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几所211大学,学生报考研究生要量力而行,名校专业选择要注意家乡美

这几所211大学,学生报考研究生要量力而行,名校专业选择要注意

考研每年都有大批人,学校的选择上,要说好的就是清北这种顶尖名校,而通过的难度最大,其次就排到了985院校,再排到211院校,多数人会进的就是普通本科了。院校的层次在社会上是存在的,可这些年来,不少院校发展快速,他们在招生录取上也提升了档次,这让学生在报考上难度加大,有些院校压根是难报得上,竞争激烈超过一些985院校。211院校不是一定要上,当然实力强的院校,考上也是有用的,有实力的院校会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那么有哪些211院校会是最难上的呢?综合来看,以下列举的五所大学是目前难度相当大的211院校第一所:苏州大学,难度五颗星说到此所学校,可真是众多人所期盼的学校,就每年报考人数就达到了三万,20考研人数就超过了三万二。这么多人想上苏州大学,这所学校并不是985,可还有这么多人要去报。院校每年招生是激烈的,能考上苏州大学的人数并不多,就20年考研就只招了4500人,这与报考人数一比较,录取率是低的,为了上这所大学,考生们也真的是够拼的。除了录取人数少之外,在录取分数上也是压了又压,成绩不是突出,就难考上,当真不敢开玩笑的。20考研金融专硕有444人,结果只有18人可以上岸,这录取方式也太可怕了。每年苏大各专业全日制公开招考人数不多,不少专业就要一两个人,想挤进去真心说难,名额太少了,其中有一个专业公共管理的需要的多,可那是非全日制,招260人。苏州大学难上,不是没有原因的,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是国家211工程,并且近年苏州发展迅速,学生看到这些优势也就想报考了。第二所:上海大学,难度四颗星此所学校是不及上交、复旦、同济这些学校名气大,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所学校也算得上一所性价比高的学校。上海的发展快速,每年的综合实力是不断上升,选择在上海就读,未来前景是极好的,而且上海的环境也好,为此每年报考这所学校人是不断增多,看来都是奔着大上海去了。学校方面也并不是全部都接收,人数多,自然会将分数提升,基本上会比复旦的分数要高,如上海大是369,复旦是357,之所以会这样,这主要是因为报考人数太多了。第三所:暨南大学,难度四颗星每年报考此所学校的人数都有攀升,在2019年,人数就达到了2.3万人,再看21考研,总共就有27455人参加,报考规模比许多的985院校还要大。其中一个管理学院,就有4653人要报读,当然一个专业不会提供这么多的名额,学校资源也是有限的,最后上岸也就不多,竞争是残酷的。第四所:郑州大学,难度四颗星此所学校是没有排上A类的学科,可是河南作为考试大省也是全国有名的,每年考生考高分的人数是非常之多。就2020考研,就有三万三人报名,数据庞大,可见,郑州大学的生源实在是太好了。不过,最后会录取的人数是7978,可见,报考此所学校难度大,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五所:南京师范大学,难度四颗星此所学校在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中是获得了较前的名次,报考难度属于第二档,第一档像华东师范、华南师范、华中师范。南师大的文学专业就比较吃香,还获得了A-评级,这一专业的录取分数不低,考生报考难度大。今年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录取平均分上到了390以上,可见,对于考生来说压力是很大的,报考也需谨慎。考研竞争激烈,许多学生考研时会喜欢选名校的原因近些年来,考研的人数不断上升,在选择学校上,学生就遇到是往学校名气选择还是往专业上选择好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是要弄清楚的。目前,学生还是较为喜欢选择了名校。原因一:上名校,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进名校的学生是不错的,他们的成绩也是不分上下,各自为了保持下去,会继续努力学习,大家之间就形成了互相促进学习的氛围,自然对于个人发展就有好处了。原因二:上名校,实力方面是强大的普通大学在师资和环境方面是不如名校的,名校的教学水平高,这也是吸引学生选择名校的主要因素,在名校里,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对于就业方面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因三:学生个人对名校的向往不少考生在高考时,就希望上名校,当然能考上的人并不多,学生如今要考研,心中也会对名校有一份情结,会打起十二分精神,考进名校,对于以后就业有利,而且也是荣誉的事,让家人有光。考研选择名校与专业上要如何权衡呢?第一点:学校可以不是名校,但是专业要强专业的选择要慎重考虑,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有些学生只看到了学校的光环,其实专业对于就业会占有很大的优势,为此,不要错过了一个好的专业。第二点:学校是名校,专业也足够强学生要遇上这么好的事,那是幸运的,这类院校的师资教育方面会较有优势,对于学生的就业就会有利。第三点:学校是名校,专业会是冷门一些学生在二者之间,会选择名校,也有的会选择专业,这个确实不好说,名校是就业的敲门砖,而专业是就业的一大优势,现在看似冷门专业,说不定未来就会有逆袭成为热门专业。【宋妈有话说】考研对于自身而言,是能力的再次提升,出入社会之后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为此,考研的人不在少数,另外,其中有不少人会给自己更大的挑战,选报了难考的211大学。#1月新年启航计划#

不厌其天

考研院校分析 —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师范类985高校之一(另外一所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大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地域优势明显的上海市。教育学专业是很多优秀考生削尖了脑袋都想进的专业。下面研研带大家来看看华东师大的各个教育学专业的考研竞争情况。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开设在不同的院系,分别是教育学部和教师教育学院。教室教育学院是在16年独立出来,把课程与教学论学术专业和专硕的各科学科教学放在里面,形成一个搞教师教育的学院,区别于纯搞教育理论研究的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除了课程与教学论是学硕,其他的专业都是学科教育的专硕。课程与教育论去年招生28人,推免18人,推免率超过了60%。通过考试招生人数10人,报录比接近18:1难度还是很大的。最低复试分数325,但是这个分数最终被录取可能吗?很明显是没有参考价值的。而且复试淘汰率很高,很多学校的复试差额比也就1.2:1,高些的1.5:1,但是这个专业超过5:1,淘汰率实在是太高了。建议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具有专业素养,要不然复试备考会有难度。学科教学最近几年火到了一个顶端,报考的学生较多,难度比较大。相比北师,华东开设的专业非常稳定,可以跨考,没有限制专业背景,除了数学以外,都不指定参考书目。学科教学专业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如果没有专业背景的话,专业课2是比较难的,需要专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无论是英语、数学还是语文,一定要量体裁衣。好好考虑,选好专业。学科教育就是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这9个专业。从报录比上看,有些同学或许有这样的疑问,报录比也不高嘛,难度不是很大嘛。但是实际是这些专业都有调剂生和上海专项计划学生,实际报录比很恐怖。举个例子,学科教育的政治,报名9个人,报考的同学一个人都没达线,但是却招了3个人,但是推免只有1个人,那另外两个人怎么来的呢?就是调剂和专项计划的学生。其他的专业同样如此。具体专业的分数线大家参考表格。科学与技术教育,理工科的学生报考的比较多,以后可以做中小学科学老师,可以跨考。考研的竞争也不是很大。教育学学硕华东师范大学学硕的专业课是教育学统考,专业课在2013年也玩了一趟自命题后,但是之后又老老实实的开始回归311国家统考了。教育学的学硕都是香饽饽,考研竞争尤其恐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专业开设在不同的院系,分别是教育学系、课程与教学系、高等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学系、特殊教育学系、康复学系、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和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一个学硕上面有分析。教育学系的01教育学原理和03教育史是老牌专业,Z1教育文化与社会、Z2教育政策学和Z3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自设专业,这三个专业课在其他学校一般会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在华东师范却单列为一个专业。教育学原理专业统招10人,推免比例超过70%,报录比36.5,复试都达到了11:1,也就是说你即使进了复试也有百分之九十几的概率会被淘汰掉,考研竞争相当恐怖。去年复试最低分359分。参考数据就是有113同学分数超过359分,结果录取10个同学。具体的收分情况大家自己悟吧。教育史专业除去推免招生6人,2017考研分数线比较高365分,仅次于比较教育学。由教育史的分数突长来看,就能发现之前所谓的冷门都不复存在了。考研报录比20:1左右,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实际只招了1个人,报录比刚好是20:1。从近两年的分数来看,自设专业,知名度不算高。但是这种只招1个人的专业,怎么考嘛!教育政策学招两个人,考研难度要小很多。这些招生人数少的专业常常会让一些考生望而却步,分数线也有不确定性,纯粹看运气。当然这也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不然运气也和你没啥关系。课程与教学系是比较纯粹的研究课程和教学论。17考研去掉推免人数,只招了6人,复试分数线339,因为学科方向的分出,专业竞争激烈程度较之前下降,但还是很热门哦,报录比达到了32:1。高等教育学这个专业一直是老实本分,就业不差,分数不高不低。去年统招8人,报录比18:1,复试线340分。但是复试的淘汰率超过4:1,很残酷。其他的教育学专业还有很多,大家参考我的方法去比较,就可以得出考研的难度了。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意:华东师范大学没有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常规的专业设置。特殊教育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硕专业,华东师范却开设,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地理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考研竞争比较大的专业是前三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几个专业通过考试招生的人数都是个位数,但是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多,导致报录比也比较高。而后面三个专业虽然招生人数也不多,但是报名人数不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文学专业师范类的大学文学专业都还不错。文学类的专业在华东师范是有两个学院招生的。从文艺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前面的数据是对外汉语学院的后面数据的是人文社科学院。对比来看的话人文社科学院的考研难度要比对外汉语的考研难度要大很多。无论是从报录比还是从复试线来看人文社科的考研竞争都要大些。人文社科学院的这些专业考研的招生人数比对外汉语学院的人数多。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心理学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考试也是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按考试大纲复习即可。但是心理学专业的考试并不是像很多其他的文科类的专业,凭记忆就能搞定的。尤其是在复试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即使是科班生都未必能做得很好。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并给出了考试大纲,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因此,目前很多人都是根据一些著名辅导班推荐的参考书目来复习的。基础心理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考研报录比达到了37:1,考研的竞争很激烈,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除了认知神经科学专业考研竞争稍微平缓点外,即使是应用心理这个专硕考研的报录比都达到了12:1。其他三个学硕类的专业都超过了30:1的考研竞争。收分的话也是高的可怕,即使你考了390+的分数也有可能被淘汰。所以大家在考之前一定要衡量自身的能力。新闻传播学类型的专业考研竞争对比同类985院校不是很激烈,即使是和江苏地区的211对比都简单很多,无论是报录比还是收分。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之前的院校分析。而且华东师大的所在地上海 — 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研研,对新闻行业的就业还是比了解的,好的就业机会都在北京、上海,推荐报考。经管类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经管类专业考研的竞争也很激烈。第一经管类专业本身分数就比较高,考研的竞争向来都是最激烈的。第二华师大虽然是师范类大学,客观的说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力并不是很强。但身处上海,国家经济中心,有地理区位优势,因此吸引了广大学生选择华东师大。第三华东师大本身985高校的光环也加分很多。近几年来华东师大吸引了不少优秀的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过去,现在师资力量还可以,报考的人也很多,自然而然的,报考难度也会大一些。具体的专业数据大家还是参考表格。当然华东师范大学还有很多王牌专业,比如数学、光学、生态学、历史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由于时间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还是老规矩,留言见。总结:华东师大地处上海市,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华东师大是上海市四所985院校之一,老牌的传统名校,科研教学实力很强,在上海及华东地区有相当的认可度,如果你想毕业后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每一个想考华东的学生,都对未来具有美好的期望,大家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说不敢考,但也不用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备考初期不要纠结具体的报考方向,因为在华东没有太容易的专业,报录比对我们来说都是空话,我们要努力把自己打造的更加优秀,成为被录取的七十八分之一,成为被录取的佼佼者。唯有努力,方有出路。早点复习,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考研择校经典: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研研

劳而无功

报考难度低的10所985考研院校

说起985院校,大家都认为肯定非常难考,但不少普通本科出身的同学,考研目标总会有个985,因为除了名校情结以外,也要给自己一个证明实力的机会。今天小编就跟同学们整理了报考难度低的10所985考研院校!19考研的同学们快看看吧~  先将考研难度低的985学校分为三类:  ①985里面保研率最低的院校: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这几所学校。  ②985高校里面,5所非自划线高校要比34所自划线高校相对好考些,这5所高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③34所985自划线高校里面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地区高校要比中西部地区高校相对难考一些,比如,同样的专业,西部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大、重庆大学甚至四川大学要比东部地区的同济、东南相对好考一些。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几所相对好考的985名校吧!  1.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5所不划线的985之一,如果对比其他自划线的34所985而言,无疑是好考的。  特色专业: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杨凌区,为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高校之一,是我国布局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农林类985大学。虽然学校比较偏,但教育实力还是不错的,相对于其他985院校,分数线不会特别高,而且不会歧视本科是哪所学校的。  特色专业:农业工程、植物保护、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畜牧学、作物学、草学、农业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生态学、水利工程、生物学猜猜这是哪  3.国防科技大学  它在各985院校中知名度并不是很高,报考人数相对比较少,例如2013年各军事院校大规模首次招收此类研究生,知情人士较少,国防科大报考难度就比较低。且单科线按国家线,几乎不会出现单科不过问题。  特色专业: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原子与分析物理、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4.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师范类学校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所在地上海又是中国的一线城市,是很多考生的目标,文科类的专业会相对容易一些,以教育硕士为例,此专业招生量较大,而且考试题目难度不高,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对外汉语、化学、生物科学、哲学、学前教育、英语、体育教育、统计学。  5.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由于所在地区比较偏远,报考人数较少,大部分专业只要过线,就比较容易录取,因此建议初试时尽量考取高分。  特色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历史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功能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校园风景  6.重庆大学  在985当中,重庆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在25到30名之间。但它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建校八十余年来,有40多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从事社会科学的知名人士有著名诗人杨明照、著名词作家闫肃、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比较文学家吴宓、著名法学家潘大逵、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等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  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城市规划、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英语、表演、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冶金工程、自动化。  7.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在985院校中排名在15-20名左右,分数线会比其他院校低一些,但单科线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进入复试的同学要谨慎对待,被刷的比例比较大。  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临床医学、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精神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采矿工程、冶金工程。  8.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除了金融类、土木和机械类专业,其他只要过初试,复试不出大问题的话,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录取的。  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设计学、电气工程、城乡规划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中国史、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校园风景  9.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在知名度上没有其他985高校那么大,导致很多分数线不如中大那么高,但是作为华华南地区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华南理工在工科占优势还是很大的,专业性价比也很高。  特色专业: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建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工商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站方向)、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10.山东大学  从几所985综合排名来看,山东大学会稍微靠后一些,每年都有许多需要调剂的专业。  特色专业:朝鲜语、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临床医学、历史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药学。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最近很多想考师范类专业的同学在纠结选学校的事情,感觉华师、南师考研难度太大,有可能考不上,但是以后又想在淘宝包邮地区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每天收到很多想考教育学专业同学的私信,这些同学开始对考研的成功率抱有悲观情绪,不知道路在何方。所以临时决定给大家推几期教育学考研难度小点的学校供大家选择。教育学院上海师大是师范类的学校,教育学类的硕士点很多,专业可选范围比较广。这期推文不谈专业优势还是弱势,主要是给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更多的选择。教育学院有很多教育学的专业,虽然上海师大是双非学校,但是教育学这个专业考研就是热门。大家从报录比上就可以看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是比起211师范类和综合类的学校看难度还是要低很多的,而且上海师范大学怎么说也是非211师范里最好的大学之一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学这几个专业报录比都是超过10:1或者接近10:1的。这几个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比其他教育学专业复试线高,因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大部分都是国家线,但是这四个专业分数要比国家线高。当然也不止这几个专业,复试线大家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官网都可以查到,这就不细说了。课程教学论这里多提一嘴,不止只有教育学院有,还有7个学院有这个专业,对应学科教育那些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报录比低很多,但是分数差不多。另外几个专业收分普遍都不高,因为教育学专业很多学校都是统考的,竞争激烈的几个专业分数也都在340分左右,除了学前教育均分354分。像高等教育学虽然报录比虽然接近10:1,但是均分才328分,也就是说报这些专业的同学实力都不是很强。做个比较,这些专业的最高分放到南师大里也就和最低录取的分数差不多。这也是我常说的一点,不能只看报录比,因为考南师大同学的能力和考上师大的能力肯定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他专业的报录比就不是很激烈了,一般都是在个位数,难度还是比较小的,而且从收分看的话均分也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在330分左右,超过国家线10分多点差不多就能被录取了,推荐报考。教育学院这些专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硕,一部分是专硕。这些专业的均分比上面那张表格的均分要高些,一般都要达到350分左右,甚至应用心理专硕的均分高达361分。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方向的专业还是很好的,有的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这边有四个专业是心理学方向,分别是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应用心理专硕。报录比也比较高,一般学硕被录取的同学分数都要考到340多分,专硕分数要考到350多分。初等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还有教育管理类的专业在教育学专业考研都比较热门,上海师范大学的考研难度不大,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推荐报考。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里,这里我把这些专业单独拎出来让大家比较下。其实学科教育选择的同学也很多,因为这些专业就是培养站在讲台上课的老师,而且随着国家对教师工资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当老师。这些专业就业稳定,并且有寒暑假。没有工作可能还感觉不到,等工作了你就会知道三个月的长假是多么爽,像我们这些加班狗做梦都想可以多放一天假,想想都让人羡慕。这些专业其实也是根据学校的需求的,像语数外这些主科需求就比较大,招生的人数也比较多,相对而言竞争比较激烈。理化生也不错,政史地的需求较少,考研的竞争也比较小。整体情况都是这个样子,但是个别学校有时候会出现意外,比如说上师范的化学,去年竞争最激烈。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主要是这些副科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少,一旦报名人数多了几个,竞争马上就激烈很多了,但是大家也不要担心,因为不是每年都是这个情况,明年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专业,这也要看运气,大家用正常心态去看待就行。人文传播学院人文传播学院可能是上海师范大学最好的学院了。因为这个学院基本包揽了上海师范大学大部分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去年报录比3.6:1,均分384分,虽然报录比不高,但是收分很高,难度对比其他专业还是比较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去年录取的均分都在370分左右,报录比也不低。这些文学类的专业考研的试题难度要低点,都是背背记记的内容,所有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分数都不低。新传专业的考研难度对于考新传的同学都知道。上师大的新闻传播类的专业还是比较推荐考的,虽然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是考上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对于你来说考研的概率就是两个,一个是考上100%,还有一个就是没考上0%。你是选择那个100%,还是选择0%呢?人文传播学院社会学的二级学科,考研的同学也比较多,主要是这些专业不考数学。这些专业的报录比都很低,但是不考数学不管考研的报录比多少,分数肯定是不会低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推荐分数不能低于350分。民俗学均分389,一个360多,一个390多,一个416分。社会工作招生人数30人,均分346分。文学类的专业也是这样,即使报录比很低,但是分数都很高,没办法,大家都可以考高分啊。而且师范类的大学人文气息比较浓厚,一般文学专业都很不错的。其实这个学院还有很多专业很好的,比如历史类的专业中国近现代史、都市文化学、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这些专业都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但是篇幅不够,而且考历史专业的同学也不多,所以就不放上来了,想了解的同学私下询问。哲学和法政学院哲学类的专业不是考研的热门,其实研研之前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哲学?最近和几个同学聊了下,主要还是不会数学。这些专业竞争都不激烈,要是211的平台还好,毕竟就业的时候211平台加成还是蛮多的。但是上海师范是个双非学校,除了提升学历以外也没有其他什么优势,要是本科比较差,而且是哲学专业的,可以考虑下。法学类的专业就放在下面分析了。哲学和法政学院法学类的专业学科优势不咋滴,上海师范大学法学博士点都没有。但是考研超级容易,除了民商法学报录比有点竞争,其他专业竞争几乎为0。能过复试线的同学只要复试表现不是太差几乎就能被录取。政治学和社会学类的专业考研竞争也不激烈,报录比都很低,最高的才2.2。所以报录比就可以不要参考了,主要是用分数给自己定位。像行政管理报录比才1.6:1,但是均分要369分,其实也不容易考。其他专业的均分很多也都在350分以上。所以上海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真题很宝贵,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专业课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尽量获得。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还是很好考的,报录比较低。竞争情况对比上海同类学校难度也相似,上海地区的经济类专业考研竞争普遍比较激烈。但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还是比较好考的。从这些专业的招生情况就可以看出其实上海师范大学的生源不是很充足,很多专业都是要靠调剂来完成指标的。具体的专业大家参考表格的数据。当然这里只分析了部分专业,上海师范大学还有很多专业。像大家熟知的谢晋艺术学院,曾经培养出赵薇、范冰冰这些影视明星的艺术学院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以后你要是考上了还可以和朋友说赵薇范冰冰是我的校友呢,哈哈。总结: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以教育以特色的综合类大学,硕士点还是很多的,教育学专业考研难度不大,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目标。

出塞计

考研,难度大涨?!

考研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21考研的难度究竟如何?考研难度分析,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研招生简章、考研大纲、考研时间、考研人数,及整体考研试卷难度!又有高校考研初试科目大调整!21考研招生简章大变!每年都有一部分学校静悄悄的换了院内老师(组织结构变化),紧随着更换了参考书目,甚至是考试科目!紧邻9、10月份报名季才公布!这种情况,你是换学校还是不换呢?真是苦不堪言!除此之外,研考菌还整理了最新更新的几所招生目录发生变化的院校,如下:01.中央民族大学自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开始,报考我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原考试科目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光学)(科目代码855)改为物理综合(大学物理、狭义相对论基础、量子力学初步,分数比例约为100:20:30)(科目代码待定)物理综合的参考书为:《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光学、狭义相对论基础)(程守洙 江之永主编)、《量子力学教程》(第一、二章)(周世勋 原著 陈灏 修订)。02.东北大学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业务课科目调整为《材料科学基础》。0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调整非常大,如果要考这所高校的21考生请格外注意!一、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均不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二、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继续招收跨学科考生。三、专业型硕士[含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35105 广播电视(创意写作)]的初试科目以及内容不作任何调整,复试科目以及内容不做任何调整。四、学术型硕士复试科目及内容不做任何调整。五、学术型硕士各专业初试科目的科目三、科目四以及考试内容调整如下(考试科目一均为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科目二均为外国语):1.050101 文艺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2.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3.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4.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5.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6.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7.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8.0501Z1 对外汉语——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9.0501Z2 语文教育——科目三:文学综合、科目四:语言学综合注:科目三文学综合:包括A.中国古代文学;B.中国现当代文学;C.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D.文学理论;E.写作(即学术评论或称评论写作,非创意型写作)。科目四语言学综合:包括F.语言学理论;G.现代汉语;H.古代汉语。0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根据研究生培养需要,结合招生实际情况,学院拟将2021年硕士招生考试科目(范围)做出如下调整:1、信息与通信工程(代码:081000)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一、英语一、数字信号处理及通信原理(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占考试分值的60%、通信原理占考试分值的40%)复试科目:通信电路、随机信号原理、光通信、移动通信、C语言程序设计2、电子信息(代码:085400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专硕)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一、英语一、数字信号处理与系统(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占考试分值的50%、信号与系统占考试分值的50%)复试科目:通信电路、随机信号原理、光通信、移动通信、C语言程序设计05.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决定从2021年起大力推进按一级学科命题及选用统考科目试卷。考研大纲公布时间不明确!7月或9月,都有可能!2021年考研大纲会提前,还是延后公布呢?最近有传言说,21考研大纲将提前至本月底发布,不少同学担心,21考研时间会提前吗?去年考研大纲是提前到了7月份发布,往年都是大概9月份左右才发布,对考生来说影响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研考菌(ID:cfazs01)认为提前公布大纲就可以提前针对今年的变化进行准备。最近考研界一些老师,也发布了他们的看法~①21考研大纲7月发布可能性低,大概率是回到9月出版。今年变动的部分,不会改动的很夸张。②希望大纲能够如期发布!③考研大纲9月发布,紧跟大纲解析人,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不用猜。所以今年大概率考研大纲发布时间会回到9月份,但是不排除7月份发布的可能,但是几率很小,毕竟20的录取工作才刚刚结束。考研初试时间是否延迟?考研人数大涨?!不出意外的话,研考菌认为,2021考研的具体考试时间将在8月下旬正式发布,但考研时间基本已经约定俗成: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我们可以看一下近几年考研时间:18考研:2017年12月23-25日19考研:2018年12月22-24日20考研:2019年12月21-23日所以可以明确21考研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19-21日!较往年不延迟甚至还提前了两天!所以整体考研时间真的很紧迫了,只有不到6个月!21考研整体人数会大增吗?21考研的大环境因素:考研扩招、国家政策扶持、就业难、非全日制扶持等等,都意味着应届生及非应届生考研都将大大增加!21考研试卷难度会提升吗?研考菌根据多年试卷难度,给大家分析一下。英语:英一难度一直在,不过近年在新题型等方面难度有所下降。英二难度提肉眼可见,尤其是阅读。不过其他提醒难度相对简单。数学:数学难度基本没见下降太多。考研人还是努力刷题吧!政治:考研政治难度非常均衡,属于这个正常难度。近年押题翻车事故频出,建议按照正常节奏复习,60分没问题。专业课:小心提防报考学校考前换参考书目。多刷真题,重复率还是蛮高的。

于谦

考研最辛苦的七大专业,你的专业在其中吗?

俗话说: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赛高考!别人的专业课少作业少,周末还能凑个小长假出去玩一趟,你的专业就得咖啡绿茶齐上阵,周六周末过的比周一还要忙。没办法,谁让你选专业选的如此优秀呢?还有一些专业,平时比别人的专业累就不说了,考研竟然也比别人的专业更累,不过这类的专业研究生的毕业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呀。接下来,你们的巨可爱学姐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考研最累的这几大专业!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毕竟最惨这种情况只有自己知道。一、医学学医的学生经常戏称自己为“医学狗”,大学四年,摸不到妹子纤纤玉手就算了,居然摸遍了人体标本;闻够了福尔马林,鼻子再也嗅不到女票淡淡发香。你问学医的朋友们现在怎么样了?医姐尚未嫁,医妹色早衰;学长已谢顶,学弟天然呆……医学的专业课程特别多,就算认真学完了5年的所有科目,作为医学本科生也很难就业,继续读研读博,才是医生的必经之路。医学生的考研考博求学之路,那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二、法学小时候看着电视上的法官觉得真的很厉害,那么复杂的案件都可以搞得定,随口一出来就是“什么法第几章第几条规定……”,后来上大学才发现,那一本本厚厚的法学专业课本,真的是让人头疼。法学是全国统考,对研究生的招生有很高的要求,备考过程那也是相当辛苦,需要记住许许多多的法律条文,有些我们连书名都记不住的,他们却要将整本书都吞下去,其困难程度我真的都不敢想。三、数学一门数学让无数篇那些不考数学的专业的相关文章火了起来,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因为高数宁愿选择一门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专业重新考研。有人这么形容考研数学,“从数学分析到高等代数,从逻辑推理到归纳与演绎;从清晨到日暮,从山野到书房。不会做的时候就扯扯脑袋,刷掉头发,刷掉脑细胞!”四、会计学会计学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一门专业,报考难度高居不下,高考、考研的分数也是高的可怕。你以为会计属于文科,但其实算的数据比理科还艰难;你以为会计属于理科,但是背的材料不比文科少。学姐记得自己的闺蜜有一天突然发过来一份混凝土的混合比例的PPT,然后告诉我,今天上课讲了一节课这个内容, 我不禁产生了疑惑,会计究竟学些啥?五、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你以为就谈谈风花雪月,聊聊日月情怀,在随手写两篇小诗就可以成功上岸那就大错特错了。研究生考试中,对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很强的要求,要背的东西也很多:美学理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古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反正看着这一长串,学姐觉得风花雪月也不好谈了。六、化学专业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每一门都不简单,这就意味着你还得在别人在悠哉悠哉玩耍的时候,默默地在实验室里苦熬。更“感人”的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并不占什么优势,想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更是希望渺茫,除非你选择继续深造选择读研,由此一来,考研党们的压力更大,备考过程也是十分辛苦。唉,不说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七、计算机专业自从进入21世纪,计算机专业那可谓是相当的火,高考那可不是一般的分数可以上的,当然本科之后的那一堆代码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看的懂的。近几年由于专业的热门和考研竞争的异常激烈,因此国内一些重点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生入学分数都非常高。所以,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敲代码。儿童散学归来迟,就说我在敲代码。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奇迹,那一定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无数次步履匆忙,无数次对抗孤单,披星戴月的你,终能成功上岸!考研网课资料推荐1. 政治:肖秀荣老师(政治界大神,对于政治考点的运用很重要,1000题、肖四、肖八考研学生几乎人手一本)陆寓丰老师(腿姐,专业性很强,知识点讲解详细)2. 英语巨微考研英语全程班(课程全程干货,没有闲聊,考点全面,重点划分清楚,适合基础差的英语小白打基础)3. 数学汤家凤老师(视频质量高,课程内容紧凑,知识点讲解透彻)张宇老师(数学思维很好,适合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

复闻之怠

考研界这5所“死亡211”大学,慎选,那真是大把大把刷人

考过研的人通常心里都有个这样的自我提醒:“985工程大学太难了,反正如何努力都考不上,普通院校考研又不值的,那就选个稳当些的211得了”,对,就是这样的心里,导致某些211院校实际比985还要难考,甚至,调剂的时候像是被院校拿捏住了鼻子,明明之前还好好的,突然就完全没机会了,你有没有遇到过?01、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地处沿海发达城市,是热门的211、双一流大学,还是十大最美校园之一,非常有诱惑力。其有1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并且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41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21名,超过人大、川大、天大等多所985高校。作为一个“区区”211来说,实力让人侧目。同样排名靠前的还有苏州大学的报考人数,常年在全国前列,20考研达到32341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中财、南航这样的热门高校,今年也都才报考1.1万人左右,很多热门985,像人大,南开是2万上下。还有大量高校报考人数远不足万人,苏大是它们的数倍之多。而另一方面,它的录取人数则没有多,20考研计划招生4500人左右(期间可能会有扩招),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做了分母。某些热门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线那是相当阴间:比如今年应用经济学专业报考206人,最后统考录取了9人;金融专硕报考444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轻松达到25:1。王健法学院一直以来都是苏州大学的王牌学院,法硕非法报考人数1389人,统考录取90人,报录比16:1;新闻与传播专硕,报考人数1377人,统考录取人数71人,报录比20:1。其实别看今年报录比这么高,跟去年相比的话,苏大今年的报考热度还是有所下降的,很多专业的报考人数都没有去年多。但就算是这样,它热门专业的统考报录比还是很高。02、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它也是近几年也是报考热门院校之一,专业质量好,就业率高,吸引考生蜂拥而至,热度持续高涨。2018年报考人数超过2.2万,2019年报考人数超过2.5万。由于2020年报考数据暂未公布,下面先来看下其19考研的报录比统计——翻译硕士日语,报考人数86人,共录取13人,其中推免1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9:1;企业管理,报考人数148人,共录取101人,其中推免95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5:1;法硕非法,报考人数1358人,共录取69人,其中推免7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金融专硕,报考人数1298,共录取126,其中推免6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同时新传也是雷区专业,新闻传播学,报考人数490人,共录取75人,其中推免64人,除去推免报录比45:1;新闻与传播专硕,报考人数918人,共录取65人,其中推免5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19:1。大部分学校的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都属于冷门专业,报录比一般都是3:1左右,但是在上大,类似这样的专业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社会学,报考人数123人,共录取57人,其中推免46人,报录比12:1;社会工作,报考人数229人,共录取45人,其中推免18人,报录比9:1。通过报录比就能看得出上海大学虽然是一所211,但是大部分专业都是985难度了,相对来说是一所性价比比较低的学校,所以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哦!03、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数年来,报考该校的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8考研报考18368人,19考研报考23478人,从15考研的1万余人到19考研的2.3万人,报考人数完成翻倍。其中金融专业、新传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常年都在1000人以上,平均报录比是10:1左右;会计、公共管理专业也成为热门之选,报考人数超过500人。20考研数据虽然仍没有公布,但在今年这种大环境下,难度应该是只多不少。其拟录取名单中的部分专业初试最低分,有的甚至达到了400分左右,如针灸推拿学403分、国民经济学407分、刑法学392分、法语语言文学435分、日语语言文学415分、心理学397分、财务管理403分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暨大临时扩招了1047个名额,总录取人数达到4607人,缓解了不少童鞋的上岸压力。近日,暨大21考研的招生人数也出来了,有4400多人,也算是挺多的了。04、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的211、双一流高校,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B+学科与北京交大、西南交大相当,说明郑大的中坚力量还算可以。即使该校整体实力只能算是中等211水平,可奈何省内高校少,每年生源却异常多。对想要留在省内攻读研究生的童鞋来说,郑大是很多人的首选。据现有公布的数据来看,郑大从2018年起报考人数就已经超过2万人,到2019近3万人报考,到2020年报考人数达到惊人的3.3万人,估计是今年报考人数第二多的(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目前从郑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来看,实际总录取7978人,是大多数院校的好几倍。虽然整体报录比看上去没那么高,但这是在今年扩招了1200人的基础上,同时和你竞争的有很多是河南本省的学霸们,压力还是有的。郑大20考研最新的各专业报考数据暂时还未公开,可以参考下19年的报录比数据。19考研报考人数29958人,其中报考人数超过500人的相对热门的专业有(括号中为报考人数):计算机技术(619人)、建筑与土木工程(516人)、翻译专硕(621人)、法律非法学(1354人)、法律法学(999人)、公共管理(1333人)、行政管理(702人)、工商管理(2178人)、商学院金融(561人)。05、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实力排名前五,整体难度小于华东师范、北师大,和华中师范、华南师范在一个水平,基本上属于师范类院校难度梯队第二档,是广大文学教育类学生考研的大热门院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得A档,5个学科获得B+,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首先说下王牌专业教育学,南师大的学科实力是A,A+级仅有华东师范和北京师范这两所。教育学学硕专业开设较多,但统考招生名额普遍较少,基本都在个位数。学科教学专业虽然各方向统考录取大多在10人左右,但专业课难度还是有的,录取平均分也高,近两年大多都在370-380分上下。师范类院校里的文学专业也很吃香,比如南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近两年热度也飚高,最新一轮的学科实力评估为A-。今年的复试线基本在380分上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复试线甚至达到了400分;录取平均分方面基本都在390以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录取平均分是414分。其他的还有南师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法理学、诉讼学等多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学科,其报录比大多达20:1以上,竞争相当激烈,需要谨慎报考。话说,师范类高校由于学科门类广,专业多,地方性强,一直以来都是报考的热门,比如还有以下师范高校,人数普遍不少: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看完上面的数据,大家有没有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学校,有着211的身子985的实力,在报考时候,对于考试难度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但也不要过度焦虑,虽然这些院校报考的人多,但往往都是双非的学生占比很大,名校的学霸们大都选择冲985去了。因此,大家的水平还都是比较平均的,就看谁复习得比较充分了。你还知道哪些比较难考的211大学呢?来源:整理自考研人(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荔镜记

分享一位考研两次400+的学姐的经验贴

这位学姐本科是山西某普通二本,一战北京外国语大学,406分初试第三,复试准备不足惨遭落榜之痛;二战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傲气鼓起勇气选择报考南开,最终以初试第一,录取成绩第二被录取。因为很多学弟学妹问经验,就大致写了写复习准备过程和常见的问题,希望能帮到诸位。一战7月开始复习,暑假两个月忍着酷暑不慌不忙只看了一遍古代文学,而且只是认真的抄书,接下来的九月份才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真正的重头戏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理论。每本书背了大概3轮。专业课真题几乎是最后才开始做。政治和英语报了某机构的课程,跟着老师上是比较有安全感的,毕竟第一年啥都不懂嘛。大家比较关心网课和面授选哪个,其实差别不大,讲的东西是一样的,如果自制力比较不太好推荐选面授课程,虽然也是在教室看投影仪。最后12月,政治疯狂的背风中劲草,英语做模拟真题,专业课背整理好的笔记,esp框架图。成绩出来以后太过激动,被胜利冲昏头脑,忘记很多初试高分被刷的惨例,准备的极其不充分且不对老师的胃口,面试过程成功的体现了什么叫“一问三不知”,最终败北。教训只有一个,各位学弟学妹,你们要知道,复试中只要有任何一门考核不及格就没有任何被录取的可能。切记!复试也很重要!二战因为这次成功了,so详细讲。4月份被刷后调剂无望,随即开始着手准备复习了。政治①.因为有去年的基础,所以今年不着急,等到7月到9月看了一遍红宝书,9月份以后又看了一遍,速度比第一次快很多。 也可以看精讲精炼哒~②.必备:写政治的时候建议用铅笔把答案写在题号的侧边,遮住答案可以不受干扰的直接做第二遍第三遍。错题要引起注意。③.政治可以看辅导班视频,跟着老师列出来框架和时间轴。④.考前多做模拟题练手,多背预测卷的错题,大题。英语①.单词是重点,说起单词,我是大概背了5遍,每次都背的比较快,单词一定要碎片化背诵,比如,一天背4次,每次15分钟比一天背1次,一次背1h效率高很多。②.真题是必须,我只做了一遍真题,但是每次做完一道阅读就会分析很久,建议童鞋们多做两遍,把题分析透彻。专业课当然是重中之重啦,首先要知道并买到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其次,找到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结合真题看书记笔记,最后整理出一份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笔记,方便背诵。①.南开要求的书大概有15本。老师推荐的几本,自己找了几本,大概备考期间看了25本书。而重点背诵的书大概有11本。强烈推荐大家多找一些书单,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毕竟不看书脑子是不会凭空捏造出那么多知识的。 (南开比文考生可以私聊我拿书单)②.此外还有真题,一定要找到可靠的真题研究,看他出题风格和套路,尤其是近几年的,把握出题方向。针对性的施以不同的复习策略和难度。不要做完就扔在一边,一定要放在手边以便随时翻阅。③.关于笔记,其实不推荐大家购买别人的笔记,因为不一定适合,也不一定看得懂。但是可以多参考别人的,也许会发现笔记怎么样做更适合记忆。而文科背诵最有效快捷的方法之一记关键词,毕竟有几个关键词是完全可以串联成一段话的。另外还要注意框架结构的把握,文学史的背诵要把书上的死文字变成一段活历史,发展变化纵横交错,了解文学发展脉络。*文学基础选做题不要轻易放弃某一科,除非可以保证考场上剩余3科都会做。*文科尤其是南开比较注重作品,最好在来得及的时候多读一点作品,可以具体感受文学史的内容,答题必须结合相应的作品,要能自圆其说。*大题一定要分点,尽量做到横轴纵轴全面深刻,每一点都要列举响应作品为例证。时间安排3/4月左右开始复习,基础阶段。提前打好基础,选定学校,收集资料,购买参考书,逐渐进入复习状态,花多点时间看专业课书。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提早开始英语复习。7月正式开始强化阶段。高强度复习,政治可以开始复习,但不能花太久,专业课看参考书及拓展书单。记笔记尽量不要抄书啊,太费时间。9月基本结束拓展环节,专攻报考院校的参考书,结合真题多看几遍。每天花时间背诵,时间由少至多,最后10月我几乎可以背一天…12月冲刺阶段。整理笔记和背过的书,框架图!再次强调框架图!春夏我起床较早,平均5点半到教室。晚上9点多回家睡觉。回去有时候再看会南开老师的视频课,或者玩会手机。秋冬天亮太晚,平均6点半到教室。晚上10点回家睡觉。回去看视频课或娱乐。比起来通宵上自习的牛人我算是小菜鸟,不过感觉能做到每天至少13h应该也差不多够考上了。不用太拼。考研—心理战身边听说有某班级第一学霸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放弃考试,其实她只要坚持下去,成功率很高。因此,就算感觉自己学的再差也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天走进考场,尽全力写完最后一个字,你要始终相信,坚持下去就可以成功!考研—研友其实研友挺好的,如果不是一向独立无需他人,大部分人还是需要研友陪伴的,理想的研友是:学习的过程中各自努力互不打扰,回家的途中聊天说笑调节心情,需要的时候为你说一句暖心话就增几分力量和前行的勇气。找研友要擦亮眼睛,高质量的研友如虎添翼,低质量的随时可能把你往沟里带~考研—选学校①.考虑报考34所/985/211/双非。②.考虑地区一线/二线/其他。③.筛选后的学校中选择专业强/中/弱④.进一步排除后,剩余学校中选择考试科目,参考用书,大纲,报录比适合自己胃口的那一个。⑤.标准是选择“跳一跳能够得到的地方”⑥.不建议太过保守,因为会没有压力,反而更容易失去,而且也许你可以调剂到那里呢~⑦.不建议没有任何准备报太高的学校,除非你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报名校面对的挑战难以想象。当然喜欢挑战的同学可以冲一把。问考研为何物,直教人忧虑多多。还好有微信公粽号【考研会】的学姐学长曾经的鼓励和帮助,希望我从他们那里分享到的这些择校择专业、搜集资料的心得经验能够帮助到各位2019考研的新司机。

常武

“史上最难考研年”,她们为何而来?

原标题: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女性考生比例不断提高“史上最难考研年”,她们为何而来?12月21日,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们走出中国传媒大学博学楼考场。周韵曦/摄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人,%)。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韵曦自12月21日起,有341万考研大军奔赴考场。前不久,教育部发布2020年考研权威数据显示,考研人数再创新高,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今年奔赴考研“战场”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再增51万人,这也让今年被冠以“史上最难考研年”。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考生构成看,往届生、女性比例均有不断提高。其实,自2009年起,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生占比已超过50%,并在此后的9年里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17年,全国共招收硕士研究生72万人,其中女生人数接近39万人,占比53.8%。庞大的数据折射出的是不断高涨的“考研热潮”。对于考研大军中的女性来说,她们为何选择这条路?12月21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来到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现场,聆听她们的考研心声。提高就业从业核心竞争力是主要动机《报告》统计,2020年,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硕士招生单位,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1%,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7个在京招生单位报考人数过万人。21日上午,记者沿指示路标来到中国传媒大学考场之一——博学楼前,只见十几位家长等候在考场外。按要求,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第一场政治科目考试时间为上午8∶30~11∶30。上午11点刚过,已陆续有考生提前交卷、走出考场。在与考生和考生家长们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报告》也显示,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家长顾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此前,女儿也经历过几次招聘,但大点的医院难免对名校或者研究生学历更加青睐。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就业,这一年顾女士的女儿一心只为考研。“现在这个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这么大,需要更高的学历。孩子现在还比较年轻,应该多花些时间继续深造,进一步学习。”一直等待着的家长郑女士说,“孩子考研我们家长全力支持。”据了解,郑女士的女儿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此次报考已是“二战”,她的目标仍是本校同专业。据郑女士了解,女儿班上的同学考研或出国人数基本各占一半。正如《报告》统计,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乏往届生。陪考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曾就读中国地质大学会计学专业,已就业4年,并已晋升到管理层,在职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今年3月份,她最终决定加入考研大军、报考管理学硕士,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更高起点。在众多考生当中,北京籍考生张女士的面孔显得格外成熟。她告诉记者,自己2002年便参加了工作,如今在东北地区就业。这次她参加考研并报考农业科学专业,也是预测到未来工作可能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学历。对她来说,政治科目和专业课在多年的从业经历面前都不是问题,只是毕业后很少用到的英语成了最大挑战。抓住机会,再奔理想而去上午11点刚过5分,第一场政治科目考试还在进行中,今年22岁的小萌便提前交卷走出考场。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专业,本次考研报考的则是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她直言,跨专业考研纯粹因为兴趣所在。据小萌观察,班里30个学生,将近一半为就业选择考研,且大多数都是女生。但与大多数不同,她这次考研就是冲着专业而去,也不会为了被录取而接受调剂。“实在考不上,就以本科的专业找工作。”她轻松地说。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拖着行李箱走出考场的女生苏珊(化名)引起记者的注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21岁、来自河南的苏珊是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应届生,今早5点钟,她便起床拖着行李箱从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校区赶到考点,还未来得及找住处。苏珊报考的是河南大学心理学专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喜欢心理学专业,但高考时没能如愿,这次考研就是自己的第二次机会,希望自己能好好把握、实现愿望。从大三开始,苏珊便全身投入备考,甚至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第一次如果不成功,就当积累经验了。”考场外,一位正在等待女友的年轻男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和女友均已本科毕业,且在京工作近两年,对于女友决定辞去工作、全力投入考研,他非常支持:“希望她可以因此实现理想,变得更加优秀。”

姬旦

考研降档换学校,盲从老师的意见,这样的考生注定与985名校无缘

考不上985名校要不要降档换学校?这些点考生在换校前提前注意!现在已经进入五月下旬,对于2020考研党来说,此时是考研备考的关键时期。985名校无疑非常难考,所以很多考生还在纠结择校问题,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拖了复习的后腿。对于那些报考985大学的同学来说,这个时候是不是要降档换一所更能考上的学校呢?考研降档换学校,盲从老师的意见,这样的考生注定与985名校无缘!前几天有一位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的同学找到小水,她想弃考华东,降档选择一所差一些的学校。主要是她觉得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名校,考研难度较大,自己复习起来比较吃力,很多书还没看,所以一直在纠结换与不换。前段时间她的本科老师也给了她意见,是想让她换一所力所能及的大学,这样考上的概率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她老师说今年考研的同学几乎全军覆没,基本上都是报高了学校,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缘故!所以权衡再三,她只好将考研院校从华东师范大学更改为上海师范大学。之所以这样更改,主要是她担心自己也像她的学长学姐那样没机会读研。殊不知,上师大的难度并不低,小水遇见不少考华东师大的同学在暑假后更改到了上师大,所以该校的很多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在380以上。相反,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很多专业因为报考人数比较少,上线人数不多,大部分的专业复试线就是国家线,很多专业缺额。所以如果考生不根据具体情况盲从老师的意见的话,注定与985大学无缘的。若你此刻正在纠结要不要换学校,小水给出以下建议权作参考!01、实力强且有名校情结的考研党别换学校如果你有名校情结,而且选定了某所985大学,小水不建议你换学校,因为很多人降档读研之后大都后悔了。对于那些本身实力就很强的考生来说,努力一把,考上985大学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切忌不能盲目跟风,随便就放弃本该坚持的梦想!02、换选和目标院校考试内容相近的院校像小水文中提到的同学那样,考研换学校尽量换考试内容一样的学校,或者换那些考研简单的学校。这样的话是在删减参考书或者直接按照之前的进度复习,只是学校变了,考研难度也跟着降低了。03、降档选择一般的大学或本校如果你只求读研,什么学校都可以的话,本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理工类的专业报考师范或财经类的大学更容易被录取,而文科类的专业报考理工类的大学更容易读研!在这里小水郑重提醒:考研换学校要趁早而且下定决心,不要一换再换。换学校之前,最好先把该校的历年真题找到,看看适不适合自己再说!你会在考研报名之前换学校吗?有人说,读研就好,不需要管什么学校和专业,出来肯定比本科生吃香。对此,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