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本科生?本科学历到底有多重要?本根

“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本科生?本科学历到底有多重要?

我国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过一系列建设计划,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211、985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校实力的迅速提升,但很多人却人为的将高校划分了“三六九等”。比如,“211”高校们似乎天生的被认为“高人一等”,而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也写着明晃晃的“211学历”几字。985高校南开大学更有甚者,“双非”的研究生都会被轻易地淘汰掉。有一种观点叫做“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的本科生”,很多人听起来感觉“满满的恶意”。不得不说,人们把学历这块“敲门砖”看得太重。社会竞争的加大,使企业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它们有资本刷掉那些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本科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各种学历教育层出不穷。比如“专升本”、“自考本科”、“在职读研”等,不仅“迷惑”大众,也“迷惑”了企业。本科生在前些年,有些企业招聘甚至要看应聘者的高考成绩。毕竟高考成绩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今又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的硕士不如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一种学历歧视,而且毫无依据的那种。本科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现在211、98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要说双非研究生不如211本科生,只不过是少部分曾经占优势的人不愿承认后来者比他们强罢了。个体的竞争与个人的能力关系很大,反而学历仅仅就是那一块敲门砖。当然,能够获得211、985学历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毕竟这是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越是优秀的人歧视越少,反而是一些不知所以的人,才会在那里一味的说着“双非”的不是。985强校中山大学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点赞。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就否定了别人的努力,否则纵有名校光环,也只是虚有其表。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有些人的想法是没法改变的,因此,努力的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有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让人贻笑大方的笑料罢了。

鹤屋

985、211名校的本科生和普通一本的研究生,谁的学历更厉害?

在现代社会,学历是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非常重要的敲门砖,有的人高考成绩很好,一开始就考上了985、211名校。但有很多普通本科的同学,梦想着考研能考进一所好大学,结果却阴差阳错只到了一个普通的一本学校。那么在找工作时,985、211名校的本科生和普通一本的研究生,谁的学历更厉害、更有优势呢?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吧!网友一这样的对比根本无法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只能帮你得到一个应聘的机会而已,最终是否会被录取,还得看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在面试中的表现。有的企业在招聘时,都会写明同等情况下,985、211学校毕业生优先,那么可能就是名校的毕业生更有优势。但这只是个别情况,很少有企业会把名校的本科生与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放在一档的。网友二个人觉得985、211名校的本科毕业生要比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更有优势。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会要求应聘者的第一学历必须是985或者211院校,作为一个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即使你再优秀,单位也只招名校毕业生。网友三985、211毕业的本科生会更加有优势,除了一些末流的211院校和实力非常强劲的双非院校,只是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并没有太大含金量。虽然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会高一点,但如果是本科双非的大学生,建议考研一定要去985或是211,对将来的发展潜力更好,如果还只是考了一个普通本科,作用并不是太大。网友四相对来说,985、211的本科毕业生可能综合素质会更强更高一些,虽然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在某些专业领域确实比较强,但好的大学,即使是对本科生的培养力度和专业研究深度,也不必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水平差。刚进社会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加分项,可以给面试官一个好印象,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未来的职业旅途,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走下去。网友五在有的事业编制单位,招聘时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在未来几年都将以这样的趋势增长,比如高等院校招聘辅导员、公务员招聘等,很多都要求至少是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如今社会的整体学历提高了,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将来也会是研究生更吃香。你觉得是985、211名校的本科毕业生学历更厉害,还是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学历更厉害呢?

查克拉

985、211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哪个更难考?哪个含金量更高?

如果喜欢这类教育分享文,请关注作者,并及时留言沟通,作者会根据读者的需要每日更新。01现在社会存在学历歧视,所以985、211大学的名头就更加重要。不管你有没有能力,学历就是一个门槛,只有毕业于重点大学,才有机会进入大公司,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很多成绩还不错的同学,都想着通过高考或者考研进入名校。有的人今年无缘于985、211大学,成绩只能去一本或者二本,就想着复读,再给自己一年机会。但是经历过复读的人都知道,压力真的很大,而且比同龄人都迟了一年,还不一定努力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很多人又寄希望于考研。考研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多花一年的时间,而且如果刚进大学,其实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准备,甚至可以选择保研。但是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也表示,很多企业还是挺看重第一学历的,而且考研真的也不容易!02是选择复读还是考研,很多同学会从这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含金量,就是如果本科学校不太好,靠着研究生是985、211大学毕业的,能不能弥补本科的不足?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本科是二本的同学,考研逆袭到985、211大学之后,他们都表示,和曾经二本的同学相比,他们的就业空间更广了,发展平台也更高了。虽然有些企业可能会看重第一学历,但是也没有那么夸张,毕竟最高学历摆在那里。最重要的是,肯定比之前的自己更加优秀了,可以选择的未来也更多。另外一个就是难度。到底是复读一年本科考入985、211大学难,还是考研再冲刺985、211大学难呢?关于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因为高考和考研的难度在不同的方面。03大家都知道,参加高考的总人数是考研总人数的3倍。虽然考研录取人数也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选择考研,也就是说,其实在考研中,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大大减少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可能会选择直接就业或者出国,还有的会去考公务员。其次,考研的院校选择只能有一所,而大部分同学都想往上冲。比如双非一本的会选择211大学甚至985大学,211大学的会选择985大学,985大学的会想考更好的985大学。换句话说,大部分同学都觉得,研究生的学校至少要比本科的学校好。因此,这也就给了很多同学机会,因为可能实力比你略强的人,他们去冲刺更好的学校了,就也把更多相对差一点的学校的名额让了出来。而考研的难在哪里呢?难在心态和自制力。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做到自主学习,也不是所有同学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因此,有些同学觉得考研非常轻松,而有些同学觉得考研真的太难了。看到身边的人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非常羡慕,然后开始怀疑考研的意义;看到很多同学结伴出去旅游,而自己只能坐在图书馆看书;看到室友天天看剧看小说,而自己除了埋头苦读,什么也做不了,甚至吃饭吃得稍微久了一点就要内疚。这只是考研的常态,可是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人呢?而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身边不会有指引你方向的高中老师,不会有和你并肩作战的高中同学,不会有照顾你起居和饮食的父母。考研最难的或许是忍受孤独,忍受只有一个人奋勇直前的落寞。所以,考研和高考都很难,但是或许对于有些同学来说,高考相对简单一点,或者考研相对简单一点。这个时候,你就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认清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然后不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实现你的梦想!END.

其大如彀

你愿意做一个985、211的本科生,还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

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本人为211硕士毕业,在面对招聘考试中就遇到了您所问道的问题,在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一、985、211代表什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985院校:985院校是指985工程院校,是98年5月江主席在一次会议中提出,要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计划,参与到这此计划的高校被称之为985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目前全国共计39所高校。211院校是指21世纪100所重点建设大学,实际211大学并非100所高校,而是110余所,在211大学选定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的都是综合类院校。985院校与211院校,现在依然成为名校的代言词,还有一个更好的学校联盟,叫做九校联盟,简称C9院校。C9 院校都是在985工程院校中挑选出来的,录取分数都在650分以上。所以在目前的中国985、211代表着学生高中的学习成绩,代表着这名同学的学习能力。二、985、211院校一定比普通院校好吗?这个是不一定的,985院校汇集了我国39所极具实力的高校,但是211院校由于他的评选机制,注重综合类大学,所以有很多院校他的专业性太强,并不是综合类高校,所以并没有被选入211院校,但是这些院校的特色专业或者主打专业,依然比大部分211院校,要更加优异。所以不要单纯采用985或者211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的,在这里并不是说211院校和985院校不好,只是客观的评价专业水平,同样985院校、211院校还代表着国家的资源倾向,所以这俩类院校的师资、生源都是有保证的。三、专业匹配度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看学校,更加要注意的就是专业,比如在吉林省有一所211院校叫延边大学,还有一所普通高校叫长春理工大学,如果你想要招聘光电相关的毕业生,那么你一定要招聘长春理工大学的,理由就是:长春理工大学国家为了培养一批光学人才所建立的大学。这就应对了那句术业有专攻。吉林的东北电力大学,是全中国第一所电力大学,该学校的热力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在大四还没毕业时就已经被签走了,原因就是专业对口度高。四、学历真的重要吗?在我进入单位招聘的时候,我所在的单位只招硕士,而且底薪是根据毕业院校不同高低分档的,比如:本硕985是一个档、本211硕985第二档、本硕211第三档,以此类推。很多人就会想,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了,还在以学历评价人,客观吗?其实最开始我也这么想的,后来领导在开会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他说本科的毕业学校反映出你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智商、学习认真程度、以及自控力,你硕士的毕业院校反映出,你在大学期间的自律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凭什么别人高中与大学都比你努力,要与你拿着同样的工资。在我看来学历不重要,但不是完全不重要,你的学历你的学识量,也是评价你这个人的一个标准,虽然不要以学历决定一切,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想要快速的对你有评价,看学历是一个很快速的途径。很多时候无论是招聘还是生活中的种种,看到不是学习更多的是看学历背后所体现出来你的本质

黍苗

“985、211研究生不如985、211本科生”?这种无稽之谈如何来的?

有人说,“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这种说法颇为流行,甚至在最近一两年里越来越甚嚣尘上,颇有些颠倒是非的味道,有必要加以明确澄清。这种说法的本质,其实是“第一学历崇拜”的风气所衍生出来的结果,只是在实际的传播中,越来越变样,最终造成了扭曲。所谓“第一学历崇拜”,是指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大的形势下,那些招聘门槛较高,往往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较好单位,由于在就业市场上能比较轻松地招聘到超过自身实际需求的人才的情况下,为了快速筛选到更优秀人才,就采取了“倒查”本科出身,也就是通过第一学历去筛选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逐渐在不少较好单位推广开来,使得人们对于第一学历(实际上就是本科出身)越来越看重,逐渐演变成“第一学历崇拜”,最终,这种崇拜演变到扭曲的程度,变成了“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这样离谱的说法。平心而论,在同样是研究生学历的情况下,特别是同样毕业于同层次,甚至同一所高校的情况下,本科出身更好的研究生,很可能是更优秀的人才,尤其是,本科出身于985、211的研究生,大概率会比本科非985、211本科出身的研究生更优秀,所以,那些招聘单位“倒查”本科出身的方法,从概率的角度说,确实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前提的,这种比较,必须是基于都是研究生学历,而且是同等层次的研究生的前提下,从概率的角度说,才会有实际意义,而不是第一学历决定一切。说什么985、211的本科生比985、211的研究生都强,这是无稽之谈。退一步说,假如真是“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那么,还考研干什么呢?实际上,本科生与研究生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研究生作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无论是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还是就业平台,都是更高的,在就业市场上,认可度当然是更高的。比如说,现在很多单位,比如各种大型国企、各类金融机构,以及著名的名企,如华为、中兴、阿里、腾讯等,往往招聘门槛都是研究生为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根本就不符合要求,连简历关都没法通过,何谈比研究生强。特别是事业单位,比如本科及大专院校,或者重点中学,本科生根本没资格参与面试,至少也需要硕士学历,甚至博士学历,本科生的优势在哪里呢?当然,985、211本科生的学习能力确实比较优秀,本科阶段也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较好的可塑性,但如果不继续深造读研,那也仅仅只是一名本科生,认可度和竞争力根本无法与985、211研究生相比,即便后者的本科出身并不那么好。“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这样的说法可以休矣。

彼其所殉

本科是211院校,想考985大学的研究生,难度有多大?

本科就读于211工程大学,想报考985工程大学研究生,我认为研途是艰难的,关键在于你能够为之付出多少,身边很多人证明:下一番苦功夫考取中等水平的985工程大学难度不大,我分析如下,供大家了解参考。我国“985工程”经过一期、二期建设共有39所高校,其中34所考研自主划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所统招)衡量一个学校好不好考,常规的数据指标有三个:一是招生名额,招生名额多的高校自然比招生计划少的保险些,比如2018年吉林大学拟招录8030人,自然比北京师范大学(拟录取3700人)难度小点。二是保研率,招生名额少、保研率高的难考。比如,清华、北大保研率达50%,2018年山东大学拟计划录取6600人,推免率40%,也就是说面向大众的自招名额仅剩3960。南京大学拟招录5400人,其中推免生2000人,占37%。985高校里保研率比较低的是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华南理工大学等。三是专业报录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难度越大,很多985高校(专业)每年都很热门,比如,北大、清华、同济、上海交通大学、南大、复旦、浙大、武大这几所名牌,报考人数都在万人以上;而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有时需要调剂。附表:2018南开大学十大热门专业报录比谢谢您的点赞,期待您的点击关注!

海之泪

211、985研究生出自双非本科被歧视!本科即可定终生?

近日,网上对学历之争变得愈演愈烈,其争论的核心是本科双非考上211、985院校的研究生,会被本科是211、985院校直升上来的研究生歧视,事件一经曝出,就被很多网友所关注,尤其是当中的一些言论,深深刺激到了广大网友的心!其中最扎心的莫过于这一句:本科双非野鸡大学,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此话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很多本科双非考上211、985研究生的同学表示深有感触,当身边同学知道自己出自双非本科后,或多或少地会存在一些歧视,而这种现象不断被曝出后,我们看到了一条鄙视链的存在,不管是否承认,都有这样一个链条,博士>硕士>本科>专科>高职,那些从本科到博士一路都是名校毕业的学生就会自带光环,会被人所推崇。本科不是211、985毕业的学生,在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一跃考入名校,与本科名校出身,依然考入名校的学生,差别就很大吗?在小编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差别的吧,想想看,近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从2017年开始,报考人数就突破了200万大关,到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多万人,这么庞大的人数,能考进211、985的学生,必然付出了更大的努力,既然能最终站到一起,那当然是一样的优秀,又何必要进行区分呢?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大家的观念有关吧,我们从小学习就被家长教育,一定要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才会有出路,才可以出人头地,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大学,是一家人在奋斗,考上名牌大学,无疑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而考研、考博则不同,更像是附加分,不太受到关注,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很多人会把本科看得更重一些,才会出现这样的论调吧。对此,很多网友也做了回应,即使自己是双非大学毕业,但仍然热爱自己的学校,毕竟它见证了自己的青春,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是自己为之奋斗的学校。在小编的看来,本科生是211、985,说明在高中阶段是优秀的,成绩也只能说明过去,双非本科生考入211、985,也是奋斗的结果,大家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不应该活在过去停滞不前,徒剩211、985这样的保护色!今日我以校为荣,明日校以我为荣,我们不断去奋斗,变成更好的自己,那才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咬者

985高校本科生读211高校研究生!毕业求职遭质疑

在不了解高校实力的情况下,人们会看这所高校到底被贴上了什么标签。有人根据“标签”对高校做了一个排序:北大清华——985高校——211高校——省内“一本”院校——普通“二本”院校。不少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也根据这样一个排序优先录用排在前面高校的毕业生。有的单位不仅看高校“排名”,还会考虑求职者学历的“连贯性”,比如说,本科就读于211高校,研究生就读的高校就应该是211高校或985高校。毕业于某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小袁就因为本科就读于985高校,在求职的时候,受到一些单位HR的质疑,他因此有些困惑: 985高校的本科生读211高校研究生,说明学业水平不够高?能力不够强?虽然后来小袁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待遇也相当不错,但他的求职经历还是反映出了一个广大考研生所关心的问题:选择报考学校,是否需要考虑学历的“连贯性”?不否认有单位在招录硕士研究生时,不仅会看他(她)研究生就读的高校,还会参考其本科阶段就读的高校,然后综合考虑是否录用。有单位HR在看到求职者本科就读于名校,但研究生却是在一所“普通”高校就读,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对求职者影响也不是很大。然而不少网友也有相似的疑问,既然本科就读于985高校,那么考研的时候,最起码要选择一个985高校,为什么要选择211高校呢?甚至有网友认为,报考研究生选择的高校一定要比本科就读的高校“好”,否则没有意义。当然,任何事都不能看得那么绝对。985高校本科生选择报考211高校研究生,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考研生选择报考大学会重点考虑专业的强弱大学生报考研究生更多的会考虑专业的强弱,举个简单的例子,某985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时候选择报考北京邮电大学(非985高校),是很正常的。据2012年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北邮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甚至有985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南京邮电大学(非985、非211)。这些同学看重的是学科实力,而这样的考虑也更加实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就业时会更容易得到认可。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从现实情况看,一般985高校的大学生,想读研并不难,一部分会出国深造,一部分会选择到名气更大的高校继续深造,一部分会选择留在本校读研,同时,985高校“保研生”比率也比较高。据媒体报道,TOP20高校的保研率均超过20%,保研率最高的清华大学,接近六成的学生能成为保研生。另外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较好(前提是不要太挑剔),所以985高校本科生选择到211高校读研的并不多。但是,如果某985高校本科生专业成绩排名不是很好,不能保研,同时又没有能力考取实力相当的高校,选择报考211高校,取得更高的学历,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的实力差距只是相对的全国有三十多所985高校,一百多所211高校。总体上看,985高校的实力普遍要强于211高校,但个别来看,有的211高校实力并不比某些985高校实力弱。少数985高校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被网友们冠以“末流985”的称号。有人认为,选择“末流985”,不如选择一个实力强劲的211高校。当然,不同高校实力真的很难做一个量性比较,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感官认识。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世界是变化的,实力的强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高校实力并不强,但如果发展势头好,一段时间之后,综合实力就会让人侧目。所以说,高校间的实力差距并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当然,还是有不少考生不愿意在考研时“降档”选择报考学校。某考研生说,自己本科就读于“省重点大学”,考研只会选择“全国重点大学”,考不上,我会选择“二战”,甚至“三战”。考研选择高校,名气很重要,但也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高校学科实力等各种因素,然后科学、合理的选择报考学校。总之一定是要付出一百分的努力,才会实现目标。

985高校本科生读211高校研究生!毕业求职遭质疑

在不了解高校实力的情况下,人们会看这所高校到底被贴上了什么标签。有人根据“标签”对高校做了一个排序:北大清华——985高校——211高校——省内“一本”院校——普通“二本”院校。不少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也根据这样一个排序优先录用排在前面高校的毕业生。有的单位不仅看高校“排名”,还会考虑求职者学历的“连贯性”,比如说,本科就读于211高校,研究生就读的高校就应该是211高校或985高校。毕业于某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小袁就因为本科就读于985高校,在求职的时候,受到一些单位HR的质疑,他因此有些困惑: 985高校的本科生读211高校研究生,说明学业水平不够高?能力不够强?虽然后来小袁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待遇也相当不错,但他的求职经历还是反映出了一个广大考研生所关心的问题:选择报考学校,是否需要考虑学历的“连贯性”?不否认有单位在招录硕士研究生时,不仅会看他(她)研究生就读的高校,还会参考其本科阶段就读的高校,然后综合考虑是否录用。有单位HR在看到求职者本科就读于名校,但研究生却是在一所“普通”高校就读,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对求职者影响也不是很大。然而不少网友也有相似的疑问,既然本科就读于985高校,那么考研的时候,最起码要选择一个985高校,为什么要选择211高校呢?甚至有网友认为,报考研究生选择的高校一定要比本科就读的高校“好”,否则没有意义。当然,任何事都不能看得那么绝对。985高校本科生选择报考211高校研究生,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考研生选择报考大学会重点考虑专业的强弱大学生报考研究生更多的会考虑专业的强弱,举个简单的例子,某985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时候选择报考北京邮电大学(非985高校),是很正常的。据2012年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北邮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甚至有985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南京邮电大学(非985、非211)。这些同学看重的是学科实力,而这样的考虑也更加实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就业时会更容易得到认可。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从现实情况看,一般985高校的大学生,想读研并不难,一部分会出国深造,一部分会选择到名气更大的高校继续深造,一部分会选择留在本校读研,同时,985高校“保研生”比率也比较高。据媒体报道,TOP20高校的保研率均超过20%,保研率最高的清华大学,接近六成的学生能成为保研生。另外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较好(前提是不要太挑剔),所以985高校本科生选择到211高校读研的并不多。但是,如果某985高校本科生专业成绩排名不是很好,不能保研,同时又没有能力考取实力相当的高校,选择报考211高校,取得更高的学历,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的实力差距只是相对的全国有三十多所985高校,一百多所211高校。总体上看,985高校的实力普遍要强于211高校,但个别来看,有的211高校实力并不比某些985高校实力弱。少数985高校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被网友们冠以“末流985”的称号。有人认为,选择“末流985”,不如选择一个实力强劲的211高校。当然,不同高校实力真的很难做一个量性比较,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感官认识。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世界是变化的,实力的强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高校实力并不强,但如果发展势头好,一段时间之后,综合实力就会让人侧目。所以说,高校间的实力差距并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当然,还是有不少考生不愿意在考研时“降档”选择报考学校。某考研生说,自己本科就读于“省重点大学”,考研只会选择“全国重点大学”,考不上,我会选择“二战”,甚至“三战”。考研选择高校,名气很重要,但也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高校学科实力等各种因素,然后科学、合理的选择报考学校。总之一定是要付出一百分的努力,才会实现目标。

秘密战

985、211的研究生没有985、211的本科生分量重?

从中国考试的难度来看,985、211的研究生没有985、211的本科生分量重。其原因主要以下这两点。一、能考上985、211本科的学生都是尖子生,需要从小就学习好,至少需要高中三年的刻苦努力和拼搏。那种高三杀出来的黑马应该是天赋极高才有可能成绩突击上去。而考上985、211研究生只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努力就很有可能考上。所以,很多名校的校友圈都是首先认本科的。一些招聘单位也会非常看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学历是哪个学校的。二、高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不是一般大,考上985院校不到百分之二的概率,211院校概率稍大一点。而研究生考试就不一样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考研的,所以考上985研究生的概率比考本科的概率大多了。那些985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很多出国、直博或者直接就业了,很少选择再考研的,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的很多本科生都选择出国学习了。因此,在考研路上其实少了最优秀的那批竞争者。同理,985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就只能往下招211或者二本的优秀毕业生了。所以,对于那些本科只考上了普通本科的小伙伴来说,这并不是你学业的终点,在大学里好好学习,考个985的研究生,同样是命运的转变。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能进985都能为你今后的人生提升一个层次。再说,你作为普通本科考上985研究生是逆袭了吧,有些985院校的本科生考研有可能考到普通本科的研究生,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进步者,也有退步者,你是普通本科的985研究生,比985本硕同学的分量轻点,但比本科是985、研究生是普通本科的同学的分量可能还重点,所以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优胜者,人的分量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不对?欢迎关注我一下!且听下回分解!路上天天捡钱!知识天天提高!游戏天天出货!腰酸背痛,小编正在努力地码字,您的一个关注或点赞小编会继续弘扬正能量!欢迎下方关注、点赞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