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撰写博士论文要用“心”我鸣

撰写博士论文要用“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当前学术界对规范博士论文、提高博士论文的学术含量的议论越来越多,呼声越来越高。确实,相对于博士生的数量激增来说,有的博士生论文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论文选题重复很多,有的论文引文很多,自己的独立见解太少,有的论文缺乏一定的学术规范,等等。我们的生命有限,学术生命更有限。可是,当前有不少博士生花上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时间去撰写一篇不得心源的论文,拿到一个学位,找到一份工作,这从实际生活来讲,也可理解,但从整个人生进程来看,这种做法有点得不偿失。同样要度过这段时光,何不让这段时光过得更有价值、收获更大一些、为今后继续做学术研究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呢?此外,写作本身是一个中得心源的过程,这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把一个课题作一个系统梳理、探讨弄清一些问题、与导师和前辈、同行学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也是一件愉快的事。一篇博士论文应该是一篇经过作者本人艰苦思索、言之有物的论文。博士生一般都经过硕士阶段,已经撰写过硕士论文,有一定的学术好奇和敏感,他会关注一些学术前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甚至激情来选择一个他将为之付出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时间和心血的课题,那是一个很好的起步。他的努力将终身受用不尽。其实,光用三年时间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略显紧促,要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选择同一个主题,有连贯性地再接再励地在4-6年的时间中完成一篇博士论文,这样就可以把课题做得更深、更细、更扎实一些了。国内外有的大家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就已经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博士论文的新意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它要求博士生开拓视野、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只有事先做好长期的积累,时机成熟了才会触类旁通,找到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好选题。博士论文要具有新意,还要求博士生思路活跃,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有独立见解,而且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思想是需要交流的,上海三校(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复旦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生论坛举办以来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为博士生们打开思路、交流课题构思和心得体会创造了条件,也有助于博士生们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撰写出具有新意的博士论文。我们经常讲博士论文要具有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有新意,这新意指的有三种意义:原创、借鉴、集成。原创是去做前人从未探索过的基础课题;借鉴是用已有的思想理论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集成是综合已有的能够解决局部问题的思想理论方法来解决某个更复杂的大问题,这三种有新意的工作都需要用“心”地去做。其实,我们要求博士生撰写博士论文并不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为写论文而写论文,还要让博士生通过撰写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有一定分量的博士论文,来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敏感性及学术研究、思考、表述的能力,这是一个艰苦训练的过程,需要博士生及其导师从一开始就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博士论文撰写过程更是一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千方百计地去占有大量资料来解答这些问题,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一篇博士论文是否站得住脚,资料工作是个重要环节,而要写出一篇具有新意的论文,还必须要以独特的视角对所掌握的资料用心地作分析综合的工作。只有用“心”,才会有独特的视角,只有以属于个人的视角来考察问题,才会写出具有新意的论文。当然,要能提出独立见解,首先必须做好大量的课题史的调查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是具有连贯性的,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高处攀登。这也是一种长期的积累,缺了这项工作,我们就会陷入到人云亦云的怪圈之中而不自知。我们在掌握了国内外课题史以后,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对该课题再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就可以事半功倍,避免无谓的课题重复,写出有新意的论文。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惊人地迅速。博士生要想写出具有新意的论文还必须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学术发展的动向,善于捕捉到学术前沿的各种信息,在吸收分析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来选择所要研究的课题,撰写出具有新意的论文。这就要求我们的博士生具有强烈的学术好奇、敏感和虚心。好多博士生写论文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名家名言,这无可厚非,有时候,引用得当能增加论文的说服力;但是,引用名家名言必须首先用“心”地去阅读原著,把它的含义及来龙去脉吃透,尤其对外来的思想著作,最好阅读原文之后再引用。其实一篇论文的质量和分量并不在于引用了多少名家名言,而在于作者的独立思考,引用是在用“心”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前我们很闭塞,与传统、与国外隔离了,封闭造成了我们的落后。现在开放了,条件好了,我们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大量的信息资源,如果我们不进行独立思考,盲目照搬他人的理论或词语(是否真吃透了他人的理论还不一定),那也会阻碍我们的独立思考。照搬永远与新意无缘,如果这样来撰写我们的博士论文的话,那只会削弱论文的新意,降低论文的品格。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用“心”地做学问,老老实实用“心”地写论文,才不会虚度光阴,对得起他人,对得起自己。

厩焚

从比较文学到出土文献碑刻学——方汉文的“融新”之路

■方汉文,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比较文明学会副会长兼中国比较文明学会会长,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明学。代表作有《比较文学高等原理》《比较文化学》《比较文明学》(五卷本),主编《世界文学史教程》《东西方比较文学史》等2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各级课题12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作者/供图从2019年开始,方汉文教授发表系列碑帖文献研究论文,这是他的研究视野从比较文学转到比较文明学,再转到与考古学相关的“出土文献碑帖学”理论研究的又一拓展。 学书得意法 从文论中西方汉文出身学者世家,其父方道珍善书法,是陕西省委兼西北局的俄文翻译、《俄华大词典》作者之一,也是西安师范学院(现陕西师范大学)外文系的元老,其母也执教英语于中学,这种家学渊源让方汉文从小受益良多。其祖父方同年先生是毁家纾难的抗日乡绅,也是学者、书法家。方汉文幼年从祖父学习书画,曾向舒同、石鲁等书家请教。1960年,年仅10岁的方汉文就受居委会领导邀请题写了西安“普兴里”街巷名。其后精研书法史,汲取古意,自创“意法体”,在中日书法交流中大放异彩,其融合创新的能力可见一斑。方汉文也善画,启功先生称其“文人画风”,季羡林先生称其“风雅雄健、秀美丰赡、气韵生动”,并为其诗书画作品集《中西文化艺术融新的探索》作序,褒赞欣赏之情溢于言表。1981年,方汉文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师从外国文学专家马家骏教授。后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师从黄药眠教授,博士生副导师为童庆炳教授,黄药眠辞世之后由周来祥教授指导其博士论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赴美国图兰大学攻读英文系博士后,指导教授为英国文学专家斯克勒顿。这一路走来,方汉文的授业恩师皆为名家,可临渊得鱼者莫不是结网在手,他必首先是千里龙文,才可受教于王良伯乐。这番受教夯实了方汉文的文学研究功底,才使其日后如蛟龙入海,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跨学科多领域的汪洋中自在游弋。从1981年开始以文学为专攻之日算起,至今40年的治学,他在文学领域的付出是一以贯之的。出版于1992年的《缪斯与霓裳羽衣——文学和语言的比较》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也是其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该书引征博赅,举凡古今中外,议论纷扬。其实,方汉文的硕士论文《屠格涅夫与巴金创作风格论》早先便引起了季羡林先生的关注,首发于北大《国外文学》杂志的比较文学研究专栏。在此前后,方汉文对于语言研究颇有兴趣,参译了《从巅峰到低谷》,还出版了《声律启蒙新解》,介绍对仗用语的基本知识和美化语言的艺术与技巧,展示了他在古典文学方面的造诣。之后,他调转研究方向,出版了三部精神分析研究方面著作《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艺心理学史》《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这三本是方汉文的“心理三书”,书中首次划分出西方文艺心理学的新学科范围,也使中国学者首次详细了解了法国后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拉康、美国的赖希与精神分析学英国学派一系列重要人物的学说。时至今日,“心理三书”也是当代精神分析学、比较文学、文明文化研究学者的案头必备。之后方汉文又回归本业,在接下来的10年左右时间,他相继出版了比较文学专著10余种,其中包括《比较文学高等原理》《比较文学基本原理》《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两卷本)以及40万字的专著《比较文学理论》等。这一时期他主张的“新辩证论”,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学科认识论、方法论、主客体论、文本实践论,实质上成为“中国学派”对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主要贡献,这也是西方的“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所从未深入的理论思维领域。融合创新成为方汉文治学的经络线,“融新”是其比较文明文化学研究的核心观念。除此之外,方汉文还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与中国文学经典》《走入世界经典的中国文学》备受关注。借此,方汉文已经逐步描绘出中国世界文学景观中比较文学新辩证论的理论图景,他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 西游乘筚路 东归催启明20世纪中期,方汉文在美国图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结识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亨廷顿,成为方汉文进入国际比较文明研究舞台的直接契机。在此之前,方汉文已经对“陶泥文明”进行过大量研究。他以陶泥刻符进行研究比较,以《犍陀罗艺术中的中国与大秦》一文加入此次会议小组讨论。基于此文,方汉文继续切磋琢磨,最后完成了20万字的《陶泥文明》,于2009年出版。该书提出了文明社会四分论,即石器时代、陶泥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指出人类社会肇始的标志是陶泥文字而非青铜文字或其他,改变了西方学者所创立的“石器、青铜与铁器三阶段”论。方汉文的《比较文化学》是一部系统介绍比较文化学的理论专著,国际比较文明学会会刊发文称其为中国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肇始之作。一路的筚路蓝缕,只有开创人自己知晓,“融新”绝非轻而易举。2003年至今,方汉文撰写并发表了百余篇比较文明专论。2011年,国际比较文明学界发表专论介绍了方汉文的研究成果。方汉文不仅精于论文专著,而且还是高校师生广为熟知的优秀教材的作者。他的《比较文化学新编》《西方文化概论》均是常用教材。越南、日本的比较文明学研究团队还将其《比较文化学新编》列入研究生教材;2014年,基于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150万字5卷本的《比较文明学》出版,全面论述了“文明融新理论”,研究了世界文明八大体系划分,提出文明与文化新定义,研究世界文明史主要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2018年,国际比较文明学会第48届年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方汉文被推选为国际比较文明学会中国分会会长。尽管如此,比较文明学科在中国仍然处于建设阶段。只有了解各种文明之间的异同,实现“文明互鉴”,发微阐幽,高屋建瓴,才能创建真正稳固的世界秩序。因此,方汉文致力于比较文明的“融新”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宏大理论叙事转向考古实证研究科学,也是考古与比较文明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汉文教授以中西、中日韩的出土碑刻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说是以比较思维与方法为主体特性的广义研究,是比较文明研究的应有之义。2019年方汉文已届古稀之年,却以回归书法研究的方式开启新的“从心”融新之路。可以预见,在目前已经发表出版的200余篇研究专论和51种著作之上,他还会继续前行,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日总第2060期 作者:颜海峰精彩推荐: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 传播中国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应用与制度保障强化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论巴赫》 理解音乐中的情怀与理智

《论巴赫》 作者:(德)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何源、陈广琛 版本: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何源(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兴趣在中西古代音乐政制、西方音乐的古典传统。 陈广琛(左)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会讲师,目前正从事比较视域中古物收藏、思想史与文学叙事关系的博士论文研究。阿尔伯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旧译史怀哲,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管风琴演奏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称为“非洲之子”。  致敬辞  德国作曲家巴赫代表了音乐史上一座毋庸置疑的高峰。德国哲学家、神学家、人道主义者阿尔伯特·施韦泽则透过这部近800页的丰碑之作《论巴赫》,全景式地呈现了巴赫音乐的深邃意涵。如果说施韦泽从巴赫那里获得和平之义,那么巴赫在施韦泽身上重新复活。  将《论巴赫》这部作品译介进入中国的两位年轻译者何源、陈广琛,以精湛的译笔和准确的传达,促成了这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我们致敬《论巴赫》,因其引导读者重新认识音乐与美,重新理解巴赫音乐中的情怀与理智;也因其展现了欧洲思想的历史渊源,填补了国内巴赫研究的长期空白。施韦泽笔下的巴赫,引领我们在艺术与语言的路途上,不断探索自我与世界。  这本书  “传统与现代之间海德格尔式的路标”  新京报:将《论巴赫》这样一部皇皇巨作译介到中国,对中国的读者和相关的研究领域而言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何源:《论巴赫》的写作和出版已经过去一个世纪有余,前后辗转的缘起与波澜早已尘埃落定。读者可以从这本书和相关资料中去追溯这道余晖,不在此赘述。在施韦泽之前和之后也有各式各样的巴赫论著。施韦泽的研究既在这个传统之中,又有异于这个传统的独特光芒。《论巴赫》像是一个海德格尔式的路标,立在一个全新时代大幕即将开启的发端,立在一个传统与现代观念交织论辩的时间节点。施韦泽尝试和过去的各种见解形成张力,同时又以一种不同的眼光开启探寻和理解传统的路径。无论是古典音乐的鉴赏美学,还是我们对于传统和经典的认知和态度,直到今天这种问题的张力和价值的抉择依然存在。施韦泽对巴赫的诠释,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巴赫的路径,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观照我们自身传统的理念模板,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指引了一种用我们自身传统理解巴赫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是施韦泽诠释巴赫所希冀的理想。  施韦泽不是学院式的研究者,也不是职业演奏家,但他在这个领域所达到的高度远在泛泛庸辈之上。对于这样一位博采众长的大家,研究巴赫仅是他年轻时的心性修炼,但这种艺术修为和他的神学、哲学理想,以及之后的经方救世,都有着贯通的联系,巴赫的精神和其作品的力量给予他奋斗不息的一生莫大的鼓舞和安慰。他给我们树立起一个榜样并引领我们思考,理想的音乐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本书的翻译更多是面向普通的爱乐者和人文读者,这类型的工作得到了他们的欢迎和认可,至少可以给专业工作者、教育者和传播者指引一个方向。  新京报:翻译这本集合了音乐、哲学、宗教、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大书”,是否遇到过挑战和困难?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何源:翻译的过程确实困难不少,也遇到特别懈怠、焦虑的时刻,甚至一度觉得我们可能交不了稿了。还好无论是我们的老师、出版社以及关心我们的友人和读者都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和极大的信任。这本书从开始翻译到出版花了将近9年的时间,从二十出头到三十而立,施韦泽已经几易其稿、不断增补,最终出版成法、德两种文字,而他是一个人写,我们是两个人译,我们好似在跟施韦泽赛跑,跑得气喘吁吁。校对、誊正比翻译花费了更大精力和更多时间,我们翻译完后,重新开始反复校对整理;出版社也请了各方专家参与校对,在此要感谢所有参与编审的专家、学者以及出版社的编辑。人文学科需要沉得住气,最终是时间解决了所有这些烦难。  这个人  “巴赫不会让人厌倦,永远有新意”  新京报:作为译者,你如何理解巴赫在音乐史中的地位?相比于其他研究巴赫的论述,施韦泽对于巴赫的阐释有何独特之处?  何源:说到巴赫,乐迷们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各种CD、音乐录音、历史上精彩的演绎,而巴赫对我而言,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听,能让我愉悦、宽慰和满足的作曲家。首先他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不安和惶恐,其次他不会让人感到厌倦,永远都能琢磨出新意。对巴赫越熟悉,就越亲切。尤其是耐心翻译完全书后,我会对他作品中的各种小机锋莞尔一笑。  施韦泽的巴赫阐释,开启了用绘画、图像这种具象、感性的方式理解巴赫的路径。刻板的对巴赫的理解,都说巴赫是抽象的、数学家思维的,最能体现音乐的建筑特性的,这当然是巴赫的某种面向,施韦泽说巴赫是具象的艺术家,他用的素材和描述方式其实的很具体的、很感性的,并举了很多诗歌(唱词)和音乐相互对照的例子,来证明巴赫的这种创作方式不是神来之笔,而是有一套完整体系的。他提醒我们注意,巴赫的创作中更值得琢磨的是声乐作品而非器乐作品,巴赫的器乐作品中那些让乐迷和研究者们眼花缭乱的“把戏”,仅是他的音乐训练和实验,而他磨炼出来的这套技艺,恰是为创作声乐作品准备的。施韦泽认为巴赫不仅是一位音乐家,而是一位用音乐这种素材(形式)去呈现他包罗万象的理念和感知的艺术家,如同诗人用文字、画家用颜料是同样的道理,巴赫的终极理想,是一种“音乐戏剧”,是一种包含文学、诗歌、(戏剧的)人物、故事、情节、冲突,以及音乐、戏景(舞台美术、服装)等综合要素构成的整全艺术形式。  这一年  “翻译是一种自我实现”  新京报:从翻译和研究《论巴赫》到这本书最终面世,这一年你在翻译之路和生活上有了怎样的新的经验?  何源:应该说是十年磨一剑,所幸我们顺利完成,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二十岁到三十岁,完全不可想象这中间所遇到的人和事,以及这些经历对我的影响。作为译者,我起初的意愿就是学习,因为只有翻译,才能让你如此细致地、千锤百炼地去琢磨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注解;也只有出版,才会让你诚惶诚恐,生怕自己每一个细微的疏忽或者对文义未能真正吃透,而给读者带来的误导,并要面对业界的压力。从工作的角度,翻译是吃力不讨好的辛苦活,但从学习的角度,翻译是让人迅速成长、真正摸清门道的方式。因此翻译应该是一种自我修炼和自我实现,它无关乎外在,只求心悦诚服。  答谢辞  何源(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兴趣在中西古代音乐政制、西方音乐的古典传统。  陈广琛(左)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会讲师,目前正从事比较视域中古物收藏、思想史与文学叙事关系的博士论文研究。  能得到国内出版界、学界和读者的认可,应该归功于巴赫对于西方音乐世界的不朽贡献以及施韦泽对于巴赫精湛的诠释。巴赫生前无名卑微,一生以谦逊和虔敬的态度躬亲于他所执着的事业。施韦泽一生则可谓波澜壮阔,用他毕生的精力和宏瀚的生命热情,投入到人类和平与博爱的事业当中。巴赫对他而言,仅是早年磨砺品性和修养的注脚。  从巴赫对上帝的热情,到施韦泽对全人类的热情,这之间有一种理所当然但又充满奥妙的联系。施韦泽身体力行地指引出一个我们在全新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巴赫作品和精神的方向,即巴赫不仅仅是西方音乐的巴赫,基督教上帝的巴赫,而是一个带领人类走向精神整全,引导人类情感、文化、艺术、语言走向更高级的和谐的巴赫。翻译出版这部作品,将巴赫和施韦泽的思考带入中文世界,恰恰是这个方向上的一次尝试。在此感谢我的恩师刘小枫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社长倪为国老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工作推动我们共同的愿景不断迈向新的维度。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畅

敌基督

我认识的80后科幻硕士博士们

第一批科幻博士毕业 左一肖汉右一姜振宇5月30日,肖汉发了个朋友圈,大意是论文答辩通过,新中国第一批科幻博士诞生。另一位同期毕业的则是比他早一届的姜振宇,两人在2019年同时答辩博士论文,在发布的配图里有六位参与答辩的教师,当然还有致谢词里的大拿戴锦华,科幻博士这个稀缺的饽饽也堪称是多对一的郭靖式培养模式了。北师大2003年开始设立现当代文学硕士点,据主持者时任副教授的吴岩接受采访的数字是(少儿科普文学下的科幻方向)第一年招了三个,以后每年两个。 出于时间因素决定了科幻硕士从80后开始,从开设后的七年里,大家较为熟悉的就是贾立元,郭凯,任冬梅三人,三人也分别继续攻读了博士,分别是清华的比较文学(导师格非),上海交大的科学史(导师江晓原)和北师大现当代文学。其中笔者接触最早的是任冬梅,2010年六月开始由李广益牵头,幻通社参与了月度科幻资讯新闻简报newsletter的项目,实际上就是2009年–2010年PDF版幻想新刊(月报)的简化版的延续,当时由幻通社初选,任冬梅再编,然后由周华(Joel Martinsen),那檀·霭孙(Nathaniel Isaac)翻译成英文后来这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中断和停止,当时负责流程编辑的李广益组织学生后来在2015年又在公号四十二史里接棒这一工程,只是少了英文翻译版。2010年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在成都第一次举办华语科幻星云奖,黄河君也第一次见到了笔友任冬梅和在qq上有过交流的郭凯以及第二次见面的贾立元,第一次见是2007年科幻世界杂志举办的成都科幻大会,当时他的身份是作者飞氘,或者说小贾飞氘,这是他早期的笔名。印象里三个人都很沉默内向,这也是很多科幻迷的大众特征,除了聊科幻相关的话题,在其他交际上都显得有些拙言。↓任冬梅和贾立元前景当然是我们敬爱的范伟老师职业再后来,贾立元博士毕业后留清华成了助理教授,郭凯(宇镭)则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个走上科幻相关的职业,在未来局从事创作研究和出版相关的工作,得益于2009年开始担任川人版科幻年度选集副主编的实践,虽然当时名义上是担任主编吴岩的副手,实际上承担了约稿一把手的主要职责。2018年由张进步所在文化公司牵头编辑的一本科幻短篇集引发的刘慈欣等著风波暴露了科幻迷转化到职场人的一些问题,在出版业复杂的业态环境下,用爱发电的热情和纷乱的实际操作中,主导权和话语度的把持操控上,还有很多待经历的阶段。而任冬梅则在中科院的时政和媒体方向远离科幻了,转而研究起两岸关系和蔡英文,也只有少数人还记得她曾是第一二届星云奖评委了吧。最近一次的印象就是2018年四川作协《当代文坛》举办的一次新世纪科幻回顾的余热,而当时的主持人杨庆祥近两年来编了一系列的科幻集,算是一种巧妙的交集了。85后科幻博士新出炉的博士们有交集的则是肖汉,三年前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曾试探性地搞了一次影视摸底排查和影视奖,当时由黄河君,四川新华网的黄晓芸以及肖汉整理了一次21世纪的影视名单,虽然肖汉的研究方向跟三位硕士的时间段差不多偏向晚清民国的科幻,但他统计整理的名单要准确和全得多,日常泡图书馆的微信更新的经历和优秀的馆配史料资源显示出他比黄河君编辑出版专业背景更具备实践上的版本目录学和图书馆学的研究经历。而未曾谋面的微信好友,同样编辑出版专业打底的姜振宇,更多人知道的还有他和姜未禾极其稀有的圈内爱好者共同修成正果的爱情,比肖汉早一届的他常出现在媒体中的印象,更多是随吴岩到南方科技大学成立想象力研究中心后举办的一系列学术和科幻活动,每一次基本都有二姜的身影。科幻硕士博士的延伸话题则是伴随着吴岩转职南方科技大学,加上近几年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一系列会展论坛活动带来隐隐然的第四个科幻新都地位,此外新成立的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在影视协作平台领域的破冰和相关影视企业的长三角集中效应加重了魔都的权重和影响力,正式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极的格局——西边的成都–重庆在科幻世界杂志为核心的发表和出版领域的老牌重镇幻都,北京–天津的旧有文化出版中心和未来局微像等文化企业的进出口出版保持了帝都的北方中心地位。作为首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和首批科幻硕士博士的导师,曾经的科幻世界特约副总编,在这种格局的形成中起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连续作用,这是另一个重心南移话题了。

今之人也

跨专业上岸北大,这是我的考博故事

来源:考博圈 作者:洲洲本人普通二本,硕士北京211、985高校,本硕皆为英语专业,跨考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现已成功上岸。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仍旧充满了不真实感。回想自己从读研时期爱上学术,到备受挫折远走他国,再到重返故土奋力一搏。期间的各种心酸不易,真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机缘巧合地被北大中文系最知名的教授之一录取,深感自己幸运,也深叹功不唐捐。故而将我的考博经历和心路历程与还未上岸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愿各位能从中获取一二经验,早日圆梦。我是在读研期间接触到了现在从事的研究方向,那时便深深为之吸引,立下了深造的宏愿。因本人英语系出身,当时学院老师都鼓励我出国念书。谁知道在成功陶瓷,写完研究计划,得到老师的offer之后,我没能申请到奖学金。因家境普通,实在无法在经济上支持我完成学业,于是我只好放弃。参加了学校某项目远赴欧洲一年。期间学术梦想始终无法泯灭,于是毅然回国考博。北大中文系是我的夙愿,我现在的导师曾是我不敢企及的梦想。因此虽然心之所向,但是仍旧不敢冲动,考虑到诸多现实因素,还是稳妥的报考了我硕士学校的中文系,选择的专业是文艺学。因为之前便有雅思成绩,研究计划也是早已写好的,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报考了北大中文系。从去年九月至疫情前,我除了去旁听北大报考导师的课(每周3小时),便一直在复习文艺学。此时我已经算是半工半读,一边需要一定的收入保障生计,同时也抓紧时间复习,找导师。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我面见了报考的两所院校的老师,老师不会许诺什么(尤其是文科),只是说欢迎报考,鼓励好好复习。因为博士生考试没有参考书,我找到了自己报考的老师录取的博士,询问了一下他们当时看过的书,又买到了历年真题的回忆版(北大没有),以供参考。在这样知己知彼之后,我便安下心来全力投入复习。复习基本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专业课基础书目,尤其针对跨专业的我而言,硕士入学的参考书都需要重新阅读一遍,拎出该领域的研究架构和历史脉络。这一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月即可完成。在了解基础知识和学科架构之后,深入重点,反复阅读几本书(具体书目可以咨询心仪导师的博士生当年的备考书目),并且有条理有逻辑地做笔记。这一阶段相当于二轮复习,要深入,反复研读,做笔记是重中之重!博士考试不在知识点本身,而在于你的思辨、批驳和表达能力。所以二轮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串联,逻辑框架的搭建,更重要的是对大的理论和问题的整合性思考。这一阶段过后,是输出环节。博士生考试是表达能力的考核,需要谨记书面写作能力是考核一个博士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多写,多练,把思考化作笔尖的文章。试着自己给自己提问,并且让自己限时作答。这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一方面,它能让你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有些知识点记忆不深,有时逻辑不够清晰,理解不够到位等;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你练就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因为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表达,都将是博士生入学考核的关键。而如果是申请制的录取制度,研究计划和论文发表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我是转专业考试,所以本身没有并没有该领域的研究作品。此前在外语系成绩平平,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幸而今年北大的初试是以研究计划为考核标准,不参考背景,所以非常公平。研究计划的写作虽然大概只有三四字,但实则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独立思考。个人总结下来,研究计划的写作核心问题就在于发现一个好问题,即一个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老师在这个阶段考察的是你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问题的发现一定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拓展。这就使得文献阅读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大概确立研究对象之后,要快速检索相关文献,迅速筛查做出判断。再根据不同研究视角分类打包,按重要性标记阅读等等,都是做文献综述必不可少的技能。阅读之后记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批判性思考,最终以此形成自己的问题,设定自己的研究步骤。针对我的学科和报考导师而言,一个好的问题意识便是研究计划致胜的关键。而研究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阐述你的问题,并且详述该研究的意义和合理性,以此说服导师你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种种为考试所做准备都没能如我所愿的派上用场。但是深感功不唐捐,不管是比较文学还是文艺学,学习的方法、能力,以及学科本身便是相通的,这使得我在面临北大的面试机会时,能迅速重拾之前读过的书,写过的东西,快速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架构和历史发展,最终成功被北大录取!记得面试结束的时候,在场的诸位老师为我是英语系出身而研究了中国问题而吃惊,更没曾想我的哲学(文艺学)知识了解如此详实。因此印证了硕士导师曾说的,博士需要的是独立研究和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导师的首要考量,当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离成功便很近了!最后仍旧想给未上岸的准博士们说,其实无论如何备考,如何报考,愿大家坚持心中所爱,勇敢追梦。在我看来,对学术最真挚的爱,对报考专业的执念,对报考导师的认同和钦慕,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你要相信,只要不断走在进步的路上,最好的、最对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边。祝各位都得偿所愿。事事皆尽力,则好运常相伴!

上一当

2020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情况2018年的考研虽然考研已经结束了,但那种滋味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刹那,真心感觉所有坚持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既有梦想实现的开心,又有解脱于那些没日没夜的奋斗的日子。不由得就想起了一句话,我有一杯酒,足有慰风尘。我记得备考时正值暑假期间(当然我是从年前就准备的专业课),而且去年的天津夏天非常热,总是让人觉得心浮气躁,烦闷焦虑,学习上根本定不下心来,生活上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烦的我真的有那么一刻想甩开书本放弃考研,像那些不考研的同学一样去海边度假,去沙滩上享受日光浴,吹着海风,小生活多滋润啊,哪像现在这样坐在这活受罪。但是又狠不下心,想想自己的将来,哎,忍忍吧。但是现实仍然是静不下心来学习,一天的任务总是完不成,拖到半夜熬夜学习第二天起不来或者留到第二天却发现还是完不成越积越多,复习计划完全打乱,每天晚上担心得睡不着甚至进入一个死循环。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我焦虑的大病一场,我一度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后来得到了好多老师和学姐的帮助,也慢慢的将备考过程步入正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1)列出每日学习计划表可能你们也都有自己做的计划表,但是都比较粗浅,比如早上复习政治下午英语这样的。但是这种笼统的计划表常常让学习计划和目标不明朗,没有明确的约束力和可执行力。因此,计划表应该列得细一点,规定自己每天背多少页的知识和多少页的单词,明确任务,并将各个科目交叉进行复习免得产生复习疲劳。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划去,这样可以增加复习信心,可以看到自己一天天地在完成任务,有成就感的学习也不会过于枯燥,晚上睡觉前也不会因为对一天的学习没底而焦躁到无法入眠。(2)适当休息,养精蓄锐针对暑假白天困倦学不进去导致开夜车连累第二天学习的情况。建议学会适当分段休息。考研期间,比较建议中午午睡一会儿。一般建议20-30分钟,尽量不超过一个小时。适当的午睡可以提高下午学习的精神饱满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必熬夜学习。再者,就算偶尔没有完成任务熬夜了,午睡能帮你第二天早上仍然按时起床,不会睡懒觉拖延任务,可谓一举两得。(偷偷告诉你:我经常在晚上6点眯15分钟,晚上背书精神儿倍好。)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可以轻松备考,直取目标院校。加油!1.1 北师大专业目录关于北师大文学院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个专业的专业目录,大家先看一下考试科目: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两门专业课所用的参考书:(723)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教出版社(4本)最新版。(2)《新中国文学史》, 张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其它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2)《中国文学史》,袁世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参考书目:(1)《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2)《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3)《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王向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外国文学史,也就是西方文学史,相对于其他院校来讲,北师的外国文学史还有有些深度的,我当时研究过南开的古代文学,因为南开的文学基础是四选三,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理论、西方文学里面四选三,,而且西方文学算是比较基础,但是相比之下,北师的外国文学相对要深刻一点,不仅名词解释很细致,而且会考察到具体的作品,这就要求大家在读书的时候,适当了解重点时期的作家作品,最好是融会贯通。1.2 北师大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上表是我能在网上查到的最新的北师大文学系的报录比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虽然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每年仍有不少人报考这个专业,但是通过率还算可以,报录比也相对很高。1.3 北师大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介绍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代码050108)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 1、博士生 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全面深入地掌握中外文学、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熟悉重要的著作文本,特别要精通一门以上的外语和一国以上的外国文学,能够熟练地从事外国文学作品及外国学术著作的阅读与翻译;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很好的科研实力,能够独立地进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的写作;思想作风优良,学风端正,能够胜任高等学校、高级科研部门有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习年限为三年。 2、硕士生 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全面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的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作品及文献资料。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够胜任高校、文化科研等单位的工作需要,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学习年限为三年。 二、专业研究方向及研究生导师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硕士生 总学分41分,其中:公共学位课3门9学分,学位基础课5门15学分,学位专业课2门6学分,专业选修课3门6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2、博士生 公共学位课2门,学位专业课2门,前沿讲座(含讨论班)3次。四、前沿讲座(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邀请校内外、国内外的同行专家教授举办讲座或主题报告,报告本学科的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及最新信息。报告前预先公布报告人及报告题目。要求博士生听取讲座或报告,参加讨论。并随后向导师提交对主题报告或讲座的局面评论及相关的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博士生在学期间参与上述的前沿讲座或主题报告,应不少于三次。 硕士生在学期间也须参加上述讲座、报告及讨论。不少于两次。 五、培养与考核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与中期筛选的基本要求 在研究生院和系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中期筛选,一般在基本修守基础课和选修课之后进行,通常在第四学期前6周内。由本教研室导师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将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重点是科研能力。考核小组主要听取和审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按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有争议者,将提交中国语言文学学位分会仲裁。学位课程应达到研究生院的规定标准,否则应中止学习。2、博士生培养与考核方式 博士生一般在第一学年集中进行课程学习。在第三学期前6周,进行中期考核。由博士指导小组组成中期考核小组。考核内容:一、检查博士课程的学习情况;二、检查博士生入学以来的科研情况(发表的论文等);三、重点听取和审查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对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等环节提出质问、建议、并请博士生答辩。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撰写,否则将中止学习。中期考核出现争议时,将提交中国语言文学学位分会讨论仲裁。六、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1、博士生 具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具有古今中外文学史、文化史的广阔的知识结构,熟练运用中外文资料,全面深入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学术前沿的状况,对学术动向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判断力。能够独立进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科研写作。在学期间,要有学术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要按照培养方案,分阶段地写论文开题报告和高质量博士论文。应能承担或参与有关科研课题的策划、申报和研究工作。应能参加或参与组织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讨论,发表独立见解。应能为本科生、硕士生举办学术讲座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参与基础课教学或独立承担选修课,并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硕士生 全面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情况,关注学术动态,能够熟练地查找、检索和运用图书文献,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并熟悉该语种的文献资料状况。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和符合标准的学位论文。能够进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领域的科研写作。在学期间,要有学术论文发表。能够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并参与学术讨论。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实习等各项环节的实践活动。 七、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1、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的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查阅与选题有关的中外文资料,了解究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该有重要的理论的、学术的或现实的价值,有相当的研究难度,有独立学术见解和独到发现,能够填补某研究领域的空白。选题基本确定后,要提交书面的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上由博士生陈述、答辩,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博士论文必须由博士生本人完成,资料准备和写作时间不少于两学年,直接写作时间不少于三个学期。提交答辩的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8万字,正文前要有目录和前言。正文后要附注释、中外文参考文献等。论文有关章节应能在学术刊物、特别是有关权威刊物上发表。整篇论文经过修改整理后,应达到公开出版的水平。2、硕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的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查阅与选题有关的中外文资料,了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硕士论文应该有一定的理论的价值或实践的价值,有一定的研究难度,有独立的学术见解。言之有物,行文流畅,结构严谨。选题基本确定后,要提交书面的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上由硕士生陈述、答辩,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查通过。硕士论文必须由硕士本人完成,资料准备和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学年。提交答辩的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正文后要附注释、中外文参考文献等。硕士论文答辩后,经修改整理,应达到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水平。八、主要参考书和期刊目录1比较文学陈惇等主编必读2比较文学研究资料陈惇、刘象愚编必读3钱钟书论学文选(六卷)花城出版社必读4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必读5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必读6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三卷)郭延礼必读7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杨 义必读8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马良春等主编必读9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六册)勃兰兑斯必读10英国文学简史艾弗·埃文斯必读11美国文学简史董衡巽等必读12法国文学史(三册)柳鸣九等必读13俄国文学史曹靖华等编必读14东方文学史(上、下)季羡林主编必读15韩国文学史(韩)赵润济必读16日本文学史西乡信纲必读17现代日本文学史吉田精一必读18中外比较文学史1898-1949范伯群等主编必读19走向世界文学曾逸主编必读20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唐正序等主编必读21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严绍璗等必读22中日近代文学关系史稿王晓平必读23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王向远必读24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陈建华必读25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必读26中国文学在英国张 弘必读27外国文学评论(季刊)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必读28文学遗产(季刊)社科院文学所必读2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季刊)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必读30国外文学(季刊)北京大学必读31中国比较文学(季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必读1.4 北师大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初试科目解析相信大家看到我之前所列的专业课书籍的时候心里已经有数了,这所有的参考书其实是对应着两个科目、四门内容:第一个科目是中国文学史(150分),其中古代文学部分和现当代文学部分各占75分,对应的六本书是中国文学史(古代)四本(袁行需)、中国现代文学(刘勇邹红)、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古代文学四本书共占75分,考试命题会平均分布在各个朝代的文学,因此考生对这四本书用力要均等,不可偏废(最近几年明显是先秦和唐宋出题概率大一些)。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合起来占75分,但这两本书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两者的分值并不一样,比较重视现代文学,现代文学要占到50分左右,而当代文学占20一-30分,指定的现代文学史是北师大自己的教材,有其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着力点,因此在现代文学史复习时一定要以这本书为主,特别是第一遍看书时要将整本书的框架和知识点一一整理,因为就这一本书就占到50左右,可见其考点的密集度很大。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是一本框架性、具有拔高性质的书,用语其为精炼,因此只能提供一个考试的范围,而且当代文学史覆盖面广但出题少,不易把握重点,最好的办法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全面了解这本演书里都提到了哪些点、构建起连续的当代文学史框架,然后在今后几轮的复习中,如果学有余力根据情况我会推荐给你们更适合背诵知识的书。第二个科目是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总分150分。其中文艺理论部分占75分,对应的书是《文学理论教程》(约占50分)和《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约占20分或稍多);《文学理论教程》(2008年版)较以前的版本倣了一些改动,这本书有个特点,它是利用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框架,致力于将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综合打通,所以它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信息量非常的大,古今中外都包含在内,因此要认真研读这本书,细节也不可放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内容虽多,但是考试分值较少,不过命题点依旧很难把握,建议多读书几遍,复习时抓住大的脉落和重要知识点,前期打好基础,后期牵一发而动全身,主要复习。外国文学史部分占75分,对应三本书:《外国文学史(欧美巻)》(约占50分)、《东方文学史通论》和《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这两本合起来占20-30分)。从分值来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无疑是复习的重点,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到,读书至少要在两遍以上,好在相对于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著作显得没有那么多;而对于《新论》和《东方》这两本书以简答题把形式握一些重要内容、将名词解释整理一下记忆即可,但是记住,千万不要抱着划重点的心思去看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分数不算多,但是同志们依旧要细致的去读书、体会。总之,大家在复习时最好采用搭框架、之后往里填内容的点式记忆方法。希望上面的书籍攻略能对你专业课的复习有所帮助,当然其他科目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继续问我。

轮回

保研经验:无发表论文,六级不高,我是怎么去到人大比较文学的

笔者简介本科:普通211专业:汉语言文学绩点:3.85排名:1/160四六级:478/523最终去向:中国人民大学获奖情况:校级奖学金两次科研:一个小小的校级项目,主要是写论文,质量不高,未发表预推免:参加4所,通过3所——苏大,上外,人大写在前面在保研之前,我其实很没有信心,夏令营和预推免都是海投,只要是比本科学校稍微好一些的学校都投了,后来的经历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你会发现你的时间根本规划不好,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填表格,没有时间复习,面试时间也总是撞车。我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在这里想用自己的经历给大家的保研之路带来一些启发。我的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它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学科,有点像是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理论+其它学科(哲学、美学、人类学等)的部分理论,很庞杂,所以要准备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基础知识、专著阅读、学科前沿动态等都是需要注意的。保研的准备一、 排名。排名是第一重要的,它是你专业能力的硬证明。有些非常棒的985高校可能只会要学校的第一名,所以,在最后一个学期,一定要好好地提升成绩,保住排名!二、 材料。现在疫情原因闲在家中的保研er们,材料可以准备起来了。主要是个人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中英文自我介绍等。提前写好,然后过几天一遍一遍地去修改它们,我当时有看“保研派”等一些公众号,会有所启发——“原来这一点写得不太合适,快去改”。三、 院校层次划分。早早地确定你的心仪院校,保底院校,还有努力就能上的比较稳的院校。一个层次不要选择太多,2、3个就好。然后去看看网上有没有以往的经验贴,做到心里有谱。四、 复习。现在大家时间应该会相对充裕,这是复习的好时机,把大一大二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翻一两遍,再找到心仪专业的教科书和专著,开始读,一定要做笔记!到时候笔试面试之前再翻一翻,比临阵磨枪好太多了。保研进行时当你开始收到入营通知、面试通知时,注意: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海投,按照我们之前做的院校划分,每个层次选择一到两个院校去参加。这时距离面试一般还有一些时间,我们要根据院校特征来准备面试,以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为例,有些学校重视理论研究,有些学校重视比较文学的基础知识(如上外),有些学校重视文本的鉴赏能力、文学理论体系和写作能力(如人大),那么这时根据你的简历,预测面试问题,在相关方面重点准备,比如喜欢的书,理论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等。可以让同学根据你的简历提问题,提前适应面试的场景。我们会坐很久的车来到高校,在车上的时候好好地准备下你的中英自我介绍,再看一遍预测的面试题,告诉自己要放轻松,尽力而为,回答得有条理,有礼貌,一切自会水到渠成。回答问题一定要大声,我有一次面试的时候就因为声音太小,被老师指出来听不清,那场面试也失败了。一些小Tips有学妹问我要不要联系导师,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的学姐,我没有联系导师。对于中文而言,我认为如果你对一个老师特别感兴趣,读过他的大部分著作和论文,也非常想上这个学校,选他作导师,那么你可以联系他;但如果你仅仅是想要增加你面试时的好感度,对老师本身并不太了解,那就不要联系,凭实力说话。一方面,有些老师不喜欢这种方式,不了解他的研究贸然打扰,这样反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文科不同于理工科,有些理工科保研后就到导师实验室去了,但文科一般是入学后再选导师的。关于发表论文对保研的影响大不大。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自己没有发表论文,但是我将我自己写过的还可以的论文打印下来,在面试的时候呈给老师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你的论文发表了但质量不高,它也不会有太大作用,如果你的论文没有发表,但老师随意浏览一下觉得还可以,这也会为你的整体加分。最后一点,就是要重视英语口语的练习,除了背英语自我介绍,相关的英语词汇、基础句型也要复习起来,人大的英语面试采用抽题制,题目很随意,用英语回答,有一分钟思考时间,这需要你有很好的英语积累,我也是因为有复习英语句型和词汇,才没有太磕巴。总的来说,保研是一场关于实力与心态的战役,复习好专业知识,弄明白未来想要的研究方向,有选择地参加面试,心态放平,你就一定可以!

大桥下

回忆侯维瑞教授|吴其尧

侯老师和他的四名博士生,自左至右:本文作者,薛浩,侯老师,何伟文,张和龙。过了五十岁之后,常常会想起过去的人和事,这也许是人之常情。白天想到这些人和事,晚上就会梦见他们。我从来不失眠,也很少做梦;可是最近一入睡就会做梦,梦见我的父母,我的老师,还有不同时期的同学和朋友。而我的博士生导师侯维瑞教授则几乎天天都会梦到,每次梦醒之后,总会感到惊奇: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历历如在目前,侯先生的音容笑貌竟会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详细!先生不时入梦来,莫非跟我近来一直在阅读先生著译的书籍有关?还是在提醒我疫情期间禁足在家须不忘多读书勤写作?侯先生招过的博士生数量不多,加在一起不过十来人。我能忝列先生门墙,与有荣焉。而我可以说是先生所招学生中唯一从入学到毕业全程跟随他的学生,按古人说法,整整三年得以从先生游。在我之前和之后入学的同门正好碰上侯先生不在国内,我同一届的何伟文师姐(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就读期间怀孕生子离开过一段时间。不过,我虽是侯先生全程参与培养的学生,却也是他所有弟子中最没有出息的,每念及此,心中不免惭愧不已。侯先生是教育部批准的博导,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据先生生前告知,他招收的第一个博士是原杭州大学的教师潘大安教授(现供职于美国一所大学,大概也到了退休年龄了)。我是1995年开始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的博士学位的,当时先生刚从国外回来不久,我还不认识先生,只读过他撰写的两部专著《现代英国小说史》(我国著名的英语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佐良先生生前对侯先生这部著作十分欣赏,曾在多个不同场合跟多人提及,说此书对读者了解现代英国小说助益良多)、《英语语体》和一部译著《华盛顿广场》,还有发表在各大学术刊物上、用英语撰写的文章,但对他精深的学问却是心仪已久了。我之决定报考博士,是在我的硕士导师、英美戏剧研究专家汪义群教授的鼓励下才下定决心的。我硕士毕业留校,与汪义群教授成了上外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同事。与侯先生的第一次见面还是汪老师亲自带我去的,也是汪老师替我介绍情况、说明我继续深造的理由等,也许是汪老师说了我许多好话,他的溢美之词给侯先生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侯先生竟一口答应,同意我报考他的博士生。报名时要提交硕士论文和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侯先生仔细阅读了我的硕士论文(硕士论文后来退还本人,我看到页边空白处有大量的评论和批注,均出自先生手笔)《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意识》,以及我1994年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和《中国比较文学》上的两篇论文,还有发表在《外国文艺》上的译作。之后,先生约我见了一面。先是讲了一番鼓励的话,随后话锋一转提醒我说:做学问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要做到心无旁骛。他让我回去好好准备,多练习英文写作。我这时大胆地向先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怕二外考试通不过。他便问我二外学的是什么,我回答说大学期间学过两年的日语,研究生期间学过一年法语,但两门外语都只是懂点皮毛,经不起考试。先生略为沉思了一下,说道:你先好好准备,到时再看情况吧。这个情况就是我二外差了几分没有及格,侯先生得知后专门去研究生部说明原因,最终让我顺利地获得入学资格。我入学后,侯先生不辞辛劳,凭借一己之力为我们开设了三门课:《现代英国小说》《20世纪西方文论》和《英美短篇小说欣赏》。每次上课师生互动频繁,先生讲课的风采至今记忆犹新,语言的流利和精准令我啧啧称奇也自叹不如。课经常是从早上八点钟一直上到中午十二点钟,课后去食堂用餐,饭菜都已凉了,而且也所剩不多。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觉得苦和累,反而乐在其中。我博士毕业后即给全校的本科生开设了《20世纪西方文艺流派和文艺思潮》的通识课,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侯先生在我读博期间的悉心传授。而其中的《英美短篇小说欣赏》一课于我助益尤大,侯先生每讲完一篇短篇小说就要求我翻译成中文,并写一篇赏析文章。译文由先生详加修改润色,直到他满意为止。接着他建议我向各大学术刊物投稿。我陆续投了四篇译文和评论文章,分别发表在《外国文学》《名作欣赏》和《译林》等杂志上,也由此而结识了这些杂志的编辑,后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可以说,这是侯先生手把手教会了我翻译和写作,引导我走上了从事翻译和研究的学术之路。非但如此,侯先生发现我是可造之材后,不遗余力地推荐我为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南京译林出版社翻译英美长篇小说。我走上文学翻译之路,侯先生作为导师就是引路人。为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侯先生还出面邀请了上外其他语种的文学教授给我们讲授各个国家的作家作品。受邀给我们讲课的有:德语的余匡复教授、法语的陆楼法教授、俄语的冯玉律教授、西班牙语的施永龄教授、意大利语的张世华教授等,这些教授都学有所长,讲课都十分生动,是上外师资力量的一时之选。这系列讲座使我受益无穷,老师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令我永生难忘。一年半的课程结束了,随后是论文撰写阶段。首先是论文选题,侯先生要求我们选题前大量阅读原著,我是在阅读了大批英国二战后的小说之后确定研究战后英国的“愤怒的青年”作家作品的。我记得,小说原著和相关的研究资料都是侯先生借给我的。他之前为了准备撰写《当代英国小说研究》在国外期间收集了大量资料,据他自己讲,他回国时通过海运带回了四十多箱书籍。有了这些书籍和资料,我很快就拟定了论文的大纲,经过与侯先生几番修改,最后动笔撰写。撰写过程中,侯先生要求我写完一章即送给他看一章,一章内容往返几回才最终写定。论文全部完稿后,先生又让我修改了三遍,这些修改稿上都有先生的批注,有的批注下语颇为严厉,nonsense(胡言乱语)是先生常用的批语。我现在自己做了导师,但从来不敢在学生论文上下这样的批语。我也问过学生,如果我也有类似的批语他们会觉得怎么样,他们大多回答难以接受。但这一撰写论文的过程,不仅使我的英文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中也让我领略了侯先生地道准确的英文表达水平。那时答辩前论文需要经过十位专家评审通过,再由其中的五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我的五位答辩老师分别来自复旦和华东师大,其中有去年刚刚过世的《三国演义》的英译者虞苏美教授。近三个小时的答辩总算顺利通过,结束后侯先生又把我叫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说,博士论文只能算是学术生涯的开始,之后要对英美文学作深入的研究。他要我撰写《英国小说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同时严肃地告诫我不能依赖导师,要开展独立的学术研究。他鼓励我申报课题,我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庞德与中国文化》就是在他的鼓励、设计和推荐下申报成功的。正当我全力投入课题研究和撰写、想要不时请益之际,侯先生不幸罹患恶疾,最后终于不治、离我们而去。我失去了一位学术上的导师,也失去了一位经常给我在生活上以指导的长辈。侯先生的不幸去世,留给了我巨大的悲伤和无尽的思念。以上所述,是我零星想到的,像梦境般不成系统,却也反映了侯先生作为导师教书育人的诸多优点,值得我们今天做导师的学习和继承。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像侯先生这样的导师。作者|吴其尧编辑丨Jessie

其长如辕

线上读书会|刘擎:在高风险的时代重思“信任”

中国的经学诠释学与德国的中国文学塑造时间:9月11日(周五)14:00-17:00地点:腾讯会议(ID:522972029,密码:911911)嘉宾: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范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等国际比较文学跨学科论坛,两位主讲人将分别做题为“从形而上学到存在论:论汉语学界对西方诠释学的误读”、“从主体的阐释到系统的阐释:以德国的中国文学塑造为例”的主题发言,并在结束后进行圆桌讨论。用方法表达思想:历史书写的可能性时间:9月11日(周五)19:00地点:腾讯会议(ID:785107596)嘉宾:王笛(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在中国的史学传统里,有过很多历史书写的原则和理念,但是没有可以被明确归入今天所说的“方法”“视角”(尤其是西方史学所讲的这些概念)一类的东西。那么,这究竟是学科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是在学术全球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我们迫不得已接受外来理念的结果?如果说传统史学在上述方向“缺失”的环境下,已然发展到了高峰,那就带来一个逻辑上必须要回应的问题——方法到底重要么?或者说,方法有多重要?社科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联合新京报·文化客厅策划鸣沙史学嘉年华,邀请到12位学者,为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第一届主题为“历史学家的取景框——数字·概念·生活”,9月11-25日每周五晚在线播出。第一场有王笛、杨念群、章清、胡恒四位学者参与,主题为“用方法表达思想:历史书写的可能性”。从失序到有序:生命的逻辑与社会秩序重构时间:9月11日(周五)19:00地点:腾讯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ive/9592485332802386262)主讲人:白书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六七年前,白书农教授在梳理自己数十年植物研究中所领悟的生命的道理时,发现可以用“生命的逻辑”来加以概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表述与后来读到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Francois Jacob初版于1970年的一部遗传学史著作The Logic of Life标题不谋而合。该书中所创的“整合子”一词特别准确地表达了讲者想要表达的作为生命系统原点的“活”的过程的基本特点。作为“叩问生命”系列讲座的首讲,白老师希望从对生命系统本质的研究与思考中,提出对社会秩序重构的新视角。同时传递一种新理念,即对生命系统的认知与解读,其意义已不再只是为人类获取生存资源(农)和保障自身健康(医)提供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客观界定人类自身的起点与行为规范的是非标准提供终极依据。《论语译注》何以叫好又叫座?时间:9月11日(周五)19:30地点:i中华书局小程序、微赞直播、微博直播、百家号直播、抖音、哔哩哔哩主讲人:朱立峰(中华书局哲学编辑室副主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自1958出版以来,畅销六十多年。其中,仅仅《论语译注(简体字本)》的销量,马上就要突破250万册大关。杨伯峻先生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本经久不衰的经典?它的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场讲座将为大家一一道来。与王船山一起做哲学时间:9月11日(周五)20:00-22:00地点:哔哩哔哩·做伦理学主讲人: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船山碰到了一个孝道难题。人是父母所生,我们孝敬父母。人是天地所生,我们以乾为父、以坤为母。然而,人既是天地所生,而生身父母只不过是天地“所禅之几”,只具有过渡的性质。如此,一个人完全可以、甚至应该抛弃生身父母而只认天地为父母。这显然有悖于常识意义上的孝亲之道。我们追随船山一起思考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将感受到道德的超人伦之维,一个在现代道德中缺失的维度。故事照亮黑暗——《证言》新书分享会时间:9月12日(周六)14:00-15:00地点:新浪微博直播、凤凰读书直播嘉宾:走走(作家)、杨懿晶(图书编辑)2019年,“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凭借《证言》再度摘获布克奖。这部作品是现已成为全球现象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的续篇,通过三个不同的女性角色各自的经历和视角,拨开前作留下的重重迷雾,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 上海译文出版社将于9月12日下午举办《证言》新书发布活动。作家走走将与本书责编杨懿晶一同解读这部全球瞩目的作品。经学与天下秩序的理念时间:9月12日(周六)15:00-17:30地点:腾讯会议主讲人:陈壁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古典研究”系列讲座第四讲,邀请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壁生,谈经学与天下秩序的理念。参体同构:《红楼》中赋与赋写《红楼》时间:9月13日(周日)15:00-17:30地点:腾讯会议主讲人:王思豪(澳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古典研究”系列讲座第五讲,邀请澳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思豪主讲《红楼梦》。想象亚洲的轮廓——17至18世纪的国家、地图与空间表达时间:9月14日(周一)19:00地点:腾讯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Br0Tz1mW5vnW)主讲人:宋念申(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历史系副教授)“亚洲”不是地理描述,而是一种身份描述。这个身份最早由欧洲人命名,但这个身份的完成则不是在欧洲,而是欧洲人与非欧洲社会在长期、复杂的相遇、交往和碰撞中形成的。在今天的知识体系中,“亚洲”经常被自然化为一个地理概念,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地图中的亚洲大陆以及由各种边界塑型的亚洲国家。那么,亚洲,特别是我们所处身的中国,是如何在本地和欧洲地图上呈现的呢?我们必须回到“地理大发现”所展开的17到18世纪,看到东西方地理思想和空间表达,是如何相互吸纳、借鉴、塑造的。不但要了解亚洲/中国是如何“被呈现”在早期欧洲地图上的,也要了解在全球化早期,本土作者是如何自我呈现的;不但要关注空间的视觉表达,更要反思这种视觉表达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探讨17至18世纪地图中的亚洲与中国,就是探讨“现代”历史中一种身份的形成。个体改造与乌托邦:斯金纳的技治术时间:9月15日(周二)18:00地点:腾讯会议主讲人: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的星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前沿讲座系列·2020”第二讲,邀请哲学院副教授刘永谋,为大家主讲个体改造与乌托邦——斯金纳的技治术。宋元明时期的陕西:秦晖作品《王气黯然:宋元明陕西史》读书会时间:9月15日(周二)19:00-21:00地点:新浪微博直播·新京报书评周刊、快手、抖音等嘉宾: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在新书《王气黯然:宋元明陕西史》的序言里写道:“我写宋元明的陕西, 其实也是把陕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来写的, 其内容表达了我的不少自有观点, 和我同时期发表的其他一些著作也有着逻辑上的联系。”9月15日,秦晖将带着新书做客新京报文化客厅,与诸位嘉宾一起,为大家分享宋元明时期的陕西。附:线下活动预告北京|四位传奇女,一部春秋史——“春秋名姝”系列丛书分享会暨《文姜传》新书发布时间:9月12日(周六)18:00-20:00地点: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5号长安商场二楼稻诚及所书店嘉宾:徐可(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兴安(作家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柳岸(作家)“春秋名姝”是作家柳岸创作的系列丛书,已出版《公子桃花》、《夏姬传》。本周六下午,柳岸将为读者带来这一系列的最新作品《文姜传》。北京|张渔《丹青如渔》新书签售会时间:9月13日(周日)14:30地点: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10号老佛爷百货B1钟书阁主讲人:张渔(跨界艺术家)张艺兴的专辑《饕餮》封面、电影《流浪地球》的海报、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片头原画……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出自张渔之手,而这一切都会收录在她的最新画集——《丹青如渔——张渔水墨画集》中。9月13日,钟书阁北京老佛爷店,跨界艺术家张渔为大家带来《丹青如渔—张渔水墨画集》新书签售分享会。上海|在高风险的时代重思“信任”时间:9月11日(周五)19:00-21:00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上海浦东图书馆·融书房主讲人: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全球化的发展与新技术文明的兴起,人口、物质与信息的高度流动,让我们身处复杂互动的社会网络之中。无论私人生活还是公共事务,都对信任提出了更高更多的需求。然而在一个高风险的时代,信任是困难的,因而也是稀缺的。这构成一种悖论性的境遇,要求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什么是信任”以及“如何才能信任”等问题。本周五,陆家嘴读书会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刘擎,与读者在多重视野中探讨有关信任的问题,包括信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做事与做人的信任,私人领域(亲密关系、友谊和伙伴关系)与公共领域(职业环境,社会合作与政治事务)中的信任,以及与此相关的盲信、失信、背叛与失望等现象,从而理解信任的认知、道德、心理与社会的多种维度。上海|人工智能的艺术形象——剧本朗读分享会时间:9月11日(周五)19:30-21:00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主讲人:文琛(照明娱乐电影顾问)当人工智能与人类如出一辙,甚至超越人类之时,人类将面对各种难解的伦理困境。而用想象力创造出这种困境,并让主角在真真假假的辩题中迷惘,则是菲利普·迪克作品的魅力所在。9月11日晚,我们将邀请照明娱乐电影顾问文琛,和大家一起朗读并解读科幻经典作品《银翼杀手》剧本及其原著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上海|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时间:9月12日(周六)14:00-15:30地点:松江区广富林路3088弄7栋22号朵云书院二楼云间雅舍主讲人:郭骥(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说到海派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石库门?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月份牌广告画?凸显女性曲线的海派旗袍?精致的本帮菜?9月12日,《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作者、历史学博士郭骥将做客云间读书会,与大家分享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上海|西渡诗歌朗读交流会时间:9月12日(周六)14:30-16:30地点: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民生现代美术馆主讲人:西渡(诗人)“诗歌来到美术馆”第66期活动邀请的诗人西渡,是一位拥有综合写作能力的诗人。西渡的诗美好、纯净、精致、朴素,他认为诗是现实和幻象的结合,爱是诗和世界联系的方式,诗是诗人写给世界的情书,是保持经验的现实性的最佳方式,我思,我信,我爱是诗人的条件。作为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心声,诗歌是我们的灵魂的袒露,一切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烦恼、恐惧、不安在诗歌写作中都会完全消失,代之以一种难言的自由和幸福感。近十年来,西渡的诗相对以往更为素朴、明朗,也越来越多聚焦一些相对稳定的文学主题,如人性与自然、对生活本然的自由和幸福的理解等,但内在包含了不同的面向和丰富层次。上海|鲁迅与记忆的承诺(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的自然时间:9月12日(周六)15:00-16:30地点:虹口区横浜路35弄景云里13号景云书房暨鲁迅与文化名人陈列馆嘉宾:郑桂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从家乡离开,到南京、日本学习,然后回国教书,颠沛流离,艰难困顿;再回到故乡,它和记忆中不一样了,失去了原有的纯真、热情和生命力。到底是鲁迅变了?故乡变了?抑或这整个社会变了?9月12日【鲁迅的七堂语文课】第一期第三讲,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桂华及其备课团队(许佳家、王韫豪、张倩芸、张苗)带来一场精彩的教研活动:鲁迅与记忆的承诺(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的自然。我们还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本场活动。上海|艺术和身体之间:悖论还是真相?——《竹不如肉》分享会时间:9月13日(周日)14:00-16:00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海上文薮嘉宾: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和写作者)、btr(作家、译者)、索马里(图书编辑)从古埃及的《纳芙蒂蒂王后胸像》、古雅典的《握手言别》雕像、古罗马的《忧郁的罗马人》雕像,到中世纪的《夫人与独角兽》壁毯、文艺复兴时期的耶稣造像和艺术审查,再到现代的西尔维娅·斯莱的女性主义画作……艺术史研究者张宇凌在《竹不如肉》中,选取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些名作,透过作品解读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艺术是揭示了身体真相?还是创造了身体的幻象?在身体政治中,艺术扮演了何种角色?在视觉体制里,身体又有哪样的功能?女性身体如何在古希腊的男性妄想系统中自洽……9月13日下午,张宇凌、btr和索马里将来到朵云书院旗舰店,探讨、解答这些问题。杭州|艺术中的身体和亲密关系——《竹不如肉》新书分享会时间:9月12日(周六)14:00-16:00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B201单向空间1F嘉宾: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和写作者)、蒯乐昊(艺术评论人)9月12日,《竹不如肉》作者、艺术史研究者张宇凌,《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艺术评论人蒯乐昊将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和我们一起从亲密关系这个第三新视角,来看看艺术史、身体、权力和个体。杭州|美国世纪的终结与百年未有变局时间:9月12日(周六)15:00-16:30地点:滨江区江南大道228号星光国际广场4幢205号钟书阁主讲人:白钢(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美国世纪的终结这一观点,从最初的应者寥寥乃至被视作异想天开,到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保持基本现实感的群体所接受。而新的世界体系的形态以及中国在其中地位与作用,却依然保持巨大的不确定性。9月12日,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白钢将做客钟书阁杭州店,与读者共同探讨“美国世纪的终结与百年未有变局”。杭州|百岁人生和错配疾病——王立铭《笑到最后》新书分享会时间:9月13日(周日)14:30-16:30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B201单向空间1F主讲人: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人生如逆旅,想要在漫长的征途中笑到最后、笑得最好,必须得有好的身体作为保障。9月13号,王立铭老师带着错配疾病的这些疑问,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一一为您解答,聊一聊这本书里五大现代疾病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是一种怎么样的联系。南京|千里金陵音——南京话的源与流时间:9月12日(周六)15:00-17:30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嘉宾:郑子宁(语言学达人)、钦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译者)语言学达人郑子宁老师携新作《东言西语》 做客南京先锋书店,现场聊一聊生活中的语言学常识,说说南京话的源流。南京|张枣关于现代诗的空白练习——《现代性的追寻》新书分享会时间:9月13日(周日)15:00-17:00地点:鼓楼区金银街8号万象书坊主讲人:颜炼军(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海鹏(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诗人张枣至今还有一部著作一直未出版,就是这部《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它是张枣留学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近由学者亚思明翻译而来。本周日,万象书坊联合四川文艺出版社,邀请颜炼军与李海鹏两位学者,围绕张枣的《现代性的追寻》,做一次主题沙龙。南京|文学四重奏在南京时间:9月13日(周日)19:00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嘉宾: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立杆(诗人、小说家)、杨全强(诗人、出版人)、钦文(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师、译者)四本书,四个人,90分钟。围绕文字,碰撞思想。9月13日,翻译家黄荭、作家刘立杆、出版人杨全强、日耳曼学者钦文,将分别就赖内 · 玛利亚 ·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贝托尔特 · 布莱希特《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西格弗里德 · 温赛德《作家和出版人》与沃尔夫冈 · 博歇尔特《夜里老鼠们要睡觉》四部经典著作展开讨论,于先锋书店和读者共同分享这场“文学四重奏”。成都|《影子武士》里的战国时代时间:9月12日(周六)14:30-16:30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寻麓书馆主讲人:布彦隆之(历史学者)从黑泽明的电影《影子武士》作为切入点,分享何为“战国时代”,武田家的历程与后世影响,长筱会战中的火器集中运用以及黑泽明对战国时代的刻画。成都|欢迎来到苑子文的童话世界——苑子文《小王子》新书签售会时间:9月12日(周六)15:00-17:00地点:金牛区花照壁西顺街399号龙湖成都西宸天街L1-3号中庭言几又·方寸嘉宾:苑子文(畅销书作家)、苑子豪(畅销书作家)苑子文、苑子豪带你走进B612星球!名著《小王子》曾温暖治愈无数人,青年作家苑子文首部译作成都签售会,苑子豪也将亲临助阵!成都|生命哲学:从柏拉图式的爱到苏格拉底之死时间:9月13日(周日)14:30-16:30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寻麓书馆主讲人:梁中和(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议题,比如特别关切的“爱”“美”与“死亡”。没有任何一个学科能够完全述说“爱”、“美”与“死亡”的蕴意,因此寻麓书馆9-10月将邀请五个领域的专家,特别设计了跨学科的《生命议题:爱、美与死亡》系列讲座,不光从传统的哲学视角,而且从政治、经济、社会学、信息技术等方面,全面透视生命中这三个议题。第一讲邀请四川大学哲学系梁中和教授,从哲学视角谈爱、美与死亡。(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桓谭

记忆深处的冯铁教授

2017年11月4日,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授冯铁(Raoul David Findeisen)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次日清晨,消息传来,同人们莫不深表痛惜。直至数天之后的今天,相信仍有许多他的同事、朋友、学生和我一样,可能不愿意相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冯铁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提供)但回想起来,我和冯铁教授,也只见过几次面。每一次似乎都匆匆忙忙,都是在一起抽烟、闲聊,顺便谈谈学问而已。当然,这里的“顺便谈谈”,乃是形容谈话气氛的愉快、轻松,其实不过仍是我向这位前辈学者求教。这些或长或短的谈话,除了给予我学问、思想上的启迪,他那种属于北欧人特有的简单、自然、本真的气质,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秋天,秋高气爽,并见蓝天白云,是时,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第三次中国现代作家手稿研究会议,冯教授携妻子魏艾悟博士同来参加,其另一来自瑞士的友人也受邀出席。冯教授的这位友人,其貌不扬,但听完报告才知道真不简单。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只用心做一件事,就是建置瑞士一大作家的手稿数据库。当日会上,其仔细演示各种珍稀资料,详为说明其设计、考虑,俨然蔚为大观。而冯教授发表的论文,则是有关周作人译、鲁迅校《神盖记》译稿的一篇专论,虽然未能全部写完,但及其主体部分来看,和王锡荣先生此前关于此一手稿的研究互为补充,适可构成对这篇早期周氏昆仲合译手稿之研究的重要贡献,当时也曾有热烈讨论。会后某一天,王先生假座小天鹅宾馆,设宴招待冯教授一行,我有幸叨陪末座,席间照例谈起我们正在进行的鲁迅手稿整理与研究项目。当晚,冯教授兴致甚浓,提供了许多极精彩的建议。记得他首先谈及手稿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已发展出不同的学术传统,而对中国古代手稿(也被称为“抄本”、“写本”)的研究,是在这一延长线上进行的,相较而言,有关近现代作家、学者手稿的研究较少,目前还在开疆拓土。在我看来,这也与中国学术界的情况接近,对于古人手稿、手迹的研究,不仅我们拥有一漫长的传统,且至今是上古、中古文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近现代手稿,几乎处于无人问津之境地。个中原因固然复杂,但对于年轻学者而言,应如何因应,是继续引介西方流行理论学说,拾人牙慧,还是立足于中西固有之学术传统,发为新声,真堪省思。冯教授还认为,为便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手稿研究的发展,可以在充分理解、把握中国文献学、古典学奥义的基础之上,引进西方的手稿研究理论、方法,编制中西方手稿研究关键词,翻译西方学者的相关典范之作等等。这些建议,当时众人咸以为然,但要具体做起来,却也难度不小,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虽然如此,我想,诸位老师、朋友听冯教授一席话,定有耳目一新之感。冯铁教授书房一角(朴宰雨教授提供)在这之前,冯教授在中国发表过多篇论文,并在沈卫威教授的协助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在拿波里的胡同里——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全书收集了冯教授以其所谓的“辩证批评”为方法,而完成的关于鲁迅及其他现代作家、“夫妇作家”的比较文学研究、翻译研究、手稿研究的十余篇论文,大致代表了其二十多年的研究旨趣。不止此也,是书始自一鲁迅研究,通过将其生平传记的研究、心理分析及鲁迅文本流传、校勘等的讨论,重述了鲁迅文学之为一种“世界文学”的诞生过程,讫自茅盾《子夜》版本谱系及文本形成过程之研究,这一编排方式,似亦可用作读者观察其学术历程的一把钥匙。这一历程,即是其自博士论文选择以鲁迅研究为题,后陆续拓展研究范围,直至进入手稿研究等领域,卓然有成,洵非易事。可能因为他知道我对相关议题有所准备,曾请我写一书评,但由于种种原因,卒未能践约。《在拿波里的胡同里》(本文作者提供)《在拿波里的胡同里——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是冯教授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唯一一本专书,其他专书、编著、论文大多都以德文出版。这里头,《鲁迅研究资料汇编研究》(Lu Xun. Texte, Chronik, Bilder, Dokumente)、《瑞士巴塞尔煤山高中图书馆中国部藏书目录》(Inventar der China-Bibliothek des Gymnasiums am Kohlenberg Basel)、《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补遗续编》(Amendments and Additions to the List of Pen-Names of Modern Chinese Authors)及《中国接受尼采资料目录续编》(Addenda zu einer Nietzsche-Bibliographie für China)都是我特别想拜读的,但至今未能翻译成中文出版,不过,仅此几种,或可帮助大家理解其现代文学研究的取向,与流行的理论批评迥然有异。后来,等他读到我关于鲁迅研究的唯一一篇文章,竟然青眼有加,多所勖励,并热情邀我为其担任主编的《斯洛伐克东方研究》(Studia Orientalia Slovaca)杂志撰稿,实出人意外。而我自己,老早也想请其做一访谈,作为“现代文学文献学者访谈计划”的一个部分,奈何乘桴浮于海,既欲为稻粱谋,则琐务缠身难免,且想到是采访一位年富力强的学者,大可不必着急,因此也就一拖而再拖,渐渐敷衍了下来。今年年初,他曾将自己修改完成的关于《神盖记》的长篇论文,投稿《现代中文学刊》,主编陈子善先生一直也想着尽快刊出,但直到前不久,终于才找到一位合适的译者,戮力从事,可惜无法经由其过目审定了。事实上,及至得知自己罹患重病的几个月之前,他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即将到来的六十岁生日,为此,我们许多人,都替他感到高兴,但包括他本人在内,谁都没有料到,他会走得这么早。《斯洛伐克东方研究》(本文作者提供)作为欧洲汉学界的中坚、作为以实证主义和文献学取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冯教授在中国的同事、朋友、学生很多,我自己顶多算是其熟识的后学之一。不过,即便是这样,接到王先生请为撰稿的通知,仍感义不容辞。这不仅是因为冯教授的去世,是研究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更是由于,从我个人的情感、认知的角度来说,研究现代文学版本、手稿、目录等等,既非时髦学问,从前悬想海外,尚有一位前辈学者可以请益,使人少感寂寞,从今后却天人永隔,无以为念。世界之大,学林之深,如冯教授者,有几人欤?今追忆诸事,历历如在目前,冯教授却已作古,此情此景,岂是“天妒英才”、“痛悼斯人”寥寥数语所能形容?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冒昧地写下上面这些话,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聊作心香一瓣,敬献于冯教授的灵前。愿冯教授在天堂得到安息,愿他钟爱的鲁迅研究、手稿研究、现代文学文献研究志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继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永续的遗产。2017年11月15日谨撰于沪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