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个女博士毕业生找工作的艰难心理路程暗恋

一个女博士毕业生找工作的艰难心理路程

一直在看别人写的东西,也学到了不少,最近感觉有很多话,只能在这里说说,说一下一路走来的心理煎熬,无关结果,只陈述心理的变化。2016年12月8号博士毕业答辩,顺利毕业,压力感觉瞬间小了很多,可以开始慢慢地用心,跟随心去写点东西,去做点东西了,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博士毕业,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心理状态极其优,只想大喊一声,我毕业了。2017年1月回家过了一个从硕士2010年到2017年最轻松的一年,虽然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有很多不适应,极其想念我的娘家,但是心里是很乐呵的,30岁了,终于和大家说我毕业了,不再上学了。2017年2月开始各种投递简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要求,想回老家山东工作,不想去太小的城市,投递简历的单位也是比较挑剔的,就这样在实验室一边整理点数据,一边找工作,有点着急,但是心情还是可以的,感觉博士毕业,前途还是明媚的。2017年3月初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面试,面试A大学,这个大学不在我心意的山东,但是感觉还是可以的,抱着试试去的态度去面试,提前没有去找人际关系,凭个人能力吧,我不怕。第二天很快面试完,面试过程中交谈发现,有四个人竞争两个岗位,遗憾的是这两个都是提前有预定的,悲催了,果然自己华丽丽的出局了,第一次面试失败,不怕,找工作的道路继续。2017年3月中旬面试B科研院所,初审5个人,通过了两个人,我审核通过。这次要做好前期人际关系准备,各种查阅网上资料,找和自己有关的老师去联系。果真,这个老师还是有和我硕博士实验室有点认识的,各种邮件往来咨询。又一次意外,根据实验安排,他们需要一个男生,不要我。心理感觉到无限失落,已经距离毕业三个月过去了,简历投递了大约每天通过高校人才招聘投递了大约10几个单位了吧,打电话过去,有的因为我专业名称不符合,有的因为我文章没达到,心情变得有点差。这个过程中,每天投递简历的单位也降低要求了,天南海北,差不多招聘的就投吧。2017年3月底以前投递的一个C学院可以去面试了,虽然C学院不在山东,但是这个时候的要求已经变得低了很多,只要这个学院要我,我就去,想尽快结束这段找工作的艰辛路程,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找工作上,想静下来做点东西。询问导师,C学院有认识的人,帮忙打个招呼呗,很遗憾,导师说都不熟。好吧,我就广发邮件,根据自己的研究结合学院的老师,找到人家文章,再去寻找邮箱,真的有好心老师给了我回复,感觉到自己还是很庆幸的。面试过程,自己表现还是可以的,这个提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面试过程中,也认识了新的老师,各种攀上一点关系,方便回头联系啦。面试后,体检,没有明确答复,回去等着通知。这个时候的心里虽然有点着急,但是还是很开心的。在校园里转悠了一下,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学校的,希望能够进去,这个学院的特点就是等,无限期等,一直到5.12号还在等待中,中间各种电话询问,一直是学院学校忙,还没有批下来等等。心情从期待到烦躁,到焦急。2017年4月中不想负别人,万一C学院要我,我不去,多不好呀,也不想做脚踩两只船的事情,没办法,实在人。简历投递的少了,很幸运的是D科研院所有个老师M对我比较感兴趣,联系了我的导师,问了一些我的情况,自己开始暗地里小纠结,选择C还是D呢。2017年5月初,参加D科研院所的面试,很遗憾,落选了,没有给我纠结的权利,但是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但是D院所的老师M特别好,感谢这位老师把我推荐给了E学院。2017年5月中面试E学院,比较顺利,同时C学院又有点眉目了,感觉自己要负了E学院,现在在纠结中,决定给自己一周的考虑时间,C学院还是没有结果,继续等待的话,果断去E学院,虽然E学院目前的发展没有C学院好。2017年5月中又陆续接到了F和G学校的面试通知,拒绝了,不去参加了。原因一,太累了,实在是折腾不起了,硕博士攒的那点钱,都被我这样浪费在高铁和住宿上了,每次面试来回路费加住宿,平均一千块多钱吧。原因二,F和G也没有去联系老师打招呼,面试这么多,经验告诉我,没有提前联系,绝对打酱油的,除非自己很牛逼,但是自己深知自己文章不过硬,没办法。目前仍然没有确定下来去哪里,找工作虽然还是继续,但是不再广撒网了,暂时只在C和E学院中选择了,期待后续吧。我写了以上自己折腾了半年找工作的经历,是想给大家一个总结,在没有导师推荐的情况下,自己找工作太煎熬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身心俱疲,无限被打击,现在感觉自己就在奔溃的边缘,今天下午已大哭一场,释放压力,但是哭后很头疼,哈哈。总结:1. 目前自己数了一下投递的简历单位,有60多家了,如果不把找单位招聘启事的时间计算在内,不计算给各个单位打电话的时间,至少30天时间是在填各种表格,太费神了。2. 如果我能对面试单位提个要求的话,那就是面试完,最快的速度给出答复,要or不要。不要,继续寻找;要,就签了,也不用再纠结找新单位了。实在人,不想负别人。3. 如果我能对老师提个要求的话,就是尽量推荐学生一个意向单位,把学生的时间空出来,干点有用的事情上,不要浪费在做无用功卖大白菜的时间上。特别是对一个女博士来说,确实太煎熬了。或许找工作才能成长吧,但是我不愿长大,感觉有比浪费时间各种投简历更重要的事情要干。但是没有推荐的话,只能广撒网,不然连面试A-E的机会也没有。人生没有如果,有如果的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选择。哈哈,就这样找工作半年时间被我折腾没了,这半年,心里乱糟糟的,啥也干不下去,感觉找工作的路,太难了,比读博士还难。好吧,生活还是要继续,只能说,加油,相信自己,好事多磨,会有好工作等着我的,一些列阿Q精神来安稳一下自己。哈哈,明天会更好吧。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够找到同路人,相互勉励一下,继续前行。

豆花女

年薪80万北京有房女博士找不到对象?优质男女真的需要相亲吗?

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有意思的新闻,因为忧心自家儿女变成了大龄剩男剩女,北京的许多父母联合起来呼吁共青团牵线搭桥当红娘,提供场地组织活动,尽快让这些年轻人都找到对象,完成人生大事。这些父母,都曾经像其他许多地方的父母一样,在各大公园围起一个“相亲角”,瞒着儿女偷偷摸摸地把他们的个人信息写在纸上“挂牌出售”,虽然自己也觉得这样做实在丢份儿,像是把儿女跟菜市场的萝卜白菜一样贱卖了,却还是乐中于此欲罢不能。随便采访其中的一位,其女儿的条件就足以让大部分人感到优秀:海归女博士,年薪80万,在北京三环内有130多平米的产权房。但就因为她37岁了还没有结婚,就令得父母忧心忡忡,瞒着她参加起了类似的“婚姻卖场”。那么多优秀的男女青年真的被剩下了?而他们被剩下又应该归结为何人的错误呢?老实说,很多父母太喜欢一厢情愿。子女读书时,为了让他们专心于学业考上重点大学,日后有个光明的前途,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即使只是普通交往)为洪水猛兽,生怕子女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早恋的禁区。从小学到高中,相信我们有许多人都曾经被自己的父母耳提面命过,不准谈恋爱,不准单独跟男(女)生出去,不准……在这样的严格教导下,除了少部分被父母和老师斥为“不良少年(女)”的叛逆者,大部分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循规蹈矩,尽量不跟异性有过多的交往。经过这么多年的管束和压迫,没有跟异性相处和交往的经验,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只知道学习的宅男宅女,根本不知道风花雪月究竟应该怎么书写。结果忽如一夜春风来,等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父母的态度就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急吼吼地督促我们尽快找对象谈恋爱,最好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生孩子,提前把人生大事全部解决。别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算有,未知的前途摆在前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职场压力近在咫尺,恐怕大部分的人根本就没有闲暇去考虑个人的事情。更何况,现在的人谁心里没有一本账?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连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养活的人,真的可以找到美满的姻缘吗?为了找工作,为了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然后再为了升职加薪改善生活条件,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能够分给爱情的少而又少,久而久之,就如同老一辈所担心的那样“剩”了下来。其实这所谓的“剩”,未必就是没有人追求,如同文中所提到的那位女博士。只不过因为自身已经足够优秀,所以不够资格的人没能入眼罢了。而对于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和开心,婚姻只是一种形式,他们的观念更加自由和开放,即便单身也照样过得很好。所以他们的父母,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结婚又怎么样,不结婚又怎么样?为人父母,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吗?与其找个不适合的人结婚后吵嘴打架,倒不如允许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别再瞎操心了。作者:韩倚风(喜欢要多留言转发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倚风夜读”)

淇奥

一名工科女博士的求职之路

小编是一名工科女博士,毕业已经三年有余,目前在一所高校任职。三年前的现在,小编找工作有过盲目、有过迷茫。今天小编总结一下自己的求职之路,希望能够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一些作用,不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小编博士最后一年除了写毕业论文,大部分时间在找工作。由于一开始工作规划不清晰,面试了几十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这显然是盲目而不合理的,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主要是去外地面试的路费及住宿费),但一个好处是通过接触这些企业小编明确了自己真心喜欢什么职业。小编大学在北方读的,专业是计算机,所以小编的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北京的IT公司。一开始小编目标瞄准了大大小小的IT公司,主要原因是IT公司收入高、团队合作可以与人打交道、科研可以大批量转换为实际应用。于是在找工作的第一个月,小编几乎每天不是在做网络笔试就是在进行电话面试。细数下来,小编面了大约12家IT公司,也拿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但在这些面试中小编发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给自己加分太多,反而,会随之带来年龄、婚姻、后代等问题。此外,IT公司的高强度加班也与小编的期望有所出入(仅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明确IT公司不适合小编后,也许是逆反心理作祟,于是小编开始转向朝九晚五的事业单位。公务员、银行等单位小编均尝试过,得到了一些offer,但与之前博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事业单位的优点是可以朝九晚五、工资固定,对小编而言的不足是收入不高且几乎要放弃掉之前所学的知识(依然是小编个人感受及经历,请大家辩证看待)。思量再三,小编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从事博士期间所做的工作,于是小编开始转向高校面试。每个城市可选的高校只有几所,所以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小编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学校发展前景、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程度、科研平台、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综合考虑,小编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高校。虽然大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不低,但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与学生接触,小编很满足自己的选择。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小编找工作之路有多么纠结。小编回头想想,自己当初找工作一开始目标不明确,缺乏清晰的工作规划,走了很多弯路。建议目前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多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再走小编走过的弯路。以上是小编的一些想法,仅代表小编个人想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其长如辕

女博士为读博辞20万工作,后悔如今找不到!这就是教育的白眼狼?

这几日,手机被一名自称为“法学女博士”所写热帖刷屏,文章题目是“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文章中充满了顾影自怜的叙述。文章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几年读博教育的经历,下面我们选取文中比较精彩的内容:第一部分,文章讲述作者的现状: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女博士。本科毕业时我就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垄断国企工作,第一年的年薪10万左右,到我辞职时已经快20万了。那时正好遇到现在的老公,他在北京读博,就追随他来到北京,考上了一流的法学院读研读博。 现在即将毕业了, 我发现我如今的最佳选择竟然还是当初放弃的那类工作,但现在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才发现,我再也进不去那种单位了。很多用人单位明目张胆地写着:30岁以下,甚至27岁以下,男生优先。忽然感觉自己像站在一片荒野上,四处张望都看不到方向。第二部分,文章讲述作者的职业规划: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投资,为什么我投资了负资产;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斗志,对工作也失去了憧憬,对所谓的学术更是。规划一下我未来的职业,我并不想当老师,因为读书这些年对学术界挺失望的,从前天真,老觉得学校和社会不同,后来才发现坏风气学校尤甚。我分析自己的个性,很想去做律师,但是很少博士毕业出来做律师,而且好像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做律师 。我也不想去国企了,而外企显然是不会要一个博士作为初进人员。考国家公务员,分数很高,心气更高,报了热门国家发改委,差两分没有进入面试。 我一直在消极地找工作,很少申请单位,因此也没有什么面试经历。记得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简历放在某个求职网站上,很多单位打电话,居然还有一个猎头找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又放了,3个月没有一点反馈, 后来才醒悟过来原来在这个人肉市场我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哭都来不及。我很讨厌说老公养我的话,我绝不愿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第三部分,讲述作者曾经的兼职经历:我最大的缺点是懒,不过但凡我做起事情来效率还是挺高的。北京这个城市我呆了快5年,还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有时候我怀疑这辈子我是不是都会对它有这种隔离感。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屈就”,只是人家还不愿意“高攀”呢,简直就是女博士在婚恋市场的写照。对于国家公务员里的好单位,我还是会尽全力去考吧, 国家公务员在面试阶段还是有不少猫腻的,除非正好你的竞争对手和你一样都没有背景。 这个社会从本科以上,赚钱能力和学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是进步的牺牲者,我听我的老师说过他们当年读完博士,单位来请,给住房,解决配偶进京指标,于现在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其次,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像从前了,课时、课题、发表论文、还有各种事情,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啊,一点不见轻松,也就近5年的事情。如果想好好干就更不容易了,水平要有,关系要好,里头外头都要吃得开,一点不比社会少好混。而且北京高校很难进,博士太多,教席太少。老公是北京人,我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我虽然现在很少去面试,但是博士期间找兼职曾经去过几家律所面试。过程差点没把我气死,我在简历上注明了我是在读博士,去了以后一个女律师面试的我,两个男律师陪着;那个女律师全程板着脸,先从家庭情况开始问,当她问到我是不是买了房子我已经很不高兴了,我说,我想这和工作无关吧。她又说,啊,你们这些读书的博士,开始都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又干不下去了,以前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清华的男生,干得真不错,后来说是有课题,结果撂了担子就走了。还有一次是我去另外一家律所面试,那个所谓的主任和我说,除非你们家里死人了或者你自己病得起不了床(绝对原话)否则不要和我请假,什么妹妹结婚,妈妈来北京了不是借口。我们这里要求加班就是加班,我说了加班必须加班,你的时间我付钱了,就我说了算。一个月3000。第四部分:文章谈到了自己家庭的情况,婆媳问题无法绕开?当初我结婚,感觉公公婆婆对我太好,他们很虚荣,自己儿子是博士,所以希望儿媳妇也是,跟我说得很好,说是读书怎么都是好事,我也就脑子一热考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公公婆婆说得再什么好也是面子上,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完全没法和父母比。 他们是北京人,平时嘘寒问暖的,到了怀孕以后,他们就想让我回娘家,而且说是:怕我妈妈担心之类的,我是在娘家生产和坐完月子的。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公公婆婆很高兴,到处吹嘘,后来发现我们生活压力大,因为很多年我没有工作了,我婆婆脸色就没那么好了,就说什么当初让你考没想到你能考上之类的;还有同事小孩清华博士做兼职赚很多,虽然语气不很坏,不过听了也很伤心。真的伤透了心,所以现在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如果不是为了我老公,我不会辞职来北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家,我不会考博士;当初我其实说的很清楚,我不喜欢搞学术,考博士一点意义都没有,可是由于他们一直算半文盲,总觉得家里多个博士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第五部分,谈到自己对于工作的期望,总有太多的忧伤:我现在学会将期望值降低,才越不容易失望,无论对人对事,可是我发现人连期望都没有了就更可怜。我现在就处于这个可怜郁闷的阶段。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宿舍的一个傻乎乎的女孩去律所面试,到晚上9点那个面试的律师打电话要她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陪他。傻女孩因为比较信任我,还打电话问我说应不应该过去,给我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还算名牌大学的硕士呢,做助理一个月3000多还想你卖艺又卖身啊。其实我很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以前读本科喜欢在图书馆看广告和摄影方面的杂志,觉得有些创意真的好棒啊。我坐不住而且很讨厌寂寞,所以读博士真的很为难我了。当年本科毕业真是钱赚的容易,工作环境超舒服,每年旅游2次,出差都是5星级,所以现在落差尤其大。而且觉得这些年受的苦都白受了,考试很痛苦,写论文也很痛苦。当年我本科毕业出来,单位有一个大约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直接当了部门经理,配几十万的车,一年收入40多万,位高权重。也正是因为那样,我一直想读硕士读博士,但是当我读了之后已经开始打破了学历的神话了。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多,第二因为理性了。所以我说我不赶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排序是男硕最容易,接着女硕、男博,最后才是女博士。以前觉得学术至少清高。等自己给逼到花钱发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啥也不是,很是堕落。考博都是很痛苦的。 因为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有期望。我以前很多朋友都在自己的圈子有所建树了,国有单位混个中层,做律师的时薪2000元、轻松年收入百万,他们笑我傻,辞掉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去读博士,再回头看到现在的博士同学那种清贫、孤欢寡欲的生活,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9月8日 澎湃新闻)上面是我们从文章中选取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能全面的反映作者的心态和情绪。”女博士现象“在社会上发生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这篇文章依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评论说:“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期待读博士能换来财富迅速增长,失望的可能性会很高。时移境异,当初的工作找不到,当初的人寻不见,是世间常事,干博士何事?这位女博士所说的事情,跟博士无关,只跟她自己有关。怨老公、怨公婆,不惜笔墨;怨自己一时糊涂,一笔带过。看待别人时,全是艳羡;看待自己时,都是顾影自怜。文章除了满屏自怨自艾,始终缺少一种即使法学学士也应该具有的基本逻辑。浅显的道理在于,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财富分配的角度讲,博士毕业虽不至暴富,但可以在社会中获得一份正常而基本体面的工作,生活大概率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在社会工作机会的意义上,博士意味着可选择的路越来越窄。第一,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成本很高,即使按照原来博士三年毕业的时间来算,拿个博士比本科毕业要多读六年,目前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经改成四年了。第二,机会成本太高了,别人在职场打拼的时候,念博士的人都还跟书本较劲。第三点,由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高昂,意味着专业成本极高。博士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讲,高出了不知多少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不等于生活一片灰暗,更何况,一是自己的选择没必要后悔,二是现在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也不表示永远再没有。(任孟山)读完这篇文章,又浏览了有关此篇文章的诸多评论,笔者有一点想法,分享讨论:首先,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多么大的问题。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各级各类学校,无论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还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都需要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曾经,全社会对学历进行盲目的崇拜,不管是经商的,还是做官的,都要弄个博士帽戴戴。好像读了博士,就能多挣钱,就能当大官。而近年来,教育依然是只注重分数,分数决定命运,考试圈定人生。家长对孩子也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考入好大学,一路下来,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赚大钱,有实权,才是成功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教育。社会应该是多元的,生活要多姿多彩。当所有人都挤上拿高分这一条路上,这个教育的方向有了问题,这种教育的结果一定要失败。其次,教书育人,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在教书,不再育人。因为分数的比拼,高考的选拔,教育,只剩下教授知识,而忘了对人的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并不是高学历者多,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是高素质的。学历文凭可以滥发,而人口素质是一个工程,没有高素质的社会成员,再高的学历,也带不来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再次,不同层次的教育,有着总的和分类的目标。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现在教育,急功近利的造就了大批量的”人才“,这些”人才“,说其为”才“没有问题,说其成“人”,却有待”商榷“。最终,他们学有所成,知识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成为高学历者,成为大学生,他们返过来,却认为教育耽误了他,社会对不起他。这有教育的原因,也有受教育者的原因。从而,一大批的受教育者认为,受了教育就要出人头地,就要赚大钱,掌实权。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赚钱的学问,也不管人术学。有评论说,读书只为赚钱,出发点就有问题。博士大家知道是干嘛的么?博士头衔是证明一个人的有相当学术能力并且在某学术领域有自己独特见和发现,国家教育部门给颁发的证明而已。谁说博士一定要赚钱。相反,敢读博士就是证明这人坚定走搞学术这条路,向钱看肯定是不对的。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对教育不满的人,出现教育的白眼狼,让我们好好反思教育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郑风

当年为了读博被我辞掉的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努力也找不到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 法学女博士 。本科毕业时我就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垄断国企工作,第一年的年薪10万左右,到我辞职时已经快20万了。工作很轻松,但丝毫没有挑战,年轻的我当时觉得呆在那种地方简直是浪费自己的青春。那时正好遇到现在的老公,他在北京读博,就追随他来到北京,考上了一流的法学院读研读博。且不去提这些年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吧,学生的生活确实是物质贫乏的,倘若还如本科生一样青春无敌,每天好多节目也罢了,穷开心也蛮不错。读博士以后发现周围都是心事重重的女博士,记得前些年北京老有报导说女博士自杀,我突然能够理解了。读了若干年之后,现在即将毕业了,论文的压力已经不算小,但是尚且比不上找工作带来的压力。兜来转去,我发现我如今的最佳选择竟然还是当初放弃的那类工作,但 现在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才发现,我再也进不去那种单位了。很多用人单位明目张胆地写着:30岁以下,甚至27岁以下,男生优先。忽然感觉自己像站在一片荒野上,四处张望都看不到方向。如果说5年前的自己还有理想,现在于我来说却只是需要一份对得住自己的工作。也许到最后结果是好的,但是我感觉这个过程已经让我精疲力尽,自信全无了。我总是这样,买基金赶4000点,到现在赔了1/2;读书赶上学位贬值,博士快毕业了才发现我宁愿当初自己没有考上。如果学历可以兑换的话,我宁愿用学历换青春和工作经验,再考一个在职博士。我也不明白这些年怎么过的,总之好像怎么样都是浪费。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其实道理我都明白。1其实,我读了博士以后其实开始学会不抱怨了,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老说这些改变不了的现实挺没意思的。可是我发现我自己是一个不太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所以有的时候我不明白大家那么大压力为什么还能泰然处之,我却常常只能郁闷地睡去,然后郁闷地在半夜醒来,想想这些年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 为什么现在我处于这么尴尬的一个位置。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投资,为什么我投资了负资产;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斗志,对工作也失去了憧憬,对所谓的学术更是。记得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简历放在某个求职网站上,很多单位打电话,居然还有一个猎头找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又放了,3个月没有一点反馈,我简直不敢置信,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自己设置错误,老上去检查简历是不是开放了,后来才醒悟过来原来在这个人肉市场我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哭都来不及。我很讨厌说老公养我的话,因为我不需要也不想,当初读博士他越俎代庖做决定非要我读,结果现在找工作他很讨厌听到我抱怨,说了两句就说不行就家呆着,我养你。可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个自己的生活圈子,不至于天天呆在家里或是宿舍。法律博士很少课,而且可以逃,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整周整周呆宿舍不和人打交道,那种和社会隔离的感觉我已经经历了很多年,我想如果再过几年这种日子不变态也该变态了。所以我绝不愿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2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屈就”,只是人家还不愿意“高攀”呢,简直就是女博士在婚恋市场的写照。对于国家公务员里的好单位,我还是会尽全力去考吧,因为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层次,虽然收入和待遇未必有多好。据我所知,国家公务员在面试阶段还是有不少猫腻的,除非正好你的竞争对手和你一样都没有背景。我的经验是如果年轻的时候有理想还是要试一试,不给自己遗憾的机会。这个社会从本科以上,赚钱能力和学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是进步的牺牲者,我听我的老师说过他们当年读完博士,单位来请,给住房,解决配偶进京指标,于现在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其次,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像从前了,课时、课题、发表论文、还有各种事情,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啊,一点不见轻松,也就近5年的事情。如果想好好干就更不容易了,水平要有,关系要好,里头外头都要吃得开,一点不比社会少好混。而且北京高校很难进,博士太多,教席太少。不过我比其他同学更好的一点是我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因为老公是北京人,我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我虽然现在很少去面试,但是博士期间找兼职曾经去过几家律所面试。过程差点没把我气死,我在简历上注明了我是在读博士,去了以后一个女律师面试的我,两个男律师陪着;那个女律师全程板着脸,先从家庭情况开始问,当她问到我是不是买了房子我已经很不高兴了,我说,我想这和工作无关吧。她又说,啊,你们这些读书的博士,开始都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又干不下去了,以前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清华的男生,干得真不错,后来说是有课题,结果撂了担子就走了。我是在读生的这种情况在简历上就注明了,又没有丝毫地隐瞒,你既然不愿意在读博士来干嘛叫人面试啊,简直有病。还有一次是我去另外一家律所面试,那个所谓的主任和我说,除非你们家里死人了或者你自己病得起不了床(绝对原话)否则不要和我请假,什么妹妹结婚,妈妈来北京了不是借口。我们这里要求加班就是加班,我说了加班必须加班,你的时间我付钱了,就我说了算。一个月3000。我说你这么苛刻的条件也不是说找不到人干,但肯定不是一个月3000,也肯定不是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给你干。那个所谓主任说:我们看情况年底说不定会有奖励,但是不能问,以前有一个从法院出来的就老爱问,后来我把他开了。那我说我不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个人就开始唠唠叨叨说他年轻时候怎么苦,现在发达了怎么节俭。然后说年轻人不能只看眼前之类的。我是学法律的,如果我相信这样的口头承诺那就是太天真了。于是我就走了,留他好像很遗憾地在那里。我想我的时间不仅仅只是值那个钱。3我现在学会将期望值降低,才越不容易失望,无论对人对事,可是我发现人连期望都没有了就更可怜。我现在就处于这个可怜郁闷的阶段。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宿舍的一个傻乎乎的女孩去律所面试,到晚上9点那个面试的律师打电话要她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陪他。傻女孩因为比较信任我,还打电话问我说应不应该过去,给我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还算名牌大学的硕士呢,做助理一个月3000多还想你卖艺又卖身啊。其实我很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以前读本科喜欢在图书馆看广告和摄影方面的杂志,觉得有些创意真的好棒啊。我坐不住而且很讨厌寂寞,所以读博士真的很为难我了。当年本科毕业真是钱赚的容易,工作环境超舒服,每年旅游2次,出差都是5星级,所以现在落差尤其大。而且觉得这些年受的苦都白受了,考试很痛苦,写论文也很痛苦。当年我本科毕业出来,单位有一个大约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直接当了部门经理,配几十万的车,一年收入40多万,位高权重。我简直觉得不可企及。我们那里也是本科生基本没机会。也正是因为那样,我一直想读硕士读博士,但是当我读了之后已经开始打破了学历的神话了。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多,第二因为理性了。所以我说我不赶趟。事实上就是门槛是要进的,只是读的多就没必要,再让我重新抉择肯定就是硕士出来工作,有机会读个在职博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排序是男硕最容易,接着女硕、男博,最后才是女博士。所以我想等前头这些人都找到工作了,轮也该轮到我了吧。以前觉得学术至少清高。等自己给逼到花钱发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啥也不是,很是堕落。在学校呆一年发多少文章,做多少课题,简直是和数鸭子一样,哪有什么学术自由可言,除非你打算做一辈子讲师,可是你要真愿意做一辈子讲师,学校也不愿意。考博都是很痛苦的,当年我也是闭关,在北京冬天踏着冰雪去教室自习,寒气从脚底上来,我这个南方人冷得打颤,很是自顾自怜。我考博的时候看的书大本的加起来有一米了,堆得高高的,每天只有一点点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放松,到了3月份,春天来了,暖了,我下楼来吃饭,看见篮球场上大家在玩耍,天气真好,毫无防备地我就流了眼泪,觉得这种天天啃书的日子真不是正常人的日子。因为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有期望。我以前很多朋友都在自己的圈子有所建树了,国有单位混个中层,做律师的时薪2000元、轻松年收入百万,他们笑我傻,辞掉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去读博士,再回头看到现在的博士同学那种清贫、孤欢寡欲的生活,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如果不想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读个研究生就出来工作吧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在职学习,可同等学力申硕!9月开学电话咨询:021-65902708咨询地址:杨浦区武川路111号经济学院105招生办01上海财经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商科院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上财位居中国财经类院校排名榜首。在2015年QS全球学科排名中,上财“会计与金融”专业保持全 球前200强;在2016年荷兰蒂尔堡大学排名榜中,上财经济学进入全球前60(大中华区第一);在2012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排名榜中,上财“金融学”位列全球第104(中国大陆第一);在2013年美国德州大学排名榜中,上财商学位列全球第177(中国大陆第4)。本文来源:卡农小世界,作者:蓝兰。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引用须标明出处来源。非常感谢作者的付出!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在职学习 @微信号: shufe65902559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添加招生老师微信你曾错过这些精彩内容-点击阅读-经 济匡时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7年高级课程研修班(秋季班)开课啦!经济匡时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年高级课程研修班(秋季班)开课啦!经济匡时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7年高级课程研修班(秋季班)开课啦!玩命工作,就是年轻时最好的生活上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听在职研究生谈自己的读研感受7373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7373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财大在职研资讯

农林

985女博士被华为和航天企业录取,对比年薪后众人:工资好高

虽说大环境下找工作是非常难的,不过对于有学历、有技术的人来说,找一份工作是非常轻而易举的,而难的是在两份非常优秀的工作之中选择一个。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985女博士被华为和航天企业录取,对比给出的年薪后众人表示工资好高。那么这两家企业给出的年薪是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网友在职场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她说自己是应届的博士毕业生,毕业拿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北京的华为,是在消费者bg,做的是偏视觉AI的内容,给出的年薪是四十五万,还有五万的签字费,不确定给不给户口。而航天501,没有明确表示要被分到哪个部门,工资是二十五万,确定是有户口的。这让自己很纠结,不知道究竟哪一份工作更好。网友们看到这个帖子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网友表示选择航天501,主要是从技术方面考虑,因为在华为非2012的话是得不到什么技术的提升的,不如在501安心做一下技术,以后再跳槽。也有网友表示如果家庭不是很贫困,还是选择501吧,毕竟比起华为的加班,501还是要稍微轻松一点的。女生在华为很难有很好的发展,在501还能安稳地工作,无论是婚育都可以放心,不至于担心为了婚育而丢掉工作。并且华为的年龄限制也是很严重的。还有网友认为航天企业其实在有发射任务的时候加班那也是非常严重的,和华为不相上下,当然年终奖是非常高的。不过对于女生来说,还是国企比较好一点,除非你没有生孩子的意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两毛五

33岁女博士,在北京无房,该不该回老家沈阳发展?

我是一名33岁女博士,在北京无房,老家省会城市沈阳,是否应该回家工作生活呢?33岁女博士,在北京无房,老家省会城市沈阳,是否应该回家工作生活,我觉得要根据个人情况,从多方面考虑,不要只看北京无房这一个条件。比如33岁女博士,搞没搞对象,有没有男朋友,如果已有男朋友,看是在哪个地方工作,家在哪里,如在北京工作生活,就不应该回老家沈阳工业生活,如果在沈阳,那就应该考虑回老家沈阳工作生活。最好是向男朋友靠拢。第二要看博士专业的就业方向,适合在北京还是在沈阳发展。北京是首都,政治科技文化中心,世界级大都市,是好多人向往的地方,相比于省会城市沈阳,知名度没法相比,留下来固然是好,但要看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发展。至于北京无房的问题:在北京买房的确是生活中占比很大的开支,房价要比沈阳市中心高出几倍。但是可以暂时租房,可以慢慢排个将来买经济适用房,另外女孩子谈恋爱也是改变无房现状的一个机会。总之,工作生活在北京,跟老家省会城市沈阳相比,条件会相对优越一些。但是,相比之下工作生活在北京远离父母,压力会相对大一些,回老家省会城市沈阳,工作生活在父母身边,压力会相对轻松一些,各有利弊。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猗嗟

28岁女博士获聘大学教授博导:28岁想成为怎样的人

28岁女博士获聘大学教授博导:28岁想成为怎样的人原创:露天儿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01你希望自己在什么时候有所成就,就要发挥出超越你这个年龄阶段的力量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该校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据官方简历介绍,李琳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李琳的引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显示其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李琳获聘大学教授博导的新闻一发布就登上了今天的热搜榜,人人都在微博下评论这位28岁的年轻人有多么的了不起,“长江后浪推前浪,都是91年的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秒杀一大片同龄人,未来可期。”等等赞扬的话语。像李琳这样在学业上和事业上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少。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总有人在比你优秀的时候还比你努力。”那个默默坚持的人啊,总有一天会让人看到你的光芒。有一位年轻的教授、博导,也是我要介绍的90后年轻姑娘李姗。南京农业大学,作为211大学,2018年12月,在招收一位中科院某研究所的博士入职博士后的工作,不久之后便为这位博士后确定了新的职位——教授(正)、博士生导师。翻阅李姗的简历,可以发现她从2008年的高考至今,一直都在努力地拼搏奋进,在学习上丝毫没有松懈。90后女生刘明侦出身于重庆,她大学是在国外读的,高中毕业就去到了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是一所比肩牛津、剑桥的大学。在博士毕业后,她回到了中国,那一年她才24岁,要知道很多人24岁也才大学本科毕业。她选择了去到电子科技大学就职。由于她求学期间发表了很多优秀的论文,于是在电子科技大学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评为了教授,小小年纪就打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她们都在用实践证明,年轻是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你希望自己在什么时候有所成就,就要发挥出超越你这个年龄阶段的力量。我记得撒贝宁在节目中说过一段话:“如果当你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刷着微博,坐在家里,宅着看电视,天天上着网,坐着那些八十岁以后都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什么呢?”28岁的年纪,你想有所成就,绝不是一天的功夫就能实现,懂得努力的人确实很多,但坚持下来的人还是那几个。我们所熟知的NBA的巨星们都是在28岁这个年龄段完成职业生涯的一个大发展,其中杜兰特、库里和詹姆斯都在28岁那年拿下了总冠军。球星们28岁的时候可谓是非常疯狂。乔丹28岁那年夺得了第一个总冠军,科比28岁那年拿下第一座MVP,詹姆斯虽然28岁的时候已经4个MVP,两座总冠军。但他的职业生涯也是在28岁那一年到达了顶峰,球员们的28岁正在创造奇迹,而你的28岁呢?2年轻的无限可能该由你自己去定义有些人28岁卓有成就,自带光环,有些人28岁成家立业,朝九晚五,还有一些人28岁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来定义。我在“简书”上看到一个作者写了自己的28岁,没有房没有车,存款也几乎没有。看着同龄人有房有车有家有娃,而你一无所有。不禁仰天长叹,但发现自己也没清闲啊,一直也不容易,为什么既没有钱,也没有爱人。是什么原因呢,是自己没有找到明确方向,是自己没有坚持,是自己没有用心发现真正喜欢什么,是自己一直在寻找哪里可以赚钱,却忽略了自己喜欢做什么。28岁,你打算换一个手机,纠结犹豫,28岁,为了省钱为了挣钱,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又挣钱的方式。28岁,你还没有遇到一个适合结婚的人。你处于是否要找个人将就,还是坚持等下去直到遇到满意的人。28岁,你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你没有勇气做出改变。28岁,你定下了要给自己买房的目标,你承诺父母不用为你操心;当28岁的你看着同龄人成了企业高管,在高校是备受尊敬的导师,跳一个岗位也会是炙手可热的社会精英。但是时间不会在你28岁就给出最后的答案,漫漫长路,28岁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和过去的将来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一样,不该用别人的眼光去定义自己的人生。去年在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叫做“年轻人,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短片中一名校长在给高中毕业生做演讲,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说完后观众席掌声雷动。校长说十年之后他们的人生就定下来了,人生轨迹就会被定型,这时他站了起来向讲台走去。他说在他认识的人当中,有人毕业的年龄不同, 有人找工作的年龄不一样,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有的人到三十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有的人在事业巅峰时期却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人结了婚却一直没有生孩子,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走到一起。03人生中做的每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安排。你身边会有朋友遥遥领先于你,同时也有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库班25岁还在酒吧做酒保,JK罗琳到32岁才出版了哈利波特,马云35岁才建立了阿里巴巴,摩根·弗里曼直到52岁才迎来演艺事业的高峰。如果30岁还没有结婚,你过得快乐就好,40岁才买房也不是很丢脸的事,不要让任何人打扰你的人生节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并不是每一件算的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的出来。”当你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时,再去影响别人,点亮他人的生命。在时间的洪流里,你要紧握住自己的罗盘而不是让别人决定你的方向。我很喜欢短片中的那段发言,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那些人到中年迎来事业之春的人很酷;那些年轻有为,很早就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很酷;那些处在人生巅峰却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选择归零的人很酷;那些一生都在自己的领域中默默奉献的人很酷;那些选择稳定度过平凡的一生的人也很酷。从小到现在,我一直坚定着一个方向,年轻就要尝试各种可能,打破常规,人生就是一种体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04选择平凡与稳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8岁,我艺考的那年冬天,哥哥陪着我在外面吃饭,那天回去的路上,我突然问他一个问题,将要踏入28岁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你决定什么时候实现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研究生顺利毕业,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成立幸福的家庭,多陪陪父母,没什么特别大的梦想。”我听完以后有一点点的失落,我以为每一个经过了高等教育的人都会想在最好的年纪去接受那些未知的挑战。后来我也上了大学,我开始发现,选择平凡与稳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的选择可能会受到大家的非议,你需要承担更大的家庭责任。想要飞翔的孩子,总有人在背后默默关注你的努力,支持你的选择,而选择安家的孩子,你得在每一天的柴米油盐上付出持续的精力。没有哪一种付出是更有价值的,因为哪怕我们飞的再远再高也不能忽略了自己最重要的义务是给父母的陪伴。有很多的都市青年选择艰苦创业,他可以独立,可以解决事业上几乎所有问题,可是解决不了父母真正的需要。所以不要对任何人的选择带有成见,你觉得别人的人生不该这样,那不妨先自己试试看。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非议的勇气,面对嘲笑的勇气,面对失败的勇气,面对孤独的勇气。尼采说过:“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出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的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E N D ——28岁的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呢,有梦想就去追,有目标就去坚持,有家庭就去守护,有困难就去解决。我是露天儿,愿你的28岁有喜悦,有智慧,有美丽的色彩。

孰有之哉

211大学博士生,求职经历却很坎坷,就算有学历,也难逃性别歧视

六月一过,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很多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他们的身份完成了一大转变。学生时代的多数时光是无忧无虑的,只需要保证自己的成绩合格,处理好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即可。但是进入社会之后,烦心事似乎一下多了起来,身上的责任压力也接憧而至。毕业之后的学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找工作问题。如今的求职场上,国家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学历方面,隐形的门槛之外,还有很多要求让刚毕业的学生感到猝不及防。以往人们觉得只要学历足够高,工作就会追着自己跑。但是随着我身边的一些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些求职经历之后,也逐渐让我意识到这种想法似乎并不正确。我的朋友小李去年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女博士,小李今年已经28岁了,很多朋友在这个年龄段已经结婚生子了,但是小李却一直对学术有着极高的追求,并不想那么早结婚。一直到博士毕业后,小李还没有谈男朋友,周围的朋友和她的家人都替她感到着急。因为小李对学术比较感兴趣,在读博和读研期间都没有想着到外面的企业找实习,而是一直待在学校做研究。但是小李的专业比较特殊,加上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因此小李不想到高校当老师。小李原本想着自己作为一个211大学的博士,学历一定满足了各大企业的条件,找工作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可是在找工作过程中,却让她意识到现实的残酷。首先,小李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并不想找离家太远的工作。小李从大学阶段一直到博士毕业所读的学校都是她所在省份的一所高校,因此,博士毕业的她想就近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可是她所读的专业在当地可选择的公司和岗位是非常有限的,并没有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机会那么多。但作为一个女生,小李想以安稳为主,所以也并不在乎未来的发展问题。但是真正求职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的选择空间的确太小,周围很多同时毕业的同学选择到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闯荡,很轻易的就拿到了offer。其次,小李在求职的过程中,也见识到了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在面试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小李刚到面试点就被单独分在了一个房间中。结束之后才发现,这家公司将男员工和女员工分开面试。而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也会问到小李是否可以接受出差安排,以及小李的婚姻状况。在小李谈到自己并没有结婚的时候,面试官直接来了一句:你的学历很符合我们的要求,但一些方面的条件并不满足我们公司的要求。而最终顺利拿到这家公司offer的员工多数都是男性,有一位女性在博士阶段就已经结婚生子了。因为小李没有结婚,公司考虑到如果小李被录取进入公司工作,工作可能没几个月就要结婚生子,会影响正常工作。公司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在招聘人才时会把这些问题都考虑在其中,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自然会招聘男同事。最后,小李发现自己的每一场面试中同自己竞争的对手和自己的条件都差不多,甚至有很多985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很多博士生无论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硕士阶段,都有几段含金量比较高的实习经历。在找工作之前,小李原本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随着面试次数的增加,反而让小李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女博士这个身份在某些时候的确比较尴尬,小李的家人再给小李介绍男朋友的时候,对方一听到小李的年龄和学历就开始退缩了。什么时候开始,女博士这一词不再是一个褒义词,反而别人一提到女博士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学历,强势,剩女的代名词。学历原本应该是加分项,但很多男性觉得自己的学历实在是配不上小李,哪怕谈恋爱之后可能也会觉得有压力。所以在相亲市场上,小李也经常遭到别人的拒绝。当然并不是每一位博士毕业生都会面临和小李同样的遭遇,这样的经历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你身边的博士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是否顺利呢?

忽然而已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月入5万的海归女博士只能配月入5千的大专生?

年是快过完了,但七大姑八大姨的“叮嘱”,还在耳边回荡...“有男朋友了吗?户口是哪里的?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呀?工资多少呀?有车有房吗?父母有工作吗?”不由地感叹,这年头找对象怎么比找工作还难啊?曾看过一条媒体总结出的“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在北京,‘京籍京户’、‘中心城区及教育高地房产’、‘男性海归’、‘女性本科’,被认为是相亲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指标。”以上还只是初级版本,还有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中山公园相亲角高级版本“相亲鄙视链”。“属羊的女孩子条件再好也绝对不行;月入5万的海归女博士就只能配月入5千的大专毕业生;只要是北京户,残疾也没事;……”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的公园相亲一角,男女身价直接被明码标价,户籍、房车、学籍、收入成为相亲“四大金刚”,同等级只和同等级对话,在底层的压根没有话语权。相亲角的众生相中山公园是北京最为著名的“相亲角”,其实之前还有诸如龙潭湖公园、地坛公园等等,但后者们都已经成为“落寞的贵族”,现在最火的还是中山公园。对于不少“阿姨”来说,每天到中山公园相亲角逛一圈,已经成了每天例行公事一样的事情。早上买菜时间、傍晚遛弯时间,大爷大妈们都会来这里遛一圈,一天两次,就像每天上下班一样准时。“你哪儿人啊?”你张口回答两句话,大妈就能听出是不是北京的。恐怕不少外地人还没问到关键,大妈就不跟你玩了。这里的叔叔阿姨最理想的女婿就是那些在国贸上班的男人,每天打领带穿白衬衫,工作的时候都是用英文名字,肯定比叫“狗蛋”的人赚得多。上海有人民公园相亲角,北京有中山公园相亲亭,无论南北,都同样活跃着为孩子操持婚事的父母。带着“交易目的”的父母都不肯吃亏,婚姻市场的内部竞争机制在这里十分明显,外地人的征婚简历都扔树根下,无人问津;北京户口的残疾女也成重点考虑对象。但很黑色幽默的是,即使你是北京户口、独立房产、高颜高薪的姑娘,只要你属羊,那也将被抛弃到鄙视链低端。一个带有不确定性的“十羊九弗全”民间传说却成了相亲的硬标准。在各大相亲角里,我们丝毫看不到阅读理解题式的对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相反,一言一语都是小心机和大算计。相亲者纷纷披上坚硬的铠甲,抖擞着自己的骄傲,唯恐把心底里最柔软和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在这个所谓相亲鄙视链上我们不难看到,男性的五级排序是按户口、房产、学历依次降低正常排序。而到了女性这边,高学历的博士海归却跌倒了谷底。这样的偏见,大概是女博士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在大爷大妈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标准下,那些单身的孩子无论怎么配对,都是各种人生艰难。青年精英的感情困境猜猜现如今婚恋状况最好的人群是谁?是学习成绩一般、学历没有那么高、但早早地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那群人。而如今较难找对象的人群是谁?如果你去中山公园的相亲角去看看,大半都是985高校、海外高校毕业的“精英们”。“恋爱难、结婚难”已经成了这些被外界认为是青年精英的年轻人们所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曾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段子:推荐一个小段子给你,建议熟读并背诵全文:“我有一些漂亮又受过教育的姐妹,本来有机会嫁给富二代,但很多被那些长得不错、有名校高学历、刚毕业在知名企业工作、加班到很晚还健身的男生所吸引。觉得人家上进又有潜力。五六年后,她们悔得肠子都青了。”不少代儿女相亲的叔叔阿姨们,从一开始要求卖相好、出身好、有品,还要比女儿收入高,到现在改成“和女儿差不多就行了,略低点儿也能接受”。她赚钱那么多,能跟她旗鼓相当、年纪相符的男人,早就已经结婚了。况且人家就算还没结婚,也都想找个小鸟依人的年轻女孩子,也不会想要她。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女性的经济独立问题早已经得到解决,在各行各业中,都已经不乏有才也有财的女性。可这个社会却并没有为她们提供相对应的文化与环境。在这个生育不能直接创造GDP的年代,女生只有拼命、再拼命一点,才能跟男生跑得一样快。从相亲鄙视链上升到阶层鄙视链所谓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不过是已被时代淘汰的大爷大妈们的价值观映射,中间有很多愚昧荒唐,但也不乏真相。这个早已不新鲜的相亲市场中,更耐人寻味的也许不是什么相亲鄙视链,而是阶层鄙视链、地域歧视链。“我们不找外地的”“京籍和京户有着天壤之别”“住四环外没法串亲戚”“外地人就是想占北京的便宜”“只要北京户口残疾也行”像北京中山公园的“相亲规则”,在真实的恋爱婚姻中未必是绝对铁则,其所呈现的潜台词才是真相——户口所承载的附加值太大了。有段子说两个有房有车的北京本地人结婚等同于两个上市公司合并。看似一句调侃的背后却影射出户籍福利的真相。在婚姻关系中,要求门当户对不是原罪,没有爱情基础的门当户对才是问题。然而婚姻这件事,终究需要生活一辈子的是子女而不是父母,一时门当户对的选择却不能保证日常柴米油盐的和谐,家庭琐事更是各种矛盾不断的根源,没有爱情单纯由父母选择的爱人,想要一路走到最后也需要付出比别人千百倍的努力吧。关于“中国式相亲鄙视链”你怎么看?过年回家你被“逼谈恋爱”了吗?本文部分来源于网络,由CareerFrog职业蛙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