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独家:北京理工大学16个学院69个专业2021年推免保研人数完整版寡人丑乎

独家:北京理工大学16个学院69个专业2021年推免保研人数完整版

校园风景图小编耐心地查看了北京理工大学各学院官网网站,根据各网站公示推免名单进行了数据整理,个别学院官网无相关数据,具体保研人数未知;从统计到的数据来看,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推免人数689人,实际推免人数大于该值;2017年的招生计划约3700人,计算出来的保研率是18.62%;该值比北京理工大学实际保研率要低,有一定误差;此结果仅作为一个参考;本次统计到了16个学院,各学院保研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机械与车辆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宇航学院,自动化学院,光电学院,材料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生命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保研人数依次为106人,97人,63人,61人,54人,54人,50人,39人,34人,29人,23人,20人,17人,16人,15人,11人。各专业具体推免人数请看下图:北京理工大学各学院专业保研数 图1北京理工大学各学院专业保研数 图2北京理工大学各学院专业保研数 图3北京理工大学简介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学校的工程、材料科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等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北京理工大学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重点建设“5+3”个学科群即是:“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群、“高效毁伤及防护”学科群、“复杂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群、“运载装备与制造”学科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特色理科”学科群、“医工融合”学科群、“军民融合与创新发展”学科群,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北京理工大学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分别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5个,分别是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分别是料学,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有国防特色学科10个,分别是光学工程,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火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材料学等。喜欢北京理工大学的考生可以多关注该高校的各种信息。小编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恶虎村

北京理工大学2021届保研率23.6%

推免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2021届推免公示不全。陆续收集各学院公示如下:上述为公示名单。如计算机学院:推免通知中分配名额90人,最终公示名单97人2021届总体保研率约23.63%。反推,2021届推免总数约860名同学。保研去向 一、2021届保研去向:因其他高校拟录取尚未公示,其他去向未知。二、2020届(上届)保研去向参考:因研究生院拟录取公示不全,无法比对保研本校数据。爬虫抓取部分高校如下:2021届生源情况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森石

北京理工大学双倍奖励:推免硕士生奖励1.6万,推免博士生奖励2万

今天看到群里一个消息:“北京理工大学对推免硕士新生的学业奖学金:特等8000元、一等5000元。推免直博生新生奖学金10000元。物理学院对推荐免试新生设立优秀生源奖学金:特等8000元、一等5000元。推免直博生新生奖学金10000元。”刚开始以为是重复写了奖金,但是据北理工某知情教授告知,最后奖学金部分,写了两遍,不是重复,是学校一份学院一份, 双倍奖励!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吸引到全中国最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这样的奖励,和这几年刚出台的2万元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万元的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有的一比。现在,不管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一入学都要缴纳学费,不再是像俺们以前那种国家公费的研究生。学费标准大概是这样:硕士每学年8000元,博士每学年10000万元。按照北京理工大学这种双倍奖励的金额来看,扣除掉入学的学费,一个月也就是1000多元的生活费,可能住宿费还要再扣掉一些,实际上到手的奖励金额所剩无几。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几百块钱的生活费是不够吃喝住行的,最后还是要像家里的父母伸手“再要点生活费”。有人也说,这只是学校奖学金的一部分,还有额外给导师做科研的奖学金,加起来也有不少吧。实际上,额外给导师做科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拿到这比奖学金,必须要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才有较高的奖励。否则也只是低保奖励而已,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没有帮助。可见,虽然有些比较好的大学,这几年为了吸引优秀的研究生生源,不惜花费大手笔的奖金。但是出台的这些奖学金政策,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让我们的研究生衣食无忧地做科研,还需要提高奖学金的总体资助金额和覆盖面。俺今年带的一个男研究生,是广西一个小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家里父母都是农民,还有一个弟弟在读书。那天俺打开系统查看这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时,一行红色的字体格外醒目:“该生还欠费9000多元(学费8000元+住宿费1000多元),请及时缴清学费,以免影响论文送审。”这行字,虽然没问研究生为什么还欠费,但是肯定有他的原因。也就是说,现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为了读个研究生,可能连90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一时间都拿不出来,更没有办法让他们安心学习和搞科研了。俺也不知道该不该帮他一把,帮他了可能会被认为是可怜他,所以俺就先问了一下:“家里是不是经济有困难?”他回答说:“家里很好,没有困难,谢谢老师的关心。”从字里行间就能感觉出这事一个懂事的孩子,也许不帮更好吧。

神人无功

研究生推免比例或将再提高,“跨越阶层上名校”只会更难

近日,安徽省印发《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加大接受校内外推免生力度”。作为官方文件表述,此举被不少网友视为研究生将提高推免比例的信号。无独有偶,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近期也表示,“在研究生“入口”应适当扩大推荐免试生比例……尤其是学科实力强的综合性大学,保研名额应当增加”。再结合近期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有关消息,继续扩大研究生推免比例,基本成为国内高校教师和学者的共识。部分名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达上限教育部在2013年发布通知要求,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但从目前来看,不少国内名校的推免生所占名额已基本达到这个上限。比如2019年研究生招生中,浙江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约5000人,其中接收推免生达2700人;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招生规模约4000人,接收推免生约2000人左右;武汉大学招生约5000人左右,推免生在2600人左右。而在部分名校的部分院系、专业,接收推免生比例早已超出50%这个上限。比如北京大学2019年研招中,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推免比例达到100%。再如,复旦的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推免比例也达到了100%。名校接受推免生比例,呈逐年上升。比如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免生的比例是27.68%,到了2019年已上升至47.44%,甚至个别年份已突破50%。再如浙江大学,2017年、2018年接收推免生比例低于50%,到了2019年,已高达54%。再如武汉大学,2017年接收推免生的比例是49.91%,2018年基本达到50%,到2019年达到52.8%。名校钟爱推免生,因为他们更优秀名校接收推免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和导师看重学生“出身”有一定关系。中国教育在线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超过九成的研究生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毕竟推免生来自层次更高的学校,目前只有36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在内地本科高校中占比还不到15%。这些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双一流大学,这些学校的本科生,在入学前的高考就完美胜出,先天条件肯定不错,本科阶段接触到的学校资源也更好,后天培养又胜出,那名校确实没有理由不多喜欢一点。比如中山大学在2019年共接收推免生1945名,其中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双一流”高校推免生占比超过90%。再如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免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占比达94.8%。推免生多了,靠统考上名校更难了在招生计划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名校推免比例越高,用于没有推免资格学校学生统考的招生计划就越少,想要从双非高校通过考研进入双一流大学、名牌大学的可能性,也越小。在21世纪经济报道《争夺优秀生源:研究生招生改革或继续提升推免比例》一文中,有考生认为,“这样的改革(指提高推免生比例的改革,笔者注)对往届生和“三跨”考生并不友好”。推免比例提升,不公平?对于推免政策本身以及推免比例提高,很多考生都以是否公平进行质疑。在中国教育在线做过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有近八成的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于考生不公平。同时,每年都有考生质疑推免过程、结果是否公平的消息曝出。不过,在对于是否公平的问题上,招生单位方面却和广大考生有不同意见。还是在中国教育在线做的那个民意调查中,超过六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于考生来说,是公平的。同济大学研招办主任陈宇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名校保研比例过高,导致普通学校裸考生被提前判死刑”是个伪话题。推免比例扩大,双非高校学生该如何突破?对于质疑推免不公平的,笔者认为那是极少数高校在操作上的案例。从这个政策上看,总体还是能够保障公平的。首先,获得推免资格是非常严格的,比如成绩需要在班级或者年级前5%之类的,并不是说高考进了好学校就能有推免。其次,推免并不是说就完全不用考试了,还需要参加推免学校的笔试面试、专业考察等等。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在目前推免比例或许还将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只能在统考时把分数考得更高,才能有机会进入名校面试。在平时,除了埋头苦干,也要努力出些成果,比如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实践项目、创新项目等等,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何如

首次突破300万人报名、推免生增多……研究生招考呈现新趋势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本周一刚刚结束。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研究生报名人数在2014年、2015年出现短暂的下滑后,2016年开始增长,报名人数从160万人左右迅速突破200万人,今年的报名人数在去年290万人的基础上再次大涨,5年时间实现了倍增。那么,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哪些新动向呢?和冠欣/摄推免生数量逐年增多推荐免试入学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2020年,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15年到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东南大学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2020年较2015年增长了45.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接收的推免生人数为1572人,2020年上升为2190人,2020年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增加了618人。虽然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各学校总量一直控制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部分“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还有所减少。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就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点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陈志文认为,推免生是不同于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招生录取的方式。教育部目前划定了36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各自比例不同。推免生主要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为基础和依据,学业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比如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是年级或者班里前5%。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学校与专业,招生学校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笔试、面试,或者长期的冬令营、夏令营等,以全面考察考生,最后由研究生导师集体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做出录取决定。这一制度获得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几乎压倒性的肯定,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录取方式选拔的学生质量要高于仅仅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一传统录取方式录取到的学生。质量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这些学生不是靠一次考试,或者功利化准备突击出来的,而是在校三四年学科的全面评价,相比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全面、厚实,也更能反映考生的实力水平,后劲比较足。教育部目前在严控推免生占比,比如总量不能超过学校招生总量的50%。由于推免生质量普遍很高,很多学校都顶格使用,达到限制极限。在学校与教师满意的同时,这一制度又最大程度规避了舞弊的可能。比如推免资格的获得完全基于在校三年多的成绩与荣誉,同时,这一资格又是在最有效范围的公示,即同学之间公示,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尽可能杜绝了舞弊风险,保障了公平公正。在最后的录取环节,又是基于前期的笔试或项目活动、面试,最后集体打分投票决策,在满足教师一定自主权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制约了这种自主权。也就是说,这种录取制度,从质量上更高,同时又有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可以保障公平公正,因此广受欢迎。非全日制招生遇冷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来,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等专业均无人上线。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缩减幅度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也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对待。【点评】陈志文认为,非全日制遇冷,主要原因在于非全日制未来就业中的待遇问题。“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都注明需要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怎么可能有人去报考非全日制?过去报考较多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在招生上走了特殊通道,现在入学考试是一样的,但结果不一样,肯定考生不想选择呀!”他说,“在这方面,用人制度需要尽快完善。”对于这种现象,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也表示,高校针对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模式也需要改革,严把质量关,提升证书“含金量”。这样,才会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才会逐步提升。延期毕业现象越发明显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预计研究生毕业生数为13.1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11.1万人,近15%未能按期毕业。到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2003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96231人,实际毕业生数92241人,延期毕业率约4%;2018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604003人,实际毕业生数为543644人,延期毕业率上涨到近10%。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也在持续上升,延期毕业逐渐成为常态化现象。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约为46.5%;2012年,延期毕业率突破60%;2018年,延期毕业率达到64%。这说明,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没有正常毕业。【点评】王军政认为,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已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方面转变。随着上级部门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各高校已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出台了如果抽检学位论文存在问题,将对导师实施停招或减招等措施,因此导师和相关院系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把关更加严格,这些情况导致延期毕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他表示,对于毕业延期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举措。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已从2018年初开始,按照A(优秀)、B(可毕业)、C(难毕业)三类对超基本学制(4年)博士研究生进行分类管理,A类原本可以毕业,但为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而延期,学校给予全面支持;B类在基本学制后再给1至2年延期,有望通过努力达到要求完成毕业,延期期间学校和导师会共同提供相应支持;C类最多可再延期两年,但延期期间学校不再提供奖助学金、宿舍等支持。该政策实施两年,效果良好。招生中女性占比持续上升近年来,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50%;2016年,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达到最高值,为53.14%;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2018年,上升至51.18%。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一名二次考研的女生表示,她希望通过考研进入较好的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以此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这个想法。【点评】陈志文认为,中国大学阶段女性比例显著超过男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生中女性比例增加也很正常。另外,女性报考比例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不只是在学校,当今社会,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不合格研究生清退力度加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强调: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其中不乏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大学,也包括贵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延边大学等。从延边大学官网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可以看到,学校向136名研究生送达了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有的近15年没有毕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第一批)》,对该校12名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退学原因是“学习年限届满仍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的《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显示,被退学的研究生有44人。这些学生被退学,原因是“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尚未完成学业”。【点评】王军政认为,不合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数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积累,因为博士生学制是弹性学制,许多高校之前没有明确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因此一些在职攻读学位的博士生,因为投入时间精力不够、研究能力不足或基础理论不扎实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而延期。表格详见本版PDF随着教育部发布新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普遍加大了对不合格研究生的清退力度,因此今年以来,一些高校出台了最长学制年限规定,对于超长学制的博士生进行了清退。此前,也有一些学校先于新政策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6年起开始进行该项工作,先规定了博士生最长学制为基本学制再加两年,达到最长学制必须办理离校,之后两年内还可向学校申请学位。由于规定比较合理,过渡相对平稳。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陈福宽流程编辑:吴越

黄震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2021年推免保研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这个学院保研率超过70%,一起来看看吧!徐特立学院简介2013年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正式成立,以学校延安时期老院长、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命名。校园风景图徐特立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特区,主要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于2009年在三个学院试点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改革,于2013年开始实施“明精计划”,成立徐特立学院,形成人才培养特区。徐特立学院于2018年独立运行。徐特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导师制、严要求、小班化、定制化、国际化”,围绕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理念,采用“3+X年”动态学制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突出理工融合,实施教学改革,采用书院制管理,形成办学特色文化体系,实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科学基础、优良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卓越的研究能力的领军领导人才”的培养目标。徐特立学院的建设定位是,突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投入、高回报”,使徐特立学院成为学校顶级优秀生源的向往地、尖端名家大师的荟萃地、人才培养改革的先导区、一流资源保障的中心区、拔尖“双领” 人才的高产区。学校迎新徐特立学院推免情况据徐特立学院官网对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候选人公示名单显示,本次免试研究生总计57人,学院毕业生有78人,推免保研率达73.08%。徐特立学院推免通知徐特立学院保研率这样的学院你想去吗!北京理工大学其他学院保研数据请看下面这篇文章。独家:北京理工大学16个学院69个专业2021年推免保研人数完整版

杜鹃女

考研的看过来!这五个新知识点你应该get到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本周一刚刚结束。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研究生报名人数在2014年、2015年出现短暂的下滑后,2016年开始增长,报名人数从160万人左右迅速突破200万人,今年的报名人数在去年290万人的基础上再次大涨,5年时间实现了倍增。那么,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哪些新趋势呢?(1)推免生数量逐年增多推荐免试入学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2020年,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15年到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东南大学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2020年较2015年增长了45.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接收的推免生人数为1572人,2020年上升为2190人,2020年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增加了618人。虽然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各学校总量一直控制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部分“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还有所减少。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就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点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陈志文认为,推免生是不同于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招生录取的方式。教育部目前划定了36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各自比例不同。推免生主要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为基础和依据,学业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比如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是年级或者班里前5%。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学校与专业,招生学校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笔试、面试,或者长期的冬令营、夏令营等,以全面考察考生,最后由研究生导师集体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做出录取决定。这一制度获得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几乎压倒性的肯定,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录取方式选拔的学生质量要高于仅仅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一传统录取方式录取到的学生。质量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这些学生不是靠一次考试,或者功利化准备突击出来的,而是在校三四年学科的全面评价,相比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全面、厚实,也更能反映考生的实力水平,后劲比较足。教育部目前在严控推免生占比,比如总量不能超过学校招生总量的50%。由于推免生质量普遍很高,很多学校都顶格使用,达到限制极限。在学校与教师满意的同时,这一制度又最大程度规避了舞弊的可能。比如推免资格的获得完全基于在校三年多的成绩与荣誉,同时,这一资格又是在最有效范围的公示,即同学之间公示,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尽可能杜绝了舞弊风险,保障了公平公正。在最后的录取环节,又是基于前期的笔试或项目活动、面试,最后集体打分投票决策,在满足教师一定自主权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制约了这种自主权。也就是说,这种录取制度,从质量上更高,同时又有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可以保障公平公正,因此广受欢迎。(2)非全日制招生遇冷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来,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等专业均无人上线。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缩减幅度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也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对待。点评陈志文认为,非全日制遇冷,主要原因在于非全日制未来就业中的待遇问题。“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都注明需要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怎么可能有人去报考非全日制?过去报考较多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在招生上走了特殊通道,现在入学考试是一样的,但结果不一样,肯定考生不想选择呀!”他说,“在这方面,用人制度需要尽快完善。”对于这种现象,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也表示,高校针对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模式也需要改革,严把质量关,提升证书“含金量”。这样,才会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才会逐步提升。(3)延期毕业现象越发明显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预计研究生毕业生数为13.1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11.1万人,近15%未能按期毕业。到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2003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96231人,实际毕业生数92241人,延期毕业率约4%;2018年,我国硕士预计毕业生数为604003人,实际毕业生数为543644人,延期毕业率上涨到近10%。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也在持续上升,延期毕业逐渐成为常态化现象。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约为46.5%;2012年,延期毕业率突破60%;2018年,延期毕业率达到64%。这说明,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没有正常毕业。点评王军政认为,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已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方面转变。随着上级部门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各高校已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出台了如果抽检学位论文存在问题,将对导师实施停招或减招等措施,因此导师和相关院系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把关更加严格,这些情况导致延期毕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他表示,对于毕业延期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举措。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已从2018年初开始,按照A(优秀)、B(可毕业)、C(难毕业)三类对超基本学制(4年)博士研究生进行分类管理,A类原本可以毕业,但为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而延期,学校给予全面支持;B类在基本学制后再给1至2年延期,有望通过努力达到要求完成毕业,延期期间学校和导师会共同提供相应支持;C类最多可再延期两年,但延期期间学校不再提供奖助学金、宿舍等支持。该政策实施两年,效果良好。(4)招生中女性占比持续上升近年来,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50%;2016年,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达到最高值,为53.14%;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2018年,上升至51.18%。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一名二次考研的女生表示,她希望通过考研进入较好的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以此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这个想法。点评陈志文认为,中国大学阶段女性比例显著超过男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生中女性比例增加也很正常。另外,女性报考比例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不止是在学校,当今社会,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5)不合格研究生清退力度加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强调: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其中不乏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大学,也包括贵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延边大学等。从延边大学官网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可以看到,学校向136名研究生送达了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有的近15年没有毕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第一批)》,对该校12名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退学原因是“学习年限届满仍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的《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显示,被退学的研究生有44人。这些学生被退学,原因是“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尚未完成学业”。点评王军政认为,不合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数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积累,因为博士生学制是弹性学制,许多高校之前没有明确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因此一些在职攻读学位的博士生,因为投入时间精力不够、研究能力不足或基础理论不扎实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而延期。随着教育部发布新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普遍加大了对不合格研究生的清退力度,因此今年以来,一些高校出台了最长学制年限规定,对于超长学制的博士生进行了清退。此前,也有一些学校先于新政策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6年起开始进行该项工作,先规定了博士生最长学制为基本学制再加两年,达到最长学制必须办理离校,之后两年内还可向学校申请学位。由于规定比较合理,过渡相对平稳。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晓燕 通讯员:陈福宽编辑 王海萍流程编辑 王梦莹

2021研究生继续扩招,学历会因此贬值吗?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本周六(12月26日)拉开帷幕。业内人士预测,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就业压力增长、出国留学受阻等原因,此次报考人数将大幅增长,创历年之最。与此同时,在2020年扩招18.9万人的基础上,2021年硕士研究生规模还将稳步扩大。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生学历会不会贬值?未来若想继续深造有何新途径?研究生就业是否具备明显优势?【问题一】扩招会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吗?近两年,研究生扩招给家长和考生带来喜讯的同时也引发不少担忧,一些人认为,萝卜快了还不洗泥呢,高校一下子招收这么多研究生,教育质量肯定会下降,等这些学生毕业后又将面临新的就业难题。那么,研究生扩招真的会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吗?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会缩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近两年,研究生持续扩招,仅2020年全国就招收硕士研究生近100万,增加了18.9万,增幅超过20%。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高校领导和教师都表示欢迎和认可,但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这么大幅度扩招会造成未来就业压力增大、学校培养条件变差、学生培养质量降低,从而使学历贬值。对此,我想结合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首先,研究生扩招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许多想要继续深造的往届生也加入到考研行列,这就使报考硕士的考生人数持续扩大。而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小压力。同时,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也进一步增加了考研学生数量。从目前来看,扩招比例是在可控范围内。按照教育部要求,每个培养单位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应在上一年9月份申报,增加招生名额还要讲述具体理由,且教育部也对高校师生比、生均宿舍和食堂等公共设施面积有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高校申请的招生计划均高于实际下达的招生名额。比如,我们学校2020年申请增加500名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实际下达421名,虽然实际增加的数量比往年有较大增幅,但仍然没有超过申请计划名额。而申请增加名额是根据学校每年从国内外引进150名青年人才、在良乡校区新建了20多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宿舍和学生食堂等情况测算而来的。其次,扩招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互联网+、集成电路、无人系统、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亟须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必须瞄准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提前布局培养高层次人才。本科教育更侧重专业通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完全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第三,扩招情况下更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扩招会不会造成培养质量下降,这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和学校重视的方面。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与生源质量、课程质量、科研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密切相关。考生数量大幅增加,生源质量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影响;各高校针对研究生课程持续进行改革,包括建设以学位核心课为主的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网络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等,不断强化研究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同时不断加强课程质量督导和评价,所以课程质量应该是有保障的;针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各高校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配备校企双导师、校企联合培养、聚焦工程技术应用研究等举措,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导师管理方面,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强化师德师风,高度重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加强导师岗前培训和开展教育培训等。高校也都不断加强导师管理,对导师出现师德师风、指导学生学位论文质量或其他方面出现问题时,将停止或暂停导师指导资格;针对学位论文质量,各省级教委都加大了对学位论文抽查力度,同时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督导并建立分流淘汰机制,从而促使学校、学院、导师三方面都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进行监管,应该能够确保培养质量不缩水。第四,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就业应该有保障。这两年研究生扩招主要集中在专业工程领域,且以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等类别为主。而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系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储能技术等领域对专业创新人才需求极大。在保证培养质量的情况下,研究生毕业后应该都能就业。以我们学校为例,工程领域硕士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以上提及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一直都是100%。【问题二】复试难度会不会大幅增加?今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这一新政的出台给部分家长和考生带来压力,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会在录取时占多大比重,其难度会不会大幅增加呢?复试权重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设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明生在报考人数连年创新高、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受到各方瞩目。今年第一次全国研究生大会的召开,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研究生培养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根据新政策,各高校在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上,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针对部分家长和考生的疑虑,我谈谈自己的想法。复试实现了考核角度的多样化。研究生招生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阶段按学科不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统一考试,按照统一标准选择进入复试的考生,专业知识涉及有限,培养单位没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个别考生为追求初试考高分,本科四年专注考研,导致少数考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发展不足,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不够。如果缺乏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硕士阶段还需花大量的精力弥补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在有限的研究生阶段很难达到培养目标。复试阶段能够发挥培养单位的自主选择权,实现考核角度的多样化,不仅考核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还要考核外语听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更要多维度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再次测试选择适合进一步深造的人才,保证培养质量。可以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优秀生源的选拔,复试的多维度考核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一环。为保证复试的有效性,就要合理确定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根据教育部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30%至50%,在这个范围内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自行设定复试权重。权重的确定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初试和复试分别所占的比例,其次是复试中各考核方面所占的比例,包括笔试、面试、英语听说等的权重。比如,我们学校的复试权重一般为50%,而在复试中,外语听力和口语占20%,专业素质与能力占60%,综合素养占20%,思想政治表现实行一票否决。复试实现了考核内容的多样化。复试中的笔试着重考核学科专业方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而面试环节既要考察考生应具有的本学科基础,更要考核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试时考生当场从试题库中抽取问题,通过开放型问题,与复试老师面对面交流,重点不是考核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考察创新性思维能力,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启发考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和反应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以及对专业领域前沿的关注程度,发现考生潜在的闪光点。复试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考生,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学术型考生更加强调科研成果及学术潜力,专业型考生更加强调理论运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在一些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如MBA、MPA等,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考生的讨论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进取心、合作精神等。在英语听说测试中,我们学校改变流于形式化的英语自我介绍,转而采用专业英语和通用英语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考生的交流能力,以及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此外,我们学校还会通过政治审查、面对面交流,对考生思想品德进行综合评判。言为心声,通过问题的回答、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能够考察考生的思想品质、人生态度、心理素质等,辅之以考生提供的资料,如本科阶段的成绩、论文成果、竞赛获奖、四六级英语证书等综合判断。总之,复试既会尊重专业和导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也要强调程序的规范,从而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选拔出优质的生源,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三】博士招生方式有没有新变化?近年来,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打破统考的唯一方式,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那么,现在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呢?多元化途径选拔博士生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孙雨近年来,各高校以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身心健康,致力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本科直博生选拔、硕博连读考试、“申请-考核”制和普通招考等多元化途径开展博士生生源选拔,不断优化招生考试制度,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现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统计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余个二级学科招生专业。本科直博生选拔在推免生招考中同步进行,主要针对普通高校具有推免资格,且有学术志向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获得“直博生”资格的考生从入学第一年即是博士生身份,学制5年。“硕博连读”项目选拔在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在接收推免生招考中开展,通过考核提前确定其“硕博连读”资格。二是在研一第二学期,学校统一组织在学术型硕士中进行选拔,学制5年。第一阶段以硕博课程学习为主,时间为2年至2年半;第二阶段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除上述两种途径外,我们学校通过“申请-考核”制、普通招考“两段制”面向应、往届生进行招考选拔。一般“申请-考核”制选拔时间于12月至1月开展。2021年,我们学校共有4个学院通过“申请-考核”制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报考条件中除了要求考生具备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并且已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如专业学术论文发表等)。由申请者将相关材料提交报考导师审核推荐,经学院招生小组综合考核打分,确定候选人资格,经学校审核通过后,成为“申请-考核”制资格候选人,参加基本能力测试成绩合格者,获得拟录取资格。未获得“申请-考核”制候选人资格的考生还可继续报考“两段制”考试。为进一步做好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选拔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导师群体和基层学术组织在博士研究生选拔中的主导作用。自2014年,我们学校在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推行两段制考试改革。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第一阶段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基本能力测试。原则上设置初试科目一至两门,主要为外语(100分)和专业基础课(100分),达到基本分数线者进入第二阶段(复试)考核。第二阶段考试主要为专业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的考查。学校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实行按导师招生,依据考生的考核成绩及导师意见等情况确定最终拟录取名单。【问题四】读了研究生是否就有了明显就业优势?在考研大军中,不少人是冲着未来好找工作而去的。家长和考生们很想知道,研究生毕业后真的具有明显就业优势吗?调查显示学历与收入基本成正比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马妍近年来持续高涨的考研热情,反映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强个人竞争力的意愿越来越强烈。麦可思数据也显示,“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是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的最主要动机,比例均超过半数。“考研到底值不值”“工作3年和读研3年,差距能有多大”这类话题经常在网络上被讨论。我们基于大学生毕业后发展跟踪评价的调查发现,从毕业后短期就业情况来看,刚毕业研究生的月收入与工作3年的本科毕业生相比基本持平。不过,从职场中期发展来看,学历提升和未提升群体在就业质量方面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举例来说,2014届本科毕业5年后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0408元,比同届学历没有提升人群高出725元。对于“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来说,这一差距更为显著,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3027元,相比未提升人群高出1144元。学历提升除了带来经济方面的回报以外,为毕业生的职场感受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014届学历提升人群毕业5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79%,比学历未提升人群高出6个百分点。不可否认,升学对大学生就业可以起到一定分流与缓冲作用,但研究生持续扩招也造成部分人对“是否会产生就业积压,影响两三年后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担忧。其实,从这两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扩招重点是面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都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的紧缺人才。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如何,不仅取决于毕业生数量、岗位需求数量,也取决于毕业生自身是否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这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培养单位严把质量关。今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导师岗位管理、质量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培养质量。这无疑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供图:视觉中国

其视颠颠

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请注意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学院的天壤之别

要想读研,除了传统的考研外,还有保研这条路可走。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前提是本科母校具有推免生资格。全国2600多所普通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本科高校共366所,这些大学基本上是原211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这是部分双一流大学2018保研率数据。为什么有的大学,如中科大、上海交大保研率30%以上,上海大学、辽宁大学却不足10%?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各大学的推免生名额:(一)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二)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三)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从教育部文件规定可以看出,一所大学是否获批设立“研究生院”是该大学保研率高低的关键!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率15%左右,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保研率5%左右,非211高校则更少,只有2%。被批准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及批准时间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即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2000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今天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即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二、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合并8、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4、清华大学研究生院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0、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12、南开大学研究生院13、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5、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合并17、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6、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18、南京大学研究生院19、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0、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1、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3、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以上为首批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3-2=21所三、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第二批试办研究生院的10所高校:22、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3、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4、同济大学研究生院25、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6、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7、厦门大学研究生院28、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9、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四、1986年4月,教育部批准全国第三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37、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8、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3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40、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42、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五、2002年5月27日,教育部批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55、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六、2003年8月,教育部批准1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注:1、1999年11月26日成立的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有34个,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原33所高等学校正式研究生院合并为31所。3、因为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际上早已形成(教育部批准)两地分别独立办学的格局,所以,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为56所+3所=59所。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提醒:设立“研究生院”是要经教育部批准的,目前只有上面59所。其他未经教育部批准的,应该叫“研究生部”。个别大学将自己的“研究生部”改名为“研究生学院”。这些研究生学院,虽然是合法的,但保研率极低。“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学院”,天壤之别~

亲民

全国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哪些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呢?下面是详细名单。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二、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三、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四、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五、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六、辽宁省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七、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八、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九、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十、江苏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十一、浙江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十二、安徽省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十三、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十四、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十五、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十六、河南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七、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十八、湖南省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十九、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二十一、海南省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二十二、重庆市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二十三、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二十四、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二十五、云南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二十六、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二十七、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二十八、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二十九、青海省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