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来了!描金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来了!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已经搬迁入驻梅山高教园区根据计划今年底将汇聚各类人才100余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自去年3月份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各项科研工作进展顺利。其中,由院长焦宗夏领衔的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多目标运动模拟重大试验装备”在北仑春晓实现过渡,并顺利通过国防科工局验收。   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各有一个项目已启动落地前期工作。精密仪器及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研究中心首批科研设备外协生产正在与北仑相关企业对接具体合作细节。去年12月,在该院牵头下,首次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研讨会在甬举办,50余名英方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近200名中英航天领域专家参会。招生情况今年3月研究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顺利完成考生报名火爆程度远超预期明年9月即可按计划到梅山开展科研实习……建设情况今年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实验用房领取施工许可证,随着桩机陆续入场施工,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全面开工建设。设计方案该项目实验用房由六幢相对独立的单体组成,占地72.4亩,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22亿元,计划于2020年8月底建成投用,作为由六位院士领衔的创新研究中心科研实验用房。整个创新研究院项目占地约220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包括实验用房和教学生活用房两部分,可容纳学生约1800人。(以实际建成为准)这些都将为研究院下阶段科研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搬迁入驻后,研究院将充分发挥院士领衔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依托北航工程科学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平台,在新型复合材料、智能协同制造、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和机电控制系统等方面,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甬派、梅山微讯)

阿妮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

昨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参加仪式并致辞。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孵化了3家高科技企业,为60余家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曹淑敏说,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坐拥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前列,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当前,宁波正围绕浙江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持续推进“六争攻坚”行动,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初步构建了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三大科创高地。北航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与宁波发展的重点领域契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的智慧和力量。彭佳学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北航是一所铸就大国重器、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学府,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立三年来,边谋发展、边搞建设、边出成果,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标杆。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以提高新材料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水平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北航一如既往信任、厚爱、支持宁波,推动更多教学科研资源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书写名校名城战略合作的精彩篇章。我们将以真诚回馈真诚、以使命致敬使命,为北航在宁波的发展提供最优服务、最好保障。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方领导和院士赵罡、李椿萱、闫楚良,宁波方领导梁群、施惠芳、陈炳荣及张良才参加。

睡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曹淑敏彭佳学参加仪式并致辞

3月2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参加仪式并致辞。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孵化了3家高科技企业,为60余家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曹淑敏说,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坐拥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前列,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当前,宁波正围绕浙江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持续推进”六争攻坚”行动,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初步构建了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三大科创高地。北航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与宁波发展的重点领域契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的智慧和力量。彭佳学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北航是一所铸就大国重器、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学府,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立三年来,边谋发展、边搞建设、边出成果,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标杆。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以提高新材料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水平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北航一如既往信任、厚爱、支持宁波,推动更多教学科研资源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书写名校名城战略合作的精彩篇章。我们将以真诚回馈真诚、以使命致敬使命,为北航在宁波的发展提供最优服务、最好保障。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方领导和院士赵罡、李椿萱、闫楚良,宁波方领导梁群、施惠芳、陈炳荣及张良才参加。(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发布 文字:徐展新 图片:王鹏 )

未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将建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

3月2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航党委书记曹淑敏,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等出席仪式并致辞。曹淑敏对各位领导、院士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智慧和北航力量。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市长彭佳学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北航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党委副书记赵罡、李椿萱院士、闫楚良院士、校长助理王荣桥,发展规划部、党委宣传部、宁波创新研究院、国内合作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入园仪式。据悉,2018年3月,宁波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约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同年6月份,研究院正式揭牌,采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开启了“一边建设、一边招生、一边科研、一边转化”的工作模式,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启动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重点围绕材料工程、空天装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学科领域,搭建交叉型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截止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243名,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60亿元,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已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开园是一期实验科研用房,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为研究院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专用科院办公楼宇,二期教学生活用房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包括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教室、食堂和宿舍楼等,预计于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曹淑敏一行还参观考察了梅山集装箱码头、梅山湾蓝海工程、春晓渡实验用房、三创基地过渡办公用房、新建实验用房,会见了宁波校友代表和选调生代表并与其座谈。【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高门县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举行开园仪式

3月2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航党委书记曹淑敏,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等出席仪式并致辞。曹淑敏对各位领导、院士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智慧和北航力量。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市长彭佳学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北航是新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党委副书记赵罡、李椿萱院士、闫楚良院士、校长助理王荣桥,发展规划部、党委宣传部、宁波创新研究院、国内合作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入园仪式。据悉,2018年3月,宁波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约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同年6月份,研究院正式揭牌,采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开启了“一边建设、一边招生、一边科研、一边转化”的工作模式,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启动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重点围绕材料工程、空天装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学科领域,搭建交叉型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截止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243名,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60亿元,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已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开园是一期实验科研用房,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为研究院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专用科院办公楼宇,二期教学生活用房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包括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教室、食堂和宿舍楼等,预计于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曹淑敏一行还参观考察了梅山集装箱码头、梅山湾蓝海工程、春晓渡实验用房、三创基地过渡办公用房、新建实验用房,会见了宁波校友代表和选调生代表并与其座谈。作者/来源:云上高博会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陈澧

今天,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

今天(3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办,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为宁波科技发展再添“硬核”力量。2018年6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投入宁波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热潮。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大院大所,正逐步成为宁波以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入园,标志着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致力于打造面向前沿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国内一流创新型研究院,为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五年内,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汇聚由院士领衔的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力争取得国家级重大成果6项,省级重大成果12项,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50件,培育和引进重点产业化项目20至30个。聚焦宁波“246”产业集群,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制造和医工交叉等领域,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持续产出高端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与宁波“牵手”两年多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涌现了一批成果: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宁波产业转型。据介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已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50亿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北航在相关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该研究院已孵化宁波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方苑精机有限公司、宁波航大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高科技企业。人才集聚效果初显。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在培研究生300余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以强有力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宁波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宁波将持续推进‘栽树工程’,以引进、共建‘大院大所’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宁波,并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产出、产业化的市场化良性运营发展模式,抓好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助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甬派客户端)

体见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 未来五年将完成这些目标

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通讯员 钟鑫 沈琴 徐展新/制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在下午举办,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为宁波科技发展再添“硬核”力量。2018年6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投入宁波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热潮。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大院大所,正逐步成为宁波以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入园,标志着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致力于打造面向前沿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国内一流创新型研究院,为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五年内,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汇聚由院士领衔的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力争取得国家级重大成果6项,省级重大成果12项,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50件,培育和引进重点产业化项目20至30个。聚焦宁波“246”产业集群,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制造和医工交叉等领域,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持续产出高端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与宁波“牵手”两年多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涌现了一批成果: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宁波产业转型。据介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已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50亿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北航在相关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该研究院已孵化宁波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方苑精机有限公司、宁波航大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高科技企业。人才集聚效果初显。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在培研究生300余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以强有力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宁波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宁波将持续推进‘栽树工程’,以引进、共建‘大院大所’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宁波,并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产出、产业化的市场化良性运营发展模式,抓好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助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展新/制图)

俏冤家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 博士后工作站迎来首位博士

本报讯(记者金鹭 通讯员李璐阳)前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传来消息,该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的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董宝田博士获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正式入站。这是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后引进的首位博士。记者了解到,董宝田博士长期从事磁悬浮轴承相关研究工作。进站后,他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系主任宋凝芳研究员、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精密仪器与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研究中心科研指导团队的联合培养下,以“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在磁悬浮涡轮机械中的应用”为研究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一课题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将以我国磁悬浮旋转机械技术的需求为背景,通过磁悬浮轴承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制、磁悬浮涡轮旋转机械研发等研究工作,完成高速磁悬浮分子泵的研发制造,解决磁悬浮轴承在民用领域的批量使用。在博士后工作站的智力支持下,今年,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计划围绕超高速高效磁悬浮电机相关技术进行产业化,推广在超高真空涡轮分子泵、鼓风机、压缩机等应用领域应用。据了解,自2018年成立至今,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边建设、边出成果,涌现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先后与吉利汽车、方太集团、宁波华瑞股份等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2019年9月,经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获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020年4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工作站的启动,对宁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培养产业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通过搭建研究院、高层次人才与地方企业的桥梁,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为宁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添薪加柴”。【来源:宁波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大搜捕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 宁波科研创新平台再添“生力军”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钟鑫 李一3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梅山正式入园,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为我省科技发展再添“硬核”动力。北航“牵手”宁波,共建新型高水平研究机构,刷新宁波“栽树工程”、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的速度。2018年6月,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启动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整个项目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一边搞建设,一边谋发展,一边出成果,该研究院当下已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集聚人才,支撑产业转型,打通科技成果转换“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并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50亿元。同时,研究院依托北航在相关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已孵化3家高科技企业。据了解,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聚焦宁波“246”产业集群,瞄准工程科学领域前沿方向,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制造和医工交叉等领域,建设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

能所

从接洽到落地仅用6个月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

2018-06-26 18:1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李一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为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揭牌。通讯员 李一 摄从接洽到正式落地,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前后仅用了6个月时间。6月26日,宁波“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又添重大创新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和宁波研究生院。同时揭牌的还有科技部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和国家航天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宁波分室。北航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去年底,宁波与北航首次接洽。今年1月14日,北航校长徐惠彬院士来甬考察,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月20日,在第一届中国(宁波)海外工程师大会上,双方签署共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的合作协议。据了解,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瞄准工程科学领域前沿方向,筹建多个创新研究中心,汇聚由院士领衔的高端专职科研团队,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在硬件条件设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北航宁波研究生院将立足北航优势学科和宁波产业发展到需求,酝酿研究生培养工作。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和宁波研究生院的揭牌,标志着宁波与北航战略合作的全面实施。接下来,双方将按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模式,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建浙江乃至全国校地合作的典范。【浙江新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房建成院士在揭牌启动仪式上的致辞近年来,宁波大力培育科技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双赢共进。“才至则市兴”,宁波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科技和教育资源,汇聚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也是宁波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古往今来,宁波这个“院士之乡”,培育出一批批治国安邦之才,北航新当选的郑志明院士就是宁波籍的第116位院士。正是宁波市对科技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让北航下定决心在这里落地生根、育才兴业。北航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共同参与到宁波的建设发展当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通讯员 李一 摄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是一所肩负着使命和责任、不忘初心、始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学。新世纪以来,北航围绕国家急需,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并掌握核心技术,作为牵头完成单位,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60项,其中,近13年获得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如何把这些科技成果应用于民用领域,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服务于国民经济增长,一直是北航探索和实践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今天北航宁波研究生院、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正是宁波市与北航双方共同落实总书记指示,发挥资源优势,军民融合,内涵式推进市校合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1月14日,宁波市与北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3月20日,经过认真论证,在宁波市海外工程师大会上,双方又签署了《共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以后,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岛的各级领导亲自挂帅,紧锣密鼓地开展落实工作,“指挥有力、推进有序”,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同时,北航方面高度重视与宁波的合作,精心部署,务实推动,结合宁波的产业结构,甄选组建了以多位院士为首的科技创新团队落户宁波。未来,北航将充分发挥在学科、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搭平台、聚人才、接任务、出成果”,大力培养和汇聚拔尖一流人才,开展尖端科研创新和重大技术攻关,促进高新成果转化和转移,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用北航智慧助力宁波市引领发展。在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宁波和北航的战略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北航一定会全力投入,把“北航宁波研究生院、创新研究院”建设成宁波又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