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科多如狗,研究满地走”,研究生人数和比例超乎你的想象!本体

“本科多如狗,研究满地走”,研究生人数和比例超乎你的想象!

从古至今。我们很多人都有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学历大如天,尤其是这几年,教育的普及,造成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很多人以提高学历来减轻自身就业难度。所以考研成为一种时尚。这也造成很多单位的门槛提的非常高,所以我们很多学生就努力的学习,提高学历,那么,是否我们就能说研究生满街走了呢?随着2010年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开始,我国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人数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从1995年开始,考研增长就达到了4万多人每年,到了2012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已经达到了50万人每年,到了现在,相信大家也知道是在逐年上涨。1996年至2013年全国研究生的招生情况:2014年至2017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整体来看,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增加,而且截止2016年,我国研究生已经招生660.8万人,而2017年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招生人数也将达到80.61万人,这个比例可以说增幅非常大,加上还未考的2018年考研学生,那么突破800万是没难度的。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本科多如狗,研究满地走”的感觉。然而我们也要知道,中国的国情,作为一个人口大国,2015年的人口显示数据比例来看,研究生的占比不到0.53%,也就是说,200个人中会出现一个研究生,这种比例还是非常小的。相反我们这样看!如果你考研了。你就打败了99.47% 的人,所以中国研究生还是非常稀缺的,并不是满地走的情况、还有在这里小编要说几句,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影响了,说什么读研没用,小编想说的是,对于“读书无用论”信奉者,其自身首先学历一定不高,其次或许取得了一定的小成就,觉得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如自己,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你的交际圈子就注定了你不会有太多机会接触到高学历精英,因此才会产生此种偏见。所以一定不要去攀比,做自己就好。

受揖而立

中国研究生有多少?大学生考研率一成,在同龄人中占比仅3%

近些年,相信大家身边能看到的研究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到底有好多?是一个什么比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研究生毕业63.97万人。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相当于每一万人口里当年有4.57个研究生毕业。比如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相当于当年有4.57万研究生毕业。2019年研究生招生81.13万,从与2019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处于增长态势。简单按研究生主要读3年来算,则每年的增长数量约为5.72万,年增长率约为9%,看起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二、普通大学生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毕业758.53万,而研究生招生81.13万。简单按比例来算,当年大学生考研比例大致为10.7%。同样计算,2018年为10.1%,2017年为9.8%,2016年为8.4%。从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比例也是在稳步增长。三、一代人的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那一拨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初中生基本涵盖同一年出生的全部人口了。2009年中国初中生毕业人数1797.7万。这批人最后读研毕业的大约63.97万,他们1993年出生的这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5%。同样计算,1992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2%,1991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2.9%,也是在稳步增长。最近3年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90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经过这几个数据的比较,大家对中国研究生的数量有个概念了吧。

名成者亏

为何普通院校本科生考研比例高于985院校?其中有哪些原因?

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中,985、211代表了国内高校较高水平。而如今考研成了大学生生活的热门话题,那么相应的,我们一般会觉得985、211院校本科生考研比例应该会比普通院校大。但实际上如果有机会跟上大学的同学进行交流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普通院校中选择考研的本科生比例比985、211的学生比例大一些。或许这一现象在211院校里边还不是非常明显,但在985院校里边你会很明显的感觉到。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但其实如果你知道以下这些原因,你会觉得很正常。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本科毕业的就业机会差距我相信其实大部分的同学选择考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本身对科研有多大兴趣。而是如今本科生越来越多,用俗话说多到上大街一抓一大把的地步。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如今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所以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拔高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好的阅历,在找工作时有更好的简历。此时便可以绕回我们所要说的话题了。985高校本科生,因为学校的科研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对来说要高一个档次,所以他们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成果已经很能说明他们的能力。第一学历985本科毕业这个标签的含金量不会比普通院校考到985研究生毕业差。因此一部分985高校的本科生,他们没有必要去考研,他们可以凭借本身在本科期间培养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找到工作。总结一句话就是985高校本科毕业就业相对简单。第二,保研条件差距当然,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喜欢科研,他们会想去探究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对于985院校的同学来说,考研并不是他们的唯一途径,他们可以选择保研这条路。而相对于普通院校来说,985高校的保研名额要高得多。甚至有些院校没有保研名额,或者只有寥寥几个。所以如果他们起初就认定要进修研究生,那么他们的第一目标也一定是选择保研。而较高的保研比例也就意味着985院校中选择考研的同学会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说保研途径也是造成985院校中选择考研途径人数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第三,优秀的人才往往被优待相信在985院校中不乏我们常说的大佬。他们凭借出色的个人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本科期间就会被某些公司的招聘人员注意到。所以,这些优秀的人才可能在本科期间就已经为公司工作,大学一毕业马上就进入就业岗位。当然,还有其他的优秀人才,如果他们有什么想要做的事,也会得到相对更多的支持,所以它们还可以选择创业的途径。相信经过以上的说明,大家也都明白了为什么985院校本科生考研比例要低于普通院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个人还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规划,首先在本科学习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越高,将来的选择权就越大。然后在本科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就业创业,或者说考研。其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原因造成的结果,会有很多的因素导致普通本科和名牌大学的考研升学率的差距,但是等你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时,班级里也一定有一些你以前人物非常厉害的大学的同学跟你一起学习,大学的差距是因为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而考研的结果则是你在大学里努力奋斗的结果,人总是要往前看,不管就原来是什么样的情况,每当一个人进入了人生的新的发展阶段,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交流。

隔离日

研究生遍地都是?大数据告诉你:研究生所占比例超乎你想象

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

务光

2018届本科生考研率排行:医学生最“爱”考研!

考研,无疑是近些年教育界非常火爆的一个词,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的浪潮中,国内学子对于研究生学历的热情是越来越高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学子投入到考研的战场中。编者通过对近些年个高校毕业生的考研率的一个分析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近些年的考研中,医学生的考研率是非常之高的。当然医学生考研率高,这和医学生目前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到的尴尬不无关系,说是医学生“爱”考研,谁都知道,这种爱,出自于一种无奈之举。那么2018届个高校的考研率究竟如何呢?一、考研率超过25%的14所高校在这14所考研率超过25%的高校中,我们发现了4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广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而其中广州医科大学的考研率是国内最高的,达到了31%的水准。所以医科类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对于考研的热情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而且这些医科大学就知名度而言,在国内算不上顶级高校,但是在行业内的评价都不低,而且每年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其实也不算低。除了这4所医科大学之外,工科比较强的一些高校,考研率也是相当的高,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非常年轻的超级高校的学子,居然有30.7%的比例在毕业后要参加考研,这可能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所高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很多人意外这所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基本上都会被保送研究生的,没想到有三成的学生和自己一样,需要参加考研才可以有研究生读。二、考研率国内第15-35名的高校通过上图我们不难发现,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热情,要比2017届整体上有所提升,当然这个上升的趋势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而且这些高校中,以“211工程”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居多,可能很多人觉得“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相当的吃香了,为何还要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继续考研呢?其实211大学的本科生考研,是有着自己本身的难处的,211大学的知名度和985没法比,而且校内的保研率也是有差距的,所以211大学的毕业生,想要在市场上和985毕业生有一战之力,最好是考研究生了。当然在这个阶段的高校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3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徐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而且这些高校的考研率都超过了22%,这一比例依然是相当的高的,10个本科毕业生中,有超出8名的学生会在毕业后参加考研。三、考研率国内36-55名的高校这个阶段出现的唯一的一所985高校是吉林大学,其实吉林大学的毕业生考研率相对较高,也是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所高校虽然说综合实力在国内排名靠前,但是这所高校的规模过大,导致很多学科的实力相对较弱,这些学科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另一方面,这所高校的医学学科是比较多的,综合而言,所以这所高校的考研率比较高,也是能够理解的。而这一阶段的高校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两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在所有医科类大学中其实还是相对不错的,这所高校的毕业生都有大量的本科生考研,说明医学生目前的考验是非常重要的。四、考研率国内第56-76名的高校在这一阶段,我们忽然发现985高校开始多了起来,在这一阶段出现的985高校多达四所,分别是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就这4所高校而言,考研率相对来说是在985高校中比较高的了。关于中南大学和山东的考研率高,编者认为这是和两所高校的医学院的规模比较巨大有着联系的。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些高校中找到两所医学类高校,分别是宁夏医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虽然说这两所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但是就毕业生的目的而言,还是比较一致的。五、考研率国内第77-96名的高校赫然在列的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我国顶级高校之一,考研率也达到了惊人的17.7%,但是考虑到这所高校的医学院校的规模,那么学子的综合考研率能够有这个比例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情况了,其他学科的学子的考研率应该没有这么高。而这一阶段也是有2所医科大学存在,分别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这两所高校都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医科类高校,这两所医科类大学的考研率已经非常的保守了。六、考研率国内第97-116的高校这些高校的考研率超过了15%,也就是说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考研率超过15%的高校总共有116所,这个数量还是相当大的。另外武汉大学的考研率也是比较高的,在39所985高校中,武汉大学作为我国实力强劲的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实力是比较强的,考研率相对较高,看样子和学校本身的实力,没有太大的关联。而这一阶段的高校中,依然可以找到3所医学相关的高校,分别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这三所医学类高校中,有两所是医科类大学,一所是中医药类大学,其实医科类大学的考研率比较高,主要是临床医学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些高校的考研率比较高。

贵贱有仪

五问考研大数据:哪些学科考研比例高 哪些学生最爱跨专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五问考研大数据:哪些学科考研比例高,哪些学生最爱跨专业?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拉开序幕。近年来,“考研热”高温不断,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均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同比增长50万;招生人数则增长了18.6万左右,达到百万层级。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分析应届本科生毕业后去向发现,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4届的11.7%上升到了2019届的15.2%,并且女生读研比例(2019届:16.2%)高于男生(2019届:14.2%)。从院校类型来看,三成“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走上了读研深造之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中读研深造比例为12.2%。从学科读研比例来看,医学(2019届:26.6%)、理学(2019届:23.3%)、农学(2019届:22.8%)三大学科持续占据读研排行榜的前三名,读研比例连续三届超过两成,且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读研人数增长是因为学生逃避就业压力,“偏安”校园一隅吗?麦可思研究发现,2019届本科生由于就业困难而选择国内读研的比例为18%,“逃避式考研”并未成趋势。对于转换专业读研的群体,“兴趣”则凌驾于职业发展之上。此外,分析未就业人群发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二战”甚至长线作战,但成功率略有下降,考研难度持续增加。从职业发展来看,学历提升的价值在毕业中期发展时较为明显。1、为什么选择考研?麦可思数据显示,“就业前景好”(54%)和“职业发展需要”(51%)是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的最主要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通过读研而进入“名校”的愿望较为强烈,53%的学生表示读研是因为“想去更好的大学”。从实际情况来看,2019届地方本科院校读研毕业生中,进入“双一流”院校深造的比例占41%。可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大学生通过提升学历以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需求也愈加明显。2、读研院校怎么选?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方面,“所学专业的声誉”排在了“学校的牌子”和“学校所在的城市”之前,呈现出考生先选“专业”再看“学校”的择校特征。从不同院校类型来看,“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专业声誉和学校牌子的比例分别为39%和29%,比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高出5和4个百分点,而1/5的地方本科院校读研毕业生表示最关注学校的地理位置,该比例比“双一流”毕业生高了7个百分点。3、多少人“抛弃”了原专业?转换专业读研并不容易,有多少人选择“改换门庭”呢?麦可思数据显示,2019届国内读研本科生中近三成(26%)转换了专业,其中,“双一流”院校本科毕业生跨专业读研的比例为22%,地方本科院校为27%。对于跨专业的原因,超过三成学生表示是兴趣使然,26%的学生则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考虑。哪些专业跨专业读研的比例最大呢?麦可思数据给出了答案。2019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群体中,经管类本科生跨专业读研比例最高,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生转换专业的比例分别为43%和40%。而医学类毕业生转专业读研比例最低,为12%。跨专业读研与学生所学本科专业特点以及对本专业的认同情况有关。对于一些培养周期较长,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更多学生还是选择通过继续深造完成自己的专业理想。4、“二战”考研难吗?一个字总结:难。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剧增,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辽宁省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从34.5%增长到了41.8%;湖北省往届生考研比例则从2016年的34.45%增长到了2019年的39.43%。麦可思数据也显示,近年来“矢志考研”的往届生越来越多,毕业半年后未就业并且“准备继续读研”的比例从2016届的1.9%上升到了2019届的4.0%。这些“二战”甚至准备“长期作战”群体“战况”如何?数据分析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半年后计划继续读研的人群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为55.4%,到了2016届,这一数据下降到48.2%,体现出考研难度进一步加大,仅不到半数人成功“上岸”。5、学历提升了,就业会更好吗?如前所述,职业发展是学生读研的首要动机,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研究生群体未来的就业质量是否会提升?从毕业短期来看,学历提升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优势,不过从职场中期发展来看,就业质量在学历提升和未提升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举例来说,2014届本科毕业五年后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0408元,比同届学历未提升人群高725元。对于“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这一增幅更为显著,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3027元,相比未提升人群(11883元)高出1144元,增幅为9.6%。学历提升除了带来经济回报外,对学生的职场感受也带来了积极影响。“双一流”院校学历提升人群五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79%,比学历未提升人群高9个百分点。在地方本科院校,两个群体的就业满意度相差6个百分点。

群生不夭

终于明白为何要考研!在校大学生已超4000万,研究生占比不足1/10

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然而,面对考研,很多人的观点是“考研无用论”。他们觉得,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含金量越来越下跌。在今天的中国,一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数量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本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批量培养的研究生,用处并不大。一部分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看重考生的本科学历,而不是研究生学历。因此,确实有一部分人认为,考研用处不大,与其考研还不如找工作。然而,考研真的没有用吗?数据最有说服力。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967.45万人,在校生3285.29万人。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全国在学研究生的数量不足本科生+专科生的1/10。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季,每10个求职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中,才只有1个研究生。这意味着什么?研究生依然具有稀缺性。稀缺性越高,竞争能力越强。竞争能力越强,议价能力越高。这就意味着,在找工作的时候,作为研究生仍然有两种优势:第1种优势,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第2种优势,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部分人每天都在唱衰研究生前途的背景下,还是有众多的大学生,会为了考研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是因为,很多大学本科生清醒地认识到,考上研究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教育,不仅能够使自己获得学历和学位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力确确实实得到提高了,而自己的就业优势也因此更突出了。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什么?最根本的目的是学知识,但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却是找工作。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之源。而作为研究生,他们尽管也会感受到压力,但是相比本科生,他们的优势却更大。实际上,在现阶段的中国,随着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拥有大学学历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很多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HR,如果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明可以招聘研究生,为什么要招聘本科生呢?即便现阶段公司的工作,其实普通的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就可以胜任。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公司的业务也在升级。也许眼前的这份工作,不足以让研究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万一公司转型升级呢?因此,能招聘高学历人才,大家都不愿意使用低学历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学历更高,谁的能力更强,谁就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总之,千万不要听别人说?研究生无用论”。只要研究生的比例始终低于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例,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会更足。因此,这就意味着,备战考研,你的付出必然有所回报。#考研#

火龙沟

考研率高达92.6%,堪称中国第一考研神校

总所周知,中国第一高考大省是河南省,每年考生高达100万之多,堪称中国第一,实至名归。但小伙伴们知道中国第一考研大省是哪里吗?没错,它就是山东省。在山东省不仅有我们熟知的孔子,还有这四大考研“神校”。一、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简称“曲师大”,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创建于1955年,周恩来总理于1954年陪同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访问曲阜期间,亲自规划了曲阜师范大学的选址。截止到2017年为止,曲师大设有28个教学机构,本科专业85个,博士招生专业34个、硕士招生专业118个;有双聘院士3人,教职工2385人,在校本科生3268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31人,成人教育在读生6200余人,外国留学生110人。与普通大学相比,这所学校跟其他本科学校一样,相貌平平。但其独特之处就是每年的考研率极高,巅峰时期的曲师大考研率达到了92.6%。如此高的考研率,就小编而言,应该是刚进大学军训的时候,辅导员就给灌输考研的知识,潜移默化的指引着学生往更高的地方走。不管怎么样,小编对这所大学非常感兴趣,更尊重这所高校的同学,因为不懈努力的人,值得被人尊重。二、烟台大学烟台大学,简称“烟大”,创建于1984年,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烟大现设22个学院(部),65个研究院所,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2个二级硕士学科,学校6个专业成功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获批3门国家级精品课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民法国家级精品课,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公认的“考研基地”。三、聊城大学聊城大学,简称“聊大”,创立于1974牛,坐落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单位,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截至到2019年,聊大设有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12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化学、工程学科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1%。四、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简称“青岛农大”,创立于1951年,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并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截至到2019年为止,学校设有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校园绿化覆盖率59.7%;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1969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这四所学校是山东省当之无愧的“考研基地”,堪称“为了考研疯魔的地方”,其实这些学校中,考研率之所以如此之高,被戏称是“考研机器”也许就是大一就开始备考,这让小编不由的发出了疑问,这些高校究竟生活着一群怎样努力奋斗的同学,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考研”对于那里的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小编在此用一张图片来诠释:

熏习

这个门类本科生读研比例连续三年超20%!附该门类考研院校排名!

麦可思近期发布了一条关于农学门类本科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深造率情况汇总。看到数据后,让人不由得陷入了深思。有很多农学类本科生就业后均很难匹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专业。可以看下图1:2019届学农本科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比例图。其中,占比最大的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另外专业工作岗位少,专业工作环境不好,这二个原因,也占比很大!图1:来自麦可思研究根据麦可思发布的2017-2019届农学本科生读研比例数据显示:农学门类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已经连续三年都超过20%,也就是说:五分之一的农学本科生都选择了考研再深造!从近三年的读研人数比例上看,还在逐年呈上升的趋势!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既然就业环境不好,那就再深造,拿到更高的学术成绩,这种人才的就业率和就业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这些学农的研究生们毕业后,也务必会带动我国农业相关事业和科研的发展,对于后面的学弟学妹们的就业环境和,也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很大的优化和助力!图:来自麦可思研究2019年农学门类硕士研究生院校学术评选排名在2019年的农学门类评选中结果中拥有A+专业的二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拥有A-专业的二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注:数据来自麦可思,由麦麦谈教育汇总分析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届生占比近50%,都毕业了还要考研?

喜欢此文章的欢迎进行分享、点赞、关注和收藏,需要什么方面的文章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一起学习进步,一起成功!从公布的19研招报考数据来看,应届生虽是考研的主力军,考研比例正逐渐向往届生倾斜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往届生88万,占比43.8%2018年往届生107万,占比45%毕业几年的往届生为啥还回来考研?先听听这些当事人怎么说的吧!1.“我就是那个考了两次还没上岸的人,上次在商场遇到一个大学同学,他:现在干嘛呢?我:还考研呢(挠挠头jpg.)他:挺好的,准备考哪呢?我:xx大学他:额,还考xx大学,助你好运吧!我:……(内心mmp)我考哪,考几年,跟你又没关系吧!老兹就是要考上,非这个学校不可。考上了一定要发朋友圈,羡慕死你们!2.“第一年参加考研,吊儿郎当的,结果当然很惨了,看到分数那一刻才梦醒。工作不顺利,三本学历也找不到好工作,每天都很无聊。结果转了一大圈,现在又转回到考研这个魔力圈,悔恨当初!这里给跟我同样境遇的你一句话:考研没有枷锁,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随时点暂停或是放弃键,但是无论如何你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绝对负责和担当。”3.“emmmm,其实我是奔着考研政策福利去的,老爸老妈一直想让我考个公务员或是老师,说女孩要稳定些。一战因为某些原因失利了,说不伤心都是骗自己的。不甘心!超想证明自己!听说有研究生学历,考上公务员直接就是副科级待遇,考教师也有优势。所以,再拼上一年吧!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感觉还挺好的!”4.“在某家私企工作了三年,想要升到管理层 ,差不多是主管经理那个位置,无奈竞争力太大,自己的学历又拿不出手,感觉未来的几十年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不管争取升职也好,跳槽也好,真的不想因为学历被人压低了。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备考,虽然很辛苦,但值得!祝我成功吧!”5.“我可能是个个例吧,上班第一天就想考研,哈哈哈哈,没啥大原因。就是在想上班钱少事多离家远,还不如去考个研呢?真后悔当初没跟大家一起考研,想知道现在还来得及吗?”从大多数来看,不外乎这几个原因Ⅰ想要深造心里一直有个“白月光”,想要走在某某大学的校园小路上,想要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想要扩大扩大自己的人脉、资源等,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Ⅱ改变轨迹毕业多年,渐渐看清自己的人生轨迹后,有些人就会不甘于现在的工作或是状态,想要转行或是换一种生活方向,考研确实是不二选择。Ⅲ更好就业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短时间内无法判断出大家的真实水平,看学历确实是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要高于本科。Ⅳ职业突破已经步入职场的大家对于学历的意义最有体会,虽说学历不是唯一评价标准,但有的时候,恰恰就是学历能够帮你在职场上更进一步。Ⅴ政策福利有了研究生学历,不管是打算考公还是考教师,都有很大的优势(大家自行百度,确实hin诱惑)。另外,也能享受很多城市人才引进优惠待遇。往届生考研的你,是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