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报考这3类专业的“本科生”考研很容易,录取率比较高,也好就业

报考这3类专业的“本科生”考研很容易,录取率比较高,也好就业

提到每年考研的学生数量,几乎每年都在增加。其实多数学生选择考研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好就业,几乎每年都能够听到说就业形势严峻,最近更是听到大学生毕业就失业这样的新闻,不得不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确实很多,导致很多应届生出来找工作的难度增大。虽然说优秀的人不管是到哪里都不会缺少就业机会,但肯定还是会有不少努力学但是学得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竞争优势不算大,也是找工作最困难的一类毕业生了。所以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去选择考研这条路,实际上考研的难度虽然不如高考,但某种程度上难度也不亚于高考的难度。正因为如此,已经有很多高考生和高三家长在高考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以后考研的事情了。而选择专业的时候更会优先选择考研比较容易的大学专业,要知道除了特别冷门的专业考研难度较低之外,大部分的专业每年报考人数都很多,而选择考研的学生数量并不少。所以今天九转来分享3个本科生考研报考很容易考的大学专业,如果报考这3类专业的话,至少报考录取率会比较高,如果比较努力,准备充分的话,几乎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更何况这些专业的就业率确实不错,尤其是研究生毕业的话,不管是就业前景还是收入都很高:1、经济学类专业——这个专业是文科专业中热门的考研专业,这个专业的考试难度其实并不算特别大,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难的主要还是数学,一般都是考数三,但有些学校会要求考数一。其实只要数学还不错的学生,其他的准备做好了,这个专业几乎是没有问题的。2、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一般都是不需要考数学的,学医的话多数医学类专业都是要考研的,不同的学校难度不大,如果非要去竞争国内排名前几的医科大学肯定有难度,但一般的211或者一本医科大学还是不算特别难,一般初试科目需要通过英语、政治和专业课。3、土建类专业——这类专业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了,工科中就业率和对口率特别高的存在高考生如果报考的话可以报考土木工程、建筑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都是就业率很高的热门专业,所以考研的话选择方向比较多,主要也看报考大学,一般容易录取。除此之外,考研主要还是看大学,985大学肯定是考研难度最大的大学,且大部分985大学对于双非大学的毕业生都一定的歧视,会优先选择211大学的学生。除此之外很多211大学也是普通本科生的重点选择,尤其是211中难度较低的一部分大学,很适合普通一本、二本学生参考;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假于异物

不读后悔!自考生考研报名的详细流程,都在这里!

很多自考生提升学历就是为了考研生,这样就可以摆脱非全日制的身份了。但是因为自考生和统招本科报考研究生有一些不一样,所以有很多自考生比较愁,不知道去哪搜寻信息,也不知道该去问谁,或者需要准备什么资料。今天小编给大家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报考攻略,你们疑惑的都可以解决。1、报考时间自考生报考研究生的时间只能是10月份,不可以在预报名的时候报考。2020年1月之前:确定好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考研英语真题至少做2遍,专业课全部参考书至少看1遍;对于自考生来说,考研准备越早越好。2、自考生考研究生可以有两个身份自考生考研可以以两种不同的身份去报考,一是已经拿到自考毕业证的往届生身份,二是还没有毕业的应届生身份。如果你是以第二种身份去报考就要注意了,它跟统招生报考不太一样,需要自己去自考办开一个证明或者是拿着自考的成绩单(每一个省份不太一样,具体的查询考研公告或者询问当地的自考办)。3、自考生要去户籍所在地考试只要是自考生,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是要去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考试的,这一点也是跟应届生的统招生不太一样。应届统招生可以在自己学校所在地参加考试,但是自考生是不可以的,这一点要注意,自己提前回家或者定宾馆。4、自考生考研现场确认需要的资料1.身份证2.户口簿3.毕业证书和学历认证报告或者学历在线验证报告4、自考成绩证明(未拿到自考毕业证的考生)以上就是自考生考研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流程,如果你后期有考研的打算就要早准备哦,早点准备自己的本科,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全部通过,然后在备考研究生的时候也要比别人多一些时间,了解自己的弱科,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几率上岸哦!

始用四达

必读!自考生考研报名的全部流程

最近很多自考党都在问小晨晨一个事情自考考研怎么考?流程究竟是怎样的与统招本科到底一不一样这个问题麽看看考过的学姐学长怎么说新鲜热乎的经验贴,涵盖考研的各个流程建议转发留存考研备考全程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4月2018年考研备考关键时间节点如下:2017年9月之前:1.确定好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2.考研英语真题至少做2遍,专业课全部参考书至少看1遍;对于自考生来说,考研准备越早越好~2018年考研预报名时间:2017年9月下旬2018年考研正式报名时间为:2017年10月10日——2017年10月31日2018年考研初试时间预计为:2017年12月30日(星期六)、2017年12月31日(星期日)共计两天温馨提示自考生能以两种不同的身份报名考研一种是自考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已经毕业且已经领取到毕业证的自考生)另一种是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即开考研证明报名考研)。除了这两种身份,自考本科毕业生绝对不可能以第三种身份报名考研。如果你是2017年6月的自考本科毕业生建议你领取到自考本科毕业证以后,去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做个学历认证报告,因为2017年6月的自考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信息可能还没上传到学信网上,学信网上查不到自考学历信息,绝对会影响2018年网上考研报名和现场确认的。如果你是2018年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2017年12月自考本科毕业生和2018年6月自考本科毕业生都属于2018年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报名考研一定要去开考研证明。去开考研证明的时间,每个省份可能都略微不一样,但是普遍来说,所有省份开考研证明的时间为2017年9月底——2017年10月初(建议2017年9月去开考研证明)。无论是考研网上预报名,还是考研网上正式报名,不需要任何证明材料,但所有信息尽量填写准确。给大家看看考研报名要填什么信息:2018年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时间为:2017年11月初,一般都是2017年11月1日——2017年11月10日(请时刻关注每个省份公布的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时间,错过现场确认时间,只能2019年考研了)2018年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虽然是属于本科应届毕业生,但是一般都是回户籍所在地现场确认和考研初试。想在工作所在地考研初试,又不想跑回户籍所在地考研初试的2018年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和自考本科往届生,请尽早准备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或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方。下文 摘自《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江西省报名公告》接受报考考生要求我省仅接受本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本省户籍往届考生和在本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的往届考生报名。1.本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2.往届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不得跨地市报名。本省户口的往届考生须提供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在本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的往届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或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方可进行现场确认,具体要求详见各报考点报名公告。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因未按规定提供上述材料而造成报考点不予现场确认,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针对自考本科毕业生,考研现场确认需要携带的材料:1.身份证2.户口簿3.毕业证书和学历认证报告或者学历在线验证报告温馨提示:考研网上报名之前,请把自考生档案存放在户籍所在地的区或县人才交流中心,网上考研报名时要填写档案所在地。如果你没被录取为研究生,自考档案随便放哪儿都行,反之,要是你有幸被录取为研究生,自考档案就必须放在该放在地方。对于2018年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说,可能你在2017年10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还要参加自考科目,过来人的经验是全力以赴自考科目,因为自考本科顺利毕业了,考研还可以明年再战,但是自考科目只要一门没通过,自考本科就不能顺利毕业,考研初试和复试即使通过了,也无法顺利入学研究生学校。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拥有自考本科毕业证!没有本科毕业证书,即使考上研究生,也是空中楼阁!在自考本科顺利毕业和考研面前,孰轻孰重,自考生一定要再三理智!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晨晨删除

放达

自考本科生怎么考研?需要什么条件?3分钟为你解答

近年来,考研热度逐年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考研的大军中,许多自考本科的人群也开始尝试通过考研的方式来提升学历,那么自考本科可以考研吗?会有什么限制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就让校校来为大家一一解答吧~~自考本科属于同等学力吗?考研报名规定,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校、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都可以报名考研。所以,只要拥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都是可以报名考研的。自考本科考研需要注意哪些?一、报考条件自考生考研分两种情况:自考本科毕业生不论是否取得学位,都能报考。而专科毕业生必须至少工作两年才有资格报考,有的学校还有附加条件,如发表论文或通过自考本科主干课程等。自考生考研报名时有一些前提条件,考生可要看清楚。在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需要认真查阅目标院校对自考本科考生是否有特别条件。二、扩充知识由于之前的知识宽度、深度、新颖性不足,自考生在备战考研的时候,要快速扩充知识面,而报考一些名校更是一个大挑战,题目也是拦路虎。三,提前了解院校情况目前,各院校对自考生考研的要求都不同,同学们要提前向目标院校的研招办咨询具体信息。在实行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后,考生资格审核改在摄像、领取准考证和复试时进行,不符合条件的自考生可能在复核时才被发现。所以对院校的相关政策条件,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以免到最后白忙活一场、四,把握毕业时间。自考一般每年有两次毕业的办理时间。上半年申请的考生领证时间为1月份,下半年的一般为7月份。考生如果论文成绩已通过,即使下半年才申请本科毕业,也有机会在复试前拿到毕业证,跨越门槛条件,学校可能会接受自考办证明。但如果还有论文未做,学校很可能不会允许报考。大家要注意相关的时间节点,以免错过机会。五、如何应对各种阻碍自考生考研其实可以分为3步走:第一步先确定专业。想好自己要考什么专业。第二步定院校。了解清楚院校是否允许自己报名,目标专业是否有学历要求,这一点很重要,要和学校研招办了解,不要自己去查网络资料。第三步综合评价。如果学校要求比较高,或者专业要求较高,自己目前又确实达不到,那就要考虑改专业或者改换目标院校了。这些前期工作做好了后,大家就可以安心备考了,不用担心被门槛绊倒,而参加不了考试。六,专业和学校选择要平衡读研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如果选择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光复习起来就很困难,更不要说读研学习了。所以,不要被专业考研的难易程度所迷惑,要以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这样复习起来也更有动力。以专业来选校,也要综合评价,如果报考的学校或专业竞争太激烈,则要考虑换专业或学校。七,多渠道获取考研信息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在考研的激烈竞争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和占有信息也是一个优势。各院校历年的招生人数及报考人数、复试分数线及复试题型题目、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比例等等,都是每一个考生必须要了解的信息。八,档案材料要存放好自考毕业生在办理完毕业手续领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还会拿到毕业证书及学籍档案材料原件含自考毕业生登记表、审定表,半年后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还会有一份学位审定表,一定要将这些档案材料存放到档案管理部门。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可存放到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城镇街道办事处或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然后复印一份档案并加盖上述单位公章,以备通过初试进入复试审定资格时交验,切忌自己保管档案材料。在录取研究生时,各高校会自行出具调档函调取档案,考生切勿自行持档案交与学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不良后果。

鬼虐杀

二本三本考研到底有多难?学姐说出普通本科考研难的真相!

关注考研数据的人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考研人数增加了90万。以这样的增长速度来看,2020年考研人数将达到330万。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招聘,本科生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就业优势,企业或单位更倾向于选择高学历人才。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本科毕业生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考研,使得考研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一、报考人数增多,竞争更加激烈2017年国家把非全日制也纳入到了考研之中,导致了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37万,达到238万,录取人数大约60万人。随着各大院校研究生的扩招,2019年录取人数约为70万人,报考人数为290万人,录取比为1:24,将有76%的人考研失败。其中有30%的人会继续参加2020年考研,预计报名人数将逼近350万,这样一来,考研人数会越来越多,造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二、推免生(保研率)占比越来越高报名考研的人持续增多,其中里面占比重较大的是来自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一般不会报考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都想逆袭考上名校研究生。然而,各大名校受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条件限制,无法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造成考研难的现象。各大名校利用自身的推免资格,不断提高保研率,今年有的名校保研率达60%以上,留给统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少。很多名校不仅有推免资格,还有进行院校互推、夏令营等多种方式预定研究生资格人选,以后会在这些方面不断提高占有名额比例,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逆袭的难度越来越大。三、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加入考研大军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把在职研究生改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 研究生统考之列。毕业证书也由以前的单证变为如今的双证,进一步提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大军之中。其实在我看来,考研之所以难,也相对于某些专业和学校来说,有些专业考研,只要坚持努力复习,不算太难;考一所名校难,现在的本科生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考研。

犹来

考研341万考生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本科生都考研

随着研究生考试初试的落幕,很多已经考过研的同学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成绩的发布,而新一届的二零二一届研究生考生也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奋战了。而从近几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来看,二零二一届研究生考生一定不会少,在十多年前,每年考研的考生仅有几十万人,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38万人,2019年,全国考研规模达到290万人,在刚刚结束初始的2020年,考研人数已经超过了340万。这个340万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每年高考时考生人数也不过900多万,很少超过1000万,而每年大学招收大学生,并不能将这900多万全部招完,而能够考上本科的考生也并不多,大约只有四百万左右,而在2020年考研中,有340多万考生考研,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二战、三战的同学,但总体还是一战的考生占比最大,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大部分本科生都在考研。其实近几年随着高考扩招明显,大学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生也越来越多,所以学历贬值的也非常迅速,虽不是大学生满大街都是?但是相比以前的“天之骄子”,如今的大学生确实不那么“香”了。所以,为了应对学历贬值,大部分本科生都会选择考研,近几年考研人数的激增,也让研究生招生考试越来越像高考,成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所以很多人又把考研称为是“第二高考”。其实考研逐渐变成“第二高考”,笔者觉得并不是一件好事,研究生招生的本意是选拔一批热衷于科研或学术的学子进行学术研究,而不是帮助考生提升学历,如果研究生招生考试逐渐地变成第二高考,那么下一步就是大学变成“第二高中”,人们口诛笔伐的高中应试教育不仅会更加严重,甚至于大学也会变成一个应试教育的备考基地。当然,这也绝不是否定考生们的努力,因为毕竟是现实所迫,很多招生单位和企业都想要招生学历更加高的员工,而随着研究生和本科生越来越多,普通本科生的优势也越来越小,去考研,其实也是形式所迫。不过我们也希望在校大学生和准备考研的二零二一届考生,在积极备考的同时,不要耽误本科期间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毕竟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前途还是需要能力拼的。当然,二零二一届的考生现在也要积极地策划考研了,是考学术型的硕士,还是专业型的硕士?是考本校还是考外校?是考本专业,还是跨考考研?这些都需要开始考虑的?不管怎么说祝愿2020届的研究生考生能在初试中获得一个好成绩,祝愿二零二一届考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院校目标和专业,开始积极备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高校官方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霹雳舞

考研正成为本科毕业生的“刚需”?考研火爆是好消息吗?

2021年考研报名已经结束。虽然今年考研人数尚未公布,但是,从已经公布的各高校分阶段报名数据看,今年考研人数肯定超过去年的341万,有关预测显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将超过400万,比去年增加超60万,再创考研报名人数新高。如果最终确定的报名人数为400万的话,我国考研人数的增幅是惊人的。2019年,考研人数只有290万,在两年间,就增加100万,达到400万左右。这也意味着我国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都选择考研。考研如此火爆,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并非好消息。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继续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受疫情冲击,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就想着先考研再说,事实上,近年来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的学生一直占很大比例。其次,出国留学读研,也受到疫情的影响,由于欧美国家疫情蔓延,原准备申请国外高校读研的学生,转而选择在国内高校继续深造。再次,我国研究生招生单位扩招,也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考研意愿。据统计,超过40%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52%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相较于2020年都有所增长,其中不乏扩招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从个体角度而言,根据自身的能力、家庭情况、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选择考研,无可厚非,而当考研变为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的“刚需”时,这就可能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我国的本科教育有演变为围绕考研进行应试教育的趋势,这会让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偏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不重视给学生完整的本科教育,而把考研作为学生毕业的出路,把考研率作为办学的政绩。为解决“应试考研”造成的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我国研究生招生加大了推免改革的力度,重视考察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业成绩、学术潜能与综合素质。但是这只能解决局部问题,量大面广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要读研,还得通过统一考研这条路径。由于统一考研主要看笔试成绩,因此,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就围绕考研核心科目组织教学,非考研核心科目的教育则不被重视,放学生轻松过关。这带来的问题是,即便这些学生在考研中考出高分,但整体素质并不高,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而如果这些学生考不上研究生,由于并没有接受完整的本科教育,缺乏就业竞争力,很难就业。近年来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为高校毕业生中最难就业的群体,与此密切相关。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本科的应试考研,和高中的应试高考,是同样的问题,都是用应试思维对待求学。表面上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有更多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获得更高学历,是学校和学生的“双赢”,但是,这是基于“升学政绩观”和“升学成功观”得到的评价。谁说学生在毕业后升入高一级学校就是办学的政绩?学校应该关注的是给学生这一阶段完整的、高质量的教育,至于学生完成学业后,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这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谁说有更高的学历,就是成才、成功?盲目追求高学历,而不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只会带来学历高消费与学历贬值。值得注意的是,伴随考研热的,是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而只有学历提升而无能力提升的研究生学习,不过是把就业难延缓两三年而已。以应试思路办学,以学历为导向发展教育,是很容易的,尤其在存在“唯学历论”、“唯升学论”的社会环境中。但是,这并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近,我国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确立了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发展目标。要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就必须摆脱办学的应试思路与学历导向。当前,根据研究生教育规模,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按照我国每年参加高考、考研的人数,我国也毫无疑问是“考试大国”。而要成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就不能满足于“考试大国”,只培养考生,以考代教,而不重视给受教育者完整、高质量的教育过程,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才难

为何很少看到985院校的本科生考研?考研生说出了其中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缓解就业压力,考研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选择。近几年来,考研人数不断上涨,2020年报名考研人数预计突破340万人,特别是一些985工程院校考研竞争相当激烈。但是,备战考研时,你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考研大军中很少有985大学的本科生?”他们是不愿意考研还是怕考不上,事实真的是这样吗?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数量占比小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985工程院校仅有39所。每年大学毕业生(专科生+本科生)800多万人,985名校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6万人左右,占比1.8%。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占有比例非常小,100个大学生毕业生中才能有那么1-2个985院校的学生。因此,考研大军中很少能看到985的本科生考研。985工程大学就业优势大,就业率高现在985名牌大学毕业证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证的含金量,他们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上有非常大的优势。每年毕业季,这些985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有很多优质企业,为毕业生们提供了薪资待遇优厚的岗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很多985的本科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甚至有些在毕业季的上一年就签订了工作,就不会再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了。985工程大学保研率高,选择考研的学生少有些985大学的保研率高的惊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研率超过50%,除了毕业直接就业的,出国深造的,基本上大多数同学都能获得保研机会。它们不像那些普通的本科院校,学校没有保研资格,即使有,也就2%左右的保研名额。由于学校层次不高,就业优势不明显,很多毕业生只能选择考研。985大学的本科生获得保研本校和外校的几率很大,不需要再通过考研竞争。总之,985大学与普通大学相比,读研的难度存在差异,985大学的学生更容易读研。并且985大学的就业优势大,更容易找到工作,考研也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健忘症

为何很少看到985院校的本科生考研?考研生说出了其中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缓解就业压力,考研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选择。近几年来,考研人数不断上涨,2020年报名考研人数预计突破340万人,特别是一些985工程院校考研竞争相当激烈。但是,备战考研时,你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考研大军中很少有985大学的本科生?”他们是不愿意考研还是怕考不上,事实真的是这样吗?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数量占比小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985工程院校仅有39所。每年大学毕业生(专科生+本科生)800多万人,985名校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6万人左右,占比1.8%。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占有比例非常小,100个大学生毕业生中才能有那么1-2个985院校的学生。因此,考研大军中很少能看到985的本科生考研。985工程大学就业优势大,就业率高现在985名牌大学毕业证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证的含金量,他们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上有非常大的优势。每年毕业季,这些985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有很多优质企业,为毕业生们提供了薪资待遇优厚的岗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很多985的本科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甚至有些在毕业季的上一年就签订了工作,就不会再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了。985工程大学保研率高,选择考研的学生少有些985大学的保研率高的惊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研率超过50%,除了毕业直接就业的,出国深造的,基本上大多数同学都能获得保研机会。它们不像那些普通的本科院校,学校没有保研资格,即使有,也就2%左右的保研名额。由于学校层次不高,就业优势不明显,很多毕业生只能选择考研。985大学的本科生获得保研本校和外校的几率很大,不需要再通过考研竞争。总之,985大学与普通大学相比,读研的难度存在差异,985大学的学生更容易读研。并且985大学的就业优势大,更容易找到工作,考研也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戴蕾

什么样的本科生不适合考研?

2020年考研大军再次壮大队伍,在去年285万人的基础上,猛增56万人,达到了历史空前的341万人;尽管考研扩招政策也随之确定下来了,国家决定今年在去年72万人的基础上扩招18.9万人,合计达到91万人的最高规模,但是仍然有250万人注定要名落孙山、与今年的研招擦肩而过!在如此庞大的考研大军中,哪些人比较适合考研、哪些人不适合考研呢?笔者主要讲讲不适合考研的三类人。第一类不适合考研的人:根本没有具体明确的考研目标,别人考研,他也跟着考研的盲目从众者。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考研过程中,弃考的人数都在20%左右,那么为何有这多人会选择弃考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前准备不够充分,进入初试考场,一看试卷如此之难,压根就没有几个题目是自己会做的,还能怎么样,还是别继续跟着遭罪了,只能选择举手投降!这部分人绝大多数都是盲目选择考研的人,不但缺乏自知之明,而且更没有明确的考研方向,只是人云亦云地随大溜跟风参加考研,有这样的惨淡惨败结果是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第二类不适合考研的人:本科都是凑合着混过来的,缺乏一颗坚定的读研心,学习能力又不咋样。大学里的学混子一直都不少,2019年国家教育部一怒之下,决定大力整顿学风,毅然开启了“清退”模式;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谈恋爱,‘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教师‘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学校‘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资源配置投入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就是这样的学混子里,也有不少人居然“马不知脸长”的哭着喊着报名考研,其考研陪衬的角色那也是必然要做定了的!第三类不适合考研的人:家庭条件比较差,急需要就业来养家糊口、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的那一类人。对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寒门家庭而言,父母年迈而且没有多少劳动能力,在家里都穷到揭不开锅的情况下还非得要坚持选择考研,不仅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而且还是极端缺乏责任与担当的行为;因为上大学需要花不少钱,考研复习买资料需要花不少钱,考上研究生之后交学费也需要花不少钱,并且在读研期间同样需要生活费的不少开支。所以对于想要考研的人来说,最好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经济能力,否则在“研战”路上,你何以良心自安,当然也没法专心学习了,只会加重心理负担,非常有可能会沦为“炮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考研并不一定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本就非常不适合考研的人来说,硬要加入进来,除了劳民伤财以外,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意外惊喜出现。还是现实一点,趁早就业或创业,别把自己的大好年华,虚度在这注定要失败的无谓“研战”之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