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性价比超高的博士留学国家介绍悠悠忽忽

性价比超高的博士留学国家介绍

对于均分比较低,也没有科研等,还不想花巨额学费读博的同学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新西兰博士不考虑一下吗?在世界主流的英语留学国家中,新西兰读博士的费用基本算是最低的,因此物美价廉的新西兰也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攻读博士学位。新西兰博士申请的最新政策1.赴新读博的国际生学费与本土学生持平。只需要 3-4万人民币即可;2.博士在学习期间,配偶可申请与其课程时间一致的无限制性工作许可,申请人子女在新西兰的学习费用也和新西兰居民一样享受优惠;3.国际博士生可申请新西兰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这项全额奖学金资助覆盖了学费、生活费、交通补助、保险补助以及书本和论文费用多个方面,大大缓解了学生国外留学的经济负担;4.留学生博士毕业后,还能较为方便地申请办理新西兰技术移民。如果选择进行博士后研究,将获得新西兰工作签证,因为在新西兰博士后研究属于工作,享受新西兰大学讲师的工薪待遇。新西兰这个风景如画的国家一直以对教育极为重视,在 2005 年新西兰耗资 1.22 亿元人民币 , 首次设立了国际博士奖学金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Doctoral Research Scholarship) 。从 2006 年 1 月起,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只要导师是新西兰的科研带头人,即可享受与本土学生一样的学费标准。另外,除了新西兰国际博士奖学金学生还可以申请中国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新西兰读博奖学金新西兰国际博士奖学金这项奖学金可不简单,它是全额奖学金,由中国和新西兰两国教育部签署,每年支持最多 10 名中国学生赴新西兰的大学攻读博士,包括博士学习期间三年的全部学费、生活补助、交通补助 、医疗保险以及书本补助,另外还包括 500 新西兰元的一次性安家费。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的 5 月至 10 月期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此项奖学金是为体现国家对自费留学生的关怀,奖励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在学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们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经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 2003 年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虽然赴新西兰读博有诸多优惠条件,但是由于申请博士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提前1年-1.5年 的时间做准备; 尤其对于想要申请博士奖学金的同学,材料准备是关键,如果由于材料准备没有经验,而新西兰官方委员会又关闭了截止时间,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建议广大优秀研究生背景的学子最好在专业的留学机构的指导下完成留学申请。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两种奖学金,中国学生必须和新西兰的大学取得联系,获得推荐信或者录取通知书才可以提交奖学金的申请。新西兰博士申请方式新西兰博士申请一般分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先与导师取得联系,俗称套磁 ; 另一种是先递交材料到招生办审理,再确定导师。博士申请工作量巨大,前期套磁非常关键,每一封回信都需反复斟酌,递交的研究计划及其他材料也需多次完善和审核,申请周期持续大半年至一年。新西兰博士毕业就业前景1.终身教授。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终身教授。如果做得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可以成为终身教授,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2.去公司。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 1-2 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3.科研机构。在公司一般是做应用开发,而不是科研。提高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微软就有若干个 ACM Turing Award( 图灵奖 ) 得主。4.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这种地方很少招外国人,但是的确有少数中国人在政府部门里找到会计或者 IT 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也很稳定。 更多留学小知识,快来私信吧!专业留学规划师为你提供专业留学服务,为你的留学之路助力!

安因冈

首位中国人!90后博士获国际大奖,全球5人,毕业于北京这所大学

9月16日,英国剑桥大学主页刊登了一则新闻:沈博洋博士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杰出青年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籍学者。沈博洋出生于1990年2月,是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级本科生,他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从华电到剑桥,沈博洋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科研学术道路。大英帝国勋章得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皇家工程院奖项委员会主席Raffaella Ocone教授表示,英国皇家工程院青年奖授予在早期事业中取得卓越表现的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以表彰他们在攻克世界上最大挑战时作出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工程院每年新增院士约50人,但青年奖得主每年只有5人。2008年,恰逢华北电力大学建校50周年,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沈博洋亲眼见证了学校荣耀,那种自豪感至今想起来仍难掩激动之情。本科阶段,他参与华电国际教育学院"2+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赴英国卡迪夫大学留学,获得英国卡迪夫大学的一等荣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 GPA 4.0/4.0),学习成绩全系年级排名前3,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硕士学习,再以出色的成绩考入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博士学习,并获得全额国家公派奖学金。博士毕业后,他荣获剑桥大学Clare Hall青年Fellow,留在剑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一路走来,沈博洋在华电积累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其后续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他说"我在华电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为我后来在英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及成功经验,沈博洋说:"科研没有捷径,好的科研,一定是用时间和汗水堆积起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沈博洋正从事电气工程与超导技术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60篇,主编英文著作一部。超导是相对前沿的科学,被广泛应用于电气与电子工程、能源、交通、生物医学、高能物理等多个领域。英国皇家工程院评价沈博洋的科研:在超导领域做出十分突出的研究成果!其高温超导电磁特性的研究,高温超导磁体与高精尖医学成像设备的设计,将对于早期检测诊断肿瘤、心血管等疾病作出巨大贡献!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虽远在异国他乡,沈博洋一直心怀母校,用他自己的方式为母校的发展助力。他一直与华电的老师开展深度的科研合作,已经发表了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还作为海外高校科研工作者主持了华电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课题。沈博洋说:"超导电缆、超导电机、超导限流器、超导储能等,将在不远的未来会广泛应用于可持续能源和智能电网系统。很荣幸能作为一个华电人、一个中国人为学校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2018年,沈博洋获得全球超导界学生/青年学者的最高奖:IEEE Council on Superconctivity Graate Study Fellowship,并获得奖金5000美元。此最高奖项由IEEE超导委员会颁发,每年全球仅6人获得(2018年为欧洲3人,美洲2人,亚洲1人),多数获奖者均来自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英国剑桥大学的官方网站对沈博洋校友获得超导界学生/青年学者最高奖的新闻进行了报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华人同胞在海外奋力抵抗疫情。沈博洋担任全英学联副秘书长、剑桥中国学联副主席,在驻英使馆的指导下,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给剑桥地区的留学生分发医用物资和健康包。从搬运原材料,包装健康包,到发放健康包至近1000名留学生,沈博洋全程工作在抗疫一线。沈博洋说:"对留学生来说,疫情期间收到来自祖国和使馆送来的抗疫物资就是最温暖的关怀。"目前部分欧洲国家迎来了疫情的第二个高峰,沈博洋不得不居家科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计算和仿真上,他笑称:"只要有定力,在家里工作也能产出高质量的成果。"沈博洋表示,自己的科研梦想是推动超导全面实现实用化,让超导为未来人类的生活发挥作用。"这个梦想还很遥远,只要从基础工作开始潜心科研,我相信一定能实现。"谈到梦想,沈博洋微笑的面容上写满了坚定,犹如12年前初次走进华电校园的那个少年。来源:华北电力大学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颛顼

第五人格博士深受外服喜欢,请求原装上国际服,国服不上也行?

第五人格新监管者“博士珀西”可以说是庄园里格外有面子的屠夫了,作为首个游戏之中不能挂椅子的屠夫,可真是放血有理了。不过在赶着博士要上线正式服之前,还是对他进行了一些改动,调整后的博士因为有了人类的针对性天赋,地位一下子就变得很尴尬,不过外服玩家对于这个改动却持不同态度。之所以说外服玩家持有不同态度,是因为国服玩家好像并没有对博士的改动感觉特别在意,而外服玩家则认为希望不要对他的设计有所改变。如果国服玩家不能接受干脆就直接上架国际服好了,可见博士的强势出击其实是承载着不少玩家的希望,因为对于现在的庄园来说,游戏的状态真的太过于围绕椅子了。而博士珀西的出现,干脆不去挂椅子,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救人这个固定套路,让游戏的博弈重新回到最开始的板区和障碍物上,而不是利用椅子的视角和位置不停地去拼救人的概率。虽然挂椅子容易,但是守尸却难,导致现在无论求生者还是屠夫打起来都有些累,所以才会希望博士能够保留一开始的状态进入国际服吧,毕竟庄园的套路真的太久没有过新鲜血液的注入了。其实可以看得出来,玩家的心声还是希望庄园的竞技模式能够有新的突破,如果一直通过不停调整角色的机制和数值去改善游戏体验,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理论的死角,形成了一个套娃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角色的强大只能用另一个角色的数值强大去压制,这样无限循环下去还是难以达到理想的竞技状态,当然这可能也是非对称式竞技的难点吧,平衡真的不是一件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无论如何,外服玩家的期待恐怕是会落空的,因为国服如果要改动的话,肯定外服也是跑不了的,毕竟一个角色不能真的做成两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玩家对于新机制的期待,今年已经出过塔罗的新模式了,期待快要到来的新的一年游戏对局套路也能焕然一新吧。

计然

斯坦福大学免疫学博士解析国际疫苗研发路线:多国合作是趋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21深度丨九制药巨头何以联合声明“科学性第一”?斯坦福大学免疫学博士解析国际疫苗研发路线不能简单判断某种路线“最为有效”,因为有效性是看实验结果数据。既然疫苗开发不一定都有效,多重路线同时开发、同时进行,是希望最终加大疫苗的成功率。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数仍在快速攀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9月17日发布的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000万例。疫情肆虐下,对新冠疫苗的冀望越来越大。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如何?疫苗能否满足大流行阶段注射最大需求?特殊人群如婴幼儿等能否注射?斯坦福大学免疫学博士黄璜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就这些普遍关心的疫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21记者梳理多方资料发现,从全球一众大型医药巨头如辉瑞、莫德纳、强生、阿斯利康,高校如牛津大学,到各国政府等,积极推动新冠疫苗前进,呈现校企合作、多国合作状态。尽管跟疫情赛跑,但安全性和有效性才是疫苗能否成功上市的衡量标准。阿斯利康于9月8日宣布,由于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暂停所有第三阶段临床试验。业内人士指出,暂停是常规流程,何时继续取决于独立委员会调查结果。同日,全球9家制药巨头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坚持“科学性第一”。可以预见的是,此轮新冠疫苗竞赛,即使有胜利者经过监管部门批准上市,但疫苗的长期有效性将成为科研界的重要研究议题。领跑巨头解析,多国合作是趋势一款疫苗从诞生到批准,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临床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以及监管部门批准后的第四阶段。黄璜称,严格意义上来说,第四阶段临床试验也称为上市后监督阶段,目的是观察药物对更大人群的长期影响。在第四阶段,医生已可以向目标人群开注射处方。从疫苗研发平均年限来看,研发到上市过程耗时长达10—15年。但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等进步,疫苗开发年限已逐渐缩短至5年,这次新冠疫苗的研发更是举全球之力加速进行。 尽管全球超过100家药企加入新冠疫苗研发的队伍中,但进入研发后期(第三阶段)的新冠疫苗企业,不超过10家。世界卫生组织9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包括阿斯利康(AstraZeneca)、康希诺(CanSino)、杨森制药(Janssen)、科兴控股(Sinovac)、国药集团(Sinopharm)、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等都在前列,一共9家。(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国内药企包括康希诺(CanSino)、科兴控股(Sinovac)、国药集团(Sinopharm)三家,外国药企则有美国辉瑞(Pfizer)、莫德纳(Moderna)、强生(Johnson & Johnson),大型英瑞合资企业阿斯利康(AstraZeneca),以及德国的默克(Merck)、生物制药新技术公司(BioNTech)。但上述企业并非单独对疫苗进行攻坚,例如像阿斯利康是跟牛津大学共同研发,莫德纳跟美国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合作,而辉瑞则跟生物制药新技术公司、复星医药在中国形成新冠疫苗战略联盟。截至北京时间9月17日,上述研发新冠疫苗的美国药企尚未有疫苗被FDA批准面市,但均已处于三期临床实验阶段。多种开发方式,并无某种特别有效之说21记者统计发现,当前进入后期(第三阶段)的几种疫苗,主要为以下三类开发方式:第一类是:灭活疫苗(Inactivated),例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制品为该类;这也是最为传统、技术最为成熟的疫苗制备方法,即培养病毒,再用“杀死”的病毒注入体内。第二类是:非复制性病毒载体(Non-replicating viral vector),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疫苗Ad5-nCoV就属于这一类,阿斯利康也采取这一路线。是把没有毒性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蛋白基因,再注射到体内。第三类是基于RNA的疫苗(RNA-based)。今年3月初,美国首家在人体进行疫苗一期实验的生物制药公司莫德纳(Moderna),就是采用这一开发平台,其候选疫苗为其mRNA-1273。斯坦福大学免疫学博士黄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路线本质是给人体注射编码抗原的核酸(DNA/RNA),从而产生抗体。这种路线最快的原因是只要知道分子序列即可,“制备方便,容易大规模批量生产,并且成分相对简单,相对安全。”尽管研制方式众多,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教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疫苗咨询小组成员保罗·奥菲特(Paul Offit)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被问及像“目前正在开发的疫苗哪种最有可能成功”这类问题。黄璜博士告诉21记者,不能简单判断某种路线最为有效,因为有效性是看实验结果数据,既然疫苗开发不一定都有效,多重路线同时开发、同时进行,是希望最终加大疫苗的成功率。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来看,其在6月30日指南中明确表示,申请方需要提供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表明疫苗对COVID-19的有效性至少为50%,才能获得授权使用。黄璜指出,这一比例实际上已就疫情流行性这一特殊时期进行了调整,一般有效性比例需要60%-70%。有效性是什么意思?简单而言,就是注射疫苗后对人体的保护程度如何。100%有效意味着打了疫苗后100%不会得病。但事实上,疫苗并不是完美的,这也是为什么奥菲特博士建议,即使接种疫苗的患者也需要通过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来避免感染,并将其结果与接受安慰剂的人进行比较。在高风险国家招募志愿者,已提交儿童测试计划除了有效性之外,安全性是疫苗临床实验的又一重要目标之一。并且随着临床阶段越往后,需要的志愿者数量就越大。第三阶段临床实验目标之一就是评估更广泛人群的疫苗安全性,因为某些罕见副作用可能不会在早期阶段测试的较小对象组中出现。因此,第三阶段往往需要30000人参与,并且数月才能完成。证明该疫苗至少在1.5万至2万人中是安全的,并且至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有效的。完成第三阶段试验后,即可提交监管部门进入审批环节。当前,一众进入第三阶段实验的药企均已进行志愿者招募,并着重在高风险高感染率国家。 21记者从辉瑞官网看到,辉瑞在美国预计招募3万名志愿者,年龄在18-85岁之间,参与临床2/3期研究,全球则有120个招募点。莫德纳三期临床实验阶段则在美国境内招募3万名志愿者。强生三期临床实验则预计从美国及全球共180个点,招募6万名18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这是目前为止测试新冠病毒疫苗的最大群体试验。据强生拉丁美洲医疗事务副总裁Josue Bacaltchuk透露,海外志愿者招募会占到1/3,主要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智利、阿根廷和秘鲁。当前从全球感染新冠人数总数前十的国家当中,南美洲占据了一半,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墨西哥和秘鲁皆在其中。(截至9月12日,数据来源:Worldometer)黄璜告诉21记者,选择感染率高的国家进行志愿者招募是合理的,因为实验数据的收集将会更迅速,有助于判断疫苗的有效性。“高风险区域意味着普通人群具有较高的感染概率,容易在短时间内对比实验组(注射了疫苗)和对照组(注射了安慰剂)的感染情况是否有差别。“如果在低风险国家做测试,可能2个月才收回20份数据,速度会慢很多。”伴随一众疫苗第三阶段临床实验的同时,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对新冠疫苗的测试也成为提上议程的话题。已知的是,辉瑞和BioNTech正与FDA商讨开始在儿童中测试COVID-19疫苗,预计将会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群体中测试,然后到年龄较小的青少年,最后到儿童。 辉瑞疫苗临床研发高级副总裁比尔·格鲁伯(Bill Gruber)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透露,已经有迹象表明,与成年人相比,年轻人对疫苗的反应会更高,例如手臂酸痛和发烧。因此,正在向FDA提交安全性数据,并制定针对儿童的测试计划。美国知名传染病专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接受ABC采访时表示了乐观,他认为,如果过程正确,对儿童群体注射疫苗的测试可能会赶得上成人,“没有理由不相信成人和儿童不能同时买到一种疫苗。”黄璜告诉21记者,婴幼儿群体、孕妇等特殊群体无论是在疫苗实验,还是用药实验过程中,都有专门分群体测试的。此次疫情中,尽管有数据表明婴幼儿感染症状不那么严重,但婴幼儿免疫系统更加脆弱,一旦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可操控的余地更小。 从9月9日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HHS)颁发关于新冠疫苗操作指南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持牌药剂师对3岁或3岁以上的人群进行COVID-19疫苗接种。这意味着,至少3岁以下儿童不在当前考量范围内。专家:单个药企产量无法满足所有需求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卫生监管机构批准了全球首例新冠疫苗。这款疫苗的研发机构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Gamaleya Institute),并将其命名为史普尼克V。史普尼克是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据塔斯社报道,越南很快同意购买5000万至1.5亿剂。由于该疫苗批准之前并未进行第三阶段临床实验,曾被疫苗专家批评此举冒险。按照最新消息,俄罗斯将在4万名志愿者上进行三期试验。葛兰素史克疫苗部门副总裁、科学事务和公共卫生总监伦纳德·弗里兰德(Leonard Friedland)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最好希望上述疫苗都能成功,毕竟,疫情“大流行”情况下,全球70亿人都有接种的可能性,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制造商,能够为70亿人提供足够的剂量。”确实如此。21记者查阅发现,按照辉瑞公司最新进展显示,假设临床成功,辉瑞和BioNTech有望最早在2020年10月提交至监管部门审查,如果获批,2020年底能提供多达1亿剂,到2021年底提供约13亿剂。莫德纳官方则表示,2021年开始公司有望每年提供约5亿剂,最高可达10亿剂。另一美国制药巨头强生此前曾表示,如果疫苗效果良好,到明年4月份预计可以生产6亿至9亿剂。那么,新冠疫苗价格如何呢?现有公开消息显示,数家企业公布的价格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的疫苗价格披露为“几美元”。莫德纳疫苗价格小批量将在每剂32至37美元,高于辉瑞、BioNTech跟美国政府达成的每剂19.5美元价格。黄璜指出,本身疫苗生产的成本取决于剂量(需求)。价格范围主要跟政府是否资助、生产剂量多少等多个因素相关。这次新冠疫苗从普通民众身上所赚取的利润并不高。这是因为早在3月,美国国会两党一致同意通过了《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简称CARES),这意味着只要在美国国内购买私人保险的民众,无需担心价格。因此,辉瑞、BioNTech公司公布的价格是与美国联邦政府谈判达成购买协议的价格。毫无疑问,新冠疫苗面临的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前提是全球有70亿人需要注射。按照精品投行Evercore ISI分析预测,新冠疫苗的总市场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税后利润将达到400亿美元。黄璜表示,这背后体现出药企竞赛的商业考量所在。尽管利润不高,但只要被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兼具的疫苗首个批准上市后,将会迅速占领市场,具有先发优势。而第二款上市的疫苗,必须在例如有效性上证明高于第一款,或者产量更高等,才会成为优先选择。九巨头联合声明科学性第一就在9月8日,研发进展位居前列的阿斯利康宣布暂缓所有第三阶段实验,原因是有志愿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阿斯利康公司官方表示,已按照人体试验规定触发“紧急暂停”指令,并将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审查目前已获知的试验数据,分析该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是否与新冠疫苗直接相关或无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随后9日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也表示,一旦独立调查委员会证实不良反应是由疫苗引起的话,数百万剂(疫苗)将“被丢弃”。有业内人士指出,委员会审查包括深入研究患者的病史、疾病发生的时间和生物学疫苗等。这是否意味着该疫苗不够安全呢?黄璜告诉21记者,“暂停指令”是必须对外公布的,但患者具体情况因为隐私等原因可以不对外公布,这种暂缓也并非“史无前例”,在疫苗研制过程中和普通药物研发中是经常发生的。 然而,就在9月7日,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某个特殊日子之前”疫苗应该可以大规模投放。与此同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则要求各州政府随时做好投放、分发准备,这被认为是特朗普政府在释放政治信号:大选之前要进行投放。目前,进入EUA阶段的药企尚未出现,因此引发民众担心:是否会提前为了大选而投放?黄璜指出,美国政府要求投放、CDC要求各州做好投放准备以及FDA是否批准,需要分别看待。首先,CDC要求各州做好分发、投放,乃至建立冷藏储存库等措施是合理的,因为这本身需要一定时间准备,不可能一蹴而就。疫苗的运输、存储、投放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问题,早准备是正确的。事实上,已有疫苗在进行制备了,一旦三期临床数据是被证明有效的话,这批制备的疫苗是可以随时投放的。因此,相应的配套环节不可缺失。其次,不得不提到FDA的一个机制:紧急授权使用(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属于在第三阶段和上市后监督(第四阶段)中间阶段。让可靠疫苗进入快速通道,允许在一部分需要人群中进行注射。尽管该机制一般用于特殊大流行病爆发时期,属于在大流行压力下的一种特殊行为。但黄璜表示,这需要药企完成或部分完成第三阶段实验,获得一定量的实验数据结果,证明疫苗有效性,才可进行下一步。即使FDA利用紧急授权批准疫苗上市,但该疫苗能持续多久有效,人体的免疫记忆能持续多久,都将是科研界持续关注的议题。就在阿斯利康宣布暂停第三阶段实验的当天,阿斯利康、生物制药新技术公司、葛兰素史克、强生、默克、莫德纳、辉瑞和赛诺菲等九家制药企业的CEO发出联合声明,作出了致力于坚持科学过程完整性的统一承诺。(辉瑞官网,联合声明截图)声明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直到证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才会寻求政府对其开发疫苗的批准。(作者:特约记者房珊珊 编辑:李艳霞)

净土

轰动国际!湖南硬核博士:年仅33岁,破解40多年未解世界难题!

世界上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摆在人们面前,有新出现的问题,也有搁置许久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过,科学家们总是会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与辛勤付出去一一突破这些困境。成都理工大学校友兰司就是其中一位,他在33岁的年纪,却破解了逾40年世界未解难题!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位优秀的成理校友!兰司,湖南汨罗市人,2007年7月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09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材料工程系,2012年10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杨振宁奖学金。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于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副教授)、研究员,2014年10月起,在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纳米研究所 格莱特非晶与纳米晶研究组工作。博士毕业后,兰司针对大块金属玻璃等非晶合金材料相变过程中微观机构的演变展开一系列中子和同步辐射散射以及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以期解开非晶合金结构的秘密,获得相变过程最直接的结构证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2017年担任国际上久负盛名的Gordon Research Seminars of Neutron Scattering(戈登研讨会中子散射分会)创始主席;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TMS、香港物理学会会员;Intermetallic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等杂志审稿人;裘搓基金会中子散射学校优秀导师。2017年,兰司(第一作者)与香港城市大学王循理教授通过与中、美、澳、日等国科学家深度合作,采用原位中子散射、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等先进的实验手段,探明了非晶合金中潜在相变过程的微观机制,为通过常规热处理手段调控非晶合金的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突破了非晶领域逾四十年的难题。该文章于2017年3月17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Hidden Amorphous Phase and Reentrant Supercooled Liquid in Pd-Ni-P Metallic Glas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4679. DOI:10.1038/NCOMMS14679.)。期刊编辑指出:"以钯-镍-磷玻璃为原型的非晶合金中远低于结晶温度下出现的热力学异常放热峰困扰了该领域逾四十多年。该文章的作者通过利用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和中子散射,为异常放热峰对应的非晶多型性相变提供了直接证据,发现相变过程短程有序结构变化非常小,而中程有序尺度结构变化显著。"这一研究揭示了非晶合金中的一种新型隐藏非晶相。该研究发现钯-镍-磷非晶合金加热升温过程中的异常放热峰伴随着非晶态相转变,当合金加热到玻璃转变温度以上时,普通的非晶相会先转变为另一个具有更高有序度的隐藏非晶液相,而后在更高的温度下重新转变为最初的非晶相。这一相变过程中非晶的短程有序结构并无明显变化,然而中程有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该研究揭示的液态相变点位于玻璃转变温度以上、晶化温度以下,对应明显的异常放热现象。基于此建立的非晶合金相图可以使研究者通过传统的热处理方法来调控非晶合金原子乃至纳米尺度的结构,从而调控合金的性能。类似的奇异放热现象通常与高的非晶形成能力联系在一起,因此该研究成果对于开发具有优异非晶形成能力的合金体系及其结构-性能调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隐藏非晶相和奇异放热现象的典型非晶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或液态金属)钯-镍-磷非晶合金准二元相图及升温过程非晶态相变顺序示意图兰司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在成都理工大学时,他就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他热爱体育,享受辩论,是个综合发展的成理人。辩论赛现场,左起第三为兰司运动会现场,第二排右二为兰司兰司也鼓励成都理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祝福母校为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材。一手德智体,一手美和劳,兰司的成理时光没有"鱼与熊掌"的取舍,而是"学业与经验"的收获。兰司的成功不仅仅只因为那个逾40年的难题,更在于他比别人多一点的激情、多一点的坚持和多一点的努力,才配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方程式!背景资料:1959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者首次发现非晶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或液态金属)以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变压器、医疗器械、运动器材、电讯产品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每一种常用的晶体材料合金体系都有确定的相图,依据相图可以方便地调控其组织结构,获得理想的综合性能。非晶合金由于其纷繁复杂的原子结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使其相变问题成为困扰学界逾四十年的难题。素材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佛陀

国际MBA可以考博士吗,要额外准备什么材料吗?

——国际MBA毕业后,能读博士吗。为什么很少看到读MBA的人去读博士,是有什么限制吗。如果我想要读博士,需要做什么准备?只要有研究生的学历,或者硕士的学位,都可以接着往上晋升读博士的。但是需要你是双证的国际MBA硕士,需要拿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毕竟没有留服学历认证,国家都不承认硕士学位学历,更别说是去考博读博了。可认证的国际MAB这些考博条件都是满足的,当然可以去考博读博。为什么读MBA的人少有读博的,其实是有的,只是很多人选择了出国读博士,然后回国认证。国际MBA读完后回国发展的人,没有很多读博,是因为MBA属于专业研究生,偏重应用,管理学博士属于学术研究生,偏向研究型,这是两个不同偏向的类型。所以读MBA的人,很多追求的是助力事业,而不是学术研究。但是我接触的学员,很多会选择读工商管理博士DBA,因为国内很少有博导愿意收在职的博士,大都是要求全脱产。国际MBA选学校和专业,要先看自己对哪个专业熟悉,或者十分感兴趣。理论上,MBA毕业后考博士可以选择任何专业。但是如果选择经济管理类、咨询类、精算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类等MBA课程相关的专业会更有优势。博士跟国际MBA硕士不一样,首先考试难、毕业难、博导难找。另外上文中也说了,在职博士选择学校也难,招收的学校很少,招的人也少。毕业要求比较高,有些5年才能毕业,还有5年也毕不了业直接放弃的。所以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没有这个毅力,或者没有非常大的兴趣,就先等等再考。国际MBA国际MBA满足读博士的条件,但是考博不是你满足条件,就能被录取读博的。考博很特殊,能报名≠能考过分数线≠能被录取。这是所有想要读博的学生,共同要面对的问题,导师手里的名额不够。我的学员也是国际MBA毕业,继续深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力事业,咨询了几个国内学校,准备了很久。主要原因是导师,导师没有名额了,或者是不想带。你得和博导打好招呼,毕竟他们博士名额有限,手里还有那么多硕士等着升博,得协调好。博导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有的根本不会理你。我的学员考博士,他给我说,博士大多会看科研成果的,我们的毕业论文尽量要是优秀,然后有精力的话可以发一篇C刊,一作或是核心,不然博士学校很难会录取。除非你是能给博导带来实际收益的人,我学员说他们隔壁就有一个砸钱读博士的,或者你是高级官员、企业高管读博,博导可能会答应带你。

澹而静乎

日点击超10亿 两名中国博士生“操盘”全球最流行新冠肺炎疫情图

近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传播,多国主流媒体或政府卫生部门在进行疫情更新发布时,都在引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数据更新图。而这份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疫情图,由两名中国留美博士创作和维护。一张黑底、红点,左右两侧列着各国确诊、死亡和恢复病例的地图,成为近来全球主流媒体在报道新冠疫情时普遍采用的背景图片。就连美国副总统彭斯去卫生部视察时,美国卫生部就用这张地图监测全国病例,意大利总理、德国内阁开会时,身后电子屏幕也正在依靠这张地图展示疫情实时情况。这是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实施检测的统计图表。而图表的创作者是这所大学两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董恩盛和杜鸿儒,他们都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土木与系统工程系博士一年级学生。△董恩盛(左)和杜鸿儒董恩盛的研究方向是疾病模型,也就是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代码来解释一些流行病学、公共健康方面的问题,对全球流行病的发展趋势做基本的判断和推测。在今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还尚未在全世界范围流行起来时,他就和导师达成一致意见,想要做这样的一份数据地图。早在去年5、6月份的时候,董恩盛与导师劳伦·加德纳便在一个针对美国麻疹病毒风险性分析项目中做了一个类似的数据可视化地图,当时引来一些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所以,在技术思路上是比较成熟的,这份新冠肺炎疫情图表也很快就能调试上线。董恩盛说:“1月21日,我们(董恩盛和导师)大概商定了要做这样一个数据图表,当天晚上我大概花了7到8个小时时间,就做好了第一版。然后1月22日早上11点左右我的导师通过推特把这个图表发布到了全世界的平台上。”董恩盛说,他和导师做这个图表最开始的初衷只是为下一步的学术研究做数据收集和准备工作,没想到随着疫情发展,会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统计参考,这也让他和团队感到责任更重了,更需要夜以继日地保持数据严谨和准确。如今,这个网站已经成为多国政府高层、公共卫生学者和主流媒体引用最多的疫情数据来源,更新和运营这个网站成了董恩盛的“主业”。董恩盛说:“这个是我们(疫情图)大概的使用量,这个只是我们一个图层的使用量。截止到3月31日,我们在全球大概已经有155亿次的使用量了。”目前,随着这份疫情地图更新数据的持续增加,董恩盛他们的团队也从最开始的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包括本系其他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学院志愿者,再加上合作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一共有近50人的团队在对这样一个每天点击量超过10亿次的疫情地图进行维护。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的一所研究性大学,也是全美最近连续33年来科研经费开支最高的大学,其公共卫生学院多年来排名全美第一。董恩盛、杜鸿儒及团队较高质量的数据成为诸多研究团队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科学界了解新冠疫情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样为博士研究生一年级的杜鸿儒从2月1日加入这个团队以来,一开始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并与世卫组织数据比对;在系统可以自动更新数据后,他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自动更新代码的编写,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确保数据统一性和准确性。杜鸿儒说:“相当于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这些数据源都是不同的格式,也可能都是不同的语言,我们需要把各个数据源汇总了,再整理、再清洗成我们需要的格式,然后再上传到这个数据图表中。”除了能亲身参与这样一项引起全球关注的项目给自身带来的荣誉感,以及在短时间内掌握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对董恩盛和杜鸿儒来说,维护这一网站对两人的责任感和学术严谨性都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另外,当疫情在全世界持续影响下,两人也都认为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学习中国成功的防控经验,早日控制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杜鸿儒说:“从数据上来看,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疫情)最严重的。中国疫情防控对其他国家都是很好的榜样,我希望世界上各个国家可以参考中国的防控手段,希望能早日控制全球的疫情。”(央视记者 刘旭 刘雪松)

灰鹤

第十届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交流会将在京沪两地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胡浩)记者14日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获悉,第十届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交流会将于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并将于11月20日巡回至上海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70多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研究生院、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将参会。据介绍,在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交流会上,来自各国的老师将向中国学生详解各个学校和院系的博士生学科项目、专业申请知识、奖学金项目,并现场指导申请程序、进行评估面试等,帮助中国学生获得全面、专业、丰富的博士留学信息。目前,不少国家纷纷推出奖学金、助学金、签证居留等政策吸引中国学生,尤其是硕博人才,以期在高校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增加中国元素,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据了解,加拿大今年有10所研究型大学参展,其中包括加拿大U15研究型大学联盟中的多所大学。德国有17所研究生院和研究所参展,并将开展一对一面试、咨询。荷兰有9所研究型大学的30多个院系参会。英国将有9所知名院校参加,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还将在交流会期间举办英国博士生教育讲座,为中国公众详解在英国博士生教育的特点、优势、奖学金、签证及申请的注意事项等。中国学生可以通过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交流会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在线检索、联系、预约并确认海外院校导师的面谈时间,并在展会现场如约会见,实现网上预约、线下面试的精准对接。为确保学生和海外院校代表的现场咨询和面试效果,该活动只接受学生本人网上注册登记,所有注册登记的学生均免费参加。责任编辑: 王萌萌

黄海怀

250名博士和研究生国际学生将可以入境新西兰

中国侨网10月12日电 据新西兰中文先驱网综合报道,12日,新西兰教育部长克里斯·希普金斯在一份声明中宣布,政府已经创建了一个新的入境限制豁免类别——250名博士和研究生国际学生将可以入境新西兰。希普金斯表示,这项豁免“承认了国际教育在新西兰的恢复和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继续抗击疫情的必要性”。“这样做能让我们欢迎一部分被困海外的博士和硕士学生返回,他们需要在新西兰完成他们的工作。”约有10400人已作为必要或关键工作者被豁免入境限制。希普金斯说:“这些学生现在持有或曾经持有2020年有效的签证,他们在这里的长期学习因疫情而中断。入境名额将优先给予那些需要在新西兰进行实践研究的人。”“首批学生可能会在2020年11月抵达,大多数学生会在新一年抵达。”新西兰教育部将联系各高等教育机构,确定学生的信息,并进行挑选。对此过程有疑问的学生应该在第一时间联系其所在高校。

飞龙斩

第十届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交流会将举行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薛涛)11月17日—18日,第十届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交流会将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交流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将向中国学生详解各学校和院系的博士生学科项目、专业申请、奖学金项目,并现场指导申请程序、评估面试等;学生也能获取更权威全面的博士留学信息。利好新政成多国揽才方式交流会上,加拿大、德国、荷兰和英国等国大学将推出20个学科的博士生研究领域,如材料科学、商科、生命科学、化工工程等,吸引人文与社会应用科学的创新人才。各国还将推出利好政策吸引中国学生,如奖学金、助学金、签证居留等,期望在高校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增加中国元素,丰富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互联网+预约平台助力精准对接学生可通过交流会官网www.phdchina.org ,或微信公众号“博士生交流会”在线检索、联系、预约并确认海外院校导师的面谈时间。学生可在网上注册登记,凭截屏或打印“在线注册确认函”参会。所有注册登记学生免费参加。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参会院校的研究项目,交流会将在北京上海举办近40场博士生项目讲座,介绍各大学的研究项目、招生条件、语言要求、对口专业和奖学金申请等信息。日本学术振兴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法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等将举办专场讲座。来自15个国家70多所大学、研究中心的170位教师将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