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人气榜!这五所大学研究生数量超本科生数量,你知道几所?梅花

研究生人气榜!这五所大学研究生数量超本科生数量,你知道几所?

考研,这个话题年年争议不断,年年又有很多学生一边在骂考研而一边刻苦的复习准备考研,这么一看还真的是蛮有笑料的。每年都有大批人在准备考研,但是具体有多少你们心里有底吗?就今年而言,考研究生的学生暴涨36万人,而且这个人数是在逐年在增加的。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会多增加一些研究生名额,但是也架不住人这么多不是么?后来考上研究生的二本大学生都发展成什么样子了?袁老师记得有一个学生本科是在临大的,然后想要深造就考了南京的某所顶尖211高校的研究生,经过自己的几年发展,现在是一名二级教授。当然他的年纪还是比较年轻的,可见考研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以前袁老师也和大家分析过数据,就咱中国现在而言最好的那些顶尖大学,它们的研究生数量甚至都比在校的本科生数量都要多。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高考考进来太难了,另一方面是它们的研究生政策好。今天袁老师为大家带来5所,2019年统计过的研究生数据。1.中国科学院大学,它的研究生院总人数高达4.55万人,也是国内研究生最多的大学。2.清华大学,它的研究生院总人数高达3.15万人,比在校的本科生都要多很多。3.北京大学,它的研究生院总人数高达2.6万人,校内的研究生人数也是比本科生人数多的。4.吉林大学,它的研究生院总人数高达2.15万人,加上拥有本科生4万人,是整个东北地区拥有大学生最多的高校。5.浙江大学,它的研究生院总人数高达2.46万人,它的校区很多几乎遍布整个杭州,地理位置是很好的。北大,清华是咱中国的最高学府,如果学生考研生能考上的话,别人会觉得比你高考考上更牛。研究生层次的学习都是深入的,更多的以研究为主,以开展课题为主,基础层次的东西基本不会再讲了,这就要求我们学生严进严出,才能保证这些大学的质量。而且研究生的待遇也是极高的,不论是找工作还是想留在高校内执教,工资和待遇是很高的。如果你是研究生在职教师的话,周末也是可以在外面的企业挂职的,就是挂职置业顾问,这个都是国家所倡导所不抵制的。我是临沂袁老师,专注高考志愿填报,你还知道哪些研究生数量多的大学?欢迎评论区评论或者私信我,我们共同交流探讨。

不断

本科生只有几千名,研究生将近5万人,这样的大学你见过吗?

本科生只有几千名,研究生将近5万人,这样的大学你见过吗?随着我们学历的提高,身边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少,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大学里最多的是本科生,硕士生下一个,博士生最少。当然也有例外,在我们国家的大学里,有不少这样的大学,这所大学在现在的在校生中,本科生最少,只有两千人以上,研究生将近五万人,这所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下面小编将对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深入调查。现 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院于2012年改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大学院,背着中国科学院这个“大树”,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在招生之初,中国科学院大学以“高标准、高起点”而出名,当时全国招收了三百名以上的本科生,短短几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考生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之前的中国大学排名中,虽然看不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影子,但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了本科生教育,这所大学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学的排行榜上,其气势惊人,甚至可以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匹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飞黄腾达”给中国很多顶尖学校带来了冲击,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不仅被评为“双一流”重点建设高中,“双一流”大学的实力也很高,校友会最新的大学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非985、211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被选为“双一流”已经很了不起,在全国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价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成绩也非常突出,仅“A+”学科就有18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各21个学科被选为“A+”)之后成为了全国第一位,第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实力,在全国高中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大家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怎么样?欢迎留言。

任红

在校大学生数量排名:广州131万人排第一,北京研究生最多

今天,广州统计局发布《2020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30.71万人,同比上一年大增15万人。除了广州,近期还有多个城市相继发布了2020年的统计公报,我们分别统计了各大城市在校大学生、在校研究生、在校小学生的在校生数量,并做出了排名。为什么是这三个数据?在校大学生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才供给与储备能力,在校研究生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才质量,在校小学生体现了城市的人口发展潜力。下面对比了中国(内地)17个在校大学生较多的城市,部分城市未查询到最新数据,故采用2019年数据进行对比:数据来自统计公报,部分城市采用2019年数据,仅供参考如上图所示,广州以130.71万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本专科生),排名全国第一,而且很可能也是全球第一。广州排名第一,并不奇怪,因为广东人多,全省常住人口达到1.13亿,差不多是湖北省的两倍,而且广东人读大学不太愿意出省,作为省会的广州,承接了绝大多数省内考生。郑州虽然只有一所211大学,但本专科生数量仅次于广州,达到116万,很可能超过武汉,更超过南京、西安等科教重镇。郑州能排名第二,也和强大的人口腹地有很大关系,河南省常住人口超过9600万,人口总量远超江苏、湖北、陕西,这也是为什么郑州大学生数量能够超过武汉、南京、西安。武汉的本专科生数量也突破百万大关,排名全国第三。不过,武汉拥有7所211大学,大学的平均实力远超郑州。此外,成都、重庆也是90万量级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北京、上海虽然名校云集,但本专科生的总量并不算多,大约只有广州的一半,表明京沪更在乎大学的精,而不是量。杭州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不算多,远低于南京、成都、广州等强省会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杭州近年来不断引进那么多大学生。2019年,深圳本专科在校学生仅11.32万人,数量在主要城市中最少。毕竟,深圳不是省会城市,不担任教育中心的功能。不过,即使和青岛、宁波、厦门、大连等计划单列市相比,深圳在校大学生数量仍然是最少的。不过,深圳高校的存在感倒是很大,包括哈工大、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众多名校都在深圳开设分校区,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排名近年来也显著提升。此外,深圳2019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非常高,达到106.9万,显示出强大的人口发展潜力。细看这份榜单,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省会城市几乎全部都是科教大市,承接了绝大多数的省内考生,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专科院校,表明我国的专科教育主要由省会城市主导,北京、上海在专科院校领域涉足不多。另外,计划单列市在大学生数量上完全不是省会城市的对手。毕竟,计划单列市设立的初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科教文卫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这是省会城市相对计划单列市的一个结构性优势,那就是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省会天然就是一个省的人才中心。其实,这本质上是也一种“港口功能”,来自全省、全国的高考生源源不断来到一座城市上学,在这里逗留几年后又各奔东西,这实际上承担的就是一种人才的集散功能。如果把货物的集散枢纽称之为海港、空港,那么人才的集散枢纽就可以称之为“人才港”。所以,现代城市不仅有海港、空港、铁路港、信息港,还应该有“人才港”。现在是科技金融时代,“人才港”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海陆空等传统的客流和物流港。这两年各大城市打响的人才争夺战,也反映出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说本专科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大学数量,那研究生数量则反映的一座城市的大学质量了。毕竟,不是什么大学都能招收研究生的。如上图红色方框所示,在校研究生的数量排名,和高教实力的排名基本一致。北京遥遥领先,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38.7万,大幅领先其他所有城市。上海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名第二,与北京还是有一定差距。仅次于北京、上海的是武汉、西安和南京,分别达到14.93万、14.8万和14.25万(武汉、南京为2019年数据),和上海的差距不算太大。广州的研究生数量也有12.88万,显示广州的大学质量也还行。比较特殊的是郑州,本专科数量达到116万,排名全国第二,而研究生数量只有3.83万,有分析认为,河南的高考人数虽然全国最多,但整个河南只有郑州大学这一所211大学,河南的一本大学录取率也是全国最低之一,大量的考生只能选择上高职大专院校。所以,郑州大学生的总量虽然很高,但整体的科教实力与武汉、南京仍然存在结构性差距。与郑州相反,北京和上海虽然在校本专科生数量都只有50多万人,但两市在校研究生数量非常庞大,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十分明显。下面再来看看在校小学生数量,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潜在的人口竞争力。数据显示,重庆的在校小学生数量全国第一,广州排名第二,达到112.51万人,深圳排名第三,达到106.9万人。超过100万的还有成都、郑州。很多人可能会说,人多到底有什么用?其实,这两年,有一个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叫做“规模本身就是优势”。特别是内陆城市,缺乏沿海城市的地理优势,但可以凭借庞大的人口腹地打造“强省会”,然后实现对沿海城市的反超。例如,武汉、成都的经济总量、地铁里程,为什么比杭州、南京、济南等沿海省会高出一头?靠的就是人口规模优势!澎湃新闻

惊魂恋

研究生人数可能将大幅增加,是否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研究生人数可能将大幅增加,是否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说实话,研究生是否已经“烂大街”?大学生是否已经“烂大街”?这些问题很宽泛、很笼统,就是一棍子打死的说法.我仍然记得,当大学扩大招生时,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很担心。随着这么多大学生扩大招生,大学生将来会不会变得不受欢迎了呀?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了吗?尽管有这样的疑问,没有家长或学生会说没有必要上大学。同样,当近年来研究生入学人数略有增加时,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也就是说,研究生是不是也要“烂大街”了呢?那还有必要读硕士研究生吗?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尽管研究生入学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增长率仍然远远低于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率。因此,在短期内,研究生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烂大街”现象.我需要澄清的另一点是,你有这样的焦虑是正常的,但是你把读研这件事情看小了,你可能只是预测到了最终的硕士毕业人数.但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最后的文凭上。第一,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知识的提高和能力的重塑。这些相对较高的、精炼的和敏锐的知识可以从质上提高你的专业能力,并为你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资源。这里所谓的资源包括学校、导师和校友。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人类社会。没有人你什么也做不了。没有人你什么都做不好。第三,在学习过程中,你将接触到更多高质量的培训和讲座,这些高质量的资源也将提高你的含金量。最后,我想说两点。第一,虽然有普及本科的趋势,但仍有大量的人没有被本科录取。因此,本科还是有一定的含金量,那么硕士学位更有价值了。第二,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你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综合能力。文凭只是一块垫脚石,但能力是你能够生存下去并变得越来越好的资本。最后祝大家好运.

弟切草

研究生学历缩水了多少?从招收人数上看,或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生

随着12月26日研究生考试日期的到来,有关研究生学历缩水的话题成为热点。研究生学历的缩水这似乎成为了大家的一个共识,但到底缩水了多少?可能谁也说不清。有网友查询了相关数据,如果从招收录取人数上来看,2020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为111万,而1998年招收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为108万,如果仅从这个人数来看,可以理解为现在研究生学历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生。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1年的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377万,再创历年来的新高。我们不妨来看看20多年来的考研数据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到2001年,从最少的报考人数只有11.4万到2001年的46万人,增长了4倍,招生人数也从4.2万人增加到13.3万,录取率相对较低,在25%左右。这一阶段的的研究生学历应该很有含金量,目前他们大都活跃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岗位,是中坚力量。第二阶段是2002年到2015年,报考人数从46万增长至164万人,增长了3倍多,但增长总体上放缓,中间有几次出现负增长和零增长的情况,其中2002年增长比例高达35.7%,这主要是由于1998年的大学生扩招延续4年后,考研人数同比例大增,这个阶段的总体录取率在30%左右。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2021年,从2015年的165万增加到2021年的377万,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增长了212万人,如2017年201万,2018年238万,2019年290万,2020年为341万,2021年则为377万,4年内增加176万人,平均每年增长44万人。而录取人数也从2016年的51.7万增加到2020年的111万,预计2021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将超过120万。与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相对应的是每年高考的报名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199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278万,录取人数首次达到100万大关,录取率为36%,由此至今的20多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和录取率三项数据都是直线上升。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录取人数超过800万,录取率80%左右。当然,以上仅仅是从人数上进行分析,并不能说明20年前本科生的水平就等同于如今的研究生。如今考研毕业,有论文发表等诸多要求,与20年前相比,学习任务更重,要求更严,压力并不少。考研人数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我国人才总体数量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从本科向研究生过渡,建设研究生强国是必然要求;二是社会对人才需求高学历人才的需要;三是很多学子认为本科阶段就业压力大,认为还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对此,你怎么看呢?#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

爱之梦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距,五张图展现淋漓尽致,看完心酸了

考研人数不断增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学历的要求也特别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本科生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前,所以很多人就准备考研,这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大学生可以说遍地都是,专科生寻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单位和企业的岗位就会有所限制,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增加,这几天各个学校的复试线也出来了,据了解今年377万人参加考研,最近参加调剂的就有150万人,可想竞争有多么激烈。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今天笔者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五张图,详细地描述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看完有些心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第一个就是人精神的变化以前大学时光那么美好,每天的学习量并不多,而且过了大一就没有晚自习了,每天充满了活力,在校园中奔跑,可以和同学一起玩耍,在操场上嬉闹,但是考上研究生以后,可以说整个人都变了样,虽然没有人逼你学习,但是要完成毕业的准备工作还是很难的,不过每天都比较充实,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第二个就是头发数量的对比虽然这有些夸张了,但是研究生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每天都需要面临导师的指责,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考研难,毕业更难!这也是当下研究生的现状,对于本科生而言,大学的时光不是特别紧张,基本上就是教室宿舍两点一线,但是研究生的生活安排就很多了,说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更多了。第三个就是薪资待遇的不同不得不说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首先就是起点不同,研究生的学历还算是高学历,如果同时面试的话,肯定会被优先录取,而且薪资待遇也有一些区别的,基本上研究生的月薪都可以超过5000,至于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上万都很多,所以说考研不仅是提升了自己的起点,未来的薪酬待遇也大不相同。第四个就是作息时间不一样本科生的学习工作没有那么多,早上起来顶多有个跑操,晚上有个晚自习,但是过了大一就没有了,每天只需要上两三节专业课,然后其余的时间自己安排,到了研究生就不一样了,有的时候为了完成作品,很可能要加班加点,睡眠时间不足,熬夜到半夜完成创作。第五个就是情绪波动看到这种图很多人都有些鼻尖一酸的感觉,研究生的生活并不是那么惬意,其中要处理和同学的关系,还要听从导师的安排,对于导师的安排也是言听计从,每天需要面临很多事情,情绪波动比较大,尤其是对影响毕业的事情,让很多学生感到无奈。笔者感悟在当下的时代发展中,我们还是要顺势而为,如今的企业和用人单位都注重学历,可以说这也是门票,如果非常凸显个人的能力,而不是注重学历,这样是不对的,也不能够只有空学历,听上去非常的困难,想做到学历和能力并肩发展,不过未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是优秀的人才,又凭什么享受优秀的岗位。所以说能够提升学历就尽量优先提升学历,考上研究生毕业以后,再去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就更加具备优势。你们对考研有什么看法吗?我们一起留言讨论吧!

其毒

本科生与研究生,到底存在多大差距?

曾几何时,家有本科生是一件极其值得炫耀的事。但近几年,本科生似乎已经是泛滥般的存在了,很多大学生本科毕业几年却依然还迟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因而导致很多在校大学生便一窝蜂的涌入考研大军。那么,本科生与研究生,到底存在多大差距呢?首先,研究生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比本科生更加清晰明确,更加坚定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加,生活体验感愈发增强。从本科生步入研究生之后,对于个人的自我认知是会增强的,可能很多之前想不通的问题,突然间就豁然开朗了,因而心里也就更加明白了自己想干什么和将来能干什么,眼光放得更发长远,人生规划要远比本科生期间清晰明确许多。这主要就是由身边环境的改变而决定的,因为我们都非常清楚,研究生基本都是高精尖人才,各种各样的顶级知识文化我们都会接触,而在整个人类群体中,比研究生知识更丰富的人已经不是太多了。同时,研究生也更有可能、也更加接近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其次,专业性更强,钻研的精度和深度对比本科阶段那就是天壤之别。我们知道,本科生期间所谓的学科知识更多的还是通识课,而专业课只是泛泛而谈,但是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性就特别精深了,涉及到本领域本真的东西。很多东西我们不再是看着书本知识侃侃而谈,而是要求我们自己亲自去实验、去研究、去总结和升华,得到实验数据,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并提出更多的学术问题。最常见的便是学术性论文以及跟着自己的导师进行各项科学研究。第三,人际关系、经济环境的差距,也是最赤裸裸的肉眼可见的差距。本科阶段的人际关系简单而纯洁,因为大家同学都是应届考上大学的,而研究生则会有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也有已经工作几年后再来考研上研究生的。同学成分的多元化使得大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一部分同学在读研阶段的费用依然还需要父母承担,而另一部分同学则是自己自己承当。这便带来了经济环境的差距。第四,未来就业和薪资的差距。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初高中老师都会跟学生说,这几年好好苦几年,到了大学就轻松了。因此,我们便也就觉得本科生们是居住在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但当天之骄子面临毕业、扑面而来的就业压力,更是他们许多人都始料未及的。那时候,很多人才发现,原来自己成长的速度还是比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而研究生在本科毕业后又经历了三年专业的培养,能力自然强于本科生,就业也就相对更为轻松。而在薪资方面,现在的企业是不太可能给一个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很高工资的,还是得经过时间的沉淀,很多本科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两三年后的薪资待遇可能就是一个研究生刚毕业后进入企业的工资。在晋升管理层时,总部也会优先考虑研究生。可能我们许多人都会想,现在的社会更加注重的是人们的实践工作能力,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这之前你必须有这样一个平台为你创造机会,而学历便是你最好的“投名状”。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而学历则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在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社会背景下,不管是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罢,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个人能力,提高个人修养,方能使自己不被时代浪潮所吞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非人也

研究生比本科生多享受3大福利!这才是考研人数上升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除了每年增长率吓人的考研人数,就看看“二战”、“三战”的考生和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就知道,大家对于这一张文凭有多么重视。其实这4大研究生才有的福利,才是大家沉迷考研的原因。研究生公务员待遇更好、职位更高相信公务员是现在很多学生的目标,不过要知道,学历越高,考公务员的要求就越少,竞争也越小。特别是,研究生转正后职位等要比本科生高一级。部分事业单位、国企可以免笔试在校园招聘时,不少国企和事业单位都会去高校宣讲,其中很多单位都会给研究生提供人才渠道,面去笔试环节,直接参加面试即可。获得人才引进补贴现在各地方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很多都会为研究生提供人才补贴。通常来说,硕士研究生每年拿到3万元的人才补贴,博士研究生拿到5万元的人才补贴真的不难,而且还有很多城市的待遇更好,例如温州市、南京市等等。

大耳窿

河南本科生最多,北京研究生最多:这份统计数据还有哪些看点

近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这份统计数据分两部分:全国基本统计数据,各地基本统计数据。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重要数据:1、研究生在校人数286.4万人2019年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超过286.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2.4万,硕士研究生244万。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达到破纪录的57.7万人。而在今年2月份的通报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将会扩大招收18.9万硕士研究生。201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就达到了91.7万,这预示着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中,预计录取人数将会突破百万,达到110.6万人。几年后,研究生满大街,会不会像也会出现就业困难呢?2、河南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2019年河南省本科毕业生数量为27.67万人,位列全国之首。广东、江苏分列二、三位,本科生数量分别为26.76万人、26.66万人。最少的是青海和西藏,2019年本科毕业生数量只有8570人、5968人。第一名是最后一名的40多倍。3、江苏高校数量最多2019年,江苏省高校数量为167所,成为全国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广东、山东分列二、三位,高校数量分别为154个、146个。河南高校141所,位列第四。北京高校93所,位列第十三名。西藏高校7所,其中本科院校4所。4、北京在校研究生数量遥遥领先2019年北京在校研究生数量为41万人,位列全国第一。江苏、上海,分列二、三位,分别为24万,21万。2019年,北京在校本科生数量为52.7万人,而研究生数量高达41万。2019年,河南在校本科生数量为119.7万,全国第一,而研究生数量只有5.8万,在全国排名19位,折射出河南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严重滞后。5、2019年博士毕业生为62578人2019年,全国博士毕业生数量为62578人,其中,北京博士毕业生18653人,占29.8%,居于绝对领先地位,是第二名上海的三倍还多。上海,江苏分列二、三位,博士毕业生数量分别为5752人、4975人。而河南2019年博士毕业生数量只有可怜的335人。北京博士毕业生数量是河南的55倍还多。不知今年的河南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不是会有所进展。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等人才,但也应该看到在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红与黑

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的差距有多大?工作后便一目了然

今天2020年考研初试已经拉开了大幕,共有341万考生走上了考场,这一数量足足比去年增加了50万之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些年来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人数越来越多,这既与当下的就业环境有关,同时又能反应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毕业后确实存在着差距,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同学纷纷选择了报考研究生。那么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的差距有多大呢?其实等到他们工作后,便一目了然。在当下,二者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学历上的不同,而且更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距。在就业市场中,不论是直接就业,还是待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研究生学历都更有优势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已经突破了800万人,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少同学都面临着大学毕业后,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甚至是找不到工作的难题。不少的企业都纷纷提高了招聘门槛,甚至只有硕士研究生才有报名的资格。就拿教师这一职业来说,在十年前师范类院校的本科生,足以到高中任教。但是在今天,如果你没有研究生学历,连报名考试的机会都没有。此外,像人大附中、深圳中学等全国知名中学在招聘教师时,只有985名校的硕博才能被录取。不得不说,拥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在快速就业和找到理想工作方面,要比大学生有更大的优势。这也是今天考研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作后,研究生学历作为一个“硬指标”,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实惠”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一个研究生学历,因为在工作后这张毕业证书,真的可以给我们创造极大的价值。就拿同一份工作来说,本科生的薪资可能是4千元,而硕士研究生就能拿到6千元,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甚至能直接月薪过万。由此可见,学历越高薪资的水平就越高。而且,近些年来各地都非常流行“人才引进”,不少地方为了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都拿出了极其丰厚的待遇和政策。送户口、送补贴,甚至是送人才住房,各种各样的待遇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但是符合人才引进的最低标准,就是要拥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从这一点上来看,本科生确实也比较吃亏。从工作发展的前景来看,硕士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后更容易受到重点培养,得到快速的升迁一个人的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但是高学历最起码可以证明一件事:要么智商不错,要么学习非常刻苦。虽然现在硕士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处于较为稀缺的状态。很多单位里本科生的数量都不多,硕士生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单位里如果引进了一个研究生,往往更容易受到领导的青睐,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几年过后,如果表现较为出色,很容易就能够晋升到领导岗位。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的差距,除了以上的三点外,还有很多方面,例如福利待遇、晋升路径、工作环境等等。虽然考上研究生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成功,但是可以将成功的概率提高不少。由此可见,考研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对于以上的内容,您还有何高见?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