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科生能够直接去美国读博士?不是梦剖击而知

本科生能够直接去美国读博士?不是梦

在中国想读博士,要遵守考硕士再到博士的途径,也有一些专业可以硕博连读。而我们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本科学历来申请美国的博士。这不是做梦,你在国内本科毕业后,就可以申请美国的硕士,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博士。下面郑州立思辰留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申请。首先我们看看本科直申美国博士的难度。一般来说需要以下条件:①本科学士学位②GPA大于3.5③托福100分以上④GRE325左右⑤GMAT大于700分。 相对来说,文科的专业比理工科直申博士会容易一些,理工科需要在专业方面有比较深的研究,在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做过相关的项目在申请上会比较有优势。如果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次选择,是拿到硕士学位后结业,还是继续读博士。其次需要考虑你是否真的适合直接去美国读博士?博士跟本科生不一样,是为了培养研究生人才,课程偏理论,就业方向是专业的研究学者。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是枯燥和漫长的,这不仅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考虑一下费用。美国大学的博士一般是5年左右,全部自费的情况下,一年大概需要100-150万左右。当然美国博士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机率非常大。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专业研究背景,能够承担学费,那么可以尝试直接申请美国博士。

缠子

本科毕业要不要读研呢?直接就业、攻读硕士、还是选择直博?

文章开头我还是要强调一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能把博士学位读出来的人,不一定要百分之百聪明,但是一定要一百二十分的努力。人文社科的博士还稍微轻松一点,要想读个理工科的博士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我有很多师兄师姐、同学也都在国内外读博,很多还在国内外顶尖名校读博,理工科的博士真的是非常非常废头发,比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压力还废头发。每年都有很多人问我,师兄我到底要不要读研呢?读研其实有两类主要的人群,一类是本科保研的,一类是没有获得保研资格考研的,今天主要讨论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获得保研的考研大军。我个人是比较赞成美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美国那边读硕士的比较少,大多数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就业,或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真正直接读硕士学位的,一般都是读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的比较多,基本上理工科专业的很少读硕士。美国的教授一般也倾向于培养博士生,毕竟要做科研读个硕士确实时间有点太短了,这也是造成美国本科就业、或者攻读博士学位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硕士学位是博士没办法毕业之后的“安慰学位”。斯坦福大学国内顶尖高校其实也有类似情况,你想想国内每年考研大军主要是哪些同学呢?顶尖高校的本科生,最好的一批要么直接进入顶级企业了,要么保送欧美顶尖名校直博了,剩下的一批要么保研本校、要么保研到其他比较好的学校了。考研的大多数都是高考没有考到自己理想高校的,想要考一个更好的高校去读研的,当然这也印证了我经常强调的那个观点,第一学历还是很重要的,除非你能弄个斯坦福、麻省理工这种第二学历,我亲眼见过HR歧视双非本、顶尖985硕的学生,选了本科985的学生,这种事情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投行。我觉得你如果本科毕业就能拿到一个很好的offer,比如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四大等等,同时你对进入工业界的热情又要远高于进入科研领域的热情,我建议你直接就业,你想想你本科毕业22岁,你工作三年以后才25岁,当你那些读研的同学进入行业之后,你可能已经是一个小基层管理者了,毕竟哪怕是博士,进入企业待遇不会差,但是基本也不会一上来就能做管理者,更多时候只是一个顶尖技术专家的角色,待遇福利不会差,甚至比很多管理者都要高。但是职位的升迁是学历很难决定的,学历能够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专业能力,但是职位还得一步步走。麻省理工如果你自己喜欢科研、又耐得住寂寞,又有个很好的学校、或者导师看上你了,要你直接读他的硕士、当然最好是博士,我认为这种时候你应该去尝试一下。举个例子,要是李飞飞、吴恩达、施一公、颜宁这种级别的教授看上你了,你不去读这不是傻子吗?要是你能拿到斯坦福、麻省理工这种世界顶尖名校的直博offer,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哪怕是国内Top10高校比较好的专业,又能有个比较好的导师,同样也是值得去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也是大多数国内考研人的现实情况,要么是本科高校不够理想,要么是本科专业不好就业,可能本科阶段拿到的offer不够理想,这时候考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我觉得也无可厚非。哈佛大学总的来说大家得有一个心理定位,自己是更倾向于就业还是倾向于科研,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说句比较直的话就是,硕士相对于本科生来说,事实上没有绝对的从业优势,在互联网行业,名校本科生PK掉第一学历不太好的研究生的例子并不少,假设你的第一学历足够好,本科学历不一定会成为你的阻碍,当然一些特殊岗位要求硕士学历的除外。当然这都是我的建议,最终怎么选择还得看你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同时又最现实的路是最合适的,读研不读研都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出路。只不过假设让我来选择,我还是更倾向于要么直接就业,要么攻读博士,假设你暂时确实没有很好的选择,去读几年硕士我觉得也没问题。假设你的本科高校本身就足够好,就会少掉很多烦心事,对于本科高校不太好的同学,你可能要面对的挑战要更多一些,但是都不要放弃努力,要相信努力的意义和价值,不断自我增重。

通达

从“本科”读到“博士”,需要用多少钱?普通家庭能承担得起吗?

最近,有一位同事家的孩子,在今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打算继续攻读“博士”,询问笔者读“博士”是不是还要家里出钱?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孩子,从“本科”读到“博士”,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普通家庭能否承担得起?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由“本科”到“博士”的三个阶段,一步步来看。首先,“本科阶段”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阶段”学习,除了一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及一些“特长生”以外,普通的学生都是需要自费!而这个自费,包括学费,“本科阶段”的各项生活费用,以及一些额外费用。学费方面:以现在一线城市的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数据来看,一般的专业一年的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贵的专业,我们今天就以总体平均情况来看!那么单“本科阶段”的学费,4年下来就需要4X5000=20000元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方面:我们还是以一线城市为例,一般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费,普遍在2000元左右的水平!出去寒暑假,有9个月的时间在学校。但是,大学生存在的各项考证、交通、购物、旅游等其他花费,我们就将一年按12月给生活费算!那么,“本科阶段”的生活费及其其他开销,4X12X2000=96000元所以,一个普通本科生,在“本科阶段”的花费应该在11.6万元左右!其次,“硕士研究生阶段”虽然每年考研分专硕和学硕,但是绝大部分考生,在想继续读博的前提之下,会选择读学硕!所以我们就按硕士研究生3年来计算。“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一些奖学金就读的情况,但是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同样学费全免的情况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按大多数人的情况,交学费,自己出生活费!学费方面:还是以一线城市的公办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普遍在6000元每年。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费3年一共:6000X3=18000元生活费及其他费用:还是按照一个月2000元,一年按12月来计算,那么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就是:2000X12X3=72000元那么,一个全部都自费的研究生,读完3年学硕,需要花费家里90000元。最后“博士阶段”博士阶段,一般都是公费就读,学费都能做到全免,而且一般的学校都会给博士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且一些博士生能参与一些项目工作。所以基本在“博士阶段”就读,不需要学生家里再掏钱,甚至有一些博士生都能做到赚钱结余!综上所述,以一个普通大学生为例,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国内公办院校攻读,并且中间学业晋升不存在停滞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需要家里的花费就是:11.6万+9万=20.6万在这种相对理想的状况下,一个普通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就需要花费家里20万左右!而涉及的时长就是10年,而10年付出20万,对于现在的一般家庭,应该都是能接受的!同样,这20万的经济付出,得到的“博士”学历,可能成就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历,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起点!“博士”的起点,不管是孩子在以后的就业,还是个人思想境界方面,都会超出正常人不少!不管对于孩子本身,还是整个家庭,这10年花费的20万,还是非常值得的!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古之道人

考研究生的人这么多,为什么不直接考博士呢?

因为考博士的前提是先取得硕士学位,如果没有硕士毕业证是不是不能直接考博士的!只有两种情况没有硕士毕业证也可以直接读博士,一种是直博,另一种是硕博连读!“直博”顾名思义就是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但是直博是有条件限制的,直博的学生只能从当年的保研学生中选。比起读完硕士再攻读博士,直博可以有效缩短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导师都是很喜欢直博的学生的,但是选择直博这条路的学生却不是很多,原因就是直博一旦博士不能正常毕业,学历依旧是本科。另一种情况是“硕博连读”,但是这个也需要先读硕士再读博士,不过可以缩短读硕士的时间。和直博不同的是硕博连读在研一或者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攻读博士,而不需要再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如果博士不能正常毕业,可以申请博士转为硕士,拿硕士学位走人。直博、硕博连读、读完硕士再继续读博士,这三种情况各有利弊,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根据你的情况来定。

狐仙记

应届生读博的出路前景在哪?总结出三点,大学教授:别放弃

学位对于我们就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当今学历层次中,博士学位是全国最高的学位了,在很多人眼里,如果你是博士毕业的人,你一定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精干。就拿去年来说,我国拥有820万高校毕业生,这就意味着一大批毕业应届生将涌入就业市场,在找工作的期间,很多同学会暂时找不到合适又满意的工作的时候,她们便会选择继续深造自己的学业。众所周知,现在的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之一是先看你是什么大学毕业?或者什么学位毕业?不可否认的是,越高学历毕业的应届生比本科毕业的学生获取的工资待遇高出很多。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莘莘学子对考研读博这么执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 提高自己在社会的地位有相关数据报道,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足足高达290万人,想比去年增加了大约52万的人数。而现在专科大学毕业以及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日趋高涨,相对而言,他们的就业前景受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研究生对于企业的需求而言仍然是万众瞩目的选择,而且自己有这个学历的话在入职的社会地位也是比本科生要高很多。二、 实现进入理想学府的梦想其实对于读书而言,相信不少同学都会心中驻扎着属于自己最理想的大学学府,憧憬着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单纯的通过高考去实现大学梦的话,距离感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有些省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欠缺,要想上985高校的同学的概率还是有差距的。但如果你一旦读博考研后 ,广阔的平台对于考生实现名校梦就更进一步了,也意味着将来就业的竞争胜算率会更高三、 能让自己的专业更加精益求精不少的同学会认为读太多书没必要,将来在工作过程中也不一定能用到。其实不然,我们学习一个专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能“术业有专攻”。一件事情专注做的话你就可能会成为万人瞩目的专家,这个时候的你无论是地位、人际、待遇等都是一片光明的状态。用你博士学位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应对面试官给你出的题,一旦录用,你所拥有的平台也就自然高人一等了,这也就意味着会在某一领域平台得到更高的挑战和机遇。如果你目前在选择徘徊中,那么请听一下大学教授的建议,别放弃,继续深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愿意选择继续读博的人当然也不能认为他们是没有前途,只能认为说博士毕业后的人在以后的就业前景会更加的广阔,在社会上接触的层面也会更高。不少网友也认为对于继续读博这件事,关键还是要看专业的方向而定,你觉得呢?

共其德也

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学,就算读博毕业后也不能进高校吗?

最近,一些同学咨询小编,他们的理想是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可惜他们自己的本科出身不好,属于非985,211大学,也不是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像他们这样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算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等他们毕业后,还有希望进高校吗?难道本科学校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这么大吗?其实,我们常常听到社会上一些新闻媒体或者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都会提及“学历查三代”这件事情,包括小编自己也时不时的听到周围的人谈到现在的一些高校招聘教师时的条件非常苛刻,要求本科是985,211大学才有资格。一些双非的本科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努力终于满怀欣喜的考上国内的顶尖名校就读硕士、博士,但等他们博士毕业信心满满的想应聘一个高校教师的岗位时,一句“对不起,你不符合我们学校的应聘条件”,像是一盆冷水瞬间从他们的头上浇下来,曾经的努力和辛苦付出在一些人事部门和高校领导的眼里变得一文不值。似乎这些在高考中失败的孩子,也就是说没有考上985,211大学就读本科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即使以后再怎么努力,也永远难以翻身。有时候仔细想想,这样的社会现实太可怕,未免也有些荒唐了。小编认为,对于那些招聘教师查三代的大学,我们的一些博士毕业的同学不去也罢。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何必逼着自己选择一条别人都看不起你的道路呢?这些同学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多发表一些有含金量的论文作品,多关注一些自己钻研的科技领域,经常和自己身边的一些科学家、学术大牛交流和沟通,等你们自己有一定的科研实力,或者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的时候,还会在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这样的职位吗?估计到哪个时候,不是你们去大学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而是某些高校的领导亲自去聘请你们到学校任教吧!总之,那些本科出身不好的博士毕业的同学们,没有必要纠结,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关键。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切莫被一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更不要让“学历查三代”这件事情打击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只要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到最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回报。同时,我们的一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该更加的灵活自主,不做一些表面的文章,不造一些很漂亮的数据迎合上级部门,不弄一些华而不实的架子。谁能保证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一定不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呢?如果我们的高校在用人机制方面再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的话,那么将会失去更多学术界的“马云”。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变,请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内不如意的人,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就高高地站在了自己的头上。“英雄莫问出身”,相信每个努力的人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使性飞扬

本科学历重要还是博士学历重要?为什么有些人不去考博?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家长,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的观点,即学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都在追求着学历,因为其能够给我们带来足够多的变化。但是我们所熟知的学历也有着严密的等级划分,本科学历、硕士学历、博士学历,还会根据高校档次的不同划分学历的含金量。而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是否要读博?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本科学历的问题,因为现在本科学历的重要性总是会被无限的放大,总是会有人回顾你的本科学历。那么,本科学历重要还是博士学历重要?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无非是现在有一些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会遇到这样尴尬的现实问题,即一些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在招聘博士研究生时总是会翻阅你的本科学历,也就是查阅你本科是来自怎样档次的一所高校,所以我们也就有了在乎自己本科学历的想法。但是本科学历再怎么重要也没有博士学历重要,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虽然有着“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这样的说法,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博士学历在未来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即使你是一名普通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并且本科也是普通高校,在毕业时你一定会性相对于其他211高校、985高校的本科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本科学固然重要,但是追求学历的提升不能因为自己本科学历的劣势而放弃,如果因为自己本科不是很好,所以就破罐子破摔,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后悔。同样,为什么很多人不考博呢?很多人不考博?相信很多学生都认为很多学生不考博,其实是很多学生想考博,但是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勇气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于是只能是在硕士毕业时便直接就业了。因为博士的科研压力、生活压力等都是每一位准博士研究生都要承担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自己承担,鲜有人能够真正意义上的给予你建设性的帮助,也就是说一切都靠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承担着极为大的毕业压力,所以我们放弃了考博。总之,学历是个好东西,学历是值得我们所努力追求的,但是在考博这个问题上,还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慎重考虑,在考虑考博的难度时,也不要忘记读博的难度。

恶乎介也

35岁清华博士拟任厅级,曾本科毕业直接读博

昨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公示22名拟任厅级干部,其中包括2位“80后”。程雪涛,出生于1983年9月,35岁,现任马鞍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党组成员,拟任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孙枝娟,女,出生于1980年5月,38岁,现任滁州市琅琊区委副书记(正处级),拟任阜阳市委常委。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程雪涛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工学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的。程雪涛是四川宜宾人,2002年入学清华,就读于工程力学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4年,清华以工程力学系为基础组建了航天航空学院,他成为该院复建后的第一批学生。2006年,程雪涛本科毕业,留在本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学院团委和校团委任职。2011年,他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校科技开发部主任助理、副主任。2012年,因为清华大学与马鞍山市之间的战略合作,程雪涛被选派到当地挂职锻炼,任花山区副区长、马鞍山软件园管委会主任。期间,马鞍山市撤销了金家庄区和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程雪涛参与了新花山区的筹备工作。据人民网报道,马鞍山软件园曾推出“秘书制”服务,为入驻公司配备“企业秘书”,人员由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担任,从项目商谈到正式入驻经营,全程跟踪服务,一包到底。“企业服务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因为服务也是‘生产力’!”程雪涛接受采访时强调,软件园的“裂变式”发展,与该园提供“秘书制”服务、狠抓人才战略等企业服务分不开。2013年,程雪涛结束挂职,正式留在马鞍山工作。2014年12月后,他历任马鞍山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雨山区委副书记,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局长。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此次拟任职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是程雪涛到安徽后首次离开马鞍山市工作。另一位拟任副厅的孙枝娟,籍贯为安徽灵璧,出生地滁州市,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孙枝娟此前一直在滁州工作,曾任市纪委研究室主任、执法监察一室主任,团市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2014年9月,孙枝娟任共青团滁州市委书记,2017年11月转任琅琊区委副书记。

隆撒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去读博士吗?

“关注迷途e,随时获取教育资讯,每日更新!”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高达290万人,但是,读博士的人却相对较少,大多数的硕士毕业之后都去参加工作了,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全国在读硕士研究生234.17万人,在读博士生38.9万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1、太浪费时间了从2018年在读硕士和博士的比例来看,不难发现,后者的人数比例是前者的16.6%。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可能在于很多的硕士不想把自己的青春和最美的年华都浪费在读书上,当然不是说读书是浪费时间,只是不能在这上面花费太长的时间,很多人博士毕业都已经30多岁了,有的人会觉得这样不值得。2、博士要求高博士的招录要求比硕士更高,想要成为一名博士比成为一名硕士的难度要大,导师对于博士的筛选,也比对硕士的筛选更为严格,现在,硕士研究生招考,越来越放的宽,但是对于博士生导师都是严格要求的;博士生的招录对导师的要求也高,博士生导师比较少,没有办法大量的培养博士;博士毕业太难了,成为一个博士之后,放弃很可惜,但是论文又不好写,很多人很多年毕不了业,这也是要求高的一个方面。3、博士毕业后就业面不是很宽博士毕业相当于成为了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这就意味着你想要发挥一技之长就必须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博士毕业之后如果没有从事自己的本专业,会觉得很亏,毕竟付出了这么多年,所以这也使得博士毕业之后的就业面变窄,很多人不愿意尝试。4、硕士生的优势已经够用了相对于本科生,硕士生的优势很明显,在找工作的时候,机会也比较多,薪资也高一些,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也会比本科生好一些,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如果是你选择的话,你愿意读博士吗?

无拘无束

本科学校一般,通过读硕读博翻身到底有多难!

先来看一个高考的录取比例,这是某省近年的一个高中毕业生录取情况,上985的比例是1.5%,上211以上的比例是5%,上一本以上的比例是9%,上二本以上的比例是25%。再来看看普通学校和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平均起薪表现出明显的收入差距。再从上海落户分数: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高校、科学院在沪各研究所15分,其它“211工程”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12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更多的招聘单位可能在简历筛查阶段就直白的将普通学校的建立剔除出去。这些可得见的看不见的原因让无数普通高校的学生想通过考研、考博跨越学校批次,这步到底有多难,是很多人选择前一直在犹豫的原因。南方周末曾有一份统计,目前名校入学的学生,户籍为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子弟,已经大幅降低了,比例不足10%,现在的入学生,绝大部分人的共性就是家境殷实,出身多为城市,普通县城以下的少之又少,且毕业高中又都是重点高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力的差异并不是从你进入大学那天开始的,而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你的家庭教育、成长背景的影响开始的,到了大学,进行了再次筛选后,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所以想要实现这种跨越,是对自己的一个极大的挑战。那成功翻身的概率有多大呢?讨论概率和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和你有关的只是个体!学校的好坏,只能决定优秀的占比。不思进取的人哪里都有,优秀的人也是哪里都有,比例问题罢了。更何况人都是往上走,没考上大学的人,觉得上了大学就好厉害;二三本的觉得上了一本线就好厉害;985 211的人,清楚地知道还有更厉害的人在前面,不仅是学校内,还在顶尖高校北大清华复旦港大,不是用985 211区分。所以你在努力的同时,人家也有更高的努力目标,而普通高校的你把目标定在985/211一点也不高。有人会说别扯了,现在公司也看第一学历,大学教师招聘都是要本科就是211以上。是的,这的确没错,但据我所知,是有一些单位是看第一学历的,但你为什么非要和自己死磕呢,世界这么大,非和它较劲干什么!我们进入比自己大学更高层次的高校,不就是要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吗,试想一下,你硕士毕业的时候是不是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已经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机会。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淘汰赛,你输了一场没关系,但是你输了一场就一定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赶上,甚至超过前面的对手,只要努力,就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