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国内一所怎样实力的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国内一所怎样实力的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称“信息科大”,位于北京市,由原机械部所属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学校有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坐落于海淀区和朝阳区,占地500亩;设有研究生院以及18个学院(部、中心),开设39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北京高精尖学科1个。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技术经济与管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应用数学、测试计量与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 。科研平台力量,学校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6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创新团队27个。科研成果,2007至200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96项,近两年新增省部级奖项10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年招聘30人公告(第二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信息学科较为齐全的高校。学校现有5个校区,另有占地1200余亩的沙河新校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基本建成一期工程。学校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12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按照“学科群”专项、“信息+”专项和常规项目三个类别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21个, “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916人、研究生1430人、留学生159人。2018年学校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96项,近三年新增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当前,学校正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继续推进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差异化发展,朝着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大步迈进。现根据学校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所需岗位及要求见附件1。详情请关注学校主页的招聘公告。一、应聘的基本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身心健康;2、满足申报岗位的相关要求;3、满足北京市相关政策要求;4、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内;硕士毕业生,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内;具有北京常住户口的一般在35周岁以内,具有高等学校工作经历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5、符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回避制度的要求。二、应聘人员的待遇按国家、北京市及校内有关文件执行。三、申报时间及方式:1、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8月31日。2、应聘人员需填写应聘申请表(见附件2),并将应聘申请表以附件的形式发往邮箱,邮件主题以及应聘申请表的命名格式为:“应聘岗位名称--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邮件附件也可再附个人详细简历。四、招聘程序:1、申报。见第三条规定;2、简历筛选。由学校根据用人需求、应聘者学历学位层次、专业方向、工作经历进行筛选;3、笔试和面试。由学校根据用人需求,对应聘者的英语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测试,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除学生工作岗、其他专技岗2单独排序外,其余岗位统一排序)作为进入面试环节的基本依据,按照应聘人数与岗位数5:1比例进入面试,不足5:1的,按实际应聘人数确定面试名单。按照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3:7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成绩采取百分制,原则上合格线不得低于60分。依据综合成绩排序(除学生工作岗、其他专技岗2单独排序外,其余岗位统一排序),确定进入下一环节人员名单;4、体检和心理测试。在学校指定医院和平台进行体检、心理测试;5、考察。各设岗二级机构开展实践考察;6、确定拟聘人选。根据体检、心理测试、考察及上级下达北京户口指标限额等综合情况,学校研究确定拟聘人选;7、公示。由学校分期在校园网主页上公示7个工作日。

是事之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9级研究生校区宿舍转换工作顺利完成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8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王海龙)9月5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9级研究生校区宿舍转换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校区宿舍转换是在疫情防控常态下进行的,涉及4个校区、7个学院和446名研究生,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该校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周志成精心组织部署,于8月21日主持召开了工作协调会和部署会,校办、研工部、后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书记、副书记参会,副校长陈刚、于世洁,校长助理栾忠权就宿舍安排、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作出了安排。研工部根据学校整体安排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采购发放搬迁用品,推演各个环节,实地踏勘场地,确保各项工作不留漏洞。 校区宿舍转换当天,周志成现场指导,校办、后勤和安稳处在车辆租赁、宿舍安排、疫情防控、校园进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亲临一线、精心安排、耐心工作,确保了转换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9月5日下午3时,搬迁工作圆满结束,同学们正式搬入小营校区和酒仙桥校区,开始打扫和整理新的寝室。搬迁过程中,男生女生、兄弟学院互相帮助,体现了信息科大学子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强大执行力。 由于学校研究生发展规模壮大,在充分考虑学校各个校区现有宿舍资源的情况下,学校从2019级研究生开始,将小营校区、清河校区研究生宿舍人数由4人调整为6人。广大研究生识大体、顾大局,充分理解学校安排,并给与大力支持和配合,展示了师生同心协力,克服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貌。 入住新的校区,体验“全新”的研究生生活,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搬校区很辛苦,但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经历,让他们累并快乐着,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回忆,非常向往今后的研究生生活。

袭明

北京市属知名高校,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都是北京市属老牌高校了,建校都非常早,而且起步要更早一些。两所学校虽然位于北京市,但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以为同全国知名高校比拼,因此始终名不见经传,外省市的人根本不会注意这类“平民”高校。北方工业大学起步虽然只是一所中专学校,不过一直归中央部门领导,1999年才开始划入北京市管辖。北方工业大学属于工科高校,偏重于重工业方面,最初只是以应用型为主,后期逐渐升级为研究型高校。早在1985年就升级为“大学”,可见其实力彪悍。不过九十年代开始国内重工业开始下滑,使得这类高校始终发展不够顺利,类似的还有燕山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十三所外迁京校之一的北京机械学院留守部分和197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高校。是以机械、仪器、计算机为主的高校,但是学校整体实力并不强。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北京机械学院主体搬迁之后,留守部分实力本身就很弱,而合并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虽然有一定的电子基础,不过整体也实力很弱。在后期发展中,学校自身优势全无,北京市又名校林立,根本无力与人竞争,所以实力越来越差。整体来看,北方工业大学的综合实力要胜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虽然是中专起步的高校,但是教研体系完整,而且教学内容始终传承至今,具有完整的教学设备和教研内容,这使得北方工业大学发展中更有章法,相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更具有竞争优势。另外北方工业大学之所以实力下降是整个行业都如此;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他建校班底就不行!

翠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

11月19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处与研究生院组织召开了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围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草稿)》开展座谈讨论,进一步凝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共识,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该校副校长于世洁出席并主持座谈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光电学院、通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于世洁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草稿)》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出了要求。研究生院院长王兴芬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介绍了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背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与会者就“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议题,尤其是顶层设计、规模质量、学科结构、内涵建设和学科评估等进行了广泛讨论。(通讯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田驰正)

阿达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 实现“零”的突破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正式批准立项,成功实现“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美国奥克兰大学(Oakland University)合作举办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感知工程方向)研究生教育项目是学校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在过去长期良好合作基础上的又一个重要突破!该合作项目将引进美国奥克兰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由中美双方联合组成的教学和管理团队,共同开展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感知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项目纳入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学生学习期间,外语水平和学业成绩达到奥克兰大学要求者,可赴奥克兰大学学习,符合奥克兰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将同时获得该校的硕士学位证书。 目前,该项目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获批的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的获批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将成为学校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的重要抓手,对学校建最好的大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琛来稿)

多辞缪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 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

1月13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该校党委书记王传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以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会。 王传亮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学校广大师生和疫情防控工作队伍经受住了考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对疫情的战斗还远未结束,各工作组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细、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落地见效,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 王永生指出,当前疫情防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要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密切关注疫情走势,做好应对各类风险的准备工作。学校领导班子要带头做好值班工作,各工作组要统筹做好封校管控工作,细化工作方案,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寒假期间,广大师生要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不扎堆、不聚集,及时关注学校通知,上报相关信息,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副校长于世洁通报了1月11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汇报了学校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通讯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田驰正 苗剑飞)

实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年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开班

10月15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举行2020年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开班仪式。该校党委书记王传亮出席开班式并讲话,2020年全体新入职教职工参会。开班式由副校长于世洁主持。 王传亮对新入职教职工表示欢迎,并从“增强政治意识,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了解校情校史,落实‘五个环境建设’发展战略”“潜心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三个方面作了讲话,希望新入职教师拥护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四个服务”意识,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 于世洁指出,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希望新入职教职工认真领悟王传亮书记的讲话精神,增强认识,提升技能,增长才干,在新的成长环境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在信息科大做最好的自己。 该校教务处处长米洁、科技处副处长王红军、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兴芬、人事处处长谢新伟分别对各自部门的基本情况、主要职能、工作内容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各自分管领域对新入职教职工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通讯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吕航 苗剑飞来稿)

西厢记

带你看高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专业4大变化

04:4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紧密依托办学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有四个明显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在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依据报考科目要求,围绕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的办学特色,以考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从服务考生报考角度,设置4个院校专业组,设置3种选考要求。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浙江、山东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第一专业组集中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之一—信息特色的专业。本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包含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计算机类(勤信实验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共计8个招生专业(类)。第二专业组集中了具有行业特色和军工特色的专业,这两个办学特色实力支撑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设有3个勤信实验班,其中有两个既是新专业又是实验班。本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包含机械类、仪器类、自动化类、机器人工程(勤信实验班)、智能感知工程(勤信实验班)、人工智能(勤信实验班)共计6个招生专业(类)。第三专业组集中了与人文管理相关的专业,本组不限制选考科目,包含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学类、翻译、工业工程共计7个专业(类)。第四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化学、生物选考其中一门即可,包含审计学(计算机审计)、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质量管理工程共计4个专业。第二个变化是新增三个招生专业大类,新增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共计四个专业,新增仪器类含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共计二个专业,新增电子信息类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共计三个专业。第三个变化是新增三个招生专业,分别是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翻译专业,其中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专业以“勤信实验班”的形式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传感器技术深度融合,借助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培养能在智能检测、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人工智能专业采用“双语教学+英文教材+外教”、“2+2+1”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导师制,老师与学生1对1指导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竞赛,大三起出国培养20余人。翻译专业依托信息特色,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能力。教育教学过程将充分利用我校信息学科优势,利用多个网络化、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翻译+信息”,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培养目标。第四个变化是新增四个“勤信实验班”,学校精心打造信息特色鲜明、跨学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机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类四个专业(类)实施“勤信实验班”招生。 “勤信实验班”以校训“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来命名,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培养基础,每个实验班都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资源,实行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多元化教学模式,相比普通班,会投入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具有更多保送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培养目标是行业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

第一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怎么样?

我哥哥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我之前去北京玩的时候和朋友一块去参观了他们学校。我哥哥他在清河校区,他们学校一共有六个校区,我只去了清河校区,地方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好,周围环境也不错,挺繁华的。宿舍是6人间,有点小,但我哥说比其他的校区环境要好点,校园比较安静,挺适合学习的,我们没有在学校吃饭,因为我哥说学校里面的饭不是特别好吃,但是饭菜不贵。我哥是大二的学生,今年就要搬到小营校区了,他们学校只有大一跟大二才住清河,大三的话就要搬到小营了,我哥说小营的住宿没有清河的好,洗澡的环境也没有清河好,清河现在正在装修食堂,如果装修完成会更好的,可惜他马上要搬走了。如果你考上了这所学校,不管条件如何,还是努力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