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考一战上岸北京大学2020年中国史考研干货经验贴黑龙会

跨考一战上岸北京大学2020年中国史考研干货经验贴

笔者自认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实在不敢谈什么方法经验,姑且写这一篇经历回顾,希望能给以后想要报考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微末帮助。首先,笔者私认为,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志向,尤其是对跨考生而言。在决定考研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为什么选择跨考这个专业;是一口气考研考下来,还是一战不成功就边工作边准备考研;跨考风险很大,万一失败了,自己该怎么办,能不能承受得住后果。私以为,考研过程中,看书、刷题很重要,但一个坚定的目标和稳定的心态更重要,它能让你在考研的这一年里尽可能平稳地对待各种不顺,不至于因为一点点挫折而情绪崩溃。感觉这也算是一个变相的历练吧,学会让自己的心境尽可能沉稳下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历史对我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常常想,若是以后能以此为业,那简直是我毕生之幸。现在想来,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想法吧,所以备考阶段,心态总体上还是平静而稳定的。虽然也有在刷题时因为自己的出错而懊恼,或者在夜里因为那遥远到看不清终点的前路而焦虑,但想想自己现在没看完的专著史料,考上了以后还是要继续看的,而且以后读书的日子还长着,自己不过是在没考上之前多读两年书而已,而且还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心里那点不安也就慢慢平复了。既是把它看作了一生之业,那么在这之前,为它潜心做两年准备,又算得上什么呢。坚定自己的目标,明白自己所谓何求,剩下的,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去努力。再者,笔者根据自己的备考经历,试试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推荐一些书籍或者资料,不一定很全面,毕竟笔者自己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也实在谈不上方法,学弟学妹们姑且一听,若觉得有几分助益便试一试,没有的话也还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见怪。笔者仅就专业课而言,政治英语实在不是笔者所长,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多,笔者就不叙述了。1. 因为笔者属于跨考生基础不是很好,在之前考北大的同学推荐我在新祥旭报了专业课的辅导。这是笔者学习专业课最直接啊办法,通过听老师们的讲课,笔者觉得收获很大。跨考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咨询下,本科就是历史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根据需求,有足够的自信你也可以自己学。这个因人而异!大家平时也可以看看课程视频学弟学妹们可以在B站上搜索,有阎步克老师的中国古代史上,邓小南老师和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史下。慕课上另有叶炜老师的中国古代通史,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一看。2. 历史专业的教材:标准五件套,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另有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简史》,很值得一看。3. 史学论著:北大历史系感觉比较重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三百分的卷子,一半都是论述,而这是仅仅看教材看课本所不能达到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多看一些老先生们和北大老师们的论著,每一个朝代最好都看一两本,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朝代多多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从而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不一定对,但贵在自己思考这一过程。老师们也不会苛求学生想法的对错,也是注重思考和阐述这一过程。论著方面,笔者自觉阅读的还是太少,姑且舔着脸向学弟学妹们推荐几位老师及其论著。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田余庆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东晋门阀政治》,祝总斌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邓广铭的《辽宋夏金史讲义》《王安石传》《岳飞传》,黄永年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陈苏镇的《春秋与汉道》,还有吴宗国、周一良、阎步克、张帆等等老师的著作,学弟学妹们都可以去阅读。阅读论著的时候,若时间充裕的话,学弟学妹们最好细读,或许书中很普通的一句话能让你灵光一现,想通一些问题。而且先生们的论述严谨而考究,阅读论著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先生们对史料的节选、分析、考据的一系列流程,这对以后研究生阶段是大有帮助的。若时间实在不充裕,学弟学妹们可以试着只读先生们考证后的结论,并进行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理解。4. 史料:阅读史料一方面是练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而不是仅仅依靠各位先生的论著去了解那个时代。学弟学妹们可以依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相关的正史进行阅读就好,最好是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本的正史。5. 辅导书:新祥旭老师提供的一些资料,笔者备考也是看了一些参考书的,但参考书种类很多,而且褒贬不一,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也不同,笔者不好说那一本好那一本不好。针对名词解释,笔者用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虽绝谈不上能完全覆盖所有可能的考点,但私以为也比较全面。以上就是笔者考研的一点经验吧,肯定有疏漏和不足,学弟学妹们可以略作参考,若有不到之处,还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见怪。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好儿女

复试比例200%,千里挑一,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该怎么考?

版主分析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历史学高校,是每一个历史学考研学子所向往的学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当然,考研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就在昨天,北京大学照例发布了2019年历史学考研招生目录,(每年9月8号发布新一年的招生目录)这份目录是一份正式的目录,里面包含了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等内容。版主对其一一做一个分析。第一,招生专业,北京大学2019年招收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中国学研究生。其中,中国史招生方向,相较于去年减少了“礼学与经学”“敦煌吐鲁番文书”等方向,增加了“全球史”“经济史”方向。世界史专业则由原来的三个方向“世界历史”“艺术史”“国际关系史”,变更成现在的5个方向。第二,招生人数,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招生人数为22人,世界史16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而201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招生中国史计划为25人、世界史17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从中国史、世界史专业来看,全面缩招,缩招人数为4人。这就使得本来已经竞争压力很大的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难度更上一层楼了。第三,招生考试科目,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考研考试科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62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而2018中国史考试科目为“62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这种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北京大学的历史学考研命题会发生变化呢?版主下面还要说。第四,北京大学除了历史系招收历史学研究生之外,还有考古文博学院和燕京学院,这里面我们需要单独说一下燕京学院。燕京学院招收中国学研究生,包括历史学和考古学,但这并不是为了给考试学生准备的。燕京学院的中国学研究生只招收推免生,所以不会给出考试科目。需要说的是,燕京学院的历史学推免生可能大家并不是熟悉。燕京学堂成立于2014年,原本就是想依托北京大学强大的人文社科实力,汇聚海内外人才。记住,是海内外,所以说,这里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并不只是针对国内的学生,全世界都有。进这里读研可比近北大历史系读研难多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燕京学堂”官网看一下,每一年的每一位新生都会有单独的介绍,(厉害了)大家可以“瞻仰”一下。以上就是版主针对北京大学2019年历史学招生目录的一些分析,总体而言,变化并没有那么大,主要就是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2018年考研分析北京大学2018年历史学考研统招考试中国史录取8人,世界史5人,总共13人,推免生中国史17人,世界史13人,总共录取43人。比招生目录公布的42人,多一人。录取的13人,中国史平均分为394分,世界史平均分为387分。录取平均分,在历史学名校中笑傲群雄,居于绝对的高度。从报考人数来讲,报考人数早已经突破了200人,也就是说报录比早已经突破了10:1。当然,这个报录比肯定无法反应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我们看一下北京大学历年的复试分数线就知道了:2018年 3652017年 3452016年 3802015年 3452014年 3452013年 345从过去六年的复试分数线,我们看到北京大学基本稳定在345分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80分的离谱高分。即使进了复试,竞争压力也极其之高。2018年北京大学复试比例为2:1,也就是说复试比例200%!在复试中,需要淘汰一半人!这种复试压力之恐怖,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2019年考研分析不管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多么大,每年还是有无数学子前赴后继,奔赴前线。所以,版主对于北京大学难度的分析,只是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印象。对于2019年备考北京大学的考生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两件事:第一,考试科目变化会不会影响到考试命题?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名称这几年就没有怎么稳定过,一直在变。2017年是“630历史学基础(中国史)”,2018年就成了“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到了2019年又变成了“662历史学基础9(世界史)”,所以说,考试科目名称一直在变,但从每年的考研真题来看,(主要是题型)变动不大。所以,考生们可以不用担心考试重点、题型会不会变化。第二,招生人数减少,相较于去年,整个招生人数减少了4个。乍一看人数其实并不多,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大学,少一个招生名额就是一个量级的考研难度,更何况4个。所以不出意外,2019年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将会增加一个量级,特别是中国史专业,一下子少了3人。你猜这三人会不会放到推免生名额中减少??最后,需要提醒一下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的学生,在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新增了一个方向为“全球史”,放在中国史里招生,这里的全球史肯定就不只中国史了。既然招生方向里面包含了“全球史”,(我也不清楚为啥把这个方向放在中国史招生)那么考试的试题中,会不会额外出一些世界史的知识点呢?这个还不清楚。由于考试科目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所以原则上应该不会考察世界史知识点。

小狐仙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

古代文学类(重点标记为必读或推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必读)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比较基础,文风亲民,适合跨专业考生打基础用,个人感觉袁书已经完全囊括其内容了。但其内容排布和文学史脉络思路非常清晰)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多卷本(配合袁教材使用,所选多为重要文学作品,适合用来背诗,但只读上面的作品是不够的)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册(必看,古代文学方向必须买两册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单册版,内容不够,不推荐,只适合其他专业复习基础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适合跨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答题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拿来当题库,但答案比较基础,不够深入)许结《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的一套书,以理论引导+名家论文的形式结撰而成,所选的论文也很有代表性,强推此书)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适合其他专业用来复习中外文学基础)中外文学基础类:齐鲁书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薄薄一本,理论性比较强,举例较少,里面出过几次真题)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我读过的西方文论中最全面的一本,买这一本就够了,内容非常丰富,但非常耗费时间,跟考试出题方向不太符合,不建议精读)童庆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书大同小异,可以参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必读)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非必读,可以看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外国文学作品卷》(上下册)(看着玩的)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必读,不用多说了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更深入,选择的视角也值得一看,推荐)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版文学史,观点和视野比较新,脉络非常清晰,推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帮助巩固现代文学脉络用,非必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必读,但个人不喜欢其行文风格,主观性较强)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个人更喜欢这一版当代文学史)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随便看看,民间文学总结好名词解释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读原典、作品,读论文、研究著作(尤以北大老师的著作为主),课本的选择只要够用就好(每个方向2本左右即可)。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朋友们,放心大胆地去找书看就好。

四心

21考研看过来!又一所顶级名校真题!2020北京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翻译(60分)小编提示:第一段是讲刘氏六艺略和班氏艺文志的发展第二段是讲梁任公少年中国说的一段1.至于孝成秘藏之书颇有亡散乃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命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要著为《七略》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技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烧光武中兴笃好文明章继轨尤重经术四方鸿生巨儒负袠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焉并依《七略》而为书部固又编之以为《汉书·艺文志》董卓之乱献帝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犹七十余载两京大乱扫地皆尽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40分)2.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20分)二、名词解释(十二选九,每个10分,共90分)1、清华简《系年》2、乞活3、昭武九姓4、粮长制度5、内藤湖南6、猛安谋克7、督军府8、癸卯学制9、奕譞10、中华青年党11、新民主主义革命12、四清运动三、论述题(4选3,每个50分,共150分)1.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的主要差异。并论述由三公九卿转变为三省六部的历史脉络2.宋元解决货币短缺的措施,失败的原因。明中叶以后的解决方案。对经济、赋役制度的影响3.戊戌政变后康梁关系述论4.民国前期(1912-1928)中日关系述论关注小编,带你轻松考研,一战上岸

混乱日

新祥旭:202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综合备考指导

一、历史学院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 1912 年称北京高师史地部, 1928 年单独设系, 1952 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7 个博士点, 8 个硕士点。在职教授 34 人,博士生导师 29 名,在聘“ 985 ”项目 教授 10 人;副教授 17 人。该院研究生教育学科齐全,师资力量丰富。是高校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博士点6个,硕士点8个,博士生导师21名,硕士生导师21名。二、专业目录三、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研究方向(全日制):01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02中国历史文献学03中国古代史04中国近现代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713历史学综合四、参考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学考研参考书目1.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专业课经验专业课备考中,真题的作用是最大的。我对真题的使用是这样的----首先下浏览一遍教材,然后立马看真题,目的在于印证教材的质量是否可以用于考试,而且也通过看真题知道考试的难度,心里好有个底,然后根据真题的难度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该看那些书,我是不赞成最后才看真题的,真题的价值就在于对考试的范围、题型、难度等的把握通过归纳历年真题,大致了解北师大老师的出题规律和喜欢,还可以从中预测一下今年大致会考哪些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点去看看可能会出那些题,以及北师大喜欢在哪块知识点上出题,这样复习时就可以很好把握重点。比如通过分值的比较,你会发现北师大喜欢考明清史,像元史之类的就很少考。大家根据真题去推。再者,北师大的真题近几年的重复率是很小的,但是可能会考到很多年前的原题,譬如中山舰事件,宇文泰,但是这种原题占的比例很小,不要希望通过做几套真题就可以万事大吉。我认为基础一定要打牢,只要你把教材上的知识点都弄进脑袋了,到时只需要根据题干去组织答案就行了,真题只是辅助你找重点找方向的,不要想着把真题吃透了就可以考高分了,要把知识点掌握牢靠,这样考试时才可以运用自如辅助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中国近代史汇编》历史类考研没有指定教材,所以大家都是自己准备,我推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以前网上推荐的11本,我觉得也并不是都适合考试用,比如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这本书很学术,也很文言,前秦以前出的题比较少。总之打算立志考历史类研究生,唯一的办法还是多读书多读历史类书籍,特别是专著,名家的名师的,否则就算初试分数很高达到北大北师大初试线,但是如果没有很深厚的学术基础也很难被导师看重通过复试被录取。我当时报了新祥旭考研的专业课一对一课程,赠送了我一大本专业课复习全书,编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资料里面肯定有些名词、论述的参考答案拟写得很好,值得作为标准答案去记忆。一些教材上的知识点说的不清楚,可以参考这些资料去梳理明白。但我个人认为,教材是根本,把教材掌握熟练、形成体系框架后,这些资料使用起来才更能得心应手。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个小点:如果名词解释碰到了不知道的,不要担心,也不要浪费时间去猜,把这个时间放到其他名词的书写上,可以弥补回来不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外,不会的这题即使空着,也不能瞎猜、胡说八道,给老师的观感不好。如果刚好有一道论述题也是他的,那么前面那个名词解释的“奇葩”答案会直接影响这道题的得分(这是一位本校老师曾告诫过的)。六、复试经验北师大复试流程: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和翻译+专业面试专业课笔试主要还是基础题。各面试小组分开命题,比如中国古代史组只考古代史。所以笔试部分不用担心。不放心的话,可以联系师兄、师姐问一问。文献学、史学方向的复试题会特殊一点,需要复试前自己再学习一下专业课知识,北师大都有相应的教材可以用。英语:学生与老师一对一交流。一般都有自我介绍,根据你所说的内容,再几个简单问题。所以注意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口语交流结束后,老师会让你口头翻译给定的一段英文。基本流程如此,老师会说的比较慢,没听不清就请老师再说一遍。七、考研寄语一定要自信,不要被外界所影响。也许你报了个很好的院校,但是引来了周围同学怀疑的眼神;也许你的决定或选择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也许到最后一个月你已经筋疲力尽,学习效率低下;也许你周围的同学复习劲头很高,而自己正处于倦怠期;也许……那又怎样,你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所有人都阻挡不了你,虽然这路上会有很多困苦、挫折,你要相信,每天充实踏实的走过,一定会遇到彩虹。低落的时候不要灰心,这很正常,尤其是12月份之后,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迎接最后的冲刺。

盘点北京大学2018考研总分十大高分考生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除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外,其他各学科门类考试科目均设置四个单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2018年全校初试总分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7分第2名: 报考历史学系 中国史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6分第3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3分第4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1分第5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9分第6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8分第7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7分第8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7分第9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6分第10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4分

环渊

盘点北京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平均分十大高分考生

中国的硕士学位招生分为十三个学科门类,不同的学科门类专业课考试也不同。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2020年全校专业课平均分十大高分排名。第1名: 报考经济学院 税务专业 136.5分第2名: 报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理学专业 135.5分第3名: 报考数学科学学院 金融专业 135.17分第4名: 报考经济学院 保险专业 133.0分第5名: 报考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经济学专业 131.25分第6名: 报考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专业 130.6分第7名: 报考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统计专业 129.17分第8名: 报考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专业 126.75分第9名: 报考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专业 126.0分第10名: 报考人口研究所 社会工作专业 125.29分

诗以道志

考研新人如何全面复习历史学?

很多考研新人刚准备考研时不知如何复习,也不知道几门公共课怎么安排时间进度,也不了解怎么找专业的参考书,今天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历史学考研如何复习。历史教材在历史教材方面考生可以参考比如以下书目:古代史: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古代史》,复习前期有空翻看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邱树森、陈振江的《新编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近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近代史》、参看章开沅、朱英的《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现代史》。史学动态:王世华《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历史辅导书辅导书大家可以关注长孙博系列的中国史大纲解析、名词解释、论述题、真题分析。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武月星的《中国现代史地图集》。视频课件同学们可以关注北京大学官网的中国史课件下载,有条件再看名校的中国史课件。都是视频课,学起来也有趣很多,可以当做劳逸结合。如何复习?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必须是中国通史里的大头,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要下的功夫最大。所以《中国古代史教程》这本书务必做到连注解也不放过,每一章的章节引言,课后习题都要认真做下。注意对于古代史的代表性事件还要记忆时间,如安史之乱755至763年,陈桥兵变960年。对非主干的事件则要定性朝代早中晚期,可以下个大事年表记忆。古代史的复习效果整体要达到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能整理出框架,具体要达到对边缘知识点都要事无巨细的准备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比较明确,大概就是几次改革和运动。而中国现代史则政权更迭的较快。故看近代史时记忆数次运动主线,而现代史则要达到能背诵具体年份发生的事件的目标。在复习上课可以参考近现代史也是刷3遍,主干教材2遍,其他教材1遍。当然具体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熟悉了这些资料以后要注意自己进行整理全部年份的初复试真题答案(留一年模考),结合手里的教材参考书做笔记。整理之后必须进行背诵。这个时候也可以翻看一下王世华的《中国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等书,将有启发的学术名家观点进行抄录。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卷子答题时间紧张,容易在考场上出现写不完的情况,所以在考前的模拟考试非常重要。如名词解释的答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而论述题要预留至少30分钟的答题时间。另外注意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名词解释,要注意将答题要点都写齐全。而论述题则有注意在基础史实的陈述上有所发散,可以适当引入学术界的一些评价。

大坝头

2020历史学考研最新院校分析,择校必看

2019年考研招生工作至此已基本结束,已经录取的小伙伴们也已经开始了新的计划。同时,2020年考研也进入了重要的复习阶段。今天就来分析一下,2020考研,历史学方向的最新院校情况。一般分为四类:(1)统考院校(2)自主命题(同时考察中国史世界史院校)(3)自主命题(中国史与世界史分开考)(4)自主命题(按研究方向命题)(1)统考院校(36所)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重庆大学大连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中国史)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汉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武汉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史)中国海洋大学(2)自主命题(同时考察中国史世界史院校、21所)北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吉首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延安大学长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3)自主命题(中国史与世界史分开考)(1)中国史(71所)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渤海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青岛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湘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扬州大学云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世界史(46所)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4)自主命题(按研究方向命题)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扬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在此,祝2020考研学子成功上岸

唯唯否否

2021考研注意!考研初试科目变更通知,这些学校已发布公告!

如今已经进入了7月份,大多数考研er 应该已经结束了一轮复习。还没考试复习的考研er要抓紧时间了,再加上今年很多考研院校的考试科目发生变化,考研er更要认真备考了。近期有一些学校公布了部分2021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信息有些考研院校发布了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变动的公告,还有的发布了最新的专业目录,例如:一,佳木斯大学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其实不仅这些考研院校公布了2021年的考研大纲,还有包括西北政法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物理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已经公布了考研大纲。研学长整理了这些考研院校发布的考研信息,包括初试科目和参考科目的调整。考研er 可以登录研学长官网查看