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偶像“男神”!31岁破格当上博导,他是北语“最年轻”博士生导师

偶像“男神”!31岁破格当上博导,他是北语“最年轻”博士生导师

在大多数人眼里,能当上博士生导师的人一定是在所学领域造诣颇深、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人员,年纪也相对比较大。但在北京语言大学,就有这么一位"青年才俊",他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出土文献等领域研究成果颇多,31岁就被破格评为博士生导师。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北语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陈民镇,1988年生,浙江苍南人,2006年考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先后在烟台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并曾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任访问学者。2019年10月至今就职于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致力于古代文学、先秦史、出土文献等领域的研究,已在《文学评论》《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泰东(Asia Major)》《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逾百篇,另出版独著3部、合著3部。其论文《〈尚书〉的文体分类与晚书辨伪——基于清华简〈书〉类文献与晚书的比较》荣获北语第十三届科研报告会一等奖,是一等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2020年6月,31岁的陈民镇被破格评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北语最年轻的博导。致力于研究清华简,初露头角陈民镇真正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还是在研究生期间。在一次讲座中,还是本科生的陈民镇第一次听说了发现清华简的消息。清华简是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包含众多珍贵的经、史典籍,当时清华简的整理报告尚未正式公布,整理者仅仅披露了其中《保训》一篇,便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清华简自那之后,陈民镇开始时时揣摩清华简《保训》篇,希望解开其中的谜团。而后,读研期间,在导师江林昌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陈民镇在承县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沉潜书海,开始真正步入出土文献研究的大门。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清华简〈保训〉疏证》之后,陈民镇顿感"脱胎换骨"。进而他撰写了一篇题为《中: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核——清华简〈保训〉与"中"之意涵探论》的5万字长文,获得2011年全国第12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山东省第12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而这也是目前烟台大学在"挑战杯"竞赛中的最好成绩。在深入研究《保训》之后,陈民镇又对此后公布的清华简材料进行了跟进研究,并陆续发表多篇论文,甚至以一名研究生的身份,在中国史领域的顶级期刊——《中国史研究》上发表论文。成果硕丰,只因拥有这些"秘籍"近几年,陈民镇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出土文献等领域发表了不少成果:在《文学评论》发表一篇文章,另有一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此外在《清华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出土文献》《中国文化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还发表了3篇英文论文;在专著方面,出版了《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与早期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近年还出版了《山海经(译注)》(岳麓书社2019年版)、《王弼集(注说)》(合著,第二作者,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两种古籍译注。此外,他还很注意科普,在报纸和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些面向普通读者的文章。在陈民镇看来,学术不应该局限于象牙塔,还要为大众所了解。在取得丰硕成果的背后,陈民镇有自己的独家"秘籍"。他的经验是:及时关注新动态,新发现的材料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启发;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必不可少,新材料不断引出新问题,保持不断追踪新问题并乐此不疲的状态;带着问题意识多读多写,书是读不完的,而带着问题意识的阅读,与泛泛而读相比,效率更高、成就感更大,自己的知识也会在写作过程中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重要的就是热爱和敬畏,热爱学术,才有持续的动力,敬畏学术,才能保持谨慎的态度,保证成果的质量。潜心科研,一直在路上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陈民镇一路走来都十分出类拔萃。在绍兴文理学院就读本科期间,他担任河洲文学社社长,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还专注于学术研究,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多篇,其研究成果曾获第11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浙江省一等奖。读研期间,陈民镇获得2012年烟台大学"十大优秀学生"、2012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硕士毕业之后,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此后又进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追随学界泰斗李学勤先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陈民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文献与中国早期文体研究"正在进行中,接下来他会继续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此外,他关于清华简《尚书》类文献和良渚文化的项目,也在同时开展。近几年,北京语言大学科研成果丰硕、亮点满满,背后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努力,更凝聚着像陈民镇这样的科研人才以及所在团队的心血,他们为学校科研事业加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语言大学"的名字因他们而更加闪耀!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今有饥色

教育部公布一重要名单,这5位教授全部登榜,还都来自同一所大学

近日,《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教社科〔2020〕4号)正式公布。北京语言大学5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青年奖1项,获奖总数和获奖层次均超过往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奖始设于1995年,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最终评选出获奖成果1539项(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其中:著作论文奖1241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83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7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1项。王建勤——《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与模拟研究》王建勤,籍贯山西,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西兰梅西大学的荣誉研究员、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重庆大学、渤海大学、宁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教学名师、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出版《全球文化竞争背景下的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与模拟研究》等著作,发表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多项。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arch (CASLAR)国际期刊编委、《语言战略研究》、《汉语世界》编委;《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等多个学术刊物的匿名审稿人。王建勤教授的著作《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与模拟研究》是国内外第一份系统考察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采取行为实验、范畴感知实验、课堂教学实验与计算机认知模拟等多种研究范式探讨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感知和产出的机制、模拟声调范畴建立的过程,证实了知觉训练能切实有效提高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效率。本研究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为汉语声调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张宝林——《基于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张宝林,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教学、认知与习得开放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10多项。独立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大纲、词典等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累计指导中外硕博研究生110多人。张宝林教授的著作《基于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依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情况进行表现分析,偏误与正确现象并重,并与母语者的同类语言表现进行对比研究,考察比较全面、细致、深入,结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汉语句式习得研究的目标、理论追求与研究水平,在目前的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郑艳群——《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郑艳群,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曾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汉办科研规划项目及校级规划项目,并参与多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出版多部个人专著,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先锋领军人物之一。为研究生开设《汉语多媒体课件设计》和《语料库资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专业课。曾指导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对外汉语教学论方向研究生。出版个人专著《计算机技术与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对外汉语教育技术概论》等。郑艳群教授的著作《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提出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汉语知识仿真系统的设想,阐述了虚拟词语空间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描述了虚拟词语空间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全书在方法论上归纳和演绎交相呼应,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互显优势,在理论探讨和技术可行性分析上提出研究构想并做了实践探讨,体现了这项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熊仲儒——《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熊仲儒,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句法语义学与英汉语法对比,主要学术兴趣是探索功能范畴在句法语义中的作用,研究领域涉及词类、论元结构、特殊构式与左缘结构等。在《中国语文》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7部,并获安徽省社科奖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熊仲儒教授的著作《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是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的最终成果,并入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本书根据新戴维森事件语义学和生成语法理论,全面阐述了与论元结构相关的一些核心概念,提出了新的论元结构理论体系和具体分析框架,并具体地分析了英汉致使句的论元结构。于小植——《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狂人日记>叙述形式中显现的意图谬误》于小植,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起招收汉语言文学方向博士后。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北京市青年英才称号;曾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奖;获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三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于小植教授的论文《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狂人日记>叙述形式中显现的意图谬误》解决了以往研究没有解决或没有关注的一些问题。第一,深入分析了"狂人"作为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第二,把《狂人日记》概括为"抒情思辨日记体",是对《狂人日记》文体形式的创新性概况。第三,对《狂人日记》"小序"和"日记"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澄清和重新界定。本论文提供了一个考察鲁迅对启蒙的认识和态度的新切入点,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研究"五四"革命者与启蒙之间关系的新视角,并进而重新思考了文学在启蒙中的位置和功用,具有一定的开创精神。教育部人文社科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北京语言大学相关学科优势特色的体现,也是北语人文社科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标志着北语人文社科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共祭先祖

北京市3所顶尖语言类大学,没想到其中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我国有56种语言,每个语音都有它们的特色,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北京市语言类的3所大学,如有想报考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建立于1941年,是一所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截至2014年9月,学校辖21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73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五个学科,还拥有专任教师665人,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 81人、硕士生导师240人。特色专业有: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波兰语等。中华女子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简称“女院”建立于1949年,是直属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以"崇德、至爱、博学、尚美"为校训,以此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女性人才。截至2018年6月,校园占地面积105961.44平方米,在校生6591人,本科专业21个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特色专业有: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等。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简称北语创办于1962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该校设有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等多个教学单位。学校对面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272多人,教师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截至2014年5月,该校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七个门类。特色专业有:对外汉语专业。语言类的3所大学就介绍到这了,有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也欢迎大家的留言,以上排名不分前后,素材均来源于网络,谢谢大家的观看。

人有修者

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类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2019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北京语言大学目前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语言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队伍,由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语言学系、心理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语言科学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的学术力量整合而成。学科方向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智能与技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队伍以外国语学部为主,同时整合人文社科学部国际关系学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学术力量。合作研究方向包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与语言服务、国别和区域研究,涉及英语、法语、日语、阿语、俄语等多个语种。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国际型高水平学校,北京语言大学本着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发展中,发挥传统优势,培养新生力量,拓展研究空间,巩固学科基础,强化学科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事项如下:一、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需求(详见附件1、2)二、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原则在35岁以下(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止未到36周岁);2.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人员须全时脱产到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3.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博士后;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博士后。4.优先招收博士应届毕业生或无劳动人事关系的申请人。三、申请者须递交的材料1.《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申请表》(附件3)和《申请者科研成果清单》(附件4);2.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3.两位本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份为申请者博士生导师推荐信;留学回国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4.表明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博士学位论文等材料复印件。我校将于通知发布之日起接收博士后进站申请,请申请者于2020年7月30日前将材料快递至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并将《申请表》和《申请者科研成果清单》电子版发至信箱。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2020年7月15日

惚漠无形

北京语言大学是211吗?专业实力雄厚,不输211

如今说到北京的高校,北大清华自不必说,我国旗舰大学,放眼世界也赫赫有名;此外,10所985,26所211高校熠熠生辉,使得北京成为不少考生的理想之地。事实上,作为我国高校资源高地,91所大学汇聚于此,其中不乏明明实力雄厚,却因学科限制等原因未入选211工程,常常容易被低估的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外交事业的需要,苏联等东欧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向我国派遣留学生北京语言。为了解决语言交流的问题,“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由此而生。1964年6月,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学校将校名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栉风沐雨近60年,北京语言大学如今已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也是我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高校。北语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和唯一连续大规模招收本科生的专业,先后被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校友会2020中国语言文学类一流专业排名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超越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全国第1,另一专业汉语言也位居全国第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拥有在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博士讲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79%;研究生导师17名,其中硕士生导师9名,博士生导师8名。此外,还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一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在保持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也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在软科最新“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北京语言大学超越了众多211高校,位列全国高校第63位,体现出北京语言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而在校友会“2020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中,北京语言大学位居语言类高校第5位,与211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被评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大学之“大”,不在于规模和体量,在于格调和雅量;大学之“学”,不仅取决于门类和排位,更在于内涵和品味。小而精的北京语言大学恰巧就是这样一所高校,实力不容低估!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深度解读!

美好无双

优秀榜样:北京语言大学2020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

2020年北京语言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世界永远不缺优秀的人,但是天赋异禀的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优秀的人只是怀抱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热情,努力或许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努力永远不会是白费。那么北语的国奖获得者学子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博士篇】“独立思考、准确清晰表达想法、以学术语言总结成果的能力”王诚文是信息科学学院 2018级语言智能与技术的在读博士,他在2019年获得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CLSW2019)优秀论文奖,同年获得2019年度博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在求学生涯中,他发表了一作三篇,一个北大核心,两个EI检索。二作三篇,两个北大核心,一个Scopus检索。三作两篇,一个北大核心,一个EI检索。在他看来,研究生阶段的最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准确清晰表达想法的能力,以学术语言总结成果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王诚文学长也很关注运动比赛:他喜欢看乒乓球比赛,而支持的球员为刘诗雯。最近喜欢看的书目,是岳南《南渡北归》、《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不痛不痒不成长,有时候被批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外国语学部翻译学博士生李鹏辉学姐,曾获首届“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外语学科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以及2019-2020学年的三好学生。在《中国翻译》、《外语研究》、《翻译与传播》、Translating China上均有发表论文,且多为第一作者和独撰。在她看来,研究生阶段应该“多读书、多思考。认真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综述类文章,了解所在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从而不断探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多请教、多交流。首先学会倾听,多去听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其次学会提问,主动向师长和同学请教、讨论、学习,集思广益、广开思路。如果在读文献时遇到读不懂的,有时候可以发邮件直接联系作者。”还有就是要紧跟学术前沿,多做汇报。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学术会议上要勇敢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怕失败,就怕不敢尝试。汇报之后要虚心听取同行学者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都非常有针对性,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我们要感恩他人的鼓励,同时也要拥抱他人的批评。”她对学术研究持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道酬勤”的态度,在大量阅读中沉淀,在沉淀中思考,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深耕。【硕士篇】“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刘雨薇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硕士,作为唯一作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报》、《名作欣赏》上发表了《“安命”与“造命”——论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中的两个女性形象》、《斯坦纳:审视后的生命》等文章,其中《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成果。同时,其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于2020年5月获学校立项,先期研究成果《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于2020年7月发表在《名作欣赏》杂志。她认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 “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这个秩序包括内心的秩序和外部的秩序,所谓内心的秩序就是弄清自己想要什么、想在当下的人生阶段实现什么,乃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外部的秩序则是一套适合自己的做事的方法,可能落实到当下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其实因人而异,这边能够分享的其实是不要过多地去迷信别人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她看来,本科更多的是一个探索的阶段,探索自己的志趣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在本科阶段尽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和体验,不要怕犯错;那相比之下研究生阶段就是一个收束和钻研的过程,可能要更多聚焦在自己研究领域内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但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不要只顾埋首于琐碎的学业或者实习生活中,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她,喜欢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薛忆沩的《文学的祖国》、叶嘉莹的《叶嘉莹说诗讲稿》;同样她也爱如贝托鲁奇《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大卫林奇《象人》等剧情片,还有文德斯《地球之盐》、BBC《七个世界,一个星球》、阿米尔汗《真相访谈》等纪录片题材。“去追寻我想追寻的,去享受我能享有的。Be brave, be powerful.”梁伊人是来自外国语学部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生,她曾在北大外国语言文学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宣读论文并获奖,也独立主持北语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其论文成果将于明年发表,还有参加过六场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曾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她对大家学习中的建议是要“多加关注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之后便可以尽早确立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后自己要读的书目和查找的文献就有了确定的方向,做到这一点就占据了硕士阶段的主动权,否则容易在面对浩瀚书海时无从下手。”同时她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直接量化”,梁伊人比较喜欢在做研究的过程中给自己设立一些较为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在小成就的激励下推着自己坚持下去。“另外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学方向,有很多知识是融会贯通互相关联的。整个学习生涯其实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前期的积累总会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梁伊人因为自己在专业学习中也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她鼓励大家不要害怕课题难度和在文章构思中遇到的挫折,重要的是要不断反思总结并调整自己的研究策略甚至方向,在进行多方评估之后如果确定了自己当前走的是一条死胡同就要果断放弃,及时转换思路和方法。同样我们也问到她生活中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她推荐了三本书:穆杨《祛魅——五个经典童话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改写》、毕飞宇《小说课》和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自中华文化研究院的中国古代文学硕士黄园园,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学,曾经以《〈红楼梦〉中的北京方言》为题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抄本的方言修订问题》一文,撰写了《“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并在《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1期刊物上发表,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程高本“擅用”北方词汇问题》,发表在《明清小说研究》。同时,在2020年5月再次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题目为《〈红楼梦〉中的方言异文研究》。她研一学习阶段主要以上课为主,选课主要是选跟专业相关或者自己的兴趣相关。上课时老师只是对某个专题做一个引导,但是会提供很多的参考书目,课下结合课上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是研究生学习非常重要的步骤”,她说道。“通过一学期的阅读和思考,期末完成一篇论文,这是读、思、写的一种结合,如此,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研二时,黄园园从整个读研期间所做的课程论文中挑选出自己更感兴趣并且能够驾驭的方向,更加深入的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自己阅读的文献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由此提炼相关问题,然后沿着问题点再去解决相关问题。平时喜欢看的书是《诗经》、《红楼梦》、《浮生六记》、《陶庵梦忆》。“Love life, love myself!”万众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一名研究生,他曾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以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独立完成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双音节状态词的标注研究》并顺利结项,曾在哈佛北京书院项目和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担任汉语教师。对于选题方面,他对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我认为至少可以从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确定研究题目,其中文献阅读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文献阅读是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经典文献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增加知识储备,建构学科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不过专业文献往往是抽象晦涩的,需要反复阅读并注意圈划批注,在阅读中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另外,文献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方法,因此阅读时要有整体观念,把握文献的框架结构,关注章节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实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Everything will be fine.”郭凌宇在本科阶段就已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在2018年保送到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专业就读。她认为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就非常不同:“本科阶段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一定储备,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向纵深化发展。研究生阶段我们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的我们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当然,也不能太钻牛角尖,要调整好心态,对于任何机会要努力争取,但也不要因此陷入自我纠结的怪圈。”最后她也说到:“最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锻炼身体,毕竟身心的健康快乐最重要。”“光喊不动,实则无用”朱佳欣在外国语学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读研。发表学术论文3篇,2篇为独作,1篇(第一作者)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获奖,所作论文被收入论文集;一项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在研。她是一个对学习和生活都保持热爱的人:“带着求知欲上课、带着好奇心钻研、留心生活、身边尽是趣事。”她认为本科时的生活可以过得丰富多彩,参加演讲比赛、配音大赛、志愿活动…浪费些时间都可以,当然,学业成绩也不能落下。“总之就好好享受充满青春气息的美好生活吧~毕竟,本科生活是一生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如果有心科研,那么研究生的生活可能会略显枯燥。她觉得与本科时代的姐妹成群相比,研究生很多时间是与自己的独处,看文献、充实技能、写论文、从采访中,可以看出朱佳欣是一个平时就非常风趣幽默的人,他说到在研究生阶段,时常“质疑自己是学术菜鸡、鼓励自己菜鸡也要一口一口地吃成胖菜鸡!加油,学术人,不做不学无术的人~”同时平日里刷剧有助于她减轻焦虑,她喜欢反复刷的剧有《甄嬛传》、《武林外传》和《请回答1988》“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重大的事”。邢北辰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在硕士阶段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与一等学业奖学金.他认为能在从事的学科研究中有所精进,同时保持探索广阔世界的好奇与热情,就是他持之以恒学习动力的来源。同时他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建议:“敬畏未知,保持谨慎, 多陪家人.”确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忽略家人的感受,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第一次做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给予关怀,给予陪伴。邢北辰喜欢的书是《白痴》,喜欢看的番剧是《进击的巨人》。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聂菲 摄影|李诗彤 编辑|王媛平

茨冈人

佳期不改,美好如故——北语喜迎2020级研究生新生

9月11日,碧空如洗,秋风飒爽,梧桐大道两旁飘扬起片片熟悉的万国彩旗,平静数月的校园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蓝天白云映衬下愈发美丽的“小联合国”,今天将迎来近900名研究生新生。走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见证了这美好如故的画面有多么来之不易。党委书记倪海东、校长刘利来到逸夫体育馆,亲临现场指导迎新工作,并亲切问候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工作人员,送去温暖的关切与祝福。党委书记倪海东、党委副书记魏晖、副校长张旺喜、副校长张宝钧等校领导在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下走访了新生宿舍,并与部分学生举行座谈。校领导代表学校欢迎研究生新同学走进北语,希望大家调整好状态投入全新的学习生活,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开阔学术视野,尽快融入到北语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来。在交流座谈中,同学们敞开心扉,踊跃发言,对学校提供的人脸识别校验等自助系统以及接站服务等热情帮助深表满意和感谢,纷纷表示会努力融入校园生活,全面提升自己,争取学有所成,不辜负家人、老师和领导的殷切期望。庚子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一切。我校师生勇敢面对,团结协作,平安度过了疫情最为汹涌的危机时刻。当前在国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而国外疫情仍然肆虐的严峻形势下,研究生院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有力领导和各学院(部)的通力配合下,科学部署,缜密筹划,终于如期组织了迎新报到活动,按计划迎来了2020级的研究生新生。由于尚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特别安排接站服务,为现场迎新工作人员及接站志愿者均配备了口罩、消毒液、手套、护目镜等防疫用品,全力做好防护。接下来,学校还将组织新生进行新生入学教育,针对校园学习生活、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疫情防控期间特别管理规定等,为同学们现场答疑解惑,利用导师见面会、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渠道向广大新生推介各种学术及文化活动,引导他们全面投身到校园学习生活中。

复活县

北京语言大学这位女教师读大二时遇非典,今如何炼成主播老师?

北语主播老师炼成记英语学院 温倩2020年春天,是我人生第二次经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一次是非典,我在北语读大二。那一段不同寻常的大学生活经历还历历在目:校园封闭管理,我们每天早睡早起,积极户外运动,宿舍定时消杀,生活极有规律。可由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还没有普及,日常教学活动很受限制,老师们只能用邮件布置课程要求和作业。一转眼,17年过去,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虽然国家在应对措施和反应速度上比非典已经快了很多,但病毒似乎比非典更要凶狠:城市停摆,交通停滞,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但和03年相比,教育行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不断革新、快速迭代推进,教学资源呈爆炸式增长,教学可以不再受时空局限,我们确实身处一个教育高速发展的“最好的时代”。此次疫情下,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不是口号,是可以触及的现实。面对这“最好的时代”,作为老师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也感受到肩头的压力和心中的焦虑。传统的大学课堂依然是高校老师们主要的“阵地”,可要做到教学“同效等质”还需要一番精心设计和规划。大年初五,在学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的号召下,我们大一思辨英语教学组就开始讨论设计教学方案。针对教材、教法和教学平台这三个核心问题,大家积极开展了筹备工作。我们联系教材出版社,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材电子资源平台;针对线上教学不宜长时间宣讲的教学特点,以及语言教学自身的互动突出的学习特点,尤其是英语专业小班教学突出语言能力培养,教学方案设计有侧重的删繁就简,给学生提供核心“干货”并创造条件尽力保留原来的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模式,如学生小组讨论、作业汇报分享等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同效等质”。教学平台的选择是我们讨论设计中最花费心力的一环。经过多方调研和实际调试试用,我们比对了腾讯、钉钉、微信、学习通、雨课堂、classin等9种软件后,确定了学习平台+钉钉/腾讯组合的方式开展语言教学。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教材多媒体资源以及作业提交和批阅平台;钉钉提供在线直播或视频会议师生互动技术路径。备用方案为微信群互动+公邮布置自学材料。几位老师在平台测试阶段非常投入,视频会议开到了晚上10点多;微信群几乎全天在线,随时交流想到的问题。几番试验试讲后,大家对线上教学的效果渐渐有了底气。为尽量集中上课软件,减轻学生负担,学部协调互联网公司整体扩容,将全体学部学生加入几个重要的软件使用群,并为全体班长和教师培训软件功能,手把手教会师生使用一款线上教学软件。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磨合成本,为后面快速进入教学状态提供了保障。第一次线上开课我如临大敌,小小的书桌前面前摆着2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直播课件,一个查看教学方案,还有一部手机随时查看群里学生的观看反馈,一顿手忙脚乱,最担心网络状况不佳耽误课堂进展。所幸一切正常,顺利下课,还收到了学生们发来的2821个赞。到今天为止,我已经上完了四堂直播课程,还顺利组织了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和汇报等多种课堂活动。听着大家的作业汇报和热闹的讨论,我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一点点。从教师转变为教学主播,转变得突然却也有趣味盎然。从一开始的紧张和焦虑,渐渐开始适应主播教学方式,到现在开始研究一些新的技术应用,我要感谢学部学院的全力保障,感谢思辨英语教学组的同事们和学院老师们的相互支持和鼓励,还要感谢我可爱的学生们,是他们的积极投入和高度配合才使线上教学愉快顺利地开展。回想刚刚过去的这一段经历,我想到了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名言“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今时今日,虽然病毒凶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被大大限制了,但又是在这样的艰难时期,教育的光芒没有被遮盖,反而在技术和理念的托举中熠熠生辉,大家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我们相信:This is the worst of times; this is also the best of times!期待重逢在美丽的北语校园。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邵宗艺

大乱之本

神颜学霸!19位研究生:同时荣获国家奖学金,还都就读同一所名校

国家奖学金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对于学生来说,国家奖学金既是对自己过往努力钻研的一份肯定,也是孜孜不倦的动力源泉。近日,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公布,想知道"学霸"是怎么炼成的吗?那就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瞻仰他们的风采吧!王诚文:"独立思考、准确清晰表达想法、以学术语言总结成果的能力"王诚文,信息科学学院 2018级语言智能与技术的在读博士,他在2019年获得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CLSW2019)优秀论文奖,同年获得2019年度博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在求学生涯中,他发表了一作三篇,一个北大核心,两个EI检索。二作三篇,两个北大核心,一个Scopus检索。三作两篇,一个北大核心,一个EI检索。李鹏辉:"不痛不痒不成长,有时候被批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李鹏辉,外国语学部翻译学博士生,曾获首届"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外语学科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以及2019-2020学年的三好学生。在《中国翻译》、《外语研究》、《翻译与传播》、Translating China上均有发表论文,且多为第一作者和独撰。刘雨薇:"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刘雨薇,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作为唯一作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报》、《名作欣赏》上发表了《"安命"与"造命"——论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中的两个女性形象》、《斯坦纳:审视后的生命》等文章,其中《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成果。同时,其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梁启超家书考释"于2020年5月获学校立项,先期研究成果《梁启超 1918年暑期的家庭讲学》于2020年7月发表在《名作欣赏》杂志。梁伊人:"去追寻我想追寻的,去享受我能享有的。Be brave, be powerful."梁伊人,外国语学部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曾在北大外国语言文学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宣读论文并获奖,也独立主持北语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其论文成果将于明年发表,还有参加过六场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曾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二等奖。黄园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黄园园,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学。曾经以《〈红楼梦〉中的北京方言》为题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抄本的方言修订问题》一文,撰写了《"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并在《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1期刊物上发表,与导师合写了《论〈红楼梦〉程高本"擅用"北方词汇问题》,发表在《明清小说研究》。同时,在2020年5月再次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题目为《〈红楼梦〉中的方言异文研究》。万众:"Love life, love myself!"万众,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他曾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以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独立完成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双音节状态词的标注研究》并顺利结项,曾在哈佛北京书院项目和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担任汉语教师。郭凌宇:"Everything will be fine."郭凌宇,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本科阶段就已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她认为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就非常不同:"本科阶段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一定储备,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向纵深化发展。"朱佳欣:"光喊不动,实则无用"朱佳欣,外国语学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3篇,2篇为独作,1篇(第一作者)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获奖,所作论文被收入论文集;一项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在研。邢北辰:"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重大的事"邢北辰,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北语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本科曾获2016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北语"大言诗声"诗歌大赛二等奖、2016至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等奖项;在硕士阶段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与一等学业奖学金。彭珮: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彭珮,商学院19级金融专业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直接保研至金融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她担任班长的职务,获得2020年国家奖学金和学业一等学金以及校级"优秀团员"称号。在研一期间合作发表一篇CSSCI文章《全球区块链产业竞争格局与中国创新战略》,参与了中国银行业协会委托北京语言大学完成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课题,此外还有四篇文章分别发表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金融博览》等刊物中,皆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焦胜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焦胜男,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曾获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并且荣获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独立完成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湘方言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地图研究》,在《现代汉语》刊物发表2篇论文,2019年暑假参加了哈佛北京书院项目,担任汉语教师。在今年4月拿到哈佛大学offer,现在哈佛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牟思洁:"在经历当中寻找自己想要什么"牟思洁,1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多次学业奖学金,参与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3项教育部语委语保工程专项,以及1项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此外,她还担任语言科学院的助力研究生,协助导师进行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调查和日常研究工作,在2019的暑假担任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中国孔子学院2019年夏令营的志愿者,在上一学年担任光茵剧团团长。韩良秋:默默努力,虽然不一定行。我行我就上,不行我就跑。韩良秋,商学院18级国际经济专业研究生,曾获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在2019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在科研领域,他与导师张爱玲老师一起合作完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巴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定及影响因素》一文,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价格月刊》上,参与主持的研究生科研项目也在今年结项。曾在今日头条、茄子快传实习,目前在环球雅思教授经济学以及商业研究课程。邓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邓莹,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教育学院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新生一等奖学金和专业一等奖学金。曾受邀参加第十六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ICCSL-16、ICTC-4)并做小组报告,发表期刊1篇,参与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年,在导师和院领导的帮助下,她一直在预科进行教学实践,曾担任学习指导课教师、周测教师和听力任课教师。而到了2019年暑假,她在普北班项目担任三年级大班课、单班课教师。马小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小箐,外国语学部高翻学院阿拉伯语笔译专业研究生,本科多次获得奖学金及多项荣誉称号,研究生期间获得研究生新生一等奖学金,且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并主持1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课外她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暨中非能源电力大会中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在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担任研究助理,曾在新东方等教育机构进行实习。王佳: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王佳,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获得2019-2020年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作为副主编,参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语法卷》的修订。此外,作为唯一作者,她共有3篇论文在期刊《现代语文》发表,目前还主持一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韩雪:"Tomorrow is another day!"韩雪,汉语国际教育学部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她连续两年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获得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三好学生等荣誉。在校期间曾参加"首届汉语进修研讨会"以及"北京市语言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暨2020年学术前沿论坛"等学术会议并作小组报告。作为唯一作者,在《中文教学现代化学报》发表论文一篇,参与导师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并多次参与主持学校留学生的各大赛事活动。曾在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担任汉语教师。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实习,实习期间参与并组织美国佐治亚州K-16中文教学会议(Georgia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Grades K-16)、亚特兰大政府国际事务处庆"亚太裔传统月"中国文化示范、亚特兰大2020新春中国经济论坛、2019亚特兰大中美经贸早餐会等活动。王希:一心力,惜时光王希,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业一等奖学金,曾在国际会议上做小组发言,发表EI检索论文两篇,独立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两项,其中一项已核心结项,一项在研。赵全备:困惑要在行动中解开赵全备,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进修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曾获得北京语言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目前完成了一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并参与了一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另有一篇会议论文预计将于明年发表。世界永远不缺优秀的人,但是天赋异禀的人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数优秀的人只是怀抱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热情奔赴未来。国家奖学金荣誉的背后,是北语学子勇攀学术高峰的理想与信念,是书写无悔青春的昂扬与奋斗,脚下的路还很长,他们将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大步向前!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机械女

北京语言大学外教全秀贞:我在中国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

全秀贞(中)参加外籍专家招待会全秀贞(后排右四)和她的中国学生们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在中国的教师行列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就是扎根在中国的外籍教师。他们漂洋过海在中国都有哪些经历?究竟又是什么“魔力”吸引他们留在这里。下面,我们就来了解韩国外教全秀贞的故事,从她的眼中感受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变化。1993年的秋天,全秀贞从首尔来到北京,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开始学习中文,直到硕士毕业。全秀贞回忆说,记得那时候的北京,大马路上几乎没什么汽车,辅路上倒是有多得像海潮般的自行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手机支付的广泛应用使大家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方便。“韩国大部分用信用卡,中国这些都不需要,一下子都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所以一下就不用带现金了,变化我觉得非常大。我刚来的时候,所有系里的消息都是用邮件来发的,现在全是用微信,其实也只有一个手机,所有的事情都能办,这个是很发达的一种现象。”在北京语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全秀贞曾一度回到了韩国,但她的事业仍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秀贞说,当时她的老师曾鼓励她翻译中国的小说。从此,翻译中国小说这个愿望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有一次,她无意间读到曹文轩的作品《红瓦》,读后很受感动,于是决定翻译这部40余万字的作品。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秀贞终于在韩国出版了第一本译作。“那本书出版之后,我拿着书去见那位老师,她惊讶地说:‘没想到你真能翻译出来!’我说:‘是您说我可以的呀?’她笑着说:‘老师对学生都会这么说的,但是信了这话并且真的去做的,你是第一个!’就这样,我走上了文学翻译工作的道路。至今我仍无法忘记第一次看到自己翻译的书被出版时,我心中涌出的那份激动!”此后,她从未停止过翻译工作,目前已经陆陆续续译出了40多本中国图书。今年暑假期间,她还带着自己的翻译作品到韩国各处去演讲,传播中国文化。全秀贞说,她是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中国、适应中国、进而喜欢中国的。为了能及时解决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全秀贞在2012年决定回到母校任教,开始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韩语、韩国文学、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七年时间,她在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不久前,她的一名学生还在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韩语演讲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格外欣喜。在她看来,如今中国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国际间学生交流的增多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上升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发现他们对父母亲的那种孝敬、孝顺的心理非常强烈,(问)有些(中国)学生有机会去国外工作你愿意去吗?很多学生说不愿意,这个是在韩国孩子身上看不到的。所以我非常感动,中国孝顺的传统文化还是那么的强烈(根深蒂固)。”全秀贞说,从开始教书的那天起,看到学生们在一天一天的进步,感觉就像看到从前的自己。在给学生上课时,也总期许自己要像她之前的中国老师一样,要有热情、要认真,这就是她要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