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身陷质量漩涡的博士伦:被曝8项缺陷,5年5次被召回,两度遭卖身吓死鬼

身陷质量漩涡的博士伦:被曝8项缺陷,5年5次被召回,两度遭卖身

6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通报称,在对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进行的飞行检查中,该公司存在“过滤灌装工艺中压缩空气过滤膜的更换为3个月一次,而企业的验证是6个月一次”、“净化区通往外界的物料传递窗,未安装压差计进行监视”等8项一般缺陷。国家药监局表示,针对该公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责成企业限期整改,必要时跟踪复查,并要求企业评估产品安全风险,对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应按规定召回相关产品。6月19日,AI财经社致电博士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均未予以回复。全商网显示,2017年隐形眼镜品牌排行榜前十名中,博士伦已从2016年龙头落至强生后。有媒体报道称,最辉煌的时候,博士伦在中国有6亿元的销售额,但是2013年“出事”以后曾下降到1亿元左右,而后元气有所恢复后,也仅有约3亿~4亿元的销售额。作为隐形眼镜行业巨鳄的博士伦,为何屡次陷入安全漩涡?五年五次身陷质量风波据2014年3月修订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隐形眼镜被列为最高风险第三类医疗器械。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82号)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做出医疗器械召回决定的,一级召回在1日内,二级召回在3日内,三级召回在7日内,通知到有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告知使用者。质量问题阴霾不散,始终困扰着隐形眼镜行业巨鳄博士伦,其在近五年身陷5起召回事件。2013年1月,博士伦因生产的部分处方眼药水中含打印墨水宣布发起召回。博士伦总部在给英国当地医院、药房及苏格兰政府健康部门信中表示,因部分眼药水发现含不合格物质,将召回所有医院、药房的约3.6万瓶博士伦处方眼药水。2014年7月4日,博士伦召回约85万管Muro 128护眼膏,原因是包含可能伤害眼角膜的微晶颗粒,后者会导致眼部刺激和蚀伤。博士伦称,这些微晶颗粒可能是去年冬天运输过程中天气严寒所致。本次召回事件并未大范围公开。5个月后,2015年12月22日,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显示,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软性亲水接触镜,折射率不符合标准规定。公告显示,此次抽验不合格的博士伦软性亲水接触镜规格型号为年抛型;生产日期/批号/出厂编号为B41001502。2016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再次发布医疗器械召回报告,要求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主动召回部分日抛型隐形眼镜。召回原因为将日抛产品错当作月抛,商家在产品外包装纸盒上多印刷了文字“使用周lllpl期:1个月”。此次召回事件,涉及产品生产(或进口中国)数量有211541盒,涉及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数量有28162盒。博士伦要求客户退回上述产品,并要求店员销售日抛产品时,警示消费者每日使用后必须抛弃。针对召回的产品及库存产品,博士伦公司将重新处理外包装纸盒后继续销售。2018年2月,博士伦报告称,因一些产品在2017年国家医疗器械抽样检查中发现部分光焦度和国家标准有偏差问题,博士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对人工晶状体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三级。博士伦两次易主2006年,因被怀疑产品会造成真菌性角膜炎,美国博士伦公司身陷护理液安全漩涡。据悉,由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市场多地召回润明水凝全护理液,博士伦公司2006财年利润下滑22%。为了应对质量问题造成的业绩下滑。2007年5月,博士伦同意以45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售卖给全球性私有投资公司——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在卖掉自己的同时,博士伦也将8.3亿美元的债务转嫁给了华平。据了解,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管理资金超过400亿美元,在中国投资企业包括国美电器、哈药集团、汇源果汁等。2013年,为了给一只目标规模达120亿元的新基金赢得更多投资者,华平亦将博士伦出手,以87亿美元卖给了加拿大最大地上市制药公司Valeant(威朗制药公司)。交易完成后,博士伦将成为Valeant旗下一个部门,并将保留现有名称。 Valeant现有的眼科业务将被并入博士伦部门,从而产生一个全球性的眼科护理平台。Valeant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皮尔森曾表示收购初衷。收购博士伦将显著增强该公司在眼科药品、隐形眼镜和护理产品以及眼科手术设备和器械方面的能力,并带来其缺乏的中国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大规模业务,使Valeant把握住不断增长的眼保健市场机会。皮尔森的话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应验。2017年9月,Valeant 公布了好于预期的当季利润,截至当年9月30日,Valeant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亿美元,或每股3.69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博士伦眼部护理业务的增长。

读心术

正版机器近百万元,“顶配”山寨机却不到3万元!“贵妇级”医美项目热玛吉水有多深?

文/陈玉琪“不到30岁皮肤就松弛了?热玛吉帮您快速抗衰除皱,拒绝肌肤老化,重返18岁。”医美市场上从来不缺火爆项目,而今年,风刮得最大的项目叫热玛吉。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综艺节目,都能听到关于“热玛吉”的宣传。在小红书上搜索“热玛吉”,会跳出4万多篇笔记。上至50岁的伊能静,下至25岁的虞书欣,连男明星黄子韬,都在安利热玛吉。这个平均2万元一次的医美项目,正在成为许多女性通往“冻龄”的必经之路。小红书上关于热玛吉的笔记问世10多年籍籍无名,热玛吉为何一夜火爆?山寨机也可扫码认证、探头回充可多次使用,真假难辨的五代热玛吉,水到底有多深?备受追捧的热玛吉,究竟是什么?“医美我都是当保养做,不会等出了问题再做。”今年29岁的曾希茜(化名)坚信对抗衰老“预防比治疗重要”,她在抗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热拉提、注射肉毒素等大热抗衰项目她都体验过,还买了专注紧致抗皱的家用射频美容仪器。自从2018年第一次体验后,曾希茜就把热玛吉列入了自己一年一次的医美项目中。“抗初老”正在成为美容市场的一大重要诉求。新氧《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里,以光电类产品为主的非手术类面部年轻化项目增速高达92.64%,热玛吉亦在其列。图片来源:《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用户购买光电类项目平均花费17539.7元,且多是重复性消费。图片来源:《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深圳某公立医院皮肤科冷医生认为,热玛吉以其无创不开刀、失败风险低、恢复期短、效果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备受爱美人士青睐。他介绍,热玛吉主要的目的是改善面部中轻度松弛、起皱,采用的是单极射频技术,将能量施加到皮肤真皮层,深度可达4.3mm,进而产生电磁场,使组织内的小分子发生规律振动,产生热量,温度可达65~70℃。这种热效应会激发胶原蛋白更新机制,由于新的胶原蛋白生长需要时间,因此治疗效果在3~6个月达到最佳,通常可维持1年。热玛吉原理示意图(图片来源:热玛吉官网)热玛吉不是一项技术,而是设备Thermage的中文译名。2002年,美国索尔塔公司推出的第一代热玛吉“ThermaCool”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问世,适用于眼周治疗,后陆续批准适用于面部、颈部、身体。2009年,“ThermaCool System”获得原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用于眶周皮肤萎缩、肌肤皱纹的非侵蚀性治疗。此后,热玛吉经历了几次产品更迭,目前市面上的热玛吉多指Thermage CPT和Thermage FLX,在国内多被称为热玛吉第四代和第五代。热玛吉产品更迭(图片来源:热玛吉官网)冷医生认为,热玛吉近两年的火爆主要得益于新一代产品Thermage FLX的问世,尽管作用原理没有发生变化,但治疗体验有了明显的提升。北京卓彦丽格医疗美容诊所医生李程介绍,从热玛吉四代开始,震动模式与冷喷技术使治疗体验得到优化,震动模式降低了痛感,冷喷技术能防止皮肤被烫伤。“五代会更安全、更智能,提升了舒适度。”李程介绍,和四代热玛吉相比,五代的治疗头能更精准、更均匀地传递能量,在每一次接触皮肤的时候,都能自动检测治疗区域皮肤的阻抗,根据检测信息给予最佳的治疗能量。但是,舒适度的提升不等于无痛感。李程指出,许多宣传中提到的“五代热玛吉无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能说实际作用到皮肤上的能量在相同级别下,五代会比四代更舒适,但在能承受的范围以内,能量越高,效果越好,带来的疼痛感也会更强烈。”市场乱象:“顶配”山寨机不到3万元,探头回充能多次使用“除了贵,没毛病”是许多热玛吉拥趸的最大感受。在点评网站上搜索“热玛吉”,经过热玛吉官方认证机构的四代热玛吉单次价格在1万~2万元之间不等,而五代热玛吉价格接近4万元/次。机器贵、耗材贵是热玛吉价格高昂的重要原因。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台正版的热玛吉机器约60万~80万元,一次性治疗探头的价格为6000~8000元/个。并非所有医疗机构都能负担近百万元的机器与昂贵且一次性的耗材,高客单价也让一些造假分子盯上了有利可图的热玛吉。在中国,博士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是热玛吉的总代理。由于假货横行,索尔塔与博士伦专门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热玛吉的“四维验真”系统,消费者可以在其官方公众号查询经过认证的专业机构、操作人员,可以对设备、探头进行扫码验真。以北京为例,经过热玛吉官方认证的机构只有39家,专业人士仅有64人。此外,索尔塔公司还设置了治疗头的使用时限,在开始使用4小时后,即使能量没有用完,也会锁住无法使用。在第五代热玛吉上,这一时限缩短到了2小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自称“支持各渠道验证”的机器。在电商平台上,不到3万元就能买到一台声称采用进口操作系统、支持扫码验证的“1﹕1顶配”热玛吉五代机器。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截图当笔者咨询一位店家顶配版的机器和正版有什么区别时,店家介绍,外观上没有区别。“主要是维持效果,进口的操作一次可以维持一年以上,这款操作一次可以维持6个月左右。”店家还发来了机器通过官方扫码验真的视频,说“扫码非常稳定,一直都可以扫出来的”。店家还向笔者出示了机器的质检报告。报告由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产品名称为“深蓝射频抗衰仪”,检验结论为“经检验,所检项目符合GB/T 36419-2018标准的要求”。事实上,相关资料显示,虽然同样采用射频技术,但深蓝射频所能达到的深度、温度不及热玛吉,因此除皱抗衰效果也大打折扣。报告中提到的“GB/T 36419-2018标准”实际上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而热玛吉需作为III类医疗器械管理。能造假的不仅有机器,还有探头,一个原价近万元的治疗探头,在山寨厂商这里只卖不到300元。受疫情影响,目前进口探头出现了大面积缺货。深圳一家医美机构负责人文雪告诉笔者,她所在的机构近四个月向博士伦预订了将近100个探头,但目前只到货了4个。“顾客没法做了,现在只能等。”据她了解,热玛吉价格也因探头短缺出现了一定浮动的上涨。“我的一些同行已经通知每一颗热玛吉探头价格上涨1000元。”除了山寨探头,市场上还出现了回充探头,即回收正版探头,对其解码并重新充入能量。李程指出,热玛吉探头上的固态电极薄膜可使能量均匀、稳定地到达皮肤深层组织,降低了发生烫伤和不可逆损伤的风险,而回充探头失去了这层薄膜。“解码后的探头能量输出是否稳定,这个是要打问号的。”在小红书上,已经有不少网友分享因碰到假机器、假探头而出现瘢痕、水泡的情况。五代热玛吉资质模糊,消费者需擦亮双眼《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医美行业非法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图片来源:《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医美设备的管理而言,能否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证是第一关。目前,我国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III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天眼查专业版信息显示,博士伦在2014年7月发生了经营范围的变更,增加了II类、III类医疗器械的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2015年8月,四代热玛吉Thermage CPT获得CFDA认证,按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口注册。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而关于五代热玛吉Thermage FLX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称其未通过药监局审批,仪器不具备在国内销售、宣传的资格。另一种说法称,按照食药监办械管〔2013〕31号通知、CFDA 198号非医疗器械分类界定文件和143号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不用于医疗目的的射频皮肤美容仪不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Thermage FLX按“皮肤美容仪”品类纳税。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设备显然要比皮肤美容仪严格得多。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规定,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需要经过检验、临床评价、审评审批等多个流程,必要时还要召开专家咨询会。笔者致电热玛吉方面,其客服称:“我们已经申请了(医疗器械认证),但国家还没有告知具体的审批通过的时间,药监局在2014年颁布了一份文件,高频皮肤美容仪可以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我们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法律的。”因此,规范热玛吉市场,热玛吉的“四维验真”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但仍然出现了上述山寨横行、以次充好的种种乱象。鱼龙混杂的市场逼着消费者练就了辨别真伪热玛吉的“火眼金睛”,不少网友总结了如何分辨真假热玛吉设备的攻略。文雪分享的“热玛吉真假避雷tips”文雪建议,消费者应尽量在官方认证的机构进行治疗,扫码识别机器时要注意机器与所属机构是否对应,探头要检查外包装并让医生当面拆封。李程还提醒,消费者要对低价热玛吉保持警惕。“我们没有必要拿仅此一张的脸去冒这个风险。”(编辑:黄玉璐 校对:颜京宁)

居敬

博士伦7个月两度遭北京朝阳海关处罚 均因漏缴税款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4日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网站于7月6日公布的北京朝阳海关行政处罚决定书(京经关缉违字〔2020〕007号)显示,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博士伦”)因违反相关海关监管规定,造成漏缴税款共计55.63万元,遭北京朝阳海关罚款30.60万元。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间,当事人北京博士伦委托北京京信达报关行向海关申报进口011820151185029806号等报关单项下货物,申报品名为“隐形眼镜润滑液”,申报税号为3824999990。经海关认定,该商品应归入3307900000。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海关监管规定,共计造成漏缴税款55.63万元人民币,其中关税47.55万元人民币、增值税8.08万元人民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之规定,北京朝阳海关决定对北京博士伦处以罚款30.60万元人民币。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1987年博士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1988年博士伦公司与北京六零八厂合资建立了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上海、广州、沈阳、成都、武汉设立了五家分公司。公司生产和销售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眼睛护理产品,包括透明镜片,彩色镜片,护理产品等,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其中透明镜片包括日抛,月抛,季抛,半年抛和年抛的不同抛弃周期,同时还有专门针对散光的专业性产品。公司成立于1991年7月27日,注册资本1.67亿人民币,魏培康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博士伦有限公司为大股东、实控人,持股比例60%,北京玻璃集团公司持40%比例股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网站于2019年12月13日发布的《北京朝阳海关行政处罚决定书(京经关缉违字〔2019〕030号)》显示,北京博士伦委托北京京信达报关行向海关申报进口011820171000037924号等报关单项下货物,申报品名为“隐形眼镜镜盒”,申报税号为3923100090。经海关认定,该商品应归入42023200。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海关监管规定,共计造成漏缴税款31.92万元人民币,其中关税27.28万元人民币、增值税4.64万元人民币。北京朝阳海关决定对北京博士伦处以罚17.56万元人民币。据中国网财经报道,天眼查披露的企业年报信息显示,北京博士伦2019年销售总额12.37亿元,同比减少0.64%;营业总收入中主营业务收入12.32亿元,同比减少1.04%;净利润4730.85万元,同比减少65.67%。在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同时,北京博士伦2019年的负债有所增长,达5.31亿元,同比增长11.5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的,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二)影响海关监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三)影响国家许可证件管理的,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罚款;(四)影响国家税款征收的,处漏缴税款30%以上2倍以下罚款;(五)影响国家外汇、出口退税管理的,处申报价格10%以上50%以下罚款。以下为原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朝阳海关行政处罚决定书京经关缉违字〔2020〕007号当事人: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魏培康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37号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间,当事人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京信达报关行向海关申报进口011820151185029806号等报关单项下货物,申报品名为“隐形眼镜润滑液”,申报税号为3824999990。经海关认定,该商品应归入3307900000。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海关监管规定,共计造成漏缴税款556327.40元人民币(其中关税475493.51元人民币、增值税80833.89元人民币)。以上行为有书证、当事人陈述材料为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之规定,决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30.598万元人民币。当事人应当自本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上述处罚决定。当事人不服本处罚决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可自本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北京海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自本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六个月内,直接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可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九十三条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海关可以将保证金抵缴或将其被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依法变价抵缴,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О二О年六月九日

石介

“热玛吉”乱象调查:新氧平台九成是水货?医师资格也存疑

树欲静而风不止。近日,医美平台美呗CMO(首席营销官)黄向平公开表示,“目前市面上四证合一的热玛吉机构仅286家,某友商抗衰节热玛吉机构累计1032家。该平台90%的热玛吉并不是正品行货,十个人做热玛吉,九个人都中招,多出的746家做热玛吉的机构哪里来?谁给它认证的?”根据公开资料,热玛吉是Thermage的中文译名,是一款对面部、眼部等部位实现紧肤提拉效果的医疗器械,工作原理是通过治疗头到达皮肤的真皮层,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刺激产生新的胶原蛋白,改善皮肤,一般效果可以维持一年。因为简单、无创和“肉眼可见”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女性把热玛吉作为初涉医美的第一次尝试。时间财经查阅发现,黄向平在进行上述发言时,部分资料使用的是新氧App的截图。此外,新氧数据颜究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新氧医美抗衰节”(7月18日-8月10日)期间,新氧平台参与商家数累计达到1032家,与上述数据也较为吻合。据此推测,黄向平所说的“某友商”,很有可能就是新氧。去年5月,新氧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根据招股书,新氧业务模式包括三部分,一是与医美相关的原创内容,二是高度社交化的社区,三是医美在线预订服务。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新氧科技第二季度总收入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15.2%;二季度新氧APP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677万,同比增长173.7%;预约服务付费用户总数超过17万人,付费医疗机构数3735家,同比增长18.3%。二季度,新氧平台促成医美服务交易总额近10亿元。关于热玛吉机构认证等问题,时间财经联系新氧方面核实,截至发稿时间,暂未获得回复。9成是水货?自热玛吉抗衰风潮兴起以来,由于设备真假难辨,不少爱美人士深受其害。据了解,博士伦是热玛吉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代理商和经销商,热玛吉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Thermage Beauty”的帐号主体也为博士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目前市面上的“热玛吉”多指Thermage CPT和Thermage FLX,即热玛吉第四代和第五代。根据新氧数据颜究院提供的资料,新氧平台在医美抗衰节期间,热玛吉订单量同比增长720%,参与商家数累计为1032家。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时间财经查阅发现,截至11月5日,中国大陆热玛吉唯一代理商博士伦官方认证的热玛吉机构仅有402家。如果新氧数据颜究院提供的资料准确无误,上述多出的600家热玛吉机构是如何通过新氧平台认证的?平台认证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利益?热玛吉官微“Thermage Beauty”最新数据显示,经博士伦认证的热玛吉官方机构在北京有40家。时间财经查阅新氧医美App发现,北京多家可操作热玛吉的机构并不在博士伦的授权名单中。那么,这些机构的热玛吉设备从何而来?时间财经在新氧医美App上随机选取了一家门店——北京小芙医疗美容,该机构热玛吉仪器并未在博士伦官方授权名单,但仍在售卖热玛吉相关项目。北京小芙医疗美容售卖的“四代热玛吉全面+颈”项目价格为7800元,推荐医师为王阔远和王洋,时间财经查阅热玛吉官网,亦未发现两位医师通过了Thermage专业培训。就设备尚未取得热玛吉官方授权一事,北京小芙医疗美容客服告诉时间财经,“我们的热玛吉设备和探头都可以进行博士伦官方扫码查验,但是目前机构的确在热玛吉官网查不到,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我们的认证被耽误了,差不多明年一月可以通过认证。我们的探头和设备都可以扫码,设备也是博士伦那边拿的,我们可以做到假一赔十。”对此,博士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博士伦是热玛吉中国大陆的唯一代理商和经销商。“正常来说,如果一个医美机构不是我们的认证机构,它就不可能有我们的防伪贴纸,即使扫出来,也不能代表什么。”关于医师未通过热玛吉培训一事,前述北京小芙医疗美容工作人员表示,“王洋院长是通过Thermage专业培训的,这个我们老板曾给一位顾客查过。”关于能否前去现场查验,该人士称,“我不确定老板的时间,老板经常不在。”不过,随后该工作人员又改变了说法,“之前李主任在的时候,可以在热玛吉官网查到他通过了培训,不过,他目前不在这边了。现在,王洋院长通过了热玛吉培训,但是在走流程,所以查不到,明年一月份可以查到,所以热玛吉价格才会这么便宜。等明年一月份,王洋院长热玛吉专业培训证可以查到,就涨价了。”如何验证热玛吉设备的真假?据博士伦工作人员向时间财经介绍,第一,在热玛吉官微选择专业机构;第二,治疗之前,对治疗仪器和探头扫码验证真伪,如果都没有问题,就是真的。不过,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国内有大量生产高仿版热玛吉的企业,货源充足且价格便宜。这些高仿产品所佩戴的官方logo、机器的设备规格、屏幕的尺寸大小甚至颜色比例等都和原版一模一样。有意思的是,用来检测真伪的验证码,这些高仿产品也是应有尽有。根据其中一位销售人员的说法,高仿产品同样拥有二维码验证功能,如果有顾客想要验证真伪,可放心让消费者扫码验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时间财经查阅发现,北京小芙医疗美容售卖的“四代热玛吉全面部”项目价格为5600元,而经过博士伦官方认证的北京美莱医疗美容机构,面部热玛吉价格为12800,价格相差近一倍。对此,北京美莱医疗美容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设备没有经过博士伦认证的话,那这个仪器是哪买的呢?你知道这个码是扫谁家的码吗?正版仪器治疗,厂家是有控价的,不同的医院如果差个一两千,那可能是做活动。但如果热玛吉价格差一半,这个差的有些太多,没法保证会不会出问题。”医师资格存疑中国裁判文书网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文书显示,2019年,宁波海曙艺丽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海曙艺丽公司”)安排非卫生技术人员林禹蓁为顾客开展热玛吉医疗美容服务,后被顾客起诉至法院。来源:新氧医美App法院审理查明,2019年5月15日,原告杨慧与被告宁波海曙艺丽公司客服章某通过微信添加为好友,原告向章某咨询脸部提升的方法,2019年5月18日,原告在被告处缴纳了50000元美容费用,其中“极速美眼”1次20000元、“热玛吉-全脸抗衰”1次30000元,同日艺丽公司安排林禹蓁为原告进行了“热玛吉-全脸抗衰”美容服务。5月19日,杨慧向章某表示进行“热玛吉-全脸抗衰”美容后,出现脸部凹陷、嘟嘟肉更明显的情况,认为已经毁容了。章某表示,手术不会有这么快的效果,热玛吉的作用是紧致提升,被告提供的是真的五代、医师是专业的。5月20日,杨慧向章某表示自己的法令纹更明显了、脸一直微微泛红。同日,宁波海曙艺丽公司安排古慧燕医生为杨慧进行了“极速美眼”美容服务。不过,后续杨慧认为宁波海曙艺丽公司术后效果不理想,提供的系埋线双眼皮美容,也并非宣传的极速美眼。原告杨慧称,她向宁波市海曙区卫生健康局投诉被告。卫生健康局调查发现,为杨慧做“热玛吉”手术的林禹蓁医生竟然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属于“非卫生技术人员”。2019年9月20日,宁波市海曙区卫生健康局根据杨慧的举报作出甬海卫医罚(2019)3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宁波海曙艺丽公司在2019年5月18日使用非卫技人员林禹蓁为顾客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杨慧病历档案中医疗美容手术知情同意书无签署日期,对宁波海曙艺丽公司予以警告并罚款10500元。此外,2019年11月20日,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杨慧举报的被告涉嫌虚假宣传一案,作出甬海市监处(2019)48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艺丽公司非法经营的药品、医疗器械,并处以50335元罚款。一审法院认为,宁波海曙艺丽公司作为医疗美容机构,安排使用非卫技人员林禹蓁为原告实施医疗手术,在手术前向原告推送的宣传内容中也有Dr。林禹蓁坐诊卡丽的内容。无论从提供的医生资质,还是从宣传内容来看,被告宁波海曙艺丽公司均存在故意隐瞒以及虚假宣传的情况,致使原告误认为被告提供的医师具备相应美容资质并且技术成熟,诱使原告在其错误的认识下与被告建立合同关系,故应当认定被告在“热玛吉-全脸抗衰”医疗美容服务合同关系建立和履行过程中存在欺诈。基于欺诈,原告主张“热玛吉-全脸抗衰”美容服务退一赔三的诉请,法院予以支持。据此,一审法院判决,宁波海曙艺丽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退还原告杨慧“热玛吉-全脸抗衰”美容费30000元,赔偿原告杨慧90000元,合计120000元。新氧医美App显示,宁波海曙艺丽美容诊所目前为新氧认证医疗机构。时间财经拨打新氧平台提供的诊所联系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宁波海曙艺丽美容诊所何时通过新氧平台认证?平台对上述情况是否知情?对此,时间财经联系新氧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文章来源:时间财经)

公则自伤

证监会新年1号公告: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达成和解,和解金超6.85亿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和解金合计6.8515亿元。 继高盛之后,第二桩源自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案件——司度案,迎来和解的结局。这也是证监会2015年2月正式发布《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以来公布达成的第二例行政和解。1月20日,证监会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宣布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机构及其有关工作人员达成行政和解。公告显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期间,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司度)委托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多个资产管理计划,并控制、使用资产管理计划开立的账户进行了交易,其行为涉嫌违反账户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安达基金)、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期货)、北京千石创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石资本)、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期货)为满足上海司度交易需求,为其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供委托人控制、使用,其行为涉嫌违反资产管理业务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坚决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对上述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近期,上述五家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就其涉嫌违法行为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行政和解。根据《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证监会令第114号),中国证监会与上述申请人于2019年12月31日达成行政和解。根据行政和解协议:一、上海司度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已交纳行政和解金人民币6.7亿元,富安达基金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已交纳行政和解金人民币180万元,中信期货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已交纳行政和解金人民币1000万元,千石资本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已交纳行政和解金人民币235万元,国信期货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已交纳行政和解金人民币100万元。二、申请人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公司的内控管理,并在完成后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书面整改报告。三、根据《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证监会终止对申请人有关行为的调查、审理程序。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于2015年2月正式发布《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在证券期货领域试点行政和解制度。司度也是继高盛之后,证监会公布达成的第二例行政和解协议。此前2019年4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与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盛亚洲)、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华证券)以及高盛亚洲和高华证券的相关工作人员等9名行政和解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达成行政和解协议。据证监会调查,2013年10月8日至2015年7月3日期间,高盛亚洲自营交易员通过在高华证券开立的高盛经纪业务账户进行交易,同时向高华证券自营交易员提供业务指导。双方于2015年5月至7月期间的4个交易日的部分交易时段,从事了其他相关股票及股指期货合约交易。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7月对申请人的上述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至2019年4月23日宣布达成和解。按照和解协议,申请人已履行行政和解协议规定的义务,交纳行政和解金1.5亿元人民币,并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相关公司的内控管理,证监会依照规定终止对申请人有关行为的调查、审理程序。证监会1月20日表示,行政和解制度是适应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需要,切实化解有限行政资源与行政效率之间矛盾,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证监会将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依法有序推进行政和解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执法方式创新,充分发挥行政和解在恢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证券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上海司度案回放此前轰动一时的上海司度案,渐次迎来大结局。2018年,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开展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案结案。2018年11月5日晚间,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公告收到证监会的结案通知书,针对三家券商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开展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案,证监会经审理认为,三家公司的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该案结案。2017年5月24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分别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三家券商因此前违规向上海司度提供融资融券业务,分别拟被证监会罚款3.08亿元、255万元、1.04亿元,并没收违法所得。在几家公司当中,中信证券遭处罚金额遥遥领先。根据中信证券当晚公告,因在融资融券业务当中存在违规行为,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证监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6166万元,并处人民币3.08亿元罚款;对相关人员笪新亚、宋成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人民币10万元罚款。根据中信证券披露的违规细节,2011年2月23日,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司度)在中信证券开立普通证券账户,一直未从事证券交易。根据《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征信授信实施细则》的规定,“在公司开户满半年(试点期间,开户满18个月)”为开立信用账户的条件之一,中信证券在司度从事证券交易时间连续计算不足半年的情况下,为司度提供融资融券服务,于2012年3月12日为其开立了信用证券账户。随后在2012年3月19日,中信证券与司度签订《融资融券业务合同》,致使司度得以开展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由当时中信证券信用交易管理部负责人宋成牵头制定,由分管副总经理笪新亚签批实施。对此,证监会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当中对未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情况、在本公司及与本公司具有控制关系的其他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交易的时间连续计算不足半年证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资、融券”的规定,构成《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未按照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所述行为。类似的情节也发生在国信证券和海通证券身上。国信证券公告显示,因违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拟决定责令国信证券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2088.67万元,并处约10443万元罚款。另外,对国信证券上述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王建、陈冰,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赵冰童、张文彬给予警告,并分别处10万元罚款。海通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公司违反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监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51万元,并处罚款255万元;对相关人员左秀海、徐晓啸、朱元灏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2018年11月5日晚的公告显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三家券商均收到证监会的结案通知书,与司度开展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案中三家公司的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司度案结案。

系于末度

证监会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机构及其有关工作人员达成行政和解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证监会网站1月20日消息,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以及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期货有限公司、北京千石创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就其涉嫌违反账户管理有关规定以及资产管理业务有关规定的案件,向证监会申请行政和解。近日,证监会按照《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证监会令第114号)与上述申请人达成行政和解。根据申请人在其涉嫌违法行为中所得金额等不同情况,五家申请人分别交纳行政和解金人民币6.7亿元、180万元、1000万元、235万元、100万元,并按协议要求采取了必要措施加强公司的内控管理,证监会依照规定终止对申请人有关行为的调查、审理程序。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于2015年2月正式发布《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在证券期货领域试点行政和解制度。行政和解制度是适应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需要,切实化解有限行政资源与行政效率之间矛盾,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证监会将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依法有序推进行政和解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执法方式创新,充分发挥行政和解在恢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证券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里欧洛

做一次花费4万元 “贵妇级”医美项目热玛吉的水有多深

最近医美项目热玛吉(Thermage)的“风”很大。该项目不仅被众多明星推荐,还被各类网络红人分享体验,一度成为求美者的“必做项目”。商家宣传只需花费4万元左右,就可帮助消费者紧致面部、减少皱纹。但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热玛吉专用设备出现大量“山寨货”,操作医师的资质也可花钱购买。在求美者争先恐后希望得到一张“冻龄脸”时,或许已经有不少人被“坑”了。 图为热玛吉专用设备 据悉,热玛吉主要是利用聚积热能原理,使热能量经过表皮层进入真皮层,均衡灼伤细胞,通过破坏细胞的方式启动人体自身修复再生细胞功能,达到去皱、紧致的效果。北京某医疗美容医院工作人员张佳(化名)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热玛吉是去除细小皱纹的“抗衰神器”,特点为安全无创、无需恢复期,其效果一般可以维持两年左右。中国商报记者在某消费者分享平台上发现,关于热玛吉的笔记有4万篇以上,很多专业医师、明星也在讨论热玛吉项目。医药行业专家林小芳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热玛吉属于抗初老项目,抗初老项目在25-35岁的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属于近年来医美领域的一大风口。医美平台新氧发布的《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去年,以光电类产品为主的非手术类抗初老项目增速高达92.64%,热玛吉亦在其列。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用户购买光电类项目平均花费17539.7元,且多是重复性消费。张佳称,热玛吉经历了几次更迭,目前市面上的热玛吉ThermageFLX,在国内被称为热玛吉第五代。“热玛吉的火爆主要是由于其第五代的推出,虽然原理没有变化,但治疗体验有明显提升,例如痛感会降低很多。”张佳说。据悉,热玛吉第五代价格比较高昂,在4万元左右。张佳表示,其价格较贵的原因是设备和耗材比较贵,还需要医生的专业技术,整体成本比较高。一台正版的热玛吉设备约为80万元,一个一次性治疗探头的价格约为8000元。高昂的成本以及高客单价让不少造假者“钻了空子”。中国商报记者在国内某些电商平台发现,有商家出售山寨的热玛吉设备和探头,一台山寨设备价格不超过3万元,一个探头的价格不超过200元。为了帮助消费者辨识假货,热玛吉中国总代理博士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推出了热玛吉四维验真系统,消费者可以在其官方公众号查询经过认证的专业机构、操作人员,也可以对设备、探头进行扫码检验。消费者王丽娜(化名)曾做过一次热玛吉,但她感觉面部的皱纹没有变少。“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王丽娜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我当时怀疑设备有问题,于是去了那家医美机构进行咨询,当我要求扫码检验设备时被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阻拦,最后他们给我退了全款。我从他们的一系列行为判断,那台机器十有八九是假的。”从目前来看,扫码检验是确定设备是否为正版的有效方式。然而,市面上已经出现支持扫码验证的山寨热玛吉设备。中国商报记者发现,不少商家表示自己的设备可以通过扫码检验,操作人员的相关资质证书也可花钱购买。有商家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可以花1000元办理国家认证的相关资质证书,岗位名称为“高级光电仪器操作师”,有了这个证书就可以操作热玛吉设备。林小芳认为,消费者很难自行判断相关设备和耗材的真假,所以在做热玛吉项目之前,消费者要对操作人员的资质和医美机构的资质进行充分了解。(中国商报记者 颉宇星 文/图)

彩云飞

抓住眼科进口替代机遇,「爱博诺德」成为首家科创板IPO的眼科医械企业

36氪获悉,眼科高端医疗器械的头部公司「爱博诺德」今日在科创板首发上市,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眼科医疗器械企业。眼科高值耗材是36氪近期持续关注的市场,该市场此前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海外品牌诺华爱尔康、雅培眼力健和博士伦三大巨头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如今,少数几家中国企业上市了自主研发的眼科高值耗材产品,抓住进口替代的政策红利,成为海外竞品的竞争对手,逐渐改变竞争格局。今日科创板IPO的爱博诺德,就是中国品牌中的一家头部企业。该企业共有两大手术类和视光类两大产品线,其在手术领域的核心产品为人工晶状体,视光领域的核心产品是俗称为“OK镜”的角膜塑形镜。我们可以从这些技术进展看出爱博诺德在行业中的水平:人工晶状体:爱博诺德2014 年研发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折叠非球面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普诺明”,打破此前人工晶体完全被国外垄断的格局。角膜塑形镜:爱博诺德自主研发生产的角膜塑形镜“普诺瞳”2019年获批上市,采用非球面加工技术和高透氧材料,是目前全球透氧率最高的角膜塑形镜之一。成为继欧普康视之后,国内第二家角膜塑形镜生产企业。根据披露的2019年年度财务数据,爱博诺德营收达1.9亿元,净利润超6500万元。其中,爱博诺德人工晶体占据了约10%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这一数字预计会逐渐扩大到30%至50%。图片来自爱博诺德官网爱博诺德先后完成了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发展、富达成长、上海国药、险峰旗云、銘丰资本等。“爱博诺德在植入性生物材料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銘丰资本是一家关注医美上中游领域的投资机构,也是看中了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优势技术,未来拓展到医美领域的应用,”銘丰资本创始合伙人金雪坤表示,”在国外,众多眼科巨头都有医美产品线,例如强生;医美上游企业也有很多拥有眼科的产品,例如被艾伯维以600多亿美元收购的医美龙头艾尔建。”从整体竞争格局来看,眼科高值耗材是高壁垒的行业,行业门槛高,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诺华爱尔康、雅培眼力健和博士伦垄断了全球80%人工晶体的市场份额。近10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爆发式普及,加剧了眼部患病率,青少年儿童的近视趋于低龄化,人们对眼睛的健康有了更迫切的需求。随着老龄化加剧,青光眼、白内障、黄斑性变等相关眼病也出现上升趋势。眼科行业正处于高成长阶段,一二级市场正共同关注。这场国际舞台的竞争,不仅存在于本文讨论的高值耗材领域,眼科创新药尤其引发关注。三大国际药企艾尔建、爱尔康和博士伦早期占据了领先地位。随着眼科需求的激增,更多的国际药企纷纷入局,例如诺华、罗氏、基因泰克(后被罗氏收购)等等,原本不在眼科领域的强生、贝尔也加入到竞争之中。

帝王之功

达睿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涉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行政处罚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2019年9月12日,上海海关网站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于达睿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申报不实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机关缉违字[2019]037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对达睿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35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机关缉违字[2019]0370号当事人:达睿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单位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江湾路188号9幢602室法定代表人:潘红艳海关代码:3109966544当事人委托上海欣硕报关有限公司等申报单位,于2016年5月20日至2017年1月19日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12票(详见申报不实情况表),申报成交方式均为CIF。经海关稽查发现,上述进口货物的成交方式应为FOB,当事人漏报运费共计5038美元及135175.36元港币,漏报保险费共计人民币31795元。另,上述12票进口货物中,当事人于2016年10月20日和2016年11月7日申报进口的223320161339249127和223320161339322775报关单项下脸部美容仪(粉色),申报总价应分别为200000美元和50000美元。经海关稽查发现,实际总价应分别为220000美元和55000美元,与申报不符。经海关核定,上述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共计人民币10630103元,应纳税款共计人民币2002842.54元,当事人漏缴税款共计人民币63332.06元。上述事实业已构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以上行为有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证、运费发票、海关稽查通知书、海关办理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案件货物、物品税款核定证明、海关查问笔录、情况说明等为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35000元。当事人应当自本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履行上述处罚决定。当事人不服本行政处罚决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可自本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海关(上海海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自本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六个月内,直接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可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九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六十条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海关可以将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依法变价抵缴,或者以当事人提供的担保抵缴,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〇一九年九月十日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看门狗

蔻驰贸易上海公司因销售不合格产品被罚没约102万

来源:证券时报网原标题:蔻驰贸易上海公司因销售不合格产品被罚没约102万企查查1月6日显示,蔻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于去年8月3日新增行政处罚,处罚事由为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处罚结果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约15万元,罚款87.15万元,罚没款总计超10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