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位心理学博士家的整理方案理欲

一位心理学博士家的整理方案

习得性无助男主人李东教授(隐私名)是一名心理学的博士、,女主人晓晓(隐私名)在一所高校工作工作,二人都不擅长整理收纳,同时感觉自己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我到他家采访的时候,晓晓告诉我她对他们家的装修、家具非常不满意,甚至想要换一套房子,空余时间不愿意呆在家里。男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家里堆满了书籍,却从来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独立的书房。其实二人世界三房两厅,原本说空间格局本来应该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房屋扑面而来的是拥挤和混乱感。李东教授告诉我们,他俩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通过学习(重复的失败)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我们夫妻俩都非常想拥有一个清爽、整洁、有秩序的家庭环境,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最后失去信心,只能够随波逐流,任其发展,破罐子破摔。可能这是现代社会90%家庭的现状!部分前期方案线上沟通:4次上门沟通:3小时方案定制:3小时痛是一时,快乐是一世随时随地可以待客的客厅温暖清新的客房20年的梦想—独立的书房井井有条的主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里面还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生活并不会询问我们需要什么?它为我们提供选择。经济学就是教会我们做出这些选择的一种方法。”我们整理术的目的——学会选择。因为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的过程。我们面对纷繁的物品,家里有限的空间、我们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经济收入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的考虑,我们要什么?所有的物品的取得都是需要付出我们手里的稀缺资源的——我们要花时间选择、使用,用空间存放、用金钱换取。那当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物品的时候,是不是要经过认真郑重的考虑才让物品进入我们的生活。要让这个物品的价值等于甚至大于我们付出的金钱、时间、空间,是给我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同样,家里现有的物品,是不是还合适放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面?它占据的空间是不是大于它对我们生活的价值?它需要我们付出的打理的时间或者使用产生的价值是不是大于它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价值?!版权属于原作者侵删简单到时时刻刻的心安就是极美从幸福家庭整理开始END

暴风犬

59㎡女博士家,强大的收纳空间,衣帽间兼洗衣区,满足日常需求

原户型的走廊很长,所以设计师拆除了原餐厅的墙壁,沿着一侧的墙面设置了配套的强大收纳柜,利用走廊的前厅进行最大化,可以满足业主的换鞋,临时挂衣区的需求,而且家里的杂物都可以隐藏与柜体内。门厅设置悬挂式鞋凳,鞋凳侧面设置实用收纳架,鞋凳底部留有空间,方便收纳和进出门。客厅设计 为了使空间更加宽敞透明, 设计师拆除了原始厨房的墙壁,整合了起居室,餐厅和厨房空间,以便更好地将窗外的光线引入室内,使生活空间更加懒散和舒适。简约温馨的客厅,整体线条简洁,沙发的背景墙上有编织的装饰墙,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空间氛围。 木质简易电视柜,便于日常清洁,也可简单用于客厅的存放。厨房设计 厨房里的原墙面已被移除,岛台可以用作厨房的操作台和业主的用餐空间。开放式餐厅和厨房区,使空间更大,有助于室内通风。木岛划分区域和侧储物舱还可以存储女主人的书籍和餐具等物品,不仅整洁美观还大气。在另一边是蔬菜清洗区。双层木制隔板满足日常的存储需求。厨房不再是女主人的战场。卧室设计 卧室是女主人最喜欢的空间,灰色和白色的色调,简单但更放松。 不对称的木质床头柜,浅灰色的床上用品,每一种装饰品都呼应着,但不乏平衡的美感。放在床头的化妆镜不仅可以装饰空间,还可以满足女士化妆镜的需要。床头板上的一个小木制楼梯不仅可以容纳晚上脱掉的衣服,还可以悬挂装饰品来装饰空间。在卧室步入式U形衣帽间,选择黑色框玻璃滑动嵌在上轨道,当门被打开,一个隐藏的神奇衣帽间出现。卫生间设计 由于浴室是一个暗卫,设计师为了让空间更明亮,更舒适,从客厅引入光取代了壁灯的一部分。虽然空间小,玻璃隔板用来分隔干湿,从而使浴室不太阴暗潮湿。洗脸盆使用旧的木质台面,圆形镜面采用黑色边框和深绿色的圆盆。#收纳#

滑稽戏

一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网友: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

我爸是博士、我妈是博士,我爸妈都是博士!在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目前有博士(含博士后)家长194人,其中博士爸爸133人,博士妈妈61人,可谓是藏龙卧虎,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12名"博士爸爸"进校开课,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头顶着父爱光环的爸爸们,再配上他们博士学霸的头衔,真是散发出无尽的魅力。你是不是有点羡慕?网络上,网友们纷纷表示: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也有网友表示:自身也要努力了以后,对于晚生族来说这也成为了一个完美的晚生理由:当然,在调侃的同时,更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那就是阶级固化严重。试想从小生活在一些其它地区的小孩怎么才能和这些小孩相比,甚至还有开玩笑的说法,这里培养出的小孩应该是“博士后”。电影《一个不能少》中讲到了水泉小学这个贫困的几乎没有上课老师的小学,他们唯一的老师高老师因为家中有事,不得不暂时请假,而代课的人竟是隔壁村子一个稍大一点的十三四岁的女孩魏敏芝。可能高老师也知道魏敏芝年纪小,嘱咐魏敏芝上课的内容也只是叫孩子们抄课文,懵懂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而有的,像《孩子王》中为了一本字典而不惜和父亲进山砍柴的形象依旧历历在目。他们不仅是挣扎在贫困线,也挣扎在知识与文盲之间,他们从出生就和其他人拉开了一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黑线。15年四月,17岁少年为照顾生病弟弟,辍学打工。16年,一父母逼15岁少年辍学去打工。种种新闻铺面而来。而相对比的是那些从小生活安逸,放假即度假的孩子,他们的视野,他们所享受的资源都是那些普通人贫困人不可比拟的。当然,面对这种情况,网友也纷纷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除了阶级固化之外,有的网友开启了自嘲与反省模式:事情严峻归严峻,但随着国家日益完善的教育体系,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最后,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客曰

学霸=学爸,194位博士家长授课,这种顶级资源可遇不可求

苏州某小学,一共有194位博士家长,其中包括博士后,他们在小学一年有60多节博士课。这样的师资让人赞叹,学霸=学爸,这些孩子是不是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这些家长发奋努力读了博士,还愿意给小朋友义务科普科学知识,课件教具都是专门给小朋友做的,可以说是非常有心了。有的人看到别人优秀是受到激励发奋看齐,有的人则是自我焦虑隐隐嫉妒甚至有些埋怨却不思进取,不是优秀的人有问题,更不是夸他的人宣传他的人有问题,从头到尾都只是你自己有问题。我觉得父母那一辈能考上博士的都是相当努力的,现在博士都这么难更何况那个时候,这些父母里面估计也有很多家世没那么好,凭自己的努力和本事到今天这一步,其中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知道。各行业专家家长互助,这种顶级的资源可不是一般的钱能堆出来的。每个人都希望下代好,但是没这个条件的总不能让人家有条件的不去积极努力吧,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好事,所以真的要优生优育,不然下一代生存环境堪忧。

面观四方

一所有194位“博士家长”的小学:爸爸妈妈都是博士

在江苏省苏州市,有一所翰林小学,这所学校的实力雄厚,而且在这所小学上学的孩子们都非常地与众不同,因为有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博士。爸爸妈妈都是博士“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最初是出现在唐朝,当时唐玄宗从文官中选拔出优秀人才,来充任翰林。而苏州的这所翰林小学,真的是名符其实,而且它也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名字。据统计:在翰林小学里,一共有133位“博士爸爸”和61位“”博士妈妈”,也就是说一共有194位“博士家长”,这个数据真的令人非常震惊,这所小学的生源质量这么好,教学质量肯定也是相当优秀的了。既然近两百个博士家长,翰林小学自然要利用起来因此翰林小学经常组织“科普小课堂”,请这些博士家长们来给孩子们讲解和普及科学知识,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些博士父亲们,也在“家校互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教学技能,积极地配合翰林小学开设的课外课堂,即使是学校的老师们,也对博士家长们讲的课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而博士家长们讲的课堂内容包括科学理论、细胞生物和动植物世界,甚至还有计算机和化学知识,几乎涉及了现在大学里的各个专业。而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通过这些博士家长的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讲解,真的让人羡慕嫉妒恨。家校互动质量高作为各高校重要资产的“博士后工作站”,可以说是高校科研实力的象征,但是很多大学都因为人才储备不足而没有设立,但是翰林小学却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博士后工作站”,这不禁让人啧啧称奇。而且翰林小学利用这个“博士后工作站”,在2018年请来了60多为“博士爸爸”和“博士妈妈”,来学校开设了60多堂精品课程,这样的课程质量,放眼全国也很少有学校能够达到。那么在翰林小学上学的孩子家长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博士呢?这是因为翰林小学所在的园区,也就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而在这个园区中有29所中外知名高校、13家国家级研究所还有6所职业院校;园区有在校学生近8万人,其中学历在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就有近2万人,的确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园区。编者的话当你漫步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郁郁葱葱的仁爱路上,你会发现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各大中外知名高校竟然汇聚在这条不足一公里的道路上,低调又庄严。这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学城”,因此翰林小学中有这么多“博士家长”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钩住了

豪华小学,坐拥194位博士家长

没错,就是它——坐拥194位博士家长的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翰林小学所在的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有29所中外知名高校、13家国家级研究所以及6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规模7.8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博士爸爸在授课一下子,网友们坐不住了!感叹“生不逢时”,“我和清华原来差一个小学”!校方表示,高学历人才会聚集在小学附近,为充分利用这一优质人才资源,所以别出心裁地组织博士爸爸来上课,鼓励科学和亲子互动,一方面让家长参与课堂陪伴陪伴成长,另一方面拓宽孩子科学的视野。博士爸爸在授课教育正能量,小编也祝福这些孩子们在博士爸爸妈妈的光环下,勤奋学习,励志成为一名有人文道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哈哈,你们已经站在了高起点啦!博士爸爸在授课小编是标准的95后,看着崛起的00后,感慨良多!话说,90后已经或即将走入社会了,人生突围,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孔舞者

小学里有144位博士家长,在里面上学什么体验?吸的都是才气

小学里有144位博士家长,在里面上学什么体验?吸的都是才气以前我们就听说过最牛班级,一个班上都是博士,但近日苏州一小学被称为最牛小学,之所以叫最牛,不是因为学生牛,而是因为他们的爸妈牛,这间小学里有144个学生的家长都是博士后,看来这小学里的小朋友都是以后的人才。这所小学名叫翰林小学,位于全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在这个示范区内有高校,有研究所。说白了就是个挤满人才的地方,而翰林小学作为这个示范区里的唯一一个小学,有着如此厚实的背景,难怪里面的学生有那么多博士的孩子。而在记者采访这所小学的学生时他们都纷纷表示自己的爸妈很严格,而且知识渊博,总的来说有了博士爸妈,什么不会问他们就对了。而该学校很聪明的利用了这个博士资源,定期请博士来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这小学以后出来的应该都是人才吧,从小就和博士打交道,估计里面的小学生懂的比很多成年人都来的多。看来身为成年人的我们要趁他们还没长大之前把饭碗抱紧了,要不然他们长大了,我们的饭碗就保不住了。@网友诶诶诶说:“有是博士的爸妈果然不同,见了同学问的是你爸是那个方面的博士。”@网友金翅鸟说:“那老师如果不是博士的话,岂不是压力很大?”@网友聚集地说:“感觉这学校弥漫的都是人才的味道,呼吸都是人才的味道,吸得都是才气。”(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就一次

194位博士家长,小学生一年60多节博士课,网友:学霸=学爸

我爸是博士、我妈是博士,我爸妈都是博士!在苏州一小学,有博士(含博士后)家长194人,其中博士爸爸133人,博士妈妈61人,博士家长们还进校开课,一年就上了60多节博士课。《我们的科学素养》《新能源汽车》《什么是化学》……这些博士爸妈走进学校,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瞬间收获人心。博士爸爸们带来的趣味满满的课程,从各自专业角度带着孩子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探索,简直是太有意义了。孩子们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看到自己的父母,满满的都是自豪感,对爸爸妈妈的敬佩更甚,来自同学的羡慕同学们之间的正向攀比,无疑能让孩子更加积极进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做法既发挥了父母的专业优势,讲解更加彻底,开阔视野,也能让家长们理解作为老师的不易,对以后的学校沟通,和孩子教育都大有裨益。网友们也是纷纷赞叹:“空气里弥漫的都是人才的味道”,这真的是学霸=学爸!现在孩子的教育已经是全民关注的重中之重,教育对一个家庭的作用更是非常巨大。一个优秀的人才,可能让一个家族兴旺发达,一个败家子也能瞬间掏空家族资产,走向没落。虽然每一个父母都是非常在乎孩子的教育,但是中国的父母们常常说的教育,只是考试成绩。真正的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感动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是一个全面人格的教育。考试成绩固然是一方面,但只是漫漫人生的一小部分。这样的博士家长,家里的学习氛围应该也是很浓的,所以孩子出了问题,最先应该反思的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博士也属于目前高等教育中最高级别的学位了,有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分享精神,和向上的拼搏探索,这些孩子的前途不可估量。大多数父母可能没有这么高的学历,但是又一技之长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可怕的就是用两套标准对待自己和孩子。教育的意义是共同成长,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往往比教给他们的更多。

青蝇

这所小学火了,194位博士家长为孩子上课!网友:真是输在起跑线

文|小不点小学194位博士家长,一年上60多节“博士课”!网友:输在起跑线!最近苏州一所小学火了,学校有194名博士家长,一年上60多节博士课,课程包括《我们的科学素养》、《微观世界的奥秘》等等,12位家长近日给孩子上了趣味满满的校开课,网友惊叹:父爱与知识齐飞!博士家长为孩子讲公开课小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要在小学阶段就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一般来说长大以后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从小就很优秀,那么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所小学通过合理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从小就受到知识和学识的熏陶,对于他们以后求知求学都非常有利,而且博士爸爸们带来的课程也非常生动有趣,能够让孩子寓教于乐的同时还能长见识。网友热评博士家长讲课对于这所(翰林)小学的事情,网友们在惊讶之余也是感慨万千,有网友调侃道“这哪里是小学,分明就是翰林院了”,也有网友评论道“输在投胎上了”,不管怎么说,如果和这些孩子们对比,我们大多数人真正是输在了起跑线上,父母强大的基因遗传对于孩子的智商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后天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我们虽然没有这么高的学历,那么该如何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呢?一: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现在的家长都很忙,经常都是早出晚归,对于孩子的学习关注比较低,每次只看孩子的考试成绩,分数高了就很开心,分数不理想就又打又骂,这种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的举动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请问一句”你有多忙,比博士爸爸们还忙吗?“二: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孩子的培养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多方配合才能立竿见影,目前很多小学老师都会要求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辅导作业,有些家长就认为这是老师不负责任,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家长,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的很多不足,可以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每个老师对应很多孩子,她们就算每天不休息也不可能摸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所以还是需要家长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偶尔有时候开家长会,请一定不要缺席,这是你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最佳时机。三: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而且孩子的心智比较脆弱,很容易遇到困难退缩,作为家长需要对孩子多一些鼓励,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挑战困难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并且锻炼自己的能力。看了这群博士爸爸们给孩子讲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樊逊

苏州某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博士爸爸们亲自授课!内容精彩

苏州某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博士爸爸们亲自授课!内容精彩“我爸是博士,我妈也是博士,我爸妈都是博士”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学生的日常对话,据统计,在这所小学一共有194位博士家长(包含博士后),其中博士爸爸133位,博士妈妈61人,这里的博士生父母的数量在全国都可一说是数一数二的,为此,学校特地利用这些博士父母的资源,举办了一个“博士爸爸进课堂”的活动,让这些平时高大上的博士生给孩子们讲课,博士爸爸们也非常精心的准备了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迎来了黄楚尧的爸爸黄启兵博士带来的《我们的科学素养》一课,黄启兵博士在这堂课上用很多很科学的发明创造为例,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主要是要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启发孩子们学会观察,寻找事物的规律在课堂上,孩子们也和这位博士爸爸进行这互动,有的男孩子大胆地向博士爸爸进行提问,而黄启兵博士也是耐心的为每一位孩子进行专业的解答而在另一边的三年级二班周瑞朗同学的爸爸周小春博士给孩子们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前沿信息,周小春博士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仔细的讲解了汽车的构造、汽车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形式,特别是给孩子们讲述了汽车尾气污染以及能源浪费的问题!孩子们听到津津有味,纷纷表示一定会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在这次活动中,一共有12位博士爸爸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解,孩子们听得饶有趣味,这次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和知识的兴趣,这也让不少网友羡慕!纷纷表示这是别人的学校,那么这所学校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博士父母呢?原来啊,苏州的翰林小学所在的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有29所中外知名高校、13家国家级研究所以及6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规模7.8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所以啊,在这样世界级的大学城出现几个博士生父母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从小就和博士生面对面,厉不厉害?这样的学校除了苏州也没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