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胡直

研究生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来源:海外网上海工程大学二〇一九届研究生毕业留影。同济大学二〇一九届研究生毕业留影。201万元、156万元,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两位同窗博士毕业生张霁、姚婷以高年薪赢得广泛关注,前者的名字更是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作为世界信息科技特别是5G技术领军企业华为公司的“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是从全球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其中,张霁不仅入选而且拿到该计划的最高档年薪。张霁和姚婷的突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进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研究生教育造就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就和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相关重要指示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擘划了方向,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创新是核心和灵魂研究生教育是指大学生在读完4年学制的本科学校顺利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可以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史上,通常把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作为研究生教育发端的标志。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用“两高”“两重要”来概括,即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重要源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生力军”。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指出,研究生教育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其发展的高度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的高度和水平,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建设、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在洪大用看来,研究生教育对社会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是通过推进创新来具体实现的。他认为,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既包括知识的创新,也包括实践的创新;可以说,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持续推进知识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使命,同时也只有研究生教育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如何?其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对此,我们既可以通过近日张霁、姚婷这样个案的热点新闻去感受,可以通过“北斗工程”“嫦娥工程”“载人深潜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参与团队人员大比例研究生教育背景来观察,也可以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的相关信息找到答案。 据统计,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中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科研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SCI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到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超过64%,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四个阶段提质增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据洪大用研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提出了设立“大学院”的设想,旨在培养专事高深学问的人才。1908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颁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1917年,苏州东吴大学颁授了第一个化学硕士学位。 1935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学位授予法》,对学位层级结构、学位授予的程序等作出了规定,由此到新中国成立前,共颁发了230多个硕士学位。洪大用认为,由于不成体系,发展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才真正开展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发展与新中国成长同步。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培养研究生。第二年,研究生统招启动。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研究生。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来科教发展的春天,邓小平亲自倡导推动作出包括恢复研究生教育在内的“科教三大战略决策”,研究生教育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之后的40多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王战军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大体上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为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月,《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排意见》出台,标志着研究生招收正式恢复。当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万多人,7年后增至7.5万多人。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为中国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法律保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获准试办研究生院,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独立化和专业化,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运行机制。从1988年到1998年为稳步发展阶段。根据 “稳步发展,保证质量”方针,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稳步增长的同时,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位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发展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举,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应运而生。从1999年到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扩招开始实施,在校研究生人数快速增加,10年间增加近120万人。与此同时,专业学位拓展至19个,以简政放权为特征的学位授权机制改革和硕博连读、导师负责制等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2010年至今为内涵式发展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的要求,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关于质量保证、学位授权点评估、论文抽查等方面的一系列文件,中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质量时代”。中国经验贡献世界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一方面,发展完善中国教育体系,推动成为教育大国并大步向教育强国挺进;另一方面,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支持。王战军认为,从中国教育领域自身来说,研究生教育成就主要包括建立了完善了中央政府主导、省级统筹、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学位制度体系、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等,为国际社会奉献了“中国经验”。 从教育服务社会角度来说,研究生教育成就突出体现在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据统计,截至2020年,研究生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很大部分人已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王战军拿2017年新增的两院院士相关数据举例说,在中科院新增院士中,中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为37人,占当年度中科院新增院士中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的约64%。在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为48人,占当年度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的近九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纵观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不难发现其鲜明的特点。根据洪大用的研究来概括就是,在政府主导下,高校与科研机构两类主体齐发力,研究生教育以学术为导向,在实践中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其中“快速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洪大用解释说,虽然从世界范围看,最近几十年研究生教育普遍发展较快,但是中国在此领域的速度更引人瞩目。从1978年招生1万多名研究生,到1998年的7万多名,到2009年达50万名,再到2020年预计将约110万名。改革完善没有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研究生教育改革也是如此。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传出“新增交叉学科作为第14个学科门类”的信息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据报道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批准后正式公布。国务院于7月27日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工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如此重磅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折射出研究生教育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性需求而变革的紧迫任务。洪大用指出,我们要精准识别社会需求, 根据社会的需求来改革研究生教育的供给,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对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对此,教育部发布信息表示,近年来,修订工作持续推进中,立法的主要条件已基本成熟,教育部已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参会者就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再次提出相关建议。人们期待这部事关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法律早日完成立法程序出台,更好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对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曾撰文指出,要在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取得更大成果,探索建立科学的招生规模调节机制的同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模式方面探索出更广阔的路径。他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有关社会机构能够探索构建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与成果的展示、评价平台。链接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研究生可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后者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其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分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报记者 张保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10日 第 09 版)

瑞穗

推动“十四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1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部署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重点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经过数十年不懈奋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完备,引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新使命,开启了新征程。要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增强教育报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陈宝生强调,要充分认识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晰职责定位、发挥好职能作用。一是正确把握职责定位,自觉承担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扎实工作,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在工作中发挥好落实国家任务的战斗队、深入培养单位的工作队、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队等三方面关键作用。三是积极实现角色转变,实现从重选聘到重履职、重审核到重建设、自我管理为主到制度管理为主的转变。陈宝生要求,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要在工作中把方向、定标准、抓质量、促建设、敢担当、守纪律,当好领航员、设计员、质检员、指导员、裁判员、守门员,并积极提升政治、学习、创新、协调、引领能力,增强工作本领。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代表作交流发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作说明。【来源:教育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黄缭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成绩复核改为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

今天,北京理工大学发布了《致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导师的一封信》。该信中指出,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以下是具体信息: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研究生导师:大家好!近期,湖北等全国多地陆续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北京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面对疫情,北京理工大学始终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的疫情防控要求,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学校已决定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研究生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就涉及全校研究生、各位考生、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的相关事项进行了研究,现就相关工作安排如下:课程教学研究生院将充分发挥研究生视频公开课资源优势,并利用学校网络录播平台,通过教师录课、远程辅导和学生在线学习的方式,在延期开学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研究生教学工作开展。开学后,研究生上课时间与课程安排按照原课表执行,任课教师应根据延期开学情况提前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因延期开学导致课时缩减,又确实需要补全课时的,由任课教师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提出补课计划。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在正式开学后第一周内完成补课安排。学位工作全体研究生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开展学位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积极使用好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电子图书和学术论文等网络学术资源,导师应为研究生研究工作开展提供远程指导和支持。春季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交、送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等工作将根据学校正式开学时间适当顺延,具体安排将在开学后另行通知。春节前已送审的学位论文,研究生院将通过研究生高级管理系统及时反馈评阅结果。国际交流已通过审批准备近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或访问交流的研究生,建议取消原定计划。如因特殊原因必须前往的,须经研究生本人、导师和学院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备案。202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公派留学项目和学校资助联合培养项目申请和选拔工作采用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各学院聘请专家通过网络方式审核后,将材料以电子版方式统一提交研究生院,具体上报日期仍按原通知执行。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对截止上报日期进行调整,研究生院将及时通知。研究生招生(1)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2)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安排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并在研究生院招生网、学校官方微信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做好复试准备并耐心等待复试通知。(3)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对各种类型博士生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调整。普通学术型博士和全日制工程博士报名按原计划执行,不在校内的考生提交书面报名材料时须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报考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考生,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发布的报名考核工作安排。(4)全国面向港澳台地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期仍按原定日期(4月18日和19日)计划进行,如果教育部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进行调整,将及时发布通知,请有关考生密切关注。其他有关事项(1)寒假期间,已离校的研究生不提前返校,减少外出,做好科学防护,与学校加强联系。在校研究生应服从学校统一管理,不要外出,做好科学防护,按照要求每天与辅导员联系做好信息上报。(2)研究生导师在寒假期间不安排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交流讨论、不派遣研究生到任何地点(国内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定期了解研究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思想引导,发现情况应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积极通过网络等手段,远程指导研究生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开展文献阅读和课题研究工作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将按照上级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相关部署和要求,对各项工作及时进行调整。请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密切关注各项最新通知,并自觉做好科学防范,坚定信心,从我做起,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学习和工作,保持身心健康,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反阻击战!春暖花开的北理工校园,静待健康平安的你!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2020年2月3日

拿命来

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今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严格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八个方面29条细化举措。《意见》印发的背景是什么?为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意见》出台了哪些硬招?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要严格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采取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等一系列措施,监督和指导学位授予单位不断改进质量保证制度,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上看,我国学位授予单位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主动性在不断提高,相关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近年来仍有一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关于研究生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负面新闻。”该负责人指出,这些个案问题暴露出的,很多是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培养条件建设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导师责任不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薄弱、学术道德教育不到位等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意见》是对已有质量保障制度的细化、深化和可操作化。”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印发《意见》,旨在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进一步规范管理入手,强化底线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敢于让不合格学生毕不了业在教育部9月2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解读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时表示,要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每一名研究生严格自律和自我提升上,要靠每一个学位授予单位严格把关。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到位。”该负责人说。《意见》强调,学位授予单位要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位授权点建设、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责部门,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位授权点数量等,配齐建强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务队伍,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意见》以学位授予单位为责任主体,要求根据情况的新变化、新要求,对有关制度进行补齐补强,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特别是要前移质量关口,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该负责人说,同时,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管理部门要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坚决给学位“挤水分”,防止“走过场”“做虚功”。全过程严格研究生质量管理“研究生培养是由多个环节相扣而成的,薄弱之处往往就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痛点难点。”该负责人说。该负责人说,首先要严把招生考试关,落实招生主体责任,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进一步完善自命题工作规范,确保招生工作规范透明。其次是强化质量标准,按不同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参照有关文件统一要求,根据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细化学位授予质量标准,以及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三是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之处,细化流程、压实责任,实行论文答辩向社会公开制度,避免答辩流于形式,做好关键环节记录归档。在强化阶段性考核方面,《意见》提出要前移质量检查关口,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严格规范学籍年限管理。在强化导师质量管控责任方面,《意见》明确,导师可根据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学生分流退出建议。导师不能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学位授予单位要把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选聘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同时,要完善导师和研究生对处理决定的申辩申诉处理机制与规则,建立正当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意见》坚持“零容忍”。根据《意见》,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工作将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畴,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与学术惩戒并行,对违反规定踩“红线”、闯“底线”的事件“零容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问题严重的学位授权点,将坚决依法依规撤销学位授权。本报北京9月28日电

节葬

央视聚焦!北京超牛高校: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登珠峰之巅,入青藏高原。它的学子走遍万里山河,风雨兼程、默默无闻,点亮了一个又一个地质版图上的空白。时光留下了它不朽的痕迹,它和新中国的地质人一同怀揣斗志,在峥嵘岁月里挺直了脊梁,砥砺前行。它就是北京西郊8所有名的理工科学院之一、拥有清华、北大一流地质学科基因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时代所趋,地质先行翻看史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事待举,百废待兴。实现国家工业化体制,是新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而在多方急待大力发展的领域里,地质工作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关于地质工作的作用,毛泽东主席称之为“地下资源的侦察兵”,刘少奇主席称之为“建设时期的游击队”,概括出这支队伍灵活、机动、为三军进发探路侦查争当耳目的特点。“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更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万马齐奔”,离不开地质工作的骏马领先飞腾。周恩来总理说得尤其明确,在把钢铁工业称之为“元帅升帐”、把铁路运输称之为“先行官”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说,比铁路还要先行的是地质工作。——原文出自《先行颂》(2007年5月版)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中央决断上、社会认同上,地质工作的先行性是无可争辩的,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建立的不同寻常的历史使命。当时中国矿业发展处于十分低产的水平,因此,开发矿业则成了建设工业化强国的重中之重。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开发矿业”号召,极大程度的鼓舞了新中国地质人的工作热情。为了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2年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以适应新时代下建设高等教育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以及西北大学的师生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7月14日,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筹委会主任。8月,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与李四光商讨建校工作,并亲自选择校址,积极推动学院筹建工作。不到两周在布满瓦砾水坑的荒地上平出地基,仅一年的时间,一座占地五万平方米的崭新校舍屹立在学院路上,开始了它为新中国培养地质人才的使命。同年11月1日,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在北京端王府夹道校部举行。当天场地不大的典礼现场却座无虚席,台下的师生都在等待这一庄重时刻。随着教育部副部长曾昭伦,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等代表登上主席台,开学典礼正式开始,肩负着国家工业化建设重大使命拔地而起的北京地质学院诞生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在北京端王府夹道校部举行岁月流转,底蕴深厚北京地质学院创立之后,几经波折,在1970年迁校至湖北武汉,入乡随俗,北京地质学院有了新的名字——湖北地质学院,后正式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校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1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成立,从此,这所大学承载起中国高等地质教育更加光荣的使命。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武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大学总部撤销,北京、武汉两地独立办学。岁月流转六十余载,历经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和振兴的曲折办学历程。终于,目光炽热、脚步坚定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来了!罗盘指引,人才济济磁针转动,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方向不变,初心未改。一代代地大人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怀着探求地球科学真知、奉献祖国地质事业的崇高理想,挑战艰难与险阻、抛洒青春与汗水。1960年,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地质学院周口店工作站实习时留影2012年3月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题写了名字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960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1968年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毕业。60年校庆的时候,应中国地质大学师生要求,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母校题写了校名,他十分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曾提出要把地大建设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他曾给中国地质大学题词——“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这两句话也成为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训。欧阳自远在1952年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勘探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被尊称为“嫦娥之父”。近20年来,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主要从事中国月球探测与太阳系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于1953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如今,她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生院荣誉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在此之前,获得最后这项荣誉的中国人只有胡适和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张弥曼也是《人物》2018“年度面孔”,是真正在国家层面上拥有现象级意义的女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奖项每年只颁给全球5位女性),何梁何利基金为表彰她对科学的贡献,颁给她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在2019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讲述了王富洲在内的几位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王富洲是电影《攀登者》里吴京饰演的人物原型,于1954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是世界一流的著名登山家、优秀的登山事业领导者。王富洲继1960年5月25日与队友登珠峰后,1964年又登上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是至1982年唯一登上过两座八千米以上高峰的中国登山运动员,为我国的登山运动在世界上争得了无上荣光。50多年后,地大登山队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大高峰,他们传承上一代地大人的“攀登”精神,书写属于当代的传奇。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攀登精神在一代代地大学子的血液中流动、传承。登珠峰之颠,入青藏荒原。跨南海诸岛,临黑水之北,地大人从不畏惧挑战,朝一个个无人之地进发,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追寻融汇艰苦和光荣的梦想。传承过往,进取当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优秀前辈们的传承之下,英才辈出,屡获成果。2019年间,地大师生当选院士、入选多项世界级和国家级名单、获取多个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获批多个国家项目,表现亮眼。李曙光院士当选2019年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国际地球化学学会(Geochemical Society)与欧洲地球化学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Geochemistry)公布2019年国际地球化学会士(Geochemistry Fellows)名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曙光院士以其在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该奖设立于1996年,旨在奖励在地球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1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秋明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友肖文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友彭建兵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师生获地质行业最高荣誉在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诞辰130周年,以李四光的名字命名、被誉为地质行业最高奖的第十六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与第十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邓军教授,刘敬寿、韩晓丹和刘金科三位同学获得奖项。邓军教授从左到右依次为刘敬寿同学、韩晓丹同学、刘金科同学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发布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郭华明教授担任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干旱-半干旱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郭华明教授3人同时获批2019国家“优青”资助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2019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琪教授、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侯通副教授和能源学院蔡益栋副教授成功获得资助,这也是地大首次在同一年内获批3项“优青”项目。2019年国家“杰青”资助吴怀春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洋学院吴怀春教授成功获得资助。5名教授入选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在全球权威的学术数据与分析机构科睿唯安发布的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牛耀龄教授(地球科学)、M.Santosh教授(地球科学)、赵志丹教授(地球科学)、黄洪伟教授(跨学科领域)、张以河教授(跨学科领域)5人入选。4位教授入选2019首批地质填图科学家名单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文公布首批地质填图科学家遴选结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亚林、王根厚教授入选首批首席地质填图科学家,苏尚国、周志广教授入选首批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特色办学,求实创新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 “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获评2个A+学科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流建设学科获评A+。获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根据《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教高厅函[2019]46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有6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入选2019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在2019年5月北京市教委组织召开的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工作会上,公布了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申报的交叉学科“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入选。地大风采,央视聚焦2019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特别节目《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多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文艺汇演,展现了地大学子的青春风貌。20多名地大学子参与了包括开场以及尾声中的6个节目——分别是开场《我们都是追梦人》,朗诵《青春》片段,歌曲《向往》,朗诵《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青春》,歌曲《再一次出发》,以及尾声《复兴的力量》。2019年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学家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足迹(又称霸王龙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2019年7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对此进行关注报道。霸王龙足迹2019年10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翟裕生院士的采访,讲述了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心声,他说:“这70年来,经济建设腾飞,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得这么快,这是由于我们共产党的英明的领导。所以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地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2019年10月5日下午5点,央视《新闻直播间》头条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我与祖国共成长”座谈会的情景做了报道。地大之器,大地之光地大人总是穿梭在崇山峻岭中,他们对地质工作的的热爱蕴于缝隙、深达地心。他们记录历史,预测未来,在他们那地质锤采下的标本里,藏满了地球的故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始建1952年,标本2008年博物馆迁至学校新建的逸夫实验楼的10-12层,并进行了重新布展,于2010年正式开放。重新布展的博物馆展厅面积约为2400平米,分为地球科学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演化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四个展厅。恐龙展厅地球物质展厅地球科学展厅地球与生命历史展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藏标本总量50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5000余件。藏品分别来自国内各地和世界40多个国家,除了部分购置和少量由校友及国际友人馈赠之外,这些藏品主要是二十世纪初以来,由几代地质学者、无数师生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是百年来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重要侧影。馆内的每一件藏品都代表着中国地质大学的荣耀与辉煌,也折射出辛勤的地大人用手中的那一把小小的锤子凿出的大地之光。建校初期,野外实习的师生为学校采集标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北大的一流地质学科和“民主、包容、严谨、求实、勤奋”的先进文化基因在这里延续、创新,这一路走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而不懈奋斗!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极

北工大开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新篇章

“十三五”期间,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5年间,13800多名研究生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为学习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11月12日,北工大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启动会。会上,该校校长柳贡慧晒出育人“成绩单”,并展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北京工业大学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历经四十余年的建设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学校进入了“双一流”建设行列以后,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学科架构和布局,形成了“一流工科、优势理科、特色文管、精品艺术”的学科布局。经过多年积累,该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生培养规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柳贡慧用数字展示了“十三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成就:学校在ESI综合排名中的国际排名上升13位,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柳贡慧说,面向“十四五”,学校要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扩充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以及培养过程的闭环管理,并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他鼓励全校师生以此为契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工大梦”努力奋斗!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生 郑宏民编辑:胡德成流程编辑 刘伟利【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芝加哥

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日前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剑桥大学教育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协办。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研究生等260余人参加会议,共襄两年一度的研究生教育学术盛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为大会致开幕词,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载体平台,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关键支撑,世界各国对研究生教育都十分重视。北京理工大学一直是中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坚守者和耕耘者,在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在知识经济推动社会变革的背景中,需要凝聚全世界研究生教育研究者的卓越智慧、融合全世界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丰富经验,为共同促进研究生教育学产生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现实贡献力提供平台。作为主办方,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Susan Robertson教授向大会致辞,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促进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暨此开展中西方持续对话,共同为研究生教育做出持续的贡献。大会主题发言环节,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从三个视角分析研究生教育体系,指出研究生教育是长久的事业,需要研究的引导、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从历史观的视角审视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瞿振元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要从依靠管理到注重过程的转变,建立共建共享的培养机制。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Susan Robertson梳理了三种知识生产模式,呼吁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来应对未来共同的挑战。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李军从三个维度定义了中国大学3.0的概念,通过对中西大学组织的形态对比总结院校自治与院校自主的差异与内涵。此外,密歇根大学教授Brian P. McCall通过对过去二十年间美国博士生培养与就业情况的数据梳理,分析了美国博士生劳动力市场变化及不平等加剧的内在动因。墨尔本大学教授Richard Strugnell调查了博士生求学动机与就业期望,总结了博士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的诸多挑战。汉诺威大学研究员Barbara M. Kehm认为国际竞争加剧人才争夺,博士生培养成为超过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分享了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形成机制。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研究生教育研究国际学者联盟宣告成立,为今后加强国际学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充满想象的平台。最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为大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启迪了思想、开拓了视野,促进了研究、深化了合作,既有充分的交流,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站在中国研究生教育70年的新起点,研究生教育学科的构建与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建设迈向新征程,本次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编辑/崔毅飞

兒说

全国党校系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王帅)近日,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在北京市委党校举办。此次会议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以下简称《意见》)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探讨怎样发挥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提升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水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民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潘悦、北京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李善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同时,来自各个地方党校的代表也出席会议并进行交流。会议现场 王帅摄影谢春涛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着眼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他强调,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内容,深刻认识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重要。一,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课体系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三,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理论基础的骨干和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的重任。他希望,通过这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扎实实推动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伟大责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会议结束后,学校代表对此次的会议给予肯定,尤其是对于党校研究生教育下一步如何建设,怎样建设的思路上更加明晰。参会代表从不同视角、不同角度,进行了充分研讨,气氛热烈。此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市委党校教师代表和地方基层党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狂想曲

解读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变动情况

国家线公布之后,34所自主划线院校陆续公布考研复试分数线。4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公众号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文都比邻教研老师整理如下。教育学学硕340分,教育学专硕330分。与19年相比无变动。【文都比邻院校规划师孙锦澜老师点评】(1)学硕: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内容一直以来相对比较灵活,阅卷尺度较为严格。2020年整体招生人数比较稳定,分数变动幅度较小。(2)专硕:单科线变动较大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硕士招生专业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招生人数6人,整体竞争压力较大。职业技术教育采用的是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招生人数为30人左右,历年具有相应的调剂名额。2020年分数整体比较稳定。下面看详细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情况,来源于院校官网:注:1. 照顾学科:力学[08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2.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 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条件的考生,按教育部加分政策执行。符合以上照顾和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我校复试具体安排公布后,向我校研招办和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复试安排我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并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研究生院网站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耐心等待通知。以上为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及文都比邻对分数线变化的解读,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初试成绩与分数线进行对比能否进入复习。更多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安排陆续更新中。

上有曾史

太原理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郑强这样说!

叶恭银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奋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的报告,围绕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与担当、历史与现状、未来与展望,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完善与综合改革、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完善、创新成果产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会上,郑强结合自己“靠科研项目起步,靠培养学生成长”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他指出,学生、学者、学科、学术是构成研究生教育的四大要素,“没有学术,就谈不上研究生的教育,没有学术就没有大学的灵魂。”他说,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贯穿其中的学术要素,“高水平大学要用学科去体现学术的高度,用学术的精神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顶端,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生课程要具有核心性和前沿性,在培养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对学术的坚持、对卓越的追求。他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导师不仅要模范遵守师德师风,而且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好的培养条件、较强的指导能力,并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方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高水平的导师离不开对学术持续的勤奋,要对学术前沿问题跟踪研究,开拓创新,通过勤开研讨会的方式听取学生汇报、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指引学术方向、提供切身指导,建立良好团队学术文化氛围。师生之间要努力形成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和谐关系。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郑强寄语广大研究生,希望他们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做到投入、专注、痴迷、忘我这四种“状态”。“要摆脱茫然惟有勤奋,要取得进展惟有勤奋,要赢得尊严惟有勤奋,要改变命运惟有勤奋。”他最后强调,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要按照“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会上,研究生院负责人作了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历程、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工作的重点、思路和举措。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煤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负责人及代表,分别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导师团队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作了交流发言。本次会议,我校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提出的重点任务,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教”与“育”同频共振全面育人;促进科教融合,“教”与“研”相互支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内”与“外”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落实导师责任,“导”与“用”和谐共存全方位育人;体现多元特征,“多”与“准”共筑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机制改革,“量”与“质”并举助推质量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新”与“交”共搭高培养平台等七项改革举措,并对此提出研究生思政育人改革方案、研究生招生选拔与指标配置改革方案、本硕博贯通招生培养改革方案、研究生课程与教材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分流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计划、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计划、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等九个专项任务。本次会议在明向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设主会场,各校区教学单位设视频分会场。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人才,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各重点科研机构负责人,校研究生督导组成员,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各学院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来源: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 作者:文字/张智韵 摄影/王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