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曝预告,打破传统鬼片窠臼人谓之樗

《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曝预告,打破传统鬼片窠臼

00:57以当今娱乐圈热点话题为切入点的惊悚悬疑片《黑暗深处之惊魂夜》即将于10月19日登陆全国院线。本片由河南金兔影业,北京古舍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翰林华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视博尔乐(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淮南市泛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李劲峰与林潇《黑暗深处之惊魂夜》结合了人性的考验与恐怖元素,打破了传统鬼片以血腥和狰狞为主的表现手法。本片的情节另辟蹊径,不仅有面目狰狞的女鬼让人胆战心惊,更有抽丝剥茧的情节,层层深入的剧情让你应接不暇,毛孔直立、后背发凉。结尾处的恍然大悟,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诚惶诚恐。林萧与葛凌芮《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无论在拍摄还是在制作上,演员和主创们都力争精益求精。巨资搭设的实景加上剧本的反复打磨,将毛骨悚然演绎到极致,恐怖指数爆棚,体现出了该片优良的制作水准。本片由著名制片人刘鸿先生监制,曾制作过七月半系列电影的著名制片人刘刚亲自操刀,留法六年的海归导演玉素执导。林萧绝佳的恐怖氛围搭配烧脑的故事情节,《黑暗深处之惊魂夜》还有4天就要上映,19日午夜等您前来体验。

水岛

三星、iFit等巨头跪求合作,以色列传感器供应商EarlySense太腻害

有这样两个故事:Leah Coufal,11岁,在美国南加州一家著名的医院做了鸡胸矫正手术,却在手术后第二晚的凌晨2点,因麻醉剂引起呼吸停止遗憾离世。Lewis Blackman,15岁,在MUSC(南卡罗来纳州最先进的医院之一)进行了肿瘤手术。手术过后,他连续流了30个小时的血,而照看他的人却没有发现丝毫的异常。手术成功就代表脱离生命危险了吗?有多少死亡是在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时发生的。医院资源有限,不可能给每一位病人都单独配一名护士。按照国际标准,一名护士平均需护理4-6名病人。但在我国,一些大医院的夜班护士甚至需要同时照看40-60名病人。所以,对于很多转入普通病房的住院患者以及一些需要长期卧床的慢病患者而言,他们是缺少实时、持续的监护的。这就意味着,当他们出现紧急情况(如心肌梗死)时,医生很难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抢救。针对这一问题,以色列知名的医护器械公司和传感器供应商EarlySense,推出了一套无接触、持续的患者监护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监护传感器,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运动等数据,帮助临床医师及早发现病人的病情恶化,以避免急救、ICU转移、患者跌倒、褥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三位哮喘儿父亲的创业之路EarlySense成立于2004年,由一支在医疗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所创立。有趣的是,EarlySense的四位创始人中三个人的孩子都患有哮喘病。所以,他们创立公司的最初目的是通过一套智能无接触的呼吸监测系统,帮助父母和医生及早识别孩子的病情恶化,以避免危险的发生。美国每年约有5000名儿童死于哮喘,EarlySense的CEO兼联合创始人Avner Halperin认为,早期治疗可以避免这些死亡事件。在创业的路上,Halperin和其他几位创始人发现,他们2008年在美国销售的设备,不仅适用于哮喘病,还能帮助患有其他呼吸和心脏问题的人,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这让他们意识到该设备不仅适合家庭,还适用于诊所、医院和疗养院。EarlySense研发的监护系统已通过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并获得了美国FDA认证。2016年,EarlySense监护系统监测了超过10万名患者,并在美国60家医院和疗养院投入使用,包括美国退伍军人医院。有医院研究显示,超过90%的员工认为该系统在阻止和防治病人病情恶化方面效果显著。目前,EarlySense系统已在全球几千家医院、私人疗养院和家庭中使用,并逐渐受到业内的肯定,获奖无数:2015年,EarlySense被Fierce Medical Device评为“Fierce 15”医疗技术公司之一,将其定位为行业中最有前途的私营医疗科技公司;2016年,Early Sense被评为2016年德勤技术增长最快50强企业之一;2017年, EarlySense被《Fast Company》评选为2017年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一体化系统,帮助打造智慧医院EarlySense系统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一体化患者监测平台,为普通护理患者提供持续的生命体征和运动信息监测,旨在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并最大限度减少误报率。整个系统包括传感器、床头监护仪、数据输送系统和EMR集成系统四个部分。EarlySense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一个内置集成电压传感器的感测板(专利申请中)放到病床的床垫下面,利用集成在膜片中的压电传感技术,检测患者心跳、呼吸和运动的机械振动。然后,系统会自动将信号发送到床头监护仪中,床头监护仪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分析数据,并准确测量出患者的心率和呼吸率。最后,处理的数据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传输方式,发送到位于护士站的中央显示站(CDS)。若发现紧急情况,系统会将警报发送到值班护士的个人手持设备中,以及部门走廊和办公室的远程显示屏上。按照设计,虽然EarlySense系统是处于一个独立运作的网络中,但它从一开始就与医院的信息系统和医疗仪表板进行了结合。 通过Gateway计算机利用HL7、XML或Cerner CCM客户端协议,完成EarlySense系统与医院EMR网络的接口和集成。同时,该系统还能与ADT和警报IT系统兼容。B端为主C端为辅的盈利模式EarlySense主要合作客户1、提供OEM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创业公司,EarlySense最初的战略是不直接生产自己的消费级医疗设备,而只做一个单纯的传感器供应商。凭借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EarlySense与多家国际知名医疗健康和科技公司合作,为他们提供OEM解决方案。这些公司包括韩国三星、日本三井、德国博尔乐(Beurer)、iFit以及Icon Fitness等。目前,EarlySense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各种临床和健康环境中。例如:2015年1月,EarlySense与韩国三星合作,获得三星2000万美元的投资。三星的SleepSense结合了EarlySense的传感技术,获得了2015年的CES创新奖。2015年9月,EarlySense与德国博尔乐(Beurer)合作,推出“SE 80 SleepExpert”无接触式睡眠监测仪。通过博尔乐的分销渠道,EarlySense向欧洲市场推出了它的无接触式睡眠和健康监测传感器。2015年11月,与知名医疗保健家具公司Herman Miller-Nemschoff合作,推出先进的无接触式健康监测椅。这种创新型椅子与嵌入式传感器相结合的监测平台,在输液治疗中心和透析治疗区域特别有用。2016年,EarlySense联手iFit打造全面健康监测系统。EarlySense的技术设备会被嵌入由iFit推广的床垫或床垫套中,可帮助用户监视睡眠质量以及生命体征数据,得到改善睡眠和整体健康的个性化建议。2、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业务量的扩大,EarlySense不再做单纯的传感器供应商,研发出自己的旗舰产品EarlySense System。该系统适用于各大医院、医疗机构、疗养院甚至家庭,帮助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者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医疗成本。在推广这套系统时,EarlySense采取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商业模式,利用合作方的分销渠道,扩大自己的业务版图。2014年,EarlySense与美国知名医疗诊断设备公司Welch Allyn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Welch Allyn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分销渠道推广EarlySense系统。2017年,EarlySense与深圳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将其智能非接触体征监测技术应用到中国医疗监护系统研发当中。在联新智慧病房中整合EarlySense InSight 专利非接触式传感技术与先进的算法,共同开发患者卧床智能监护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目前,联新智慧病房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著名三甲医院,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3、B端为主的盈利模式除了提供OEM服务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EarlySense还直接面向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销售EarlySense System。目前,EarlySense系统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和亚洲的医院和康复中心安装。2013年,Newton-Wellesley 成为美国第一家在普通病房安装EarlySense系统的医院,对患者实施连续的、无接触式的监测。2017年3月,Newton-Wellesley医院宣称,该系统显著改善了医院对恶化项目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同时让护士对警报的平均反应时间下降了59%。Newton-Wellesley医院表示,他们会继续使用EarlySense系统对非ICU患者进行持续监测。2014年,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医院选择EarlySense系统来提高患者的安全。在34家NHS医院、超过6000张病床上安装了EarlySense,以防止病人跌倒,减少褥疮的产生,并及早发现病情恶化,降低再入院率。据2007年英国国家患者安全局病人安全观察站的报告显示,NHS医院的患者安全事故下降了40%。2015年,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A)医疗中心表示,自2014年购买了EarlySense系统以来,医院一年内监测了1250名脊髓损伤患者。VA脊髓损伤(SCI)中心的紧急救命(code blue)下降了50%,ICU转移下降了40%,MRT或抢救后的死亡率下降了83%,临床结果有了显著改善。4、C端为辅,扩大市场除了医院和医疗机构之外,家庭对于健康监测的需求同样很大。在2017年1月,EarlySense推出了首款经临床验证的无接触式家庭健康和睡眠监护仪LIVE,将其过去十年在美国医院和诊所使用的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带入了用户家中。LIVE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底层压电传感器磁盘和具有远程访问权限的LIVE+手机APP,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身体健康数据,并将每日睡眠和健康报告发送给用户。如果遇到紧急情况,LIVE还会发送警报给患者的家人或监护人员。相对于市面上其他的健身和健康追踪器,EarlySense LIVE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LIVE经过了严格的临床专业研究和测试,准确率高达92.5%,堪比当下流行的检测睡眠模式和潜在障碍的多导睡眠监测(PSG)。另外,EarlySense LIVE睡眠监护仪的价格也比较亲民,售价199美元。EarlySense备受投资者的青睐EarlySense历史融资情况(数据来源:crunchbase)凭借其强大的传感器技术,以及极具创新的产品,EarlySense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关注。从创立到现在,EarlySense共进行了8次融资,总融资金额已达到1.06亿美元。其投资者也都大有来头,包括美国伟伦、韩国三星、日本三井、以色列Bank Hapoalim(以色列最大的商业银行)、美国JK&B Capital和以色列Pitango Venture Capital。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2016年6月,EarlySense完成2500万美元G轮融资,由Bank Hapoalim领投,JK&B Capital和Pitango Venture Capital跟投。医疗物联网市场竞争激励,EarlySense靠什么取胜?近年来,医疗物联网越来越火,其中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成为医疗行业最热的几个应用领域。当有人还在盲目挤入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时,非接触式病情监测时代已经来临了。不用接触病人的身体,就能轻松监测病人的各项健康数据。这一点,EarlySense可以算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在医疗物联网时代,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其实已经不算新鲜事了。比如,EarlySense的竞争对手之一Sotera Wireless就是一家同样做可移动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Sotera Wireless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ViSi Mobile System通过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尽早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早期迹象,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生命危险。同时,该系统还将监测数据整合到患者的EMR(电子病历)中,以缩减临床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减少医务人员手动转录生命体征数据时的错误。但这套系统与EarlySense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需要依托一款佩戴在患者手腕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生命体征监测。对于一些不喜欢佩戴设备的患者而言,这套系统实施起来就会比较难。不过,在非接触式监测设备市场,EarlySense曾遇到过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是一家名为Sensiotec的美国医疗科技公司,其推出的VMA(虚拟医疗助手)产品,利用美国军方开发的超宽频(UWB)无线技术来捕捉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活动迹象。Sensiotec从产品到运营模式都与EarlySense非常相似,通过非接触式远程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帮助医疗保健提供者节约管理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遗憾的是,Sensiotec因为技术以及后期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于2016年宣布破产了。创业需要技术,更需要恒心EarlySense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存活下来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其对技术的投入,以及对自己产品的信心。这对国内的创业者有哪些启示呢?1、技术是核心竞争力。EarlySense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强大的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慧医疗,乃至整个物联网的核心。近年来,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4年达到1260亿美元,2015年约1587亿美元,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更是高达1741亿美元,增速约为28.18%。整个传感器市场中,医疗服务应用领域的增长最快。同时,国内传感器市场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年增长速度超过20%。可见,加大对传感技术的研发才是新型医疗设备创业者成功的关键。2、不盲从,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在这个什么都追求创新的时代,独特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关注。EarltySense拥有强大的传感器技术,原本也可以跟随潮流做可穿戴设备,但它选择另辟蹊径研发非接触式设备,推出新型患者监测系统。3、坚持+专注=胜利。创业虽然艰难,但如果你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所收获的。最怕的就是突然的放弃,还有可怕的野心。创业公司在创业之路上,要经得起诱惑,不能什么火就做什么,要做自己擅长的,并坚持下去。更多互联网医疗资讯请关注动脉网wechat:vcbeat,关注后,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如: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即可获得相关独家前沿资讯文章!动脉网(vcbeat.net),关注互联网医疗及健康领域的新技术、创业和投资,以及新技术背后的伦理。

毒玫瑰

睡眠成了难题,AI能给“世界睡眠日”画上句号?

文 | 曾响铃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尽管充足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但全球人类的睡眠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中国为38%,法国为30%,美国高达41%。从商业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根据相关部门估计,中国的健康睡眠市场直逼人民币3700亿元,而全球健康睡眠市场保守估计也已超3000亿美元。物联网玩家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的机会,这从CES 2018也能看出端倪,随着运动管理类的可穿戴设备风头过去,今年在数字健康领域独领风骚的变成了睡眠健康管理。过去一年,苹果、三星、诺基亚、LG、华为等巨头的陆续入局,睡眠科技赛道好不热闹。尽管巨头开始抢跑,但智能睡眠技术的发展尚属早期。因为以监测技术为切入点并无法直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睡眠体验,解决睡眠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会与运动监测一样昙花一现,巨头与创业者在反复试探后发现,睡眠监测技术和当前爆火的智能语音技术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那就是技术本身无法直接带来价值,但以技术为轴衍生出来的场景应用却是前景无限的。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入口和家庭人工智能交互的切入点,自面世以来市场不断升温,吸引各路厂商竞相进入,但是智能音箱爆红后,也带来了三个问题:1、白天的场景被智能音箱承包后,夜晚谁来陪我们?2、手机、语音方式外,还有没有第三种家居设备联动方式?3、下一个“智能音箱”什么时候会出现?而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正好能回答睡眠监测市场的问题。夜晚,人类一直需要一种特别的陪伴方式我们已经熟悉了第一代智能家居控制方式——手机操控(手机一度被认为是物联网的入口),而随着亚马逊Echo、GoogleHome和天猫精灵等智能AI音箱的面世,人们也开始接受第二代智能家居控制方式——语言操控(智能音箱也开始被认为是入口)。但问题来了:当我们入睡以后,无法用手机或是语音发送指令时,又该如何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联动?谁来守护我们三分之一的人生?1、夜晚,主动式传感器从来不是最优解众所周知,传感器是智能家居,乃至整个物联网的核心,可以分成主动式传感器和被动式传感器。两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被动式传感器不需要电源供给,主动式传感器需要电源供给。手机、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腕带等采用的多是主动式传感器。后三者也常被用于夜间睡眠监测,但它们并没有“完成任务”。理由有4:①这类产品要充电,比如苹果手表续航时间短,官方都建议每晚充电,不适于跟踪睡眠。②很多用户晚上并不佩戴运动腕带和手表等(智能手环是通过内置的加速度感应计,监测手部运动频率),这就导致数据不完整,即便带了也受睡姿等影响。③一些监测技术手段采用雷达、射频技术,消费者有辐射的顾虑。而专业的PSG多导睡眠仪(目前医院广泛采用),需要多个导电片贴满全身,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家用。④功能鸡肋,比如小米手环,每天那句“昨天睡得还不错哦”让人哭笑不得,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睡得好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用户更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当知道不好时,通过自动干预提升睡眠品质。2、被动式传感器才有可能接管入睡后的场景与主动式传感器相对应的是被动式传感器,目前智能睡眠监测赛道主流的厂商都是此类,包括Beddit、Earlysense、Withings、Sleepace享睡等。比如EarlySense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监护传感器,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运动等数据,帮助临床医师及早发现病人的病情恶化,以避免急救、ICU转移、患者跌倒、褥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017年1月,EarlySense推出了首款经临床验证的无接触式家庭健康和睡眠监护仪LIVE,通过底层压电传感器磁盘和具有远程访问权限的LIVE+手机APP,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身体健康数据,并将每日睡眠和健康报告发送给用户。如果遇到紧急情况,LIVE还会发送警报给患者的家人或监护人员。Beddit3则是通过在用户的床上安置一个条状传感器,来分析用户的睡眠相关数据。如睡眠时间、效率、心率、呼吸、温度、运动情况、打鼾情况、室温、房间湿度等。Sleepace享睡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是压电薄膜,能够记录睡眠的体动、呼吸和心跳等数据;通过心率变异HRV分析结合呼吸和翻身等指标来分析睡眠。与EarlySense,Beddit不同的是,Sleepace已经实现了该技术在Wifi,蓝牙,433等多种通信方案的研发,在跨界合作的支持上更为灵活。Withings则采用的是气压传感器实现非接触生理指标监测的功能,但由于气道结构的限制,该方案仅能铺设在床垫下方,与受测者距离较远,测量的精准度尚未有以上三家高;对比后可以发现,这类铺设在床垫上被动式传感器,较主动式传感器来说监测的参数更多、数据更精准,耗电量更低,更加适合夜间长期监测的需求;不仅能监测记录呼吸暂停,心脏骤停等夜间生理异常指标,而且是非穿戴的,应用范围更广、更舒适。而作为夜间设备控制的输入性技术,被动式传感器拥有与智能语音、触控技术相比先天的优势:1. 夜间不需要穿戴;2. 夜间的设备和场景的打造都是围绕人做服务的,当人睡着之后,身体的指标充分地反映了人体的当前需求,基于这些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去进行设备控制,才是夜间物联网场景化的理想方案。第三种家居设备联动方式,到底会以怎样的形式和我们见面既然创业者已经在手机、语音之外找到了第三种联动方式,那到底会以何种方式实现全面商用?事实上,行业里已经出现了两种路径:2C和2B。1、市场早期,2C产品形态的方式总要坐坐冷板凳当前几乎所有睡眠监测厂商都做了硬件,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比如Beddit第三代睡眠追踪器可从苹果公司以每台150美元的价格购买。Withings被诺基亚收购后,家族新品印上Nokia Logo销售,此前推出的BPM+,是Withings血压检测设备的高级版本,售价129.95美元。Sleepace享睡也推出RestOn睡眠健康监测器系列化产品,用于面向大众零售端。此外还有兆观科技、冰寒科技、大易iDoctor睡眠管家、小月智能等公司推出的硬件设备……但推向市场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出现万人空巷的抢购场面,各家的销量也是成绩平平。这除了产品本身的原因外,最大的问题是,行业处于市场早期,绝大多数用户还处于被教育阶段,行业尚未形成“监测+改善+智控”的生态,割裂的监测功能难以引爆用户的关注。RestOn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尽管是行业内第一款非穿戴睡眠监测仪,却不得不承担教育市场的重任。所以2C产品要想如智能音箱一样进入寻常百姓家,依然需要一段时间。2、夜间版的“科大讯飞”会不会出现再说2B,目前已经有几家厂商把业务重心移向了解决方案上,比如EarlySense就是B端为主C端为辅的盈利模式,不仅为韩国三星、日本三井、德国博尔乐(Beurer)、iFit以及IconFitness等提供OEM解决方案,还直接面向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销售EarlySense System。目前,EarlySense系统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和亚洲的医院和康复中心安装。Sleepace享睡也类似,在消费类市场尝试后,Sleepace将重心转为智能睡眠上下游企业提供开放的产品、整套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包括:为家居厂商提供定制的睡眠监测和睡眠改善产品、智能枕头睡眠监测模块、智能床垫睡眠监测模块;为酒店行业和家装行业提供整套智能卧室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为养老院、老人护理中心等机构搭建睡眠状态监测和风险预警管理平台。如今,韩国LG U+ 、澳洲A.H.Beard、俄罗斯Askona、华为Hilink智能家居AI生态链平台、涂鸦智能、华住酒店集团、罗莱家纺、梦洁家纺、SINOMAX赛诺等都已采用Sleepace享睡的相关产品和方案。这条路径我们似曾相识。在智能音箱尚未被亚马逊带火之前,智能语音技术也恰恰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地位:无论其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多精准,该技术也仅能用于语音识别输入法这一个非常小众领域,大众并不买账。直到亚马逊投入巨大资源将智能音箱这个市场砸开,智能语音这个技术才被众多厂商所认知,进行整个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该领域典型的代表科大讯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标对象,作为一家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智能语音核心技术的厂商,科大讯飞在消费类市场中无论是自有品牌智能音箱X1还是与京东联手打造的叮咚智能音箱,在消费端成绩并不理想;但随着音像市场、机器人和AI的迅速普及和白热化,科大讯飞通过技术开放和2B合作,与广大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各类语音应用深入到手机、汽车、家电、玩具等各个领域,迅速占有了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了创业板的明星企业。科大讯飞无疑给睡眠监测厂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既然2C的路子还要等待时机成熟,那做成夜间版的“科大讯飞”又何尝不是一个选择?物联网行业在白天火了智能音箱,夜晚未来会火了谁?这是所有创业者需要正视的话题,但现实很残酷。1、风口不是想造就能造,周期性还差临门一脚所有的人和实物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行业的爆发也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语音技术的成熟带来了智能音箱的爆发,而在睡眠监测这个赛道,对于多数创业者而言,尽管造风的姿势很帅,但静静的“等风来”的姿势应该更爽。毕竟精准的监测虽然说是夜间物联网行业的基础设施,但消费者买单还需要整个行业在这项基础设施上一起添砖加瓦,共同打造。2、巨头的投入会是行业的助推器除了等,巨头的“带头”作用也不可或缺,以智能音箱为例,2014年Amazon Echo正式诞生,将人工智能巧妙地融入了传统音箱,让人类千百年来最基础的交互方式“语言”成为了未来一切科技产品的通用“法则”,随后谷歌、苹果、微软、三星、索尼等迅速跟进,天猫精灵、百度小爱,苏宁小biu也紧随而来,“百箱大战”正式打响。而在睡眠监测赛道上,我们已经看到2015年三星投资以色列睡眠监测厂商Earlysense;2016年诺基亚宣布收购法国健康设备厂商Withings;2017年苹果收购芬兰睡眠监测厂商Beddit,2018年LG U+宣布与Sleepace合作打造智能卧室场景,将于2018年上半年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正如Sleepace享睡CEO黄锦锋所言:“只有好的行业才会有巨头进入。虽然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但另一方面却加速了睡眠健康市场的教育。苹果、三星、LG等巨头的进入具有重大的市场风向标意义。说明卧室行为和睡眠生理数据作为重要的入口,将对未来的智能家居、AI应用、移动健康等行业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者需要一边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布局,一边利用巨头对市场教育的红利加速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3、单监测场景到整体解决方案落地,用户在等待更好的最后,从用户层面看,消费者需要的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监测工具,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单品无法彻底解决用户的痛点;还是因为睡眠监测最终是要形成一个以夜晚为时间场,以家庭、酒店、医院等为封闭单元场景的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内部产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场景中相互之间会有更多的算法、应用和体验。睡眠监测产品也不再是孤岛式的功能设备,而是整个健康睡眠体系里的一环,这就需要拥有强大技术支撑和落地能力的整体解放方案商的介入。也只有这样,人类1/3的时间才可能被接管,颠覆手机、语言的家居设备联动方式才可能真正落地,被大众接受。欣喜的是,无论是EarlySense,还是Beddit,亦或是Sleepace享睡,他们都开始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为智能家居、AI应用、移动健康等第三方企业提供便捷的开放平台,去尝试布局智能卧室硬件生态链。总之,睡眠监测行业爆发正当时,这是一项数据和综合实力的竞争,后续必定会出现像智能音箱一样寡头争霸的格局。历史总会惊人地相似,我们可以大胆猜测,随着去年苹果收购了Beddit,三星在Earlysense上的技术投入不断持续,以巨头们强大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整合能力,我们很有望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之内看见该项技术在消费端的落地,一旦面向夜间健康监测和物联控制的平台推出,苹果、三星的物联网战略将会形成真正的全闭环,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今天的智能音箱的战局将会在这个夜间平台再次爆发。对于该领域的创业者和布局者而言,除了越早进入越有机会外,“姿势”也很重要,是要成为累积销量已超千万台的Amazon Echo,还是夜间版的“科大讯飞”,这不仅仅只是一道选择题。但最值得期待的是,人类再无睡眠问题,人人都有美梦,“世界睡眠日”被刻进历史,难倒不是吗?(完)曾响铃(微信ID:xiangling0815)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趋势革命 重新定义未来四大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近80家网络媒体专栏作者。“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采菽

惊悚悬疑片《午夜废墟》将于12月29日在全国公映

惊悚悬疑片《午夜废墟》将于12月29日在全国公映。影片由青年导演胡韵执导,张圣岳、常奕然、刘俊峰等联合主演,河南金兔影业有限公司,北京古舍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翰林华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视博尔乐(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淮南市泛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夜半鬼声”、离奇事故,犹如惊弦之鸟《午夜废墟》讲述的是话剧社的成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剧目《夜半歌声》,却频频出现诡异事件,弄得大家胆战心惊。话剧社的前辈,现在已经成为画家的成子皓被邀请负责调查此事。排练中不断出现的惊悚事件让人不寒而栗,刺激着剧团成员的敏感神经,也让他们时刻处在危险之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使事情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现实和幻觉交织,伤痛和回忆交错。细致超真实的可怕布景、精准惊恐的氛围营造不但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也让大家寒毛竖立、脊背发凉。悬疑惊恐演绎到极致,恐怖烧脑引人入胜《午夜废墟》围绕着话剧社后辈排练《夜半歌声》的故事展开。几年前话剧社的前辈出演同一剧目,却出现了凄惨的事故,对成子皓来说这是一段挥之不去的痛苦经历。再次回到这里,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学生们在台上演绎的爱恨情仇和生活中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让观众真假难辨。随着成子皓一次次的深入调查,暗藏的玄机也慢慢浮出水面,惊悚恐惧感瞬间被点燃,也给之前的悲惨事件增添了浓厚的神秘恐怖色彩。渗血的狰狞面具,诡异的剪影、荒废破旧的剧场,营造出了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心惊胆颤的故事搭配魂飞魄散的画面,打造出一场惊悚恐怖的视听盛宴。2018年12月29日,电影《午夜废墟》恐怖上演。

惠施之才

北鼎S801&博乐宝D24&石崎秀儿SWD-PT2101即热式饮水机对比评测

北鼎S801&博乐宝D24&石崎秀儿SWD-PT2101即热式饮水机对比评测前言关于饮水机一直没有很关注,很多年前家里有过一台放桶装水的饮水机,那时候自来水品级不够高,出于对水质的担忧选择桶装水的居民非常多,一款可以制冷加热的立式饮水机还比较实用的。随着自来水的水质变好,立式饮水机逐渐淡出了普通家庭,没有桶装水需求了之后早就成为了“吃灰神器”,日常饮水一个电热水壶就可以搞定了。在有孩子后,对水质要求变高了,选择安装了RO反渗透纯水机来实现自来水过滤后可直饮,饮水也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了。但还有最后一点没能解决,家里人一多热水的温度也成了头疼的问题,热水壶只能烧开保持在一个温度,但是却有不同的热水温度需求,比如冲奶(40℃)泡各种茶(60-80℃)泡咖啡(90℃),家里每个人的饮品爱好不同造成每个温度都需要,临时去兑冷水温度不一定对,也要一直保持有冷水热水,这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解决全家饮用热水的需求又来了,看了下发现可以调节温度的即热式饮水机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筛选了几款比较有特征的即热式饮水机。北鼎的新品,北鼎S801 Speedy S即热式饮水机这款是升级款,颜值不错,主要看中的小巧,不占空间,即热档位多,供水方式多的特点,不过价格偏高,觉得有些偏贵。BluePro博乐宝即热饮水机D24博乐宝这款性价比不错,容量大,口碑也不错,温度档位都足够日常使用了。石崎秀儿SWD-PT2101也是个深受喜爱的日本高颜值网红款即热式饮水机,3L大容量,适合办公与家用,不过价格也偏高。为了有更好的饮水体验,我这里也对这三款进行一个对比测试,看看哪款更符合需求,更值。北鼎S801&博乐宝即热式饮水机对比评测外观设计先来看看外观。北鼎S801从包装开始就比较精致,十足的简约风格,设计感不错,有些人性化的小卡片以及贴纸,挺暖心的礼盒级产品包装。博尔乐D24箱子是普通的产品包装箱,产品外形更偏向于实用性,为2L的大水箱服务。石崎秀儿SWD-PT2101 与博尔乐D24类似,但更大容量更多。一起来和我的5L的普通饮水机对比一下。尺寸:北鼎S801是最小的,尺寸为346mm×90mm×241mm,90mm的宽度没比杯子宽多少,摆放位置没有限制,基本上所有的台面都可以放,十分小巧,当然容量也是最小的,水箱容量仅0.9L,不过支持外接其他容器。博乐宝D24体积也不算大,尺寸为264mm×163mm×295mm,在宽度和高度上要大出一圈,体积也是适合桌面或者斗柜摆放的,容量2L一次装满可以满足人体一天的水量,可以减少灌装次数,但只有水箱接水。石崎秀儿SWD-PT2101 尺寸为309mm×315mm×145mm,更大了,特别是高度方达到了315mm,虽然增加了体积,但同时也可以兼容更高的水杯,通用性更高。尺寸都是十分友好的,没有很多摆放限制,比起5L的普通款要好很多。水箱设计水箱关系到了每日装水的次数,正常人每天喝水量是在2500-3000ml左右,水箱大小设计其实是使用场景的定位差别,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杯具,不同容量的杯具使用场景也不同。北鼎S801的自带水箱为0.9L,看得出是为了外观的牺牲,追求极致小巧而削减了水箱容量,不过给出了替代方案,可以通过转接头来实现接入不同的水箱。例如普通的矿泉水瓶接上接头之后可以直接插在入水口处使用。可以通过管子伸入桶装水中实现更大的供水量,通用性不错,市面上大部分的瓶装水,500ml或者1.5L的都可以,而桶装水提供的是大桶的防尘盖配置,也与部分品牌的聪明盖配置适用,4-5L或18L的水。博乐宝D24的2L可拆卸式水箱,每天直接拆去接满就可以了,基本上足够单人一天的水量,也足够方便。石崎秀儿SWD-PT2101最大,3L的容量接满一次水是足够多人一起享用的,家用定位更加明显。水箱方面:北鼎S801的标配0.9L水箱更适合办公环境,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8小时的饮水。而矿泉水瓶的供水方式也可以在办公室用;还有民宿或宾馆也可以放,房客自行携带或者购买的矿泉水接上就可以喝到热水了,这是既卫生也方便的做法,远比需要经常消毒的热水壶省事。而通过导水管连接桶装水则可以满足一家多口的饮水需求,完全不用担心加水的问题。博乐宝D24的水箱更大,适合单人或者多人白天的饮水,办公环境上班时间的8小时饮水2L是完全绰绰有余的,但家用会略显不足,即使一人使用也需要每天加水,定位偏向于单身或者小两口,再加个孩子或者其他成员的话,频繁接水也是个影响使用体验的因素。石崎秀儿SWD-PT2101 的3L水箱优势十分明显,更适合家用,接一次水基本可以满足多人全天的饮水量,定位更偏向于家用。相较而言水箱方面北鼎S801考虑的比较全面,不同的供水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的需求,比较不错的设计。博乐宝D24则有些限制,如果纯家用的话建议选择3-5L比较合适。石崎秀儿SWD-PT2101则主要为家用服务。功能对比功能方面有这几个参数可以很直观的作对比:出水时间、水温控制、水量控制。下面就一一来对比一下这三个方面的功能。出水时间商品界面描述的出水时间二者都是3秒即热,水流量类似。动图可以看到对比之下博乐宝D24的出水速度还是快一点,按下就立刻出水了,北鼎S801的出水速度类似,而石崎秀儿SWD-PT2101基本上是严格的按照3秒出水,三者水流速度差别不大除了开始阶段的差别之外基本均匀一致。三者的商品界面描述的均是3秒即热,3秒前的水显然没有达到设定的温度,石崎秀儿SWD-PT2101和北鼎控制流速更加合适,余水更少接到杯中的水温更加接近设定的温度。不过这点差别倒是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只是设定方面的小细节,三者基本没什么差别。水温控制水温方面档位越多越精细自然体验越好,不同的热饮需要不同的温度,当然是直接设置了直接冲泡最合适。北鼎S801提供了8段水温,分别为常温、40℃、50℃、60℃、70℃、80℃、90℃、沸腾,从40℃开始每隔10℃一个档位,精细程度较高。使用Flir one红外热成像温度计测试了一下几个温度点下出水口的温度,可以看到各个点都十分精准,除了沸腾档位其他温差都不超过1℃,不过沸腾档位温度超过了一点点,应该是部分沸腾的蒸汽从出水口喷出造成的,会有一定的波动,总体而言温度控制非常出色。博乐宝D24的温度为6档调温,分别为常温、45℃、50℃、55℃、85℃、99℃。也是常用的泡茶温度,不过对比之下有个细节,博乐宝标注的99℃,而北鼎的则为沸腾,不知道这1℃的差别会有什么不同?不过温度有些不够稳定,按顺序测试,反复看了几遍对不上号,50℃还不错,其他的就不太乐观了,应该是出水温度波动过大造成的,温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不是非常均匀。应该是制热方式上的的差别造成的。石崎秀儿SWD-PT2101的温度档位为9档,常温、40℃、50℃、60℃、70℃、80℃、85℃、90℃、沸腾。温度档位更加精细,而且最高也是加热到沸腾。温度方面与博乐宝D24类似,40℃、50℃的低温几个档位比较准,但越往上走温差越明显,温度控制并不是十分的精准。北鼎S801使用的是纳米厚膜发热管,这是目前在即热式饮水机上使用的较多的加热方式。博乐宝D24的加热方式是厚膜金属管,描述类似,应该是同种加热技术,加热效率一致,但实际温度控制上确实出现了不稳定现象,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未做具体说明。石崎秀儿SWD-PT2101也同样是纳米厚膜加热,3秒即热式的饮水机应该普遍都是适用的这个加热技术,但在温度细节上的控制各家都不太一样,控制的精度的差别会造成最终出水温度的波动,特别是高温情况下很明显。就温度的均匀性来说,北鼎S801在出水口就能达到稳定的温度,温度控制相对而言更好一点。水量控制水量控制方面北鼎S801为200ml和400ml两档,通过按压旋钮的时间来控制。博乐宝D24为顶部触控按钮设置,档位为150ml,300ml以及MAX最大2L。石崎秀儿SWD-PT2101为触控式控制,档位为100ml、200ml、250ml、300ml、350ml、500ml,档位更多,更精细,当然体验也更好一点。控制方面都做得很到位,控水量精准。不过选择方式上博乐宝D24与石崎秀儿SWD-PT2101需要通过触屏选择,操作时间上会更多,如果手沾水会容易失灵。北鼎S801的旋钮默认200ml,更符合日常一杯的喝水量,体验更好。其他细节其他细节方面二者都有不错的设计亮点。北鼎S801北鼎S801在顶部提供了一个小贴士,介绍了使用方法以及水温对应的热饮冲泡温度。旋钮的控制方式,比较直观,也适合盲操,夜间会有常亮的指示灯亮起,夜间喝水不用开大灯也能清楚的看见,减少对休息的影响。水箱安装方面设计了一个小的磁吸位置辅助固定,一碰即可稳稳的吸附,增强使用体验。此外还具备高原沸点识别能力,不同海拔地区的沸点温度不同,不再是单纯的以100℃为判断点。难怪温度档位的最高档不是标注的100℃或者99℃而是比较考究的标注为沸腾,因为不同海拔的沸腾温度不同,这方面的设定确实更加细致到位。博乐宝D24接水的底座非常实用,可以避免意外溅出的水滴打湿桌面,容量也足够大,倒水拆装方便。水箱带有可隐藏的提手,可以提着走,打水更方便。石崎秀儿SWD-PT2101的高度有优势,支持更多尺寸的杯子,但也存在热损耗更大的问题。同时也在温度面板上直接标注了几个常用的温度,方便日常使用时切换水温,比如冲奶的时候不用刻意去记温度,在家里有老人时更加方便。总结总的来说三款即热式饮水机都可以很好的满足日常饮水需求。北鼎S801:外观更加精致,体积小巧,温度档位更多,控温精准,技术更加成熟,可通过配件来实现多种供水方式的支持,细节设计到位,十分人性化,适用范围更广受众面更大。博乐宝D24:容量大,性价比高,水量设定更方便,更适合普通家用。石崎秀儿SWD-PT2101:定位更偏向于家用,3L容量可以满足三世同堂家庭的热水需求,温度以及水量档位多,从泡奶到泡茶都是比较合适的。显然是纳米厚膜加热技术带来了各种各样的3秒出水饮水机,虽然核心加热功能可能都一致,但控制水平的差别还是会带来水温精度上的不同。此外人性化设计也是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比如北鼎S801的通过配件支持矿泉水瓶以及桶装水的设计扩展了水箱,设计更优秀。当然,按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才是最合适的。

方珍珠

锦好医疗精选层申报材料获受理 连续三年多境外收入占营收比重超85%

挖贝网 12月16日,新三板公司锦好医疗(872925)精选层申报材料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公司主要以海外销售为主,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均超过85%。据锦好医疗《公开发行说明书(申报稿)》显示,若全额行使本次股票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50万股,募资2.5亿元,用于智慧医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智能助听器设计研究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挖贝新三板研究院资料显示,锦好医疗主要从事康复医疗器械和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助听器、雾化器、防褥疮气垫等。据介绍,公司主要以海外销售为主,出口地区覆盖欧洲、亚洲、美洲等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德国西万拓、日本绿橡树、德国博尔乐等知名企业。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境外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85%以上。业绩方面,2018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均在1900万元以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34%,符合精选层财务标准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083万元,净利润为1804万元。研发方面,截至目前,公司拥有102项专利,其中涉及助听器产品相关的专利93项,涉及雾化器产品相关的专利8项,涉及防褥疮气垫的专利1项。锦好医疗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资料显示,中信建投在去年A股IPO承销保荐市场中拿到22单,排名第3名。

孰恶孰美

《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曝预告,打破传统鬼片窠臼

00:57以当今娱乐圈热点话题为切入点的惊悚悬疑片《黑暗深处之惊魂夜》即将于10月19日登陆全国院线。本片由河南金兔影业,北京古舍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翰林华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视博尔乐(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淮南市泛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李劲峰与林潇《黑暗深处之惊魂夜》结合了人性的考验与恐怖元素,打破了传统鬼片以血腥和狰狞为主的表现手法。本片的情节另辟蹊径,不仅有面目狰狞的女鬼让人胆战心惊,更有抽丝剥茧的情节,层层深入的剧情让你应接不暇,毛孔直立、后背发凉。结尾处的恍然大悟,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诚惶诚恐。林萧与葛凌芮《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无论在拍摄还是在制作上,演员和主创们都力争精益求精。巨资搭设的实景加上剧本的反复打磨,将毛骨悚然演绎到极致,恐怖指数爆棚,体现出了该片优良的制作水准。本片由著名制片人刘鸿先生监制,曾制作过七月半系列电影的著名制片人刘刚亲自操刀,留法六年的海归导演玉素执导。林萧绝佳的恐怖氛围搭配烧脑的故事情节,《黑暗深处之惊魂夜》还有4天就要上映,19日午夜等您前来体验。

守而勿失

锦好医疗精选层申报材料获受理 连续三年多境外收入占营收比重超85%

来源:挖贝网挖贝网 12月16日,新三板公司锦好医疗(872925)精选层申报材料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公司主要以海外销售为主,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均超过85%。据锦好医疗《公开发行说明书(申报稿)》显示,若全额行使本次股票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50万股,募资2.5亿元,用于智慧医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智能助听器设计研究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挖贝新三板研究院资料显示,锦好医疗主要从事康复医疗器械和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助听器、雾化器、防褥疮气垫等。据介绍,公司主要以海外销售为主,出口地区覆盖欧洲、亚洲、美洲等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德国西万拓、日本绿橡树、德国博尔乐等知名企业。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境外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85%以上。业绩方面,2018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均在1900万元以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34%,符合精选层财务标准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083万元,净利润为1804万元。研发方面,截至目前,公司拥有102项专利,其中涉及助听器产品相关的专利93项,涉及雾化器产品相关的专利8项,涉及防褥疮气垫的专利1项。锦好医疗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资料显示,中信建投在去年A股IPO承销保荐市场中拿到22单,排名第3名。

某某某

《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曝预告,打破传统鬼片窠臼

00:57以当今娱乐圈热点话题为切入点的惊悚悬疑片《黑暗深处之惊魂夜》即将于10月19日登陆全国院线。本片由河南金兔影业,北京古舍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翰林华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视博尔乐(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淮南市泛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李劲峰与林潇《黑暗深处之惊魂夜》结合了人性的考验与恐怖元素,打破了传统鬼片以血腥和狰狞为主的表现手法。本片的情节另辟蹊径,不仅有面目狰狞的女鬼让人胆战心惊,更有抽丝剥茧的情节,层层深入的剧情让你应接不暇,毛孔直立、后背发凉。结尾处的恍然大悟,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诚惶诚恐。林萧与葛凌芮《黑暗深处之惊魂夜》无论在拍摄还是在制作上,演员和主创们都力争精益求精。巨资搭设的实景加上剧本的反复打磨,将毛骨悚然演绎到极致,恐怖指数爆棚,体现出了该片优良的制作水准。本片由著名制片人刘鸿先生监制,曾制作过七月半系列电影的著名制片人刘刚亲自操刀,留法六年的海归导演玉素执导。林萧绝佳的恐怖氛围搭配烧脑的故事情节,《黑暗深处之惊魂夜》还有4天就要上映,19日午夜等您前来体验。

擅生是非

三星、iFit等巨头跪求合作,以色列传感器供应商EarlySense太腻害

有这样两个故事:Leah Coufal,11岁,在美国南加州一家著名的医院做了鸡胸矫正手术,却在手术后第二晚的凌晨2点,因麻醉剂引起呼吸停止遗憾离世。Lewis Blackman,15岁,在MUSC(南卡罗来纳州最先进的医院之一)进行了肿瘤手术。手术过后,他连续流了30个小时的血,而照看他的人却没有发现丝毫的异常。手术成功就代表脱离生命危险了吗?有多少死亡是在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时发生的。医院资源有限,不可能给每一位病人都单独配一名护士。按照国际标准,一名护士平均需护理4-6名病人。但在我国,一些大医院的夜班护士甚至需要同时照看40-60名病人。所以,对于很多转入普通病房的住院患者以及一些需要长期卧床的慢病患者而言,他们是缺少实时、持续的监护的。这就意味着,当他们出现紧急情况(如心肌梗死)时,医生很难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抢救。针对这一问题,以色列知名的医护器械公司和传感器供应商EarlySense,推出了一套无接触、持续的患者监护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监护传感器,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运动等数据,帮助临床医师及早发现病人的病情恶化,以避免急救、ICU转移、患者跌倒、褥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三位哮喘儿父亲的创业之路EarlySense成立于2004年,由一支在医疗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所创立。有趣的是,EarlySense的四位创始人中三个人的孩子都患有哮喘病。所以,他们创立公司的最初目的是通过一套智能无接触的呼吸监测系统,帮助父母和医生及早识别孩子的病情恶化,以避免危险的发生。美国每年约有5000名儿童死于哮喘,EarlySense的CEO兼联合创始人Avner Halperin认为,早期治疗可以避免这些死亡事件。在创业的路上,Halperin和其他几位创始人发现,他们2008年在美国销售的设备,不仅适用于哮喘病,还能帮助患有其他呼吸和心脏问题的人,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这让他们意识到该设备不仅适合家庭,还适用于诊所、医院和疗养院。EarlySense研发的监护系统已通过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并获得了美国FDA认证。2016年,EarlySense监护系统监测了超过10万名患者,并在美国60家医院和疗养院投入使用,包括美国退伍军人医院。有医院研究显示,超过90%的员工认为该系统在阻止和防治病人病情恶化方面效果显著。目前,EarlySense系统已在全球几千家医院、私人疗养院和家庭中使用,并逐渐受到业内的肯定,获奖无数:2015年,EarlySense被Fierce Medical Device评为“Fierce 15”医疗技术公司之一,将其定位为行业中最有前途的私营医疗科技公司;2016年,Early Sense被评为2016年德勤技术增长最快50强企业之一;2017年, EarlySense被《Fast Company》评选为2017年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一体化系统,帮助打造智慧医院EarlySense系统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一体化患者监测平台,为普通护理患者提供持续的生命体征和运动信息监测,旨在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并最大限度减少误报率。整个系统包括传感器、床头监护仪、数据输送系统和EMR集成系统四个部分。EarlySense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一个内置集成电压传感器的感测板(专利申请中)放到病床的床垫下面,利用集成在膜片中的压电传感技术,检测患者心跳、呼吸和运动的机械振动。然后,系统会自动将信号发送到床头监护仪中,床头监护仪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分析数据,并准确测量出患者的心率和呼吸率。最后,处理的数据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传输方式,发送到位于护士站的中央显示站(CDS)。若发现紧急情况,系统会将警报发送到值班护士的个人手持设备中,以及部门走廊和办公室的远程显示屏上。按照设计,虽然EarlySense系统是处于一个独立运作的网络中,但它从一开始就与医院的信息系统和医疗仪表板进行了结合。 通过Gateway计算机利用HL7、XML或Cerner CCM客户端协议,完成EarlySense系统与医院EMR网络的接口和集成。同时,该系统还能与ADT和警报IT系统兼容。B端为主C端为辅的盈利模式EarlySense主要合作客户1、提供OEM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创业公司,EarlySense最初的战略是不直接生产自己的消费级医疗设备,而只做一个单纯的传感器供应商。凭借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EarlySense与多家国际知名医疗健康和科技公司合作,为他们提供OEM解决方案。这些公司包括韩国三星、日本三井、德国博尔乐(Beurer)、iFit以及Icon Fitness等。目前,EarlySense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各种临床和健康环境中。例如:2015年1月,EarlySense与韩国三星合作,获得三星2000万美元的投资。三星的SleepSense结合了EarlySense的传感技术,获得了2015年的CES创新奖。2015年9月,EarlySense与德国博尔乐(Beurer)合作,推出“SE 80 SleepExpert”无接触式睡眠监测仪。通过博尔乐的分销渠道,EarlySense向欧洲市场推出了它的无接触式睡眠和健康监测传感器。2015年11月,与知名医疗保健家具公司Herman Miller-Nemschoff合作,推出先进的无接触式健康监测椅。这种创新型椅子与嵌入式传感器相结合的监测平台,在输液治疗中心和透析治疗区域特别有用。2016年,EarlySense联手iFit打造全面健康监测系统。EarlySense的技术设备会被嵌入由iFit推广的床垫或床垫套中,可帮助用户监视睡眠质量以及生命体征数据,得到改善睡眠和整体健康的个性化建议。2、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业务量的扩大,EarlySense不再做单纯的传感器供应商,研发出自己的旗舰产品EarlySense System。该系统适用于各大医院、医疗机构、疗养院甚至家庭,帮助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者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医疗成本。在推广这套系统时,EarlySense采取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商业模式,利用合作方的分销渠道,扩大自己的业务版图。2014年,EarlySense与美国知名医疗诊断设备公司Welch Allyn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Welch Allyn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分销渠道推广EarlySense系统。2017年,EarlySense与深圳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将其智能非接触体征监测技术应用到中国医疗监护系统研发当中。在联新智慧病房中整合EarlySense InSight 专利非接触式传感技术与先进的算法,共同开发患者卧床智能监护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目前,联新智慧病房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著名三甲医院,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3、B端为主的盈利模式除了提供OEM服务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EarlySense还直接面向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销售EarlySense System。目前,EarlySense系统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和亚洲的医院和康复中心安装。2013年,Newton-Wellesley 成为美国第一家在普通病房安装EarlySense系统的医院,对患者实施连续的、无接触式的监测。2017年3月,Newton-Wellesley医院宣称,该系统显著改善了医院对恶化项目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同时让护士对警报的平均反应时间下降了59%。Newton-Wellesley医院表示,他们会继续使用EarlySense系统对非ICU患者进行持续监测。2014年,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医院选择EarlySense系统来提高患者的安全。在34家NHS医院、超过6000张病床上安装了EarlySense,以防止病人跌倒,减少褥疮的产生,并及早发现病情恶化,降低再入院率。据2007年英国国家患者安全局病人安全观察站的报告显示,NHS医院的患者安全事故下降了40%。2015年,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A)医疗中心表示,自2014年购买了EarlySense系统以来,医院一年内监测了1250名脊髓损伤患者。VA脊髓损伤(SCI)中心的紧急救命(code blue)下降了50%,ICU转移下降了40%,MRT或抢救后的死亡率下降了83%,临床结果有了显著改善。4、C端为辅,扩大市场除了医院和医疗机构之外,家庭对于健康监测的需求同样很大。在2017年1月,EarlySense推出了首款经临床验证的无接触式家庭健康和睡眠监护仪LIVE,将其过去十年在美国医院和诊所使用的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带入了用户家中。LIVE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底层压电传感器磁盘和具有远程访问权限的LIVE+手机APP,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身体健康数据,并将每日睡眠和健康报告发送给用户。如果遇到紧急情况,LIVE还会发送警报给患者的家人或监护人员。相对于市面上其他的健身和健康追踪器,EarlySense LIVE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LIVE经过了严格的临床专业研究和测试,准确率高达92.5%,堪比当下流行的检测睡眠模式和潜在障碍的多导睡眠监测(PSG)。另外,EarlySense LIVE睡眠监护仪的价格也比较亲民,售价199美元。EarlySense备受投资者的青睐EarlySense历史融资情况(数据来源:crunchbase)凭借其强大的传感器技术,以及极具创新的产品,EarlySense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关注。从创立到现在,EarlySense共进行了8次融资,总融资金额已达到1.06亿美元。其投资者也都大有来头,包括美国伟伦、韩国三星、日本三井、以色列Bank Hapoalim(以色列最大的商业银行)、美国JK&B Capital和以色列Pitango Venture Capital。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2016年6月,EarlySense完成2500万美元G轮融资,由Bank Hapoalim领投,JK&B Capital和Pitango Venture Capital跟投。医疗物联网市场竞争激励,EarlySense靠什么取胜?近年来,医疗物联网越来越火,其中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成为医疗行业最热的几个应用领域。当有人还在盲目挤入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时,非接触式病情监测时代已经来临了。不用接触病人的身体,就能轻松监测病人的各项健康数据。这一点,EarlySense可以算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在医疗物联网时代,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其实已经不算新鲜事了。比如,EarlySense的竞争对手之一Sotera Wireless就是一家同样做可移动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Sotera Wireless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ViSi Mobile System通过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尽早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早期迹象,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生命危险。同时,该系统还将监测数据整合到患者的EMR(电子病历)中,以缩减临床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减少医务人员手动转录生命体征数据时的错误。但这套系统与EarlySense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需要依托一款佩戴在患者手腕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生命体征监测。对于一些不喜欢佩戴设备的患者而言,这套系统实施起来就会比较难。不过,在非接触式监测设备市场,EarlySense曾遇到过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是一家名为Sensiotec的美国医疗科技公司,其推出的VMA(虚拟医疗助手)产品,利用美国军方开发的超宽频(UWB)无线技术来捕捉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活动迹象。Sensiotec从产品到运营模式都与EarlySense非常相似,通过非接触式远程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帮助医疗保健提供者节约管理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遗憾的是,Sensiotec因为技术以及后期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于2016年宣布破产了。创业需要技术,更需要恒心EarlySense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存活下来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其对技术的投入,以及对自己产品的信心。这对国内的创业者有哪些启示呢?1、技术是核心竞争力。EarlySense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强大的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慧医疗,乃至整个物联网的核心。近年来,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4年达到1260亿美元,2015年约1587亿美元,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更是高达1741亿美元,增速约为28.18%。整个传感器市场中,医疗服务应用领域的增长最快。同时,国内传感器市场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年增长速度超过20%。可见,加大对传感技术的研发才是新型医疗设备创业者成功的关键。2、不盲从,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在这个什么都追求创新的时代,独特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关注。EarltySense拥有强大的传感器技术,原本也可以跟随潮流做可穿戴设备,但它选择另辟蹊径研发非接触式设备,推出新型患者监测系统。3、坚持+专注=胜利。创业虽然艰难,但如果你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所收获的。最怕的就是突然的放弃,还有可怕的野心。创业公司在创业之路上,要经得起诱惑,不能什么火就做什么,要做自己擅长的,并坚持下去。更多互联网医疗资讯请关注动脉网wechat:vcbeat,关注后,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如: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即可获得相关独家前沿资讯文章!动脉网(vcbeat.net),关注互联网医疗及健康领域的新技术、创业和投资,以及新技术背后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