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忘其所受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

今天,早发表的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1、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https://www.wpi.e/)伍斯特工学院:包括670余篇学位论文,其中有550多篇全文,硕士论文4篇。涵盖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物理、机械等学科。2、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http://etheses.nottingham.ac.uk/)诺丁汉大学的论文数据库。含131篇免费硕博论文,涵盖医学、艺术、教育、法学、工学等学科。3、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http://adt.caul.e.au)澳洲数字论文计划,由澳洲大学图书馆员协会发起。包含澳洲40余所大学的15440篇硕博论文,涵盖各个学科。4、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http://www.lib.ncsu.e/ETD-db/ETD-search/search)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3937篇免费博硕论文,涵盖了化学、物理学、电子电气、核能、机械、材料、食品、林业、土壤等各学科。5、University of Pretoria :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http://upetd.up.ac.za/)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电子学位论文,含3000多篇电子博硕论文,涵盖社会学、食品、建筑、经济、信息、生化、教育、管理、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其中2876篇可免费获取全文。6、Ohio State University(http://www.ohiolink.e/etd/search.cgi)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学位论文。含12677条记录,索引更新及时,还可在线翻译成中文,涵盖机械、电子、管理、哲学、化学、环境学、材料、数学、物理等学科,可免费获取。7、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8、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http://www.dspace.cam.ac.uk/)由Cambridge University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

博士论文也是抄的!高校教师抄袭豆瓣网友,后续来了……

今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在职教师郭彦努被指涉论文抄袭一事引发关注。最近,后续来了!南京艺术学院:撤销郭彦努艺术学博士学位11月,郭彦努的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亦因其论文存在抄袭、剽窃决定撤销她的博士学位。南京艺术学院官网消息显示,该学院研究生处11月9日发布《撤销学位公告》称,郭彦努,女,于2019年6月获得我校艺术学博士学位。经校学术委员会调查核实,认定郭彦努的博士学位论文《祁彪佳的园林世界》和其期刊论文《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存在多处抄袭、剽窃现象,情节严重。前述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第七条、《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第二十九条、《南京艺术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南艺院发〔2004〕72号)第五条的有关规定,经2020年10月14日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决定撤销郭彦努艺术学博士学位,注销其博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编号:1033122019000031),原学位证书作废。此前报道今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博士郭彦努发表的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被指抄袭豆瓣博主“心匠”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8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对近期关于学校教师郭彦努公开发表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论文署名单位非杭师大)存在抄袭现象的反映,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认为相关情况基本属实,其行为违反学术道德。随后,杭州智慧人才平台发布《关于取消郭彦努E类人才资格的通报》。通报称,根据《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杭州师范大学对郭彦努公开发表文章存在抄袭现象的调查处理情况,取消郭彦努E类人才资格。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自南京艺术学院官网、澎湃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及中青报官微此前报道留言爆料欢迎广大网友爆料,无论是校园新鲜事、突发事、烦心事,还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欢迎文末留言,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如有需要将化名采访。中国青年网青小小一直在你身边。合作电话:010-64098582

微乎其微

论文投稿总被退回?博士和研究生的论文评审有什么区别?

本文来源:科学网博客 作者:李东风研究生论文是衡量是否达到学位论文水平,可否参加答辩的唯一文字材料。因此,对论文写作必须态度端正,认真仔细。先说文字,必须通顺,可读,还要有逻辑性。格式必须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如果文字一塌糊涂,逻辑混乱,只能退回或否定。任何评审人拿到论文文本,通常先粗略看一下整体格式,然后对题目进行审视。接着看摘要,了解大概内容。如果题目或摘要不明确,给评审人第一印象就不好。甚至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这种论文恐怕凶多吉少。博士论文要求高于硕士论文,自不必说。博士论文对研究生理论基础,实验设计,结果和讨论要求较高,还应有一定的创新性。题目应简洁明确,不产生歧义。摘要是全文凝练的缩影,好的摘要令人有细读下去的欲望。关键词必须让人联想到论文的内容,按逻辑大小排列。前言部分的理论基础反映博士生学术视野,选题的依据起点,问题的准确性把控,工作意义和价值。对文献的综述看出理论功底的厚度,概括归纳的能力。所研究的内容必须是整体的针对某机制的系列工作(不相干的工作捏合一起是不可以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决定论文的价值。方法不能单一。方法选择要说明为什么用这些方法,对解决问题是否适用?对方法的熟悉程度和实验的设计理念可以判断研究者的思路和对技术运用的能力。技术路线说明从哪入手,依次递进还是平行。各方法要相互印证,相互支持。结果要详实可靠,实事求是。图表清晰,统计学运用得当。讨论最能看出学生科学思维和辨析能力。不能空泛,也不能重复结果。要从各种数据中推理,比较,分析,按照科学规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客观评价,指出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或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博士学位论文应该写明的。慎用首次发现这样的词语。结论要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创新点的准确描述反映作者的总结能力。参考文献与文中对应要仔细核对。若发现文献不对应,反映的是科学不严谨,甚至波及全文的可信度。有博士生认为,只要在读期间发表了几篇SCI文章就可以达到学位论文水平了,这是完全误解。学位论文是一篇完整的论述,不是只看个别结果。若你发表的文章与你论文主题无关,还会起负面作用。所以还是认真写好毕业论文吧。字里行间,能否看出是否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博士论文判断的标准!硕士论文基本上只要选题可以,方法可行,有一定数据和初步分析,就说得过去,也不要求创新。只要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足以。但是写作通顺,合乎逻辑也是基本要求。总之,好的论文一定是有思想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读性,规范性。那些拼凑的,罗列的,粘贴的,文字不通的论文都是问题论文。

三岔口

人类历史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

第五牛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第四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第三牛博士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第一牛博士论文以上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精彩推荐:历史学“百篇优博”出版、获奖与提名名单如何為您的博士或碩士論文選擇一個成功的研究題目?如何只用12周写一篇学术论文?▼

眠兔

不知知网也能博士毕业?谈谈读博期间写论文的过程

本文不谈如何写论文,因为之前写过,如《如何高效撰写科研论文》、《如何在科研论文中体现创新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我百家号找到。这篇是以本人经验,来说明我读博期间写论文的过程,中间会穿插一些写论文的技巧。第一步是这样走的提前入课题组,不久老师回国交代课题方向: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需要我设计小设备。小设备出来,实验完成,导师告诉应该发论文。第一次写论文,写的很菜,导师帮助修改了大概二十次。然后告诉我是新东西,要求发到《机械工程学报》(中文期刊里,机械类的老大)。投稿,等待,被拒。后修改排版发到学校校报。发论文过程中,查中文论文用中国知网比较多,外文期刊ScienceDirect比较多,学术论坛小木虫用的比较多。这几个地方,没有哪个博士研究生不知道,简直不要太熟悉。中间为了凑够毕业标准,发了会议论文,并到香港参会,其实就是转转,见见世面。基本每个课题组都会给学生一次外出参会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一篇会议,然后到外面看看。其实我们知道会议论文也就那么回事,虽说也是EI,但是层次是很不高的。第二步是这样走的导师要求设计大设备,内容包括:画模型,请教技工,修改设计,出图纸,请教工程师,改图纸。这期间,空余时间将组内成形方法进行总结,发了综述。脑海里对成形过程的载荷分析进行反思,认为这个是一个点子,可以写论文。很多时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总结总结组内的一些论文,写写综述之类。有时候我们突然冒出个好点子,千万不要让它们跑掉,写下来或记下来,慢慢思考、发酵,最后写下来就是一篇好论文。第三步是这样走的同组兄弟导师帮发SCI,已可以毕业。自己的毕业标准还没有达到,于是一狠心,写了两个月,写出SCI。冒险投了领域内较好的期刊,发回修改,英语不过关,同学帮忙润色。添加一些实验素材。等待,接收,毕业前出页码(有的单位SCI出页码即可,EI出检索号即可)。如果感觉自己的东西是好东西,很有创新性,那就胆子大一些,投些好期刊。还要注意自己的英语,如果不行,就请同学帮忙润色。那些总发SCI的同学,经验会比较丰富,多跟他们交流。第四步是这样走的请教总工,改图纸,指导生产,装配。在这个期间,谋划写第二篇SCI,点子来自于之前对成形载荷的思考。设备实验成功,成形过程没问题。很快就开始大论文写作,中间写第二篇SCI及成形过程的一些工艺研究。大论文接近完成,SCI发出。答辩完成,SCI Under Review。毕业时,SCI接收。大论文要预留至少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因为博士论文需要外审,所以质量一定要高。我们当时有校盲(比例小但是风险大),院盲(非校盲的,风险小些)。我当时一下子被抽到校盲,紧张的要命。审稿意见回来,马上修改论文,还好最终通关。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博士读得也很辛苦。因为在三十左右的年龄,要考虑自己的家庭,要考虑父母,要考虑毕业,总之,生活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包裹着像我一样的穷博士。俗话说得好,不被扒层皮,怎么能毕业?

反骨仔

博士吹捧导师神论文火了,登上核心期刊,赞美师娘风姿绰约

昨天,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某博士一篇“神论文”在网上刷屏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纷纷转发了相关的报道,引起了网上的一片质疑之声,普遍认为这篇所谓的“论文”学术性不足,根本就是在借机吹捧自己的院士导师。《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的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被网友翻了出来,昨天,这篇“神论文”突然在朋友圈引发热议火了起来。乍看之下,这篇“论文”似乎一篇中规中矩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粗略一看,这篇“论文”除了在引言部分还有一些学术概念之外,《冰川冻土》这本核心期刊上的30版篇幅之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称赞自己的导师也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程国栋的光辉事迹,还有其导师和师母之间的“恩爱故事”,剩余的内容也基本都是一些人生感悟和赞美之词,论文与学术核心期刊的定位大相径庭,如果不是在书中翻到这篇论文,肯定会被不少人认为是一篇恶搞文章。神论文究竟写了什么?这篇“论文”的小标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即导师的崇高感、师娘的优美感、导师与师娘的和谐结合。论文的摘要中提到,生态经济主要处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人文因素的研究通常靠形而上的思维指导。进而引出了作者的观点——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先要探讨了美和道的问题,然后通篇就以导师和师娘的事情为例,描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对于自己的导师,这位博士丝毫不吝啬溜须拍马之词,直接写道:“人如其名,我的导师程国栋,上海人,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还赞扬自己的导师“见识像天路一样高远而深邃,只冷却路基一招就轻松破解了冻土的难题”,还说自己导师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平静,让全国研究水土的英豪汇聚到黑河谷底”。对于自己的师娘的“优美感”也是极尽赞美,以下是摘自论文的原话——“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还称赞师娘“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在论文结束时,这位博士还说这次是以导师和师娘的事例为典型,通过解读他们身上人生哲理,以便为建立生态经济的集成框架提供道和理,这样对个人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合导师和师娘平常的一些教诲,很容易推导出反应人或地区发展的未来蓝图。在文章最后,作者还为导师和师娘作长诗一首——绿水伴青山,好事常成双,佳庆双喜日,桃李开心时,先赠诗一首,供导师下酒”。通篇论文大开大合,基本相当于一篇个人自传的赞扬文章,但是,仍然通过了国家核心期刊的层层审核,发表之初就曾被网友调侃,如今发表7年之后再次被拿出来调侃。特别巧合的是,这篇文章作者的导师,恰恰就是《冰川冻土》的主编。发布7年相安无事,如今将被撤稿在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权威媒体的报道之后,《冰川冻土》发表声明,表示对于论文审核不严,并发表了《撤稿声明》,而被赞颂的当事人也表示自己2011年就已经退休,身为主编对论文把关不严,决定申请引咎辞职。不过,在记者采访作者时,作者却并不认为论文有任何不妥之处,这篇论文便面看起来似乎有些问题,但实际潜伏的非常深刻,这是对目前地理学沉溺于科学的预测未来是很大的补充,自然科学家也需要情感注入,这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细心地网友发现,除了上述两篇文章,徐这位博士还在《冰川冻土》上发表了《幸福之路——生态经济涣有丘的序幕》、《卓越之路——变化、持久和永恒》等文章。当被询问到这些科研项目是否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时,这位博士回应称单位有要求不再接受采访。对于这篇论文,不少网友多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篇论文的标题表述不准确,应该换换词,直接改成《论导师家庭关系对学生撰文的影响程度》,这才是更适合文章内容的标题;还有人调侃——“天地阴阳交泰竟如此深奥绝美,科学技术竟能与传统文明如此融合,这该得诺贝尔奖才对”。不过,不论这篇论文究竟有多深奥,如此核心期刊上长篇大论,文章之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研究成果,对于那些很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青丝成白发的研究学者,绝对算是一种黑色幽默。

王巍

南京艺术学院撤销郭彦努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抄袭

继今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对论文存在抄袭情况的教师郭彦努进行处理后,11月,郭彦努的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亦因其论文存在抄袭、剽窃决定撤销她的博士学位。南京艺术学院官网消息显示,该学院研究生处11月9日发布《撤销学位公告》称,郭彦努,女,于2019年6月获得我校艺术学博士学位,学位证书编号:1033122019000031。经校学术委员会调查核实,认定郭彦努的博士学位论文《祁彪佳的园林世界》和其期刊论文《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存在多处抄袭、剽窃现象,情节严重。前述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第七条、《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第二十九条、《南京艺术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南艺院发〔2004〕72号)第五条的有关规定,经2020年10月14日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决定撤销郭彦努艺术学博士学位,注销其博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编号:1033122019000031),原学位证书作废。来源:澎湃新闻

其口虽言

审稿最快的SCI期刊:博士着急论文毕业,这本期刊适合你

背景介绍BBRC,全称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创刊于1959年,出版商是爱思唯尔,出版周期是每周出版。很多期刊都在官网说审稿速度很快,但是没有一本期刊敢说自己是“ the fastest submission-to-online journal!”,除了BBRC。因为发表速度快,特别适合那些赶着毕业的学生,所以这本刊在中国有很多昵称“毕业的救命稻草”、“研究生之友”等等。特点笔者总结了一下BBRC的几个特点:1,刊发领域广泛BBRC发文领域涵盖了: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癌症研究,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植物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符合大部分生物医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2,审稿速度快杂志说明非常清楚的说了史上最快的杂志,从投稿到接收不超过21天。甚至最快的可以达到从投稿到见刊花了4天。BBRC的快,关键在于不经过review的意见,会给他们专业的审稿人审核。在你拿到文章的稿号后一周之类一般就会有消息。一般的期刊从投稿到接收,少则两月月多则一年,运气不好的话大修小修N次依然会被审稿人拒稿。但是BBRC只要你质量达标,甚至可以享受到七天无需修改直接被接收的待遇!而且拒稿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3,历史悠久,发文量大BBRC已经创刊50多年,发文量常年保持在2000篇以上,所有和生物沾边的文章都在范围:从植物到动物,从生理到药理,无所不包。4,影响因子稳定BBRC这些年保证自己审稿效率同时,一直维持着自己的文章质量,影响因子一直都维持在二点多,文章质量高于绝大部分同影响因子的期刊!同行评审的类型和速度同行评审的做法是为了确保好的科学成果得以发表。BBRC的编委在保持BBRC的高标准的同时,确保它保持快速的出版速度。根据官网介绍,BBRC是一个快速传播杂志。因此,每一篇文章是否接受的决定完全取决于处理编辑。作者没有必要推荐编辑。手稿会根据专业知识分配给编委会成员。编辑可以直接接受,也可以将手稿分给同事评审,或者拒绝。要求修改的请求很少。如果编辑要求修改,手稿将被视为一个新投稿。所以基本上文章会通常在两周内做成决定,三周左右online。发表文章种类BBRC发表短篇通讯(short communications)。特别的内容,如综述和特刊只接受邀请,不接受自由投稿。编委会前文提到BBRC审稿速度快,他为什么这么快?因为很多文章虽然是同行评审,但实际并上不送外审,文章基本上由编委处理。主编 :Wolfgang Baumeister博士单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方向: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蛋白质折叠和降解编委中有3名来自中国,分别是:Zengyi Chang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Protein Chemistry and DegradationDuanqing PeiGuangzhou Institutes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Guangzhou, ChinaStem cellsLiping Wang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ChinaNeuroscience国际影响力BBRC是在Clarivate的JCR生物物理学的总引用和文章数量排名第一的期刊。另外,BBRC曾经刊登过25篇引用次数超过2000的高被引用论文,最高的一篇文章引用已经达到5200次。年度发文量BBRC 杂志2014以后每年发文量都超过2000,2018年达到2800多篇。来自中国作者的稿件占比在2018年超过了50%。影响因子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来,分数一直在上涨,虽然没有超过3分。对于一个发稿量超过 2800 篇的期刊来说是不容易的。可见,这本期刊的质量不差,编辑部对于发表在自己期刊上的文章还是有进行严格的筛选的。BBRC最新的影响因子分数为2.985分。中科院分区版面费BBRC是一本混合型出版模式期刊。该期刊为作者提供了两种发表研究的选择:1, 金色开放获取,作者支付2450美元(不含税),文章立刻免费获取。2, 订阅模式,作者不需要支付版面费。选择哪种出版模式,不会影响同行评审过程。

月迹

高校教师抄袭豆瓣网友后续:博士论文也是抄的,博士学位被撤销

今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在职教师郭彦努被指涉论文抄袭豆瓣网友一事引发关注。最近,后续来了!南京艺术学院:撤销郭彦努艺术学博士学位11月,郭彦努的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亦因其论文存在抄袭、剽窃决定撤销她的博士学位。南京艺术学院官网消息显示,该学院研究生处11月9日发布《撤销学位公告》称,郭彦努,女,于2019年6月获得我校艺术学博士学位。经校学术委员会调查核实,认定郭彦努的博士学位论文《祁彪佳的园林世界》和其期刊论文《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存在多处抄袭、剽窃现象,情节严重。前述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第七条、《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第二十九条、《南京艺术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南艺院发〔2004〕72号)第五条的有关规定,经2020年10月14日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决定撤销郭彦努艺术学博士学位,注销其博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编号:1033122019000031),原学位证书作废。此前报道今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博士郭彦努发表的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被指抄袭豆瓣博主“心匠”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8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对近期关于学校教师郭彦努公开发表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论文署名单位非杭师大)存在抄袭现象的反映,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认为相关情况基本属实,其行为违反学术道德。随后,杭州智慧人才平台发布《关于取消郭彦努E类人才资格的通报》。通报称,根据《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杭州师范大学对郭彦努公开发表文章存在抄袭现象的调查处理情况,取消郭彦努E类人才资格。【来源:中国青年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充耳

杂志社确认暨南大学博士论文剽窃 安徽师大:我们不会再录用他

近日,暨南大学已毕业博士生熊科伟涉嫌论文抄袭一事备受关注。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粟花在某自媒体平台发文称,2012年,其在美读博期间,在某论坛上提交并发言的英文论文被暨南大学博士生熊科伟大量翻译抄袭,并被发表在中国新闻传播双核心期刊《新闻界》上。“该文除了添加引用学者的个人信息、将访谈地点从北京改为广州,并在方法描述中增加了跟研究内容和结论没有关联的网络调查方法之外,就是对我的会议论文的逐段翻译。”粟花称,该文是其在读博期间利用假期回国辛苦采集而来的,“其间经历的招募、采访、誊写、分析等各个阶段的艰苦劳动,至今历历在目。”“它(被抄袭后)不仅使我发表于其后的相关文章反有‘剽窃’之嫌,而且让我尚未发表的访谈数据无法再使用。”粟花曝出的部分抄袭证据同时,粟花曝出,2017年,熊科伟在《新闻界》“博士生新论”栏目发表的两篇文章同样涉嫌剽窃。其中,题为《不止于听:广播与微博融合语境下听众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拟社会互动研究》的论文涉嫌抄袭台湾学术期刊《广播与电视》2015年第三十八期上的《不只是听广播》一文,“(熊科伟)的文章除了将原文中‘脸书’、‘社群媒介’等词用‘微博’等词进行了替换,并添加北京、上海、广州三家电台的节目概况表之外,其文献梳理、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变量定义、假设验证、资料分析和结论部分均与原文高度一致,包括量化的数据。”粟花的“举报”引发暨南大学的注意。6月6日,该校发表声明称,已获悉熊科伟涉嫌学术不端的相关情况,由暨南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启动调查程序,“如经认定该生确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将依据《暨南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置细则》给予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今日,《新闻界》发布《公告》称,熊科伟在该刊2016年第1期发表的《亲密关系:是隐藏,还是公开?——中国高校年轻情侣的媒介使用分析》涉嫌学术不端。“编辑部经过调查和比对程序,认定该文系翻译举报人于2012年提交给第五届全球传播论坛的英文文章后进行少量改动而成,熊科伟严重违背了学术诚信原则。本刊就此对原作者和读者表示歉意,宣布撤销所刊登的该文章,并在今后不再接收熊科伟的投稿。”随后,《新闻界》再发声明称,熊科伟于2017年1月在该刊发表的《不止于听:广播和微博融合语境下听众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拟社会互动研究》一文涉嫌学术不端,经调查,该文与台湾《广播与电视》杂志2015年(38)内一篇文章高度雷同,属于抄袭后者而成。最终,《新闻界》撤销所刊文章,并向原作者及读者致歉。刚刚,红星新闻联系到熊科伟。电话中,熊科伟反复感谢媒体关心。对于论文涉嫌剽窃一事,熊科伟未作正面回应,他称,“我最近状态不太好。这个学校已经启动调查程序,以学校发布的调查结果为准。”红星新闻注意到,2017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发布《2017年拟新进人员公示(第七批)》公告,熊科伟在列。公示信息显示,熊科伟1987年生,暨南大学广告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人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公示期于2017年6月7日结束,但其后熊科伟并未及时报到,截至目前,熊科伟所有档案及工作关系尚未转入该校。“我们不会再接收他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春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