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东北大学清退52名博士,最长博士达18年,为何博士毕业不了?夺命债

东北大学清退52名博士,最长博士达18年,为何博士毕业不了?

东北大学一次清退52名博士生,打破了全国大学博士领域的新高点,不难看出,博士生现在也不是想混多久就混多久,同时给了不少现在的准博士一个警示。东北大学这次清退的52名博士中,最长的已经读博18年。不难看出读博18年还能毕业吗?像这样的博士生就应该采取更早的清退机制。东北大学的延期如此之长的博士生仅仅是高校中博士领域的一个缩影,或许还有更多的人比18年博士还要更长,仅仅是没有将问题暴露出来。有的大学教授每到年底组织自己的弟子进行团年饭,多的可能几十个博士生,好几桌,更可笑的是,很多学生自己都还不认得,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一般都是放养状态,博士生带硕士生,硕士生带本科生。像这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博士还能指望其能够得到导师多大指导,一年都很难见面一次,因此,毕业难确实有其原因。针对于目前博士生毕业难主要是如下几方面原因:【1】博士入门门槛较低。为什么有这么多毕业不了的博士,更多的是以前的存货,当年就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之称。因此,不难看出,这样博士参差不齐,为现在博士毕业留下了隐患。【2】部分博士仅为了博士头衔装门面,失去了科研能力。特别在很多大型企业以及高校,很多行政人员想法设法搞一个在职博士,而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具有科研能力,仅仅为了自己装门面,走出去,介绍自己是某某博士,让人焕然一新,觉得高大上。【3】毕业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博士基本都要求要有sci论文,而且还是指定的那基本杂志,不难看出从论文写出来要几年,论文刊发出来也要几年,而且并不是每个博士能写出来这样的论文,随着知识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太快,很多解决技术不要不久就已经过时,这样给了博士带来了不少压力。随着国家对博士毕业刊发论文期刊的改革,已经明确不一定规定发国外sci期刊,这是为国外期刊赚钱,随随便便版面费上万。综合来看,博士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还,且行且珍惜,不要为了博士门面而读博士。

比周而友

视频|烟台博士达集团:争做有机苹果“领航者”

00:51在栖霞市观里镇有一座山,山顶平缓,被称为方山。整座山被柞树、松树覆盖,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泉水充沛、水质甘甜,烟台博士达有机苹果示范园就建于此。烟台博士达集团公司成立于2001年,目前建有方山有机苹果示范园200余亩、巨屋矮化精品示范基地100余亩,均已成为集生产、展示、技术交流、旅游观光的有机苹果示范园,取得国家认证的有机苹果证书,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山东省精品采摘园”。金秋时节,走进博士达有机苹果产业园,只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品脱毒矮化自根砧苹果树上挂满了硕果,颜色鲜艳,果香飘逸。建立标准化示范园,引领有机苹果生产,是栖霞苹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发展有机苹果,就要在果树栽培、施肥、土壤等源头方面下工夫。烟台博士达集团公司于2012年成立博士达有机果品专业合作社,根据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打造示范园。“示范园在科技引领下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做到了有机生长、有机栽培。”集团董事长张朋义向记者介绍说。据了解,博士达有机苹果示范园在栽培方式上全部采用宽行密植栽培和起垄栽培模式,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无公害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并通过测土化验,结合果树需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践行有机苹果生产的每一道环节,保证了苹果的品质和口感均为上乘。“现被纳入合作社的有机苹果种植基地已达500余个,共计12000余亩,辐射带动农户4000余户。”张朋义说。在产业园里,张朋义还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产业园苹果成长的“秘密”。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博士达有机苹果示范园山坡上的一片林子里就飘来优雅祥和的佛教音乐,而这音乐正是给山上六七千棵苹果树“听”的。而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它们的根系也慢慢享受着牛奶和用纯豆饼发酵做成的有机肥的滋养。“用这种方式长出来的苹果表光好、皮嫩、营养价值也更高。”张朋义说。从高处俯瞰,发现示范园与别处不同:树下齐刷刷长着近膝高的牧草,所有的果树不似道边常见的尖高树形,而是平散开来形成自由纺锤形。张朋义介绍,这草是他特意从日本引进的鼠茅草,这种草每年10月播种,来年6月枯萎,自然脱种,到10月继续新一轮生长,一岁一枯荣。“荣”时,它可以抑制其他杂草生长,省去人工除草和喷洒化学除草药剂;“枯”时,它便回归到土壤里成为天然有机质肥料,给果树提供滋养。这些超乎常规的做法并非博士达集团故弄玄虚,通过这些手段,示范园里的苹果在盛果期每亩产量可高达4000公斤。(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卿 杨秀萍 通讯员 蒋言芳 衣倩倩 柏磊 报道)

长恨天

临沂大学近三百硕士教职工“被弃” 规划后年博士达五成

新京报快讯 (记者 石茹) 37岁的王树,在临沂大学工作了快6年,至今依然是助教。2018年12月,王树突然得知,自己可能连助教都保不住了。12月26日,新京报记者接到爆料称,山东省临沂大学近300名教职工近期面临失业风险。临沂大学是山东省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以本二批次为主,兼有专科。从今年9月开始,临沂大学陆续有教职工与学校签订的人事代理合同到期。学校告知,此前签订人事代理合同的这批教师不再续签。按照学校计划,相关教师将于2019年统一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该校第一批签订人事合同的老师是2012年入校的,两次合同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劳动法,人事代理合同第三次签约,员工就应该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通常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意味着,没有合理缘由,学校将不能随意解雇员工。一位2018年9月合同到期就待业在家的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她从那时起就再没有领过学校的薪水了,学校也没有排她的课。此前毫无征兆。王树的第二次合同将于2019年到期,他本以为自己将要签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就像终于有了铁饭碗。而根据部分教职工提前了解到的信息,劳务派遣合同的薪水和福利,与原来相比差很多。“薪酬差距只是一个方面。劳务派遣了,我们就不是临沂大学的人了。”一位牵涉其中的老师愤愤不平。300人中,像王树这样的80后最多。新京报记者获取到的一份名单显示,目前登记在册将不再续签人事代理合同的有263人。以85后为主,年纪最小的出生于1992年,去年入职。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名单不全,有老师在前段时间确定离职,还有些没有登记在册。根据估算,事件波及到的人数约300人。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11月,临沂大学入选第二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临沂大学内部人士分析,学校从那时起开始争取硕士点,自此之后大规模招聘教师。目前的三百位教职工大部分入职于2013年之后。但今年年初,临沂大学才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此次面临不能续签人事代理合同的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2012年以后陆续通过学校的公开招聘进校的教职工;一类是博士家属,按照当时的政策,学校引进的博士可以在校内解决家属工作。这300位左右教职工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博士学位,大部分人是硕士学位。评价一所大学的科研实力,博士数量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根据2017年的公开数据,临沂大学的专任教师约1975人,其中博士学位占比约26%,硕士学位占比约52%。临沂大学内部人士给新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临沂大学五年规划显示,学校要在2020年博士比例达到50%。这个数据与目前的26%相比,还差一倍。有知情人士分析称,不再与这批硕士学位的老师签订人事代理合同,或与临沂大学急于短时间内提升学校博士比例有关。下午2点49分,临沂大学在学校的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学校的行为属于正常履行劳动合同和规范用工。声明还称,学校的做法与山东省下达的相关文件有关。2017年12月山东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要求,山东省事业单位用人实行总量控制管理。临沂大学认为,签订人事代理合同的教职工不属于控制总量内人员。但据新京报记者拿到的一份《临沂大学关于报送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的函》,临沂大学拟申请人员控制总量为3308名,该文件的署名日期为2016年6月20日。公开数据显示,学校全部教职工加起来的人数约2700人,远低于3308。声明中还称,针对这部分人员,学校启动了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但临沂大学的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公开招聘,学校面向全社会只放出10个事业编制名额。截至发稿,新京报记者数次拨打临沂大学校长杨波手机号,均无人接听。(应受访者要求,王树为化名)新京报记者 石茹 编辑 巫慧 校对 何燕

老哨卡

过去五年,贵州人才翻番 高层次人才增至15.6万人 博士达6260余人

10月9日,记者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五年来,全省高层次人才由7.77万人增加到15.6万人,博士人才由2398人增加到6260余人。贵州省委两次全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一规划一决定两意见”四大决策部署相继出台。50余个配套政策措施同步跟进,“1+3+N”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及时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贴和住房补贴,修订完善26个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雁归兴贵”计划多管齐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现代金融人才、基层实用人才、黔籍在外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人博会、省校合作引才活动升温,数博会、材料大会、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资活动发力。截止2016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00万人。五年间,全省高层次人才由7.77万人增加到15.6万人。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重点专家由2751人增加到5031人,博士人才由2398人增加到6260余人。目前,全省又“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3人、“万人计划”专家1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2人,遴选培养省内核心专家6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95人、省管专家749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66人。“十二五”期间,每年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0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30万人次,五年新增技能人才66.8万人。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占这三类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012年的1.9%和36.4%提升至2016年的2.3%和37.6%。全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7.7%。文:涂朝耀 姚东 编辑:张谌 编审:黄桂花 李冰

不知其所

中国富硒苹果产业基地在栖霞揭牌

10月22日上午,中国富硒苹果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在栖霞市博士达集团农业观光园举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以及烟台、栖霞有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基地揭牌。中国富硒苹果产业基地落户栖霞,将有力促进栖霞苹果产业升级改造,推进栖霞乃至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栖霞作为烟台苹果的核心区和主产区,其苹果种植面积达110多万亩,年产量210多万吨,占烟台苹果产量的半壁江山,因地处北纬37°苹果种植“黄金地带”,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造就了栖霞苹果“果大形正汁多肉脆 酸甜爽口 营养丰富”的特质,是“世界苹果之城”“中国苹果之都”“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并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农产品”“全国果菜产业十大国际知名地标品牌”等诸多荣誉称号,其品牌价值达到66.31亿元。但是近几年随着苹果产业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急剧提升,对栖霞的苹果产业产生了一定冲击。近年来,栖霞市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以苹果产业提质升级为契机,深入实施苹果全产业链提升计划,通过改造老龄果园、打造高标准的示范园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提质升级必须走富硒这条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在致辞中说,“硒元素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的15种微量元素。富硒产业集绿色农业、健康产业于一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他指出,发展富硒产业,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对于满足人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对于脱贫攻坚、农民增收、全面小康和全民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硒产业近些年来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视。” 据陈生斗会长介绍,近年来富硒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从发展的区域来看,湖北的恩施、江西的宜春、湖南的桃源、贵州的开阳、山东的淄川等地发展的规模比较大;从发展的作物来看,有富硒大米、富硒小麦、富硒水果、富硒杂粮和富硒茶叶等。中国富硒苹果产业基地落户栖霞,将能提高栖霞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为烟台苹果的发展树立风向标。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专业委员会主任朱珍华介绍,作为全国首个标准化的富硒苹果产业示范基地,博士达产业园采用的是目前领先的纳米富硒技术。这种纳米技术能够使苹果达到比较稳定的每公斤28微克的富硒苹果标准,能够改善苹果的品质和提高苹果的产量。博士达集团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苹果院士束怀瑞院士工作站,共建设有五处苹果精品示范园,总面积达1100多亩。今后,博士达将以富硒苹果基地打造为重任,全力进行苹果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同步统筹推进富硒苹果牙膏、富硒苹果香皂、富硒苹果洗手液、富硒苹果面膜等日化项目上马,增加苹果深加工产业的高附加值,助推全省苹果高质量发展,为烟台苹果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柏磊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蓬基

冰风暴

烟台苹果逆市转型:“高 精 尖”领航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在前往烟台苹果核心产区栖霞市、莱州市等地的路上,随处可见漫山的苹果挂满枝头,可以预见苹果收获时的景象。21日至24日,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的“2020烟台市首批‘菜篮子’示范基地(企业)暨烟台县域农产品品牌全国媒体‘云’推介”活动圆满完成采访任务,采访团对话烟台苹果龙头企业,透过市场乏力的逆市雾霭,剖析烟台苹果产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求变是习惯,贯穿130余年苹果种植历史。2019年,烟台苹果栽培面积282万亩,产量约568.2万吨;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果品龙头企业48家;产品出口到东盟、日本、欧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价值141.48亿元,连续十一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这是拥有130多年栽培历史的烟台苹果,所取得的成绩。当前,随着全国苹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烟台苹果销售遭遇“冰点”。烟台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苹果剩余库存量约105.18万吨,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8.5%,约有17.5万吨因疫情影响没有正常销售。疫情之下,危与机并存,对烟台苹果产业而言,机遇的取得,必先于“危”的脚步。无论从老旧品种到新品种升级,还是从老旧管理模式到新技术示范推广,又或是从经销鲜果到果品深加工等,烟台苹果产业升级的步伐一个接一个。当前,烟台果品企业高端苹果销售稳中有进;在电商领域,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直播带货,烟台苹果经营者敢于尝试,今年以来,全市线上销售36.48万吨,同比增加24%。一路走一路看,纵观全市苹果产业发展脉络,“高、精、尖”的内在品质,已融入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血液,正凝聚起烟台苹果产业革命的磅礴力量。高端特色化,口感佳高品质苹果销售稳定。对于多数普通苹果经营者来说,今年苹果市场堪称艰难。面对艰难的局面该如何突围?在栖霞博士达集团,采访团找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走高端化路线。“你拿一个苹果,闻一闻都有芳香。”烟台博士达集团董事长张朋义介绍说。博士达集团用近十年时间,打造了“BSD”高端苹果,每盒12个苹果,按苹果规格分299元、199元和99元三个价位。“我们今年已经销售鲜果上万吨,库里仅剩一千多吨,正在出货。”张朋义说。在莱州记者在免套袋苹果中找到了答案,莱州市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介绍,经过4年多的摸索,合作社已完全掌握苹果免套袋技术。目前,合作社800亩苹果所产的2500吨免套袋苹果已销售一空。“不套袋苹果光照时间长,更易积累糖分,香气浓郁。我们今年售价最高可达12元每斤,今年均价在3.5元左右。不愁卖,今年又有500亩果树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增加不少。”王景波说。免套袋苹果不仅品质得到了市场认可,价格较为可观,而管理成本却大大降低。王景波说:“免套袋技术采用化学疏花、疏果方式,可以节省80%人力,每亩地从买袋、套袋、摘袋、转果、摘叶等方面算下来,可以节省成本大约6000元。”精细智能化,果园生态循环,全产业链运营。像博士达集团这样的高品质苹果如何生产,谁来生产,又是如何销售的呢?在博士达一处生态园里,张朋义给出了答案,他说:“我们公司是涉及苗木培育、肥料供应、果品销售、深加工等苹果全产业链的农化集团。我们吸引了栖霞、莱阳的4000多户社员加入合作社,果园两万多亩,我们统一管理标准,指导果农改善品质,统一肥料供应,比如我们会根据果树树龄帮果农合理搭配肥料,配送后还要做好售后服务,成熟后统一收购,帮他们卖个好价钱。”张朋义特别指出,合作社严格控制采摘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下旬下树,保障品质。在苹果采收入库后,依托冷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轻松掌握冷库内温度、湿度等多项数据情况,保证苹果存储在最佳环境中。博士达集团引进了法国迈夫精分选生产线,通过水洗、风干、抛光、糖度检测、霉心病检测、等级分选等流程,严格把控质量关。张朋义说:“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苹果没有任何瑕疵,每年可加工10000余吨优质苹果,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果分选设备,还能保证公司走向市场的每一个苹果糖度都在13度以上。”果园管理,是产出好苹果的基础,关于免套袋技术管理的果园,莱州市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果园、养殖场和有机蔬菜基地集合起来,打造循环模式。王景波说:“果园管理我们采用生草覆盖、以草治虫、以虫治虫的方式,将养殖场鸡粪发酵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今年我们新栽了500亩果园,将来采用智能化、标准化管理,进行机械剪枝。种养结合实验方面,我们在果园里投放了2万只鹅、1万只蛋鸭,用于除草、治虫。”顶尖产品线,苹果深加工领行业风气之先。苹果可以以多种产品形态存在,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烟台从供给侧主动出击,延长产业链。早在2012年,烟台中泉食品有限公司便将目光聚焦在苹果深加工上,该公司董事长姜延泉介绍,目前,公司苹果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苹果脆片、果粒、果脯、酵素、果酒等产品成为新的销售热点,不仅供应国内的商超、航空、高铁等渠道,还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西欧等地区,为烟台苹果产业探索高质量发展,提高苹果附加值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苹果片加工车间,该公司企划经理孙涛详细介绍了苹果深加工过程,其中在苹果切片阶段,采用先进的水刀去皮设备,减少金属刀具接触,防止苹果氧化,保持原本色泽,每年可加工鲜果5万吨,各类产品价位从6元到15元不等,口感细腻,深受女士和儿童喜爱。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该公司积极融入直播带货经济,邀请知名主播团队进行直播带货,一小时最高带货量可达500多万元,3次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一个小苹果做出了大文章、大产业,苹果作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我们正积极打造‘天下果仓’,希望以自身行动,带动广大果农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姜延泉说。在苹果深加工领域,中泉食品不是独行者。博士达集团于2018年建设完成苹果深加工-苹果脆片生产加工车间,申请运营自有品牌“音乐果园”系列脆片产品,以及酵素、果酱、果脯等产品。“生产的苹果脆片原料全部采用公司自有基地生产的有机苹果。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了有机产品认证等多项认证;新规划的苹果胶原蛋白和苹果面膜的项目,预计将在近期投入建设。”张朋义说。此外,张朋义还透露,经过积极申请,中国富硒苹果产业基地将于不久的将来在栖霞揭牌。这标志着,栖霞在苹果产业升级中又占据了一次主动权。届时,除富硒苹果鲜果,还可以生产富硒苹果牙膏、洗手液、面膜、香皂等深加工产品。烟台是著名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那苹果饮品的加工情况如何呢?烟台吉斯波尔酿酒有限公司,就利用北方水果之乡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开发出苹果白兰地、发酵型果汁醋饮料、纯麦蒸馏酒、苹果蒸馏酒、苹果发酵酒、果舒*食醋等系列产品。吉斯集团总裁孙传洋介绍,以苹果为原料生产的发酵型果汁醋饮料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吉斯果园”发酵型果汁醋饮料在制作工艺上摒除了传统的苹果汁饮料做法,采用来自烟台优质果源基地的水果,以浓缩果汁为原料,将天然果汁首次发酵成果酒,果酒再经过二次发酵成果醋。“经二次发酵而成的吉斯果醋口感酸甜,老少皆宜。”孙传洋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烟台苹果产业不断求变,于逆市中转型,在危机到来之时方能从容应对。(孙宗顺 李刚 薛云鹏)

方珍珠

媒体视角:临沂大学近300硕士教职工“被弃” 规划后年博士达5成

37岁的王树,在临沂大学工作了快6年,至今依然是助教。2018年12月,王树突然得知,自己可能连助教都保不住了。12月26日,新京报记者接到爆料称,山东省临沂大学近300名教职工近期面临失业风险。临沂大学是山东省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以本二批次为主,兼有专科。从今年9月开始,临沂大学陆续有教职工与学校签订的人事代理合同到期。学校告知,此前签订人事代理合同的这批教师不再续签。按照学校计划,相关教师将于2019年统一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该校第一批签订人事合同的老师是2012年入校的,两次合同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劳动法,人事代理合同第三次签约,员工就应该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通常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意味着,没有合理缘由,学校将不能随意解雇员工。一位2018年9月合同到期就待业在家的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她从那时起就再没有领过学校的薪水了,学校也没有排她的课。此前毫无征兆。王树的第二次合同将于2019年到期,他本以为自己将要签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就像终于有了铁饭碗。而根据部分教职工提前了解到的信息,劳务派遣合同的薪水和福利,与原来相比差很多。“薪酬差距只是一个方面。劳务派遣了,我们就不是临沂大学的人了。”一位牵涉其中的老师愤愤不平。300人中,像王树这样的80后最多。新京报记者获取到的一份名单显示,目前登记在册将不再续签人事代理合同的有263人。以85后为主,年纪最小的出生于1992年,去年入职。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名单不全,有老师在前段时间确定离职,还有些没有登记在册。根据估算,事件波及到的人数约300人。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11月,临沂大学入选第二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临沂大学内部人士分析,学校从那时起开始争取硕士点,自此之后大规模招聘教师。目前的三百位教职工大部分入职于2013年之后。但今年年初,临沂大学才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此次面临不能续签人事代理合同的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2012年以后陆续通过学校的公开招聘进校的教职工;一类是博士家属,按照当时的政策,学校引进的博士可以在校内解决家属工作。这300位左右教职工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博士学位,大部分人是硕士学位。评价一所大学的科研实力,博士数量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根据2017年的公开数据,临沂大学的专任教师约1975人,其中博士学位占比约26%,硕士学位占比约52%。临沂大学内部人士给新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临沂大学五年规划显示,学校要在2020年博士比例达到50%。这个数据与目前的26%相比,还差一倍。有知情人士分析称,不再与这批硕士学位的老师签订人事代理合同,或与临沂大学急于短时间内提升学校博士比例有关。下午2点49分,临沂大学在学校的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学校的行为属于正常履行劳动合同和规范用工。声明还称,学校的做法与山东省下达的相关文件有关。2017年12月山东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要求,山东省事业单位用人实行总量控制管理。临沂大学认为,签订人事代理合同的教职工不属于控制总量内人员。但据新京报记者拿到的一份《临沂大学关于报送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的函》,临沂大学拟申请人员控制总量为3308名,该文件的署名日期为2016年6月20日。公开数据显示,学校全部教职工加起来的人数约2700人,远低于3308。声明中还称,针对这部分人员,学校启动了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但临沂大学的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公开招聘,学校面向全社会只放出10个事业编制名额。截至发稿,新京报记者数次拨打临沂大学校长杨波手机号,均无人接听。(应受访者要求,王树为化名)来自新京报小编有话说:【人到中年职业被清零 那就重新开始】我们从来没有把失业和受过良好教育、踏实勤奋工作的人生联系在一起过。但这一年的经历,逼着我们不断地回顾来路、反省,究竟在哪个关键的点上作错了选择?是上大学选错了专业?是毕业时入错了行业?还是曾经跳错了槽?其实,失业的背后是大多中年人所遭遇的尴尬,除了应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首先要面对的那个难题,就是接受“高不成低不就”的自己。但同时,失业也是重新看清自己的一次机会。实际上,上面的话不是针对谁,而是对那些面对产业结构调整而失业的辛勤工作的人。似乎不适应上面这则新闻。但是,除了保障好自己的劳动权益之外,我们是否也应该努力提升自我?

王畿

烟台农业品牌矩阵日趋完善 为山东大农业版图注入新动力

大小新闻8月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刘克宁 薛云鹏 摄影报道)农业建设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企业品牌群体持续发展壮大……盛夏时节,枝繁叶茂,我市农业也迎来了大丰收。近日,记者深入栖霞、蓬莱、莱阳等多个区市,围绕我市高效农业、菜篮子工程建设、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整合力量、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激发了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烟台这个农业品牌矩阵完善、农业跨越转型、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大市,已成为山东大农业版图上澎湃发展的新动力。今年不少果品销售艰难,而烟台苹果通过走高端化经营,打造优质果品、精品示范园、苹果深加工等,正凝聚起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成功稳抓市场需求,实现了良好的销售形势。栖霞博士达苹果生产车间走进烟台博士达集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通过水洗、风干、抛光、糖度检测、霉心病检测、等级分选等流程,一个个新鲜靓丽的苹果被装箱。“全自动化中控系统针对储存水果的不同要求和客户需求进行实时微控,能保证走向市场的每一个苹果糖度都在13度以上,你拿一个苹果,闻一闻都有芳香气味。”烟台博士达集团董事长张朋义介绍说,博士达集团用十余年时间,建设完成农业观光园、精品采摘园、科技推广园、精品示范园和深加工产业园,打造了“BSD”高端苹果,年可加工10000余吨优质苹果。“我们今年已经销售鲜果上万吨,库里仅剩一千多吨,正在出货。”得益于良好的市场定位,企业还先后承接了“国家级星火计划-苹果高效标准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苹果优良品种和现代种植模式集成与示范基地建设”等国家及省级项目。莱州市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介绍,经过4年多的摸索,合作社已完全掌握苹果免套袋技术。目前,合作社800亩苹果树所产的2500吨免套袋苹果已销售一空。“不套袋苹果光照时间长,更易积累糖分,香气浓郁。我们的苹果今年售价最高可达每斤12元,不愁卖。今年又有500亩果树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增加不少。”王景波说,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先后成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社”、“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苹果可以以多种产品形态存在,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烟台从供给侧主动出击,延长产业链。在烟台中泉食品有限公司苹果片加工车间,该公司企划经理孙涛详细介绍了苹果深加工的过程,其中在苹果切片阶段,采用先进的水刀去皮设备,减少金属刀具接触,防止苹果氧化,保持原本色泽,每年可加工鲜果5万吨。各类产品价位从每斤6元到15元不等,口感细腻,深受女士和儿童喜爱。早在2012年,烟台中泉食品有限公司便将目光聚焦在苹果深加工上,该公司董事长姜延泉介绍,目前公司苹果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苹果脆片、果粒、果脯、酵素、果酒等产品成为新的销售热点,不仅供应国内的商超、航空、高铁等,还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西欧等地区。在苹果饮品的加工方面,烟台吉斯波尔酿酒有限公司以苹果为原料生产的发酵型果汁醋饮料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我们开发出苹果白兰地、发酵型果汁醋饮料、纯麦蒸馏酒、苹果蒸馏酒、苹果发酵酒等系列产品。”吉斯集团总裁孙传洋介绍,“吉斯果园”发酵型果汁醋饮料在制作工艺上摒弃了传统的苹果汁饮料做法,采用来自烟台优质果源基地的水果,以浓缩果汁为原料,将天然果汁首次发酵成果酒,果酒再经过二次发酵成果醋。“经二次发酵而成的吉斯果醋口感酸甜,老少皆宜。随着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产业链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市的畜牧业和海洋渔业养殖技术也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养殖模式升级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目前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多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省部级荣誉。民和股份禽畜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我们建立起了以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商品代肉鸡苗生产销售为核心,集肉鸡养殖、屠宰加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在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厂里,该企业行政部经理苗光明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下设种鸡场、孵化厂、饲料厂、商品鸡基地、食品公司、进出口公司等58个生产单位。现存栏父母代肉种鸡370万套,年孵化商品代肉鸡苗3亿多只、商品代自养肉鸡年出栏3000多万只,年屠宰分割各类鸡肉产品7万多吨,饲料生产能力40万吨。公司科研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肉用种鸡全程笼养新技术开发”获国家星火计划奖,先后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烟台绿源唯品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英豪,向记者展示了通过牧场养殖奶牛产出的粪便,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做成了有机肥,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良园区内土壤,减少环境负担,从而形成了一个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有机生态农业园区。形成了“肥、田、作物、牛”的循环型农业模式。企业养殖专家表示,牧场日产原奶32吨,做到了从采集到产品包装,乳液全程不接触空气。加工车间按照原乳牧场专供和订单限量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牛奶。去年,企业乳制品年销售额达到2.15亿元,纳税723万元。“我们的每头猪都有‘身份证’。”在山东广耀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记者被该企业办公室主任胡梁伟的一句话吸引,企业采取种养一体化全产业链生态循环模式,集母猪育种、生猪育肥、屠宰加工于一体,总存栏量5万头,母猪存栏量10000头,年出栏量25万头。公司每一只小猪出生后就会拿到“身份证”,食物、用药等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做到了源头管控。将猪产生的粪便、污物、剩余饲料等,加工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沼气用于并网发电和锅炉供热,有机肥则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土地改良等无害化处理。“现在我们拥有国内技术领先、产量最大的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以高端海洋水产养殖业为载体,开展三文鱼、大菱鲆等经济鱼类的循环水养殖业务,涵盖鱼卵、育苗、驯化、养成、加工、销售等内容的完整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在国信东方(烟台)循环水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该企业副总经理韩厚伟介绍,项目建设规模约154亩,养殖水体约4万方,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和流水养殖车间共计45000平方米,配备循环水养殖系统及配套装备78套,年产大菱鲆鱼苗400万尾,大西洋鲑鱼苗60万尾,大西洋鲑商品鱼1000吨,大菱鲆商品鱼150吨。目前,正在通过技术优化、工艺提升实现循环水养殖模式升级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走在农场的田间地头、蔬菜大棚中,记者深入了解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经营模式。目前我市形成了“规划引领、市级先行、县级多点开花”的品牌发展框架,实现了县域品牌呈现多元化发展良好态势。在海阳,记者走进烟台旭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产黄瓜大棚,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工作人员正在给黄瓜苗喷水。“我们的每个黄瓜都是按个定价,带着二维码上市。”旭耕农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证明有机蔬菜品质,每种果蔬都会带着“身份证”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扫描二维码便能查到产地,并精确到哪座大棚、管理相关负责人、各项农事的工作时间、有机认证等,真正实现全程可追溯。在旭耕农场,新农业还体现在为消费者“私人定制”果蔬上,农场打造手机终端以及电商平台、配套物流车辆,给消费者提供配菜服务,实现送货上门。旭耕有机蔬菜如今,旭耕农场百余种蔬菜全部实现有机生产,农场每年生产有机蔬菜约2000吨。不仅如此,旭耕农场还给当地百姓提供了就业渠道,周边村庄60多名农民成了农场中的固定员工,每月工资2000-3000元。打工不出家门口,让村民们倍感满足。“我们农场生产的蔬菜及农副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认证标准控制,农场出产的产品坚决杜绝任何助长剂和剧毒农药,农作物施用有机肥料和采用物理有机灭虫方法,全部是自然生长。”在烟台清谷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大棚,该企业负责人尉海燕介绍,“我们的禽、蛋、猪、羊肉等食品绝不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采用自然饲料喂养。农场散养的鸡自然生长,需要六个月以上才能宰杀,母鸡也要六个月后才能下蛋。”清谷田园目前是烟台市一家自种、自采、自配到用户餐桌的生产企业。他们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等将基地生产的绿色有机产品直接销售配送到全国各地的客户。基地连续多年成为烟台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牟平区蔬菜生产重点企业。莱州市吕村大姜批发市场在莱州市,大姜市场声名鹊起。记者来到莱州市吕村大姜批发市场,这一市场的建立一改莱州大姜产业零散经营格局,形成了集聚效应,带动大姜价格提升,日交易量500吨。“我们大姜的销售价格平稳上升,每公斤大姜的销售价格平均上涨了0.60元左右,每年产生的社会效益高达3亿元。”莱州市吕村大姜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旭斌表示,市场占地面积约80亩,市场内设洗姜流水线30条,配有暂存的保鲜冷藏库房138间。市场的建立,对莱州市的大姜产业拉动作用十分显著,莱州大姜的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增加面积每年都在1万亩以上,大姜面积由2015年的6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0万亩。目前,吕村大姜批发市场在全国各地蔬菜市场大姜销售中都占有相当的份额,现在,莱州大姜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占有率达90%,莱州大姜已经成为北京市民菜篮子的不二之选。海阳市步鹤山合作社茶园在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专业合作社的山地生态茶园里,烟台市茶叶学会会长张志刚向记者介绍,“原来烟台茶叶多为南方引进的品种,不能很好适应北方气候,为培育适合北方种植的茶树新品种,经过6年多的尝试,学会培育出适合北方区域种植的抗寒抗冻高产茶树新品种‘北茶1号’,获得了国家农业部颁布登记的证书,真正让烟台茶叶在全国茶叶育种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自此‘北茶1号’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市场青睐。”茶叶学会还致力于推广产学研活动,带领广大市民走进茶园,亲近大自然,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去年,还成功举办了烟台市茶产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推动了烟台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茶叶学会的带动下,近年来烟台市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 已经达到33000亩,主要集中在海阳、莱阳、蓬莱、龙口和牟平等区市,年产成品茶600余吨,年产值2.3亿元,已经形成规模。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莱阳梨膏、龙口粉丝、冻干食品等多种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产品不仅在国内覆盖了各大中省市,更是远销至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莱阳昌荣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熬制梨膏的大锅,正散发着阵阵香气。“我们采取古法熬制的同时,还创新低温闪蒸技术,生产的莱阳慈梨膏、莱阳梨羹,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董事长宋昌荣介绍,公司沿用古法熬制的同时,还运用独创的“VS”生产技术,在国内梨加工行业首次使用低温闪蒸技术进行熬制、浓缩;做到了不加水、不加糖,20斤莱阳梨熬制出一斤莱阳梨膏,最大程度地保留莱阳梨的天然营养,回归自然本真。同时,企业产品食药同源系列莱阳梨膏、山楂膏、酸枣膏、阿胶姜枣膏等膏方,进一步开辟了市场;公司还与东阿阿胶合作,开发出了高端阿胶梨膏等系列食药同源膏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凭借畅销的产品,2019年,企业收购莱阳梨近3000吨,年加工莱阳梨及莱阳梨膏能力达到500万吨。企业每年对桑葚的需求达到200—300吨、山楂近600吨、大姜近百吨,拉动了周边县市区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六六顺食品有限公司粉丝生产车间“只有自己能放心吃的食品,才可以安心地呈现给消费者。”山东六六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少军表示,“我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绝不使用任何添加剂。”记者在生产车间里看到,粉丝采用绿豆、豌豆、纯净水为原料,经封闭式流水线生产工艺精制而成,不一会儿功夫丝条细匀、光洁透明的粉丝就生产出来了。彭少军介绍,企业生产的粉丝质地柔韧、口感爽滑软弹,有三十年前的老味道。该企业在粉丝行业中率先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生产中严格按照IS09001质量标准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管理,基于多年良好的品质管理,公司已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等多项食品安全认证。走进新三和(烟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厂区,4个现代化生产车间、19条冻干生产线“火力全开”,冻干面、火锅面、芙蓉鲜蔬汤等很多“网红食品”都从这里源源不断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该公司副总经理欧强介绍,研发中心拥有50余项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完善的FD冻干食品研发技术,是全国FD冻干食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也是麦当劳、肯德基、康师傅等企业的供应商。企业创立两大自有品牌“和厨”和“海福盛”,“和厨”定位高端品牌,“海福盛”定位中高端产品。仅以成立3年的海福盛为例,2019年销售额为8.5亿,纳税3500万,正在以迅猛的态势迅速增长。目前,新三和冻干食品远销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朗源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苹果干、葡萄干、松子仁等产品摆满了展台。“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生产的葡萄干产品质量可以与土耳其、美国葡萄干产品质量相媲美。”该公司副总经理朱国强告诉记者,公司开创了中国葡萄干出口的先河,是国内葡萄干行业中唯一一家将产品大规模出口到西欧高端市场的企业,且在中国葡萄干出口企业排名中一直稳居第一。截至目前,已有厂区4处,并拥有仓储量8万多吨的仓储中心和8万多亩的水果基地。主要业务为鲜果、干果、坚果的种植管理、加工、仓储及销售,产品不仅在国内覆盖了各大中省市,更是远销至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展望烟台农业未来,贯穿高效农业种植养殖、产后加工、产后销售、产业链综合发展的大农业格局框架已初见雏形,一个生机勃勃的美丽农业画卷即将呈现。责任编辑:伟业

反于帝宫

动态丨213人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详情速戳!

213人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授予韩虎等21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的通报》,韩虎等213人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名单附后),并按规定获颁证书和2000元奖金。通报提出,希望获得荣誉的同志戒骄戒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勇攀技术技能高峰。各市、各部门、各行业企业要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助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附件:2019年度山东省技术能手名单(213人)2019年度山东省技术能手名单(213人)济南市2018年技能月活动职业技能大赛(3人)韩 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朱兴香山东福牌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李 皓济南裕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3人)牟世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安立强青岛港前湾港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徐丕兵青岛市技师学院淄博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李璐洁中铝山东有限公司研究院刘新业淄博市张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立萍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大街社区小周制衣枣庄市“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3人)孔祥振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任敬伟枣庄市峄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许桂芳枣庄市龙都中等职业学校东营市职业技能竞赛(4人)赵锦江东营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赵金山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刘光钰中石化胜利油建工程有限公司蔡大群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烟台市职业技能竞赛(4人)潘立楷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 丹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林柯宇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张新波烟台博士达集团公司潍坊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张耀武寒亭区耀武汽车修理厂朱庆俊青州市营养学会刘增风安丘市华安供水有限公司济宁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甄天作济宁市技师学院韩正举山东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东良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泰安市“技能兴泰”职业技能大赛(4人)张 彬山东巨鼎餐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亓 亮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刘守永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刘洪岩山东儒原大酒店有限公司威海市职业技能竞赛(4人)姜镇举威海埠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王新强威海港集团散杂货码头运营中心谷大伟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林荣涛林荣涛花饽饽工作室日照市职业技能竞赛(4人)刘方强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世武五莲县消防大队五莲山路中队张永利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炼钢厂马志英莒县时光花田鲜花店临沂市“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3人)董张磊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王本军临沂市技师学院周柄旭鲁南技师学院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祁志卫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田中新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张宝武宁津美华工业有限公司聊城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陈俊勇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葛庆堂鲁西集团有限公司李泽臣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耿道静滨州市技术学院化 茜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振军滨州市元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菏泽市职业技能竞赛(3人)刘腾飞菏泽技师学院牛 忻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王庆祥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17人)甘洋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支运才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彭乐云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刘韶龙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李 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张 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王 硕山东技师学院庞 猛山东技师学院李 龙山东技师学院王 琦山东技师学院张宗华山东技师学院王功亮山东技师学院冯书恒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苏美亭山东工业技师学院郭 洋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吴云龙山东交通技师学院郭恒伟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山东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2人)高 赛济南市技师学院韩 烁山东顺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第十五届山东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4人)郑东辉烟台职业学院宿莲强济南职业学院王有鹏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刘建鹏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第四届山东省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4人)康玉静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冀小亚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刘 珍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陈 静聊城市阳光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2019年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6人)辛艳梅山东医药技师学院陈蔚蔚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李俊卿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宋 磊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孙艳宾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李光跃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第十届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3人)张亚南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杨发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张凤娟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6人)逯焕正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于彦华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任保宽山东工程技师学院马壮志山东工程技师学院马玉青青岛市技师学院崔阳阳青岛市技师学院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10人)杨营营淄博市技师学院王雷雷淄博市技师学院魏婷婷淄博市技师学院于 亮淄博市技师学院张芙蓉淄博市技师学院刘 哲淄博市技师学院张婷婷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王姿靓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隋宜宏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戈 芳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鲁南苏北10市技能人才联盟职业技能大赛(3人)战波霖日照市东港区宝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梁志晓日照华斯特林科技有限公司王宇航淮海技师学院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3人)王文铂青岛五千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王 俊济宁市王俊推拿中心满 泳济南市槐荫区吴家铺镇韩家道口村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1人)李永亮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4人)卢炳朋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王明乾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张家郡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柴启霞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山东省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信号检修工技能竞赛(2人)侯丽丽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李乔峰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山东省高速公路养护技能竞赛(1人)徐 斌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山东省验船师(海、河)技能竞赛(2人)王世钰山东省青岛船舶检验局郭忠凯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全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李广杰聊城市水文局李 栋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袁志刚潍坊水利水质检测有限公司山东省第七届摄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刘瑞海济南人像摄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韩秀文济南人像摄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王晓童山东盛大电器有限公司“海信智动精工杯”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技能竞赛(1人)孙建鹏青岛智动精工电子有限公司山东省洗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1人)王云飞青岛洁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全省应急救援技能竞赛(2人)赵连强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刘 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消防支队全省消防行业技能竞赛(5人)王荣栋潍坊市消防救援支队孙宏伟威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桥头中队邹禹铮威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嵩山中队徐松涛山东省金盾消防安保服务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姜在涛威海市金盾消防志愿服务中心全省畜牧兽医行业暨第三届(2019)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1人)赵韶阳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2019年全省家畜(猪)繁殖员职业技能竞赛(1人)郭家福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全省税务系统“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2人)刘文政平邑县税务局王洪德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2019年山东省特种设备职业技能竞赛(2人)黄 刚山东长城电梯有限公司张 鹏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山东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曲振琳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张亚舟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左臣伟济南天桥区文成将相跆拳道健身中心第十届全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1人)王文波潍坊市气象局第五届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梁严方蓬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伊振国烟台市粮油储备库王亚萍烟台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山东省第三届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2人)邱冬冬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市分公司薛 川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邮件集散中心全省数控机床职业技能竞赛(1人)赵海洋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山东省第二届工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竞赛(1人)张红梅淄川区昆仑中心卫生院山东海事系统船舶安全检查员技能竞赛(1人)英起波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海事局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王 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李龙潭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刘鹏达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水县供电公司第三届山东省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职业技能竞赛(5人)冉令峰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李兴鹏济宁市技师学院伊桂芬济宁市技师学院申云波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林木光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山东省电子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刘增文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李冬芸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于红兰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神力杯”山东省第八届五金制品行业技能竞赛(2人)杜大平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孙传东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龙基杯”山东省第八届工艺美术行业陶塑成型职业技能竞赛(1人)王德兴山东卓艺达雕塑艺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第十四届家电(智能家居)行业职业技能竞赛(2人)王志强青岛海恒丰电器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王晓燕潍坊三联家电有限公司“海宇杯”山东省鞋类时尚设计技能竞赛(1人)李庆华海宇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山东省铁道行业劳务派遣工职业技能竞赛(1人)郝家慧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客运段山东船员技能竞赛(1人)温 健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2019年山东省海上搜救协调岗位技能竞赛(1人)杨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海事局山东省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2人)陈 静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张秀英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全省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技能竞赛(1人)孙培苹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全省家政行业技能竞赛(2人)李照媛青岛市黄岛区今康福老年公寓刘洪珍济南槐荫浩洋家政店“泰山杯”第一届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1人)刘章敏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山东联通“成才在一线”员工技能竞赛(2人)陈泓羽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杨传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2019年度“冶金杯”山东省地质实验职业技能竞赛(1人)张 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测试中心山东省二手车鉴定评估职业技能竞赛(1人)王 超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山东省电子竞技大赛(1人)王 蕾潍坊市技师学院山东省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2人)刘 健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李恒源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全省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1人)尹鸿雁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山东省汽车维修与检测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赵海兰淄博职业学院叶爱平潍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陈 涛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省百家能工职业技能竞赛(4人)郭郁汀淄博市技师学院袁秀珍德州市技师学院季丽华德州市技师学院张馨予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首届全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竞赛(1人)耿 博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全省口腔修复工艺技能竞赛(3人)张训敏济南雅乐福义齿有限公司衣本德青岛华新华义齿技术有限公司吴 楠潍坊龙洋义齿有限公司胜利油田2019年职业技能竞赛(2人)李 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徐亚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第八届职工岗位技能竞赛(3人)王 刚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王小波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王思慧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社组联电子竞技大赛(1人)王珂珂山东水利技师学院2019年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3人)袁 青济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姜 斌济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田 硕济南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山东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4人)孙衍萍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中心张开凤泰安市高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焦裕柱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李晋祎新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二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钻探)竞赛—山东省选拔(1人)李 宽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来源:山东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非其道也

254家单位参会引才2660余名高层次人才达成初步意向

图为第十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现场。张晓博摄人民网石家庄12月13日电(张晓博、刘素莹)“本次大会到会的双一流高校硕博士达2800余人,2660余名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引进意向。”13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锁柱在第十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介绍说,本届大会精心筛选了254家企事业单位参会引才,都提供了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对人才有较强吸引力。据统计,本次洽谈会参会单位共提供需求岗位1255个,需求人才7231人,其中博士需求1310个,硕士需求1702个人、本科需求3071个,博士硕士需求占到一半以上,本科以上人才需求高达94%。图为第十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现场。张晓博摄周先生是河北人,当天他带着女儿的简历来帮她找工作,女儿明年7月将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在现场,他看到很多适合女儿的岗位。他说,近几年河北发展得比较好,所以希望女儿毕业后能回到河北工作。面对求职者,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校区的招聘负责人表示,来应聘的大多都是应届生,一经录用他们将会提供很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针对外地求职者,多数企业表示,会拿出河北企业的诚意,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并为进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让他们能够真正工作在河北、生活在河北、幸福在河北。图为第十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现场。张晓博摄图为第十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现场。张晓博摄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连续举办了九届,已成为河北省吸纳高端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品牌载体。吴锁柱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把国内双一流高校的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河北来,为河北高质量发展以及美丽河北、经济强省建设贡献力量。本次洽谈会上,河北省人社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还共同举办了“农业专家科技扶贫专项活动”,积极为农业技术成果和河北省贫困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经过前期精准对接和现场充分洽谈,共有23家单位、41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6个技术项目现场签约。为不断创新河北省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模式,助力河北省在新形势下面向全球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河北省人社厅还与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举办了“战略合作座谈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中智公司将充分发挥其全球领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专业、品牌和资源优势,为河北省提供充分的人才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