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渤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调剂信息解其天鼗

渤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调剂信息

【考朋调剂】#渤海大学# 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调剂信息,以下专业可接受调剂考生:更多最新调剂信息请关注考朋网。#考研调剂# #考研# #考研复试# #2020考研# #考朋调剂# #考研# #考研成绩公布# #国家分数线# #考研分数线#

绞肉机

21渤海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独家解析

考研是机遇与实力并存的一件事。学习实力很重要,能否选对一个学校,也会成为你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大家选择学校一定要慎重。为了方便2021学科英语考研人择校,今天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渤海大学学科英语考研的考试情况,看看它是否是你心中的理想院校哦。一、院校介绍渤海大学建于1950年2月,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占地225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在校生21900余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近200人,博士近50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千人层次入选者、省级优秀科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近百人。总之,渤海大学是辽宁省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大学,而且渤海大学学科英语是不接受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要注意哦。二、历年招生情况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外国语学院,2020年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为35人,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为25人,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全日制学科英语招生目录非全日制学科英语招生目录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考试科目1)初试科目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初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或【203】日语;【333】教育综合;【905】英语语言与教学。2)复试科目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为基础英语(二),面试为英语教学论,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听力、翻译与写作。基础英语(二)的参考书目为:《高级英语》(一、二册)第三版,张汉熙、王汉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英语教学论的参考书目为:《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听力的参考书目为:Listen to this,何其莘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初级2006年;中级2002年;高级2002年。翻译与写作的参考书目为:《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第三版)》,郭著章、李庆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语写作手册(修订本)》,丁往道等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2、专业课参考书单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1、学制及学费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全日制学制为2年,学费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学制为3年,学费为8000元/年。2、奖助体系渤海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学生奖学金、渤海大学校长奖学金等等。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0元2)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3)渤海大学学生奖学金:一等学生奖学金比例占所在专业1/5,一次性享受金额为5000元;二等学生奖学金比例占所在专业1/ 5,一次性享受金额为2000元;三等学生奖学金比例占所在专业1/5,一次性享受金额为1000元4)校长奖学金:每生每年一等8000、二等5000、三等3000元五、其他说明渤海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金钱梦

今日起,辽宁地区公布考研初试分数,附各高校具体查询时间!

盼望着,盼望着,考研初试成绩终于要露出真面目了,不管考得有多么的好,或者考得不是很理想,我们都希望看到自己努力一年的成果如何?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破了原有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很多省份的初试成绩公布选择延期,复试时间顺延,这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不少的考生都希望初试成绩能够按时公布,以便自己安排下一步工作。当然好消息是今日起,辽宁省开始公布考研初试分数,这是所有报考辽宁省地区高校考生这一段时间最好的消息了,纷纷表示自己终于要看到初试成绩了,可以考虑是进行考研调剂还是开始复试准备。但辽宁省高校的具体查分时间并不是一致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目前院校的具体时间查询。2月10日中午12点公布的分数的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2月10日下午13点公布分数的高校:大连交通大学2月10日下午14点公布分数的高校: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月10日下午18点公布分数的高校:大连海事大学2月10日下午公布分数的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大学说实话今年报考辽宁地区高校的考研学生或许是很幸运的,因为目前辽宁省是我国各省份公布考研初试成绩最早的省份,这对于考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消息。能够尽早的知道自己初试成绩究竟有多少分,是应该调剂还准备复试,又或者是只能选择二战考研或者是参加工作了,所以这些选择都要看初试成绩的高低,因此初试成绩很关键。但对于报考辽宁地区以外的考生纷纷表示非常羡慕报考辽宁地区高校的学生,能及时地查询到具体的分数,同时又抱怨自己所报考高校推迟初试成绩公布,毕竟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调剂,将本来就不是很充足的调剂机会,被先公布初试成绩的考生所占有,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等初试成绩的煎熬是绝大多数的考生所害怕得,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总之,如果你报考的是辽宁地区的高校,那么请一定要及时地查询自己的初试成绩,并且根据具体的分数衡量自己有没有希望进入复试,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你报考的不是辽宁地区的高校,那么请不要过度的焦虑,静静等待高校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专业课复习,而且还可以根据公布初试成绩的分数分析今年国家线的走向,也能自己以后的调剂或者是复试做一定的准备。

空世界

硬核学霸来了:渤海大学2020年研究生“学术之星”出炉!

为促进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通过选拔和宣传研究生中优秀的学术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了2020年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渤海大学2020年研究生“学术之星”10人。他们有勤勉刻苦的习惯,他们有执着坚韧的品格,他们有缜密灵活的思维,他们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们是踏着知识的针尖起舞的舞者,他们是踩着科学的浪头奔跑的弄潮儿!现在,就请大家一起跟随小编的镜头,看一看他们的事迹吧!01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颖吴颖,女,汉族,199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2018级研究生。该生自入学以来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在国际权威SCI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发表学术论文3篇,EI检索论文1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 11.079,影响因子总和为33.237,研究成果被多次引用评价。曾主持渤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1项。她在硕士期间刻苦努力,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拼搏,锐意创新,奋战科研,在自适应控制领域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0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丹张丹,女,汉族,1995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2018级研究生。该生自入学以来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曾荣获第二届辽宁省研究生海洋食品创新大赛一等奖,曾主持渤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苹果多酚对人淋巴癌细胞氨肽酶N(APN)的抑制机制研究》。她在学习上认真刻苦,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大量阅读英文文献扩展其它方面的知识面。03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洁琼刘洁琼,女,汉族,1995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2018研究生,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和院研究会主席团成员。该生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排名第一。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曾荣获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主持了渤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生在研究生期间,在《Sustainable Energy Fuel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等知名SCI刊物上发表7篇论文,包括2篇一作,5篇二作(导师为一作)。04 数学科学学院 刘思文刘思文,男,汉族,199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该生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曾获得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在DDCLS’8发表会议论文1篇和在《Information Sciences》和《Neurocomputing》等国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作为参与者,在DDCLS’9发表会议论文1篇,在《IEEE Transations of Fuzzy Systems》和《Nonlinear Dynamics》等国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主持渤海大学2020年学术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一项和参与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在生活和学习中,该生踏实进取,尽职尽责。该生具有创新思维的科研能力。05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王晨王晨,男,汉族,199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该生曾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三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曾以第一作者在《渤海大学学报(自热科学版)》发表文章《基于刚性配体2,3-萘吩基-苯并吡嗪的两个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和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发表文章《Multi-functional photoelectric sensors based on a series of Isopolymolybdate-based compounds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ions》。该生在校就读期间工作认真,态度端正,科研严谨,尊敬师长,经常与老师探讨实验方面的问题。科研路漫漫,时刻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06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朱哲辰朱哲辰,男,汉族,辽宁营口人,1996年10月出生,共青团员,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8级研究生。该生曾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在国际权威期刊、SCI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他在科研学习中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能较好的将所学的知识与科研任务实际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能开创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是一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07 外国语学院 王靳王靳,女,汉族,1990年5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9级研究生,班长。该生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及渤海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2020年获批了渤海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她在国际《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检索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参与了省部级及校级多个项目。该生还是剑桥商务英语BEC初、中级及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KET、PET口试考官。本次获得研究生“学术之星”称号,她深感荣幸。今后会将以此作为激励,一如既往地勇于探索,奋力前行,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方位发展自己,提升自身能力。08 文学院 张淑坤张淑坤,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该生在研究生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项。在《渤海大学学报》发表2篇论文《王小波作品对知青文学的承载与溢出》、《整体性的批判观--读刘广远〈莫言文学论〉》,在《枣庄学院学报》发表1篇论文《苦难叙事中的自救与他救》。他自觉幸运,在渤海大学遇到许多治学严谨、博学多才的专家、学者,课上引导、课下指点,使他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他把握机遇,珍惜时间,寻求新思路、探索新领域,力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09 教育科学学院 魏慧慧魏慧慧,女,汉族,199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18级研究生。该生曾连续两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2018年至今先后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干部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和《闲暇教育的反思与路径重构》两篇学术论文,在《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1篇论文,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等。她的人生信条是:人,是未完成的存在,前路漫漫亦灿灿!10 美术学院 姜璐姜璐,女,汉族,199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8级美术历史及理论方向研究生,曾任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院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该生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等奖项,曾获得渤海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该生学习成绩排名第一,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受邀学术研讨会2个,曾赴长安大学参加学术探讨并作为学术代表发表演讲。参与科研项目省级、市级十余项,主持渤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并顺利结项。她保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成为优秀的学术研究者不懈努力。以上便是本次评选出的研究生“学术之星”大家是否和小编一样看的心潮澎湃呢?希望同学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让更多的同学成为科研路上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青春有志,研途报国作为当代研究生我们应当见贤思齐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努力创新坚持科研之路勇攀学术高峰!来源 | 渤海大学 研究生学院排版|崔馨元校对 | 杨雨晗 吴倩责编 | 于姿琰

蝶之恋

高考:学语言,沈阳和渤海大学怎么选择?从就业,考研角度说?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在渤海大学和沈阳大学之间进行选择,肯定要选择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从大学的综合实力以及专业的综合实力等方面来看,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要比沈阳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好。首先,从院校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渤海大学的综合实力要比沈阳大学的综合实力强。渤海大学是辽宁省省属大学,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渤海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262名,其中,人才培养第306名,科学研究第212名;沈阳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423名,其中,人才培养第406名,科学研究第457名;所以从院校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渤海大学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超越沈阳大学。其次,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实力进行比较,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要比沈阳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好。沈阳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440所大学里排在D类;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440所大学里排在B/440,具有比较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绝对强大的专业实力;所以,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都要超越沈阳大学。渤海大学占地面积225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计2万1900余人。渤海大学非常美丽,在考察渤海大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陕西杨凌籍的老乡,她在锦州市的一所军队医院里工作,她的老公是锦州市驻军的首长,她的娘家是陕西周至县,见到老乡,她非常热情,侃侃而谈。在她的言谈举止中,对渤海大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渤海大学工程和化学两个学科键入全球EsI排名前1%,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师范类专业,培养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熟悉汉语及中文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中文表达能力,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语言文学教学能力,能够胜任我国未来基础教育需要的语文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学,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硕士学位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渤海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点,专业的实力也非常强大,考生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发展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道宣

靠自己的努力升到双一流?盘点考研性价比最高的双非院校Top 50!

准备考研的起点是什么?有人说是了解考研常识,有人说是搜集复习资料,宗师君则认为是择校选专业——尽早确定你考研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不同于高考可以填写多个平行志愿,考研只能选择一个院校一个专业,所以要慎之又慎。在择校这件事上,很多同学都会感到纠结:名校难考,选普通学校又不甘心,要是能像股票一样“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就好了......这等“低位补仓”的捡漏之选,并不是没有!就看你在选校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慧眼了~今年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即将迎来收官,按照有关文件,“双一流”不搞终身制,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打破 title 固化!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估也已经启动,随着 22 考研开始拉开序幕,有哪些上岸性价比高的双非院校值得上车?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1、“双一流”建设验收2020 年是“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验收之年,众多“双一流”高校已陆续完成“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在了解极具潜力的双非高校之前,我们先来盘点下“双一流”建设的成果,其中有不少国内知名大学上榜,看看你的考研目标院校是否榜上有名?根据软科的报道,摘录的 75 所高校中,多数首批“双一流”高校获得评议专家的高度肯定。关键词一:世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议北航尽早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同济大学: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到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东南大学:形成了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劲发展态势。大连理工大学:为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奠定坚实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创了一流大学建设新格局。四川大学:探索了一条在西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华东理工大学:强烈支持华东理工大学早日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吉林大学: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南京大学:学校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河海大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关键词二:超额完成北京林业大学:学校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贵州大学:建设符合度好、达成度高,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海南大学: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第三方评价持续向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山东大学:学校全面完成“双一流”第一周期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大部分发展指标。天津医科大学:圆满完成“双一流”建设周期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天津工业大学: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高度符合,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学科整体水平迈入了世界一流行列。中国农业大学:符合度好、达成度高,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北京交通大学:建设成效显著,社会贡献突出,符合度好,达成度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华东理工大学: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强有力地提升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兰州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许多指标超额完成。南京农业大学: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的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中国药科大学:完成预期建设目标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大连海事大学: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部分任务超额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学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双非” TOP 50 有哪些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开始之前,学校知名度的大类区分是“ 985 ”、“ 211 ”和“双非”。但随着教育部官宣“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将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双一流评价体系”已然成为中国高校实力的主流指标。那么在“双一流”重新洗牌之际,哪些双非院校可能成为新一轮“双一流”黑马呢?对此,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基于其“金平果评价体系”,构建三级评价指标,并给出了双非院校的 TOP 50 排名!指标定义:一级指标:包括办学能力、科教产出、质量与水平、学校影响力 4 个方面;二级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教育经费、项目与平台等 13 个方面;三级指标:包括杰出人才、研究生导师数、专任教师数等约 30 个方面。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的院校是上榜数量的前三名。浙江省总揽 7 所院校位列第一,分别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从院校类型来看,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这也与我国总体院校类型分布比例不无关系,理工类院校在全国数量居首,在双非前 50 名院校中以 16 所院校数量居第一位,占比 32% 。那上述双非院校中,有哪些高校极具潜力,有望成为新一批“双一流”大学的种子选手?宗师君结合了院校排名、社会认可度、地理位置、学科实力等因素,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双非“黑马”,可以作为择校参考。1、专业特色高校比如东北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五财一贸”之一,是全国知名的老牌财经类大学,在财会、金融、管理学领域实力强劲,没有入围上一轮的双一流名单着实遗憾。如今东北财经大学拥有 3 个 A 类学科,超过很多 211 高校,在下一轮评选中有望弥补遗憾。华南农业大学是华南地区的优质特色型高校,也是华南地区农业领域研究最好的高校之一。近三年,该校共获得 10 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类别全覆盖。再加上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为推动地区农业发展,该校也有望入围下一轮双一流高校名单。2、理工科院校比如燕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是在上世纪全国知名,是省部共建高校,在机械、材料、化学等科技领域有较高的实力,虽然它不是 985/211 大学,但是却是河北省全力支持建设”双一流“的大学,下一轮评选中有望入围。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都是本地知名的理工科高校,在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实力不俗。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发展迅速,录取分数越来越高,大学排名也有稳定的上升,下一轮评选中这两所高校也很有机会。3、综合类院校比如深圳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大学。这几所高校属于综合类高校,在个别专业领域有突出优势。以深圳大学为例,其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学科实力,每年都能吸引上万人报考。由于深大经费充足,常被同学们戏称为“土豪大学”,科研实验室不断扩建,且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资源都很优渥。这也导致深圳大学每年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都超过一众 211 大学,其特色专业有计算机专业等,也是华为、腾讯等大公司青睐的高校之一,有望入围下一轮评选。3、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2020 年 5 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校友会 2020 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报告》,从“学校”和“学科”两个层面,对中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标志性指标——国家科学技术奖,进行了数据前瞻性研究分析。除了院校的综合实力,还有不少院校凭借其学科水平“出圈了”,也可以作为选校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学校表现(1)云南大学、长安大学等50所国家双一流大学落榜,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50所高校落榜,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 16 所地方双一流大学表现突出,赢得2项以上奖励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2016~2019 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 2 项以上国家科技奖,超越众多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跻身全国前 60 强。(3)在全国非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大学中,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表现最为突出,2016~2019 年获 2 项国家科技奖励。陆军工程大学和渤海大学各有1项成果获奖。二、学科表现(1)最近四年来,国家科技奖励高度集中自然科学领域 4 大学科门类2016~2019 年全国高校国家科技奖励高度集中在工学、医学、理学和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 57个一级学科。其中,35 个工学学科获得 376 项奖励,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最多,高达 43 项;8 个医学学科获奖 88 项,临床医学最多有 58 项;7 个理学学科获奖 56 项,化学和生物学最多,各 15 项;7 个农学学科获 41 项奖励,畜牧学获奖最多,有 11 项。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尚无学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图片来源于软科)(2)“保 A 冲 A+ ”学科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等 37 个学科获 3 项以上奖励。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52 个学科获 2 项科技奖励。这些学科将在竞争激烈的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保 A 冲 A+ ”竞争中具有相当优势,部分学科将向全国 A+ 学科发起挑战。(3)“保B冲A”学科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扬州大学作物学、吉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等 16 个学科获奖 2 项以上国家科技奖,超出众多 A 档学科,表现突出,将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成功“保 B ”,具备相当实力有望“冲 A ”。(4)“冲 B ”学科广西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昆明理工大学矿业工程、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武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江西农业大学作物学、深圳大学土木工程等学科获 1 项以上奖励,学科竞争力较强,有望“冲 B ”。(5)有望跻身 B 、C 档的学科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齐鲁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学、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获 1 项以上奖励,表现突出,或将跻身全国 B 档、C 档学科行列。选校选专业是关系到同学们备考难度、考研性价比,甚至是与自身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不容轻视。如果你还在“容易上岸”和“名校情结”之间摇摆不定,不妨仔细研究一下上述榜单,或许能从中发现容易备考,且后劲儿十足的潜力股!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西蒙妮

渤海大学近60名学生获推免资格将到全国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2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征超)日前,2020年推免保研生录取名单公布,渤海大学有近60名同学成功被985、211等全国重点名校录取。在985院校中,该校学子捷报频传,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录取;在211院校中,该校学子喜报连连,分别被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等院校录取。渤大学子良好的综合素养与精神风貌,受到了录取院校的高度评价。据悉,2018年,渤海大学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院校资格,成为全国366所具有推免资格院校中的一员,并从2018年起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推免工作开展以来,已有162名优秀的渤大学子通过努力走入了理想院校。其中,被985院校录取46人,被211院校录取53人。985、211院校录取率超过60%。

论则不至

靠自己的努力升到双一流?盘点考研性价比最高的双非院校Top 50!

准备考研的起点是什么?有人说是了解考研常识,有人说是搜集复习资料,宗师君则认为是择校选专业——尽早确定你考研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不同于高考可以填写多个平行志愿,考研只能选择一个院校一个专业,所以要慎之又慎。在择校这件事上,很多同学都会感到纠结:名校难考,选普通学校又不甘心,要是能像股票一样“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就好了......这等“低位补仓”的捡漏之选,并不是没有!就看你在选校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慧眼了~今年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即将迎来收官,按照有关文件,“双一流”不搞终身制,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打破 title 固化!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估也已经启动,随着 22 考研开始拉开序幕,有哪些上岸性价比高的双非院校值得上车?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1、“双一流”建设验收2020 年是“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验收之年,众多“双一流”高校已陆续完成“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在了解极具潜力的双非高校之前,我们先来盘点下“双一流”建设的成果,其中有不少国内知名大学上榜,看看你的考研目标院校是否榜上有名?根据软科的报道,摘录的 75 所高校中,多数首批“双一流”高校获得评议专家的高度肯定。关键词一:世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议北航尽早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同济大学: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到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东南大学:形成了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劲发展态势。大连理工大学:为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奠定坚实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创了一流大学建设新格局。四川大学:探索了一条在西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华东理工大学:强烈支持华东理工大学早日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吉林大学: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南京大学:学校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河海大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关键词二:超额完成北京林业大学:学校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贵州大学:建设符合度好、达成度高,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海南大学: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第三方评价持续向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山东大学:学校全面完成“双一流”第一周期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大部分发展指标。天津医科大学:圆满完成“双一流”建设周期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天津工业大学: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高度符合,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学科整体水平迈入了世界一流行列。中国农业大学:符合度好、达成度高,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北京交通大学:建设成效显著,社会贡献突出,符合度好,达成度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华东理工大学: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强有力地提升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兰州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许多指标超额完成。南京农业大学: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的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中国药科大学:完成预期建设目标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大连海事大学: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部分任务超额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学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双非” TOP 50 有哪些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开始之前,学校知名度的大类区分是“ 985 ”、“ 211 ”和“双非”。但随着教育部官宣“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将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双一流评价体系”已然成为中国高校实力的主流指标。那么在“双一流”重新洗牌之际,哪些双非院校可能成为新一轮“双一流”黑马呢?对此,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基于其“金平果评价体系”,构建三级评价指标,并给出了双非院校的 TOP 50 排名!指标定义:一级指标:包括办学能力、科教产出、质量与水平、学校影响力 4 个方面;二级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教育经费、项目与平台等 13 个方面;三级指标:包括杰出人才、研究生导师数、专任教师数等约 30 个方面。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的院校是上榜数量的前三名。浙江省总揽 7 所院校位列第一,分别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从院校类型来看,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这也与我国总体院校类型分布比例不无关系,理工类院校在全国数量居首,在双非前 50 名院校中以 16 所院校数量居第一位,占比 32% 。那上述双非院校中,有哪些高校极具潜力,有望成为新一批“双一流”大学的种子选手?宗师君结合了院校排名、社会认可度、地理位置、学科实力等因素,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双非“黑马”,可以作为择校参考。1、专业特色高校比如东北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五财一贸”之一,是全国知名的老牌财经类大学,在财会、金融、管理学领域实力强劲,没有入围上一轮的双一流名单着实遗憾。如今东北财经大学拥有 3 个 A 类学科,超过很多 211 高校,在下一轮评选中有望弥补遗憾。华南农业大学是华南地区的优质特色型高校,也是华南地区农业领域研究最好的高校之一。近三年,该校共获得 10 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类别全覆盖。再加上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为推动地区农业发展,该校也有望入围下一轮双一流高校名单。2、理工科院校比如燕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是在上世纪全国知名,是省部共建高校,在机械、材料、化学等科技领域有较高的实力,虽然它不是 985/211 大学,但是却是河北省全力支持建设”双一流“的大学,下一轮评选中有望入围。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都是本地知名的理工科高校,在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实力不俗。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发展迅速,录取分数越来越高,大学排名也有稳定的上升,下一轮评选中这两所高校也很有机会。3、综合类院校比如深圳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大学。这几所高校属于综合类高校,在个别专业领域有突出优势。以深圳大学为例,其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学科实力,每年都能吸引上万人报考。由于深大经费充足,常被同学们戏称为“土豪大学”,科研实验室不断扩建,且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资源都很优渥。这也导致深圳大学每年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都超过一众 211 大学,其特色专业有计算机专业等,也是华为、腾讯等大公司青睐的高校之一,有望入围下一轮评选。3、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2020 年 5 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校友会 2020 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报告》,从“学校”和“学科”两个层面,对中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标志性指标——国家科学技术奖,进行了数据前瞻性研究分析。除了院校的综合实力,还有不少院校凭借其学科水平“出圈了”,也可以作为选校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学校表现(1)云南大学、长安大学等50所国家双一流大学落榜,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50所高校落榜,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 16 所地方双一流大学表现突出,赢得2项以上奖励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2016~2019 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 2 项以上国家科技奖,超越众多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跻身全国前 60 强。(3)在全国非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大学中,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表现最为突出,2016~2019 年获 2 项国家科技奖励。陆军工程大学和渤海大学各有1项成果获奖。二、学科表现(1)最近四年来,国家科技奖励高度集中自然科学领域 4 大学科门类2016~2019 年全国高校国家科技奖励高度集中在工学、医学、理学和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 57个一级学科。其中,35 个工学学科获得 376 项奖励,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最多,高达 43 项;8 个医学学科获奖 88 项,临床医学最多有 58 项;7 个理学学科获奖 56 项,化学和生物学最多,各 15 项;7 个农学学科获 41 项奖励,畜牧学获奖最多,有 11 项。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尚无学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图片来源于软科)(2)“保 A 冲 A+ ”学科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等 37 个学科获 3 项以上奖励。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52 个学科获 2 项科技奖励。这些学科将在竞争激烈的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保 A 冲 A+ ”竞争中具有相当优势,部分学科将向全国 A+ 学科发起挑战。(3)“保B冲A”学科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扬州大学作物学、吉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等 16 个学科获奖 2 项以上国家科技奖,超出众多 A 档学科,表现突出,将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成功“保 B ”,具备相当实力有望“冲 A ”。(4)“冲 B ”学科广西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昆明理工大学矿业工程、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武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江西农业大学作物学、深圳大学土木工程等学科获 1 项以上奖励,学科竞争力较强,有望“冲 B ”。(5)有望跻身 B 、C 档的学科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齐鲁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学、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获 1 项以上奖励,表现突出,或将跻身全国 B 档、C 档学科行列。选校选专业是关系到同学们备考难度、考研性价比,甚至是与自身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不容轻视。如果你还在“容易上岸”和“名校情结”之间摇摆不定,不妨仔细研究一下上述榜单,或许能从中发现容易备考,且后劲儿十足的潜力股!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是以分已

渤海大学近60名学生获推免资格将到全国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2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征超)日前,2020年推免保研生录取名单公布,渤海大学有近60名同学成功被985、211等全国重点名校录取。在985院校中,该校学子捷报频传,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录取;在211院校中,该校学子喜报连连,分别被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等院校录取。渤大学子良好的综合素养与精神风貌,受到了录取院校的高度评价。据悉,2018年,渤海大学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院校资格,成为全国366所具有推免资格院校中的一员,并从2018年起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推免工作开展以来,已有162名优秀的渤大学子通过努力走入了理想院校。其中,被985院校录取46人,被211院校录取53人。985、211院校录取率超过60%。

何谓才全

这个专业保研率和考研率很高,就业范围广泛,被称“万金油专业”

每年高考来临之际,总有很多家长纠结自己的孩子该如何选大学,如何挑选专业。很多家长和同学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在近几年是个热门专业,但是又不了解具体情况,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万金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一、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的是中国文学、文字的精华内容,例如赏析古今的诗歌、小说、散文等。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可以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理论功底。汉语言文学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经典诗文诵读等8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和美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民间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4门专业方向必修课。所以,这个专业要学的东西也是覆盖面很广的。二、你是否适合这个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热爱文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爱好读书写作,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能力。那么,这个专业对于你来说是个非常合适的选择。另外,从就业角度来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教师行业,那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你对文学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什么领悟能力,甚至作文很少及格,那么也许这个专业就没有那么适合你,如果还想要报的话,就要慎重考虑一下了。三、读了这个专业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性人才,就业范围比较广泛,所以总被大家笑称“万金油专业”。但是如果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却什么都干不好”那就错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练就的是文字功底,只要是从事与文字能力相关的工作都可以做的有声有色。例如党政机关、科研单位、报社、广告公司等,在其中担任秘书、干事、记者、编辑都可以。另外,如果继续深造或者选择当专职作家也是很好的出路。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保研率和考研率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比例是很高的。四、要读这个专业,选什么大学比较好?一般首选“国家重点学科”。例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这一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该学科覆盖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等二级学科。如果想要考研时调整方向,报这几所大学是最佳选择。但是如果分数不够,还可以选择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这样的二本院校,其中这两所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重点学科,也可以培养出优异的学生。当然,除了以上所说,还有很多院校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样的名牌院校还有渤海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普通二本院校。所以,无论你分数高低,如果真的很想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么还是有很多学校可供选择的。以上就是一些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对想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小伙伴有一定的帮助,最后祝大家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