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分析解读逗而多责

2020考研|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分析解读

前段时间中传的简章刚看完,北师大紧随其后。总体来看,北师大的招生变动不算很大,大家可以放心。2019年北师大拟招生3800人左右 ,2020年扩张到4100人左右,增幅不小。此文图超多,敬请点赞然后收藏慢慢观看。这篇文章主要分析艺术硕士当中电影和广播电视的部分,其他专业并未详细分析,量太大了。首先我们先从学硕开始。艺术的学硕招生人数和研究方向就和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专硕的话,相对于去年。电影方向多招1人,广播电视因为多增了一个专业方向,人数显著增长。统考招收人数从去年的16人激增为42人。再来看看初试的考试科目变化。专硕专业一依旧是艺术原理。专业二不分电影和广播电视,都统一为了【影视基础】。艺术原理科目推荐书目:《艺术理论教程》张同道《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而今年的【影视基础】因为是电视和电影的统一,猜测题目也会根据这两个专业的倾向做一个统一。【影视基础】推荐书目:《影视艺术史》周星 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王宜文《中国电影艺术史》周星《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铭《外国电影史》郑雅玲、胡滨《中国艺术史论》刘谦功《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罗伯特·C·艾伦《经典名片读解教程》田卉群《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黄会林《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锋《全国数字媒体动漫游专业主干课程标准教材》肖永亮(基本上要多看北师大老师出版的书以及他们的学术论文,当然《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这样的期刊杂志也是不能少看的)尽量的是把之前几个专业的东西都合起来看看,专业二其实说到底拼的还是专业知识的阅读量和深度了解,一定要多花时间去看书看杂志。那么虽然数媒的考试今年和广播电视、电影是统一的,但是还是建议数媒的学生在准备上要比广播电视、电影的学生多上点心,毕竟到了复试就是真枪实弹的要做实际的创作。北师大考研 |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攻略学硕专业一是从【电视历史与理论】【中外电影史】变为统一的【影视史论】。专业二是从【传播理论】【电影理论与批评】变为统一的【影视实务】。【影视史论】推荐书目:《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丁亚平《电影理论读本》杨远婴《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黄会林《世界电影史》大卫·波德维尔艺柏独家考研攻略 | 2020级中传研招简章解读【影视实务】北电的杨远婴老师主编和她写的书都可以作为学习电影理论的好参考!电视类的我是建议可以看看中传这方面的资料。看看中传广播电视类的复试参考书目。(基本上要多看北师大老师出版的书以及他们的学术论文,当然《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这样的期刊杂志也是不能少看的)一句话,学硕的理论要求只能比专硕高。书目都不会差太多,主要是广度和深度都要增加。其他学部和专业的招生人数对比大家可以看看下表:各学部招生人数19.20年对比我做了几个变动比较大的学院解读放在这里,大家可以看一下,做个参考。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部1页教育学部2页教育学部3页最为关键的是,随着这几年考研竞争率的不断上升,北师大去年戏文又评了双一流,其他学部和专业的学术评价常年在线,北师大的初试分的上涨趋势应该不会停止。特别是艺术硕士们的孩子,一定一定初试要360左右,否则复试的压力会特别大。

地之自厚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充分发挥学校文理基础学科、教育科学以及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已有近三十年国家理科基地和国家文科基地人才培养经验,以及十年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该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志向远大、兴趣浓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将来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奠定坚实基础。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强烈专业兴趣的以下两类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A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B类:基础学科拔尖,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考生。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报考,填报该专业组内招生专业,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具体招生专业情况,文科专业组可填报一至两个专业,理科专业组可填报一至四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2.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及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等省份招收强基计划学生120人,择优录取,宁缺毋滥。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3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二)参加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对于A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分省分专业组计划数4倍的比例确定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可入围),且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一本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该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执行)上一定分值:对于B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7月26日学校确定并公布入围校考名单。(四)学校考核8月1日至3日举行学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1.笔试为综合能力测试,占学校考核成绩的50%。2.面试为综合素质评价和专业知识考核,占学校考核成绩的50%。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和考核,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进行核实,全程录音录像。3.体育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50米跑,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无故缺席体育测试者取消录取资格。4.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另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构成,其中,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综合成绩计算办法为:综合成绩(满分750分)=高考成绩(满分750分)*85%+学校笔试成绩(满分300分)*2.5*7.5%+学校面试成绩(满分100分)*7.5*7.5%。对于高考成绩满分非750分省份的考生,其高考成绩按比例进行折算,计算方法为:折算后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本省高考成绩满分*750。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A类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专业志愿和分省分专业组计划数确定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学校考核成绩、体育测试成绩。对于B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A类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分数线的,予以录取。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小组审定,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后,方可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按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参加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学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四、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等有效培养模式基础上,针对强基计划实施“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本研衔接”四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课程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数理基础课程、生化基础课程、哲学基础课程、文史基础课程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建设,提高学生修读相关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与转移能力,激发学术志趣。2.配备一流师资,组建高水平教师和导师团队。坚持校内与校外并举、水平与责任并重的原则,建设一支由本校教师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有热情、肯投入的一流师资队伍。设立“首席导师、新生导师、学业导师和人文导师”四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在人生引导、志趣激发、学业指导、素养提升、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3.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建设小班研讨课,以高质量的交流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探究式教学和自主性学习,以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深度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精神。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4.本硕博相衔接,学术型高端人才培养阶段前移。建立衔接本科教育阶段,融贯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机制。打通本研课程设置,形成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标准、修读要求、选课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潜力,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构建完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从优秀本科生中选拔直博生。5.促进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多学科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鼓励和支持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和双学位项目,课程主要集中辅修领域内的核心课程。创造跨学科研究条件,依托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组建高水平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支持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多层次融合、跨学科多交叉融合、全球化多方位融合的三大融合机制,为学生跨学科学习、研究和深造创造条件。6.搭建合作平台,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搭建学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紧缺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实施强基计划各专业都将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利用好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平台,推进科教协同育人。7.实施动态进出,健全质量控制机制。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养、学术兴趣、创新潜质为核心,每学期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考查。每年一轮形成性考核,进行多主体、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素质评估,将部分不适应强基计划培养的学生进行分流。建立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机制。(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详见我校本科招生网)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提供招生高校。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本科阶段转专业范围原则上限于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内。(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报名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身体条件须满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专业的规定和要求。(六)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录取及入学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政策调整,则按照新的规定执行。(七)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北京师范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七、咨询方式详见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网八、本简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网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革天

强基计划颁布4个月,北京师范大学压轴发布招生简章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进行基础学科的招生改革试点,这项工作也被称为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那些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且有优秀的综合素质优秀,或者有拔尖基础学科成绩的学生; 强基计划主要对这些学生进行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方面的专业培养。教育部还同时发布了参与强基计划的第一批36所高校名单,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进入5月,这些高校陆陆续续发布了各自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并开始着手进行考生的网上报名,正式进入强基计划的实施阶段;各高校的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和报名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体现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和精准选才、精心育才的招生思路。清华大学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强基计划将考生的志向、兴趣和天赋作为考核选拔的重要内容,要求考生要有比较高的自我认知水平和比较明晰的发展规划,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高中教育,要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深度和力度上进行突破;从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中,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强基计划高校对考生的精准选择也是非常看重的,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不允许考生同时兼报其它高校,也就是说,考生实际上只能选择一所高校报考;这对考生、考生家长甚至高中学校的老师来说,都会是一个有一点点难度的选择题;毕竟一方面,强基计划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另一方面,每所强基计划的招生高校也都是我国具有较强实力的高校。在这36所高校之中,北京师范大学为最后一所发布招生简章的高校,一直到5月12日压轴发布招生简章。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著名重点大学,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时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有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北京师范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毋庸置疑,作为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也是实至名归,然而在这次强项计划的第一步实际实施的行动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却显得相对其它学校慢了那么半拍。考生在强基计划报名时,实际上只能选择一所高校报考,如果能早一点发布本校的招生简章,将会吸引考生更多的关注,反之最后才发布招生简章,则有可能会对考生的选择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行动不应迟缓,而应更加矫捷,在强基计划中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期待着北京师范大学,能后发先至,尽快进入强基计划的运行轨道,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方程式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充分发挥学校文理基础学科、教育科学以及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已有近三十年国家理科基地和国家文科基地人才培养经验,以及十年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学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该计划以“为国选才育才”为宗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志向远大、兴趣浓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将来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奠定坚实基础。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强烈专业兴趣的以下两类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A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B类:基础学科拔尖,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考生。报考学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1.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报考,填报该专业组内招生专业,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具体招生专业情况,文科专业组可填报一至两个专业,理科专业组可填报一至四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2.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及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等省份招收强基计划学生120人,择优录取,宁缺毋滥。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3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学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27),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二)参加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对于A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分省分专业组计划数4倍的比例确定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可入围),且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一本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该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执行)上一定分值:对于B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7月26日学校确定并公布入围校考名单。(四)学校考核8月1日至3日举行学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1.笔试为综合能力测试,占学校考核成绩的50%。2.面试为综合素质评价和专业知识考核,占学校考核成绩的50%。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和考核,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进行核实,全程录音录像。3.体育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50米跑,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无故缺席体育测试者取消录取资格。4.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另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构成,其中,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综合成绩计算办法为:综合成绩(满分750分)=高考成绩(满分750分)*85%+学校笔试成绩(满分300分)*2.5*7.5%+学校面试成绩(满分100分)*7.5*7.5%。对于高考成绩满分非750分省份的考生,其高考成绩按比例进行折算,计算方法为:折算后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本省高考成绩满分*750.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A类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专业志愿和分省分专业组计划数确定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学校考核成绩、体育测试成绩。对于B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A类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分数线的,予以录取。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小组审定,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后,方可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按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参加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学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四、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等有效培养模式基础上,针对强基计划实施“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本研衔接”四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课程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数理基础课程、生化基础课程、哲学基础课程、文史基础课程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建设,提高学生修读相关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与转移能力,激发学术志趣。2.配备一流师资,组建高水平教师和导师团队。坚持校内与校外并举、水平与责任并重的原则,建设一支由本校教师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有热情、肯投入的一流师资队伍。设立“首席导师、新生导师、学业导师和人文导师”四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在人生引导、志趣激发、学业指导、素养提升、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3.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建设小班研讨课,以高质量的交流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探究式教学和自主性学习,以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深度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精神。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4.本硕博相衔接,学术型高端人才培养阶段前移。建立衔接本科教育阶段,融贯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机制。打通本研课程设置,形成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标准、修读要求、选课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潜力,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构建完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从优秀本科生中选拔直博生。5.促进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多学科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鼓励和支持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和双学位项目,课程主要集中辅修领域内的核心课程。创造跨学科研究条件,依托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组建高水平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支持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多层次融合、跨学科多交叉融合、全球化多方位融合的三大融合机制,为学生跨学科学习、研究和深造创造条件。6.搭建合作平台,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搭建学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紧缺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实施强基计划各专业都将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利用好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平台,推进科教协同育人。7.实施动态进出,健全质量控制机制。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养、学术兴趣、创新潜质为核心,每学期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考查。每年一轮形成性考核,进行多主体、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素质评估,将部分不适应强基计划培养的学生进行分流。建立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机制。(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详见附件)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提供招生高校。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学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本科阶段转专业范围原则上限于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内。(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报名学校强基计划的考生,身体条件须满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专业的规定和要求。(六)学校强基计划招生录取及入学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政策调整,则按照新的规定执行。(七)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学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学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北京师范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邮箱:jubao@bnu.e.cn。七、咨询方式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邮编:100875招生咨询电话:010-58807962传真:010-58800562电子邮箱:zsb@bnu.e.cn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网:admission.bnu.e.cn北京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办公室:电话01058807862.邮箱jubao@bnu.e.cn.阳光高考信息平台:gaokao.chsi.com.cn八、本简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2020年5月

云汉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提前面试招生简章及2021趋势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MBA提前面试安排:提前面试政策第一版日程安排2020.9.19修改版日程安排北师今年提前面试政策出来较晚,也可能是疫情原因学校想做得更好,但日程安排确实比较紧密,可以看出中间在今年9.19把第六批材料截止时间和面试时间(以及第八批)调整这也是没有预料到的,有些申请第六批的同学也是心态炸裂,还好可以跟老师申请修改时间,改成后面批次,这样才得以缓解时间压缩的尴尬局面。也不难看出今年疫情对学校招生也造成影响,后加的报名批次(联考报名后才面试的批次)也是想为学校正常批兜底。北京师范大学MBA面试流程安排:北师面试采取线上面试,当然少不了的是测试环节,另外今年多出了一个环节“提交专项能力材料”(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须提交1份管理分析报告或创业计划书(以下简称“报告/计划书”,PDF格式,不少于1500字,大小在10M以内),以及1份考生本人对“报告/计划书”的视频介绍(mp4格式,时长不少于2分钟,大小在50M以内)。将“报告/计划书”、“视频介绍”两个材料合并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报告/计划书”以及“视频介绍”命名格式均为“姓名+申请号码后四位”,提交至指定网盘。二者选一的提交材料也是评审老师们侧面观察并深度了解考生的能力,东西不难,胜在用心哦。北京师范大学MBA面试内容:提前面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能力(含听力、口语)、专项能力。综合素质:面试,现场提问,时间约12分钟。思想政治理论:面试,论述题,随机抽取题目,时间约3分钟。复习内容参考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或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热点或工作实际。英语能力(含听力、口语):面试,现场提问,时间约5分钟。北京师范大学MBA面试真题:为什么报考北师?你对于政府合作有什么经验?如何管理比你资历老的人?你是怎么制定你们部门绩效的?介绍一下你的工作经历?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你最近做的最重要的一次决策?你的领导给过你什么样的建议,并影响过你?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最难领导?你最欣赏的人是什么样的?组织架构调整对你有什么影响?……总的来说今年北师面试形式和内容和每年相比不太会有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北师2021年报考提前面试结果分为“条件录取资格”、“条件录取递补资格”“不通过”三档,与往年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也算是筛选中的筛选,但难能可贵的是相比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提前面试成绩可以保留至第二年这就好太多啦,喜欢或者想了解北师的,快来咨询吧~

控制室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政策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教务部招生办公室主任梁颖介绍2020年招生政策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北京师范大学章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北京师范大学,设有两个校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18号。第三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第四条 学校办学格局为“一体两翼”,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002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9027,考生填报志愿时分别填报,分别录取。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生,颁发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注明培养校区;对符合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本科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第五条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六条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七条 北京师范大学组建由校领导、学部院系相关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构成的招生委员会,承担学校招生工作的决策咨询和民主监督等职责。第八条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由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审议学校招生章程、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第九条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招生的日常工作。招生办公室根据需要分省份组建招生宣传组,负责学校在该省份的招生宣传、咨询等工作。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录取第十条 北京师范大学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份高考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布局等因素,结合近年来学校来源计划编制情况,综合确定分省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备案后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学校将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第十一条 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本校在各省份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和调档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各省公布计划的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各省公布计划的105%以内。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1.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认的政策加分)调档。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等招生项目。2. 江苏省考生(含高水平艺术团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级须达到A、B+。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须符合报考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 遵循分数优先原则,依据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可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4. 对于进档考生,在高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瀚德实验班依次比较外语、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数学,其余各专业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科综合、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理科综合、外语。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的排序规则按各省份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执行。考生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同排位考生录取专业时作为参考。5. 英语专业要求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语种为英语,如考生所在省份组织英语口试,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和法学(瀚德实验班)专业对英语要求较高,建议考生谨慎报考。6.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7. 体育教育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文理不分的省份除外,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不限选考科目)。在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同科类普通本科一批录取控制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及实施高考改革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参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执行)80%,体育专业考试成绩不低于80分(100分制)的条件下,按照进档考生的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另,对于国家专项计划考生,高考成绩和体育专业测试成绩须达到考生所在省份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线,并按照进档考生的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8. 美术学(含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专业)专业:在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同科类普通本科一批录取控制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及实施高考改革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参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执行)90%的条件下,按照进档考生的美术学专业对应省级统考成绩择优录取。9. 获得我校外语类保送生、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艺术类专业(除美术学)、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专业和高校专项计划合格资格考生的录取,以及定向就业招生工作,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我校2020年有关招生简章(办法)和所获得合格资格要求执行。10. 体检标准按我校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制定的《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体检实施细则》执行。11. 学制4年,学费:艺术类专业8000-10000元/学年;外语类专业6000元/学年;其他专业4800-5400元/学年。联系电话:010-58807962;监督电话:010-58807862。网址:www.bnu.e.cn。第四章 附则第十三条 北京师范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设立入学“绿色通道”,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顺利完成学业。第十四条 如国家、省份高考招生政策调整,学校将根据相关政策作相应修订。第十五条 本章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感相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紧缺专业性比较好的人才。随着在职教育是逐渐的火起来,在职人员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很多人觉得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的课程是很好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北京师范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重点大学,并且该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以及该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西班牙、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80所大学有学生交流项目的合作。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有哲学、易学两个专业有招生,开设了国学、易学、管理哲学等3门课程,这些课程都在北京上课,另外国学和管理哲学在重庆也有上课地点。这些课程在北京上课需要缴纳学费8.8万元,在重庆上课的应交学费5.8万元。  这些课程的报名条件是有硕士研究生、研修生、进修生、研修班学历或学位,还要有3年以上或管理经验,但有MBA、MPA、MPM或EMBA教育背景者优先录取。在报名后,学员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只要经过学校对报考人员个人资料的审查,通过后就能够进校参加课程学习。  当学员学完所有需要学习的课程,修满一定学分,通过学校对课程的考试,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研修班结业论文,然后,就可以拿到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相应证书。

文质彬彬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艺术类招生简章公布,美术艺考专业解读

请关注我,精彩继续!我是艺考君,专注于艺考研究,分享艺考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欢迎你有网友留言希望能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面向哪些省份招录,具体名额是多少?报考的难度如何?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公布了《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今天和艺考生或艺考生家长一起解读艺考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中国师范类大学翘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其艺术学科地位独具、历史悠久,是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的先驱,下设影视传媒系、音乐系、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书法系、数字媒体系和艺术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建筑正门旧门2021年各艺术类专业计划招收本科生133人,文理兼收,学制四年。美术学包括美术学专业和艺术设计学专业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录艺考生22名。简章中明确规定2021年美术学专业不组织校考,具体招生的省份及计划以当年各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没有透露出具体招录的省份。北京师范大学行政楼从往年招生计划与录取人数来看,近2年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录取的省份和数量没有改变,在招生人数上22人没有变化,招生的省份为11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黑龙江省、 湖北省、湖南省、辽宁省、山东省、 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2021年招录的省份和计划数有没有变化,以各省招生考试院分布的数量为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一角2019年以后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采用各省联考成绩以后,就再也没有在官网上公布美术类专业录取成绩,如果要参考录取成绩的话,也仅只有2018年以前采取的校考成绩进行参考,而录取成绩的方式以高考文化分加上校考专业分录取,参考意义不大。因为校考专业分值满分为750分,而美术联考成绩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只有300分,而2019年以后录取成绩仅只有个人可查,未在官网公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一方面录取的名额少。每年录取美术艺考生总共才22人,却面向11个省市招录,平均分配到每个省只有2个指标,竞争力非常大,而报考的人数非常多,绝对属于难考。另一个方面是文化要求高。简章中明确中规定,美术艺考类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录取省份,本科第一批控制线的90%,不承认政策性加分。对于合并本科线的省份及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参照执行,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按特殊规定执行。最后录取方式特殊。即文化达到规定的合格线后,按专业成绩排名录取,和以往校考后按综合分录取的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有哪些优势?名校的优势。北京师范大学是首批“211”和“985”工程建设高校,是师范类大学的翘首,具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有意从事教学工作岗位的艺考生是首选。专业的优势。北京师范大学具有近百年美术教育历史,以北京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文史哲大文科为依托,具有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文化与专业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技能,在人才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学科背景及开放的学术氛围。京师学堂教学的优势。美术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意识的联合招生培养模式。入校后第一学期进行通过专业课程培养,根据学生意愿分到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专业完成学业。艺考生如何选择综合性的大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报考,学校再好,专业再强,自己不感兴趣,起不到任何作用。感谢你的阅读!

事有四患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资料汇总:简史、章程、转专业及2020山东投档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三年校区(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昌平校园G区)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4年,改称优级师范科。1908年,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改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升格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1927年,北京国立高校被整合为京师大学校,改称京师大学校师范部。1928年,国民政府实施大学区制,平津国立高校被整合为国立北平大学,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1929年8月,重新独立设置,称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1年7月,由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沿革而来的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师生被迫西迁,参与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解体,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部分师生参与国立西北大学的建设。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北平。通过甄审,接收伪北京师范大学复校复大。部分师生驻守兰州,继续建设西北师范学院。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复用“北京师范大学”原名。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主体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3年,北太平庄校址奠基。1954年,主校区由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陆续迁入新校址。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后,师大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浩劫。1978年,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198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单位。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为全国10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02年5月,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沙河高教园区新校区奠基,开工建设。201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珠海校区。学校现设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0个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4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105人、研究生12756人、长期留学生1600余人。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7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123人,实际投档数量130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山东省计划招生12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61人,实际投档数量61人(学费90000元/年)。投档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数学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66分,对应最低位次为1736名;投档最低分数最低的为历史学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56分,对应最低位次为3399名。投档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应用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最低投档分数为581分,对应最低位次为43184名;投档最低分数最低的为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最低投档分数为568分,对就最低位次为57321名。选考科目要求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山东省招生的7个专业(类):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为社会科学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教育学类等3个专业(类);限考物理的专业(类)有数学类和物理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物理或化学的是理科实验班;选科要求为历史或地理的是历史学类专业。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山东省的全部招生专业(类)(非中外合作专业)均为大类招生。数学类包括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3个专业;社会科学试验班包含了经济学(实验班)、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法学(瀚德实验班)、法学(卓越实验班)、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等10专业方向;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和法学(瀚德实验班)的考生全国统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20分(150分制)。物理学类包括物理学(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等6个专业;理科试验班包括化学、心理学、化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科学类、资源环境学等8个专业方向;人文科学试验班包括汉语言文学、英语、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汉语言文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哲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等7个专业;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4个专业;历史学类历史学和历史学(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两个专业方向。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全部12年招生专业均为专业招生。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根据各省份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和调档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各省公布计划的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各省公布计划的105%以内。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认的政策加分)调档。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等招生项目。遵循分数优先原则,依据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可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瀚德实验班依次比较外语、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数学,其余各专业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科综合、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理科综合、外语。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的排序规则按各省份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执行。考生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同排位考生录取专业时作为参考。英语专业要求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语种为英语,如考生所在省份组织英语口试,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和法学(瀚德实验班)专业对英语要求较高,建议考生谨慎报考。学费艺术类专业8000-10000元/学年;外语类专业6000元/学年;其他专业4800-5400元/学年。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0000元/年。关于转专业一、二年级学生有专业选择的机会,不设转出门槛,且可跨文理大类。学生可在春季学期自主提出转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选拔,为确有专长的学生转换专业。具体内容可查询当年学校相关规定。也可以选拔进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理科试验班)和(人文科学试验班)。学生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在上述学科专业中选择修读,修满学分即可从该专业毕业。

包剪碴

北京大学《二十四史》导读研修班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楼北大培训20200076号史海钩沉,在浩瀚的史料中探寻真相是史学家的责任。以史为鉴,在悠远的历史长河发现真理、明确方向、坚定道路、汲取力量,则是每一个读史者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好中国历史,指出历史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只有贯通历史,才能在思考问题、做出分析、得出结论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才能真正掌握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毛泽东酷爱读史,一套《二十四史》伴随一生,直到逝世前他还在《晋书》的封面上分别记下了“1975,8再阅读”、“1975,9再阅”、“一九七五,八”等字样。到底何为《二十四史》?我们应该如何打开这一历史长卷?一代伟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到底是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他又获得了哪些经验?“北京大学《二十四史》研修班”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领读,专注于一个人一部史,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窥探历史的真相与启发。【培养对象】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史学爱好者等。 本课程不招收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或旁听。【学业证书】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由北京大学颁发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北京大学网站可查。【学时安排】“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小班授课,深度学习;每2周上课一次,每次3学时,共24学时。【学习费用】培训费6800元/人;交通、食宿等学员自理。培训费由北京大学统一收取,开具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收款账户: 户名:北京大学 账号:0200 0045 0908 9131 151开户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金额:6800元/人用途:请在附言栏中注明“历史学系+学员姓名+培训学费”字样本课程以“毛泽东读史心得”为视角,采用“小班授课+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帆老师主讲。张帆老师专业特长及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元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具体课程安排如下:申请表报名1.咨询:电话咨询招生老师,填写《申请表》;2.审核:审核(必要时面试)通过后,向学员发送《录取通知书》;3.交费: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将学费汇款至北京大学账户;4.入学:学员交费后,按规定日期报到入学。备注:学员入学后,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签订《北京大学社会招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