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研究生有必要出国留学吗?或许这是最佳选择!林建明

博士研究生有必要出国留学吗?或许这是最佳选择!

似乎我们一想到博士更多的是博士难毕业,博士更能找到优质的工作,所以每年都会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了攻读博士研究生,也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放弃攻读博士研究生。而对于在读博士来说,虽然面临着很多的科研压力已经学习压力,但是他们还会想到另一件事情,即自己要不要出国留学呢?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已经非常的牛叉了,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呢?只需要顺利的毕业,然后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到好的就业单位,这就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了,然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出国留学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这是最佳选择!当然,博士研究生不是必须出国留学,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能够进入更为好的就业单位,能够为自己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的话,出国留学一定是博士研究生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的而就业方向大致分为高校任教、科研院所和企业管理,这三种就业方向都和海外留学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这些单位需要你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这是每年招聘的基本要求。尤其是现在几乎所有的985高校,在招聘博士研究生时,不仅仅是要求你本硕博是211或者985高校,更为重要的是要去应聘者必须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那么试问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如果你想进入985高校任教,那么你是不是必须得出国留学呢?而且这种要求不仅仅只是985高校,很多的211高校也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要求。同时,即使你博士期间没有出国留学,那么当你工作后,如果从事的是教学或者是科研工作时,你一定会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导致你更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因为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师都在弥补自己的这一缺陷,似乎海外留学经历是很多高校教师的光环一样,不可缺少。虽然能够获得去国外留学的机会固然是好,但是并不见得所有的博士研究生都需要出国留学,毕竟每一个博士研究生都有自己的规划,只要能够顺利的毕业,只要能够获得最终的博士学历者就足够了,因此很多博士研究生毕业便就业了,也不会想着出国留学的事情。总之,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有海外留学经历一定会更加的有优势,并且对于自己的学术造诣和科研工作的而进行都有不小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出国留学已经在逐渐的成为了很多博士研究生的必然标配。

忽然而已

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真的有用吗?

对于我们在读的博士而言,出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旅行,更多的是认为出国留学可以为自己找工作增加优势和砝码求,同时也可以接触一下国外大学的科研环境。于是很多博士。都参加了学校或者留学基金委组织的研究生公派留学交换计划。申请去本专业领域水平较好的世国外高校做一年交换生,以此增加自己的留学经历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无论从长远的科研道路发展而言,还是短期的能力提升而言。似乎出国留学是一条为自己添砖加瓦的大好事。但在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是否真的有用,可能只有真正经历了人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先举个例子,塔主读博期间所在的科研团队中有2名博士生先后申请了去国外某高校交换,交换期为一年。在他们出国之前,几乎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就业有非常大的作用。认为在国外有更多的发表论文的机会,同时也能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理念和科研平台。等一年的交换结束后再去找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事,而且可以做到多份工作摆在面前,可以去挑。可当一年的交换期结束后,两个博士却灰溜溜的回了国。其实,在这一年期间,两个人也仅仅是发表了一篇中等水平的SCI论文而已,并没有较多的科研产出,但同时因为出国交换一年,导致他们博士毕业的时间被延期一年。可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原本给自己镀金的优势,却在找工作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相当一部分科研单位只看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而对于博士期间是否有出国经历并不关心。而另一些对出国经历有要求的单位,大多要求两年或三年以上的出国留学经历才认可。对一年的留学经历并不看重。最后两个人在找工作过程中并没有比土博士有多少优势。因此,有人会问:那么在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到底有没有用?塔主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如果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博士期间一年的出国经历,还是有一好处的。这一年至少会增加许多你海外生活与学习的阅历。你这一辈子出国次数不可能就这么一次,在你今后的科研发展道路上,你有过这一次留学经历,那么你在下一次出国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如果仅从博士毕业和找工作的角度来看,出国交换一年就意味着博士被迫延期一年。这是出一个时间机会上的损失。同时,从找工作的角度而言,博士期间的出国留学经历只是为你简历上添了一笔,仅仅证明你的外语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你的科研水平而言,论文还是硬指标,出国留学经历并不能给你带来这方面更多的优势。如果你真想在这方面要占有优势,那么塔主建议直接攻读留学学校的博士学位,而不是仅仅出国交换一年。所以说博士期间出国交换一年到底有没有用?我想大家自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同时也谢谢大家长期对塔主的关注和支持。

垃圾人

本硕博三个阶段,哪个阶段出国留学性价比更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出国留学已经从“旧时王谢堂前燕”变为如今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据有关部门统计,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达60多万。昨天,老王已从教学质量、财务支出、就业前景等三方面分析了“花巨资出国留学值不值”这一问题,今天老王再就“哪个时间段出国留学性价比更高”进行分析。因水平所限,不当之处敬请谅解。从个人独立生活能力、思想成熟程度、接受高新知识能力等三方面考虑,老王个人建议如果送孩子出国留学,并且今后有回国就业的打算,最好是选择在硕士或博士阶段出国留学;如果出国后,不想回国就业,那就及早出国留学,本科乃至初高中阶段留学最好,因为这样一方面不再参与国内激烈的中高考竞争,为国内的孩子省下宝贵的名额,更节省了国家的教育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早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积累必要的人脉关系。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出国留学之后再回国内就业的是大多数。据有关媒体分析,近年来国外经济形势与国内相比,发展速度慢、竞争激烈,失业率也较高,加之国外排外主义思潮严重,因此多数出国学习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内就业。针对大多数情况,老王帮您分析如下:在本科阶段出国的话,一是时间较长,一般要4年时间,而且后续还要读硕士,需要至少1年,从时间上来说最短也要五年时间,按一年25万(人民币)测算,大约需要125万元;二是适应能力较差,高中刚毕业的孩子一般18岁左右,思想尚未成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在没有父母陪读的情况下,适应国外生活的难度较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三是教学质量优势不明显,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在此阶段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英国剑桥牛津和美国常青藤除外)。在硕博阶段出国的话,一是时间较短,尤其是英国的硕士,只有一年,因此综合费用不高,假如博士的话,时间一般为3年,可以申请全额奖学金、勤工俭学等,费用要低于本科阶段;二是适应能力大幅提高,国内本科毕业后,一般都要22岁以上,经过4年的国内本科阶段历练,心智已经成熟,独立能力也不错,这时候出国家长也能放心;三是可以学习国外的高新技能,硕士特别是博士阶段,对于基础知识已基本牢固,再去学习国外的高、新、精、优知识,性价比也高。这从国内就业市场情况就可以看出,本科除英国的剑桥牛津和美国常青藤外,与国内基本无差别;硕士也没多少优势,薪资差别不明显;博士的话,国外要明显优于国内的从业者。老王的分析仅供您参考,您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情况、家庭的经济实力,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合适的决定。

间隔年

出国深造,申请访问学者和博士后有何差异?

申请访问学者和博士后有何差异?访问学者和博士后作为受益较大的两种出国深造途径,到底有何差异呢?很多人在申请博士后的时候,都有申请访问学者的资格,但是在这时候他们往往会因为二者的优劣犹豫不决,该如何选择呢?51访学网建议大家,如何选择任何人只能帮申请者提建议而不能帮其做决定,今天我们也只能为大家将二者的具体异同说出来,让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更清晰的思考。01、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之间的联系有访问学者的申请条件是宽于博士后的。国家出国基金委之所以把项目名称叫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也是因为其认为博士后研究是在访问学者范围之内。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你不具有博士学位,那么显然你只能申请访问学者,不能申请博士后。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在访学期间获得博士学位后,可以依据出国基金委的批示,以及相应访学机构导师的承认,有可能转为博士后。02、申请资历以及年限不同从学历资质上看,访问学者一般是指出国访学的人员,对这些人员的学历、年龄无特别限制,但是从时间上却一般不会超过两年,以一年居多。但博士后则不同,既然如此称呼,必然要求申请者已经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其对学历和资质的要求更高、更具体化,而申请博士后项目的年限一般也会大于两年。03、国家资助情况访问学者由国家全额资助,国外学校和合作导师不需出钱;他们不掏钱,也就不不太敢、也不太会把人当牛使。博士后则不同,国家出国基金委在很多项目中明确指出博士后在国家给钱的基础上,也要求国外学校或导师也给钱。比如申请者如果申请加拿大UBC公派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就要求外方导师另外支付1300加元/月的费用。外国人不是傻子,给了钱当然要求更高,对人的使用也肯定更狠。04、获得邀请函的容易度从有利于获得邀请函的角度来看,申请访问学者也比博士后容易。如前所述,博士后一般要求外方导师也提供一部分经费,这样就必然要求申请者实力超群。申请者自身实力凑合,并不超群,比一些学术大牛差不少,感觉外方导师不肯为申请者出钱,更不会按基金委的要求在邀请函中注明愿意为申请者提供经费。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申请者申请访问学者比申请博士后获得邀请函的可能性大。申请访问学者和博士后有何差异?05、申请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的目的及其自由度二者出国的主要目的都是拓宽视野,做学术交流,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因为,博士后必须参与相应项目的研究并正常工作,其对学术交流或研究成果更加依赖,其实和正常职场人员没什么区别了。但是,访问学者虽然资历上大多没有达到博士级别,但访问学者更自由,就有更多时间走走看看,可以多走几所学校、几个地方,蒙特利尔、多伦多、西雅图等地。古语说的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候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历练比学习更直接!

分理

这所大学号称美国博士培养基地,40%的学生出国深造,你想去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国内读完本科后,会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而在出国深造方面,有一所学校就不得不提。这所学校的出国率高的惊人,每年都有40%左右的学生出国留学。号称是“美国博士培养基地”。它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从上个世纪开始到现在,中科大的出国率就一直非常的高。在上个世纪还是公费留学的时代,科大学生每年就会占据大量公费留学的名额。其本科出国比例,在近几十年来一直维持这30%以上的高水平。在国外很多大学,甚至会出现一个班有一半可达人的情况。所以才会有美国博士培养基地的称号(当然很多人最后也回来报效祖国了)(2)为啥出国率这么高?这就要从该校的传统说起了。中科大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就是:科研工作者。整个学校的学风就是,投身科研。而目前来说,美国的科研水平还是全世界最高。所以大量的科大学子是以出国深造为第一目标。其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多数专业都是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等),这些学科就业难,就业面狭窄。所以很多学生不得不去深造。而读硕士对这类学科的提升其实并不大。因此很多人不得已就选择读了博士。第三,相比于其他同水平大学,中科大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差。首先是地理位置差,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根本不愿来。其次现在条件稍好的家庭都会选择让孩子读一些“有钱途”的专业,而不是选择去科大读基础科学。所以很多科大学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得不读带有全额奖学金的博士(美国硕士大部分是没有奖学金的,学费高昂)。(3)发展与没落?目前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吸引力已经没有那么强了。很多同等级的大学出国率已经超过了科大。而且现在自费出国变得普遍。用金钱换时间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花钱读2年硕士,而不是免费读5年博士)。外加科研工作者待遇较低,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受欢迎。造成了科大整体吸引力的下降。结语: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发展前景,你怎么看呢?你觉得科大对你还有很强的吸引力么?

发明家

最难就业季,博士毕业出国变难,国内高校50万年薪挽留优秀博士后

年薪50万招博士后随着疫情的影响,2020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继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后,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万应届毕业生、341万考研生,而面对疫情,大部分企业发展停滞,就连南京大学都需要求助校友来帮忙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然而对于大部分名校的博士毕业生来说,其实就业并不是难题,主要是如何获得更好的职业规划,相对于海外博士后机会,很少有博士毕业生会愿意留在国内做博士后,毕竟海外经历不仅会为自己未来就业创造优势条件,而且比留在国内更容易出成果。因此每年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博士毕业生都会选择海外深造,造成国内高校很难招到优秀的博士后,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很多高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也让国内高校课题组招到优秀的博士后!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某课题组给出年薪50的招聘广告来吸引优秀博士后!中外科研平台有差距 那么为何中国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会选择海外深造,而不是留在国内做博士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科研课题组的科研平台和实力与海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比,差距非常的明显,就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中科院大学为例,虽然中科院在很多科研排行榜上横扫全球科研机构,中国各大名校的综合排名也在稳步提升,然而都是靠量化堆积的结果,国内很多所谓的科研学者缺少自己的思维,靠着勤奋和拼速度来做科研,喜欢追热点,国际上什么热就研究什么,造成自我原创科研较少,造成国内科研机构整体的科研高被引论文产出率偏低,哈佛大学4.49%,中科院才有1.61%,国内高校最好的是学习和做科研不要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8%,而中科院下属院所的研究生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仅有1.14%。已经到达博士阶段,主要是学习思维和创新理念,因此国内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留在国内做博士后的意愿不强。博士后不是谁都可以做!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高薪聘请博士后,但是却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博士后并不是每一位博士毕业生都可以去做,在国内有着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说法,主要是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导师和团队,造成国内博士毕业生的水平差异很大,博士后其实并不是学位,而是一个工作机会,50万年薪招聘的是有科研实力的博士毕业生,例如西湖大学招募的博士后白蕊,白蕊从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后,花费四年时间在清华大学硕博连读拿到博士学位,并且发表了8篇CNS主刊论文,虽然这样的科研实力在很多高校都可以拿到教授职位,但是西湖大学模仿欧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方式,想要获得永久职位,首先要经历博士后的历练,相比博士阶段,博士后在科研项目组更像是PI的合作者!虽然国家已经扩大了博士后规模,但是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博士后的选择也是宁缺毋滥的优中选优!50万年薪超过很多高校教授,只要你足够的优秀,其实国内某些顶级高校大牛PI组的博士后待遇和发展机会不比海外差!

紫荆

2018年中国有36万人在美留学,博士学位获得者79.4%不愿回国!

博士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学术的研究都少不了他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而在当今世界的众多国家中,美国的博士教育被公认是世界最好的,杰出的人才都喜欢在美国留学深造。根据《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2018届学生共有1146人选择出国深造,美国为首选地区,占出国深造总人数的69.5%。12 月 3 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教育部等权威机构赞助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正式发布。根据该报告,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美国博士学位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3.2%。去年,美国共发出博士文凭55195个,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最多,有42227位。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2018年,在美国各大学院的就读的国际学生共有109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有36万人,占比高达33.2%,而排名第二的印度占比为17.9%,中印两国包揽了美国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名额。根据《学位调查》的数据,去年中国共有6182 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79.4%的人打算留在美国发展,愿意回国效力的人仅为20.6%,让小编感到非常遗憾。去美国读书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前十的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7个,但是为什么都想要留在美国发展?他们又能否如愿以偿?胡侃教育认为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美国与国内的待遇差距问题。首先,要知道到美国留学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够公费留学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自费去的美国,美国大学的学费又十分昂贵,动辄几万美金一年的花销,几年留学生涯下来怎么也要花费几十上百万人民币,很多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求学,比如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詹青云就曾贷款百万留学美国。所以我国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可以归为三类:公费、家境好的自费,家境差的贷款。一般来说,家境好的自费留学生在毕业后很多会选择回到祖国,毕竟家境殷实的他们对工资待遇不会太过苛求,他们追求的更多是学有所长,这样回到国内或者可以帮衬家里(比如: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碧桂园的杨惠妍等),或者由家里帮衬自己的事业,而父母自然也是更希望孩子能陪在自己的身边。但是公费与贷款的留学生则不一样,其中尤其是贷款的学生,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求更为迫切,他们需要金钱来偿还百万贷款、改善生活条件、帮扶家庭。而目前美国的待遇普遍要比国内好上不少,所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籍博士生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对于学术以及科研环境有着很深的追求,所以想要留在美国。不过,他们的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想要真正留在美国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工作签并不好申请。美国工作签证的常规配额是8.5万个,其中2万个专门为美国硕士学位或更高学位获得者而预留,6.5个普通配额中,6800个单独留给新加坡和智利公民,剩余的才适用于具有美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申请人。再对比109万国际学生,名额显然是不够分配的,因此到了最后,只要你没有签证,不管你愿不愿意最后都要回到祖国。不过话又说话来,现在我国有这么多的博士想要留在美国,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他们真的全部留下了这绝对是我们国家的损失,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在留住人才的这条道路上还任重道远。对于这些博士生的选择,你怎么看?欢迎评论。最后,小编诚意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虎妈战歌》,她给女儿立了十大家规:不准夜不归宿、严禁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最后两个女儿都上了哈佛,很有意思,值得一看。注:以上仅为胡侃教育个人观点,任何不同意见欢迎交流探讨。我是胡侃教育,专注挖掘有深度的教育资讯,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谢谢。

惠子相梁

两个清华 一个出国深造 贫寒农家培养出三个博士生

徐州新沂时集镇,一个贫寒的农家培养出三个博士生。这家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家庭收入只靠几亩地以及父亲外出打零工收入。在上大学前,姐弟的学费除了父母举债外,就是靠家里每年养的几头猪。如今,三个孩子学有所成,家庭条件也大有改善,这家人想到的是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有姐弟仨的参与,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一个颇具技术含量的生猪养殖场开了起来,他们要“用一颗公益之心去经营,用自己双手去回馈社会”。这对父母说“孩子多上点学,才会有出息”时集镇位于新沂东南侧,以盛产水蜜桃著称,眼下当地万亩桃园的桃花正在盛开。西洪村南的振荣生猪养殖社,刘万中正和妻子董振荣在猪舍里给饲料,群猪抢食场面甚是热闹。刘万中笑着说:“孩子们有出息,它们是有功劳的。”刘万中今年50岁,脸色黝黑,跟记者聊天时话不多,总是一脸羞涩。妻子比他大一岁,脸上总挂着笑容。他们说,很多人听到他们三个孩子都是博士时,嘴巴都会张成了“O”形。他们家有三个孩子,姐姐刘燕1992年出生,老二刘相1993年,老三刘杉1996年出生,三个人年龄相差不大,从小一起学习相互鼓励,都很懂事。“家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也没有别人总询问的‘教育基因’”,董振荣告诉记者,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她和丈夫就是觉得“孩子多上点学,才会有出息”。刘万中初中毕业,董振荣则上到了高中。在那个时代的农村,董振荣算得上高学历,因此,在孩子上学事情上,她说自己比其他人有着更多一点的坚持,而丈夫则一直默默支持着她的决定。这份坚持并不容易。从女儿第一个上学开始,整个家庭就开始承受了一段长时间的痛苦考验……艰难过往夫妻俩避开孩子吃剩饭,饥一顿饱一顿夫妻俩原本的住房位于村里偏僻角落,这是刘万中父亲留下的30多年老宅。家里看不见一件像样的家具,更不要说各种家用电器,但家里有最好的风景——墙上贴满的奖状。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夫妻俩耕种的几亩地。从决定让三个孩子上学开始,夫妻俩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养猪,每到年关,卖出养了一年的猪,就是姐弟仨下一学年的学费。卖猪的钱连姐弟仨的学费都不够,夫妻俩只能不断跟亲戚朋友张口,直到借钱越来越难。当时,刘万中的父亲常年卧床,医药费也是很大的负担。为了让孩子上学,两人只能从生活开支中想办法。“小时候,我俩从没有跟孩子在一个桌上吃过饭”,董振荣说,她只能尽能力让孩子们吃饱,自己和丈夫避开孩子视线,吃着一些剩菜剩饭,饥一顿饱一顿对付。姐弟仨都是初中时就开始住校,伙食费是家庭最大的日常开销。董振荣说,一开始,他们制定的办法,是三人每个星期的生活费都是20元标准,再带上几斤小麦到学校。女儿每周都能剩下四五元,老三经常抱怨吃不饱。董振荣说,她觉得老二、老三正在长身体,饭量也会大一些,慢慢的,大姐的生活费只有15元,老三在20元基础上,有时会多增加几块钱。“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相反他们经常看我们的伙食”,董振荣说,老二心思很细,有一次周六回家,看到桌上的一盘咸菜,当时就反问,“这不是星期一你炒的菜吗?怎么吃到了今天”。董振荣含糊了几句,没想到当年寒假里,老二带着一串猪肝回家,让母亲给爷爷补身体,剩下的让父母炒一盘。董振荣当时就责问老二,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偷拿同学钱了。老二回答,他上次看过了母亲吃的菜后,每个星期从生活费里省下了一元钱。“我和丈夫那天都哭了”,董振荣说。苦尽甘来历经考验!姐弟仨都圆了博士梦董振荣说,她和丈夫为生活奔波,几乎从没过问过孩子们的学习,能够决定学业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孩子也体谅父母的艰辛,每回孩子到家后,他们最先要做的就是帮家里干农活。一直忙到晚上,孩子们才有时间摊开课本复习。“我最心疼的是女儿,她给两个弟弟做了一个榜样”,董振荣说,女儿刘燕也是三人中对学业最为执着的。从小学开始,刘燕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因为经济条件原因,女儿一直没能选择到教育条件更好的学校,她就自己制定目标,并默默地影响两个弟弟。高考那年,刘燕考上了扬州大学,这本是一个让她遗憾的结果,但是女儿很少表露出来,“她一直都是这样,将压力都藏在自己的心里。”刘燕报考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家人根本不知道,直到通知书下发了,她才告诉家人——她终于弥补了当年高考发挥失常的遗憾。老二刘相心思很细。高考时,刘相考上了淮海工学院。董振荣说,根据老二的能力,他应该跟姐姐一样,考取到自己心仪学校的硕士。没想到老二考研时选择了江南大学。他解释,无锡既离家近,经济条件也更好。他选择的硕士专业更加利于就业,毕业后,他想能够早一点参加工作,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压力。不过,刘相的“算盘”被“打乱”了,考上江南大学硕士后,因为成绩出色,他被学校择优录取为硕博连读,去年11月份,被学校派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老三刘杉因为年龄最小,感受到的经济条件压力也相对较轻。在姐姐、哥哥的影响带动下,他在学业上也更加平顺。本科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他又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孩子们陆续上大学后,家里的经济压力也渐渐得到缓解。老大刘燕入学后,马上办理了助学贷款,她甚至还将当地政府奖励的3000元助学金中,拿出了2500元给爷爷治病。和姐姐一样,老二、老三都是依靠助学贷款,开始了自己的大学学业。在校期间,姐弟仨各展所长,参加勤工助学、当家教、打零工,所有生活费全部自己动手挣。帮父母圆梦姐弟仨利用所学,帮父母开办生态养殖场“他们三个上大学,我就再没有为经济条件发过愁”,董振荣表示,孩子们还跟小时候一样,每年都带回来一大堆证书。从孩子们上小学开始,董振荣就养成了给姐弟仨搜集证书的习惯,一开始,各种奖状都是贴墙上,很快墙贴满了,她就准备了三个装内衣的盒子,如今,盒子也早已装满了。最让董振荣骄傲的是,姐弟仨学业越上越高,但是品性却一如小时候。姐弟仨都先后入了党,当上了各种学生干部,有的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从小到大,他们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他们也懂得了感恩和回馈”,董振荣说,姐弟仨在校期间,都喜欢帮同学做一些事,学习上辅导别人,生活里帮助别人。最让董振荣开心的是,姐弟仨如今在用行动,帮助父母完成心愿。董振荣说,姐弟仨长时间的求学费用,来自于养猪,因此,她和丈夫对“猪”有特殊感情。在不用操心三人的学费问题后,她和丈夫想到了开办一个养殖场。“三个孩子能完成学业,新沂政府部门帮助了我们很多,特别是新沂妇联,不仅在学费上提供资助,还在我们创业上大力支持”,董振荣说,她想办一个养殖场,带动村里更多人就业,也利用创业积累更多回馈社会的资金。在新沂相关部门支持下,董振荣和丈夫盘下了村里一处废弃砖窑厂,建立起一个年养殖数千头的养殖社。姐弟仨帮着养殖社不断更改规划,把普通生猪养殖渐渐变成了拥有生态猪舍、污水处理系统、沼气发电、猪粪发酵还田、生态农田果园等项目的生态链。不仅如此,姐弟仨还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了今后养殖场产品注册商标、电商销售、生态观光农业等一系列发展计划。“每年过年回家,三个‘博士’一脱下衣服,拿起农具就进猪舍、下农田”,董振荣表示,姐弟仨表示这是父母的梦想,他们今后会尽能力帮他们圆梦。如今,董振荣的养殖社雇佣了6名村里的劳动力。董振荣说,她会用心将养殖社经营好,带给社会更多的绿色生态食品,在自己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她还要跟丈夫组织、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社会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去报答更多人”。(马志亚)

见贤不尊

这位女博士放弃出国留学机会,选择清华大学,3年连发5篇SCI论文

出国留学的机会,相比就读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机会,究竟哪一条路才是成为精英的道路呢?关键还是要看自己适合的求学道路,并非所有的精英都适合出国留学深造,而国内的顶尖大学同样可以培养出精英人才。尽管北大的某位教授说过“我们的大学有的是人才,只是培养不出精英”,但是精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从大学生之中脱颖而出的真正精英,都是凭借真才实学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出来的,不会因为他人的否定评论而动摇,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信念。万蕊雪博士坚持行走在科研学术道路上的清华大学女博士万蕊雪,作为施一公教授的优秀学生代表之一,凭借卓越的科研成就,获得了科学精英的评价。从中山大学获得保研资格之后,万蕊雪来到清华大学求学,加入施一公教授的科研团队,在本科毕业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她在《科学》期刊上连续发表5篇SCI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是万蕊雪在进入清华大学施一公科研团队的初期,她觉得自己“笨到家了”。在科研学术界之中,施一公教授的实验室一直以严格标准和高效率而闻名。这个实验的节奏之快,效率之高,让万蕊雪觉得自己之前接受的实验室训练内容都像是一个小学生的水平。所以当时的万蕊雪陷入了焦虑当中,找不到一点自信。尽管如此,万蕊雪坚持要做出更好的成绩,于是每天早晨八点以前准时来到实验室,并在次日凌晨才离开实验室,一天在实验室工作14个小时以上。而这样的科研工作节奏,万蕊雪坚持了4个月,中间只休息了三天时间。正因为万蕊雪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她才能攻克诸多科研难题,最终留在了施一公的课题组,并成为了骨干成员之一。从博士研究生的第二个学年开始,万蕊雪逐渐走上独立研究生命科学专业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在难得的研究机遇面前,万蕊雪的导师施一公教授建议她专心做“剪接体结构和分子机理”的研究,从此独立承担酵母剪接体的提取工作,而其中的难度让许多科研工作者望而却步,但是万蕊雪始终都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努力,万蕊雪提取了性质良好的酵母剪接体,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突破。在此基础上,施一公科研团队开始不分昼夜地工作,希望第一时间将科研成果发表出来。在两周的时间里,万蕊雪为了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她先后阅读了一百多篇论文。而为了完成科研论文,万蕊雪在春节期间都选择留在实验室,趁热打铁,及时升华科研成果。因为万蕊雪如此拼搏,在后面的三年时间里,她才能在权威刊物《科学》期刊上连续发表5篇SCI论文。从万蕊雪博士身上,我们看到了“越努力越幸运”的人物原型。从科研基础和天赋上来讲,万蕊雪没有师姐颜宁的条件优越,但是在努力程度上,她毫不逊色,同样是施一公教授的骄傲。万蕊雪在清华大学读研期间,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她放弃了,坚持在施一公科研团队实现超越。如今的万蕊雪博士,已经入选了未来女科学家的重点培养行列。

案剑嗔目

徐州新沂贫寒农家培养出三个博士生 两个清华一个出国深造

大姐刘燕就读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博士老三刘杉就读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老二刘相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现被学校派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刘万中董振荣夫妇(受访者供图)徐州新沂时集镇,一个贫寒的农家培养出三个博士生。这家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家庭收入只靠几亩地以及父亲外出打零工收入。在上大学前,姐弟的学费除了父母举债外,就是靠家里每年养的几头猪。如今,三个孩子学有所成,家庭条件也大有改善,这家人想到的是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有姐弟仨的参与,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一个颇具技术含量的生猪养殖场开了起来,他们要“用一颗公益之心去经营,用自己双手去回馈社会”。 这对父母说 “孩子多上点学,才会有出息”时集镇位于新沂东南侧,以盛产水蜜桃著称,眼下当地万亩桃园的桃花正在盛开。西洪村南的振荣生猪养殖社,刘万中正和妻子董振荣在猪舍里给饲料,群猪抢食场面甚是热闹。刘万中笑着说:“孩子们有出息,它们是有功劳的。”刘万中今年50岁,脸色黝黑,跟紫牛新闻记者聊天时话不多,总是一脸羞涩。妻子比他大一岁,脸上总挂着笑容。他们说,很多人听到他们三个孩子都是博士时,嘴巴都会张成了“O”形。他们家有三个孩子,姐姐刘燕1992年出生,老二刘相1993年,老三刘杉1996年出生,三个人年龄相差不大,从小一起学习相互鼓励,都很懂事。“家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也没有别人总询问的‘教育基因’”,董振荣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她和丈夫就是觉得“孩子多上点学,才会有出息”。刘万中初中毕业,董振荣则上到了高中。在那个时代的农村,董振荣算得上高学历,因此,在孩子上学事情上,她说自己比其他人有着更多一点的坚持,而丈夫则一直默默支持着她的决定。这份坚持并不容易。从女儿第一个上学开始,整个家庭就开始承受了一段长时间的痛苦考验…… 艰难过往 夫妻俩避开孩子吃剩饭,饥一顿饱一顿夫妻俩原本的住房位于村里偏僻角落,这是刘万中父亲留下的30多年老宅。家里看不见一件像样的家具,更不要说各种家用电器,但家里有最好的风景——墙上贴满的奖状。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夫妻俩耕种的几亩地。从决定让三个孩子上学开始,夫妻俩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养猪,每到年关,卖出养了一年的猪,就是姐弟仨下一学年的学费。卖猪的钱连姐弟仨的学费都不够,夫妻俩只能不断跟亲戚朋友张口,直到借钱越来越难。当时,刘万中的父亲常年卧床,医药费也是很大的负担。为了让孩子上学,两人只能从生活开支中想办法。“小时候,我俩从没有跟孩子在一个桌上吃过饭”,董振荣说,她只能尽能力让孩子们吃饱,自己和丈夫避开孩子视线,吃着一些剩菜剩饭,饥一顿饱一顿对付。姐弟仨都是初中时就开始住校,伙食费是家庭最大的日常开销。董振荣说,一开始,他们制定的办法,是三人每个星期的生活费都是20元标准,再带上几斤小麦到学校。女儿每周都能剩下四五元,老三经常抱怨吃不饱。董振荣说,她觉得老二、老三正在长身体,饭量也会大一些,慢慢的,大姐的生活费只有15元,老三在20元基础上,有时会多增加几块钱。“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相反他们经常看我们的伙食”,董振荣说,老二心思很细,有一次周六回家,看到桌上的一盘咸菜,当时就反问,“这不是星期一你炒的菜吗?怎么吃到了今天”。董振荣含糊了几句,没想到当年寒假里,老二带着一串猪肝回家,让母亲给爷爷补身体,剩下的让父母炒一盘。董振荣当时就责问老二,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偷拿同学钱了。老二回答,他上次看过了母亲吃的菜后,每个星期从生活费里省下了一元钱。“我和丈夫那天都哭了”,董振荣说。 苦尽甘来 历经考验!姐弟仨都圆了博士梦董振荣说,她和丈夫为生活奔波,几乎从没过问过孩子们的学习,能够决定学业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孩子也体谅父母的艰辛,每回孩子到家后,他们最先要做的就是帮家里干农活。一直忙到晚上,孩子们才有时间摊开课本复习。“我最心疼的是女儿,她给两个弟弟做了一个榜样”,董振荣说,女儿刘燕也是三人中对学业最为执着的。从小学开始,刘燕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因为经济条件原因,女儿一直没能选择到教育条件更好的学校,她就自己制定目标,并默默地影响两个弟弟。高考那年,刘燕考上了扬州大学,这本是一个让她遗憾的结果,但是女儿很少表露出来,“她一直都是这样,将压力都藏在自己的心里。”刘燕报考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家人根本不知道,直到通知书下发了,她才告诉家人——她终于弥补了当年高考发挥失常的遗憾。老二刘相心思很细。高考时,刘相考上了淮海工学院。董振荣说,根据老二的能力,他应该跟姐姐一样,考取到自己心仪学校的硕士。没想到老二考研时选择了江南大学。他解释,无锡既离家近,经济条件也更好。他选择的硕士专业更加利于就业,毕业后,他想能够早一点参加工作,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压力。不过,刘相的“算盘”被“打乱”了,考上江南大学硕士后,因为成绩出色,他被学校择优录取为硕博连读,去年11月份,被学校派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老三刘杉因为年龄最小,感受到的经济条件压力也相对较轻。在姐姐、哥哥的影响带动下,他在学业上也更加平顺。本科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他又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孩子们陆续上大学后,家里的经济压力也渐渐得到缓解。老大刘燕入学后,马上办理了助学贷款,她甚至还将当地政府奖励的3000元助学金中,拿出了2500元给爷爷治病。和姐姐一样,老二、老三都是依靠助学贷款,开始了自己的大学学业。在校期间,姐弟仨各展所长,参加勤工助学、当家教、打零工,所有生活费全部自己动手挣。 帮父母圆梦 姐弟仨利用所学,帮父母开办生态养殖场“他们三个上大学,我就再没有为经济条件发过愁”,董振荣表示,孩子们还跟小时候一样,每年都带回来一大堆证书。从孩子们上小学开始,董振荣就养成了给姐弟仨搜集证书的习惯,一开始,各种奖状都是贴墙上,很快墙贴满了,她就准备了三个装内衣的盒子,如今,盒子也早已装满了。最让董振荣骄傲的是,姐弟仨学业越上越高,但是品性却一如小时候。姐弟仨都先后入了党,当上了各种学生干部,有的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从小到大,他们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他们也懂得了感恩和回馈”,董振荣说,姐弟仨在校期间,都喜欢帮同学做一些事,学习上辅导别人,生活里帮助别人。最让董振荣开心的是,姐弟仨如今在用行动,帮助父母完成心愿。董振荣说,姐弟仨长时间的求学费用,来自于养猪,因此,她和丈夫对“猪”有特殊感情。在不用操心三人的学费问题后,她和丈夫想到了开办一个养殖场。“三个孩子能完成学业,新沂政府部门帮助了我们很多,特别是新沂妇联,不仅在学费上提供资助,还在我们创业上大力支持”,董振荣说,她想办一个养殖场,带动村里更多人就业,也利用创业积累更多回馈社会的资金。在新沂相关部门支持下,董振荣和丈夫盘下了村里一处废弃砖窑厂,建立起一个年养殖数千头的养殖社。姐弟仨帮着养殖社不断更改规划,把普通生猪养殖渐渐变成了拥有生态猪舍、污水处理系统、沼气发电、猪粪发酵还田、生态农田果园等项目的生态链。不仅如此,姐弟仨还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了今后养殖场产品注册商标、电商销售、生态观光农业等一系列发展计划。“每年过年回家,三个‘博士’一脱下衣服,拿起农具就进猪舍、下农田”,董振荣表示,姐弟仨表示这是父母的梦想,他们今后会尽能力帮他们圆梦。如今,董振荣的养殖社雇佣了6名村里的劳动力。董振荣说,她会用心将养殖社经营好,带给社会更多的绿色生态食品,在自己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她还要跟丈夫组织、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社会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去报答更多人”。(马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