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昊天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紧缺专业性比较好的人才。随着在职教育是逐渐的火起来,在职人员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很多人觉得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的课程是很好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北京师范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重点大学,并且该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以及该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西班牙、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80所大学有学生交流项目的合作。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有哲学、易学两个专业有招生,开设了国学、易学、管理哲学等3门课程,这些课程都在北京上课,另外国学和管理哲学在重庆也有上课地点。这些课程在北京上课需要缴纳学费8.8万元,在重庆上课的应交学费5.8万元。  这些课程的报名条件是有硕士研究生、研修生、进修生、研修班学历或学位,还要有3年以上或管理经验,但有MBA、MPA、MPM或EMBA教育背景者优先录取。在报名后,学员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只要经过学校对报考人员个人资料的审查,通过后就能够进校参加课程学习。  当学员学完所有需要学习的课程,修满一定学分,通过学校对课程的考试,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研修班结业论文,然后,就可以拿到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相应证书。

金号角

受邀出任多个国学节目评委,温文儒雅的他如今圈粉无数

近些年来,国学类节目越来越火,从央视的《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到各大卫视的《最爱是中华》等,在大众群体中掀起一阵阵追捧国学的热潮。与此同时,这些节目也捧红了许多国学、文史专业的学者和教师。当前,国学讲师最火的已经不再是于丹、王立群、易中天等人,而是来自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称“康师傅”的康震老师。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在康震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位温润如玉的国学老师,博古通今,对古典文学有深厚的研究,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翩翩君子之风,不仅在北师大受到学生的喜爱,课堂上学生爆满,也在全国圈粉无数,被他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所折服。1970年,康震出生于陕西绥德,很小就随着父母离开故乡,来到西安。康震的父母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在大学校园里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从小,康震就表现出对文学、史学浓厚的兴趣,对于文字十分敏感,5岁就认识了许多文字,6岁就能够为长辈读报,在邻里乡亲口中传为佳话。年幼就表现出高于同龄人的天赋,康震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激发了他学习文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信心。熟读各类古典文学、名人传记、历史文献等资料,为他日后专注于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寒窗苦读,康震开始在古典文学领域崭露头角,并开始钻研之旅。最终,康震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即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当时,年仅32岁的康震老师就凭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博得了学院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康震老师涉猎甚广,尤擅唐朝文学,对于唐代诗人尤其是李杜及其诗歌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时至今日,康震老师依然是北师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不仅每次开课都都被学生第一时间选择,并且也受到了无数外院的学生前来蹭课。课堂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宛如大型追星现场。康震老师受到如此欢迎,跟他在国学节目中大放异彩而受到广泛关注有关。2005年,康震老师应《百家讲坛》的邀请,专讲李白、杜甫两个专题。《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节目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康震老师也收获了“妙趣横生”“温润如玉”“厚积薄发”等好评,开始名声大噪。从那以后,康震老师就和国学节目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多档国学节目的座上宾,多次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国学节目出任点评嘉宾。然而,在康震老师看来,成名并不是他热衷的事情。他说过“读书,做科研,教学生,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对于参加国学节目,在他看来,也只是在一个更大的讲台上面,给更多人上课,分享他对于古典文学的认识和一些看法。面对北师大里师生和全国电视观众的追捧,康震老师也只是谦逊地说:“文学院里有许多教师,他们都比我讲得好。”出名后的康震老师,依然是学生眼中那位上课头头是道,讲解深入浅出,对待学生有耐心、有爱心的好老师,也是全国“康乃馨(康震老师粉丝的称呼)”眼中那位博学、谦逊、儒雅的学者。希望有更多老师和学者,传播学问的同时,不忘继续进行学术研究。也能让更多人在爱上国学的同时,对于我们可敬、可亲的国学导师也有更多尊重。

梦情人

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就业率居然这么低,和本科毕业生都没法比

作为985工程和双一流A类的北京师范大学,终于在2019年1月20日发布了2018年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虽然发布时间没坐上副班长的位置,但这也足够晚了。对于师范大学来说,家里有女孩子的家长,大多喜欢孩子去读师范,这样的话,孩子毕业以后就可以当老师了,过上安稳的生活。为了让家长们能了解学校的就业情况,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共有毕业生652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486人,本科生就业率为98.11%,公费师范生和非公费师范生分别占本科毕业人数的17.62%和82.38%,公费师范生就业率为100%;硕士毕业生为3384人,就业率为96.72%;博士毕业生为657人,就业率为92.24%。(注:本文就业率和就业数据的统计截至时间是2018年10月31日,下同)毕业生总体去向:本科生生中,公费师范生全部为签就业协议就业,非公费师范生以升学和出国为主,占比高达62%。硕士和博士生生则是以签约就业为主,占比分别高达66.25%和66.06%。国内升学:国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就读的高校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或科院院所出国/境:除境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去向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日本、荷兰、葡萄牙等。主要深造大学有伦敦大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波士顿大学、慕尼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就业行业分布: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本科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到中小学任教,所以签约单位所属行业为教育领域。本科非公费毕业生签约单位所属行业主要为教育科研,IT/互联网/通信/电子,金融/银行/保险和政府/非营利机构。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所属行业集中在教育科研,政府/非营利机构,IT/互联网/通信/电子和金融/银行/保险。博士毕业生签约单位所属行业集中在教育科研,政府/非营利机构,广告/传媒/印刷出版和医药生物/医疗保健。就业单位性质:按照国家政策,本科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到中小学教育领域服务。因此,本科公费师范毕业生的签约单位性质全部为中初教育单位。2018年本科非工费师范生签约单位主要有中初级教育单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主要有中初级教育单位、机关和国有企业。博士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主要有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和机关。签约地域分布:018届毕业生签约地位东部的毕业生占64.84%,签约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毕业生占总签约毕业生的40.61%。签约地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分别占签约毕业生的9.94%和25.22%。本科毕业生中,公费师范生有81.51%签约到了西部地区,非公费师范生中,有72.24%的毕业生选择的是东部地区。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则是以高就业率留在东部地区,比例分别为72.88%和75.35%。待就业分析:截至到2018年10月31日,该校共有209名待就业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各院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业率:通过就业率你会发现,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普遍非常好,而博士生则是两极分化,有的就业率非常好,有的就业率非常一般,这和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吧!总体数据来说,北京师范大学的就业率已经很不错了,作为师范类的头牌,学科实力国内几乎没有同样的学校可以匹敌的。好了,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我们就说到这,对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就业率,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负面

自在之路-我的四堂国学课

我是一名国学老师,讲过【三字经】【千字文】,也讲过【易经】【心经】【道德经】,有人请,我去讲;没人请,我在家讲。我从中国讲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十几年来千场讲座,大部分是公益的,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只是为了钱,我不会有这么大耐心,究其原因,是我享受其中的乐趣,这讲授的乐趣我相信牧师知道,神父知道,阿訇知道,高僧大德知道,讲国学的人知道,任何一个传道者都知道。对国学的情感是需要土壤的孕育的,三十岁前我的国学底子略好于大众水平,大概来源于两件事:一,在中学语文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只喜欢看语文课本附录里的诗词古文;二,家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痴迷于易学,让我有机会在“易学数术”方面入门较早。而真正让我对国学产生一种由衷的热爱并走上传播国学的道路,大概与以下的几堂国学课有关。第一堂时间:初中二年级地点:学校课堂主讲人:蔡志忠老师起因:同学借我一本漫画书【漫画庄子】经过:偷偷在课堂上看完没有被抓结果:因为兴趣爱上了国学,象打魂斗罗一样的看完了【庄子】【老子】【坛经】【大学】【中庸】。(蔡志忠先生的自画像)悟:这些读过的书在脑海里经过多年的孕育与发酵,18岁某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突然想明白【中庸】里的一句话:“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原来和【坛经】里边六祖慧能说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是一个意思,人只要心底里是光明的,根本不要向外去寻求依靠,于是第一次见到了“自己”。(这是我画给自己的一幅画,蔡志忠先生的画风影响了我一生,即便是现在我还可以闭眼画一个“庄子”出来,那是源于少年时不断的练习,当时没有人强迫我画画,只是出于喜欢。虽与蔡老师没有见过面,但在我心目中,他是我的第一位国学老师。)其后,18岁正在上中专(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我小宇宙爆发,经过两年的边工作边学习在20岁的时候通过了高自考的全部科目拿到大专文凭。后来,工作,创业,到澳洲继续读书,回国与朋友合开了一间做“拓展培训”的公司继续创业,当时翟鸿燊老师大火,合伙人一致认为我可以效仿,但还需要一张“国学博士”文凭,于是也就有了我第二堂国学课的机缘。第二堂时间:2006年某天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社哲学院主讲人:北师大某老师起因: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学博士1班班长,每节课必到。经过:老师讲到“自性”的不同,其观点是,天人关系是从天到人经过了一个太极,圣人是天生“自诚明”的,是“放光”的,100%保留了“自性”;贤人天生保留了大部分自性,或经后天的学习后,也可以“放光”;而平常人“自性”可能只保留了50%以下,需要寻找“光源”,才能被“点亮”。如果你没听明白,这个观点我听到马云有个类似的说法,可能比较好理解。马云说: 任何团队的核心骨干,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圣人是核心发电机,贤人是“中层管理干部”,有条件的提供能源,而平常人就是灯泡了,需要去寻找电源才能亮。结果:我向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您的内心是否是光明的,又怎么能让内心光明?”老师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老师说他以前为上学而读书,一步步从偏远农村考到了北京的大学,甚至当上了中国哲学教授以后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职称晋级而每年发表着学术文章,直到生命中特定的那一天他内心才有点“明”的感觉。那一年他照例过年回家,他带了几本书,闭门不见客人,因为他实在觉得与乡亲们没啥可说的,在那个小山村里,无论家人还是县长都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只由着他性子就好。例行公事的挨到了大年初四,他如释重负般的坐上了回北京的火车,火车开动,他从车窗回望了一眼,不经意发现,他的母亲在追着火车奔跑。当时,他泪如雨下。泪水似乎洗清了内心所有的污垢,心底顿时觉得亮了。悟:老师讲,他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开悟”,但他带着这份光明与觉知,顷刻间理解了圣人的所有话语。这就是老师的开悟。我此刻敲击键盘的响声,似老师的话,还在撞击着我的心灵。这堂课让我见了“天地”,“圣”的繁体字是“聖”,圣人就是听到了来自心底的最真的声音,看到了心中的天地,从而开启了“慧眼”,从此能看到“真山真水”。所谓“见天地”在我看来就是见到本质,摘掉有色眼镜,用“心眼”来看世界。对我个人来讲,从此讲课不再受培训圈“重话术,轻信用”的风气影响,相信只有“自诚”,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光明,也才有可能“照亮”他人。第三堂时间: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地点:地震后坍塌的小学废墟主讲人: 唱佛机起因:2008年5月26日夜里23:30, 没有任何准备的我接到灾区救援队朋友的电话通知,他们认为王鉴石同志,适合灾区孩子的心理救援工作,建议我睡一会就坐7点的飞机过来。我说了两个不去的理由 1."我还有一堆工作呢,没有准备呀!" 友答: “地震时,汶川人准备了吗?” 2."我去不一定能帮到忙!"友答: “你现在是我们找到的最合适人选,救援队全体支持你!” 之后,我给了自己一个去的理由:如果我有孩子,如果我不在了, 我希望有人能关照到我的孩子。于是,我在七点种坐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经过:救援队来到学校的操场,一个唱佛机在不间断的唱着“阿弥陀佛”的佛号,瓦砾中到处都有学生的课本与练习册,就在这里地震送走了几百个学生的年轻生命,风吹过,书还被翻起,再坚强的人也会潸然泪下。我在瓦砾中伫立良久,我并非佛教徒,但那一刻听到佛号让我心地清净。我看到,走过的人无论信不信佛,都双手合十,念句阿弥陀佛。那个当下,我仿佛听到佛陀在跟我说-人只有经历生死,才能真正明白生的意义。也就在那个当下,因为“死”,我见到了每个人“生”的意义。结果:那天,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救援队计划在镇子里给孩子发些食品,可是看到失去孩子的年轻父母的眼神,我们停止了发送。一个年轻的妈妈向我要些饼干,我说是给孩子的。她说:“我的孩子没有了,我们在这里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我送了她整箱的饼干还有一个念佛机。“佛祖会保佑孩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年轻的妈妈眼角湿润收下了,口中念叨“阿弥陀佛”。那时,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悟:直对生死,我悟到了“解脱”的意义。 每个当下要去做每个人最要去做的事情,这标准应该是,如果你明天死而复生,确保还会做与今天一样的事情。这对于我来说,是“见众生”。从此,我不再追求儒释道的奥义,我作为一个国学老师的愿望就是在许多年以后,我们可以跟孩子们说,城里和乡下的天都是蓝的,水都是绿的,食物都是可以放心吃的...你可以信任周围的人,因为人的善良是不会变的。(我从学校的废墟回来以后,时刻提醒自己的是:千万别以为自己是专家,是菩萨,到灾区来普渡众生来了,我到这里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坚强。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知道来灾区不是我来帮助灾民,而是我在这里跟坚强的人学习坚强。)第四堂时间:2013年十一的七天假期地点:香山塔后身村的香庐书院主讲人:孙一乃老师起因:我参加了孙一乃老师主持的一个禅七,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禅七”。所谓“禅七”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后世学佛者效法此苦修的方法,用七天的时间比以往更加精进的修行,就叫做打七了。净土宗有念佛七,禅宗有禅七,各个法门均有“七会”一说。我非标准的佛教徒,学佛只是因为我相信佛是有智慧的, 佛成功的成为佛,他所用之方法当然是学佛人的首选。孙一乃,《中国生命科学禅》的创始人。专著《工作道——领袖的素质与思维》的作者。经过:“禅七”内容包括参话头,行禅,持咒,冥想,喝茶,听孙老师开示,与同修们分享。重点说说参话头,话头是指一个问题,或一切问题的源头,找到这个源头,抓住这个念头既是参。所谓参禅就是抓住念头,让念头变成结果。简单说,可以说是吸引力法则,让念起的结果,清晰的出现,不同的是,吸引力法则,是你逻辑脑想要的画面。参禅是你不同层次的潜意识给你的正确答案。我参的一个话头是-发愿为何? 我在禅坐中,我的眼前浮现出我的墓碑,上面刻着,王鉴石,易学推广者,他帮助了很多人。结果:这个墓志铭让我“向死而生”。悟:不用墨迹,内心里确定对的事,“干”就行了。谨以此文感谢一路走来国学之路上的先贤智者。良师善教。旅居海外,每感国学之路波折悠长,然而,众位老师教诲于怀,推广国学矢志不渝。

钝根

于丹作为北师大教授,多次登上百家讲坛,为何被拉下神坛?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于丹作为北师大教授,多次登上百家讲坛,为何被拉下神坛?在中国国内,有一位著名的心灵鸡汤大师于丹,曾几何时,她以一个著名的中华文化传道者的身份,频频出现在荧幕镜头前,甚至还多次登上了百家讲坛。回顾她的履历你不难发现,她的来头不小。她不仅是北师大的教授,还是各个学校的院长、副院长,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学识渊博,受人尊重的学术大师,但是他在北大演讲时却被轰下台,甚至还遭到了九位博士的联名反对。这个不简单的女人,一旦开口说话,你一定会认为她是一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的确,她滔滔不绝的讲解中华文化确实能让你受益匪浅。但是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文人,却很快因为一件事情被拉下了神坛。都说树大招风,这话一点也没有错,也许是在国外住惯了高级酒店,回国时于丹对国内的待遇十分不满意,再三挑剔,更过分的是她在工作期间当场发飙,怒斥助理跟翻译。这一举动让很多人见识到了她的“表里不一”也让人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文化不代表有教养。于丹打着“慈爱”、“感恩”的旗号到处散布她的思想,说什么慈爱待人的大道理然而她自己却做不到。终于在北大作总结演讲的时候于丹被忍无可忍的北大学子轰下了台,没错,这样的人没有资格站在这里!之后为了中华的文化前程,全国各地九位博士联名上书要求于丹道歉,她的光辉就此没落,真是大快人心啊。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大审判

于丹作为国学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于丹是因为一栏节目而突然走进观众的视野,这栏节目就是在零几年时大火的《百家讲坛》。节目主要是普及历史知识,多层次分析史实事件,并对古代政治、经济、思想、著作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于丹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也被《百家讲坛》所邀请,她在节目上为观众讲解《论语》。当年她在《百家讲坛》主讲《于丹说论语》而出名,而后在国内掀起了一阵“国学热”。可以说,于丹对于国学的推动作用,那还是有的。于丹在节目上的表现非常受观众的喜爱,她讲述的《论语》也深受好评,人们便记住了这位学识渊博的女性。她的形象成为自立自强、品德高尚的独立女性,成为了许多女性的榜样。就这样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女教授,为何会变成现在人人唾弃的过街老鼠一般?于丹在《百家讲坛》走红之后,很多不关注的人,可能一直以为于丹还和以前一样,被人崇拜。事实恰恰相反,于丹自相继曝出丑闻之后可谓大不如前。其中原因最令人震惊的应该是她在英国当中撒泼的事件吧。于丹在出国访问时,几次三番要求更换更好的酒店,还对翻译出口成脏,在人们心目中的好形象瞬间就被毁灭得一干二净。毕竟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明白出了国门自己代表的就是祖国形象,那么作为国学大师的于丹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即使是说深厚的学识是加分项,但是基本的素质修养是每一个社会人士必须具备的。毕竟她可是被称为“文化圣母”,地位那是相当的尊崇啊!作为大学教授,学术修养以及专业知识应该是于丹必备的身份特征,不然央视节目也不会找到她,虽然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述的《论语》让她圈了一波粉,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于丹对于国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浅薄实在令人惊讶,因为于丹是传媒出身。她竟然在一次活动当中,将王安石变法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张冠李戴,导致人们对她的国学素养打了一个问号。假学问这一点足以使得于丹文化学者的身份特征受到质疑,同时她的专业性也令人质疑。毒鸡汤是毁掉于丹自己的另一原因。于丹成名后,总是发布一些文章来教育女性。在当时被称为心灵鸡汤。但是现在,人们对鸡汤的辨别能力提高了,已经没有人再喜欢她的毒鸡汤了。除此之外,于丹另一个“出名”的原因也令人咂舌。于丹在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关于戏曲的表演活动时,她被邀请到台上对活动做一下总结。没想到的是,北京大学的学子对此非常不满,觉得于丹资历不够,学子们纷纷要求她下台。作为学者,就应该像蒙曼、王立群那样,一心一意的搞学术,不图名不图利,做一个“真学者”。相比之下,市场经济下的于丹已经不能沉下心来做学问,变得有点不知所以。“跌落”神坛不是一下子的就不被人所认可,而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参考资料:1.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 于丹卸任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 .网易新闻3. 于丹推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 称心灵需要"鸡汤" .人民网

风音

快讯:2020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看看你被录取没?

6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统考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的公示信息。说明:此名单为拟录取名单,列入名单的考生需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并经北京教育考试院审查和教育部全国录取联合检查通过后,方列入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正式录取名单,公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待确定拟录取名单后另行公示。详细名单请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信息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君有忧色

北京仅有2所师范大学,其中1所是“985大学”,你知道是哪两所吗

#北京#北京师范类大学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2019年北京投档分数线整理出的北京师范类大学排名,以下是详细信息,供大家参考。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于1902年始建,坐落于北京市,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现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4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39个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2、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于1954年创建,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该校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京疆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燕都学院、中国国学教育学院、美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院、交叉科学研究院等31个院系(中心)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共有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61个。以上就是北京仅有的2所师范类大学的详细信息了,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师范大学还是“985大学”,这两所学校你都知道吗?有你的母校吗

盖公

2018级博士生正式入驻沙河新校区,国内豪华高标准的博士生校区!

北师大昌平新校区迎来的第一批学生竟然都是博士生,这个校区堪称国内豪华高标准的博士生校区!2018年10月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个假日,北师大博士生正式入驻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师范大学沙河新校区,这个校区比较小,却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小校区,是一个全封闭式的校区,进出需要门禁,希望学生们的安全问题可以保障。目前,来北师大昌平新校区报到的新生们都是2018级博士新生,相信全新的校园和高标准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会让这些新生们感到兴奋。这位博士新生千里迢迢从非洲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求学,都晒黑了,一定是走了很远。来到北师大新校区求学,以后就是北师人。木铎金声一百年时启功老先生为师大校庆时题写的,启功先生一生在辅仁和北师大教书,为北师大亲手题写了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大人也是这样做的,能来北师大求学和深造相信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梦想和骄傲。在北师大的海淀校区有一个著名的东门,在北师大昌平新校区也有一个东门,这个东门想要进去不容易,就好像每年清北人师的分数线一样。北师大的博士新生来到新校区,忍不住要与新校区拍照合影啦!博士小姐姐看起来就是比本科生成熟、比硕士研究生深刻,也不乏一些可爱呢。北师大迎新工作人员为博士新生们准备了礼物呢,让你一下子就爱上这个学校。让我们推开折扇教室的门。原来新校区的教师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啊,北京同城的大学是不是都很羡慕呢?再来看一看博士新生的住宿环境吧,这简直就是酒店的标准间啊!再来看看图书馆,这样的豪华图书馆堪比国家图书馆了,博士们能不想上自习吗?2018级博士生正式入驻沙河新校区,国内豪华高标准的博士生校区!全国各大院校的兄弟姐妹们呀,是不是很羡慕呢?欢迎报考北师大哦!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得之者生

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去什么层次的学校教书?答案很现实!

一个朋友问我: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到底可以去什么层次的学校教书?如果是去大学任教的话,那么可以去什么水平的大学教书呢?众所周知,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师范类大学中档次最高的一所大学。那么北师大的硕士生可以去什么水平的大学教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现实——就算是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也很难成为大学的教师。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教师准入门槛都是博士文凭,北师大的硕士去大学工作,一般情况下去当辅导员算是“门当户对”的。所以,北师大硕士研究生去大学教书的人并不多,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上图是北师大2018届硕士毕业生的签约单位的性质分析,通过此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师大毕业后去“中初教育单位”(也就是公办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这类毕业生所占的比重是35.33%,也就是北师大的硕士生毕业之后,三成以上会成为公办中小学教师。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比起来,二者有着云泥之别:中小学教师一直都在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操心,为升学率担忧;而大学教师完全没有这种负担——大学老师不会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牵肠挂肚,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群体。北师大硕士想要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有可能,但希望不是特别的大,因为别说是985、211大学的教师对硕士生的需求量达到饱和状态,就是一些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大学都很少为硕士生打开一道“窗户”。那么去高等教育单位(也就是大学)去任教的北师大硕士毕业生占多大比重呢?只有7.05%的毕业生有机会成为高校教师。也就是说,100个北师大硕士毕业生中,只有7个成功成为大学教师,还有93人要么成为中小学教师,要么去国企、机关、民企、科研单位等用人单位任职。故此,北师大硕士生想要成为去大学教书,很显然文凭是不够大张的。那么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连北师大硕士生都只有那么少的人去当大学教师,那么那些重点大学的老师都是“何方神圣”呢?一方面是国内各大名校的博士,另一方面是去国外“镀金”回来的博士。和这些人相比,北师大硕士的文凭是捉襟见肘的。如果你是北师大硕士毕业生,你最好一鼓作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那么担任大学的教师才比较稳妥。在2018届北师大博士签约签约单位性质分析中,北师大博士毕业生去大学任教的有63.13%,而北师大博士去中小学任教的就比较稀少了,只有4.38%的北师大博士生去中小学任教。故此,想要去高校任教,最好先拿到博士学位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