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邮电大学2020招调剂生,缺额273人,手慢无秃而施发

北京邮电大学2020招调剂生,缺额273人,手慢无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缺额95人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缺额70人1、我院所有调剂生将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笔试和专业面试。2、学院对申请同一专业同一方向,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符合调剂条件考生,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到低的方式确定参加该研究方向组复试的接受调剂名单。3、我院根据调剂接收名单,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送“复试通知”,考生接受“复试通知”后,调剂手续完成,方可参加复试;发出“复试通知”后12小时未接受者,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缺额42人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数媒学院不过,该学院系统已到时间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缺额13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缺额53人(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沾沾自喜

强强联手|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5月30日上午,由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建设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在北邮正式揭牌成立,并成功举办首届移动通信学术前沿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兆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建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处长徐鹏、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到场指导。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教授,副校长王文博、张建华、徐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同庆、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副院长黄宇红等领导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中国移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研究人员代表参加仪式。活动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主持。校党委书记吴建伟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向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吴建伟表示,作为信息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邮电大学在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建伟指出,长期以来,学校与中国移动保持着优良的合作传统,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校企双方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同时也将对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创新人才、培养时代新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吴建伟强调,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培养移动通信领军人才的创新之举,是实现技术迭代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吴建伟表示,联合创新中心将通过科技创新与业态创新相结合,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北京邮电大学的原始创新和技术供给能力,优化中国移动的差异化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体化实施、全链条发展。吴建伟期望,校企双方秉持“共绘5G新篇章、共谋理论新突破、共赢6G新未来”的信念,努力把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领域创新发展平台和国际领军人才培养基地,为新时代国家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代表中国移动致辞。高同庆对北邮与中国移动的长期良好合作表示充分肯定,特别是双方共同承担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4G精品网络做出了突出贡献。高同庆指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是中国移动建立的新型高校合作载体,双方将进一步深度合作、联合研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激发双方科技人员活力,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突破,共同推动国家信息通信事业的跨越发展。高同庆对创新中心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既要“仰望星空”,面向6G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实现引领,又要“脚踏实地”,加速攻关5G现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5G真正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为高校、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科创领军人才;三是,先行先试,从模式上、机制上大胆探索,确保合作成效。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在致辞中表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北邮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新起点,双方将在“做强创新研究”、“做优人才培养”和“做好模式探索”等方面加强合作,密切协同,将联合创新中心建成国内顶尖的信息通信领域联合创新平台,打造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典范,为我国实现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引领、为行业的繁荣、为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分别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移动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吴建伟书记、乔建永校长、张平院士、高同庆副总经理、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移动研究院张同须院长共同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揭牌。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教授作题为《移动通信演进及创新活动》的主题报告。张平院士提出了移动通信面临的八大问题,对我国移动通信研发历程进行了回顾,对5G赋能新基建面临的挑战也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愿景,提出了泛在智简无线网络,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描绘了未来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移动研究院黄宇红副院长在报告中指出亟需加强攻关,构建以AI为驱动的智慧极简5G和内生、外延与应用的硬核能力体系,应对垂直行业个性化的需求,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安全服务能力。面对未来产业开放新模式发展方向,提前储备开放模式配套的国内核心产业能力,锻造新的竞争优势。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陶小峰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层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陶小峰教授强调了移动通信与安全间的折中关系,面对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可利用人工智能建立智能内生的安全体系,进而实现“通信随心所愿,安全随景而动”。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6G愿景,针对业务和应用发展趋势,对6G空口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网络将具有“按需服务、至简网络、柔性网络、智慧内生、安全内生”五大特征,并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未来网络架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暨首届移动通信学术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是北邮与中国移动构建持久长效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信息通信领域研发与合作的良好开端,将助力中国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新的贡献!

孔雀镇

爱未来教育学员高涵保研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成长经验分享

高 涵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未来之星青年领袖特训营学员;作者经历: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邮电大学,连续三年保持优异成绩,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一参加爱未来教育未来之星青年领袖特训营项目选拔,在校期间参加恩智浦杯智能车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均取得优秀成绩,大四顺利保研到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爱未来学员高涵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时,面对众多的课程和丰富的课外活动,每日忙碌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更不知自己得到了什么。只知道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去做的事情也很多,但是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搞的自己疲惫不堪却无所收获。我只顾埋头苦干,却不知抬头看路。有幸在学校的一次讲座上,听了李廷海老师的讲座,这是第一次接触到爱未来。李老师短短两个小时的分享,让我意识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凭什么觉得自己很努力?而且自认为很努力所学的东西对我来说真的有意义吗?在讲座结束后的反馈阶段,我向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后来就开始了我在爱未来寻求答案的道路,关于职业规划,时间管理,领导力特训等课程和实践,以及和专家的一次次的深入交流,让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状态。学习的过程是很快乐的,课堂上可以结交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优秀的同学,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就是在这样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过程中,自己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和得到了提升。个人感觉在爱未来的收获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信心都有改进和提升。爱未来学员高涵爱未来有很多专业的导师,比如李廷海老师,王建清老师,他们都有着丰富的职场工作经验,所以课程的内容都是这些老师几十年来积累的干货,让我们在象牙塔里待久了的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都有初步的认识。爱未来的课程是多样化的,在明确职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管理,领导力、管理沟通的培训,再到一些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现在这个纷杂的社会,职业规划很重要,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决定,不能人云亦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爱未来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还引导我们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前进。在爱未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干劲,从容不迫的向自己的未来前进。能和这样渊博的老师,优秀的同学一同学习进步很是荣幸。感谢爱未来。

夏风

北京邮电大学院系重组

重组文件【写在前面】北京邮电大学是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于首都北京,是一所拥有超强实力的以信息、计算机等学科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院系调整】早在今年7月,北京邮电大学突发文件表示进行院系重组:1)将原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和网络技术研究院重新整合、调整,组建新的计算机学院(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将原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调整、合并,组建新的电子工程学院;3)将原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中心调整、合并,成立现在新的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自文件生效之日起,原学院、研究生即撤销!现在,是建设“双一流”的攻坚期,也是接受教育部考核的关键期,撤销部分学院,说明北京邮电大学在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把所有资源靠向学科建设非常好的学科上去,这样有利于建设“双一流”,并且有利于发挥学校的学科属性,对学校发展是有好处的。

了别

北京邮电大学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新年伊始,捷报频传。北京邮电大学12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12个市级重要教学建设项目和奖项。新起点,新成就,新征程,快和邮邮一起看看我“邮”的骄人成绩,共同开启2020的新征程!北邮12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等9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教育部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据悉,2019年度“双万计划”遴选,教育部共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54个,确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210个。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申报工作,秉承“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的原则,严格对标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条件和建设标准,最大限度突出专业优势及特色,充分展现各申报专业的综合实力。本次12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对北京邮电大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强化专业特色,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推动各建设点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动力。北邮获批12个市级重要教学建设项目及奖项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评审结果。我校共获批10个重要教学建设项目、2个重要教学奖项。奋力拼搏创佳绩,新年捷报奏凯歌2019年,我们以坚定的决心、充足的信心和不懈的恒心,稳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路上留下了沉稳足迹,做出了扎实业绩。2020年,我们将继续拼搏奋斗!努力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来源:北京邮电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制作:鸿雁新闻媒体中心来源:教务处排版、责编:韩宜书

爱无能

强强联手: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移动联合成立一创新中心!

北邮&中国移动5月30日上午,由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建设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在北邮正式揭牌成立,并成功举办首届移动通信学术前沿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兆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建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处长徐鹏、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到场指导。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教授,副校长王文博、张建华、徐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同庆、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副院长黄宇红等领导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中国移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研究人员代表参加仪式。活动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主持。校党委书记吴建伟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向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吴建伟表示,作为信息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邮电大学在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建伟指出,长期以来,学校与中国移动保持着优良的合作传统,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校企双方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同时也将对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创新人才、培养时代新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吴建伟强调,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培养移动通信领军人才的创新之举,是实现技术迭代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吴建伟表示,联合创新中心将通过科技创新与业态创新相结合,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北京邮电大学的原始创新和技术供给能力,优化中国移动的差异化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体化实施、全链条发展。吴建伟期望,校企双方秉持“共绘5G新篇章、共谋理论新突破、共赢6G新未来”的信念,努力把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领域创新发展平台和国际领军人才培养基地,为新时代国家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代表中国移动致辞。高同庆对北邮与中国移动的长期良好合作表示充分肯定,特别是双方共同承担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4G精品网络做出了突出贡献。高同庆指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是中国移动建立的首个高校合作载体,双方将进一步深度合作、联合研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激发双方科技人员活力,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突破,共同推动国家信息通信事业的跨越发展。高同庆对联合创新中心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既要“仰望星空”,面向6G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实现引领,又要“脚踏实地”,加速攻关5G现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5G真正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为高校、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科创领军人才;三是,先行先试,从模式上、机制上大胆探索,确保合作成效。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在致辞中表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北邮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新起点,双方将在“做强创新研究”、“做优人才培养”和“做好模式探索”等方面加强合作,密切协同,将联合创新中心建成国内顶尖的信息通信领域联合创新平台,打造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典范,为我国实现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引领、为行业的繁荣、为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分别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移动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吴建伟书记、乔建永校长、张平院士、高同庆副总经理、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移动研究院张同须院长共同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揭牌。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教授作题为《移动通信演进及创新活动》的主题报告。张平院士提出了移动通信面临的八大问题,对我国移动通信研发历程进行了回顾,对5G赋能新基建面临的挑战也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愿景,提出了泛在智简无线网络,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描绘了未来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移动研究院黄宇红副院长在报告中指出亟需加强攻关,构建以AI为驱动的智慧极简5G和内生、外延与应用的硬核能力体系,应对垂直行业个性化的需求,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安全服务能力。面对未来产业开放新模式发展方向,提前储备开放模式配套的国内核心产业能力,锻造新的竞争优势。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陶小峰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层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陶小峰教授强调了移动通信与安全间的折中关系,面对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可利用人工智能建立智能内生的安全体系,进而实现“通信随心所愿,安全随景而动”。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6G愿景,针对业务和应用发展趋势,对6G空口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网络将具有“按需服务、至简网络、柔性网络、智慧内生、安全内生”五大特征,并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未来网络架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暨首届移动通信学术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是北邮与中国移动构建持久长效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信息通信领域研发与合作的良好开端,将助力中国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新的贡献!来源:北京邮电大学 出品: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制作:鸿雁新闻媒体中心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图片:范围 排版:贺龙柱 责编:韩宜书

稻草狗

北邮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全校AI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广泛合作

大数据文摘出品记者:魏子敏7月19日,北京邮电大学(北邮)创新研究院在该校宏福校区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创新研究五大研究方向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时揭牌。北京邮电大学乔建永校长在揭牌仪式上致辞据介绍,北邮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学校打造研究院集群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研究院优先启动建设的五大研究院之一,另外四个方向还包括物联网、信息功能材料、网络空间安全和军民融合技术。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认知计算技术与应用、知识推理技术与应用、智慧教育技术与服务为方向开展原创和应用研究,以“高精尖”、“产业化”为特色和目标,致力于形成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和开发能力的研究队伍, 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的研究基地。据大数据文摘了解,北邮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全校的研究力量,目前已有50多位老师和500多位研究生加入。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由郭军副校长担任,研究院将面向社会开展广泛合作。据了解,北邮人工智能研究院未来将侧重视频监控、自然语言理解、AI+医疗,以及人工智能娱乐四大板块。希望以人工智能研究院为平台,链接校内外相关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术界。北邮的人工智能研究由来已久揭牌仪式后,北邮也发布了一部宣传片,介绍人工智能研究历史,并宣告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05:32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邮蔡长年教授和罗耀光教授分别研制数字语音电话拨号系统和邮政编码识别系统,开启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先河。90年代初,钟义信教授开始对人工智能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出版著作《智能理论与技术》后又提出信息、知识、智能转换理论、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等,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钟义信教授2001年担任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2012年获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1990年代,北邮蔡安妮教授和孙景熬教授在国内率先研究多媒体和图像识别技术,为公安部研制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首次突破了面向50万人数据库的大关,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郭军教授提出基于整形变换的手写汉字识别算法,使国际技术水平大幅跃升,2009年编著出版创新教材《Web搜索》并开设研究生课程,2011年提出分析复杂网络的激活力模型,在词亲和度计算等应用中获得成功。1998年以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多媒体与模式识别实验室、智能科学技术中心、数据科学中心相继成立,50多名教师和500多名研究生工作在这些基地,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有心的同学可能也注意到了,由大数据文摘字幕组推出的三门人工智能课程就是和北邮模式识别实验室合作进行的。感兴趣的同学通过以下链接就可以进行学习牛津大学xDeepMind 自然语言处理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ction/1004336028.htmMIT6.S094深度学习与自动驾驶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ction/1004938039.htm斯坦福李飞飞-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ction/1003223001.htm十多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在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竞赛中也屡拔头筹,在人脸检测和文本分类、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汉语词性标注、汉语词义推导、知识库填充、自动摘要技术、汉语切分技术、视频事件检测等领域获得了多个奖项。在刚刚结束的CVPR2018: DeepGlobe Road Extraction Challenge(全球卫星图像道路提取)比赛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模式识别实验室张闯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周理琛同学,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北邮的年轻教师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不俗表现:邓伟洪博士在Science上发表技术评论;陈光副教授开设人工智能学术微博、创办AI脱口秀网络节目;马占宇副教授等获2017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一等奖。视频的最后,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郭军教授也对北邮人工智能实验室做出了寄语:“北邮人工智能研究院承载着北邮人的梦想,我们要乘势而上,让梦想成真。”北邮人工智能研究院是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加入这个行列。

梦之队

北京邮电大学实力雄厚,学科建设更是强劲,是邮电类大学中佼佼者

导语:在全国有四所最好的邮电大学,分别是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其中北京邮电大学是邮电类大学中排名第一的。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北京邮电学院,建校的时间是在1955年,有着优秀的办学历史和强劲的学科建设,每年都是受考生学子的欢迎,喜欢邮电类的学子都以上这所大学为荣。强劲的学科建设北京邮电大学作为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在学科建设上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这四个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北京邮电大学拥有着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此外,教师1435人,院士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具有正、副高职称的教师95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外籍教师65人。师资力量上师范雄厚的。北京邮电大学在邮电大学中的实力全国最好的四所邮电大学就是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其中北京邮电大学的实力是排名第一的,也是邮电大学中录取分数最高的。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上,北京邮电大学无疑是位居第一,也是邮电大学中的佼佼者。北京邮电大学食宿条件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西土城路校区和沙河校区每间学生宿舍均安装空调,有效解决夏季宿舍内的酷热问题。学校各教学楼、宿舍楼均有网络覆盖,室外校园、各教学楼、办公楼、餐饮楼等还配备WIFI无线网络,网络畅通。校拥有多个餐厅,为师生提供各色美食,打造一个舌尖上的北邮。学生餐厅为基本伙食餐厅,价格公道又营养,风味餐厅经营各地特色美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找到熟悉的家乡昧道。写到最后:从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上,北京邮电大学的实力是比较雄厚的,学科建设更是强劲。在邮电类的大学中是排名第一的。对于今天的北京邮电大学实力雄厚,学科建设更是强劲,是邮电类大学中佼佼者,你们有什么看法,评论区留言评论!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向更高的知识领域迈进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想也是人生的态度。一位一线中小学老师为您分享高校、中小学知识,百家号:教育先生

神童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0高校学生人工智能训练营(北京邮电大学)顺利闭营

月28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科学技术司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0高校学生人工智能训练营(北京邮电大学)闭营仪式在云端举行,此次训练营顺利闭营。为保证训练营的培训效果,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培训前期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课程制定,在培训开展中,制定了培训班主任跟班管理、进度跟进日报告管理,提供全时段直播平台、实训平台技术保障。从8月16日—28日,培训分为三期进行,每期100人,全部采取直播模式。在为期18天三期的培训课程中,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优秀师资精心准备培训教学大纲,整个培训既有基础理论的讲解,又有虚拟实训环节的操作。同时,邀请百度资深工程师进行实战讲授,实现知识讲授、案例讲解、演练观摩,突破时空限制、无接触的“云培训”,并且通过虚拟实训平台提供“线上学习、线下实操”的混合式培训,依托直播平台签到、班主任跟班等督促学员完成培训全部课程,实现培训全程可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张闯教授在闭营仪式上作了题为《关于AI技术发展的展望》的结业讲座,鼓励学员通过自律的学习手脑并用,构建多元能力。为保障培训学员学习成效,北京邮电大学将在闭营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开放直播平台回看、实训平台操作,让整个培训乘“云”,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发穷恶

北京邮电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9月12日上午,北京邮电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西土城路校区运动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乔建永,副校长赵纪宁,校党委副书记王同奇、李杰,副校长王文博、张建华、徐坤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出席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副校长徐坤主持。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电子工程学院张晓光教授首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张晓光老师祝贺同学们成为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并勉励同学们要投入大量时间潜心科研,不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精神,恪守科研诚信,肩负起北邮人在网络强国战略中的责任与使命。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旭代表全体在校生发言,他以铭记“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北邮校训、铭记“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感恩父母与帮助过自己的人等心得与2020级新生共勉,希望同学们在新时代放飞青春理想。人工智能学院孙冀蒙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并表示身为一名北邮新生,将提升专业能力、勇于肩负使命,始终根系北邮、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做时代洪流中奋勇前进的搏击者,向着自己的梦想,乘风破浪,努力前行。开学典礼上,校长乔建永教授发表了题为“开启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的主题演讲。乔建永首先向2020级全体研究生同学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在演讲中从“涵养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胸怀格局,弘扬尊重科学、不懈探索的奋斗精神,永葆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的阳光心态,牢记心怀家国、甘于奉献的使命担当”四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最后,乔建永勉励同学们要在后疫情时代以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和世界科技前沿为奋斗导向,将个人的实践探索与人类文明进程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复兴融为一体,肩负起更多的使命和担当,在北邮校园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与品格,用踏实、勤奋与进取唱响属于自己的研究生之歌,让青春之花在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开学典礼在《传邮万里》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附:校长乔建永教授演讲全文开启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校长 乔建永教授(2020年9月12日)各位老师,同学们:9月的首都北京,硕果累累,满树繁花。因为你们的到来,沉寂已久的校园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诚挚地欢迎克服重重困难,如愿成为北邮人的3978名研究生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同学们在考研的路上经历了国内或国外读研的反复选择,初试成绩的揪心等待,复试时信息传输设备的小心调试,以及来校报到过程中的疫情防控等一系列2020年特有的难题。同学们因疫情见证了历史、参与了历史,在疫情中提升了境界、完善了自我,这条考研路注定将成为你们相伴终生、特殊而又宝贵的一段深刻记忆。在这里,让我们为在座的每一位执着坚守、不懈追求的追梦人而点赞!同学们,今天尽管我们还不能顺利摘下面前的口罩,还未能一一看清彼此的容颜,但是我们依然要为今天的如期相聚、平安相聚北邮校园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这份难得的相聚,凝聚着举国上下的团结奋斗,凝聚着各行各业的辛苦付出,凝聚着我们对人民英雄的无限崇敬,凝聚着大家对美好未来的深切期盼。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我们坚信,疫情终会消散,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希望的你们已经迈上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在此,我想与同学们分享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首先,开启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同学们要涵养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胸怀格局。“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抗疫表彰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面对广泛传播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今年7月2日在2020届毕业典礼上,我希望同学们面朝云海,做确定的自己。首先,作为一种自然景观的云海如同今天的世界风云,它是在一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只有当人们在高山之颠俯视云层时,才能看到漫无边际的云,如临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由此可见,作为人生境界的云海,也只能呈现在天人合一、山高人为峰的大格局面前。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定要确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大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同学们,新冠疫情固然是一次灾难,但它更是一场考验,一场全球化的洗礼,希望大家在艰深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中,要善于放眼观察世界,在纵横时空的多维对比中发现需要研究的专业问题、提出新举措、取得新收获、作出新贡献。希望同学们在问道求索的同时,注重涵养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全球视野、公共精神、大我品格,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以自身努力为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航船乘风破浪、平稳前行作出青年人应有的时代贡献。——还有,开启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同学们要弘扬尊重科学、不懈探索的奋斗精神。同学们来到北邮,放下行囊,立刻要提醒自己的问题是读研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为了提升自己专业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此时此刻我要告诉同学们,你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不仅遇到了新冠疫情这样的灾难,你们也遇到了创新高潮这样的历史机遇期。众所周知,创新始终伴随着人类进步,但并不是一路高歌。从宏观上看,几十年、几百年的沉寂与危机之后,迎来几十年的创新高潮期,这是历史规律。诸子百家,文艺复兴,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都是历史上典型的创新密集期。今天我们迎来了以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既意味着大挑战,更隐藏着大机遇、预示着大发展。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无一不同信息通信科技息息相关,北邮人聚焦的5G和6G技术研发已经走向了人类社会的前台,它们开启了人类几十年不遇的创新密集期。疫情期间,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病毒,是科学的精神和态度、科学的手段和举措、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引领我们在抗击疫情的征途中不断前行。理清思路、追根溯源、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差异防控、复工复产……各个环节体现的均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后疫情时代,尊重科学、不懈探索的奋斗精神,依然是我们面对未知困难和未知挑战的有力武器。同学们作为北邮的研究生,离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暴中心更近。请大家时常反思自己是否抓住了创新密集期这一大机会,是否抓住了几代北邮人奠定的这一学科优势;请大家时常审视自己是否掌握了系统完整、供需衔接的理论储备,是否拥有了科学合理、路径清晰的人生规划。同本科阶段不同的是,研究生阶段同学们要进一步聚焦专业领域、培养专业素养、应用专业知识、创新专业理论,要心无杂念,不断激发科研兴趣,面对挫折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灰心、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要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态度,把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才能练就看家本领,敲开成功之门。——第三,开启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同学们要永葆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的阳光心态。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文明最基本、最恒久的内容,也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真诚的道德情感和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感恩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时让人们忽略了感受人间大爱与美好的能力。同学们,你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们的成长与求学路上承载了太多人的期盼与希望。我给大家讲一个疫情期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在北邮研究生复试即将开始前,由于突发洪涝灾害,一名湖南籍考生所在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停电,当地的电力部门在接到我们的求助后,迅速排查,专门为这名同学的住所恢复了供电,最终在考试规定时间开始前的2分钟保证了这名同学进入线上考场,顺利完成了笔试和面试,这名同学今天就坐在你们的中间。我相信,这样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时刻都在发生,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一路走来默默关心关爱我们的每一个人表示真诚的感谢!——最后,开启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同学们要牢记心怀家国、甘于奉献的使命担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意义得到了深刻诠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用向险而行的气魄与默默奉献的行动铸就起中华儿女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同学们回想一下疫情最凶险之时钟南山那坚定深沉的目光,同学们再回忆一下全国抗疫表彰大会前张定宇沿人民大会堂台阶拾级而上的蹒跚步履,你一定会明白:家家户户与泱泱大国,永远密不可分;国民姿态与民族未来永远紧密相连。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追求。我们固然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民族英雄,但我们每个人至少都应该对这样的精神追求抱有真诚的崇拜。同学们,崭新的时代需要你们,国家和民族需要你们,希望大家以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和世界科技前沿为奋斗导向,将个人的实践探索与人类文明进程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复兴融为一体,让青春之花在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同学们,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把全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融合在一起,带来更快、更密、更为激烈的挑战。这次疫情使得全世界的经济社会生活来了一个急刹车,猝不及防,世界经济很可能要进入很长时间的深度衰退,但它的反作用力已经把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推到了创新的高山之巅,俯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无边云海,美妙、壮阔与凶险同在。同学们肩负更多使命与担当的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属于你们的后疫情时代的青春新征程已经开启。愿同学们在北邮校园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与品格,用踏实、勤奋与进取唱响属于自己的研究生之歌。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北邮拥抱你们!谢谢同学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