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2年医学考研热门高校推荐篇:北京中医药大学法象

2022年医学考研热门高校推荐篇:北京中医药大学

01院校介绍◆类别:医药类◆创办时间:1956年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下设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4个教学单位,有8所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8所教学医院。02附属医院直属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山西省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重庆市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安门临床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西苑临床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望京临床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03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民族医药、中医五官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脑病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东方医院)、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血液病学、内经学、金匮要略、古汉语与医古文、中医脑病学(东方医院)、中医痹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中西医结合临床(东直门医院)、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循证医学、中医体质学、中医药英语、中医国际传播学、中医药管理学、医药卫生法学、航天中医药学、航海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人文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护理学04学术期刊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主办有国家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国内6大检索系统10余种检索刊物的主要刊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首批收录的315种期刊之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统计和分析用期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联合开发的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首批刊源,分别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学文摘(IP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列为正式文摘刊源。2001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推出的首批“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医教育》属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现代中医临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邮阅读网收录。05奖学金学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生。奖学金:06复试(1)基本素质审核(2)技能操作考核(占复试权重25%):可观看学习执医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及贺银成临床技能操作视频等。(3)专业课笔试(占复试权重40%):考核内容参见北中医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规定书籍版本(如中医内科学规定考核书籍为“赵进喜版中医内科学”。)笔试题型一般是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病案分析等题型。(4)外语水平能力测试(占复试权重10%):包括外语笔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文献翻译。(5)综合面试(占复试权重25%)每个考生抽一套题,这套题包括一道英语文献翻译、两道专业问题,英语问题和综合问题由考官自行提问。所有考生于候考室等待,按顺序单独进入考场进行面试。注意:复试时态度要端正,礼貌大方,问到不会的问题,坦诚礼貌地告诉考官自己没有准备到这一点,不要不懂装懂,以免留下不好的印象。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及相关说明1. 学术型各专业:依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2. 中医学专业学位各相关专业:在达到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的基础上,由我校自主划定中医学专业学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330分,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50分,业务课1不低于180分。3. 其他专业学位(中药学、护理、翻译、法律(法学)):依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4.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大学生士兵计划”)及对口支援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同“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5. 根据国家下达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总体规模和所列生源地的名额分配,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不低于248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总体规模,按照地区、初试成绩及复试差额比例(120%-150%)确定复试名单。07报考建议中医说实话,基础要求很高,不然学习起来很有难度。北中医作为全国最好的中医院校,其复试也是很公平的,如果你的分数水平在复试分数线左右,或者你所报专业当年报考人数较多,而你的分数并不占优势,则需要积极准备校内调剂,需要找本校师兄师姐问问哪些专业招人少,然后去医院招生办找招生老师,先跟老师说能不能调剂,然后再去找专业导师,争取调剂到名额可能会不满的科室。单纯论中医院校,北京、南京,广州,天津,上海,都很不错,尤其是南方,对中医认可度高,相当的重视尊重。论就业而言,你希望毕业后在哪个地区发展,最好就在那里读书,因为单位对本地人都有保护的意识,哪里都一样。北中医获得硕士学位均要求达到国家英语六级水平或日语四级水平,否则不授予硕士学位。现在考研考任何院校都有一定难度,最后的成功或失败很多因素决定,如果确定目标,那就努力奋斗。

株林

这2所医科大学是小“985”,专业强,就业前景好,适合报考

医学专业这几年一直很受欢迎,医学系的大学也是高中三年级的孩子喜欢的进学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专业虽然很难,但是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就越多,如果能考上研究生的话,前景会更好,接下来介绍一下这2所医科大学是小“985”,专业强,就业前景好,适合报考。1、中国医科大学在中国有“国”字的大学不多,医科大学只有一所,中国医科大学简称“中国医科大学”,在辽宁省沈阳历史非常曲折,具有中国革命精神,前身学院建于1931年,1940年,伟大的毛主席亲自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有两个和平校园,有32个学部、73个硕士课程、26个博士课程、6个博士课程。中国医科大学的内科生(呼吸系统疾病)、内科生(内分泌和代谢病)、外科学(普外)、皮肤病和性病学、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这5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从重点学科了解,中国医科大学的医学内科非常有名,如果考生喜欢这样的专业,可以参加考试。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大学实力雄厚,录取分数特别高,它是简称“北中医”,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之一,所以是以中药为特色的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家成立的高等中医学院之一,1993年改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在是国家211项目,国家211项目,双一流建设重点大学有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良乡校区三个校区,有直属的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药门诊部三个,有16个临床教育基地,实力非常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业实力在国内也相当有名,其中医学、中西医学的结合是教育部第四届学科评价中的A+学科,是国内第一专业,实力如同酒吧,这样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很受欢迎。以上就是这2所医科大学是小“985”,专业强,就业前景好,适合报考。

大赌场

2018北京中医药大学就业结果:就业率超97%,博士生年薪高达15万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医类院校的领头羊,位列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考生关注的不仅仅是每年的高录取分数,还有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工资多少。小编先简单的说明下这所高校,师资力量雄厚,硬件和环境都是数一数二的,因为中医人才紧缺,所以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关于2018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一起细聊下!就业率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届毕业生共有 2247 人,总就业率是 97.77%。其中,专科毕业生 20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9.08%,本科毕业生 789 人,占 35.11%,硕士毕业生 1077 人,占 47.93%,博士毕业生 177 人,占 7.88%;男生 574 人,女生 1673 人,男女比例为 0.34:1;北京生源 406 人,京外生源 1841 人,京内外生源比为 0.22:1。2018 届专科毕业生 204人,就业率 97.0%;本科毕业生 789 人,就业率 95.06%;硕士毕业生 1077 人,就业率 99.54%;博士毕业生 177 人,就业率 100.00%。从近三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学历毕业生就业率变化来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维持稳定。分学历来看,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居高位,较为稳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 95%上下;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较 2016 届略有下降,下降 1.66 个百分点。就业去向2018 届毕业生中,67.65%的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就业。从地理位置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20.08%),其次为中部地区(6.61%)。从经济区域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北部沿海经济区(10.26%),其次为东部沿海经济区(5.22%).2018 届毕业生中,67.65%的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就业。从地理位置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20.08%),其次为中部地区(6.61%)。从经济区域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北部沿海经济区(10.26%),其次为东部沿海经济区(5.22%).具体分学历来看,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最主要选择的工作地点均为北京,专科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就业的比例最高(82.80%)。除在京就业外,硕士毕业生落实在东部地区(24.20%)和中部地区(8.42%)就业的比例最高,博士毕业生落实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9.27%)。2018 届毕业生去东部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就业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届毕业生中,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单位类型依次为:事业单位(46.76%)、其他企业(30.62%)。分学历层次来看,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是各学历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选择。其中,专科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9.68%),本科毕业生去其他企业的比例最高(44.73%),博士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78.00%)。就业行业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届毕业生中,卫生和社会工作(54.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41%),教育(7.31%)是毕业生主要分布的就业行业。从学历层次来看,无论是本科生、专科生,还是研究生,选择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的比较多,当然这也和学校办学的性质有关系。起步年薪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18 届本科生平均落实年薪 8.21 万元,低于期望值 1.64 万元。纵观近三年起步落实年薪的变化,薪酬略有上升,变化不大。2018 届各院系本科生的平均落实和期望年薪情况,其中最终落实平均年薪较高的前三个院系依次为:护理学院(9.37 万元)、人文学院(8.78 万元)和第二临床医学院(8.10万元);从期望与实际的差异看,中医学院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大,人文学院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小。2018 届各专业本科生的平均落实和期望年薪情况,其中最终落实平均年薪较高的前三个专业依次为:英语(医学)(9.59 万元)、护理(9.37 万元)和护理学(9.36 万元);从期望与实际的差异看,中医学(中医学院)专业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大,法学(医药卫生)专业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小。另外,可以看出,2018 届研究生平均落实年薪 9.33 万元,低于期望值 1.32 万元。纵观近三年起步落实年薪的变化,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相比 2016 届毕业生,2018 届的落实平均年薪增长 1.91 万元,期望平均年薪增长 1.21万元。其中最终落实平均年薪较高的前三个专业依次为:中药炮制学(11.86 万元)、中西医结合基础(生命科学学院)(11.80万元)和中医临床基础(11.43 万元)。研究生的工资还是会比本科生的工资要高。整体薪资来看,用人单位为本校专科生提供的平均年薪为 7.75 万元,本科生为 9.43 万元,硕士生为 11.95 万元,博士生为 15.08 万元。

卓别林

国家高度重视的中医药大学的就业如何?不妨看看北京中医药大学

从2017年的新增双一流高校可以看出来,我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医中药的文化啦!好几所中医药大学都被列为新增的双一流高校,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那国家增加这么中医药大学,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咋样?我们今天分析一下传统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来看看中医药大学就业出路咋样,给您做个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国家“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实力很强,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该校的1005 中医学,1006 中西医结合获得最高的A+评价结果;1008 中药学 获得B+的结果。应该说这个的确是中医药方面实力的表现。截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有2247人,总就业率是 97.77%。 其中,专科毕业生 204 人,就业率 97.06%;本科毕业生 789 人,就业率 95.06%;硕士毕业生 1077 人,就业率 99.54%;博士毕业生 177 人,就业率为100%;男生 574 人,女生 1673 人,男女比例为 0.34:1。看来女生还是蛮喜欢药学专业的。2018届毕业生的去向中,专科毕业生 204 人,签就业协议和其他形式就业有 186 人,本科毕业生 789 人,签就业协议和其他形式就业有 410 人,国内升学 301 人,出国(境)39 人;硕士毕业生 1077 人,签就业协议和其他形式就业有 843 人;博士毕业生 177 人,签就业协议和其他形式就业有 151 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有 560 人选择国内升学,占毕业生总数的 24.92%。其中,专科毕业生 10 人,本科毕业生 301 人,硕士毕业生 224 人,博士毕业生 25 人。毕业生升学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69.82%),其次是中国中医科学院(6.79%)和北京协和医学院(2.68%)。 该校有 47 人选择出国(境),占毕业生总数的 2.09%。其中,专科毕业生 2 人,本科毕业生 39 人,硕士毕业生 5 人,博士毕业生 1 人。 毕业生去英国的比例最高(53.19%),其次是中国香港(12.77%)和日本(8.51%)。 2018 届毕业生中,卫生和社会工作(54.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41%),教育(7.31%)是毕业生主要分布的就业行业。,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均为卫生和社会工作,占比分别为61.29%、35.63%、60.26%、63.58%。 2018 届毕业生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单位类型依次为:事业单位(46.76%)、其他企业(30.62%)。其中,专科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9.68%),本科毕业生去其他企业的比例最高(44.73%),博士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78.00%)。2018届毕业生中,高达67.65%的毕业生已落实在北京就业。从地理位置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20.08%),其次为中部地区(6.61%)。从经济区域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北部沿海经济区(10.26%),其次为东部沿海经济区(5.22%)。2018 届本科生平均落实年薪 8.21 万元,低于期望值 1.64 万元。研究生平均落实年薪 9.33 万元,低于期望值 1.32 万元。我们看一下毕业生本科各专业的就业率是什么情况,给大家做个参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但作为中医药行业的旗帜性高校,就业率就已经高达97.77%啦!就业的地区主要也是面向北京市,就业单位性质也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居多,作为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薪酬已经很可观啦!本科生平均年薪都已经超过8万元啦!这么来看,北京中医药大学虽然在北京的知名度较低,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对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您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逗而多责

快讯: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安排发布!

各位考生: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各专业考生生源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现将我校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如下: 1. 学术型各专业:依据教育部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 A 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 2. 中医学专业学位各相关专业:在达到教育部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 A 区初试成绩的基础上,由我校自主划定中医学专业学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 330 分,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 50 分,业务课 1 不低于 180 分。3. 其他专业学位(中药学、护理、翻译、法律(法学)):依据教育部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 A 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 4.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大学生士兵计划”)及对口支援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同“教育部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 A 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5. 根据国家下达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总体规模和所列生源地的名额分配,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不低于 248 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总体规模,按照地区、初试成绩及复试差额比例(120%- 150%)确定复试名单。 二、复试安排1.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拟定于 5 月下旬启动,拟采取线上远程复试,复试名单、复试内容、具体要求及时间等请各位考生注意查看我校网站后续公布的《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 2.复试资格审查需提交以下材料(原件扫描件或原件照片,如提交材料变更,请以我校网站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 (1)准考证; (2)本科学历证书(往届生提交); (3)学士学位证书(往届生提交); (4)学生证(应届生提交); (5)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面); (6)本科阶段成绩单(需有红章); (7)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表(需有红章); (8)外语证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日语四级考试成绩单。以上材料原件需于入学时交验,学籍或学历未通过审核的考生需于规定时间(6 月底)前提供教育部学籍学历认证报告。三、注意事项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一律不接受考生到校现场咨询,请考生根据我校网站公布的疫情期间联系方式进行咨询。招生复试信息将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就业-硕士招生栏目及微信进行发布,请各位考生注意查看。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 | 研招办 排版|吕纯华

口中有珠

看点: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毕业研究生就业年薪及前景福利报告

一、研究生就业满意度2016-2018届研究生就业满意度情况。可以看出,2018届研究生中,对首份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为75.83%,1.07%的研究生表示“不满意”。从三年研究生的就业满意度情况来看,研究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整体基本持平,从2016届的75.63%上升到2018届的75.83%。二、研究生起步年薪2016-2018届研究生起步年薪分布情况。可以看出,2018届研究生平均落实年薪9.33万元,低于期望值1.32万元。纵观近三年起步落实年薪的变化,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相比2016届毕业生,2018届的落实平均年薪增长1.91万元,期望平均年薪增长1.21万元。三、研究生就业福利保险2016-2018届研究生获得的保险的情况。可以发现,2018届研究生中,“有五险”的研究生占94.66%,“五险不全”和“没有五险”的分别占2.67%和2.67%。从近三年研究生的五险落实情况看,五险齐全的比例整体基本持平。四、研究生就业福利公积金2016-2018届研究生公积金的落实情况。可以发现,2018届研究生中有公积金的占91.32%。从近三年公积金的落实情况看,有公积金的研究生比例基本持平。五、研究生就业发展空间2016-2018届研究生的发展空间情况。可以发现,2018届研究生中,69.30%的研究生认为工作发展空间“很大”或“大”,1.33%的研究生认为发展空间“小”或“很小”。六、研究生工作稳定性2016-2018届研究生预期在落实单位的工作时间情况。可以发现,2018届研究生中预期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的比例最高,占50.73%,其次是是预期工作时间在1~3年(32.18%)及1年以内(17.09%)。与2016届相比,预期在落实单位工作时间3年以上的比例降低14.55个百分点,预期在1年以内换工作的比例升高8.15个百分点。七、研究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2016-2018届研究生关于专业与工作相关度的主观评价。可以发现,2018届研究生中,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匹配度“很相关”或“相关”的比例占85.58%,认为专业匹配度“不相关”或“很不相关”的占2.94%。八、研究生求职成功渠道2018届研究生求职成功渠道情况,可以发现,在各类渠道中,校园渠道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求职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占比31.78%,其次是通过用人单位自设渠道(27.37%)和政府渠道(12.68%)。其中,在校园渠道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是最有效的求职成功渠道,64.29%的研究生通过这一渠道求职成功。#数据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论则不至

特色大学解读(17)中医药领域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小代之前写过名为《特色大学解读(14)教育学排名第一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章,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以及建议。读者留言·感谢读者“北酱”提出的建议,本期作者小代将从学校简介、学校实力与荣誉、就业情况、办学特色、校园生活、报考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大家深度介绍国家重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因为最近事务繁忙,发布得比较晚,希望北酱原谅作者小代哦,祝你高考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学!【学校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入选高校。【数字统计】创办时间: 1956年隶属于:教育部所属地区:北京类别:全国重点大学发展目标: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属性:211工程、985平台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附属院所: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市中医院知名校友:王国强,陈啸宏,王永炎,汪建,林洪生,任应秋,王绵之,王琦,顾海鸥硕士点:45个博士点:4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校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44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三级实验室:14个院士人数:4人教职工:4481人专任教师:1179人博士生导师:397名校园风光“国医大师”:5人“首都国医名师”: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5人在校生:10596人硕士研究生:3281人博士研究生:680人本科生:6635人男女学生比例:46比54校园风光【学长总结】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重点大学,也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中医药院校,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学中医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你不错的选择!学校在中医药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教育部发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中药学排名第二。随处可见中医药元素。学校有一个中草药博物馆,里面有各种中草药标本,持学生证免费。北京中医药大学女生很多,与毗邻的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称为“樱花四校”。校园风光【校园生活】1、食堂价格便宜,口味中规中矩,最大优点就是量还算足,有清真食堂。西校区旧食堂推荐韩国料理,新食堂三楼传说有药膳。2、宿舍不同的宿舍楼条件不同,有内设电梯的学生公寓,也有50年代建的老楼。但都有微波炉,都可免费煎药。宿舍楼:一般为5人间(东区6人),上下铺或上床下桌,无独卫。空调:无空调,有风扇,有暖气。澡堂:公共澡堂。男生宿舍有冷水淋浴。上网:有线无线网都有,但不能安路由器。用电:24小时不断电不断网。用水:热水免费,有洗衣机。3、社团比较有名气的有:志愿类(岐黄爱心社、新绿);武术类(武协、禅武、太极);中医教学类(这类社团都比较受到欢迎)。校园风光【就业情况】近五年,本科一次平均就业率为85%,平均考研率为18.7%1、毕业去向: 工作比例最大据统计,近五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7.25%,其中升学率为19.59%,出国率为3.01%,工作率为74.66%。2、就业地区: 北京最多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在一线城市,其中在北京就业的学生最多。校园风光3、就业单位: 集中于医药类单位及企业据统计,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卫生类单位及企业当中,占比达73%以上。4、薪资水平: 毕业五年排全国前19.86%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中医学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31.16%中药学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39.23%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40.81%校园风光【办学特色】1、随处可见的中医药元素学校在教育部进行的2012年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获评全国第一,中药学学科获评全国第二。招牌专业: 中医药类专业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学、中药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民族医药、中医五官科学特色专业: 法学(医药卫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2、历史悠久,实力强劲学校创建于1956年, 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44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基地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养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实验室、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北京市教委工程中心: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中心校园风光3、实验室众多,师资力量雄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实验室、中医药抗病毒实验室、中医养生学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工程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师资队伍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有“国医大师”5人,“首都国医名师”9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5人。4、国家支持,课程特色鲜明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腧穴学、中医诊断学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中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儿科学校园风光5、中医类特色实验班岐黄班:本科教育与直接攻读博士教育相结合(五年加四年)。入学之初即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习与临床指导,这对学习中医非常重要。中医学实验班:以自主招生,以中医名家子弟为基础,配备国学导师组、经典导师组和校外导师。实行“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家传教育”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卓越系列:中医学卓越中医、中医学卓越中西医、中医学卓越中医京华班、中医学卓越针推等专业,5+3培养模式,即五年基础学习和三年住院医师培训。6、现有三个校区,均在北京三个校区,分别为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和良乡校区。和平东桥校区 (西校区本部): 占地约400亩,主攻专业包括临床,管理,法学,英语,研究生,博士生,针灸推拿,毗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主要有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台港澳医学部。望京校区(东校区):主要为中药学院、护理学院和国际学院,有中药实验室、护理楼、国际学院楼。此外有学生公寓,小花园,国际学院预科,毗邻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房山高教园校区(新校区):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建设规模4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毗邻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目前新生入学的所有专业学生均在新校区学习。新生按学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指南》要求到校报到。校园风光7、合作众多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8、图书馆藏书多学校馆藏纸质书刊达88万余册,并每年新增纸本文献4.8万余册,其中馆藏中医药图书近4万种,近26万册;馆藏线装书3900余种,共8000余函、3.9万余册,其中含善本及少量孤本,主要以明清两代刻本为主,许多是医学经典藏书。图书馆中所藏中医类书籍很多,要想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这些书不可不读。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很珍贵的古籍哦。 9、背书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校园整体氛围不是很high,学术氛围很浓,但是也并不是因为传承国医就死气沉沉,学生简单,朴实。学医的基本功主要就是背书,中医更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肯看书,肯问人,肯找资料。背书是有难度,但只要肯吃苦,花了功夫还是能记得住的。校园风光【学校水平】2013年,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75位,大陆地区第45位。校友会网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2013中国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名单第42位,并在2013中国研究型大学(特色型)中为第5位。2013年HER中国高校排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第51位,学科建设排名位列第12位。2014年由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布QS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4位。校园风光【有关学习】1、转专业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请报名转专业:(1)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并获得所在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推荐;(2)在本专业班级必修课学习成绩排名前10%,且无不及格课程(含必修课、选修课);(3)身体条件应符合转入专业要求。2、双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世界著名、亚洲顶尖高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生物”双学位项目自2005年开设,获得“中医—生物”双学士学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办学的成功典范。校园风光【学费与奖学金】1、当前学费:5000—58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学校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标准和学生所学专业学制年限收取学费,学生于每学年报到注册时交纳。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药事管理、英语、护理学(一本)专业为5800元/年,其中长学制专业本科阶段学费按照本科生标准收取,研究生阶段按照当年研究生标准执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二本)、法学(医药卫生)专业为5000元/年。住宿费为900-1200元/年。2、奖学金: 国家级+校级+社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奖学金分国家级、校级和社会奖项三种,其中国家奖学金最高8000一年,学校奖学金特等6000,一等奖3000远,二等奖1500元。社会奖项奖励金额500-2000元不等。校园风光【报考注意】1、非英语考生慎重报考根据学校专业培养需要,中医学(五年制专业除外)、中药学(四年制专业除外)、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药事管理、英语、护理学等专业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建议非英语考生慎重报考。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省级招生机构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加试且成绩合格。2、一视同仁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3、入学限制北京中医药大学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根据专业培养和就业特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学类专业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不予录取,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者报考。校园风光4、入学复查学校在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若发现学生个人信息与录取时所提供的高考电子档案不符(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经查实属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5、奖助学金学校设有奖贷助学金和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帮助和指导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发放困难补助和争取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校园风光【入学准备材料】高考准考证、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学生档案、党团关系、高考加分资格证明等相关证件。校园风光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招生政策为准。祝广大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成功。校园风光欢迎大家关注作者小代,翻阅其它文章,带你看大学。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分享。也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求必应。

重生记

中医考研可以报考哪些学校?怎么选择考研院校?

2020年中医考研已经开考,没有报考的,只能等下一届研考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备考已经开始,中医专业准备考研的小伙伴,现在一定有不少同学正在为报考哪所学校而烦恼。既然不知道考哪所学校,是不是就不用管了,直接复习就可以了呢?按理说是可以这样,但是有些考研院校是自命题,提前确定考哪所学校,会让备考更有方向。那么,中医考研哪些院校比较好呢?针对这个的问题,博傲教育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下内容:一、根据中医学专业选择考研学校不同的学校,对中医研究方向不同,大家可以根据专业偏向选择相应的研究生院校:偏向<中医内科学>的考研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偏向<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考研院校有: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偏向<中医基础理论>的考研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二、根据中医考研院校排名选择考研学校2019年-2020年中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如下: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排名越靠前分数线越高,如果你对自己比较自信,报考排名靠前的院校对未来发展更好。如果你认为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那就选择排名比较靠后的。三、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考研院校相信有不少人在高考报志愿时,都有自己比较心仪的大学,但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而遗憾放弃。考研是第二次选择大学的机会,这时候如果你心仪的大学正好也招所学专业研究生,小编相信大部分人一定会首选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以上就是博傲小编关于“中医考研院校选择”的分享,具体该怎么选择,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问周围的朋友、亲人,获取他们的建议。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更多医考、研考、护考、编制考试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该百家号!

睹道之人

国家高度重视的中医药大学,就业如何?不妨看看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中药大学都被认为是新增加的双一流大学,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那个国家增加了这样的中药大学,国家高度重视的中医药大学,就业如何,不妨看看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学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由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同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药学院,也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做。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2247人,总就业率97.77,其中,专科学校毕业生204人,就业率97.06人,本科毕业生789人,就业率95.06人,研究生1077人,就业率99.54人,博士毕业生177人,就业率100人,男子574人,女子1673人,男女比例0.34:1,女子好像还是喜欢药学部。毕业生的去向是专科学校毕业生204人,以就业合同和其他形式就业的186人,本科毕业生789人,以就业合同和其他形式就业的410人,国内升学301人,出国39人,硕士毕业生1077人,以就业合同和其他形式就业的有843人,博士毕业生177人,以就业合同和其他形式就业,职业是151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有560人选择国内升学,占毕业生总数的24.92人,其中,专科学校毕业生10人,本科毕业生301人,硕士毕业生224人,博士毕业生25人,毕业生的升学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69.82),其次是中国中医药科学院(6.79)和北京协和医学院(2.68)。该校47人选择出国,占毕业生总数的2.09人,其中,专科学校毕业生2人,本科毕业生39人,硕士毕业生5人,博士毕业生1人,毕业生去英国的比例最高(53.19),其次是中国香港(12.77)和日本(8.51)。毕业生中,北京中药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单位类型依次为事业单位(46.76)和其他企业(30.62),其中,专业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9.68),本科毕业生去其他企业的比例最高(44.73),博士毕业生去事业部门的比例最高(78.00)。以上就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中医药大学,就业如何,不妨看看北京中医药大学.

大事情

直击: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进行中!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平稳有序,根据教育部及北京教育考试院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全部采取远程在线复试的方式进行。5月20日起,各二级学院和临床医学院陆续启动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为保障网络远程复试顺畅进行,学校领导、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对复试组织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指导,逐地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校党委书记谷晓红,副校长张丽,副校长王伟,副校长王耀献,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平,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范璐等到各复试现场进行督察巡视,听取相关单位负责人对复试准备工作的介绍,询问考生面试情况和状态,慰问复试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学院复试组织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强调要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做到流程规范、政策公开,确保公平公正,做到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招生质量。各单位相关工作负责人对考生资格审查、复试过程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反馈。在各复试现场,专家考官集中在考场,考生在电脑远程端,师生通过复试平台软件进行复试,现场秩序井然,各环节衔接顺畅。此次远程复试统一采取“考生双机位”方式,分别从考生正面和侧后方拍摄,全方位展现考生主体画面与所处环境。复试考生按随机生成的顺序,受邀进入复试考场,分别完成专业课笔试、材料评价、综合面试及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北京中医药大学对此次复试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筹备,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制订远程复试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出台相关操作指南,对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校内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针对网络远程复试流程、环境部署、技术要求和平台使用等进行统一培训和全程模拟演练。各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科学制定复试方案,认真开展相关人员的政策、业务、纪律和技术培训,积极做好各项准备,确保远程复试顺利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持续到6月上旬。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 |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排版|陈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