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122名博士背后:碧桂园的人才观冯定

1122名博士背后:碧桂园的人才观

过去七年,碧桂园像一列疾驰的快车,从432亿的规模迅速攀升至5508亿,在夺下行业一哥宝座的同时,划出了同行难以企及的成长轨迹。这并非偶然,在坐拥行业最大规模的背后,碧桂园还刷新了另一项纪录,它成为了拥有最多博士的地产商。2017年1月2日,孙中山的名言“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出现在了《碧桂园日课》之上,这是一套为碧桂园人量身打造的学习、成长手册。巧合的是,在当天的新年寄语中,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写下了“有人才有天下”。杨国强深谙人才之道,碧桂园的高速发展也恰恰受益于此。不管是破千亿,还是迈过三千亿的时间节点,碧桂园的成长密码中都少不了“人才”二字。一方面,碧桂园本身的快速成长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广泛的激励制度以及大手笔的人才资金投入,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注入了人才活力。碧桂园总裁莫斌曾评价,碧桂园近年来的发展得益于好老板、好平台、好机制和好团队。“杨主席是一个懂得舍得和分享的人,这也是碧桂园能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唯才是用,碧桂园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搭建了一套完备的人才体系,而“未来领袖”计划是当中的重要构成。“程博士”是杨国强在提及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时最爱念叨的,他口中的这位“程博士”全名叫程光煜,分管碧桂园集团的营销工作。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程光煜在2007年以博士生身份加入碧桂园,他给9位领导做过秘书或助理,并从2014年起分管广东东部及福建管辖的16个地级市19个项目。同年,程光煜升任副总裁,主抓集团营销。程光煜深受杨国强赏识,据说碧桂园曾经给程博士1亿,一年之后,一个项目实现销售10亿元,扣除各项成本后,获得净现金流5亿元。这也让杨国强得出了一个结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在能力上确实会高出一截。碧桂园的“未来领袖”计划始于2013年,受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全球人才招揽计划启发,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的彭志斌拟定了一个“全球30%硕士、70%博士”的新招聘计划,这个计划旨在为碧桂园培养一批领军人物,高薪、高职业前景是碧桂园给出的承诺。这一招聘计划在得到杨国强的肯定后迅速展开,到2016年底,入职碧桂园的博士生已经超过了400人。而截至今年上半年,这家偏安顺德北滘一隅的企业已经拥有来自哈佛、麻省理工、剑桥、牛津、港大、清华等全球顶尖高校的1122名博士。以德为本,德才兼备,不拘一格,能者居上,是碧桂园的用人之道。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已有超过200名博士通过培训和实战走上区域总裁、区域副总裁、区域总裁助理、项目总经理等核心岗位。在博士计划之外,碧桂园还针对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毕业生推出了“超级碧业生”,这也为碧桂园输送了大量管理人才。人才的招揽只是碧桂园迈出的第一步,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及获得归属感是杨国强几年前就在思考的问题。他的方法论并不复杂——实现利益和风险共担,并在企业的发展中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让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捆绑在一起。在杨国强看来,只有通过实现职业经理人和股东的共同进退,才能使每一笔投资决策更为谨慎,减少盲目投资、盲目定价等不利于社会和谐并最终损害公司利益的短视行为。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说过,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地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成员的感召力。很大程度而言,碧桂园员工的归属感来自于企业文化的感染。在碧桂园内部,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是价值观,其愿景是希望社会因碧桂园的存在而更美好。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碧桂园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员工,都极为讲究回馈,杨国强的“舍”换来了碧桂园的“得”。可以说,人才团队的搭建以及激励体系的建设支撑了碧桂园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从2013年开始,碧桂园已经实现多级跳,这样的高成长仍在续写,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销售已经达到4125亿。

检阅式

彭志斌:碧桂园1122名博士在职 选拔率26:1

8月2日-4日,“走进碧桂园”全国媒体行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00多家媒体齐聚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先后参观了东莞沙田SSGF项目、国华纪念中学和总部大楼等。8月3日上午,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携各板块负责人一同出席媒体见面会。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彭志斌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彭志斌表示,在发展的道路上,碧桂园始终思考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发现过程中的人才短缺?如何实现新加入经理人的“碧桂园化”?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成就事业平台?碧桂园建设了一整套覆盖各层级、各专业条线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涅槃计划、领翔计划和“未来领袖”计划等,持续打造区域总裁、区域执行总裁、执行副总裁、项目总经理、未来领袖和超级“碧业生”等六支人才队伍。其中未来领袖都是博士,他们的人才选拔率26:1,已有1122名博士在职,产生了16名区域总裁。超级“碧业生”已到岗1025人,硕士占比80%,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占比40%。为了满足人才成长的能量所需,让员工从被动培训走向主动学习,碧桂园开设了2121门认证课程,2380认证讲师和8000门内部视频课程。2017年人力总部累计实施培训889天,2018年已累计实施733天,中高端管理岗位里,70%来源于符合岗位胜任要求的内部人才。

娃娃谷

除了招聘博士养猪,碧桂园还想去研究智能机器人了

宣布做回农民,进军现代农业之后,中国最大房企之一的碧桂园(02007.HK)实际控制人杨国强将目光瞄向智能制造。“现在我们老板本身要干两件事情,一是现代农业,另一个是智能制造,他自己亲自干”,碧桂园副总裁、产融中心总经理刘宁在今日举办的一个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透露。关于制造业,刘宁透表示,“我们要做‘产业平台的建设者和运营商’,这句话是我们的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定的。”5月9日,碧桂园首次发布产城品牌的产品矩阵,包括科技新城、区域性的科技产业基地中心、科技产业园国际制造港以及最新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四大类。此外,未来碧桂园还将整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等实现产业业态的全覆盖。碧桂园方面透露,“产业先行”是碧桂园做产融项目的思路,其为行业唯一的囊括从项目前端设计到后端物业服务所有的环节的房地产企业。据悉,碧桂园系产业包括酒店、教育、医疗、家居等产业。截至目前,碧桂园已落地超过10个产城项目,包括潼湖科技小镇、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碧桂园副总裁朱剑敏透露,未来,碧桂园计划每年均会在智能制造上投入投巨资,大力投资机器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导方向,碧桂园还将面向全球招募包括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机器人研究等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碧桂园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将更加注重机器人的应用产业。5月8日,碧桂园曾发布消息称,寻找养猪事业部负责人,更早之前表示,有意创办一家一家全国一流的民办农业集团公司。碧桂园发布的有关农业方面的招聘显示,农业集团欲从种植业入手,整合资源,推进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管理实践后,碧桂园会稳健地向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投入更多精力在农业科技研发当中,也就是碧桂园组建农业相关专业的博士团队的原因,此外碧桂园还会发展更多农业产品深加工的产业,进行增值创造。换言之,招聘养猪、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专家的碧桂园,不会真的让专家们去养猪、去制造机器人或者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碧桂园相关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公司意在搭建产业平台,建设并运营产业小镇等产品,同时主席(杨国强)明确表示,会介入产业研发环节。但该人士同时表示,碧桂园对产业研发的介入围绕地产主业的,意在服务碧桂园的业主,并不会亲自去做和现有产业无关的无人驾驶汽车等项目的研发。对于产业的发展,碧桂园还牵头成立的科技小镇产业基金,与知名投资机构凯雷投资、红杉资本、南方资本、拖拉机基金等合作,将投入不低于20亿元,为小镇企业定向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和成长辅导。

贵宾区

碧桂园博士在湖南:孵化行业“未来领袖”

邹浩,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招收的首批博士之一,长沙中央花园项目总经理。时刻新闻记者 康希 长沙报道世界级名校,博士,高薪……这一系列关键词,跟碧桂园一项人才引进计划有关,其背后,更是碧桂园优才战略的大跨步落地。2013年底,碧桂园首提“未来领袖”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博士生100名。2016年底,碧桂园的博士员工数据被改写成400以上,而在这份长长的博士名单里,不乏来自哈佛、剑桥、帝国理工等世界顶尖学府。到2018年,这项计划被碧桂园描上了更美的愿景——实现“千名博士在岗”。邹浩,就是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招收的首批博士之一,在公司内,他还拥有另一个身份,长沙中央花园项目总经理。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邹浩完成了从博士员工到省会城市地产操盘手的转变。5月,他接受了红网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和碧桂园之间的那些故事。走出体制 辞职加入碧桂园邹浩是地道的湖南岳阳伢子,在湖南大学以年级第一的成绩完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硕博连读后,初次就业时跟很多人一样,依着父母的期盼,成为一名公务员。他当时的选择有国家审计署特派办、省财政厅财评中心,都是笔试面试第一。但是当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锻炼,也为了步伐走的更加踏实,他通过宁乡的“5127”人才引进计划,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在基层工作岗位上,邹浩兢兢业业的工作,很快就崭露头角,被评为了县项目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员工,并提拔为单位的总工室副主任。就在两年基层公务员经历届满之际,邹浩发现了自己并不满足于机关,而是渴望更大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听说了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后,邹浩没有继续公务员生活,马上投递了简历,经过了初试、复试、终试,并婉拒了县委组织部、人才局和所在单位的挽留,最终走到了最后。“当时第一批进来的博士是60多个,分配到湖南区域的有3个。”邹浩回忆称。邹浩可能没想到,在跟他同台竞聘的人里面,碧桂园人力团队是优中选优,从上千份简历中一层层进行了涮选,录取率不到1/20,除了有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还有相当部分候选人带着海外名校光环。在碧桂园官网“未来领袖”专栏页的人物墙上,跟邹浩并排展现的那些人,他们的简历上或标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如今,邹浩可以算是碧桂园里的资深博士员工。媒体报道称,截至2016年底,碧桂园拥有了超过400位博士,而到2018年,这一个数字有望达到1000。一家房企,缘何对招收博士有一种执念?又是什么,吸引着博士们纷纷加盟?在邹浩看来,碧桂园所看中的,不仅是博士具备更深更广的知识储备,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关注他们在人际沟通等情商上的表现。而这一部分人,或将进入碧桂园未来的核心管理岗位。而博士们,则看重碧桂园提供的完整的培训体制,集团高管的传帮带以及事业发展的广阔平台。完成蜕变从学霸博士到地产操盘手在进入碧桂园之前,邹浩对碧桂园的认知,更多是停留在全国品牌房企这一印象上。直到开始总部培训,再到区域轮岗、项目挂职,最后到独立操盘,让邹浩接触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碧桂园。相比于很多人,邹浩以未来领袖计划学员的身份加入碧桂园,起点颇高,因为他的指导老师,是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湖南区域总裁黎晓林先生。但在碧桂园务实的企业文化里,虽然有着总裁的传帮带,但并不意味着他拥有直通公司核心岗位的特权。邹浩介绍称,刚进入碧桂园时,他首先接受的是为期半年、共分为六期的集团培训,每月集中培训10天后,他又要到区域和项目参加工作实践20天,而且按照培训要求,他需要完整地经历一次新项目的开盘。于是很快,他被总裁派往新获取不久的株洲碧桂园项目。在新项目上,邹浩作为一名普通的土建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展示区抢工的每一个阶段,并且按照集团培训的要求,他还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销售员,每天深入营销一线,跟着同事外出拓客,发传单,甚至去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扫楼寻找客户。这些让人刻骨铭心的基层工作,深深的刻在了邹浩心里,让他对于整个项目的工程和销售管理有了自己的心得,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操盘思路。当然,在株洲所经历的这一切也都反映在邹浩的成绩簿上。在项目成功开盘后,邹浩被推荐参加湖南区域的项目总经理竞聘,并顺利的通过了竞聘,成为了区域储备项目总,并被任命为长沙威尼斯城副总经理。对邹浩来说,碧桂园不仅将他领进了地产行业的大门,也给予了他足够成长的空间。2016年年初,他再次得到了机会,开始接手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操盘项目——碧桂园公园壹号。这个项目是湖南区域第一个品牌输出+合作开发项目,且第一期小户型产品已经售罄,业主也已入住大半。但是由于原开发商产品定位的失误,一期还存留了大量超过200㎡的大平层产品难以去化,这也直接导致了原开发商的经营困难,二期项目迟迟无法启动,已入住业主也对开发商怨声载道。邹浩接手这个楼盘后,顶着已入住业主的不理解、市场的不认可和集团的运营压力,对整个项目销售中心、展示区、样板房进行了重新改造,并发挥了自己在营销一线的实践经验,与项目营销团队一起齐心协力,实现了半年内将积存近两年,积存货值超过2亿元的大平层产品成功售罄,并且销售价格也从原开发商的3300元/㎡,提升到了超过6000元/㎡,为项目的后期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访中,邹浩没有更多的渲染独立操盘期间遇到的各种困境,反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处理中,邹浩看到了他极为珍视而且这个企业所拥有的特质,“在碧桂园,人人都是学生,人人都是老师,企业的各种培训和经验总结,能够解答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疑惑。”“他给予你学习的机会、成长的机会,也给予你犯错的机会、改正的机会”,“碧桂园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跟着企业一同成长。”人尽其才 让博士走上核心岗位2016年,碧桂园成绩单格外亮眼,全年合同销售金额突破3000亿元,迈入中国房企第一阵营,这一强势表现在2017年前5个月得以延续,并以超过2400亿元成交额,碧桂园坐上了国内房企头把交椅。有人感慨,这个偏安于华南一隅的房企品牌为何爆发出如此惊叹的能量?其飞跃式发展的背后,是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过程。由此,碧桂园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人才队伍建设,“未来领袖”计划便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于人才的渴求,最先来自于碧桂园高层的授意。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在谈到他理想中的碧桂园时,曾用一段12句字的箴言来描述,前三句便是“这里是社会精英云集的公司;这里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好地方;这里是学习进步的好学校。”碧桂园和全球名校博士的一拍即合,直至后来的相守相依,还来自于双方价值的互利共赢。时任碧桂园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的彭志斌曾在媒体上表示,“这些博士的共同点是情商与智商同高,人际互动能力强,较少愿意投入科研工作,而希望快速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属于学术派博士中的另类,这也正是碧桂园的博士选拔标准。”而碧桂园许诺这一部分人的高薪与高职,也逐渐成为现实。媒体报道称,截至去年底,通过未来领袖计划进入碧桂园的名校博士生们,已有超过70位担任了区域总裁、副总裁、项目总经理等中高层核心岗位一职,从邹浩的工作履历不难看出,碧桂园唯才是举也并非空话。未满3年,邹浩在碧桂园一步一步完成蜕变,从地产“新兵”,到独立操盘手,碧桂园给予了这一部分人更为广阔的舞台。邹浩透露,目前碧桂园湖南区域通过未来领袖计划引进了14名博士员工(包括邹浩在内),其中已经有一位位居城市公司执行总裁,5位升任项目总经理,3位提拔为项目副总经理,其余博士员工也在快速成长中,区域对人才的重视可见一斑。而让他更为珍视的是企业给员工传递的理念,“让有才华的人得以重用,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单行道

华为年薪百万招博士,这在地产圈同样很疯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对于高精尖人才,任正非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渴求。今年五月份,在美国制裁华为事件发酵得最严重的时候,任正非曾明确表示:“做芯片光砸钱不行,企业更需要物理学家、数学家等。”很快在6月20日的内部讲话中,任正非就给出了招揽人才的指令:今年华为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7月23日,任正非签发的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证明了他的决心。邮件内容显示,华为将对8名2019届博士生实行年薪制管理,其中两名博士生年薪为182万-201万元,两名博士生年薪在140.5万-156.5万元之间,另有四名博士生的年薪为89.6万-100.8万元。给应届博士生开出百万年薪,华为大手笔网罗人才的动作成为舆论焦点。在任正非的设想中,这些天才“少年”在未来3-5年中,会让华为焕然一新,全部“换枪换炮”,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找到并留住人才,一直都是企业的必修课,也是很多企业走向顶尖之路的开始。在地产界,像华为这样对博士类人才青睐有加的不在少数,其中尤以碧桂园为甚。2013年春天,与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一次对话打开了杨国强的人才观。杨国强问:“你管理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回答:“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里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深受启发的杨国强,回去之后就给碧桂园时任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下达命令:给你30个亿,找300个人回来。2013年下半年,面向全球招募地产类相关专业博士生的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启动,创下行业先例,彼时碧桂园给入职博士们开出40万+年薪的举动也曾引起一时轰动。碧桂园前CFO吴建斌在《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一书中透露,当时让杨国强对博士生产生如此好感的主要原因是程光煜(现任碧桂园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的先例。程光煜是加盟碧桂园的第一个博士生。2007年,碧桂园上市,程光煜也在这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取得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并加入碧桂园。在职期间,程光煜历任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助理、总裁助理、项目总经理、运营中心总经理、粤闽区域总裁等职务。2014年6月,在碧桂园去家族化浪潮中,程光煜接棒杨国强侄子杨永潮,升任集团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从博士毕业生到集团高管,程光煜用了7年时间。他的成功让杨国强意识到,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比没有博士学位的人,在能力上会高出一大截。“我给这些新入职的博士生的年薪高出同业一倍。钱不是问题。如果他们中的部分人日后像程博士一样,能给企业赚大钱,这是多么有意义的计划。”杨国强算过一笔账,认为前期的高薪投入是完全可以承受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书中写道:刚开始几年,每个博士年薪40万,100个博士一年开支4000万元,如果两年后100人成才1人,此人年薪200万元,公司给他1亿元,他如果能赚回2亿元,像程光煜那样,就全部开支都赚回来了。如果成才不止1人,那回报会更可观。对于这些高薪、高学历人才,杨国强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才,为此碧桂园给所有签约博士生提供经理级待遇,安排在集团总裁、副总裁、甚至杨国强身边学习。一位知情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现任碧桂园海南区域副总裁吴道彪,2014年从东京大学博士毕业,一入职就安排在抓海外业务的碧桂园集团执行董事身边学习,10个月后成为了杨国强秘书,之后历任建筑设计总监、海外设计院院长,并于2018年开始出任海南区域副总裁。“从博士毕业到中高层管理,才4年,职位升得特别快。”有“未来领袖计划”的学员在网上分享过,博士生大部分都是学习能力超强,且自尊心很强,不允许自己落后,这是他们能迅速成才的原因。但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有“未来领袖计划”的学员也透露,心理压力极大。自2013年下半年启动至今,碧桂园的博士生队伍逐年在扩大。2015年-2018年,从全球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分别为256位、403位、1037位、1300位。即便在2018年优化组织架构的时候,未来领袖计划也没有停止招聘。在杨国强的判断中,碧桂园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如果达不到,就是因为缺少像程光煜这样的博士人才,“如果多几个程博士,成为世界第一不是没可能”。有数据显示,在近四五年内,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的学员已有近200人通过培训和实战走上区域总裁、区域副总裁、区域总裁助理、项目总经理等核心岗位。在房地产圈子里,招揽博士的并不是碧桂园一家。 万科自2010年开始设立博士后研究工作站,2018年12月底在中南大学发布的招聘简章中显示,截至2018年底,该工作站获得专利总共168个;国内专利164个,国际专利4个;发明专利41个,实用新型102个,外观专利25个。当时工作站共有在站博士后24人。按照万科的计划,入职博士后在第一年先到一线项目进行学习,然后回工作站做研发,为企业运营和技术研发提供帮助。一位熟悉该工作站的人向时代财经表示,该工作站在专业技术上对万科发展的推动作用比较大。最近两年,效仿碧桂园的同行也越来越多。阳光城于2017年推出了“博士领航计划”,新城控股2018年启动的“博睿计划”同样是针对全球博士毕业生,旭辉的“辉耀生”则面向全球博士与MBA毕业生,一年只有20多个名额。对比来看,除了万科招募的博士后是专注技术研究工作外,碧桂园、阳光城、新城控股、旭辉的博士们,都被寄予了迅速成为集团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厚望,需要尽快带来效益。不过,也未必每一家房企都像杨国强那样已经算好了账,在更高的人力成本面前,专门针对博士生的人才招揽计划在地产圈内仍是“非主流”。

鲁问

百万年薪岗位超360个!广东顺德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

顺德区人才工作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央广网佛山10月6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 通讯员 顺宣)佛山市顺德区近日召开人才工作大会,发布(首批)顺德企业招才引智榜,面向全球广发招贤令。其中,院士及国家级领军人才岗位超10个、超百万年薪岗位超360个、博士岗位超420人、硕士岗位超5000人……在大会现场,详细解读了最新出台的人才政策,美的、碧桂园、格兰仕等企业代表和高校、人才代表作了经验分享发言,并重点发布了企业招才引智榜(首批)高薪榜和硕博榜。其中,“高薪榜”招聘院士及国家级领军人才,其岗位需求超10个,其他百万年薪岗位需求超360个。“硕博榜”发布的均是面向硕士、博士学位的岗位,其中硕士超5000个,博士超420个。“硕博榜”上显示,美的集团需求硕士1900人、博士160人,格兰仕需求硕士1910人、博士110人,碧桂园集团需求硕士700人、博士40人。当前,顺德正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越来越快,腾出的大片高质量发展空间将引进大批新项目、新企业。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顺德将坚定不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人才大军,让顺德真正成为一个人才涌入、成长、施展才华,在此安心创业、舒心生活的好地方。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回顾顺德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才引进史。上世纪80年代,一批“星期六工程师”骑着单车从广州来支援顺德,帮助顺德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到上世纪90年代,广东先发地区的劳务市场逐渐打开,“百万民工下广东”的现象轰动全国,掀起了一股“孔雀东南飞”热潮;迈入新世纪,顺德在县一级率先与中国工程院达成长期合作。近年来,顺德区委区政府更是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深入落实“六大人才工程”,重点扶持六大领域高层次人才,精心打造六大人才服务品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截至2020年9月,顺德全区人才总量超45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约18.77万人、博士超2100人、硕士超1.5万人,成立院士工作站(室)22个,引进中科院团队8个,人才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扫码获取“顺德企业招才引智榜”详细内容: 联系电话:0757-22831076、22831014电子邮箱:3604682934@qq.com

拿下中国第一碧桂园的真相

刚刚,碧桂园拿下中国第一!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2017年共有144家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过百亿,16家企业跻身千亿俱乐部,截止2017年末,碧桂园以5500.1亿元排在榜首,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龙头房企均破5000亿,千亿房企数量达17家。很多人不知道,碧桂园的成功背后隐藏了一个关于用人的秘密。①“我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出身,25岁前的贫穷不可想象。18岁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23岁时衣服上打的补丁已经完全掩盖衣服原有的颜色。”这是杨国强回忆起人生时的原话。而他的姐姐,3岁时在日本鬼子的侵略中,饿死了。②他把股份都给了女儿。2007年,碧桂园成功在香港上市,且股价一路高升。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随即以1211亿人民币的净资产,成为2007年《福布斯》中国首富。③过去六年,杨国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把碧桂园从432亿带到3088.4亿,销售规模翻了七倍多。过去6年间,碧桂园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在同样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扮演了冲锋者角色。车外人不时有担心,车内人却视极速掠过的窗外为风景。商界大佬对话,往往异常昂贵。201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之间有一场简短对话。那时,没有人能预测,这场对话将怎样改变碧桂园之后的命运。6年,从400亿到3000亿两人在一场高尔夫球赛间隙交流,那时58岁的杨国强问了同龄的马明哲一个管理问题。10年前,杨国强把女儿杨惠妍推向了中国首富的位置,但面对业内最受追捧的保险公司掌门人,他态度谦逊。杨国强问:“你管理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说:“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回去后,杨国强对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在这场对话发生之前,2010年,中建五局总经理莫斌接受杨国强邀请,加入碧桂园任总裁。2015年他的年薪跃为605.4万元,略高于碧桂园董事局副主席杨惠妍603.5万元的年薪。2013年,中海集团董事朱荣斌加入碧桂园,任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两年后他拿到了553.6万元的年薪。2014年,同样有中海、中建职业背景的吴建斌,出任碧桂园首席财务官,2015年年薪为619.5万元。到2016年结束时,来自中建的刘森峰,成为碧桂园第一位年收入过亿元的区域总裁。同时,碧桂园成为业界拥有博士数量最多的地产商。2016年,碧桂园以销售额3088.4亿元跻身中国房企三甲,仅次于恒大的3733.7亿元与万科的3647.7亿元。而在6年前,碧桂园的年度销售规模仅为329亿元。那时,这家诞生于广东佛山顺德的地产商,多被业界认为是一家中小型家族企业。变化是翻天覆地式的。6年间,碧桂园的业绩规模成倍增长。2011年432亿元,2012年476亿元,2013年1060亿元,2014年1288亿元,2015年1402亿元,2016年3088.4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地产行业并不多见。此时回顾那场大佬对话,外人并不知道杨国强内心曾经历什么样的冲击。市场变化多端,同行不断洗牌,碧桂园规模跃进,与人才打造、激励制度、架构体系、管理思维等一系列变化息息相关。这一切又首先归于一个人,即杨国强的变化。“我有时靠直觉做决策。”杨国强告诉董小姐,面对涉及企业治理的诸多关键问题,这位62岁的碧桂园掌门人看起来有点不善言辞。我是一个农民他同时是一个集矛盾于一身的人。一些地产同行会说,他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民;但另一些人强调,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多年来,杨国强延续着中国农民式的低姿态,这让他在同类企业家中更显低调而谨慎。据董小姐了解,在与王石、任正非等企业家私下交流时,他言必谈自己是个农民,没有读过什么书,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但就是这么想的。熟悉杨的人称,这些开场白之后才是他的真实想法。接近他的人说,杨国强的阅读量并不小,经常给碧桂园高管推荐书籍,据说他最爱读的是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自已读过数遍,亦多次向人推荐。杨国强深谙在中国经商的政治语境。在公众场合,他常会提起自己年少时穿不起鞋的窘迫往事。在追昔抚今的反差中,一再感恩机遇,感谢国家。在仍以规模座次论高下的地产商队伍中,杨国强治下的碧桂园,已成为同行不容忽视的对手。但杨国强的身边人说,杨的危机感很强,“他整天都在担心公司会倒闭”。“我们要的都是‘奇葩’”在碧桂园官网上,杨国强在2017年元旦致辞中写道,“有人才有天下!”。接近杨国强的人说,对于人才越发重视,是近几年来他最大的变化。碧桂园之变起步于2010年。那一年,杨国强加大了对外部职业经理人的招揽力度。当年37岁的彭志斌,到碧桂园任人力资源总经理,此前他在华信惠悦咨询公司与中粮地产任职。他是一个风趣而健谈的人,带着人力资源从业者惯有的随和笑容。彭志斌的任务是从头建设人力基础体系,以提高碧桂园人才团队的职业化程度。此时,碧桂园刚从金融危机裁员创痛中走过来,总部200余人,坐落在顺德这样的三线小城,无论是企业形象、团队建设、还是对外吸引力,都几度飘摇,人心惶惶。杨国强对人才的渴求,也到了迫不及待的顶点。他对彭志斌说:“你能不能帮我搞一个盒子,把一个人装进去,然后按钮一按,出来就可以知道这人行还是不行,是60分还是70分?”但世上没有这样的盒子,优秀人才到新环境不一定就成功,融入组织更需要过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在1990年发动全球人才招揽计划,其万里挑一的选拔方式,最初启发了彭志斌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团队。2013年,他们拟就一个“全球30%硕士、70%博士”的新招聘计划。这个计划深刻影响杨国强,促使他做了一个新决定——启动“未来领袖计划”,在全球广招名校博士,碧桂园给这些人才以高薪和高职业前景承诺,其力度与广度,为中国地产行业所罕见。到2016年底,入职碧桂园的博士已超过400人。但只有高中学历的杨国强仍不满足,他向内部发出了一个最新的动员令:2017年碧桂园还要新招300名博士,其中至少有200名博士是海外招聘,海外启用。这是一份沉重的招聘工作,它意味着在2017年,按10%的选拔率,彭志斌和人力资源管理团队需要面试大约3000人,平均每天面试至少30人,这还不包括面试其他管理层人员。过去3年来,他总共面试了一万多名博士生,这也成为碧桂园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最近两年,博士生开始进入碧桂园的区域总裁队伍。比如碧桂园澳洲区域总裁胡国韬,就是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毕业的博士,加入碧桂园不足3年。曾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森林城市首席战略官于润泽博士,加入碧桂园也不过两年多。碧桂园内部目标是,到2017年要培养超过100名博士成为项目总经理、区域总或更高级别的管理者。通过超常规的人力建设,碧桂园建立起一个远超同行的“青年近卫军”,他们在一个曾经被认为是家族企业的公司内部得到“火箭式”升迁,向内外发出的信号颇为强烈,这个队伍中将有人会成为碧桂园的高层管理者,他们是碧桂园数千亿规模目标的把关人。同时,资深职业经理人继续受到重用。最近6年碧桂园的规模跃进,有很大一部分就源自资深职业经理人的贡献。杨国强拉起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从2010年的空降总裁莫斌开始,一路壮大。到2016年底,碧桂园多出1400多名外来职业经理人,他们多在碧桂园找到了职业存在感。绝招:合伙人制度挖角与留人截然不同。想要让外来的职业经理人真正立足于一家民营企业,需要管理者展示胸怀,并给出有诚意的薪金。为此,杨国强拿出了又一个秘密武器。这是一个几年后将被证明,比单纯人才培养更有远见、也更有支撑性的举措。这个计划来自沃尔玛分享合伙人制度的启发,它不仅能让员工觉得自己和公司时刻站在一起,也能有效应对楼市存在的“驾驶员风险”。在地产行业,“驾驶员风险”是指房企中各地负责人的才能与当地销售业绩的风险关系。一个不称职的负责人就像一名飞行失衡的驾驶员,会给公司带来一场灾难。杨国强需要做的,是从根本上确保各地每一位“驾驶员”的尽心尽责。碧桂园“成就共享”与“同心共享”人才激励机制由此诞生。它们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正式亮相。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是通过让碧桂园员工入股项目,跟投获益,通过超额利润分红,让所有人更关注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个合伙人制度是杨国强一手主推,它们都旨在让每一个“驾驶员”投入更大的工作积极性,以合伙人方式与项目更紧密联结,从而获得更大的回报。这是杨国强用来将外部优秀职业经理人与碧桂园绑定的利益绳索。2016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碧桂园共有319个项目引入合伙人制度,采取了项目跟投。碧桂园跟投年化自有资金收益率约为65%。外部人才招纳和激励制度,为碧桂园从百亿到千亿注入了催化剂。2012年,碧桂园销售额476亿元。这一年开始推行“成就共享”制度,但在推行的第一年,所有人都将信将疑。到年底时,有人发现自己竟拿到了8000万元的收入,便去询问杨国强,是否给自己多打了一个零。杨告诉他这是根据他的业绩和分红所得。这件事在公司内部刺激了很多人,大家发现原来激励并非只是空头支票。“所以到2013年,所有人都拼命了。”碧桂园江苏区域总裁刘森峰告诉董小姐。2013年底,碧桂园销售额暴涨至1060亿元,翻了两倍多,从此跨过千亿门槛。企业销售额激增,与市场年景好的外部因素有关,但人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也让碧桂园表现出更多的狼性。这最终在人员收入上反映出来。到2016年底,在激励制度下,已有碧桂园项目总经理年收入过千万,有区域总裁年收入过亿。拿到过亿元收入的是刘森峰,他所在的江苏区域项目跟投了1.5亿元。“我自己的身家全部投在里面,连房子都全部抵押了。我们整个区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刘森峰说。管理11万员工的办法:把碧桂园装进口袋一个不断膨胀的碧桂园被制造出来。当前,碧桂园旗下拥有700多个项目和接近11万名员工。杨国强如何去管理如此庞大的碧桂园,如何保证对公司的风险控制?除了给予信任和激励,杨国强还有个秘密武器,信息化。2014年底,陈立艳接受杨惠妍的邀请,来到碧桂园任职集团副总裁兼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此前,她供职于用友软件集团18年,是个性格爽朗又雷厉风行的人,善于处理复杂事务。她给杨国强的承诺是,“我要把碧桂园装进你的口袋里,让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这也是她来碧桂园的使命。在那之前,碧桂园只有信息流程部,42人,70%是大专生,内部叫这个部门为“修电脑的”。这个部门里有许多是广东顺德本地人,家业殷实,把生活当主业,视工作为副业,下午5点半以后就几乎不见踪影,并不认为杨国强的数千亿规模梦想与自己有何关联。陈立艳组建新的信息管理中心,招兵买马,一个人也没有开除。但改变正在发生。这个部门花近10个月时间,清理了碧桂园近400个项目数据,统一了项目名称等各类数据。现在每天早晨,杨国强、莫斌可以通过手机系统看见前一天碧桂园产生的所有数据,如各地投资、售房、收款情况等等,700多名地方项目总经理乃至垂直条线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知道自己与考核指标还差多远。这些数据是对碧桂园全产业链的梳理与净化。在系统中,碧桂园4000多种业务都实现了流程管理,每一个业务的进度都被设计了红绿灯的预警时间。当出现3个红灯,业务相关人员会被职能中心负责人约谈,一旦出现4个红灯,等待你的是总裁莫斌的约谈。在系统试运行期间,许多人不适应这样的流程管理,一个职能中心常常爆出100多个红灯。“我们每天早上的习惯就是摸手机,看看业务进度变色了没有,有变色了的就赶紧抓紧。”一位碧桂园员工说。在碧桂园,节点管理正变得越来越严苛,这保证了高执行力。它最终成为碧桂园业绩跃进的助推器,也是规模导向的重要支撑。“碧桂园必须这样,太人文,太柔弱,是行不通的。”彭志斌告诉董小姐。过去,碧桂园练就了开盘最快的功夫,一切以快周转为导向。2011年,碧桂园开盘周期为11个月。到2016年,项目从拿地到开盘的平均周期已经提升到6个月以内,短于业界平均开盘周期8个月。对信息与产品的掌控,增加了杨国强对三千亿元碧桂园的统治感与安全感。在过去的信息拆解中,碧桂园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块骨骼和肌肉都开始显现,这让它看起来既熟悉又有点儿陌生,更重要的是,它还要继续长大。碧桂园主席杨国强的10条秘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与杨国强沟通。上一次看见他还是在碧桂园的一个大型会议上,他站在台上讲当年穿不起鞋的故事。那个故事我已听过不下5次。这一次,我们是在一个饭局上。杨国强坐在我的对面,隔着圆桌,他一进来便脱了鞋,赤着脚盘腿坐在椅子上。这也是年少务农保留下来的习惯。我走上前去,递上名片,他站起来看了我一眼,用潮汕式普通话说,“哎呀,董小姐那么漂酿(亮)啊。”气氛瞬间热络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很纯真又直接的老人,他今年62岁。在后来的交流中,他时不时抛问题过来,“董小姐,你怎么看….”,“董小姐,你觉得这怎么样?”话题都是围绕他最近的心思所在、那个如今在外界饱受争议的海外大盘森林城市。说到开心处,他把双手举过头顶,发出爽朗的笑声,“哎呀呀我太高兴了。”我们在广东佛山顺德碧桂园总部的大楼里吃饭,经济学家许小年刚好来访,就在隔壁。饭吃到一半,杨国强拿起酒杯,踱了出去,去找许小年。两人聊的全然不是房地产,而是宇宙和人类的起源。聊到人类社会的形成就像是马拉松的最后半步,他们感叹人类的渺小与短暂。许小年对杨国强说,老板的心胸、视野和思维模式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他觉得杨国强和华为任正非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上一次,任正非和许小年也有过类似的私下交流。那时,任正非问许小年,人工智能最终能干掉人类吗?许小年回答他,从神学和人学的角度看,都不可能。因为人不可能超过上帝,而人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可能超越人类。瞧瞧,都是根本性问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企业家都不是正常人的段子。过去六年,杨国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把碧桂园从432亿带到3088.4亿,销售规模翻了七倍多。在这个曾经被看作小型家族企业的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式的变化背后,杨国强最担心的风险是不是已经临近?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董小姐多次走访,前前后后采访了十几位碧桂园内部人士,他们中有人在关键的岗位见证了企业之变,有人在去年拿到了超过亿元的年薪,被视为碧桂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在北京、顺德、南京三地辗转,历时近三个月,董小姐用一万五千字的篇幅报道,尝试去剖析碧桂园并解答以上问题。我还记得,有好几天,在顺德,我站在碧桂园总部大楼前,去观察这家企业最核心的所在。集团总部就像是一台巨型CPU,每天有许多指令从这里传达到地方。在一些地区,每天销售一个亿的现象正在发生。碧桂园正在迅速长大。已经晚上九点多,这里仍旧灯火通明。加班早已成为常态,工作节奏快到可以从员工穿梭在工位间的跑步姿势感受出来。“我这两年在碧桂园老了很多,头发也少了很多。”“我一年内瘦了15斤。”“碧桂园的车轮滚得很快,我要是跑慢一点自己就跑丢了。”“我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断有人这么告诉我,不断地采访与了解,让碧桂园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块骨骼和肌肉都开始显现,这让它看起来既熟悉又有点儿陌生,更重要的是,它还在继续快速长大。在二条贴出正文之前,董小姐先摘出一些有趣的花絮与细节,一些生动的故事场景,也许你可以从中看看碧桂园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以及杨国强的性格。这里面不乏很多被隐藏的故事,一些信息量丰富的细节,那里有属于杨国强企业治理的秘密。【忏悔录】在与王石、任正非等企业家私下交流时,杨国强言必谈自己是个农民,没有读过什么书,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但熟悉杨的人说,这些开场白之后才是他的真实想法。杨国强的阅读量并不小,经常给碧桂园高管推荐书籍,据说他最爱读的是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已读过数遍,也多次向人推荐。【倒闭】杨国强的身边人说,杨的危机感很强,“他整天都在担心公司会倒闭”。【盒子】杨国强对他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彭志斌说:“你能不能帮我搞一个盒子,把一个人装进去,然后按钮一按,出来就可以知道这人行还是不行,是60分还是70分?”【1亿元】到2016年底,在激励制度下,已有碧桂园项目总经理年收入过千万,有区域总裁年收入过亿。拿到过亿元收入的是刘森峰,他所在的江苏区域总计在项目上跟投了1.5亿元。【淘汰】碧桂园的游戏规则是大浪淘沙。很多老队员离开了,业绩不行就是要被淘汰的,而且只有一年期限。碧桂园是结果导向,通过压力竞争,促使新老碧桂园人融合。【题字】题字与送字是杨国强的管理方式。杨国强曾经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莫斌题一幅字。最近一幅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杨国强希望把碧桂园做到地产企业里的规模第一,现在排名第三。在碧桂园,刘森峰是唯一获赠杨国强题字的区域总裁。刘森峰的这一幅充满了杨国强的祝福之情:“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座次】在碧桂园一个月举办一次的总部高管会上,区域“国王”们会按照业绩数排座位,业绩可观的坐在前排,以此后推。这个做法很让人受刺激,每个人都很在意自己的位子,有许多区域总会感到很没面子。【提问与回答】杨国强曾问一位刚上任的高层职业经理人:“如果我让你做A,但是你心里想做B时,你会怎么做?”这位高管想了想回答:“我会先做B,但是我会按照老板的决策,按最小的成本给你切换到A。”这个回答让杨国强很满意。【华为】与万科类似,碧桂园也希望成为地产界的华为。在碧桂园内部,华为是对标对象。过去6年间,碧桂园的一系列变化中可以看到模仿华为的某些影子。来源:《财经》杂志

小云雀

拿下中国第一碧桂园的真相

刚刚,碧桂园拿下中国第一!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2017年共有144家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过百亿,16家企业跻身千亿俱乐部,截止2017年末,碧桂园以5500.1亿元排在榜首,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龙头房企均破5000亿,千亿房企数量达17家。很多人不知道,碧桂园的成功背后隐藏了一个关于用人的秘密。①“我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出身,25岁前的贫穷不可想象。18岁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23岁时衣服上打的补丁已经完全掩盖衣服原有的颜色。”这是杨国强回忆起人生时的原话。而他的姐姐,3岁时在日本鬼子的侵略中,饿死了。②他把股份都给了女儿。2007年,碧桂园成功在香港上市,且股价一路高升。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随即以1211亿人民币的净资产,成为2007年《福布斯》中国首富。③过去六年,杨国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把碧桂园从432亿带到3088.4亿,销售规模翻了七倍多。过去6年间,碧桂园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在同样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扮演了冲锋者角色。车外人不时有担心,车内人却视极速掠过的窗外为风景。商界大佬对话,往往异常昂贵。201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之间有一场简短对话。那时,没有人能预测,这场对话将怎样改变碧桂园之后的命运。6年,从400亿到3000亿两人在一场高尔夫球赛间隙交流,那时58岁的杨国强问了同龄的马明哲一个管理问题。10年前,杨国强把女儿杨惠妍推向了中国首富的位置,但面对业内最受追捧的保险公司掌门人,他态度谦逊。杨国强问:“你管理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说:“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回去后,杨国强对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在这场对话发生之前,2010年,中建五局总经理莫斌接受杨国强邀请,加入碧桂园任总裁。2015年他的年薪跃为605.4万元,略高于碧桂园董事局副主席杨惠妍603.5万元的年薪。2013年,中海集团董事朱荣斌加入碧桂园,任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两年后他拿到了553.6万元的年薪。2014年,同样有中海、中建职业背景的吴建斌,出任碧桂园首席财务官,2015年年薪为619.5万元。到2016年结束时,来自中建的刘森峰,成为碧桂园第一位年收入过亿元的区域总裁。同时,碧桂园成为业界拥有博士数量最多的地产商。2016年,碧桂园以销售额3088.4亿元跻身中国房企三甲,仅次于恒大的3733.7亿元与万科的3647.7亿元。而在6年前,碧桂园的年度销售规模仅为329亿元。那时,这家诞生于广东佛山顺德的地产商,多被业界认为是一家中小型家族企业。变化是翻天覆地式的。6年间,碧桂园的业绩规模成倍增长。2011年432亿元,2012年476亿元,2013年1060亿元,2014年1288亿元,2015年1402亿元,2016年3088.4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地产行业并不多见。此时回顾那场大佬对话,外人并不知道杨国强内心曾经历什么样的冲击。市场变化多端,同行不断洗牌,碧桂园规模跃进,与人才打造、激励制度、架构体系、管理思维等一系列变化息息相关。这一切又首先归于一个人,即杨国强的变化。“我有时靠直觉做决策。”杨国强告诉董小姐,面对涉及企业治理的诸多关键问题,这位62岁的碧桂园掌门人看起来有点不善言辞。我是一个农民他同时是一个集矛盾于一身的人。一些地产同行会说,他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民;但另一些人强调,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多年来,杨国强延续着中国农民式的低姿态,这让他在同类企业家中更显低调而谨慎。据董小姐了解,在与王石、任正非等企业家私下交流时,他言必谈自己是个农民,没有读过什么书,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但就是这么想的。熟悉杨的人称,这些开场白之后才是他的真实想法。接近他的人说,杨国强的阅读量并不小,经常给碧桂园高管推荐书籍,据说他最爱读的是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自已读过数遍,亦多次向人推荐。杨国强深谙在中国经商的政治语境。在公众场合,他常会提起自己年少时穿不起鞋的窘迫往事。在追昔抚今的反差中,一再感恩机遇,感谢国家。在仍以规模座次论高下的地产商队伍中,杨国强治下的碧桂园,已成为同行不容忽视的对手。但杨国强的身边人说,杨的危机感很强,“他整天都在担心公司会倒闭”。“我们要的都是‘奇葩’”在碧桂园官网上,杨国强在2017年元旦致辞中写道,“有人才有天下!”。接近杨国强的人说,对于人才越发重视,是近几年来他最大的变化。碧桂园之变起步于2010年。那一年,杨国强加大了对外部职业经理人的招揽力度。当年37岁的彭志斌,到碧桂园任人力资源总经理,此前他在华信惠悦咨询公司与中粮地产任职。他是一个风趣而健谈的人,带着人力资源从业者惯有的随和笑容。彭志斌的任务是从头建设人力基础体系,以提高碧桂园人才团队的职业化程度。此时,碧桂园刚从金融危机裁员创痛中走过来,总部200余人,坐落在顺德这样的三线小城,无论是企业形象、团队建设、还是对外吸引力,都几度飘摇,人心惶惶。杨国强对人才的渴求,也到了迫不及待的顶点。他对彭志斌说:“你能不能帮我搞一个盒子,把一个人装进去,然后按钮一按,出来就可以知道这人行还是不行,是60分还是70分?”但世上没有这样的盒子,优秀人才到新环境不一定就成功,融入组织更需要过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在1990年发动全球人才招揽计划,其万里挑一的选拔方式,最初启发了彭志斌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团队。2013年,他们拟就一个“全球30%硕士、70%博士”的新招聘计划。这个计划深刻影响杨国强,促使他做了一个新决定——启动“未来领袖计划”,在全球广招名校博士,碧桂园给这些人才以高薪和高职业前景承诺,其力度与广度,为中国地产行业所罕见。到2016年底,入职碧桂园的博士已超过400人。但只有高中学历的杨国强仍不满足,他向内部发出了一个最新的动员令:2017年碧桂园还要新招300名博士,其中至少有200名博士是海外招聘,海外启用。这是一份沉重的招聘工作,它意味着在2017年,按10%的选拔率,彭志斌和人力资源管理团队需要面试大约3000人,平均每天面试至少30人,这还不包括面试其他管理层人员。过去3年来,他总共面试了一万多名博士生,这也成为碧桂园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最近两年,博士生开始进入碧桂园的区域总裁队伍。比如碧桂园澳洲区域总裁胡国韬,就是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毕业的博士,加入碧桂园不足3年。曾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森林城市首席战略官于润泽博士,加入碧桂园也不过两年多。碧桂园内部目标是,到2017年要培养超过100名博士成为项目总经理、区域总或更高级别的管理者。通过超常规的人力建设,碧桂园建立起一个远超同行的“青年近卫军”,他们在一个曾经被认为是家族企业的公司内部得到“火箭式”升迁,向内外发出的信号颇为强烈,这个队伍中将有人会成为碧桂园的高层管理者,他们是碧桂园数千亿规模目标的把关人。同时,资深职业经理人继续受到重用。最近6年碧桂园的规模跃进,有很大一部分就源自资深职业经理人的贡献。杨国强拉起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从2010年的空降总裁莫斌开始,一路壮大。到2016年底,碧桂园多出1400多名外来职业经理人,他们多在碧桂园找到了职业存在感。绝招:合伙人制度挖角与留人截然不同。想要让外来的职业经理人真正立足于一家民营企业,需要管理者展示胸怀,并给出有诚意的薪金。为此,杨国强拿出了又一个秘密武器。这是一个几年后将被证明,比单纯人才培养更有远见、也更有支撑性的举措。这个计划来自沃尔玛分享合伙人制度的启发,它不仅能让员工觉得自己和公司时刻站在一起,也能有效应对楼市存在的“驾驶员风险”。在地产行业,“驾驶员风险”是指房企中各地负责人的才能与当地销售业绩的风险关系。一个不称职的负责人就像一名飞行失衡的驾驶员,会给公司带来一场灾难。杨国强需要做的,是从根本上确保各地每一位“驾驶员”的尽心尽责。碧桂园“成就共享”与“同心共享”人才激励机制由此诞生。它们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正式亮相。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是通过让碧桂园员工入股项目,跟投获益,通过超额利润分红,让所有人更关注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个合伙人制度是杨国强一手主推,它们都旨在让每一个“驾驶员”投入更大的工作积极性,以合伙人方式与项目更紧密联结,从而获得更大的回报。这是杨国强用来将外部优秀职业经理人与碧桂园绑定的利益绳索。2016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碧桂园共有319个项目引入合伙人制度,采取了项目跟投。碧桂园跟投年化自有资金收益率约为65%。外部人才招纳和激励制度,为碧桂园从百亿到千亿注入了催化剂。2012年,碧桂园销售额476亿元。这一年开始推行“成就共享”制度,但在推行的第一年,所有人都将信将疑。到年底时,有人发现自己竟拿到了8000万元的收入,便去询问杨国强,是否给自己多打了一个零。杨告诉他这是根据他的业绩和分红所得。这件事在公司内部刺激了很多人,大家发现原来激励并非只是空头支票。“所以到2013年,所有人都拼命了。”碧桂园江苏区域总裁刘森峰告诉董小姐。2013年底,碧桂园销售额暴涨至1060亿元,翻了两倍多,从此跨过千亿门槛。企业销售额激增,与市场年景好的外部因素有关,但人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也让碧桂园表现出更多的狼性。这最终在人员收入上反映出来。到2016年底,在激励制度下,已有碧桂园项目总经理年收入过千万,有区域总裁年收入过亿。拿到过亿元收入的是刘森峰,他所在的江苏区域项目跟投了1.5亿元。“我自己的身家全部投在里面,连房子都全部抵押了。我们整个区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刘森峰说。管理11万员工的办法:把碧桂园装进口袋一个不断膨胀的碧桂园被制造出来。当前,碧桂园旗下拥有700多个项目和接近11万名员工。杨国强如何去管理如此庞大的碧桂园,如何保证对公司的风险控制?除了给予信任和激励,杨国强还有个秘密武器,信息化。2014年底,陈立艳接受杨惠妍的邀请,来到碧桂园任职集团副总裁兼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此前,她供职于用友软件集团18年,是个性格爽朗又雷厉风行的人,善于处理复杂事务。她给杨国强的承诺是,“我要把碧桂园装进你的口袋里,让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这也是她来碧桂园的使命。在那之前,碧桂园只有信息流程部,42人,70%是大专生,内部叫这个部门为“修电脑的”。这个部门里有许多是广东顺德本地人,家业殷实,把生活当主业,视工作为副业,下午5点半以后就几乎不见踪影,并不认为杨国强的数千亿规模梦想与自己有何关联。陈立艳组建新的信息管理中心,招兵买马,一个人也没有开除。但改变正在发生。这个部门花近10个月时间,清理了碧桂园近400个项目数据,统一了项目名称等各类数据。现在每天早晨,杨国强、莫斌可以通过手机系统看见前一天碧桂园产生的所有数据,如各地投资、售房、收款情况等等,700多名地方项目总经理乃至垂直条线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知道自己与考核指标还差多远。这些数据是对碧桂园全产业链的梳理与净化。在系统中,碧桂园4000多种业务都实现了流程管理,每一个业务的进度都被设计了红绿灯的预警时间。当出现3个红灯,业务相关人员会被职能中心负责人约谈,一旦出现4个红灯,等待你的是总裁莫斌的约谈。在系统试运行期间,许多人不适应这样的流程管理,一个职能中心常常爆出100多个红灯。“我们每天早上的习惯就是摸手机,看看业务进度变色了没有,有变色了的就赶紧抓紧。”一位碧桂园员工说。在碧桂园,节点管理正变得越来越严苛,这保证了高执行力。它最终成为碧桂园业绩跃进的助推器,也是规模导向的重要支撑。“碧桂园必须这样,太人文,太柔弱,是行不通的。”彭志斌告诉董小姐。过去,碧桂园练就了开盘最快的功夫,一切以快周转为导向。2011年,碧桂园开盘周期为11个月。到2016年,项目从拿地到开盘的平均周期已经提升到6个月以内,短于业界平均开盘周期8个月。对信息与产品的掌控,增加了杨国强对三千亿元碧桂园的统治感与安全感。在过去的信息拆解中,碧桂园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块骨骼和肌肉都开始显现,这让它看起来既熟悉又有点儿陌生,更重要的是,它还要继续长大。碧桂园主席杨国强的10条秘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与杨国强沟通。上一次看见他还是在碧桂园的一个大型会议上,他站在台上讲当年穿不起鞋的故事。那个故事我已听过不下5次。这一次,我们是在一个饭局上。杨国强坐在我的对面,隔着圆桌,他一进来便脱了鞋,赤着脚盘腿坐在椅子上。这也是年少务农保留下来的习惯。我走上前去,递上名片,他站起来看了我一眼,用潮汕式普通话说,“哎呀,董小姐那么漂酿(亮)啊。”气氛瞬间热络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很纯真又直接的老人,他今年62岁。在后来的交流中,他时不时抛问题过来,“董小姐,你怎么看….”,“董小姐,你觉得这怎么样?”话题都是围绕他最近的心思所在、那个如今在外界饱受争议的海外大盘森林城市。说到开心处,他把双手举过头顶,发出爽朗的笑声,“哎呀呀我太高兴了。”我们在广东佛山顺德碧桂园总部的大楼里吃饭,经济学家许小年刚好来访,就在隔壁。饭吃到一半,杨国强拿起酒杯,踱了出去,去找许小年。两人聊的全然不是房地产,而是宇宙和人类的起源。聊到人类社会的形成就像是马拉松的最后半步,他们感叹人类的渺小与短暂。许小年对杨国强说,老板的心胸、视野和思维模式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他觉得杨国强和华为任正非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上一次,任正非和许小年也有过类似的私下交流。那时,任正非问许小年,人工智能最终能干掉人类吗?许小年回答他,从神学和人学的角度看,都不可能。因为人不可能超过上帝,而人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可能超越人类。瞧瞧,都是根本性问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企业家都不是正常人的段子。过去六年,杨国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把碧桂园从432亿带到3088.4亿,销售规模翻了七倍多。在这个曾经被看作小型家族企业的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式的变化背后,杨国强最担心的风险是不是已经临近?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董小姐多次走访,前前后后采访了十几位碧桂园内部人士,他们中有人在关键的岗位见证了企业之变,有人在去年拿到了超过亿元的年薪,被视为碧桂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在北京、顺德、南京三地辗转,历时近三个月,董小姐用一万五千字的篇幅报道,尝试去剖析碧桂园并解答以上问题。我还记得,有好几天,在顺德,我站在碧桂园总部大楼前,去观察这家企业最核心的所在。集团总部就像是一台巨型CPU,每天有许多指令从这里传达到地方。在一些地区,每天销售一个亿的现象正在发生。碧桂园正在迅速长大。已经晚上九点多,这里仍旧灯火通明。加班早已成为常态,工作节奏快到可以从员工穿梭在工位间的跑步姿势感受出来。“我这两年在碧桂园老了很多,头发也少了很多。”“我一年内瘦了15斤。”“碧桂园的车轮滚得很快,我要是跑慢一点自己就跑丢了。”“我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断有人这么告诉我,不断地采访与了解,让碧桂园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块骨骼和肌肉都开始显现,这让它看起来既熟悉又有点儿陌生,更重要的是,它还在继续快速长大。在二条贴出正文之前,董小姐先摘出一些有趣的花絮与细节,一些生动的故事场景,也许你可以从中看看碧桂园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以及杨国强的性格。这里面不乏很多被隐藏的故事,一些信息量丰富的细节,那里有属于杨国强企业治理的秘密。【忏悔录】在与王石、任正非等企业家私下交流时,杨国强言必谈自己是个农民,没有读过什么书,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但熟悉杨的人说,这些开场白之后才是他的真实想法。杨国强的阅读量并不小,经常给碧桂园高管推荐书籍,据说他最爱读的是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已读过数遍,也多次向人推荐。【倒闭】杨国强的身边人说,杨的危机感很强,“他整天都在担心公司会倒闭”。【盒子】杨国强对他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彭志斌说:“你能不能帮我搞一个盒子,把一个人装进去,然后按钮一按,出来就可以知道这人行还是不行,是60分还是70分?”【1亿元】到2016年底,在激励制度下,已有碧桂园项目总经理年收入过千万,有区域总裁年收入过亿。拿到过亿元收入的是刘森峰,他所在的江苏区域总计在项目上跟投了1.5亿元。【淘汰】碧桂园的游戏规则是大浪淘沙。很多老队员离开了,业绩不行就是要被淘汰的,而且只有一年期限。碧桂园是结果导向,通过压力竞争,促使新老碧桂园人融合。【题字】题字与送字是杨国强的管理方式。杨国强曾经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莫斌题一幅字。最近一幅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杨国强希望把碧桂园做到地产企业里的规模第一,现在排名第三。在碧桂园,刘森峰是唯一获赠杨国强题字的区域总裁。刘森峰的这一幅充满了杨国强的祝福之情:“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座次】在碧桂园一个月举办一次的总部高管会上,区域“国王”们会按照业绩数排座位,业绩可观的坐在前排,以此后推。这个做法很让人受刺激,每个人都很在意自己的位子,有许多区域总会感到很没面子。【提问与回答】杨国强曾问一位刚上任的高层职业经理人:“如果我让你做A,但是你心里想做B时,你会怎么做?”这位高管想了想回答:“我会先做B,但是我会按照老板的决策,按最小的成本给你切换到A。”这个回答让杨国强很满意。【华为】与万科类似,碧桂园也希望成为地产界的华为。在碧桂园内部,华为是对标对象。过去6年间,碧桂园的一系列变化中可以看到模仿华为的某些影子。来源:《财经》杂志

其道大觳

广东顺德: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 百万年薪岗位超360个

顺德区人才工作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央广网佛山10月4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 通讯员 顺宣)9月30日,佛山市顺德区召开人才工作大会,发布(首批)顺德企业招才引智榜,面向全球广发招贤令。其中,院士及国家级领军人才岗位超10个、超百万年薪岗位超360个、博士岗位超420人、硕士岗位超5000人……在大会现场,详细解读了最新出台的人才政策,美的、碧桂园、格兰仕等企业代表和高校、人才代表作了经验分享发言,并重点发布了企业招才引智榜(首批)高薪榜和硕博榜。其中,“高薪榜”招聘院士及国家级领军人才,其岗位需求超10个,其他百万年薪岗位需求超360个。高薪榜排名前列的机构有:格兰仕集团、美的集团、碧桂园集团、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控发展有限公司等。“硕博榜”发布的均是面向硕士、博士学位的岗位,其中硕士超5000个,博士超420个。需求排名前列的机构有: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碧桂园集团、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昇辉控股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硕博榜上显示,美的集团需求硕士1900人、博士160人,格兰仕需求硕士1910人、博士110人,碧桂园集团需求硕士700人、博士40人。当前,顺德正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越来越快,腾出的大片高质量发展空间将引进大批新项目、新企业。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顺德将坚定不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人才大军,让顺德真正成为一个人才涌入、成长、施展才华,在此安心创业、舒心生活的好地方。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回顾顺德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才引进史。上世纪80年代,一批“星期六工程师”骑着单车从广州来支援顺德,帮助顺德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到上世纪90年代,广东先发地区的劳务市场逐渐打开,“百万民工下广东”的现象轰动全国,掀起了一股“孔雀东南飞”热潮;迈入新世纪,顺德在县一级率先与中国工程院达成长期合作。近年来,顺德区委区政府更是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深入落实“六大人才工程”,重点扶持六大领域高层次人才,精心打造六大人才服务品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截至2020年9月,顺德全区人才总量超45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约18.77万人、博士超2100人、硕士超1.5万人,成立院士工作站(室)22个,引进中科院团队8个,人才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联系电话:0757-22831076、22831014 电子邮箱:3604682934@qq.com

偷渡客

碧桂园大将跳槽小米,任职超10年,雷军为组建“梦之队”大出血

【野火财经】9月7日讯,小米集团公布了最新高管任命,碧桂园原副总裁彭志斌加入小米,出任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人才官(CHO)。彭志斌于2010年6月加盟碧桂园,先后担任总裁助理、人力资源总监及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并于今年2月24日获委任为碧桂园甘肃区域总裁。不过彭志斌并非被小米从碧桂园直接挖角。8月11日,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甘肃区域总裁、原人力负责人彭志斌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这距离其从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转任区域总裁刚刚半年时间,前后在碧桂园任职超过10年。在人力资源界,彭志斌也曾因为“面试过1万名博士生”而闻名,并最终为碧桂园招聘1000名博士生,碧桂园也有所谓的“未来领袖计划”和超级“碧业生”计划。彭志斌出生于1974年,于1996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4年8月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2010年加入碧桂园之前,彭志斌曾任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工程师、专业设计负责人等职位。亦曾于2003年至2006年间任职中兴通讯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干部管理经理,中东片区人力资源负责人等职位;亦曾于2006年至2008年间任职华信惠悦咨询公司顾问及项目经理;于2008年至2010年间任职于中粮地产(集团)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及南方区人力资源部总监。从履历看,彭志斌本科毕业后从事原专业工作,而从武汉大学获得MBA学位后,转型至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已经干了17年。众所周知,雷军本科也毕业于武大,和彭志斌也是校友。从国企到民企,彭志斌在人力资源岗位上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彭志斌受雷军邀请,将负责小米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向CEO雷军和集团总裁王翔双线汇报。碧桂园高管薪酬和股份都不菲。2019年报显示,碧桂园几位执行董事(核心高管)薪酬都在千万元以上,并有数百万份股票,总身价很高。彭志斌在碧桂园薪酬并未公开,但参考其他高管,几百万应该不在话下。加盟小米,彭志斌薪酬自然会有较大提升。雷军不断从各大公司挖来资深高管,对小米新十年的征程,至少在人才战略布局上不落下风。小米从年初到现在,已密集引入常程、杨柘、曾学忠等一系列高管。就在几天前,小米集团还公告,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林世伟将出任CFO一职,并于2020年10月8日正式履职。8月16日,小米宣布实行合伙人制度,王翔、周受资、张峰、卢伟冰成为新晋合伙人,小米合伙人团队扩大至9人。不仅是面子上做足,高管实际待遇也不可少。就在9月4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将以当天收盘价24.5港元/股,向3名选定参与者(均为非关联承授人),免费转让合共1800万股奖励股份。这意味着雷军向这3名选定参与者发了4.4亿港元,人均1.47亿港元大红包。为组建管理“梦之队”,雷军真是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