金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亮)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就离不开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因此博士该不该扩招,其实不是问题,关键还在于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博士生扩招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仍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博士生培养要着力服务需求和能力养成

中原工程管具公司博士蔺刚(右),在西南项目部操作内防喷工具试压设备。张靖摄/光明图片中铁琶洲支线1标项目部邀请某高校岩土专业的王新宇博士把关坑底岩层变化处理技术方案。张长明摄/光明图片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博士毕业生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创新创造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动者,对于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获得并维持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20年的10万人,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优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一个关键问题。1、博士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教育目标单一,研究领域太过狭窄和专门化,主要以学科为培养单位;●不重视培养学生广泛而必要的通用能力,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博士生没有为学术界外部就业做好准备。博士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单一,无法适应个人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传统上,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学者或高级科学专门人才,期望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学术职业并为知识进步作出贡献。基于此,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学位博士占比约5%。然而,随着供需结构的转变,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期望均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一是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的多元化。近年来,博士生能够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只有一半左右(52%),而流向企业、党政机关等非学术部门的越来越多。从行业分布看也得到类似结论,除了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近四成的博士毕业生分布于其他各行各业。由此可见,旨在培养学术人才的博士教育目标和实际就业之间存在冲突和不匹配。二是博士生的入学动机、就业期望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四成以上的博士生认同毕业后获得学术职位越来越难,高校科研机构不再是唯一选项。尽管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依然是博士生毕业后的首选单位,但有接近甚至超过一半的博士生打算或愿意在企业、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寻求就业机会。单一的博士教育目标和模式无法满足个人的多样化职业定位。事实上,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知识创造和创新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业部门对高学历研究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科研机构等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因而,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发挥博士人才的社会价值,拓展博士生教育目标是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博士生培养内容狭窄和专门化,使得博士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随着博士就业范围的扩大,博士毕业生需要走出“象牙塔”,掌握更广泛的能力素质,并能够在不同的职业环境中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传统的学术目标导向下,博士生培养以学术能力为重点,不太重视职业能力或通用技能的养成。同时,目前一般以二级学科博士点(专业)为单元进行博士生招生、组织和培养,部分专业甚至只有1至2位博士生导师,“孤军奋战”的模式使得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和能力过于狭窄。由此使得博士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存在欠缺或不匹配:一是博士毕业生缺乏广泛的通用能力。针对博士毕业生和雇主的调查表明,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其他替代性职业,博士毕业生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以及口头沟通、写作、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项目管理等广泛的通用能力。然而,现有的博士教育体系强调专业知识、素养和学术能力,而无法为毕业生提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领导力、合作能力等就业市场所需的技能,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职业准备不充分。二是跨学科知识欠缺,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交流能力不足。当今时代,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需求前所未有,尤其是突破关键基础理论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往往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因此,即使是留在学术部门的博士研究人员,也不能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埋头写论文,而是需要具备跨学科交流、团队合作等新的能力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明确市场对博士生的能力素质需求是博士教育的重要问题。博士生培养不能停留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某个主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通用技能训练应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实上,拓展博士教育目标,强调能力培养正成为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趋势。2、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拓展博士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术目标转向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明确新时代博士生能力素质需求,建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以能力养成和服务需求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学位教育,以组建博士生院为抓手,落实和促进跨学科、产教融合培养博士人才。协调博士层次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学位教育,以满足社会不同部门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博士具有目标和项目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以及学术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一是要充分肯定专业学位等新型博士项目的价值意义,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重学术轻转化应用的认知偏差;二是积极洞察产业变革需求,增设工商管理、智能制造、研究开发等专业博士学位。可行的思路是升级工商管理硕士,设立工商管理博士(DBA),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管理人才;适应中国工业4.0和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需要,针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接近500万,但博士层次研发人员仅占0.9%的情况,可设立智能制造、研究开发和管理等专业博士学位,增进前沿知识和加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军人才。三是下放审核、审批权限,鼓励支持高校自主探索其他新型博士学位,如欧美国家已经开设的课程博士、论文博士、校企联合培养博士、产业博士等,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重新建构博士生能力清单和框架,着力培养具备“T字形”能力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博士人才。学术学位博士生毕业后并非全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实用技术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自主创业也是其重要的就业去向。这要求博士生不仅要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术能力和通用技能都是能力素质的重要维度,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建议拓展博士生教育目标,培养具备深厚专业技能和广泛通用能力,即“T字形”能力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建构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提出涵盖学术研究能力和通用能力在内的能力素质模型,引导博士教育变革和全面的质量提升;二是制定高等教育各阶段有序衔接的资格框架体系,明确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不同层次的资格要求,统筹安排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搭建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形成合作、开放、共赢的博士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需要构建政府、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增强博士教育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和速度。一是多方共同参与建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增强各项能力素质的透明度和适切性,促进博士生能力素质的供需匹配;二是建立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和合作平台,企业发布重大科研需求并提供配套科研设备,高校提供博士生等科研人员进行联合攻关;三是探索建立产业博士项目和人才资助机制,推进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包括合作编写教材、开设专业或通识课程,共同资助博士生开展前沿问题研究等。四是落实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主动对接和服务重大现实需求的动机和能力。总之,更好地培养博士人才,需要强化政产学研等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和协作,从而推动博士教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一体化,创造和实现教育、科技、产业和社会的融合发展。以组建博士生院为抓手,通过专业化组织、管理和服务,推进跨学科、产教融合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在“大科学”时代,借鉴国际经验,组建多种类型的博士生院,推动跨学科、跨机构培养领军人才。按照有序和可行原则,初期可按照科学研究领域组建跨院系的博士生院,如自然科学博士生院、工程科学博士生院等,校内相关专业都可以加入,设立跨专业的大课题和攻关方向,联合组织招生、管理和培养博士。后续可以探索组建跨机构、跨地区的博士生院,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大科学计划”,形成大型学术网络,满足社会各领域对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博士生院是临时性的安排和组织,具有专业化、非行政化的特征,教育部门可以定期评估、灵活设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博士人才,也可以促进不同专业、不同机构之间的人员交流、合作,更好地落实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作者:卿石松,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徙义

博士学制不设年限是怎样一种体验?

最近,很多高校都在呼吁一件事,就是对博士的培养年限建议进行修订。因为对于一些优秀的博士生而言,在读期间很可能在第一年就达到了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博士生培养计划里都有最短年限的规定,一般是博士在读最短不少于三年,甚至有的院校规定不能少于四年。这对于在读期间表现优秀且想早点毕业的博士生而言,是很郁闷的。其实对于博士学制年限的问题,一直在争论,有的人认为博士年限应该加长,因为三年时间很多博士还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或者刚刚经历两年的科研训练,刚刚步入正规化,但是有用面对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因此较短的学制使得博士整体的质量不高。而有的人却认为博士学制就不应该再设置年限了,因为博士群体的任务非常的明确,就是在科研团队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如果在某个团队已经达到了培养的要求,为何还要白白的在学校里熬时间,而不是去更好的科研团队和平台发展自己呢?基于博士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博士培养的改革,首先从博士招生方式上逐渐由以前的统考方式改变为审核制,而且这一改革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推广的效果非常理想,现在全国有接近一半的博招单位采取了审核制的方式进行招生,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所有的博招单位都改为审核制招生。而在博士培养方式中,学制的设定也将会提出新的改革方式,目前对学制的改革采取的是弹性学制,也就是说博士生在读的学制年限为3到5年,也就是说达到毕业条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什么时候毕业,第3年毕业也行,到第5年毕业也行,学校都会给博士生每月发放补助,只有超过5年以后,就不再发放补助了。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现行的弹性学制也将面临着新一次的改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博士学制年限取消的话,就意味着有的博士可能入学没多久就可以毕业了,那么对于博士生的培养而言,学分制已经是无法使用了,这会引起博士生培养体系的重新建立。同时,也会引起一大批低龄博士的产生,使得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会增加,在读博士的数量减少,这样以来,学校会节约一大块培养的成本,而博士就业的竞争会更加的残酷,很可能意味着越晚毕业的博士越不好找工作,因为那些能早毕业的博士大多是既年轻又成果多,直接导致博士群体内的优胜劣汰。当然,面对取消博士学制年限的改革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目前的情况下,还无法实行。希望大家能多多提出自己好的建议,使得博士学制的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洛杉矶

苏州大学启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培育学术拔尖人才!

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批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崇高的科学研究精神和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拥有创新思维能力、学科交叉优势、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性拔尖创新学术人才,近日,苏州大学对外发布《苏州大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启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并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面向全球所有高校在读本科生实施。按照实施办法,苏大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均可向学校申请进行试点工作。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分成本科、研究生两个阶段实施和考核,进入培养体系的学生通过考核可直接从本科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符合试行办法的本科生可向学校申请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计划,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经双向选择确定其博士生导师和导师小组成员,获得导师小组成员推荐后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计划的本科阶段进行培养。苏州大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行贯通式培养,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课程实现相互衔接,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选修研究生相关课程。学生在本科一年级就可进入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实现本科毕业论文和研究生课题有机衔接,以充分发挥本硕博一体化长学制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巨大优势。参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学年的秋季学期将参加一次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考核,中国大陆籍本科生需取得研究生推免资格方能继续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港澳台籍和外国籍本科生则分别按照港澳台人员、外籍人员申请硕士研究生的考核相关要求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年限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将直接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学籍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为拓展学生视野,给进一步进入国际一流大学深造提供条件,参与本硕博一体化学生在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后,必须完成一年的出国交流计划。此外,研究生阶段不设最短学习年限,完成博士研究生各培养环节,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可随时申请毕业答辩。顺利通过答辩后达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可申请博士学位,达不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但满足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可申请硕士学位。来源: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李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