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心力

研究生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来源:海外网上海工程大学二〇一九届研究生毕业留影。同济大学二〇一九届研究生毕业留影。201万元、156万元,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两位同窗博士毕业生张霁、姚婷以高年薪赢得广泛关注,前者的名字更是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作为世界信息科技特别是5G技术领军企业华为公司的“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是从全球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其中,张霁不仅入选而且拿到该计划的最高档年薪。张霁和姚婷的突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进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研究生教育造就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就和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相关重要指示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擘划了方向,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创新是核心和灵魂研究生教育是指大学生在读完4年学制的本科学校顺利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可以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史上,通常把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作为研究生教育发端的标志。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用“两高”“两重要”来概括,即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重要源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生力军”。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指出,研究生教育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其发展的高度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的高度和水平,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建设、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在洪大用看来,研究生教育对社会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是通过推进创新来具体实现的。他认为,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既包括知识的创新,也包括实践的创新;可以说,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持续推进知识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使命,同时也只有研究生教育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如何?其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对此,我们既可以通过近日张霁、姚婷这样个案的热点新闻去感受,可以通过“北斗工程”“嫦娥工程”“载人深潜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参与团队人员大比例研究生教育背景来观察,也可以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的相关信息找到答案。 据统计,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中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科研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SCI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到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超过64%,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四个阶段提质增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据洪大用研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提出了设立“大学院”的设想,旨在培养专事高深学问的人才。1908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颁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1917年,苏州东吴大学颁授了第一个化学硕士学位。 1935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学位授予法》,对学位层级结构、学位授予的程序等作出了规定,由此到新中国成立前,共颁发了230多个硕士学位。洪大用认为,由于不成体系,发展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才真正开展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发展与新中国成长同步。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培养研究生。第二年,研究生统招启动。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研究生。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来科教发展的春天,邓小平亲自倡导推动作出包括恢复研究生教育在内的“科教三大战略决策”,研究生教育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之后的40多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王战军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大体上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为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月,《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排意见》出台,标志着研究生招收正式恢复。当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万多人,7年后增至7.5万多人。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为中国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法律保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获准试办研究生院,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独立化和专业化,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运行机制。从1988年到1998年为稳步发展阶段。根据 “稳步发展,保证质量”方针,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稳步增长的同时,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位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发展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举,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应运而生。从1999年到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扩招开始实施,在校研究生人数快速增加,10年间增加近120万人。与此同时,专业学位拓展至19个,以简政放权为特征的学位授权机制改革和硕博连读、导师负责制等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2010年至今为内涵式发展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的要求,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关于质量保证、学位授权点评估、论文抽查等方面的一系列文件,中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质量时代”。中国经验贡献世界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一方面,发展完善中国教育体系,推动成为教育大国并大步向教育强国挺进;另一方面,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支持。王战军认为,从中国教育领域自身来说,研究生教育成就主要包括建立了完善了中央政府主导、省级统筹、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学位制度体系、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等,为国际社会奉献了“中国经验”。 从教育服务社会角度来说,研究生教育成就突出体现在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据统计,截至2020年,研究生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很大部分人已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王战军拿2017年新增的两院院士相关数据举例说,在中科院新增院士中,中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为37人,占当年度中科院新增院士中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的约64%。在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为48人,占当年度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的近九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纵观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不难发现其鲜明的特点。根据洪大用的研究来概括就是,在政府主导下,高校与科研机构两类主体齐发力,研究生教育以学术为导向,在实践中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其中“快速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洪大用解释说,虽然从世界范围看,最近几十年研究生教育普遍发展较快,但是中国在此领域的速度更引人瞩目。从1978年招生1万多名研究生,到1998年的7万多名,到2009年达50万名,再到2020年预计将约110万名。改革完善没有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研究生教育改革也是如此。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传出“新增交叉学科作为第14个学科门类”的信息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据报道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批准后正式公布。国务院于7月27日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工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如此重磅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折射出研究生教育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性需求而变革的紧迫任务。洪大用指出,我们要精准识别社会需求, 根据社会的需求来改革研究生教育的供给,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对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对此,教育部发布信息表示,近年来,修订工作持续推进中,立法的主要条件已基本成熟,教育部已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参会者就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再次提出相关建议。人们期待这部事关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法律早日完成立法程序出台,更好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对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曾撰文指出,要在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取得更大成果,探索建立科学的招生规模调节机制的同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模式方面探索出更广阔的路径。他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有关社会机构能够探索构建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与成果的展示、评价平台。链接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研究生可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后者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其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分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报记者 张保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10日 第 09 版)

坏老师

研究生教育:为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

01:47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正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闫策参与了火星着陆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闫策:我在研究生阶段参加了多项国内外创新实践竞赛,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为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各地高校将实验室建在乡下田间,已建成120多个科技小院,研究生长期驻扎,助力农民增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医科院校研究生主动请缨,在战疫一线践行医者的使命和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马彦琳:学校将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医教协同,为国家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涵盖111个一级学科和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体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更加突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为各行各业输出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潘虹旭 高晨源)(编辑 黎佳易)

玉兰

自主调整返校时间多地高校延期开学

原标题:自主调整返校时间 多地高校延期开学春节假期结束,高校寒假也接近尾声。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截至2月18日,北京、湖北、黑龙江、安徽等多地高校已明确延期开学,将通过分批分类、错峰开学、申请审批、线上授课等方式,迎接春季学期到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多所高校已发布通知,将学生返校时间延后。北京大学将开学时间改为3月8日,较此前校历安排延后两周。中国人民大学调整为3月1日,比原定春季学期推迟一周。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整体返校时间推迟约3周。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高校开学要避开春运返程高峰,即2月27日至28日,坚持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开学。开学前14天,高校教职工原则上应返回学校所在地,进行居家观察。2月17日,安徽师范大学发布通知,将2021年春季学期师生返校时间进行调整。2019级、2020级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3月5日(周五)报到注册,2017级、2018级本科生3月7日(周日)报到注册,3月8日(周一)正式上课。目前,清华大学是开学较早的学校之一。该校将在2月19日、20日、21日迎来学生集中返校,预计返校人数约1.8万人。学校安排返校专线巴士接送学生,降低交叉感染风险。2月27日、3月6日,学校将为返校学生进行两次集中核酸检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少高校提出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并开启申请审批制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将于3月8日开学,学生于3月3日至6日分批返校,返校前须提供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和龙江健康码绿码,在“HIT学工信息系统”申请返校。安徽中医药大学将严格落实“六个一律”要求,所有学生未经学校允许不得提前返校。武汉大学按照“严格管控、适时调整”的原则,其中,本科生原则上于2月23日至24日返校,无上课任务的毕业班本科生可于2月25日至28日返校。研究生因科研或课程需要,可申请于2月22日至24日返校;其他暂时无课、不急需从事科研的研究生于2月25日至28日返校。按照校历安排,学生于2月25日正式上课。针对不同风险地区的学生,不少高校做出精细化管理。例如,对于来自低风险地区,且无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凭健康码绿码等申请返校;中高风险地区学生原则上不得返校,待所在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凭健康码绿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申请返校。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后再报到。在国际学生方面,黑龙江明确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湖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提出,境内留学生报到时间为2月24日,境外留学生暂不返校,入境须按地区有关政策执行。安徽一些学校表示,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学生,一律先落实“14+7”集中隔离和健康管理等措施。为确保延期不延学,“开学不返校”“线上授课与线下开学无缝衔接”,成为不少高校的新选择。例如,对外经贸大学18日通知,3月1日至15日,按原定课表和教学计划线上授课,3月16日至21日,学生暂停上课,分期分批返校;3月22日起,恢复线下授课。中央财经大学也将于2月22日线上开学,暂定于3月16日起组织学生返校。尽管距离开学仍有一段时间,高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黑龙江提出要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做好校园消杀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并开展现场演练,提前做好开学前后核酸检测安排部署。武昌职业学院要求,要提前了解学生近期身体和心理状况,采取线上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和安全警示教育,明确返校流程和返校须知。(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杨思琪、魏梦佳、李伟、周畅)来源:光明日报

人哭亦哭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

各位考生: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考生的初试成绩将于2019年2月15日18:00公布,考生可通过学信网成绩查询网址http://yz.chsi.com.cn/apply/cjcx/进行成绩查询。复试分数线以及复试相关要求和安排,将于2019年3月上旬发布,请各位考生关注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d.bit.e.cn)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BIT_grad_yz)。

两个我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成绩复核改为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

今天,北京理工大学发布了《致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导师的一封信》。该信中指出,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以下是具体信息: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研究生导师:大家好!近期,湖北等全国多地陆续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北京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面对疫情,北京理工大学始终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的疫情防控要求,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学校已决定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研究生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就涉及全校研究生、各位考生、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的相关事项进行了研究,现就相关工作安排如下:课程教学研究生院将充分发挥研究生视频公开课资源优势,并利用学校网络录播平台,通过教师录课、远程辅导和学生在线学习的方式,在延期开学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研究生教学工作开展。开学后,研究生上课时间与课程安排按照原课表执行,任课教师应根据延期开学情况提前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因延期开学导致课时缩减,又确实需要补全课时的,由任课教师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提出补课计划。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在正式开学后第一周内完成补课安排。学位工作全体研究生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开展学位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积极使用好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电子图书和学术论文等网络学术资源,导师应为研究生研究工作开展提供远程指导和支持。春季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交、送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等工作将根据学校正式开学时间适当顺延,具体安排将在开学后另行通知。春节前已送审的学位论文,研究生院将通过研究生高级管理系统及时反馈评阅结果。国际交流已通过审批准备近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或访问交流的研究生,建议取消原定计划。如因特殊原因必须前往的,须经研究生本人、导师和学院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备案。202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公派留学项目和学校资助联合培养项目申请和选拔工作采用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各学院聘请专家通过网络方式审核后,将材料以电子版方式统一提交研究生院,具体上报日期仍按原通知执行。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对截止上报日期进行调整,研究生院将及时通知。研究生招生(1)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2)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安排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并在研究生院招生网、学校官方微信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做好复试准备并耐心等待复试通知。(3)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对各种类型博士生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调整。普通学术型博士和全日制工程博士报名按原计划执行,不在校内的考生提交书面报名材料时须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报考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考生,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发布的报名考核工作安排。(4)全国面向港澳台地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期仍按原定日期(4月18日和19日)计划进行,如果教育部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进行调整,将及时发布通知,请有关考生密切关注。其他有关事项(1)寒假期间,已离校的研究生不提前返校,减少外出,做好科学防护,与学校加强联系。在校研究生应服从学校统一管理,不要外出,做好科学防护,按照要求每天与辅导员联系做好信息上报。(2)研究生导师在寒假期间不安排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交流讨论、不派遣研究生到任何地点(国内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定期了解研究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思想引导,发现情况应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积极通过网络等手段,远程指导研究生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开展文献阅读和课题研究工作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将按照上级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相关部署和要求,对各项工作及时进行调整。请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密切关注各项最新通知,并自觉做好科学防范,坚定信心,从我做起,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学习和工作,保持身心健康,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反阻击战!春暖花开的北理工校园,静待健康平安的你!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2020年2月3日

菀柳

北京理工大学取消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将在网上公布结果

2月3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致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导师的一封信》,提出,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信中称,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安排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并在研究生院招生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做好复试准备并耐心等待复试通知。北京理工大学提醒考生,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对各种类型博士生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调整。普通学术型博士和全日制工程博士报名按原计划执行,不在校内的考生提交书面报名材料时须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报考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考生,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发布的报名考核工作安排。此外,北京理工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在寒假期间不安排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交流讨论、不派遣研究生到任何地点(国内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定期了解研究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思想引导,发现情况应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积极通过网络等手段,远程指导研究生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开展文献阅读和课题研究工作等。针对疫情期间高校研究生考试工作安排的调整,记者注意到,此前,中国农业大学也发布了《致报考中国农业大学2020级研究生考生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学校将制定复试工作应急预案,灵活组织安排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工作。相关工作的时间、方式可能会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而顺延或调整。来源:新京报

叔父

重要!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安排问答!

考研复试工作即将开始,相信大家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就是复试如何开展,今天北京理工大学给大家分享一下复试工作安排问答,具体如下。问: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答:因受疫情影响,我校今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采取远程网络视频形式开展,复试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为防止该网络平台出现问题影响复试,同时使用“腾讯会议”作为备用。问:复试工作什么时间开始?答:5月10日之后正式开始,具体安排会在各学院网站发布。问:复试前考生需要做什么准备?答:(1)良好的网络环境。(2)安静整洁明亮、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复试期间严禁他人进入。(3)支持“双机位”模式设备,包括联网PC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电脑:配备麦克风、音箱、外置摄像头等。Windows 7/10操作系统,安装Chrome浏览器、学信网远程复试系统学生端(下载安装见各学院通知)、腾讯会议软件、office。要求全程联网, 复试期间关闭其它软件。手机:安装学信网远程复试系统app(下载安装见各学院通知)、腾讯会议软件;全程连接无线wifi或4G,关闭其它软件。问: 复试资格审查的资料和要求有哪些?什么时间如何提交?答:考生资格审查通过后才能参加复试,资格审查材料及内容包括:1. 统考考生①准考证;②身份证;③学历证书(应届本科生学生证);④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须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⑤各招生学院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2. 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1中材料外还需提交:①在国家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②国家承认大专毕业证(从获得大专毕业证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至少2年)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证。3. 单独考试和强军计划考生需满足获得学士学位至少4年或研究生学位至少2年,强军计划考生还需要满足35岁以下(录取当年的9月1日前)。除1中材料外,还需提交学位证书及两位专家推荐信。4.管理类联考(MBA、EMBA、MEM)考生除1中材料外,毕业时间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 专科毕业至少5年;②本科毕业至少3年;③硕士毕业至少2年。以上所有材料均按照各招生学院要求,提前通过网络向报考学院提交电子版,原件在正式复试开始前进行网上视频审验。问: 复试内容、流程及要求是什么?答:1. 复试具体内容英语口语和听力(20%)、专业知识测试(40%)、综合能力测试(含科研潜质、表述能力、目标志向、心理素质等40%),其中管理类联考考生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加试思政考核,并计入复试成绩。2.复试流程及要求(1)考生以PPT(提前准备)方式介绍5分钟,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本科期间专业学习情况,参加科技创新或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毕业设计或工作经历、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今后目标志向等方面情况(不限这些方面,但不能超时);(2)考生从专业知识题库中随机抽取至少三道题目并进行回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业知识试题主要以综合性、开放性能力型试题为主;(3)复试专家围绕考生基本情况介绍和专业知识回答情况等进行提问,考生进行口头回答,时间不少于5分钟;(4)复试专家从事先准备的外语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提问,考生用外语回答,测试考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时间不少于5分钟。问:年的调剂政策是什么?答:计划调剂的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系统”进行报名,教育部网上调剂系统将于5月20日开放,我校调剂考生的复试形式、内容、录取标准与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工作相同,具体方案由各单位确定后另行发布。1.校内调剂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可以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调剂。申请调剂的考生必须达到第一志愿报考学科所在门类的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调入学科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并且学科专业门类应相近,统考科目基本相同。学术型学科专业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调剂。全日制学科专业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调剂。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不允许进行调剂。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接受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的生源调入。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考生不得调入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学科。2.校外调剂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的学科,生源不足时可接受校外调剂,但录取类别必须为“定向就业”,调剂复试分数线与该学科全日制复试分数线一致。如果我校复试分数线低于国家线,则以国家线为准。未被我校录取但符合教育部调剂要求的考生,可在教育部复试分数线下达后向校外调剂。3.其他要求(1)调剂到本学科专业的考生应在第一志愿报考本学科专业复试合格考生之后排序,依次录取。(2)接受调剂前将在网上公布调剂办法,明确调剂缺额、调剂要求、报名时间、调剂流程等。(3)各招生学院根据调剂办法中的具体要求对调剂考生进行复试资格审核,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调剂复试。问:网络远程面试如何保证公平性?答:(1)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2)采取“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加强复试过程规范管理。(3)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事后回放复查。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4)学校成立复试巡查组,对各学院复试过程进行线上和现场巡查。加强复试纪律要求,确保公平公正。5月10日之后,研究生复试方案具体安排会在各学院网站发布,注意查看!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封面摄影:韩学礼 编辑:徐梦姗

而能精焉

2019北京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已公布,与2018年对比分数变化不大!

这两天考研生的心情可谓是起伏不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某专业要求复试最低分高达402分,到复旦大学的某专业要求复试最低分400分,可谓是考研党心中的“刺”,从985高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来看,都在预示着今年的国家线会上涨。学姐介绍下北京理工大学2019复试分数线,通过对比2018年、2019年复试分数线数据,让大家了解下北京理工大学的复试分数线涨幅情况。北京理工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称为“理工三大高校",北京理工大学是理工类高校榜首,简称“北京理工”,前身是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现已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建设高校A类。北京理工大学拥有196个硕士点,95个博士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在2019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第29名,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16名,并且在全国第四轮重点学科评估有9个学科进入A档学科,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是A+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A学科,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是A-学科,由于北京理工大学的理工科特别突出,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我们一起看看2018年、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的最低复试分数线数据,看看分数线涨幅情况: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经过对比2018年、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数据,2019年复试分数线要比2018年稍微高点,其中管理学上涨了30分,估计很多考研生万万没有想到,教育学上涨20分,经济学、艺术学、工学上涨5分,像法学、文学、理学维持不变,估计今年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的高分也不少。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与2018年对比,变化并不大,教育硕士分数上涨最大,仅仅15分,应用统计硕士、工程硕士仅仅上涨5分,如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设计硕士复试分数维持不变,会计硕士复试分数反而低于2018年5分。从2018、2019两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复试分数线对比看:北京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变化不是太大,但大家不要以为就能上北京理工大学,越是复试分数线变化小,越说明进入复试考生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所以2019年考研生过了国家线,过了北京理工的复试线,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否则,北京理工大学一样会将你拒之门外。对2019北京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变化不大,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正式发布,复试录取方案暂未公布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注:1. 照顾学科:力学[08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2.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公务员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 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条件的考生,按教育部加分政策执行。符合以上照顾和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我校复试具体安排公布后,向我校研招办和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复试安排我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订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并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研究生院网站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耐心等待通知。

第二春

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摘 要]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开启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提高战略认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凝聚战略共识,建设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强国;推进战略行动,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教育治理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意见》的精神,要站在世界格局、国家发展、社会需求、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高度,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出发,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提高战略认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当前,世界格局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头,立足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紧迫性以及极端重要性。1.研究生教育支撑国家战略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更加凸显。放眼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兴起,前沿领域、高精尖科技领域竞争尤为激烈,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决定性力量。放眼国内,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创造的中坚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研究生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构筑起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生力军和贡献者。培养单位应该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需求、民族复兴需求,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国家事业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是新时代发展核心,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的最佳结合点,是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主要途径,要紧密围绕强国战略,立足社会需求,加快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2.研究生教育聚焦关键领域,服务经济社会需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占领科技前沿制高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领航雁,面对新形势,无疑要承担起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任,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解决关键领域技术壁垒,产出更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瞄准科技前沿、关键领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人民群众对优质研究生教育需求更加迫切。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国家产业发展的新需求,迫切需要我们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性,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战略共识,建设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要科学把握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内涵与特征,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国际前沿,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1.聚焦改革创新,明确研究生教育强国内涵与特征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需求息息相关,发展目标是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发展成为研究生教育强国。研究生教育强国主要有五大特征:一是具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完善的培养体系体现在规模结构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满足国家需求、质量水平一流;先进的培养理念体现在适应科技发展、引领时代潮流、遵循认知规律、多元培养模式。二是拥有高水平导师队伍。包括一流的导师队伍和学科团队。高水平导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科学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一流的学科团队要瞄准科技前沿,具有攻坚克难能力,具有勇攀高峰精神。三是具有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能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具有优秀学术品质、科研潜力和创新素质,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事业。四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卓越贡献。除人才贡献外,研究生教育贡献还包括知识生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智库服务等,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是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2.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把握“四个面向”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握全球科技先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新形势,探索最具未知性、先驱性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不断突破人类的认知极限,促进人类认知边界的动态扩展和工具效能的迭代更新,从而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增强研究生服务导向。服务经济主战场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要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加快成果转化,引领科技创新,进而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无缝连接”,打通从科技强到国家强、从科技事业发展到国家整体发展的通道。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高标准,把人民对研究生教育的期盼作为发展的重点,把人民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作为改革的依据。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空交汇的关键时刻,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完善国家、省级、培养单位三级治理体系,加强分层分类管理,提升治理能力,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瞄准国际前沿,聚力建设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坚持国际视野,对标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要坚持国际视野,对标国外一流学科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习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和先进模式,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短期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和国际组织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开阔学术视野。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助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任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协同推进的关系。只有树立起协同推进的发展理念,把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融入“双一流”建设之中,积极深化改革,才能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勇挑重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技术攻关,尤其要发挥基础研究对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立足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区域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战略行动,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立足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发挥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意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统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布局、研究生教育治理等作出全面、宏观的战略部署,精准发力,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层次人才作为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勇于担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注重思想引领,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和未来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人才,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积极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质量,是时代发展要求。一方面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适合研究生群体特征的理论学习制度,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突出价值塑造。将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统筹融合“思政理论、学术素养、专业能力”课程体系,激励广大研究生厚植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在全球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服务社会需求,优化高层次人才结构。各培养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丰富专业学位类别,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优化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互促交融、良性互动;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要坚持深化科教结合和产教融合,坚持与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地方开展联合培养,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教融合育人长效机制。打造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科教融合特色平台、联合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协同发展,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联动的生力军,加快校企共建步伐,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促进校地之间的产教供需对接,推动研究生资源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2.全方位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立德树人,打造高素质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首先要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各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将价值塑造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更多“师德师风好、师生关系好、培养模式好,有先进文化、有科学管理、有突出业绩”的“三好三有”导学团队,实现教书与育人同频共振,导师与学生教学相长。深化改革,多措并举压实导师责任。一是施行导师竞争上岗、动态管理。加强导师考评,制定科学的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形成规范合理、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构建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培训体系,加强导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三是规范导师指导,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追求卓越,造就勇于创新的一流导师队伍。首先,培养单位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占领科技前沿制高点,产出一大批科研成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其次,培养单位要大力促使导师提升育人质量,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团队。3.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培养制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科学技术发展,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大力发展新兴学科。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考虑学科专业布局问题。传统的学科专业体系日益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各高校要重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或支撑学科,改善学科发展生态,提升研究能力,夯实基础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实力,助推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化。为更好地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视通过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立足新需求,高校要有选择地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逐渐形成特色和优势,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学科专业设置和发展要主动响应产业需求,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充分挖掘产业、行业、企业的育人属性,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打造育人共同体,将产业需求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环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将经济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学科发展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对研究生教育的参与度。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学科专业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进入新时代,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竞争的决定性力量。学科专业布局只有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回应发展趋势和前沿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因此,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针对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高校、政府等多元主体要共同发力,加快形成支撑学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两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4.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研究,加快研究生教育法制化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研究。把握研究生教育办学规律,要立足国家发展需求,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同时实现研究生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社会、历史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把握成长规律,即尊重研究生人才认知规律,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研究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研究生教育学是一门分析研究生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研究生教育规律及其运用特征的学科,因此,加强研究生教育规律研究,必须促进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加快研究生教育法制化进程。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利益主体比以往更加多元,矛盾更加复杂,诉求更加多样。只有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法制化进程,才能真正确保各主体的利益,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研究生教育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必须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修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坚持评价导向,提升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生教育聚焦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要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把好研究生教育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三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创新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突出“贡献”的价值标准,突出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等核心要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者王战军,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原载2020年第2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作者:王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