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生的压力有多大?看看博士的自述就知道了则忠

博士生的压力有多大?看看博士的自述就知道了

博士,作为当今最高的文凭(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可是博士这个文凭真的那么容易拿到吗?他们的三年甚至是八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呢?他们每天的压力有多大,他们的苦楚,他们的乐趣,也只有经历了的人最清楚。现在就跟随小编看看博士是怎么过的,也了解下这一个特殊而略显神秘的社会群体。1、工作时长1、工作时长我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1为工作时间,除去两餐(中饭和晚饭)花费1小时,午休1小时,每天净工作13小时,一个星期工作时间为6天,一天休息时间(有时有实验安排可能只休息半天),一个星期工作78小时。一年按52个星期算,过年休息2个星期,暑假休息1个星期,其它节假日加起来大概1个星期,等于一年工作48个星期,一年工作78*48=3744小时。2、经济压力我们是每个月统一发补助2800元,一年发十个月,总共28000元,平均每个月2333元。很多博士都是有家庭或正在构建家庭,一个月租房500元,每天早餐5元,中晚餐共20元,一天25元,一个月750元。朋友聚餐,买衣服,话费等等都要花钱,另外读博士的年纪也正是朋友结婚的高峰期,份子钱也不是一个小数。每年下来,基本是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要是没有女朋友的话,那就糟糕了,谈恋爱也是高消费。3、课题压力博士的日常是看文献、想课题、做实验、写文章、投文章、改文章。这一些都是基于一切都顺利的假想状态。大部分博士都没这么顺利,实验卡在哪一步,解决,然后再出现卡住,再解决……小编就在有一步卡过半年,整整半年都是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每天导师问你三遍实验怎么样了?然后把你骂一顿。我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得了这种压力的,到最后直接两边头发都白了,幸运的是最后得到了好的结果,并发了好文章。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就只能换课题,有可能半年或一年,也许更多的时间都白费了,只能重头再来。在科研界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你花了一半或几年做出一个好的结果,正准备写文章的时候,发现别人把你的概念用掉了,甚至是和自己做的课题极其相似,这种情况真的不在少数。4、毕业压力好不容易熬过了几年,终于盼到了快毕业了。这时候就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有的博士什么要求都达到了,但有一点没达到,没有达到某些人的要求,或是没有让某些人满意,这就麻烦了,这方面不多说,会得罪人。5、就业压力相信每个博士除了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外,也都是想找份好工作。现在国内过分重视出国经历,本土博士在就业上也是到处碰壁。博士真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每天要面对各种压力。到了工作赚钱闯事业的年龄,却还只能在科研一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苦于没有经济基础,连结婚生子都不能;干着和农民工差不多的活,却只连维持基本生活都有困难;自己明明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却还得受着一个人的骂。既然博士压力这么大,那我们该怎么缓解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固定时间去出一场大汗,什么不愉快,什么压力都可以随汗水消失。

毕摩纪

杭州学军中学校友、浙大博士:Nature论文第一作者,自述成长故事

2019年10月17日,一篇题为《Crosslinking ionic oligomers as conformable precursors to calcium carbonate》的论文刊登在《自然》(《Nature》)杂志。论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图:实验室同事、唐睿康教授、刘昭明博士领军人物 | 刘昭明刘昭明,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校友,浙大化学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我校1991届校友、浙大化学系唐睿康教授领衔的团队成员,主要从事晶体生长机理、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相关研究。人物自述:在学军中学时期我的高中老师在母校学军中学读高中时期,有几位老师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与影响,第一位老师是我们班的化学教师姚琪老师。在高一、高二阶段,姚琪老师负责我们12班的化学课程教学。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一位年轻而富有活力的老师,喜欢探讨各种问题而不是刻板的教学。那时,我参加学校的化学竞赛培训,经常拿高中化学以外的一些问题请教他,他总会极尽所能地回答。如果一时半会答不出,他会去找大学化学教材来一起讨论,让我感到他是一位十分负责而且求实的老师。当时,参加竞赛的同学拥有一间专用实验教室,我常和同班潘肖男同学在那里做一些“课外实验”,姚老师总会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讨论一些关于实验的新奇想法。姚老师这种对科学充满热爱的情感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让我有很深的感触。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位化学老师是徐月明老师。他负责我们的化学竞赛训练,同时也是12班高三时的化学老师。徐老师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激情。在上化学竞赛或高中化学课程时,他总能让我们像打了鸡血似的。相信上过徐老师课的学生一定都有这个体会。搞懂一个问题容易,但是要把学生都教明白很难,而徐老师就能把知识给我们教得明明白白。我们仔细听徐老师的课就会发现他总能把每个问题剖析得很清楚,做到很有条理地分析每个环节,直至推出结论。所以通过徐老师的讲解,很多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这是需要对相关知识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才能做到。由于化学竞赛成绩不够理想,我最后还是参加高考。高三回到班级上课时,刚换了新的班主任——徐小芳老师。我对她最初的印象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一开始大家都挺怕她的,但之后慢慢发现她其实很负责。我在当时属于那种有点偷懒的学生,而徐老师的出现正好压制住了我的惰性,我能考上浙大也多亏她的帮助。她的活力也是让我很佩服的特点。高三时改作业的工作量是巨大,但她每次都会改完每个学生作业,也就意味着她付出几倍的工作量。她每周还会让每个学生去写家校联系本,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家长也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而她会认真地回复每位家长。我非常敬仰她这种为工作努力拼搏,对每一位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图:高中时的刘昭明同学高中时光,一段宝贵的经历我读高中时,有时老师布置作业较多,我和很多同学一直很认真地完成……直到毕业、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我们才发现这段高中往事其实是人生经历中的宝贵经历。因为在大学期间,很多时候要靠个人自学,那时会发现学军中学老师培养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完全可以应对很多课程的学习。当然,这只是一个表面的优点,最重要的还是在高中练就坚韧不拔的品格。在经历过高中训练后,你会发现去坚持做很多复杂的事情时不再那么难熬了。这一特点在与很多没有经历过这种严格训练的人对比中,会表现得很明显。人物自述:规划和成长大学专业选择我在化学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多,一直对化学抱有兴趣,所以还是想在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学习一下。所以,高考时选择浙江大学理科试验班。那年,试验班都没有细分专业,在大一完成后,可以有一次机会选择转去其他大类专业。其实,读化工专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过考虑到我个人对事物的本质总抱有好奇心,所以最终还是选择偏向基础研究的化学专业。我对电子电路以及编程是很感兴趣的,不过与化学相比,这两个爱好对于我只能算“爱好”而已。我们可以对很多事物感兴趣,但真正能作为专业或事业的事,应当是在经历多次挫折后还能对其保持热爱,那才是“真爱”。对于高中刚毕业的学生,对各种专业的理解其实十分肤浅,个人觉得可以在大学里适当体验几个专业,在遇到困难时尝试去解决,如果发现能享受解决该专业问题的过程,那我相信这就是一个“合适”的专业了。大学四年该怎么过?首先,我要说的是江湖上“高中好好学,考上好大学就可以玩了”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大学阶段不像高中,这里没有老师会来督促你,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由的发展模式。因此,大学的生活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是平淡无奇的,但这四年的时光一定也是未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学里,你可以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继续像高中一样疯狂学习,然后拿到高绩点保送国外名校;你也可以参加各种学生会、社团等,培养自己的社交和管理能力;也可以早早地进入实验室开始未来的科研生涯;或者天天宅在寝室打游戏,轻则让体重快速增长,重则因为挂科退学。图:刘昭明在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所以,进入大学后就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规划和想法,想好未来的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好好利用大学能提供给你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高考前,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现还是有限的,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大家就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以此推动未来的理想和事业。所以,别以为高考完了就大功告成了,真正有意思的事在未来。留下来,坚持下去图:博士毕业时的刘昭明国内完成博士学业后、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学术生涯培养模式。常规来说,有留学经历再回国后,各种待遇相比没有留学经历的都会高出一些的。我没有选择出国,是因为我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应用价值有充分的自信,相信好的工作在哪里都会发光。同时将这一工作做好后,成果将会是中国原创的,希望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贡献。评价唐睿康教授刘昭明博士十分善于思考,动手能力也很好,因此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能很好地把“创新的想法”和“验证的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实验科学成功的要素。在科研工作中,一个人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不在其个人的“解题”能力,而重在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出题”能力,而后者只有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才会有发现。他还有着特有的自信,这个自信是保持定力的关键,也是坚持的原动力,不仅是科学研究也是开展任何工作的核心。研究经历分享关于这次论文发表在Nature上,我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是,对他们最受益的应该还是“坚持自己所想的,并努力为之奋斗”,也就是“不忘初心”。在博士阶段,我每年都能有一些有意思的原创成果发表,但是在博士后阶段,因为一直在研究Nature论文有关的课题,停了两年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产出。要知道一个科学家两年没有成果,可能不久后就会被科学界给遗忘了。同时,因为选择在国内做博士后工作,在国内有个错误认知就是“博士后”也是一个学位,而不是一份职位,所以也会有无形的压力在身边。因此,在成果出来前,我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曾有些许动摇。后来是导师唐老师的鼓励,以及他提供的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让我能心无旁骛地去做我最本源的爱好,即“如何解决这些科学问题”。事实上,在潜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能迎刃而解,而期间的“犹豫”、“担忧”、“后悔”其实都没有任何用处,应当多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认真做好自己定下的目标,并坚持为之奋斗,那最终都会有所收获回报。当然,我还有一点想说的就是要“敢想”。很多创新都是要跳出课本以及传统认知之外的,循规蹈矩地做研究可以做好很多出色的工作,但是跳出框架有时能发现很多“新大陆”。但是,我不想过多提这一经验,因为对于每一位要经历高考的学生,有时想太多,钻了牛角尖,反而会招致更多“错误”。所以,如果有和我经历类似的学弟学妹,一定要保留这种“敢想”的能力,因为未来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工业界,创新的过程非常需要这种不受规则限制的想法。寄语唐睿康教授校友相信今天的学弟学妹们比当年的我们更加优秀,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将会进入到国内一流甚至顶级高校学习。希望大家记住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随着高度的上升,你的攀登只会越来越难,而不会越来越轻松。其实,我自己感到最自豪的是我绝对优秀的大学生涯,那是因为我的大学也是同一群特别优秀勤奋的同学一起度过努力学习奋斗的四年。大学的我比中学时期的我更加刻苦努力,所以才有了更丰厚的收获。因此,希望大家要在内心里有着这样的意识:大学不是放松与玩的地方,而是一个更加努力学习的地方。刘昭明博士校友祝贺每一位学弟学妹,因为学军中学是一所非常不错的高中,你们能考入学军中学很不容易。我在外面遇到过很多优秀的学军校友,他们的成才多少都和学军中学的培养有关。无论是我还是别的校友,在外面和人交流时提到我是“学军中学毕业”时,内心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也许你们现阶段的学业会很繁重,但是请不要抱怨,因为这绝对是对每个人有益的锻炼,坚持下去,你们在未来一定会受益匪浅。我想感谢当年各位优秀的老师,是你们的努力工作成就了一代代优秀的学军人。也希望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一代老师能再接再厉,让学军中学变得更加辉煌。最后,还要提到“今日我以学军为荣,明日学军以我为荣”这个口号,希望每位学军人都能做出色的工作,为我们的母校学军中学增添光彩!唐睿康实验室围绕生物矿化及生物材料开展跨学科研究,强调基础前沿与学科交叉,研究涵盖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1)材料形成与制备的机制研究;2)生物材料及其仿生构建与修复;3)基于材料的生物功能化。来源:杭州学军中学 组稿:肖驿懿 编辑:周仁爱 照片:刘昭明

红帆布

清华博士成长经历自述:梦想放飞的地方——我为来自农村感到自豪

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俞敏洪我的童年经历我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祖父母都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连最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吃了一辈子没有知识的亏。到我们这一代,我父母就发誓一定要让我读书,考学,将来出人头地,改变一辈子为农民的命运。所以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从来都是严格要求我要好好学习。家里穷,我每天都是上午上学,下午回家帮村里的人放牛。那时的我,经常拿着小学的课本,我特别喜欢高尔基的一篇文章《海燕》,我喜欢海燕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敢于直面风暴的勇气。童年的时候不仅要砍柴,放牛,还要割猪草,打谷子,割麦子。虽然童年的时候很苦,但是现在想来是快乐的。我的求学经历(小学-高中)在1997年的时候,我就去梦寐以求的学校上学了。刚上小学的我,看什么都是新奇的。学校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每天听着铃声,看着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就觉得特别神圣。在小学阶段,我是在我们的村小读的书,学习条件差,老师资源有限,但是我依然能够考取县里第一名,也许我就是读书的料吧。在2003年的时候我转入了镇里的初中学习,来到了热闹非凡的镇上。我知道我是我们村里唯一一个能到镇里读书的孩子。我的父母为了供我上学,把家中养了6年的耕牛给卖了。我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必须比同班同学更加努力,唯有以优秀的成绩才能慰藉我父母的心。三年初中生涯,我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虽然我的天资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卓越,但是我有一个不甘于平凡的心。我只有以好的成绩才能回报我的父母,才能让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在2001年我转入了县里的高中,县里的学费对于我们的家庭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我是以县里第一名考入县高中的,县里免了我的学费。那时,学校的班主任还特地为我申请了助学金,但是我觉得还有比我更需要的同学,所以我果断放弃了名额。高中三年,我比以前更加努力,那时学习高中知识感到吃力,我必须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班里都是县里成绩拔尖的同学,我唯有持续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超越他们。高考经过三年县高中的学习,我顺利地参加了高考。我考了692分,这个分数是县里的最高分,而且超过了当年的北大和清华的录取分数。我圆了我的清华梦。那时整个村都为我的成绩感到震惊,其实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高中三年,经过系统的学习,我已经全部掌握了高中的知识。而且,我有自信能考一个好的大学,只是没想到能够上清华大学这种中国高等学府。清华梦初入清华园,再一次让我感到惊奇。清华原来是这样的,朴素典雅但不失高贵,充满文化气息但又不古板严肃。一切都是那么唯美,看着清华园里面的学姐学长们,我再一次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我感谢我童年的经历与苦难。我身上有来自农村的记号,但是这是我一辈子的自豪。素材来源于清华学长讲述

视舟之覆

周博磊自述5年研究经历:一个神经元的价值和一个神经病的坚持

机器之心转载作者:周博磊一个神经元能够催生多少故事?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助理教授周博磊近日撰文介绍了他自 2015 年开始至今对神经元的研究经历。最近,他与 DavidBau、朱俊彦等人合作的神经元研究论文发表在了 PNAS 杂志上。以下是周博磊的原帖内容:憋了好久的一个工作,终于发表在九月份的 PNAS 杂志上。David 大叔还专门做了一个课题网站,数据和代码也一并公布了。感谢 MIT 团队的合作,算是终于达到圆满状态。论文目的,是为了理解一个神经元的价值。论文: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Indivial Units in a Deep Network论文地址:https://www.pnas.org/content/pnas/early/2020/08/31/1907375117.full.pdf网站地址:http://dissect.csail.mit.e/论文本身并不是重点,我只是想写一个简单的总结,来讲讲这个持续了 5 年的关于探索一个神经元的价值以及一个神经病的坚持之旅。我死磕在卷积网络中单个神经元语义的研究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最早是 2015 年读博期间发表的那篇 ICLR'15 论文《Object Detectors Emerge in Deep Scene CNNs》,它至今是我最喜欢的几篇论文之一。这篇论文可视化了场景分类网络内部的神经元,我们发现有一部分神经元演化出了对特定语义检测的功能,比如下图所示的各种物体检测器。这里有意思的点是,在训练这个场景分类卷积网络的时候,我们给予的标签都是场景标签,并没有任何物体标定,所以说这些神经元是自然而然地演变成物体检测器,有些弱监督以及非监督的思想,但又不完全一样。几年前我为此专门写过一个回答:现在的深度学习的模型越来越大,有个结论是说,大脑的激活是非常稀疏的,对模型参数有什么好的办法压缩吗?后来 2016 年的时候,为了建立神经网络分类结果与内部神经元的激活的联系,我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叫Class Activation Mapping (CAM)。CAM 可以叠加神经元的激活相应,从而生成一张热力图来高亮图片里跟预测最有关联的区域。于是我就误打误撞有了我自己引用数量最高的一篇论文 ^,^。其实这篇工作的初衷只是分析神经元与下游任务的关联,当时这篇论文因为方法太简单被 ICCV'15 拒过一次,差点就发表不出来了,方法本身也不被当时的导师 Antonio 看好,谁又知道它后来会成为如此高引的工作呢……这个方法后来被用到弱监督定位上面,在给定图片标签的情况下做物体定位,被一堆方法吊打。不过今年 CVPR'20 上韩国的 clovaai 团队把几个常用的弱监督定位的方法做了个客观的比较 (Benchmarking)。有意思的结果是,5 个基于 CAM 开发的发表在顶会的弱监督定位算法最后都没能跑过当年的这个 CAM。同学们,多审视下自己的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再后面 2017 年,50 几岁财务自由后回 MIT 读博士的 David Bau 大叔加入了实验室,我跟他一起合作了一个叫Network Dissection的方法。NetDissect 可以通过标定好的数据库来给神经元打上语义标签以及置信度,从而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具有语义的神经元的多少来量化不同网络的可解释性。再后来 2018 年临近毕业,DeepMind 出了篇打脸论文《On the importance of single directions for generalization》,大致意思是说研究 single unit 的语义并没有多少意义,反而在某些情况下会损害网络的泛化能力。他们的一个核心实验结果是,不管是去掉高语义或者去掉低语义的神经元,对网络的整体分类准确度的损害 (overall accuracy drop) 都是无差异的,所以神经元的语义没有意义。这怎么能忍,我当时在毕业前夕还一周狂做实验折腾出了一篇反打脸文章《Revisting the Importance of Single Units》,指出 DeepMind 那篇论文只是分析了神经元对整体分类准确度的影响,而忽略了对不同类别的分类结果的影响 (class accuracy drop)。一个重要结果是,去掉高语义的神经元,会对某些特定类别的分类有毁灭性影响。比如说下图结果所示,是去掉某个检测水流的神经元后所有类别分类准确度下降程度 (class accuracy drop) 的排序,排在前面损害最大的类别是 waterfall, fountain, hot_spring 等等,其中对 waterfall 的准确度有接近 - 50% 的损害。另一方面,如右下角所示,去掉这个神经元对整体的分类准确度影响却很微弱,原因是有些类别(最右边)会受益于去掉这个神经元,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难道是 antifragle?另外,该文章还分析了一些网络训练的 regularizer 对表征的影响,比如说 dropout 会降低神经元的语义特性等等。后来因为诸多原因这篇论文也没有再继续投稿,一直留在 arXiv 上了。2018 年我从 MIT 毕业之后,David 接手了探索单个神经元价值的担子,把 netdissect 进一步扩展到生成网络,一年产出了一系列交互性很强的优秀工作,如GAN dissection、GAN Paint,通过打开和关闭某个语义的神经元来给图片里增加和删除某些内容。再后来 2020 年的现在,有了这篇 PNAS 杂志论文。这份论文把之前的一系列解析一个神经元价值的工作整合起来,通过打开和关闭神经元的简单操作,量化分析了场景分类网络和生成网络里面一个神经元的价值,并且在解释对抗样本和图片编辑上面做了应用。这篇论文的 editor 是 David Donoho 大神,感觉档次就很不一样,PNAS 应该是仅次于 CNS 级别的杂志了吧 :-)。审稿前后弄了快一年,好在队友 David 和俊彦的实验, 作图、写作都是超一流。感谢队友的 carry。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这篇论文的具体内容还是大家自己去看吧。我这里只是想把这个断断续续持续了 5 年的「一个神经元的价值」之旅,以及让自己废寝忘食如神经病一样坚持的研究课题记录下来。一个神经元的价值,都快熬成了神经病一般的坚持。在现在这个 AI 论文泛滥和内卷的大形势下,又还有多少课题可以再让人像神经病一样坚持 5 年之久呢,但愿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坚持所在。

动静无过

华为博士自述入职高校的生活与经历,网友:羡慕,好想上岸!

前言:国企or私企,很多人在选择工作时,会纠结一个问题,是进入国企镀金养老,还是进入私企,敬业打拼。放在过去几年,可能多数年轻人不屑一顾。但如今,经济下行,中年危机促使我们都羡慕国企的工作。不但工资稳定,不担心失业。另外,干活不是太累,各种福利待遇也都好。但真正的国企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位职场人的分享。今年32岁,某985博士毕业,具体学校不方便透露。华为工作了5年。这五年可以说是,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和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工作上。钱是没少赚,华为虽然是很苦很累,但好在拿到了相对应的辛苦费。我这个人不擅长什么办公室政治,没心思搞关系升高层,再说在华为晋升也没那么简单。也就这么踏实的在华为干了这些年,但人一旦过了30岁,随之而来的焦虑感不是骗人的。30岁是职场人挺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你会不断地思考你目前工作的意义,以及你未来十年的走向。看到有人说大学讲师都要求博士学历,如果是211、985院校,讲师学历肯定是要求博士学历的,但像一般的普通本科或者大专院校,硕士学历就可以了~自己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华为,没跳过槽还挺遗憾的,之前其实一直想去阿里试试的,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错过了时机,就一直待在华为了。去年开始思考未来十年的一个发展方向,就约了我的博导聊了聊。当年上博士的时候,博导就一心劝我留校,但因为当时已经拿到了华为的offer,而且薪资很诱人,就没有过多考虑太以后的事情去了华为。其实现在想来,我一点也不后悔当时的决定,再来一次大概还是会这样选。上面说到跟博导聊自己的困惑以及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博导有一句话点醒了我,我记得当时他说:人生是分很多阶段的,这五年你选择了互联网我没有阻拦你,因为那是你的选择,那你觉得这五年你做的事本质价值有落实吗?它有带给你成就感吗?你先思考这个问题,思考出结果以后你再想想,接下来的十年,你要追求的是什么?当时我思考了一下,这五年的工作价值是有,但成就感好像并没有。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我希望找到的是真正的工作价值和自我的成就感。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你已经30岁了,但你并不是公司的管理层,那么万一有一天,被公司优化了,你怎么办?能干什么?确定了十年的目标以后,博导说让我试试大学讲师,然后借着他的资源,去给他的研究生上了几次课。自我感觉还不错,然后学生的反馈也比较好,也算增强了一点我的信心。我现在任教的学校并不是我的母校,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当时还没从华为离职,博导说现在的学校在招计算机讲师,就推荐我过来面试。博导跟现在这个院校的系主任比较熟,其实面试之前,系主任就有去听过我给研究生讲的课,所以面试过程也比较顺利,加上博导背书,也算是比较幸运顺利的成为了一名计算机讲师。所以真的……大家一定要跟自己的导师搞好关系!这样的生活状态也是瞬间引起了网友的围观与议论,我们再来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25,一样焦虑,也迷茫,阿里巴巴已经越来越暴露出资本家的獠牙了,只是不像华为一样明显,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总感觉人生的意义应该在其他地方!同勉。我是从顺丰快递转型为青椒的,今年3月晋升副教授。当年一心为了顺丰。实习的时候也开过电动三轮,爬过老破小送快递。后来干运营岗。现在虽然申课题,发文章,压力大,杀脑细胞,但好在自由自在。争取未来上正高,加油。30以上,焦虑感来源于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没有一个大致方向。工作能力单一,不知道自己能到哪里。所以我选择继续读书,让我内心充实,我没有楼主那么幸运,现在才开始专升本读研。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年轻时候太浮躁,迷茫。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只希望今后的路能往自己预计的方向前行。同32,互联网五年,目前待遇还不错,计划最多干到35,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抛下去读博,我是掉尾985本硕,看了下山东的普通本科,基本都要博士,如果读博大概率近40才能毕业,这个时候也很难有高校接收吧。从个人角度,长远看是好的职业规划,程序员到35以后就下坡路了,讲师可能已经到副教授了,主要是可以长期干,甚至干到退休,而程序员35,40再出来转型就很难了,也不太可能从讲师做起了。职业规划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楼主的选择符合他的实际情况。职业规划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就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去BAT,也有人选择外企,都是个人选择,各有优劣。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只看眼前,没有考虑那么远,人家考虑得远得到了35就很从容,不那么被动。

刘巧儿

学历越高找工作越难?没想到博士毕业,找工作还是那么尴尬与无奈

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学历越高,选择可能越少,瞻前顾后,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也就越来越难。一名应届博士毕业了,却发现自己的科研理想与现实的工作环境存在诸多矛盾,于是乎发出了如此感慨:博士读完后,又在求职中苦苦挣扎,没想到临到博士毕业,找工作还是这么尴尬和无奈。如下便是这名博士对于找工作的思考。读博这几年,可以说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全面的锻炼,做实验,写文章,作报告,参加国际会议,出国交流等等。发自内心来说,还是对科研很感兴趣的,不想发大财,做点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科研,平平凡凡过一生。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目前盛行的论文灌水之风让我感到惊诧,无论什么层次的高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论文灌水现象,让我对科研有一些失望,有的高校的课题组,有一整套的灌水流程,只要做出了一个器件,各种换材料,改尺寸,硬是把一个工作做成了一个体系。比如有的做石墨烯氧化物参杂,曾经有一篇文章,把鸟屎往石墨烯氧化物中参杂,结果发现,利用这个鸟屎参杂的石墨烯氧化物做成的器件,性能也能得到提升,极其讽刺。现在发表论文的疯狂程度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很多人都是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为了求新,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有用没用,只要新,只要能发论文就行,严重背离了科研的初衷。那些好好做科研的人,是搞不过这些发论文的投机分子的,目前学术评价是大同行,说白了很多评审专家根本不了解被审评的工作的背景和意义,论文作为一个量化指标,那些没做出实质性科研成果的人,由于会发论文,往往成了胜出者。当然,也有做出实质性科研成果的课题组。综上,不对是否继续从事科研始终犹豫不决。如果去企业,我的选择十分有限,国内在我研究领域有建树的企业几乎没有,去公司意味着我必须改方向,甚至换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读了二十多年的书,真没想到临到博士毕业,找工作还是这么尴尬和无奈。从其自述来看,这是一名从事材料研究的博士,对于是继续从事科研还是去企业工作,其都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从事科研吧,所在领域论文灌水严重,与自己的科研立项背道而;去企业吧,必须换行,意味着大部分要从头再来。在笔者看来,这名博士所描述的问题都真实存在,但这并不能成为其不从事科研工作的理由。毕竟专业读到博士了,非常不建议换行,否则令人可惜。换行业从零开始不说,可能也不是其所期望的样子。社会需要认真做科研的人,管不了别人就做好自己,有认真做事的人,少抱怨,多做事。可以选择去高校,现在高校也不全是只看论文,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也可以坚持自己的科研立项。如果真的热爱自己的科研事业,又何必在乎周围的纷纷扰扰?对于一件事情,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是教育向前冲,漫谈教育,关注教育二三事,图文等部分素材源自网络,侵联删。

长毛狗

一名大学导师的自述:那位资质平平的学生,成为了985大学的博士

大学,得一良师,实乃人生幸事。下面小编要讲述的,正是这样一则案例。一名普通一本的硕士导师带了一名资质平平的学生,该学生毕业于二本学校。从最开始的不看好,到最终的极力推荐,该学生终于被985大学录取,成为了一名名校博士。对于这名负责任的导师而言,事情也算有了个圆满的结局,对于这名学生而言,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前些天收到老同学给我发的信息,得知我的学生A顺利地博士录取,一所老同学任职的985高校,现在称之为一流高校。A毕业后总算有了一个像样的出路,作为老师,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今天闲来无事,得空可以讲讲这个相对完整而圆满的故事,也衷心希望A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收获更美好的风景。和老同学聊天信息大致如下:老同学:今年我们学院考博分数公布了,A今年录取应该没有问题,后面就是等学院开会讨论录取名单。我:但愿A录取后,能对得住你对她的厚爱。老同学:A是很好的学生,放心吧,我会为她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大力支持!我:老同学,A天分和基础肯定是一般,但是态度和对人,对老师应该是蛮好的。有时做得不太好,还是她的方法和悟性不够,其实她是尽力了的。未来有你的帮助我想她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只是你可能要因此多费心了,老同学。老同学:谢谢你,你真的是一位很好的导师,向你学习,期待A更好的发展。我:相比你们,我还不够格,期待她未来的成长和表现。每当有学生离开课题组,总是愿意通过写点文字留下点故事,以此作为自己教师生涯的一个记忆。等到自己年老,能回首自己一生但平凡普通的教师生涯,写给大家更是写给自己。我的学生是一位名叫A的女生,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最初是因为考研报考其他大学未达线,调剂到我所在的普通一本院校。客观上来说,A的天分和基础都比较一般,调剂到我们学校后,自己开始也尝试着联系了其他老师,都被人给婉拒了。当时,我那一届正好也没招到学生,所以当她来找我时,我俩都算是“别无选择”。由这样的缘分开始,我们成为了师生。入学后,A的表现和能力,和我第一次见面时,对她的判断并无太大的差别,确确实实相比于其他学生,科研上的悟性和基础都要差一些。但在后面的相处中,我发现A是一位极其善良、易与人相处,同时非常尊重老师和值得信任的人。每天一大早,她就会很自觉地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开始一天的工作。在组里的这几年,无人要求她这样,她也毫无怨言。即使是自己后来成为课题组最大的学长后,也依然勤勤恳恳地做着这些杂事。去年,我出国访学的一年,也正是由于她这种包容的性格,使得课题组整体运转得非常好,学弟学妹们的成长甚至强过我在的时候,这也是我所不曾想不到的。在一个实验室,资格最老的那位若能够以身作则,默默付出,一般都会不错的。以至于到后来,我本人的科研经费有多少,自己都不如她清楚。课题组的事无巨细,做得井井有条,科研算不得突出,但也绝对不差。想想现在我自己,科研外的事都怕麻烦,不愿插手,和学生们的能干,主动承担起来原本应该是我这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有着直接而必然的关系。以至于后来A离开课题组后,一直延续着这样的传统,这当然不是我有意而为之的好传统。半年前,当A离开实验室的时候,依然力所能及地为实验室置办接下来一年需要购买的东西,让我这个老师很是感动。科研上,我必须客观而实事求是地讲,尽管A的天分和基础一般,但好在态度端正,只要老师愿意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她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也绝对称得上一位较优秀的硕士生。当然,A能有今天这样的结局,这也和老同学的无私支持分不开。此前,我写信向老同学推荐了我的学生A,希望她能成为老同学的博士生。无奈因为A自己的和老同学学校博士名额限制的双重原因,导致A第一次考博失利告终。随后,老同学为了支持A再考一年,开出了比自己博士生待遇高出许多的条件,留下A在她身边做了半年的研究助理。后来事情的发展,就如同前面情节,一切都很顺利,有了个较为圆满的结局。遇到这样的导师,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爱生如子,不仅在学术上给以指导,生活中予以关怀,甚至在人生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得此导师,人生真的会发生很大的转折。一名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看完这名大学导师的自述后,感慨万千。看帖过程中一直在回忆自己的硕士生涯,我的情况与文中学生很相似,考研调剂,但与其只因遇见不同导师,人生便从此大相径庭。我那时每天浑浑噩噩,不知所以,于是找各种途径去赚一些钱来证明自己没有荒废时光,并且沉溺于那微薄的报酬而不自知,以至于没有时间自省,硕士生到底该做什么?毕业之际由于所学专业大环境不好,后胡乱找过两份工作,但都不能如愿,遂放弃。因为两份工作都与所学专业无关,甚至连硕士文凭这个光环都没有发挥作用。毕业后曾经暗自埋怨导师在我上学时迷茫混乱之际,没有给予指导与点拨,然而此时自愧不如文中学生那种勤恳,踏实,自己当时也没有主动找过导师去讨论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现在想想,自己对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别人更不会上心。我是教育向前冲,漫谈教育,关注教育二三事,欢迎留言转发评论。图片等部分素材源自网络,侵联删。

多于之赢

博士生毕业年薪高达201万元自述普通人:我们都是最好的自己

“能人之上有能人,没有谁说自己是最好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是缺舟也渡人”华中科技大学今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相关阅读链接:华为任总讲话中表示:拖着世界往前走,未来要靠自己创造标准之前我曾经讲述过,这里就顺嘴一提了,这个所谓的天才少年,其实就相当于是一种人才吸纳,将会从全世界招募20到30名这样的少年,工资是按照年度工资发放,共有三档,最高的就是201万元。其中,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目前,仅四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另外三人为钟钊,秦通,左鹏飞;都是博士毕业生)虽然相比较我们这些普通人,张霁在工资一块,可能一年挣得是我们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从达到的高度(以我自己为例子,不包含看这篇文章们的各位看官)。但是他还是表现得很谦虚,亦或者比起工资这一块,这些人所追求的层次和我们不一样吧。“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缺舟:我觉得他说的这个话,其实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当然可能大家觉得是我飘了有些不自量力,只不过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存在都会有成为别人天才的闪光点。社会上,大部分价值的体现都是在金钱上,当然,也是因为金钱确实重要,所以我们往往把能够挣钱,作为区分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唯一准绳,但这样是不对的。普通人,说的是大众;天才,是指的在大众当中某个方面有过人之处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没有十全十美或者说是各方面全能的人,他可能在科技亦或者金钱领域显得独树一帜,比我们强上太多,但是其他方面呢,或许还不如我们。有人把我这种想法归结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实我不反感。如果人没有点这样的想法, 如何让自己保持自信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呢?如果真要说不是普通人的,那就是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们,那些为了我们美好今天而牺牲的革命军人;那些为了素不相干伸出援助之手,却永远离开我们的人们。他们真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或许具备这样的素质,但是却做不出这样的行为。我们都是最好的自己,只不过体现价值的方面不同罢了。衬托别人,不也是价值的一种么~但是,我说的这些人不包含,作奸犯科之人,那是恶人。哦~说得更直白一点,就不是人。

钓鱼去

从抑郁到爱上科研,上海交大博士自述读博路,网友:知乎最好的文章

大数据文摘授权转载作者:时间规划局博士生学历真的很重要吗?知乎上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问题描述中,题主问道:这个社会硕士,本科学历不就够用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读博士?其中有个答主没有试图讲道理,而是讲述了自己从在上海交大读研到决定读博走上科研之路,再到工作、创业的心路历程,一万两千多字,获得了将近4万赞,被网友誉为“知乎上看到过的最好的回答”。甚至有读者表示看了这篇文章后,实验思路都理清楚了。文摘菌也全文读下来了,虽然文章很长,但是非常好读!文摘也得到了作者的授权,将这篇文章原文分享给大家!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一个人接受你的观点,通常是很难的,那我就讲讲自己的故事吧,很长,要表达的,都在里面了。时间拉回到16年前,200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我和师兄、师姐蹲在冷呵呵的实验室里,看着面前那台崭新的机器,嘎吱嘎吱向外喷涂着被融化后的ABS树脂。对于研一的我来说,一切是那么新奇和高端。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的一个教育部课题,基于RE(reverse engineering,逆向工程)和RP(rapid prototyping,快速成型)的机械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12年后,也就是2016年左右,这项技术突然火了起来,换了一个叫“3D打印”的名字,变成了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做一份PPT能很快拿到千万级的投资。但这一切都和我无缘了,因为在2005年夏天,师兄带领师姐成功发表了4篇核心期刊论文,而我还没来得及动手,导师的项目就成功结题了。然后他和其他导师合作,拿到了一个牛轰轰的863项目,两千万经费,我的“3D打印”之梦就此破灭,被迫转行。我可是给杨叔子院士写过邮件,和他探讨过RE/RP技术前景,他还鼓励我好好干呢,呜呜,拜拜了。导师拍着我的肩膀,告诉我不要气馁,能力更大的人要承担更大的科研任务。我感觉他是在忽悠,但我没有证据,只是很惋惜费了我1年时间、足够发表2篇论文的实验数据。那也是我的心血呀,最后我忍痛把数据都送给学院里另一位工程硕士,保障他顺利毕业了,他非常感激我,请我在学校后门吃了一顿酸菜鱼。那个酸菜鱼馆再向北走200米,是宽阔的长江,江里的鱼都很美味,值得我们每个从这里毕业的人,毕生怀念。日子还要继续,我收拾心情,转向863项目的研究工作。只是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项目,它深刻的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在2005年,我参与的这个863项目可以说相当前沿和新潮,我负责的那部分研究内容,需要制备高性能、低表面粗糙度、纳米级的磁性薄膜(NiFe、CoFeB之类的)、搭建一套稳定的飞秒激光泵浦-探测(pump-probe)实验平台、编写数据采集软件并借助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通过研究软磁薄膜与飞秒激光相互作用的超快瞬态动力学效应,为研发面向未来的太赫兹器件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这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我来说,简直一脸懵,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太高端太刺激了,又因为自己啥也不懂而感到深深的自卑。在这种自卑感的驱动下,我的苦逼日子开始了,连续一年半的时间,我没有在晚上11点前回过宿舍,一直做的事情只有三件:查文献,做实验,编写Matlab。有那么3个月的时间,我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因为辛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波形上总是有异常的震荡和杂波,我一遍遍的用磁控溅射方法制作薄膜、一遍遍的检查pump-probe平台、一遍遍的检查数据采集软件,最后我崩溃了,因为根本发现不出什么问题,每个环节都好像是正常的。3个多月过去了,我差不多也得上抑郁症了,和女朋友也时不时的吵架,一切都是灰暗的,看不到希望。那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下午,我继续穿着净化服,在洁净室里的激光平台上重复着实验,妄图优化并查找出问题根源。洁净室有一扇封闭的玻璃窗,有个师弟坐在窗外的电脑前勤奋的工作着。我神经兮兮的盯着数据采集界面,祈祷不要悲剧重现,可是震荡和杂波还是如约而至,盘踞在实验数据界面。压抑的实验室里,我分明听到响亮的打脸声,啪啪啪啪,令人头晕目眩,眼冒金星,孤独而绝望,那一刻,我想死的心都有。突然,有人在实验室外大喊师弟的名字,说他女朋友在外面等他,这个有点莽撞的家伙,猛地站起来往外跑,然后悲剧发生了,他一脚踢掉了他那个台式电脑的机箱电源,笨重的CRT显示屏一下熄灭了。师弟大喊一声卧槽,因为他那台电脑是实验室的顶配,里面每天都在不停的运行模拟程序,机箱和显示器都贴了纸条不准关闭,这一关机,跑了7~8天的模拟进程,大部分都毁掉了。我两步走到窗边敲了敲,看着师弟灰白的脸色,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隔着玻璃大声说“导师估计要砍我了,好几个人都等着我的模拟结果呢”,我满是同情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目送他慢慢走出去了。我两步走回去,又开始观察实验结果,我发现竟然出现了奇迹,从2分钟前,也就是我走过去看师弟意外关掉电脑的那一刻,数据波形上的震荡和杂波消失了,光滑平顺接近完美,阶跃突变的信号响应也如高台跳水下落般的完美曲线,这就是我苦苦追寻了一年想要的实验结果啊,我激动的要哭了好吗?看着被师弟熄灭的显示器,我恍然大悟,这种CRT的垃圾显示器,后方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一般情况下也没什么影响,但是我的pump-probe实验,需要良好的电磁屏蔽,激光锁相放大、震荡、弱信号采集都受不了CRT显示器的干扰。很快导师把CRT显示器都换成了液晶,把所有的电脑都搬离净化实验室,还给实验室的墙上加装了电磁屏蔽网,同时也给师弟的顶配电脑装了不间断备用电源,防止他再把电脑关掉。后来的硕士阶段,没有了悬念,我得到了大量完美数据支撑研究结果,科研之路如开挂一般,发了好几篇论文,还在毕业前收到了SCI期刊Physica B的录用通知。尽管当时影响因子只有1不到,但是硕士就发SCI期刊论文,在只会发中文核心期刊和EI会议论文的机械学院,还是引起了很大轰动,导师也觉得挺有面子。我闭着眼睛就能毕业了,心态轻松惬意,和女朋友也不吵架了。但很快我又遇到了新的困惑,我虽然用实验验证了飞秒激光和磁性薄膜相互作用的超快动力学现象的确存在,但背后存在的物理机制以及它能够应用到哪些具体的方向,我完全想不明白,我也不知道实验结果的理论基础在哪里。我和导师去探讨,他觉得我想太多了,他说这是和基础学科相关的,我只是看到了表面,并没有深入进去。但当时的我,内心经历了科研过程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狂喜,我已经爱上了这种感觉,我想把这背后一切搞明白啊。我想继续纠缠着导师,他又拿到了新的课题,没空理我了,给我丢下一句话,想把理论搞明白,就去读博士吧。研三的十月份,大家纷纷开始找工作了,那些研究模具、精密加工、电气控制的同学,很快都拿到好几个offer,我唯一的一次面试,是上汽到学校招聘,有个师兄是上汽的中层领导,回来面试我们。轮到面试我的时候,他拿一罐可乐,说“师弟你几分钟可以把这个造型做出来?”,我苦笑了一下,我说Pro/E和CATIA都没学啊,我研究磁性薄膜和飞秒激光去了。师兄笑着说你这个太高端了,我们不需要这么深奥的,然后我就被刷掉了。这么高端的研究方向,工作肯定是不好找的,面试过这一次,我再也没去面试过了,因为我之前已经查好了,国内有个课题组研究磁性薄膜和MEMS芯片方向,我也和那边打过几次电话交流了,我想要的答案,那些潜在的电磁学机理,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考试,复试,收到录取通知书,告别硕士的导师,告别硕士生涯,博士阶段就开始了。令我感到很满意的是,这里真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地方,课题组的几个牛人,有精通电磁学理论计算的,有精通薄膜制备工艺的,有精通基于薄膜制作MEMS芯片的,真是太爽了,学院里还有一条3英寸的芯片流片线,这下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具体的芯片产品制造,都齐全了。反正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自己就像进入了阿里巴巴的宝库,我延续了硕士时期的风格,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就不怎么想出来了,像海绵一样吸取养分,向别人不断的请教。在硕士阶段的基础上,我基于NiFe和CoFeB材料的软磁薄膜性能越做越好,我不但会用磁控溅射机,我还学会了用气相沉积设备、外延设备、硅刻蚀设备、离子束溅射与刻蚀设备、光刻机、电镀设备、烧结炉、离子注入掺杂设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仪)、VSM(振动样品磁强计)等一系列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的老师,都把我收为关门弟子了, 晚上如果他有事,下班时都把钥匙给我,让我关净化间的水电气,早上再老早过去开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加起来上亿,对我也是真的信任了,这也让我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度去做实验,加速了我的科研进程。而且我跟着师兄学会了手撕麦克斯韦方程组,我有个100多页的演草纸,上面全是手写的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的计算过程,我把麦克斯韦方程应用于求解软磁薄膜的高频磁阻变化以及随外界磁场和电场变化的响应曲线,得到的结果可以直接拟合实验结果,相似度非常高,然后就可以用理论计算得出的优化参数去指导实验工作。当时有个磁阻变化率的指标,我可以和全球几个主要的相同研究方向的课题组一决高下,经常是他们做到30%,没多久我40%的结果就发论文了,然后看到他们刊出的65%的论文,我已经做到80%了,后来根据理论模型得到的参数,我不用制备薄膜的方式了,换成磁导率更高的薄带材料,指标竟然可以做到200%以上,导致国外的几个竞争对手很眼红,就赶紧跟着换材料、发论文,和我们进行比赛。我超级享受这样的过程,中间还会和他们互通邮件聊一聊,就好像两个拳手打擂台赛,休息的间隙还在交流你用什么牌子的蛋白粉啊,你平时吃牛肉还是猪肉啊之类的,感觉既好玩又好笑。2008年暑期,是我论文最高产的时段。我的实验工作进展顺利,手里的数据很丰富,我首先想到的是Physica B,毕竟我是老客户了,我翻出了之前发论文时给主编写过的邮件,追加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我换了新的研究环境,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希望能把一些重要的结果在他们论文上分享给全球的同行们,然后我还说,你应该知道,现在北京正在开奥运会,希望你多关注这场盛会并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然后我把投稿的论文编号也发给他,希望他能关注并处理。没想到,过了不到1天,主编给我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邮件,感谢我对他们期刊的关心,并说自己最喜欢看跳水和体操类比赛,讲了几个我不知道的名字的运动员,最关键的是,他说收到我的投稿了,会尽快让同事处理。然后,我的这篇SCI论文从投稿到修改到接受,只用了26天的时间,你说老外不讲私人感情吗?我觉得他们肯定是讲的,毕竟都是人嘛,和你聊的很好,而且你的论文做的工作又不错,加急给你发表了,也就是他们举手之劳的事情。老外也都讲感情,这个发现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每次投稿都要找个主编或副主编邮件聊聊天,结果2008年的暑假,我搞定了3篇SCI论文。有时正在看中国队的比赛,夺冠热血沸腾的时候,一封邮件提醒弹出来,是SCI核心期刊的论文录用通知,那种美妙的、刺激的、眩晕的愉悦感觉,不做科研的人永远体会不到,也许像吸毒后的感觉。但吸毒是短暂的、要命的,而科研成就带来的愉悦是永恒的、健康的。这样的日子过了1年多,有一次和导师聊天,他说一直在思索除了单纯的做器件追求性能,他更想把器件具体的应用到某个方向,开拓出一个应用领域,但这几年下来,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方向,如果找到了这样的方向,他很想发一篇Applied physics letter的论文,这是他年轻时候的一个小心愿,不过到现在还没实现。我听了心里一哆嗦,这怎么和我最近几个月在实验室里没事瞎琢磨的想法那么一致呢?我也想干这个事啊,我都琢磨了很多具体方案了啊,你不问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啊,我努力帮你发个APL圆梦好了啊。再加上我平时也关注娱乐新闻,当时张国荣自杀还没几年,梅艳芳也患了宫颈癌去世了,我因为《胭脂扣》喜欢这两位明星,心里惆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国外的报道,梅艳芳的去世是因为当时对宫颈癌的HPV病毒没法做到早期筛查和分型检测,HPV病毒有很多个亚型,最致命的有6种,每一种对应的治疗手段和用药都要有所区别的,所以不能做到早期筛查会出人命(因为早期的病毒在体液中的浓度含量很低很低),筛查出来之后,无法做到精确分型,也会因为治疗手段的不太对症而延误治疗。这些事情,我都考虑过很多天了,我一直在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导师既然主动提起,我立刻满怀激动的和导师谈了2个小时,并把我的具体实验方案和如何检测讲了一遍。导师听完以后一直笑,可能他也觉得我讲的不错,问我这些想法怎么来的,我说我天天都在考虑这些东西啊,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我这2月和搞生物检测的另一个同学谈过几十次了,他说针对HPV每个亚型目前已经有特定的标记物了,每种标记物只认识对应的其中一个亚型,对其他的都熟视无睹,标记物就像触手一样,会紧紧的抓住它认识的那一个亚型的病毒细胞。我内心里喊了一句卧槽,思路来了:我用纳米磁性粒子修饰到病毒细胞表面、用微流体芯片分成不同检测区域、每个区域修饰不同的标记物、每个区域的标记物对应抓取不同的HPV亚型细胞、哪个或哪几个区域细胞抓的多、哪几个区域的纳米磁性粒子就多、我的传感器去检测哪几个区域的磁型号更强,不就可以检测出体液样本中包含哪种或哪几种HPV病毒了吗?而成熟的PCR扩增技术又可以解决早期病毒细胞浓度极低而检测不到的问题,从而解决早期筛查的困扰。怎么做高性能传感器、怎么刻蚀微流体芯片、怎么制作纳米磁性粒子、怎么在微流体芯片检测区域表面修饰标记物、怎么在病毒细胞表面修饰纳米粒子、怎么PCR扩增、怎么处理弱磁检测信号,我和同学两个人一合作,全部都搞定了啊。兴奋,激动,我一下子又找到了硕士阶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感觉,我仔细查过文献,全球的科研圈,压根没有人用我们这种传感器做过这样的研究,这次导师主动找我聊,正好我把想法全盘托出。导师继续微笑着看我,当场批了10万块的预算,让我买各种耗材就开始整了。2009年,整个一年我都很忙碌,按照之前的思路,各项试验进行的很顺利,我们一气呵成,在APL上刊出了研究成果,主编对我们还美言了一番,感谢选择他的期刊之类的话。反正也不重要了,我已经和导师举杯相庆了,我帮导师完成了课题组发表APL的心愿。导师问我接下来的想法,我说我们的高性能传感器,除了检测HPV,还能检测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各种标记物能识别的癌症细胞,能早期筛查和分型检测,我要像开挂一样的发表论文了。说干就干,2010年我们又转向胃癌细胞的检测,改进了微流体芯片和传感器结构,顺利发表了两篇更高水平的论文,其中一篇在Biosensor & Bioelectronics上也是快速发表,这个杂志当年影响因子6.5,那时还没现在这么多灌水的,现在影响因子都要破10了,JACS感觉到了压力。其实按照正常的发展路径,我接下来会成为一个科研能手,手握大把高质量论文,顺便申请一堆专利,承担各种国家的研究项目。但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化,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有两件事情的发生,对我接下来的人生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2010年,发生了两件对我很重要的事,第一件事是学校基本不再留博士毕业生任教了,这让我的导师很遗憾,原本我们计划好让我留校,然后在新领域大干一番,因为3年时间里,我已经以一作身份发了8篇SCI核心期刊,加上和别人合作的,共计14篇论文,影响因子累计40多了,而且手里正在做的实验和相关结果,已经够再发7~8篇高水平论文了,甚至冲一冲Nature materials子刊(材料应用领域的终极神刊,影响因子40),都是有可能的。用导师的话讲,我一个人可以顶别人一个课题组加起来的成果了,但现在政策变了,我没法留校了,他感觉非常遗憾。他建议我去国外读博后,然后再回来学校,有了国外的经历,就可以满足留校资格了。因为当时那几个和我是竞争对手的课题组,一直追我的进度,而且也在跟着我转向传感器进行生物检测的方向,这三个课题组的负责人都给我写邮件,法国、美国还有西班牙,邀请去做个博士后研究,然后可以考虑留下任教。面对导师的建议和国外几个课题组的邀请,我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是我不想继续做科研了,我要换个人生方向。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源于2010年初我参加的一次在线会议,那是一个传感器国际论坛,在新加坡,我因为没有争取到经费支持,没能到现场参加。通过视频,我观看了日本那个叫Mohri的学者,做了关于磁传感器芯片的演讲,这个演讲简直给我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让我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本来这个叫Mohri的学者,之前也一直在做和我们类似的器件研究,后来我们转向生物检测应用,他们就没有声音了。我因为做了一点生物检测的工作,发了几篇论文,就开始琢磨这个东西应该可以产业化的,但我们搭建的实验平台粗大笨重,信号处理都是PCB板级的电路,高频信号激励是买了一台笨重的阻抗分析仪还有一台信号发生器,整个实验系统满满当当占了半个实验室。但是,这个Mohri教授,沉寂的几年,他竟然找到日本爱知钢铁投资了他,把传感器的敏感单元、信号处理、阻抗匹配、高频信号激励、电磁屏蔽等模块,全部集成化做进了一个2mm*2mm的封装芯片里面,然后给日本的手机厂商供货,开始做手机里面的电子罗盘和地磁方位检测了。这个讲座让我整个人是崩溃的,2mm*2mm的面积是我的传感器敏感单元的尺寸,而其他的环节,我用了半间实验室的面积,人家却都集成都芯片里面了,而且已经过了研发的阶段,而且已经给手机厂商供货了,而且都申请了很多专利了。虽然单片的性能比我的差一大截,但在手机领域的应用,人家Mohri的产品是够用的,我只能用一大堆笨重的仪器,去做各种生物检测然后刷论文,离实际变成集成化的产品,还差了十万光年距离。我开始怀疑我的研究方向的意义,我从事应用科学研究,就是应该像Mohri一样,把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去推动某一个产业的进步,但看着我那一大堆笨重的仪器,又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就算再牛,我一个人也搞定不了这件事,这是个系统工程啊。爱知钢铁给Mohri配置了50人的研发团队,涵盖电子、半导体、传感器、芯片封装各个领域的工程师,而我有什么,我就是一个孤单的螳螂,高高举起手臂,却推动不了事业的车轮。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08年无意间做的一件事情,在2010年我面临人生抉择时,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之前讲过了,和管实验室的老师关系处的很好,实验室的设备我基本都会使用,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一个已经毕业的师兄,他回来学校想做一些实验,关于陶瓷材料掺杂和烧结的东西,那两个破设备几乎都没人用,像垃圾一样丢在那里。听说我会使用,已经毕业的师兄找到我,给了我一些样品,让我帮他做实验,我有实验室的钥匙,晚上10点后,其他人都走了,我一个人留下来,一边制作我的薄膜传感器,一边帮师兄做样品。2008年9~12月,4个月的时间,我做了6个批次的样品,师兄很感激我,请我吃了一顿酸菜鱼(还记得工程硕士的同学也请我吃的酸菜鱼吗?),然后给我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希望我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下去。我看到命运之神向我招手,他手指一个充满挑战的方向,让我冲上去,挑战未知的困难。师兄给我的样品是一种陶瓷芯片,是非常好的产品方向,07年国家要对机动车实施排放管制,所有汽车都要出厂强制安装,但是当时,全球只有德国、美国、日本三家公司有相关技术储备,中国这一块市场注定被别人垄断。师兄给的样品正是这个方向,他委托我做的样品,经过几家机构的检测,性能相当不错,接下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代工厂伙伴,把这种陶瓷芯片批量化生产,然后在经过集成化的产品封装设计,把信号传输、热保护、抗振动、机械固定等装置与芯片集成起来,做成终端产品,与发动机匹配使用。国外几家公司的技术严密封锁,核心的芯片工艺没有人能够接触得到,也不会对外销售,只能靠自己做出来。我和师兄只做出了初版的芯片产品,还需要优化才能量产,而且后续还牵涉到封装设计和匹配使用,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想了解全套的东西,只有到一家国外一线的汽车公司的发动机部门去工作,还要正好负责这一块产品的开发,那就可以以客户的身份,了解这些东西。但是说起来容易,哪里有那么正好的机会,一个大牌的汽车公司,正好发动机部门有这个新产品开发的职位空缺?机缘巧合,天赐良机,2010年12月,某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公司,发动机研发部招聘,有个职位专门负责这个新产品的开发,和师兄商量之后,我毫不犹豫的投了简历,干脆利落的被录用了,工资对于刚毕业的博士来说也算不错。不能让我留校,导师为了补偿我,就让我提前毕业了,还帮我争取到了校级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我很感谢他,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科学方法和科研精神,让我终生感激。临走时,导师单独和我长谈了一次,他说的一番话,我觉得很好的诠释了博士学位的意义:得到博士学位不是终点,不代表你以后能比别人成功,但博士学位能代表的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做好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就这样,我告别了博士导师,告别了科研之路,踏上一场未知之旅,但我没有任何犹豫,我要追寻的东西,已经不在校园里了。2011年开始工作了,工作的前2年,我和刚进入博士阶段一样,每天都在接触和吸收新的东西,由于核心芯片已经做出来了,我很快能理解总成产品的各种技术细节,而且我每天在琢磨的是,如果让我来研发和生产这个产品,我应该如何改进,可以做的更好。工作2年之后,每次到供应商那里,他们都有点怕我了,因为我提出的问题他们已经开始回答不了,他们不敢在我面前有任何的隐瞒和虚假数据,我对产品了解的深度已经超过了他们。到第3年结束,我觉得差不多了,这个职位已经没有更多可以让我学习的东西了,我和师兄商量了一下,计划第4年离开汽车公司,开启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在离开之前,还有两件事必须完成:1、和代工厂一起努力,把我们核心的芯片产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解决,成品率提升到90%以上;2、我必须自己组建创业团队,然后去找投资机构,拿到天使轮融资。第1件是技术上的事,总归是能解决的,我们加班加点、多多搬砖,逐渐能达到量产的标准了,但是第2件事,我又开始懵了,刘姥姥又一次进大观园,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做,只有查资料慢慢学着准备。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本电子书,叫《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里面有一个章节叫商业计划书 (BP) 的21条军规,特别感谢作者查立先生,我按着他讲的内容,一步步操作,最终做出了一份当时自认为很满意、但现在看起来比较垃圾的第一版BP。然后我准备各种资料,学着展示产品和性能测试报告,组建技术/质量/采购/生产管理的团队,向别人描绘市场前景,做财务分析,做盈利预测,做现金流量预算,做SWOT,用了1年的时间,在朋友的介绍下,有两个天使投资人的资金到位了,感谢金主爸爸,可以放开手脚干了。2015年我从公司正式离职,最后的一年感觉挺对不起主管,我经常迟到早退,去筹备自己的事情,但主管还是宽容的忍受了我一年,大概也是因为其他人没法专业而深刻的管理这么多传感器产品吧。临别时,请主管和同事们一起吃了一顿酸菜鱼 (第三顿了),主管祝我前程似锦,我祝他以后别再有我这么不听话的下属。然后他好像受到了我的启发,在我走后的3个月,也麻溜的离职,跳槽到杭州湾南岸去了,据说工资翻了一倍还多。2015年,我和师兄的芯片已经可以稳定量产了,我基于前面4年的工作经验并融入很多改进优化,在2016年终于有了完全自己制造出来的总成产品,并趁热打铁申请了一系列专利。2016年又发生了两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可能是我在做天使轮融资的时候,讲了太多次BP,导致我的演讲技能大幅提升,讲起项目口才就好的不行。我参加了一个领军人才项目评比,滔滔不绝的向很多专家评委进行介绍,由于产品有独创性,芯片是自主产权,而且市场前景巨大,公司成立一年就开始有销售收入了,项目答辩取得很好的名次,拿了300万政府资助,对创业初期起到了很好的资金补充。当地政府看我这么能讲,产品又好,就怂恿我去参加省里的创新创业大赛,我去了又是一顿讲,拿到了第二名,领导很开心,然后省里市里都给公司奖励,省市的领导接见我,还不停到公司走访,给了很多支持。他们的态度都很诚恳,能看得出对核心技术、对踏踏实实的创业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鼓励,以至于我和他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尽快把产业做大,打破垄断格局,我可以收获成功,他们能得到一家成功的企业,带动就业、带动税收、带动人才的聚集。这种良性互动的局面在中国沿海省份已成普遍现象,让更多的技术型企业成长起来,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成功必须要做的事。2016年的第二件大事来了,我记得那天是科技局的一位局长和我约了时间,他说每年科技部都会举办一次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我在省里取得了好名次,他们决定推荐我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局长一脸严肃的和我说,已经四年了,他推荐的本地企业,没有一家通过预赛并进入半决赛的,我问大概多少家进行比赛,局长说各省推荐能进入国家赛的,基本是按照每个大的行业1000名,到国家赛的预赛里从1000家企业选出100家进入半决赛,然后半决赛从100家选出10家进入决赛,两轮10进1之后,基本剩下的10家都是非常厉害的企业了,大家再争冠亚军和第三名。我说领导啊,你是不是觉得我比较能吹,才推荐我去参加的,这么残酷的淘汰赛,我也没底啊。领导笑了,说你这样的博士真不多见,技术专家,口才又滔滔不绝,也不紧张,我看好你啊。说不紧张是假的,当我一个人背着包,坐上去参加大赛的高铁时,心里是惊恐不安的。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们,把我丢进去都找不到在哪里,完全不起眼。但我在准备PPT的时候,一直回响着博士导师说的话,一篇论文、一份报告、一个项目,最核心的灵魂在于你把创新性讲清楚,最好的创新性不是你比别人做的好,而是你做了别人根本没做过的事情,开创了一个领域。我的产品,放到世界范围肯定不是原创的东西,因为有3家国外巨头公司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放到中国范围内,除了我根本没有人做过啊,我决定从这个角度开始讲。比赛时是10个企业分为一组,PPT讲完第一遍,我以小组第一从1000个企业里杀出来,进入到半决赛;PPT讲完第二遍,我再次以小组第一从100个企业里杀出来,进入到总决赛,这时,只剩下10家企业了。出人意料的,是总决赛的前一天晚上,在酒店的会议室里,大赛的带队老师,把我们10个企业都召集在一起,说了一些恭喜的话,让我们加油之类的。然后又很严肃的说,你们10位入选者,都是博士学位,国家想在未来的10年内,从本土选拔近万名专家人才,入选“万人计划专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家要转型升级,要科技强国,没有专家人才,都是空谈,而这一万多名“万 人 计划 专家”,就是科技强国的领军者,国家迫切需要你们。这次请你们来开会,就是想告诉大家,你们都是博士,如果明天能进入前三名,科技部有一个大赛通道,把你们推荐到中组部,再经过一轮答辩和评选,就可以入选“万人计划专家”,希望你们把握这个弥足珍贵的机会。老师的一番话讲完,我看了看其余9个家伙,好像眼睛都发红了,身上已经散发出隐隐的杀气,看起来明天要拼命了。不由得心中一寒,也赶紧假装很有杀气的样子,不能在气势上先输给他们。回想起大家的杀气,我吓得夜里一直睡不着,我总觉得按照之前预赛和半决赛的套路,只讲创新性是不行的,要有一些更打动人的东西。我翻出来几只芯片样品,小小的,拿在手里,那样的不起眼,但又充满了科技感和铜臭味,我盯着它们看了一个小时,我决定,我不再只是强调创新性了,我要讲一个关于芯片的煽情故事。12个小时后,我排在第6顺位出场,听完主持人的转场介绍,我从位置上站起来,伴着场下的掌声上台了,PPT投放在巨大的屏幕上,镁光灯在眼前聚焦,我看不到台下的任何人,我仿佛回到了学校夜晚12点的实验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不停的奋斗着。我从口袋里掏出芯片,举在手上,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芯片的故事,这个记载了我8年青春回忆的小物件,就这样被我举着,竟然感觉沉甸甸的,我想起了这些年的辛劳、奋斗、挫折、彷徨、希望、喜悦、兴奋、刺激,就在这个时刻,浓缩为8分钟的演讲,与大家分享吧。我已经不记得当时的细节了,只记得自己讲完后,鞠躬致谢,恍惚中看到台下有很多人站了起来,连绵不断的在鼓掌,持续了半分钟还没有停下来。时间定格在10位参赛者都结束了演讲,计分屏上我的名字排在第二位,我揉了揉眼睛,没错,我是总决赛第二名了。科技部信守了他们的承诺,2年半之后,通过新一轮的答辩和选拔,我入选了中组部国家万 人 计划专家,我会和另外一万多名专家一起,成为国家科技强国、升级转型的领军者,在这个古老的国家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与国外的竞争对手展开厮杀,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加冕为王。我和师兄创办的公司,从16年开始到现在,每年的销售额都以2~3倍的速度增长,后续还会增长的更快,公司的估值今年也到了5亿(是估值,不是个人资产)。但我们依然买不起大别墅,不舍得换保时捷,依然加班到夜里12点以后,依然把公司利润的大部分都投入到研发中去,依然出差的时候不舍得住超过400元的酒店,依然像守财奴一样守着投资人新投入的几千万现金不敢乱花,但我们从学院里那个阿里巴巴宝库学到的东西,还有我们可以手撕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功底,可以让我们再开发出几款市场容量过千亿的科技产品,可以再组建几个团队,再创办几家估值超过5亿的公司,再开拓几个无人涉及的研究领域。在美丽的丽江古镇,有一座雪山,终年云雾缭绕,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阳光也无法穿透云层。传说只有本领非凡、与山齐高者,才能看到云朵以上的风景。世间虽少有非凡之人,但看过者,无不终生称道绝世美景。不工作的时候,我喜欢叫朋友们一起打王者,一起吃鸡;我喜欢没事就去逗逗狗,撸撸猫,和小朋友一起到处玩;我喜欢所有Alan Walker的歌,不开心的时候就一直听;我和朋友到迪厅蹦迪,吃火锅撸串喝酒,K歌到深夜;情人节还有结婚纪念日,我给老婆买花买钻戒买LV包;我到菜场买菜经常被坑,去小区扔垃圾没分好类会被骂。身边的人,几乎很少知道我上面讲的那些硕士、博士还有创业的事情,我平时展示的,只是我想展示的,那云朵以下、接连地气、炊烟袅袅的风景。而云朵以上的风景,只有与山齐高者才能看到,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就像你不会手撕麦克斯韦方程组,没看过杨-米尔斯理论的推导过程,你就不知道杨振宁的伟大紧随麦克斯韦之后,薛定谔和霍金与他相比,都是弟弟。你所看到的,只是他82岁那年,与28岁年轻妻子的传闻。疫情还没爆发的1月初,我去了一位朋友的公司,他是很早就回国的行业专家,在Bell Labs和Siemens待了十几年,办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然后回国创业。到公司的时候,他开发的机器人正在惟妙惟肖的讲课,对着摄像头给孩子们网络直播,脸上的表情还可以各种变换,憨态可掬。坐在他的办公室喝茶,桌子上也有个机器人,这位朋友和我聊他在美国的经历,聊自己的最新产品。然后他扶着桌上的机器人,打开一个开关说:“我经常喜欢把机器人比作我们的国家,你看头部的这个处理器代表政治中心,胸部的电池包代表驱动发展的工业动力,双腿是支撑国家的农业基础,手臂代表执法机构,嘴巴代表外交和宣传部门,体内的各种电线电缆代表交通网络,漂亮的衣服、面容和发型代表娱乐业和服务业。”然后他顿了一下,打开机器人的后背开关,里面露出两个像液压挺杆的支撑柱,牢牢支撑着机器人沉重的金属躯体,他指着两根支撑柱说,“搞技术和研发的都在这里了,有了我们,国家可以顶天立地的站着,不用卑躬屈膝,也不需要下跪乞求,我们是脊梁。”如果让我选出人生中最幸福的两件事,那么第一件,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遇见我孩子的妈妈,而第二件,就是选择读博。仅以此文,纪念过往。原文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66627317/answer/1151278214

夺魂索

清华学长自述:从专科到清华博士,那些年我经历了什么

清华学长自述:从专科到清华博士,那些年我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一个专科生到清华博士,我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些年,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他说到高考失利,败走专科如果说清华北大是软卧,那么重点大学就是硬卧,三流大学是硬座,而专科等院校是站票。很不幸,在高考的时候因为发挥失常,报考了一所专科中算得上比较好的佼佼者。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够考入清华大学。但是在刚入大学那段时间,我经常听到各种报道,专科生逆袭进浙大,进武大,进北大,这样的励志例子虽然少,但是也不是不存在。我就在想,别人都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看着室友都沉迷于游戏,玩乐,旷课,打牌,我第一次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每天都在问自己这2个问题。自考逆袭,赢在未来在无意中看见了自考专升本的招生简章。拿着兼职赚来的3000元钱,我拨通了自考招生办的电话。2年考30门课程,意味着一年就要过15门课程。这无疑是给我增加了很多压力。要知道,我的计划是一年内考过英语四六级,专业成绩年级第一。但是在一年还要考其他的15门课程,压力不是一点的大。不过有志者事竟成,在大学2年里,我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考过了30门自考课程,在毕业那年,我拿到了本科文凭。考研逆袭,重在坚持考进清华,首先我的考进985和211大学的研究生才行。毕业后,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出去工作,而是在学校重庆大学附近租了一个房子专门考研。重庆大学的图书馆可谓座无虚席,每天都要早早的来占位子。考研那段时间,早上5.00起床到图书馆占座位,晚上12.00回家。一天的时间都在图书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378分的成绩考入了重庆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三年,压力超大,因为科研,论文,实验,就业。但是好在我和导师关系好,导师并没有因为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而歧视我,相反他处处点拔我。因为我是我们班学习最刻苦的那个,也是成绩最好的那个。临近毕业,导师推荐我去考清华的博士。犹豫再三,我还是踏上了博士这条路。清华博士,只要你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精心准备了一段时间,加上导师对我的关怀。我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的博士。后面的路,只有我一个人走了。当我走进清华园的时候,我发现,清华的学子和其他人并没有区别。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有天赋的比别人努力,有背景的比没背景的更努力。她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玩乐,她们的时间都用在了对生命有意义的地方。在这里,我想我必须百倍努力,才能走在别人前面。后来上面的这位励志大神,去了国企的科研单位。因为一直踏实工作,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和永不言败得精神,后来成为了他所学专业的泰斗级人物,位列中科院院士。你身边有这样的牛人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