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二本三本大学的研究生,有必要读下去吗?气化

二本三本大学的研究生,有必要读下去吗?

从1978年到现在,从第一批硕士点到现在三本学校都拿到了硕士点,研究生也不再高高在上。每年都有几十万的研究生毕业,其中有不少是二本三本学校,毕竟985211大学只是少数。二本三本学校的研究生,你觉得有必要读下去吗?1.专业优先到了研究生阶段,专业比学校可能更加的重要。二本学校虽然在二本招生,但是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专业很强,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小编就认识一个学生,想考四川大学的研究生,四川大学相比大家都知道吧,比较著名的985大学。但是很不幸这个学生考研失败然后被调剂到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虽然是二本但是电力这个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最后也是成功考上了市电网。2.看要求如果是有明确目标的学生,读二本学校研究生也没什么关系。就比如有个学生毕业后相当一个高中老师,但是高中老师必须要研究生,对于这种对学历有明确要求的单位,不考研究生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这时候考一个本地的师范大学是最为有效的,分数不是很高,当地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当然如果想去一个比较好的高中,还是得上6大部署师范大学。3.看行业为什么要读研究生?肯定是读研对自己很有帮助才读研。而有的行业读研和没读研没有任何区别,这时候读研还有必要吗?4.研究生没有烂大街这是小编很久之前就说过的一句话。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研究生凭什么烂大街?研究生还是研究生,依旧算是高学历人才,况且我国这个人口数量,研究生占的比例非常低,研究生根本没有饱和。我国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拿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来说,人家读过大学的人数基本上都是80%以上,研究生一般也有10%左右。这个比例放在中国就是一亿多人。为什么要拿欧洲比?因为在我国的发展目标中2050年就要达到欧洲水平,同样教育水平也需要达到欧洲水平。想一想我们离欧洲这种中等发达水平还有多远,就知道研究生有没有用了。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外界的看法,考上二本研究生也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很多人本科都考不上,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研究生呢?

杰奎琳

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研有哪些变化?大吃一惊

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研有哪些变化?大吃一惊!到了大学四年级,大学生们总是为一件事而烦恼,实际上考研究生应该具体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综合看吗?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家里没有矿的话,“三本”大学的毕业生一定会去读研究生。现在的用人单位和现实相比,是为了降低录用成本,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对“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有好感,“三本”大学的学生非常优秀,或者只要家里没有关系,就很难进入好的就业单位,目前,3本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就业,大部分是进入小公司,或是为各种“编制考试”而奔走。显然,“三本”的毕业生只有本科学历,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这个时候,如果去好的学校研究的话,将来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三册”的学校基本上没有研究资格,学生只能走研究生考试的路,“三本”学历是我国本科学历的最后一层,如果考研究生,先不说那些“双一流”名校,考到一个普通的一本,学历都可以大幅度改善,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巨大的优势,有人说如果考了二本、三本研究生怎么办?“三本”学院的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优势不是很大,在调整和复试中更显劣势,这需要考生更加努力,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很弱的话,我想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胜算,最好从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准备,不管考哪个研究生,基本上都要考英语,所以,在大学里一定要学好英语,在选择目标学校方面也要齐心协力行动,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计划,或是没有绝对的自信,最好把目标降低一点,比如说,我打算考武大。现在有所谓的“第一学历决定论”,但是如果不是第一学历的话,即使说是考了名校的研究生也没用,这种看法太偏激了,确实,也有企业重视应聘者的第一学历,但并不多,很多企业还是重视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如果考上名牌学校,对将来的就业会产生“质量”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自信,有这么多好处,你觉得“三本”的学生应不应该考研究生?

二三本院校考研录取率有多少?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结束,很多人都正对成绩翘首以盼。尤其是2019年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使社会对考研的关注持续升温。也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近几年社会上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什么二本、三本沦为考研基地?”甚至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被网文戏称为“全国四大考研基地”。很多人好奇,所谓的“二本三本甚至专科生”的考研概率有多大?近期,察言观数拿到了2所高校的2018级研一的入学数据,以此做一个学缘结构的分析,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A校:社科类211院校,每年全日制硕士招生2300人左右,其中专硕1800人,软科排名在50左右;B校:理工类211&985院校,每年全日制硕士招生5800人左右,其中专硕3300人,软科排名在20左右;A校+B校整体算作一个学校的话,综合排名大概在30-40名,且覆盖除医学和农学外的绝大部分学科专业。为保证隐私,以下统计数据均为合并计算:一、总报考人数为31976人,录取人数7857,报录比≈25:1,即4%,这里面含包含了推免+统考,如果仅算统考的话,报录比会高很多。二、学缘结构可以看出:1、普通一类和二类本科在生源中占比最大,达到67%,是两校录取的绝对主体部分;2、211及985院校占比在25%左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整体层次较高;3、来自独立院校的生源占比5%,同等学力1%不到,但由于这两所学校属于国内较顶尖高校,因此占比相对较低;普通学校至少在7-9%左右;4、国外(境外)本科毕业回国读研为2%左右。注:不包括港澳台专项和外国人来华读研等。以上分析仅作为部分院校的案例素材,无法代表个体实际情况。本次数据量较大且复杂,归类过程存在可接受误差,但对结果无较大影响。接下来我们会做博士入学生源的结构分析,敬请关注。

掘墓人

三本学生有必要考研吗?要注意到哪些点呢?

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大学生准备考研,但是如果自己的本校是三本的话,很多学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首先,各位读者必须明白自己的状况,估计一下复读1年能否有比较大提升,比如能不能上一本。如果可以,一定要复读!事实上,90年代末本科扩招以后,高考一下子变容易了,考研,考公务员却是难度逐步提升。近年来更是提升明显对三本学生来说,因为考研相对于高考爆炸般增多的中档题,以及更枯燥抽象的记忆内容,把我们在高中时期学习方法和态度上面的弱势无限的放大了,所以一直以来难度都是考研>高考,今年,2019年开始,要变成考研“>”“>”高考了。同时,今年开始,名校和热门专业各种400分考不上的情况大有人在,题主一定要注意啊!因为研究生名额就那么几个,但是名校本科生考研的人却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他们的加入,极大地削弱了我们这种基础和水平学校学生的战斗力。所以对我们而言一定要趁早准准备!考研,已经不再是寒门逆袭的途径。中国现今高等教育,在寒门学子和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形成区隔,前者“为潮流而学”,后者”为兴趣而学”。同样是考研,土哥所知的家境殷实的学生,要么不考研,要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而寒门学子奔着所谓“最热门最有钱途的专业”,不问自己兴趣特长所在,到头来还是要与同类人撞车互抢饭碗,因为所谓的“最热门最有钱途”,往往是信息占有不足者的陷阱。还有一点很重要:高考时,语文和文综,是最无法体现考试水平的学科,所以奉劝广大的本二本三文科生,不要因为自己高考时文综或语文考得好,就认为自己能考上文科类研究生,比如法律教育新闻行管中文哲学这些,据我到现在的了解,考研“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没有一道题目,是要写作文的,即便是案例分析,也是需要很强的背书能力。基本上都是考你背书的能力,而且考研的专业课书,比以前历史地理政治抽象枯燥2个档次!三本文综学得好的人,只有在考历史学时,才不占劣势(我没有说占有优势!!!),而且历史学考研,也比高中历史背得多多了,并且,没有选择题,全是默写。有些人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心就已经散了,已经没有动力在学下去了,这个时候去找工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出去工作后会增加工作经验,提前进入社会也可以更早地适应社会。这些人的为人处世能力并不差,工作对于这类人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方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工作经验可以为以后提供很好的平台基础。即使工作之后发现有必要考研也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晚。总结:最后说一下,三本想考试成功,要做好以下几点:1.管住手机2.坚持自律3.目标明确,尽早定学校定专业4.注意身体5.尽最大可能拒绝聚会6.千万不要学不下去就不学,学不下去也要死磕,实在学不下去也要呆在图书馆,不到晚上不要锻炼!7.课能不上不上,能不听不听,是在要上课在课上听网课或者背书,千万别做理科类题目8.单身不要谈恋爱,情侣不要分手9.能不呆就不要呆在宿舍

荷包蛋

普通的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考研真的很困难吗?

目前很多本科学校比较一般的同学都有一直有一个疑问,我本科院校出身低,没有任何的社会竞争力,考研是不是希望很渺茫,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是各持不同观点,很多大学辅导员经常会告诉学生,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别考了,一般考不上的,有这个时间不如去丰富一下实践经验提前接触社会,努力找工作赚钱。也有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希望肯定还是有的,而且你大多数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实力相当,只要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复习,良好的心态以及自律的时间调配,考研还是指日可待的。阿智学姐在这里不作任何的评价,因为阿智学姐认为不管考不考研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阿智学姐只是单纯的对于二本,三本院校学生考研困不困难这件事情来做分析,至于如何先选择那要看每个人的追求和选择。一、学习环境由于周围学习环境和个人能力的因素,是导致我们觉得自己考研很困难的最重要的一点,不是说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一定不懂得学习,或者说有任何的院校歧视,只是大概率事件中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考研上岸率都比较低,因此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就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考研很难。其实造成这种原因的一方面是学习环境的问题,在经历了高考之后,似乎已经把大家在学习上分开了层次,相对于985,211的学生,我们的学习环境跟他们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们可以跟着导师一起参加各种的项目,而你即使不去上课也不会有人对你很严格。当你身边的人总是将吃喝玩乐挂在嘴边,总是将迟到旷课作为自己的常态,你肯定也会潜移默化的被环境影响,并逐渐的开始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不能专心去学习。二、学习能力对于大多数的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情况等等都是与重点高校的学生有一些差距的,因为高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就可以脱颖而出,而我们从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了自己,,从考研层面上出发,你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弥补初高中对于学习的认知,能力的不足,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三、自制力差我们二本,三本的学生大多数自制力都比较差,在上大学之后,身边的诱惑变得越来越多,如何能在这些诱惑和学习习中权衡是需要自制力的,然而我们就缺乏这种自制力。我们总是早晨不起床,晚上不放手机,不停的刷朋友圈,想好今晚要好好学习,一句室友的一起打游戏,就又上号了,学习五分钟热度,发现除了书本周围的一切都变的很有趣,包括你的头发,指甲,眼睫毛,计划总是一大堆,可到头什么都不想做,这无疑给我们在考研的道路上增加了很多的困难。

高银

三本大学纷纷开硕士点,研究生:硕士又要烂大街了

现在,有不少的民办学院、独立学院,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三本院校,都开始申请开硕士点了,对此,研究生们议论纷纷,摇头表示:看来,硕士生,又要烂大街喽!三本院校,为何要申请开硕士点?当然是为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对此呢,研究生们却一点也不乐观,他们是这样认为的:三本也有硕士点?活久见!看来呀,以后基础学历就是研究生了!厉害了,三本也给硕士点!读了有用么!真无法理解,以前觉得硕士授予权最低,怎么着也得是好的公办二本吧,没想到连独立学院都有!而且,独立学院大部分都是跟企业合办的。民办学院有硕士点还好说,独立学院呀这可是!现在大学在搞什么?盲目追求学历!国家确实要控制一下硕士授予权院校数量,要不然硕士真的就是烂大街了。当然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理解,他们觉得:国家现在要缓解就业压力,所以需要鼓励学生继续读书,这几年压力最大,缓一缓有可能好一些,所以就尽量多批一些硕士授权点,可是博士授权点呢,你看就没怎么批!那么,这些三本院校的硕士点,究竟如何呢?过来人认为:独立学院硕士点有时候还可以,比如浙大城市学院,有跟浙大还有其他高校的硕士点联培,但许多民办院校的质量就不好说了,本科都不行还硕士呢!其实民办学院和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半斤八两,可能独立学院还稍微好,但是也达不到培养硕士的标准,城市学院那个确实是特例,基础比较好。对于硕士生烂大街,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们也开始哀叹了:看来怎么也得混个研究生学历,很多好工作门槛就是硕士研究生。如果你是本科学历,你所在单位出现了以上三本院校的硕士生,那么,不管你是985还是211,你在工资和升职上,都竞争不过人家!本科专科毕业生,努力的终点,很可能是别人的起点,许多用人单位,中层领导要求最低硕士学历,中高层则要求博士起步,本科在此情况下,没有关系不是富二代的话,很难破局。而且,四非高校本科生,虽然很难竞争得过985、211学子,但是读到硕士,和本科学历的重点大学毕业生相比,他们获胜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看来啊,读硕士,还是很有必要的!同学,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你是否觉得,硕士生,已经烂大街了?对于三本院校开设硕士点,你觉得有必要吗?

爱之梦

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真相其实是这样!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从总体看,普通二三本的考生,是完全可以成功考研进985/211学校的,只要看看985/211高校研究生新生的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明白。39所985高校,最强势的北大清华,每年通过考研,而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有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比如,北大工学院、历史系等院系,似乎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考研进入,而北大研究生录取量很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每年通常会录取好几十个非985/211本科背景的考生,普通一本居多,普通二本也有少数,三本偶尔也有极个别。其他名校,比如华东五校,大致情况和北大相近,也就是,相对比较冷门及不那么强势的院系,会有少量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至于普通985,则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成功的就相对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类实力不错,学科众多、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庞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小的普通本科学生考研进入,人数可达总体数量的15~3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或者接近一半。至于末流985,自然相对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西北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的,比例可超过总数的30%,甚至达到50%。非985的211大学,除了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强势211,考研难度总体较大,普通本科考研进入的比例较小(大约10~20%)之外,其他的211,往往普通本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重,某些院校可以达到或超过50%!虽然上述院校中考研成功的普通本科学子,一本考生占比最大,但二三本其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普通二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足够努力,并合理选择学校及专业,是完全有机会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考研数量庞大,但成功考入985/211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二三本考生,成功率其实是比较低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的,往往也是相对较冷的专业,这说明,往往二三本考生的考研竞争力还是往往不如本科背景更好的考生,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二三本考生而言,还是要具体分析自身情况。考研需要冲劲,但也需要清醒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在自己本科学校的层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最多提升两个层次,是成功率相对较高,把握相对较大的靠谱目标。比如,二本考生建议以普通一本学校作为目标,相对比较靠谱,或者竞争不算很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旨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985/211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考研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也是考研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欢乐屋

三本学校大三学生问我:考研到底有没有用?你们觉得呢?

首先,我想说,考研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比较有用的。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考研有用与否,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人考研是因为自己高中阶段没有好好读书,大学读了一个差学校,还没得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就是考研想换一个专业,能改变自己的现状。其次有些人考研是为了给自己找工作增加筹码,现在本科生就业很难,所以想通过考研,增加自己择业时的筹码。有些人考研,完全就是为了混个学历,然后升职。当然不乏有些人,完全是为了学术,这种学生就比较少了。孙老师研究生是古代文学的,我硕导说,现在的研究生太浮躁,做学问很难得,老师都不是什么大牛学者,所以也不期望我们能有多牛。最后孙老师建议:三本学校毕业,虽然是本科,但是竞争力不够,最好是考研。考研的时候,可以考跟自己本科专业相关的,这样机会更大一些。一定要记住,坚持最重要。请大家多多

不惧之实

听说这些学校考研不要三本的学生是真的吗?

之前我们说过很多“考研毒鸡汤到底害了多少人”,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很多同学都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同等学力、三本、双非的同学都关注的问题,是不是有的学校不要三本的学校,就是担心在复试的时候被歧视。那么我们先来说说同等学力吧,同等学历是有部分学校专业不招生同等学历的学生的,你需要看看具体的招生目录,尤其是医学的很多是不招生同等学历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三本吧,前几天有一位同学问:盘点一下那些学校不要三本学校,师兄师姐看过来,本人19年考研,求经验。那么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是咋说的。一、211、985有的不要,招生说明会写,:我也三本,我有同学考到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不要三本的不多,关键考你考不考的上。二、我一高中老师专升本又考研考上了一985,关键是你自己是否足够优秀,只有难度大小,没有要不要的情况。不过还是要面对现实,名校的热门专业肯定是很难考的,你是三本那就考的二本的呗,或者偏一点的学校,很多学校一志愿都招不满,有些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三、只要初试分高就是硬道理。 但是问题是有些学校专业课很难啊……所以稳妥点,建议选个省内211冲一下吧,那就考个外省的211吧。985真心不推荐,我自己血的教训……复习时间长,分数低,分数线也高,调剂都麻烦的。四、你说歧视嘛肯定是有的,不歧视嘛你自己也不信,只不过是多少而已,把初试考高分应该是没问题的了,你要是努力什么都有可能的,重点在于你有多大的信心胆量,其实大家智商差不多看你有多努力。五、佛山大学接受调剂!佛科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佛山市,比邻广州,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大学,拥有60年办学历史的公立二本,部分专业准备升一本!硕士生一个月最少补贴1700元!过a区线即可!六、一志愿不存在不要三本这个说法,调剂的话985、211基本不要,地域好点的一本也不要。所以第一志愿最好选择一个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校。七、初试考得够高,不会歧视三本的,但要是擦线,估计三本被淘汰的概率很大。八、985没歧视,被刷确实是水平问题。我工科的,认识几个保研的,水平确实高的吓人。不算。。。三本其实和大校并没有什么太大关系,顶多复试可能不歧视你。但是复试时,你和本校自己学生竞争,他们肯定优先选择自己学生。九、我三本考南京的学校擦线党最后刷了4个人 2个本校,一个武汉理工,还有一个是因为复试没有参加,所以正常刷的3个人都是211的,和我一个学校的总共9个人都上了,南航真心不歧视三本相当公平。十、上海海洋大学完全不在乎这个,就算专升本也一样要,只要你能考进来。十一、三本初试考第一我就不信还能不要明说不要三本的除外,还有专科考研400多的呢,加油!十二、三本复试还是会有很多学校歧视的,毕竟三本学生专业基础比起来也确实不扎实,当然有些三本的学生学的不一定比一本二本差。十三、主要看初试分,分高就没问题。武大应化去年专业第一也是三本。十四、三本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自信,根本没有大学歧视三本,三本复试被刷是因为实力确实不如人家,所以努力吧!!!好像有些特殊专业的确不招三本或专科,但那是极特殊的一部分专业,大部分都不会歧视三本的。十五、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初试够高。985 211每年有很多三本考上。不要小看自己,其实我们站在一个起跑线。十六、我也三本我大二决定考研 大二一门专业课复习的妥妥的 只要放假就去上培训班 英语四级528 我觉得三本就是要更努力。十七、一志愿的话还好,只要有实力。调剂比较吃亏。十八、本人三本三跨考生,实际上第一志愿的话,没有学校会歧视三本的,只要你分数高进了复试,可能在复试的时候看一下,但这都不重要。但是如果调剂的话就很多学校看本科了。十九、初试一般都可以报,只要分数高就都能进入复试吧,但是调剂的话就比较麻烦了,有些学校就写明了不接收独立学院的调剂生。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三本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自信,根本没有大学歧视三本,三本复试被刷是因为实力确实不如人家,所以努力吧!只要初试分数高,没有人会其实三本的,复试其实不是歧视是因为很多复试可以加分的地方你不满足。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落鹰峡

三本院校学生考研,较适宜的报考院校定位是什么?

各地高考招生政策有差异,如湖南省依然保留三本批次招生,其中大部分都是独立学院或民办院校,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之前,小西和朋友聊起湖南省的高校,他们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居然还未合并二三本批次招生,如山东、广东已整体合并为一本批次招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高考不同,仅英语、政治、选考数学或医学专硕的考核属于国内统考,其余专业学科都是各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命题,不同院校间试题考核内容和难度无法统一。只能说常见情况下,难度排序是:985高校>211院校>双非院校,但是也不绝对,如部分考生就反应2019年部分北京、上海的高校存在专业课"压分"现象。相反,也有考生告知小西,985高校中的武汉大学等自主命题科目给分较高,便于未进入学校复试的同学在调剂中有优势。考研院校选择三本院校中主体-独立学院的学生考研,小西建议将报考院校放在省会城市双非院校或中西部211院校。对于三本院校的考生来说,一志愿填报院校非常重要,否则进入调剂环节后没有任何优势。毕竟相比本科院校较好的考生,三本院校的平台不高,想要获得国家/省级创新课题或参与部分导师的课题,有些科研经历或小成果都比较难。考研院校也许会有考生质疑:三本考生,大一进入高校后就提前备考,3年备考选择一所顶尖985高校,若是初试排名第一,也会被淘汰吗?基于这个推测,小西不信的是既然有这么大恒心,为什么高一不开始努力,考入一所双一流院校呢。因此,能坚持3年的考生比例真的很低,能做到的考生仅有那么几个,而且成为每年的典型,被广为流传。考生若是将1年有效时间用来沉心复习就算是其中不错的。同时,初试排名前列的考生被淘汰的也不是个别,2019年部分400分+的考生被淘汰同样不少。不是不建议报考知名985高校,而是你得足够自律且具有恒心。往年,双非院校不少考生2年、3年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不少呢!在2019年考研调剂中,初试成绩总分或某个单科成绩是筛选调剂复试考生的关键指标,不过经过2:1以上(部分学科甚至大于10)的复录比放大后,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不再是少数,且考生间分差不算大。因此,复试三个环节中专业综合面试成绩就较为关键(容易有分差),而考官主观上更愿意选择本科层次较好的考生且给予高分。深圳大学 美丽风景其实,有人问过小西,双非院校的硕士值得读吗?我的答案是值得,三年读研后带来不小的改变,大部分人都会比同期工作三年更有收获。而且,省会城市双非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整体不错,或者升入同城较好的985/211高校深造读博也具有优势。往往这些院校的学科考研报名情况不算理想,具有较大缺额且注重保护一志愿考生。"保护一志愿考生"就是关键,毕竟这些院校的复试线就是所在学科的国家线,报考后录取难度不大。另外,小西推荐的就是中西部211院校,在后期调剂进入中西部211院校难度比较大,但是相对报考难度要低不少,而且有211的名头非常有利于后期国内读博深造。最后,小西建议报考省会城市双非院校或中西部211院校。在选择时你还得看下几个备选院校该专业情况,而且切记切记一定得提前沟通导师。不是导师可以保你进入复试就能录取,而是可以给你足够信心和安排师兄、师姐给你一些备考细节或技巧。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