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历和学位是什么关系?“博士后”是指博士以后的学历吗?大篷车

学历和学位是什么关系?“博士后”是指博士以后的学历吗?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对每个人的成长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可以从小学一直念到博士,但是有些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同学,可能只能念到大学就会直接寻找工作,而不能够体验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因此不少学生都不清楚本科是什么学位,同时研究生之后又是什么学历。这一点可能很多的大学生都分不清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排除初中和高中不谈,仅仅根据大学领域的话,按照高等学历的大致分类可以分为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这仅仅指的是高等学历,也就是大学学历。学位目前可以分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这三个学位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我们不能够将学历跟学位混为一谈,学历是学历,学位是学位,两者之间没有一个重复的名称。我们只有以从低到高的顺序来就读,不可越级。我们不能够将本科念完就直接念博士生,这样跨级是不行的。本科毕业了之后,如果想要继续发展,那么需要考研成为研究生,而不能直接成为博士生。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学历和学位的区别,学历分为很多种,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当大家听到这样的名字,大致可以归纳为学历。如果听到别人提到学士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等,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代表的是学位而不是学历。另外,很多人都不清楚“博士后”到底是学位还是学历,其实博士后并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在相关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也可以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相关科研的研究人员。因此博士后并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这点大家需要明白。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博士后就是博士以后的学位,其实这一点也是错误的。我国有相应的博士后站,它只是一种工作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只要博士有志向在流动站中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符合条件的博士都可以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相关的申请,从而成为一名博士后,参加相关的研究工作。因此博士后仅仅代表的是一种工作,并非是学历,更不是学位。同时博士后也并非是博士以后的学历,也不是指博士以上的学位,这点许多人都分不清楚,相信通过我的分析之后,大家应该可以明白什么叫做博士后。大家应该可以明白,博士跟博士后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博士从学历上来看叫做博士研究生,如果从学位上来看叫做博士学位,但是要想成为博士后,首先需要拥有博士学位,这点是成为博士后的重要条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博士后,在研究站进行相关的工作,那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博士吧,拥有博士学位更容易成为博士后。现在你明白学历跟学位的关系了吗?你明白什么叫博士后了吗?关注更多大学信息,请关注大学有趣事,感谢您的阅读。

动荡湾

研究生之后还有哪些学位?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别再傻傻分不清

国内对于大学学历都有非常明确的层级之分,例如现在非常普遍和常见的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这两个是目前比较基础的学历。比本科学历更高一个层级的就是研究生学历,可是很多人会把研究生学历误认为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其实这是不完整的。因为研究生不仅包含了硕士研究生,还包含了博士研究生。因此,硕士研究生只是研究生当中的一种,博士学历也比研究生学历更高。研究生之后还有哪些学位?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研究生之后还有哪些学位?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划分来看,学历从低到高分别为: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从低到高分别为: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所获得的学位,大学专科毕业后没有设置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此可见,硕士研究生并不是学历最高的一个,博士研究生才是目前学历的巅峰。那么又有人要问了,如果博士学历是最高的学历,那么“博士后”又是什么呢?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虽然我们经常听到“博士后”这个词语,但是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认为“博士后”是一个比博士更高的学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你连高等院校的学历划分都不清楚。其实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所从事的一种工作。“博士后”指的是当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可以在高等院校或者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阶段,这并不是比博士更高的学历,大家要搞清楚。另外,“博士后”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因此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历,而是一种工作。如何才能成为“博士后”?博士后很容易形成误解,但能够成为博士后的人员非常少,因为要求非常严格,很少有人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防止大家傻傻分不清,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具有博士学历的学生,可在国家认证的博士后流动站申请成为博士,在此期间做相应的研究项目,期限满了之后就可以出站。并且还为工作达到一定标准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颁发《博士后证书》,工作的期限一般为2年时间,在这短时间里博士生将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毕竟都是直接参与一些科学研究,成长和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这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稀缺人才。综上所述,国内高等院校学历分为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而“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历,而是一种工作,拥有“博士“学位,才有资格申请成为“博士后”,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别再傻傻分不清了。了解更多教育相关干货,欢迎收藏转发。

菊圣

博士和博士后谁是最高学历?很多人都想错了!

原来提起博士都是高山仰止,现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很多人都成了博士。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前几天两年老人拌嘴,说着说着两个人急了,原来一个说自己的孩子是博士,就是了不起。另一个老人,接不上话,急红了脸,憋了半天,大喊:“我孙子考了名牌大学,赶明儿,非让他考一个博士后,高过你儿子的博士不可。”引来周围很多吃瓜群众的哄堂大笑。当然两个老人都很可爱,不过也反映出很多人都错误理解了博士和博士后,今天小编就把实际情况给大家说道说道,不能再一直误解下去了,不然给自己孩子又增加很大压力不是!【1】---博士才是最高学历层次首先明确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目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我国首批18位博士诞生于1983年5月27日,紧接着又在1983年10月19日,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2】---博士后不是学历接下来要明确一点,博士后根本不是一个学历。 博士后,英语是Postdoctoral,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也就是说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或学习经历。而且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确实是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更确切地说是临时的科研工作经历,一般时间都不长。【3】---常见的错误理解 原来毕竟博士离大多数人很远,所以很多人并不是太过关注,在很多人心里研究生已经是超级牛逼了,博士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可是,现在博士也走下了圣坛,来到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受到的关注也多起来。在博士和博士后的关系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博士后比博士更高一级。小编自己刚当年刚看到郑州大学校门口博士后流动站的牌子时,就是这样的想法。记得很清楚当时还很是唏嘘了一番,想象着成了博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再成了博士后那要多牛,当时的想法是毕竟是博士后嘛,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在博士后面,不是更厉害吗?真是一段让人忍不住回忆的时光!当然博士后还是有证书的,需要博士后期满并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博士,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就会颁发巜博士后证书》。可以看出,博士后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是博士,但学位并不比博士高。

龙二

博士后是什么级别的学者,是一个学位的称呼吗?教育达人来给你答案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博士后不是学位,博士是我国的最高学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这都是教育经历,但博士后不是,博士后是一个科研工作经历,再说的详细提一些,博士后是一份临时工作,一般为期两年。我国博士后制度最早是1983-1984年李政道向邓小平提议设立的,博士后授予单位有两个,一个是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是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设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设在企业(一般是大型或特大型国企)。想成为博士后,首先得是博士,博士后一般是选择博士里较为优秀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从事博士后和博士时的待遇天差地别,博士只有一点可怜的补助,而博士后不但国家有补助,而且享受所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所在单位正常职工的待遇。博士后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经历,不是学位,也不是专业技术职称,只是一段工作经历。第二,博士后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第三,博士后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不再是学生,享受正式职工待遇,为期一般两年。第四,成为博士后的前提条件是你是博士。什么情况下会考虑读博士后呢?如果博士毕业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工作,博士后可以作为过度,两年后等成果更突出了或科研经验更丰富了可以再找工作。在北上广等地找到工作但落户条件比较严,可以先做两年博士后然后到时以人才引进。有些人会选择出国读博士后,那是为了更大平台,更丰富的经历,更有助于进高校,因为现在好一些的高校会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要求,在美国读博士后的话一般是导师给你出钱,每年五六万美元吧。还有一种情况,是师资博士后,现在学校工作两年,正常科研,正常上课,表现好了两年后可以留校,不过优不优秀学校说了算,有一定风险。这种博士后研究所也有,有个师弟当时有个研究所让他先读两年博士后,然后可以留所,考虑到风险他没有留,现在绵阳一个研究所,年薪20万吧。当然,也有在职读博士后的,不过因为有工作单位,待遇就不怎么优厚了。博士后虽然不是学位,但它毕竟是从博士里选出来读的,所以含金量也不错,在职的读一可以镀镀金,二可以扩展人脉,三是博士后可以申请项目,有个师兄读的就是本校的在职博士后,申请到了博士后基金,他说博士后基金中的概率很大,有50%,二期的话好像钱比较多,但概率只有10%,他是两期都中了,在普通二本学校,这个基金可以当国家级基金用,评职称时很管用。不过,现在在职博士后很难了,因为2015年时国家将读博士后的年龄由40以下改为35以下。截止目前,我国培养博士80万左右,博士后8万左右,比例在10%左右,一般来说,博士能进高校的不会肯定会选择直接进高校,毕竟,谁知道两年后就业是个什么情况,叶秋也建议,博士毕业能有个好去处就直接工作,没有合适工作再考虑博士后两年过渡。以上是叶秋看法,你的呢?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舍者迎将

博士和博士后,哪个学历更高?原来这么多年都搞错了

导读:博士后是什么概念?博士和博士后哪个学历更高?其实这么多年我们都搞错了……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本科生到处都是,硕士、博士也是不计其数,以前说起硕士博士,那都是了不得的存在,十里八乡都不一定会有一个,而现在经常可以听到身边哪个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考上了硕士博士,甚至还有的考上了博士后!今天咱们重点说说这个“博士后”,在大多数人眼中,博士后是中国最高的学历,是最牛掰哄哄的存在!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博士后和博士哪个学历更高?首先咱们要搞清楚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概念,硕士和博士都是研究生,分别被称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学生本科毕业后考研,考上之后就成为了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拿到硕士学位后,就可以被称为硕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大概三年左右,毕业之后可以继续考博,考上之后就成为了博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拿到博士学位后,就可以被称为博士。要强调的是,博士研究生是中国最高的学历,博士是最高的学位,没有比这更高的!博士毕业后,可以申请到高等院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或者某些科研机构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一旦获得批准,就可以在这些工作站进行科研工作,就成了所谓的“博士后”。但是博士后的工作时间不长,一般不超过两年,算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两年期满后还是要另外找工作,我们可以认为博士后是等待正式就业的博士。当然了,博士毕竟是中国最高的学历,“博士后”跟咱们平常说的“临时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博士后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期间,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待遇外,还享受跟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的各种待遇,工作两年后还将得到国家颁发的《博士后证书》。最后总结一下,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的一段工作经历,博士和博士后的学历学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比谁更强的说法。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了,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呢?您认为大学生应该考博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哟。

苗乡情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哪个是你的层次?

用幽默解读教育,用心得品读人生。打油诗开题:硕士博士博士后,小学中学大学受。人生难得几回搏,努力奋斗不白活。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多,而更高的学历学位受到更多公司的青睐,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往生活,你达到了哪个阶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四个概念:首先,这四个名词的分类都属于学位(博士后有点争议):学士学位是大学四年考试合格之后,获得的学士证书。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通过考试考上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合挌授予硕士学位。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合格之后授于博士学位。博士后是指博士在相应的博士后授权点学习,经考试合格之后授予博士后学位。其次,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是渐渐渐深入的。本科生,对事物的看看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层次的去了解去体会。研究生需要导师的引导及学习导师如何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本领。博士生几乎可以等同博识后,只是经验不同罢了。博士生可能还需要博士后的引导指点,可以达到一点就会的境界。再次,读书越多,以后的档次越高,这是概率上的。就是说,99%的人来讲,读了硕士肯定比本科的出路要好。所以不要被那些什么文盲创业当大老板的鸡汤文蒙蔽双眼,有条件支持你也考得上,多读书总是不犯错的!至于差距多大, 不好说。看每个人的发挥和运气,乃至于家庭的背景。也许某领导的孩子本科毕业生活过的远胜于很多博士。所以还是那句话,跟自己比,多读书你有更多成功的可能。跟别人比,那只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最后,广为流传的本硕博兔子理论,概括一下应该是这样的,本科是拿回来别人打死的死兔子。硕士是跟着自己的老师去打兔子,顺便学习打兔子的方法。博士是寻找哪里有兔子,决定去哪儿打,决定用什么发放去打。注释:兔子是指科研方向或者科研论文。总之,仔细想想,你现在处于哪个层次呢?不过,还是有很多榜样正在我们面前展现。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所取得的成就还是令人吃惊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的价值,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才是成功的秘诀吧!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长期分享英语学习资料及个人学习心得,有兴趣的同学关注不错过每一次分享,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留在下方,我们下次再聊喽!

不设房

博士是当今最高级别的学位,那么在古代又是什么呢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有这么一段话,奶奶知道我学历高,但是对哥大剑桥之类一概不知。她对高学历表达敬意的方式是这样的:“世上是不是就没有你不认识的字了?”刘瑜奶奶知道她是个博士,但也不了解到底是个啥,所以才有了这对话。作为当今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如果你身边有个博士的朋友,多少对他能潜心读书做研究表示惊讶敬佩。其实“博士”在我们中国古代,含义与现代是有区别的,那么让我们来细说“博士”的前世今生。现在我们所说的“博士”,是一种学位制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是一种从事大学教育的资格证明。真正意义上的学位,是19世纪,世界各国按照美国模式建立的学位制度。据说我国最早的获博士学位的人,是李鸿章的医生——黄宽,而有最多博士头衔的人是胡适,达35个(这个应该能嚣张的说句,还有谁了吧?),惊讶。我国很早便出现“博士”这个词,“南方之博士也”《战国策》“鲁博士也”《史记》。“博士”秦朝是官职,也包含博学的意思,“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汉书》。汉朝初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每一经设一个博士,职责一是以儒家经典教授弟子,其二是充当皇帝的参谋和顾问。可见与现在的博士不一样,真所谓博古通今。汉后期,博士“出谋划策”的职责逐渐淡去,成为专门讲儒家经学的学官了。汉朝以后,“博士”的名目又开始多起来,不仅仅是传授经书,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博士官位,魏晋南北朝设太常博士,掌管礼仪。唐朝设太学博士,国子学博士,不同的博士传授的对象不一样,太学博士教授的是太学生,国子学博士教授的是高官和国公的子孙。直至封建统治最后的王朝——清朝,依然设博士学官,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上国子监,就是那时候的国子监博士办公传授经学的地方。在古代,“博士”除了是一个官职,对于一些专精某一专业的人,也授予“博士”名称,唐朝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等,宋朝有武学博士……这些都是专家性质的教授官。这个和我们现在说的“博士”含义类似。除了朝廷的官职,在民间中也有“博士”称谓,这是一种对于(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师傅)精通某门手艺的劳动者的尊称。“今江南俗,椎油卖茶者尚称博士”《陔余从考》至于“博士”在我国最早为学位并有法律颁布,是在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时候,后来因为战争原因中断。而后经过了近50年,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的博士学位制度才正式建立得以实施。网上有个段子,这个世界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中国传统观念里,讲究男尊女卑,读书从来都是男性的事情,女性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当我们现在调侃“女博士”的同时,不正好说明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吗?

非常秀

从古至今,“博士”都指学位吗?

我们.知道,在现代“博士”是学业的一个阶段,学问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被称为“博士”,所以在现代社会有形形色色的“博士”,比如,经济学博士、数学博士等等。不管怎么说,“博士”都带着现代味儿,仿佛和古代是绝缘的。但其实我国古代就有“博士”,而且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这时候的“博士”是秦国的一种官员,主要职责是掌管文书,保管文献档案,并准备随时回答皇帝提出的疑问,有一些图书管理员加随身顾问的意思。因为职责里就有当皇帝百科全书的意思,工作的隐性要求下,“博士”的学问必定渊博。比如,秦国的“博士”伏生,学问相当高深,尤其精擅《尚书》,对于《尚书》的每句话都有很深的理解,到汉文帝时,90多岁的他仍然能够背诵《尚书》全文。这才使得《尚书》这本书,能逃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祸乱。因为西汉复兴文教时,《尚书》原文毁于一炬,全是靠他的记忆滕录,这部宝贵的文献才得以流传后世。同样也是在西汉时期,因为汉武帝比较推崇儒家文化,所以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设立了专门“五经博士”,以研究儒家的经意,并把结果讲解传授,使之流传天下。在唐代,官方设有国子、四门等博士,负责教授知识、传播学术,属于文化类官职。时间前行到宋代,朝廷设立国子博士,官职五品,并延伸到明清时期,官位偶有变化,没有多大变化,依旧是做学问,传播学问。五经古代还设有一种“博士”官职,这些人的性质和上面提到“博士”类似,主要研究和传播,只是研究和传播的对象是所谓的“奇技淫巧”“微末小道”,所以不太受认可。比如说,西晋设立的“律学博士”,北魏设立的“医学博士”,唐朝设立的“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就是因为不受主流文化认可,所以在宋代时候,这种偏向专业性的“博士”被废除了。到了现代,“博士”这颗蒙尘的明珠,才重新焕发出光彩,成为一个单纯学术性的专业人士的称谓。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在古代,社会结构简单,学术没有生存依托的土壤,只能屈服于强权,举步维艰的发展。而进入现代以后,随着各种“博士”兴起,学术逐渐和权力脱离开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导向,进而影响了社会这艘巨轮的航向。从古今的“博士”地位对此来说,古代的“博士”显然要比如今的“博士”地位要高一点。古代的“博士”通常是官职,在行使传播知识的义务同时,享受国家的俸禄。而现在的“博士”仅是指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的一种学位,不代表什么正式的职务,也没有什么薪俸。即便有某个“博士”担任什么职位或者享受什么津贴,也是因为他兼任的身份,而不是来自于“博士”。你还知道哪些博士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鸽之翼

已经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你,弄明白古代大大小小的学士了吗?

在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里,博士就算到了顶(博士后不算正式的学位)。博士下面,还有硕士和学士。一般来说,不管你是清北复交,还是哪个不知名的院校,只要是个本科毕业,都能混个学士。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博士”只是国立大学(国子监)里的吃皇粮的教书先生而已;真正有权力的,还得看大大小小的学士们。这其中最著名的,就得说是内阁大学士了。内阁大学士制度,始于明洪武年间,全盛于明仁宗以后的整个明朝,在清朝逐渐变成了荣誉职务。而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些大学士的名头前面会加一些前缀,比如“文渊阁”、“体仁阁”等等,那么,这些学士之间有何差别呢?首先,不是什么学士都可以称之为“大学士”的。明朝所有翰林院的官员都可以被称为“翰林学士”,但是只有内阁成员才能被冠以“大学士”之名。另外,六部侍郎全部兼侍读学士之职。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学士”环节,也有不同。由于明朝内阁都在文渊阁内办公,因此,以文渊阁大学士最为尊贵,一般只有首辅才会被授以此职务。除了文渊阁大学士以外,明朝一般共设置六位大学士之列(颇有今日CHANGWEI之似),号称四殿两阁大学士——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四殿两阁之间,没有固定的次序,但是一般以文渊阁为尊,东阁大学士则为末辅,其余则列于其中。清朝一开始也延续明朝的制度,即四殿两阁;后来乾隆时期裁撤了中和殿,增加了体仁阁,形成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制度。不同于明朝的次序模糊,清朝的殿阁大学士是有明确的次序安排的:中和殿大学士只授予过四人,皆为清初名贵;裁撤以后,就以保和殿大学士最为尊贵,此后只授予过傅恒一人而已。剩下五位大学士,次序一般为: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均为正一品)。能做到文华殿大学士,就堪称宰辅之中的首相了(虽然基本就是个花瓶)。后来,乾隆皇帝又觉得不过瘾,又在三殿三阁的基础上加设了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是大学士的副手,均为从一品。顺便说一句,明朝的大学士虽然尊贵,权力也相对更大,但是品级却不高——大学士本官的品级不过正五品,你看着的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全都是以其他职务,如六部尚书等兼职的大学士而已。

祸重乎地

名誉博士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学位和其由来

对于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熟悉,但名誉博士学位是个什么样的性质学位和来由呢?名誉博士是经过国家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予某一领域做出突出成就贡献的个人一种荣誉称号。 我国的名誉博士学位,一般也按我国对应的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授予。获得这个称号不需要考试,不需要到学校进修,也无需发表文章论文之类,只要这所大学承认你达到他们的条件就行,但它仍然离我们普通人很远,因为你要有突出成就和贡献才行,因为其条件不低,这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荣誉博士学位并非是中国独创的特产,也是从国外借鉴发展而来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在西方,据最早的记录,牛津大学颁发给里昂内尔斯潘伍德维尔的名誉博士是比较早的记录。在我国1920年,北京大学授予法国教授班乐为和儒班为荣誉博士,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次荣誉学位授予仪式。博士头衔曾经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象征,是一个人学业至高无上的水平的证明,但名誉博士其意义重点在于“名誉”,而非“博士”,不具备有实质的学位。由于名誉博士学位的颁发,并没有规定获得者的最高学历,因此即便是未毕业的小学人士也有可以授予名誉博士。因此“名誉博士”曾被一些大学用来换取企业或个人赞助其学校经费的一种手段。胡适是当年我国最早的一批留学于美国的博士,其第一个博士学位是他苦读专研多年,在1927年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据说足足花了12年时间,可见含金量就很高。而在随后多年里,又一共拿到了三十五个被授予的名誉博士,以至于胡适本人说:“这些玩意儿,毫无用处……一个是四年得来的,十三个都是白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